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举法:胞移热于膀胱的临床运用与体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20:33:24

内经气厥论篇第三十七中写道:“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

这里的胞是什么?这句话对临床有什么指导意义?我想结合临床来谈一谈个人体会。

内经原文如下:

黄帝问曰:五藏六府,寒热相移者何?

岐伯曰:肾移寒于肝,痈肿少气。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肝移寒于心,狂隔中。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肺移寒于肾,为涌水。涌水者,按腹不坚,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呜濯濯,如囊里浆水之病也。

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肝移热于心,则死。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肺移热于肾,传为柔痊。肾移热于脾,传为虚,肠澼,死不可治。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膀胱移热于小肠,膈肠不便,上为口糜。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虙瘕,为沉。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入,谓之食亦。胃移热于胆,亦曰食亦。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鼻渊者,浊涕不下止也,传为衄蔑、瞑目。故得之气厥也。

历代诸家对“胞移热于膀胱”中的胞为何物,有两种代表性的意见。其一认为指精室与女子胞,如吴昆、张景岳等;其二认为膀胱之中又有一胞,如马漪、王安道。

关于胞之所指为何物,可以贯彻上下文综合分析:

上段提到:肾移寒于脾、脾移寒于肝、肝移寒于心、心移寒于肺、肺移寒于肾,以肾、脾、肝、心、肺五脏来论述;

下段提到:脾移热于肝、肝移热于心、心移热于肺、肺移热于肾、肾移热于脾;胞移热于膀胱、膀胱移热于小肠、小肠移热于大肠、大肠移热于胃、胃移热于胆、胆移热于脑。先以脾、肝、心、肺、肾五脏来论述;接着以胞、膀胱、小肠、大肠、胃、胆来论述;

纵观上下文,内经这两段话是站在五脏六腑的角度论述寒热的移行,六腑为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因此结合上下文就很容易判断出,文中的胞实际上就是六腑之一:“三焦”。

那为什么内经不直接写成三焦,而另立一名?因为三焦贯穿人体上中下,范围太广,而这里的胞只相当于三焦之下焦,为与三焦之广相区别,故以“胞”别之(至于三焦主体的描述,张锡纯描述得比较详细)。

“胞热”实为“三焦之热”,“胞移热于膀胱”,实为“三焦之热下移于膀胱”。

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我们结合人体脏腑阴阳气血循环图来阐述(这个图的形成及其意义在《医间道》中有详细的解释)。

  

  

从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出:人体心脏主火,心火通过胃气的下降和肺气的敛降下行。肺气的敛降经三焦下行,在下行过程中,热量逐步减少,由热转寒,到达膀胱时已是寒多热少,故膀胱为寒水之脏。

如果人体的心、肺火盛,经三焦下行时,三焦之下焦也会热盛,小便就会发黄而浑浊。如果热邪较重,经三焦移于膀胱,灼伤津液则小便短赤,尿频尿急;热甚伤络,则见溺血……

因此对于急性膀胱炎的患者,通过清热利湿通淋,可以清理膀胱热邪,起到效果。

但,肺与三焦之热不除,疾病的病机仍在,患者就容易再次反复发作。

治疗此类疾病,从心、肺入手,为正治;从膀胱和肾入手,只能算是治其标。

肺为水之上源,上源不清,但究其下,舍本逐末。

明白了这些道理,再来看看八正散,就会对其中的用药,有深刻的认识。

八正散配方:车前子、瞿麦、萹蓄、滑石、栀子、炙甘草、木通、大黄、灯芯草

灯心草清心火,治热之源头!

大黄清肺火,热自大肠而泄!

栀子清三焦火,解水道之热!

车前子、瞿麦、萹蓄、滑石、木通泄膀胱之热,自小便而去!

源头得清,渠道得正,积热得除,何患尿频与尿急?

典型案例:

患者 陈某 女54岁

尿频尿急一周。

患者一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每小时解小便近10余次,苦不堪言,急在当地医院诊治,予以抗生素治疗,两天后病情缓解,每天小便十余次,但解小便时仍有烧灼感,遂自行购买口服抗生素治疗,病情控制,因食用辛辣之物后,病情加重,遂前来就诊,就诊时尿频尿急尿痛,舌尖红,右寸浮数,右尺郁涩。

诊断:热淋

治疗:清肺、三焦、膀胱之热

处方:枯芩30克 栀子15克 白茅根20克 萹蓄15克 苦参10克 滑石粉10克 生鸡内金20克

疗效:患者服用一次后,小便即为好转,三剂后病若失。

 

临床中有些患者做小便常规检查,发现潜血阳性,临床症状轻微或毫无症状,针对肾脏进行检查时并未发现异常,西医常常诊断为隐匿性肾炎。这样的患者,其实病位在胞,也就是三焦。通过清三焦和肺的热邪,病情就可以得到治愈。

清三焦之热的药物,最妙莫过于栀子,此物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归心经、肝经、肺经、胃经、三焦经。炒制后,不仅能清热凉血,还能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崩漏等。

清肺热之药较多,枯芩尤佳,配合炒大黄,将热邪自大肠而泄,邪有出路,则病不复存。同时炒大黄也有止血作用,对肺热下移三焦所致的系列出血症均有良效。

本人常用焦栀子配伍枯芩、炒大黄,治疗小便潜血,疗效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