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葬者vs布洛克图片:HEBEI农村青年学习需求调查报告_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1:11:3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而农村青年作为当前我国农民的主体,他们的生存、生活及发展状况对发展农村经济,稳定农村社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只有准确真实地掌握农村青年基本状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农村青年工作,农村青年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建设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才有希望。
       河北省是一农业大省,总人口6700万,农村青年超过1200万。为准确了解分析这一群体基本状况,为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各项政策提供可靠依据,共青团河北省委与河北科技大学联合,对全省范围内的各个县市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个案调查及集体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整个调研过程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868份,有效回收率为98.68%。调查问卷中部分问题采取了多项选择,在统计分析中,对每一项的选择均进行加总,按加总的绝对数值计算所占比例,比例高说明该项重要。
       调查对象基本数据:调查对象为16至40岁的农村青年,其中男性57%,女性43%;文化程度:小学9%,初中25%,高中48%,大专11%,本科及以上7%;政治面貌:中共党员6%,共青团员55%,民主党派3%,宗教人士2%,群众34%。
        一、经济现状,消费理念
       1、个人家庭收入现状
       在调查中,2007年,家庭年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占21%,经济收入只能满足家庭成员的基本温饱问题,没有节余。在访谈中发现,这些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为耕种,没有其它经济来源,并且大部分收入都用于购买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在土地上的投入较高,回报较低,这一群体普遍认为种田不划算。家庭年收入在5000——10000元之间的占42%,经济收入能满足温饱,并有部分节余。这些家庭的主要收入除耕种外,还在农闲时外出打工或做生意。家庭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占37%,经济收入较高,比较宽裕,这些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于种养殖业,主要种植苹果、鸭梨、葡萄等经济作物和饲养猪、牛、羊等家禽,并且种养殖面积和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
       在收入的主要来源中,工资收入正逐渐成为农村青年的主要收入来源,特别是在较富裕的家庭中,工资收入能占家庭总收入的一半以上。本次调查中,政府工作人员有8%,企业职工有31%,平均月收入在800-1500元之间不等。企业职工中,三分之二为就地务工者,主要是本地龙头企业职工,所以龙头企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地域经济的繁荣,而且也带动了农村青年的增收和就业;三分之一为外出务工者,主要从事建造、运输、服务、工业制造等行业。
       种植收入仍是当前农民的基础性收入,也是相对稳定的收入。但由于我省农业生产方式还比较传统,农村人均土地较少,虽然正在大力推广科学种植、机械化耕种、规模化经营,可“靠天吃饭”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
       副业收入是农民家庭的补充性收入,21%农村青年收入来源是做生意,16%为投资办厂,这表明农村第三产业发展越来越快,个体经营开始逐渐活跃起来, 开公司、办企业、搞运输、做零售,农民的收入也越来越高。
       近几年由于我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特别是税费改革的实行,使农村经济有了显著发展,农民得到了很大实惠,农村青年的收入有了明显提高。但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的大幅上涨,以及一些收费、摊派的盛行也影响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在回答家庭支出的主要项目时,被调查者中45%选择了家庭日常开支,41%选择了子女教育,26%选择了医疗,由于医药费居高不下,农村医疗保健性支出大幅增长,18%选择了住房,住房是农村青年男女择偶婚嫁时一个重要考虑因素,被视为农民的头等大事,为了盖新房,不少家庭还要为此欠债。只有7%选择了购买生产资料。
       这表明农村家庭支出主要用于生存性需要,用于生活以外的消费很少。这与农村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农村青年的收入水平是紧密相关的。由于我省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农村青年收入较低,年收入只够用于基本生活消费。除此之外子女教育、医疗、住房“三大消费”支出比重较大,挤压了农民其他即期消费需求。近年来,居民用于教育、医疗方面的支出大幅度增加,造成居民正常的消费支出被压抑,并对消费预期产生了明显的不利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发展经济实现持续增收,要求不断扩大生产性投入。而农民用于生产性支出的比例很低,必然导致产出率低,经济发展缓慢,直接影响农民的增收和消费水平的提高,长期下去将会形成恶性循环。所以,政府应加强惠农政策,鼓励农民增加生产性投入,使农业生产条件不断得到改善。
在影响致富的主要因素中,缺少资金的占48%,缺少技术的占23%,缺少致富信息的占17%,这表明缺少资金是影响农村青年致富的主要因素,一大批青年有好的创业意愿、致富项目,但因为没有必要的资金支持而无法将创业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实现自己的创业理想。另一主要因素是缺少技术,由于农村青年缺少必要的农业科技技术,以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进行生产,生产的档次和效益得不到提高,影响农村青年的增收。缺少致富信息,在农村青年周围越来越多的人靠信息走向成功致富,他们的成功带动了农村青年对信息的渴望,及时掌握有用的致富信息,已成为广大农村青年致富的主要途径。
       在致富主要靠的是什么的选项中,选择技术和勤劳的有37%,这表明大部分农村青年在致富中主要从自身入手,认为只要掌握了先进技术再加上勤劳,就可以实现自己的致富梦想。
       2、消费趋向
