透明人2删除部分:北京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人民日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2:33:44

四项突破谋创新

北京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 人民日报 》( 2011年06月02日   01 版)

  本报北京6月1日电 (记者朱竞若、王明浩)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北京市以“三个最大限度”为总要求,针对首都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的特点、针对人口逼近2000万的特大型城市的特点,总结基层实践,借鉴先进经验,强化整体研究,提升顶层设计,积极探索社会管理理念、体制、机制、制度、方法创新,逐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重在破解难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说:“北京的探索与实践,要在解决民生问题上有新突破,要在建立党委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上有新突破,要在推动社会管理精细化上有新突破,要在提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上有新突破。”

  北京市人口近年以年均60万的速度增长,流动人口超过700万;工作的流动性带来人户分离普遍,高达340多万;信息产业发达,网民达到1200万,信息传播渠道多、速度快……人口集聚,社会情况复杂多变,北京市把全力推进精细化管理,当作把握社会管理主动权的重要抓手。网格化社会管理,北京人已耳熟能详,它将一个管辖地域,划分成若干网格状单元。小到环境卫生、居民矛盾,大到社区党建、社会治安等,都可在网格内即时处理。寓管理于服务中,北京市通过精确定点、精细布局,使居民在步行15分钟范围内,即可获得由政府提供的上百项公共服务。

  1249座商务楼遍布全市,3万多个社会组织活跃于各个阶层,80%职工在非公企业就业。北京针对社会群体不断出现、社会结构日益多元的现状,搭建新的管理载体,构建以人民团体为骨干的社会组织“枢纽型”工作体系,连结社会人。目前,北京市已认定“枢纽型”社会组织20多个,它们发挥联系政府与社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枢纽型”社会组织还延伸职能,与同类别民间草根组织建立联系,提供服务指导,使其纳入党和政府主导的社会组织工作体系。

  2600多个社区,成为都市有序管理的活力单元。北京市把政府管理职能和服务资源下沉入区,从人口、就业、社保、民政、文化到综治、维稳、信访、城管执法,实行社区一站式办公,居民购物娱乐不出圈,服务办事不出区,现代社区治理结构和新型社区服务管理体系已基本形成,党建、自治、服务实现“三位一体”。经过试点,北京正逐步把这种受市民欢迎的社区服务管理方式引入村庄管理,改变郊区农村生活环境、社会秩序。

  面对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面对征地拆迁以及劳动关系、食品药品安全等问题引发的特殊社会矛盾,北京市把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着力点。针对低收入群体安居难题,北京市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落实专项资金100亿,5年将提供100万套住房,六成提供公共租赁。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北京正探索逐步打破户籍、地域、身份界限,构建“职工+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保障人群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