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奥运会跳水分数:造城市长耿彦波:市长工作应写在大地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8 23:17:28

对话大同市长耿彦波:市长工作应写在大地上

 

 

来源: 山西晚报    关键字:耿彦波;对话;古城保护;文化张力;景观    作者:兰玲 郭斌 刘俊卿    2010-12-23 09:40

 

  大同城市定位:打造成"民族魂、中国牌、世界宝"

 

  耿彦波,1958年生,山西和顺人,长江商学院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历任中共灵石县委副书记、县长,中共榆次市委书记,中共晋中市委常委、榆次区委书记,山西省政府副秘书长兼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党委书记,中共太原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2008年2月至今,任中共大同市委副书记,大同市人民政府市长。

  精彩语录

 

  我们要在城市大容器中营造两大景观,通过强烈的古今对比,形成文化张力,构建城市魅力。大同的探索目前已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

 

  其实我是一个喜欢干具体事情的人,所谓躬身入局,就是为了把事情做得更好。这是一种现场工作法。

 

  人生苦短,时间是最稀缺的资源。大同市长的位置只有一个,我当了别人就不能当。所以我特别珍惜大同这个舞台,希望在这里尽可能多地做一些事业。对我来说,忙就是营养,在繁忙中,人生会获得丰富的能量。

 

  山西晚报:大同的城建搞得风生水起,国内不少城市来大同学习取经。"大同模式"的说法现已广为流传,您认同这种提法吗?

 

  耿彦波:所谓"大同模式",最早是由中国古都学会学者提出的,这种说法站不站得住脚,现在我不敢说。但是大同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上走出的确实是一个独特发展的模式,也就是"一轴双城、分开发展"的古城保护模式。即以御河为轴线,一边是对古城区的保护和重建,另一边是现代化新区的建设。我们要在城市大容器中营造两大景观,通过强烈的古今对比,形成文化张力,构建城市魅力。大同的探索目前已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

 

  山西晚报:您刚来大同时曾提出 "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如今大同在城建方面的变化有目共睹,那么在过去的几年中,大同其他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

 

  耿彦波: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大同有了崭新的面貌,古城保护带来了旅游产业的美好前景,御东新区的规划开发带动了现代化工业园区的发展。

 

  全新面貌的大同,带来的是投资者对大同经济未来良好的预期和美好的愿景。中国建材、中国医药的老总来大同开会之后,就被这个城市所吸引,并决定进行投资建设。目前大同招商引资规模达到两千个亿。如今大同正在朝着建设一个"文化名城、旅游名都、生态名邑、经济强市"的道路扎实前进。

 

  山西晚报:袁纯清书记在大同调研时曾说,希望大同这扇翅膀尽快鼓起来、扇起来,现在您提出要将大同打造成制造业之都,再加上目前已经领跑全省的医药产业,到"十二五"末,大同将有一个什么样的未来?

 

  耿彦波:总体上大同要沿着特色化城市发展战略前景,成为一个具有"中国意义"的特色化城市。坚持以园区化的经济发展战略,生态化的环境发展战略、人本化的社会发展战略、品牌化的文化发展战略,将大同打造成为"民族魂、中国牌、世界宝"。

 

  目前大同市的"十二五"规划仍然没有编制完成,不过从大的经济战略角度来说,大同经济要融入环渤海城市圈,成为承接京津地区产业转移的第一站,大力实施央企入同、大集团入同战略,结合山西获批国家级"综改区"的机遇,让大同真正成为山西经济对外的桥头堡。

 

  山西晚报:同其他城市一样,大同也面临着改善民生的迫切任务,您如何在改善民生方面下工夫?

 

  耿彦波:在民生问题上,大同市坚持把好事做到老百姓心坎里。在大同的城市建设中,就是坚持"拆迁谁、改变谁、造福谁"的原则,把民生工程做成民富工程、民有工程、民和工程、民乐工程、民心工程。目前全国城市安置房,大同已经走在了前列,廉租房建设中,从基础设施配套,到居住功能完善,再到容积率等指标上,都名列前茅。此外,在供热、道路建设、医院、学校等相配套的民生工程上,大同都下了大力气。集中供热面积从几年前的800万平方米扩大到4000万平方米,城市道路新增380公里……

 

  山西晚报:您刚来大同时,很多官员抱怨在办公室找不到您,几乎所有的公务都在一线处理,但现在他们习惯了。我们对您这种"躬身入局"的行事作风很感兴趣。

 

  耿彦波:其实我是一个喜欢干具体事情的人,所谓躬身入局,就是为了把事情做得更好。这是一种现场工作法。"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很多问题坐在办公室里难以发现,比如简单地看规划图纸就会有偏差。遇到这样的情况与其在办公室里拍脑袋,造成错误来回修改,浪费时间,不如去一线看一看,发现矛盾、解决矛盾。

 

  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我认为市长的工作就应该写在大地上,把工作在实践中总结、完善。而一线工作法也给我增加了不少知识,丰富了我,提高了我。

 

  如果有污染就是金山,大同也不要

 

  山西晚报:有大同市民说,有时会在市区内闻到药厂飘来的药味。大同曾因发展煤炭产业遭受严重污染,转型发展期间,大同是否会面临新的环境污染,您如何看待发展与环境污染问题?