       在有关金钱的说法中,选择应量入为出的有40%,这表明大部分农村青年根据自己的能力来消费,不会盲目的追求时髦。这主要是受传统消费观念、习惯的影响,消费比较谨慎,对农村医疗保障还存在疑虑,没有信心。选择要用钱去生钱的有25%,表明农村青年具有投资意识,还是存在致富的动力,不会停留在享乐的基础上,只要条件允许,就要发展,进行尽可能高效的投资,用钱去生钱。选择大件商品要求一步到位的有19%,表明农村青年已具有超前消费意识。
        如果你有宽裕的钱,您会如何使用:选择投资的12%,通过投资带来发展机会。购买住房11%,在农村中房子就是身份的象征,住房是体现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农村青年大部分资金用于改善住房条件,把宽敞的住房当作重要目标,从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生活质量的提高。用于孩子身上11%,农村青年都很重视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在孩子教育上花钱毫不犹豫,希望孩子通过接受良好教育来改变他们的身份与地位。出外旅游8%,富裕起来的农村青年也像城里人那样,不满足于在家休闲,对外出旅游产生了浓厚兴趣,开始享受这种新的生活方式。购买衣物7%,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满足于吃好穿暖的传统意识已开始转变,在服装上的消费支出也在逐步增加,尤其是青年农民越来越注重服饰搭配。
       你对名牌消费的态度: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就买34%,努力多挣钱去买16%,无所谓39%,即使有钱也不买11%。表明农村青年的消费理念主要以“实用”为原则,品牌消费意识较弱。在他们眼中是否品牌并不重要,首先把价格作为购买的第一标准,对消费品的要求往往考虑的是个人的需求。
       总之,农民的消费趋向是同农民收入有着紧密联系的,随着我省农村青年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观念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目前,我省农村青年消费水平正从温饱型消费向小康型消费转变,吃、穿、住等基本需求已得到满足,消费热点已转向中高档家电产品。食品衣着消费从低水平向较高层次发展。食品从重数量到重质量,呈现多样化、营养化趋势,衣着从“一衣多季”向“一季多衣”转变,并趋于时尚化。住房消费不断提高,农村青年越来越重视房屋的规划设计、建设质量,楼房逐步向高楼层、大面积转变。耐用消费品不断升级,从彩电、电冰箱、洗衣机、摩托车到抽油烟机、空调、热水器、电脑等商品,档次越来越高。但农村青年消费还存在不科学的现象。受消费意识、消费习俗和文化素质的制约,不少农村青年的消费层次较低,消费结构失衡,举债消费较突出。婚礼相互攀比、大操大办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不仅增加了农民的经济负担,而且给社会风气、精神文明建设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二、民主政治思想
       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为主题,再次把三农问题放在首位,农民的思想状况又是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农村青年又是农民中最具创造力和活力的群体,所以农村青年的民主政治思想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农村的精神风貌和未来发展趋势,他们的价值观念如何将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因此,加强对农村青年民主政治意识、价值观念的教育和正确引导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1、民主政治意识
       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强调:“要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搞好村民自治,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开展普法教育,确保广大农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这表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只有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才能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近年来,我省政府针对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民主政治管理得到不断推进,但我们也发现一些农村青年的民主意识仍比较淡薄,参与民主管理积极性不高。
       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农村只有民主选举,缺少民主监督,更谈不上民主管理。在被问及对村务收支公开情况是否满意时,不满意、不清楚的总共有44%,反映出部分农村没有把村务公开制度落实到实处,制度流于形式,如公告栏搞半公开、假公开,有意隐瞒部分收支情况等等。这些民主管理问题,导致农村青年对村委会、村干部不信任,对自己选出的干部失望,进而对民主选举丧失信心。调查中还发现,在大部分村庄都缺少民主监督,这就会给民主选举带来严重影响。由于缺乏监督,导致民主选举过程中频频出现“贿选”、“暗箱操作”等现象。
       针对这些问题政府一方面应不断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着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提高村务公开效果,坚持求真务实,依照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化运作,凡是村民关心的热点、疑点,涉及到村民切身利益的问题都要列为公开内容全部、及时的公开。另一方面应加强对农村青年在民主管理方面的教育、宣传和引导力度,组织学习《村委会组织法》,使农村青年能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增加集体意识和法制观念。引导农村青年积极参与村民自治,在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中建言献策,发挥作用。
       2、价值观念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城乡之间的经济交往和信息传播日益增多,农村青年对社会的认识与城市青年的差距正在缩小,价值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出现了自由、开放、务实的一面。