 

  耿彦波:医药产业是大同下一步将要打造的重点产业之一,对于其可能带来的污染,我们也高度重视。目前国家对于医药产业的生产有强制认证,大同在选择引进医药企业时也是慎重严谨,保证企业资质完善,相关环保设施齐全。为避免污染市区环境,医药园区规划一改再改,已经规划至距离市中心20公里之外。我们发展的目的,就是给老百姓创造一个宜居、利居、乐居的城市。如果是有污染的项目,你就是能带来一座金山银山,大同也绝对不要。

 

  早5点到晚11点,一趟飞行,3个会议,许多文件,一个专访

 

  这个周日,他工作时间超过15个小时

 

  12月12日,一个普通的周日,对于大同市市长耿彦波来说,日升日落见证的,则是又一个忙碌的工作日。

 

  上午比别人"多3个小时"

 

  别人的工作时间始于上午8点,而耿彦波的往往从清晨5点算起。12月12日,他的上午依然比别人多3个小时。

 

  清晨5点,这位"每天都比太阳醒得早"的市长,结束了在北京3天的业务洽谈,向首都国际机场出发了。

 

  飞机早上7点25分起飞,早餐在首都机场草草解决。8点40分,飞机降落大同。出了机场,没有片刻的休息,耿彦波的车急速驶向市政府。此时,大同市各县区的县区长,分管林业工作的副县区长和林业局长,已经陆续赶到了市政府后二楼的会议室。9点钟,耿彦波准时出现,会议内容是听取2012年计划在大同召开的全省造林绿化现场会准备情况。

 

  这个会是去北京出差"攒下的会"。另两个"攒下的会"定到下午开。

 

  与此同时,记者一行也直奔后二楼会议室。到12日为止,记者在大同等待耿彦波已经整整5天。这位"恨不得把一分钟掰成两半过"的市长,忙得抽不出一点儿时间接受采访。

 

  上午11点半,会议结束。耿彦波马上被一群人包围了,这个县长凑上去签个文件,那个局长凑上去批个项目。大家自然而然地在耿彦波的两侧排着队。

 

  直到12点15分,记者一行才排到了耿彦波的前面。自报家门后,耿彦波马上站起来,与我们一一握手:"不好意思,让你们等了好几天。下午的会开完,咱们再采访吧。"这是记者第一次近距离地感受耿彦波,平易近人,没有丝毫的距离感。

 

  下午比别人"多5个小时"

 

  下午,繁忙依然是耿彦波工作的主题。下午2点50分,"企业破产工作推进会议"准时召开。可能是议题的缘故,会议的氛围有些紧张。会议伊始,大同市国资委的一位负责人汇报全市300多家破产国有企业的情况。耿彦波坐在椅子上,一手握笔,一手轻轻支撑着脑袋,当这位负责人汇报到下岗人员的总数时,他突然来了一句质疑:"你的数字合不上吧?那几个数加起来能有6万?"

 

  另一位参会负责人拿着材料念个没完,耿彦波毫不客气地打断:"我有材料,你不用念了。"

 

  3年来,大同市共拿出32亿元解决这些破产企业的安置问题。但由于一些人长期占有资源,谋取个人利益,却不顾职工的呼声,迟迟不走破产程序。耿彦波对这种拖沓的办事作风深恶痛绝。

 

  到了4点钟,会议的紧张气氛达到顶点。当某部门的负责人拿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推托破产执行困难时,耿彦波拍案而起,他横眉立目,愤怒地指责:"你们怎么这么惰性?!"他指扣桌案,要求"3个月之内必须完成,完不成的,明年2月份停发工资。"

 

  原本定在下午4点半召开的"医药园区和装备园区工作推进会议",一直被推迟到了5点半。当这个会议结束时,已是6点50分。

 

  但大会结束了,小会才刚刚开始。"呼啦"一下子,他又被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规划局的一拨儿,民政局的一拨儿,大同五医院的一拨儿……当这一切尘埃落定,轮到记者这一拨儿时,已到了夜里8点钟。

 

  深夜11点,我们的采访完成,耿彦波一天的工作才宣告结束。他下午的工作时间比别人又延长了5个小时。

 

  一年365个工作日

 

  除了吃饭和简短的休息,这一天里,耿彦波完成了1趟异地飞行,主持了3个大型专题会议,商讨了许许多多的具体事项,批阅了许许多多的文件,还接受了一个等待了5天的专访。工作时间超过15个小时。

 

  但这样的周末,对他已经算是"很轻松"了。每年的5-11月,耿彦波每天不到5点半就会出现在工地上,他通常的形象是:衬衣,单裤,被晨风吹乱的头发,一双荡满灰尘的旧皮鞋,在某个施工现场的某个角落,一手拿着油条,一手给别人指点着什么……到了七八点,他已发现了问题,让工作人员通知相关部门的人到工地,现场办公,现场解决。

 

  一年365天,对耿彦波来说,就是365个工作日。有一次,耿彦波在北京做了一个小手术。按照医生的要求,必须静养20天,可麻药的药劲一过,他便开始打电话布置工作,3天后就回了大同。爱人心疼他,又想不出好办法,只好哭着跑到市政府求工作人员:"你们管管他吧,他不要命了!"

 

  是什么样的力量在支撑他这样做?他的回答让人意外:"我这个人不爱赖床,每天一到5点就醒来,有时为了迁就家人,不影响他们,多躺一会儿,可只一会儿就难受。索性还不如到工地上去。人生苦短,时间是最稀缺的资源。大同市长的位置只有一个,我当了别人就不能当。所以我特别珍惜大同这个舞台,希望在这里尽可能多地做一些事业。对我来说,忙就是营养,在繁忙中,人生会获得丰富的能量。"(记者 兰玲 郭斌 刘俊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