       当被问及您认为应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时,选择按自己的兴趣和意愿自在地生活有32%,表明当代农村青年追求个性独立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力求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 表现出不愿意受外部事务和他人摆布约束的一种价值意愿,团队精神、团队合作意识较弱。选择为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有28%,这表明国家在农村青年心目中具有十分重要地位,爱国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代农村青年的身上仍然有明显的体现。选择努力工作多赚钱有23%,表明这部分农村青年崇尚个性独立,自我意识突出,具有金钱至上的思想观念,认为金钱是万能的,以赚钱为人生的根本目的,透视出他内心的迷茫。选择努力奋斗成为有名的人16%。他们强调个人自身因素,注重自身努力奋斗,把社会地位等外在因素放在重要位置。透视出农村青年彰显自我、崇尚自由的心理特征。
       在人生价值观方面, 大多数农村青年具有较崇高的人生目标, 对社会也希望有所贡献等, 但人生目标的个人因素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在回答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什么时,选择生活的是否舒适、潇洒有21%,多于对社会贡献的大小14%,这表明农村青年在对待个人与国家集体关系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原有的大公无私已转为公私兼顾,一些农村青年在市场经济的刺激下产生了个人主义化的倾向,太强调个人利益的获取,呈现自我意识从觉醒到强化。
       当被问及您认为当前社会最严峻的问题是什么时,选择腐败问题的有29%,这表明腐败问题已日益引起农村青年的关注。中国社科院近期的一次调查指出腐败问题已成为我国第四大社会问题,腐败已具有普遍性,就连人们心目中的崇高职业——教师、医生中也出现了腐败现象,如教师收取学生家长的贵重礼品,医生索要病人家属的高额红包,腐败问题对人们的心理影响已远超过于经济影响。农村青年对权钱交易,滥用权力已深恶痛绝,因此政府一定要对腐败问题加以重视,遏制住不断蔓延的势头。选择教育问题的有20%,农村教育问题仍然较突出,如农村学校资源稀缺,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另外,农村青年辍学率较高,主要是因为当前学生读书只是为了上大学,大学升学率又很低,而在农业生产中,学历上的差别并没有形成收益上的明显差距,读书无用论正在蔓延。所以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建立民主规范的教育体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
       在回答您最关心的改革措施是什么时,64%农村青年的回答都集中在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上,如选择医疗制度改革38%,土地承包政策的稳定26%。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农村合作医疗的推广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已部分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但看病报销手续非常繁琐,不仅需要自己先行垫付,之后还要奔波于各部门去开证明,这些都长期困扰着农民。土地问题历来是农民普遍关心的问题,在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明确指出要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回答了社会普遍关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这也进一步促使农村青年迫切希望了解农村土地承包的政策法规。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在我省农村青年中正确、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仍然占主导地位,他们有事业心、有见解、善思考,对社会发展充满希望,关心国家大事,在主张个人利益的同时兼顾集体利益以及不断增强的竞争意识都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但应当注意,在农村青年价值观中还存在着许多负面的、消极的因素, 如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 理想信念淡薄等等。
农村青年正处于青春期、人生发展的最初阶段, 他们的思想观念尚具有多重不确定性容易受到不良倾向的影响。因此针对农村青年自身特点,应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农村青年中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宣传实践活动,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对农村青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充分发挥农村团组织作用,农村团组织是各级政府在农村工作的组织基础, 是农村青年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力量,所以在制定涉及农村青年事务的重大政策时,要广泛听取农村团组织和农村青年的意见。为培育农村青年正确价值观,还要在认真抓好农村青年教育的同时,大力开展“创建文明村”活动,不断发展健康向上、具有民族特色、农村风格的社会主义文化,引导农村青年健康发展,如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排演一批具有乡土性、民族性、群众性的乡村节目,活跃农村青年业余生活,增强农村青年参加集体活动意识,加强集体观念。同时还要注意发现各类优秀农村青年,树立先进典型,用榜样的力量鼓舞、激励他们。
       三、科技文化
      1、技能培训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的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的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这里对新型农民有了三个界定:要有文化素质,有技术知识和经营管理能力。
有技术知识指通过接受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运用技术的能力,提高自己的创业就业的本领。在这次调查中,可以看出农村青年会成为未来新型农民的主力,他们的整体受教育程度提高,66%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很容易接受技能培训和吸收有用的知识,这样会逐渐摆脱传统的体力型、经验型劳动力的束缚,具备现代化生产对初级技术的要求。要重视提高农村青年素质的提高,就要重视培训,通过培训让农村劳动力升值,给农民带来真正的实惠。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对人力资源需求的提升,农村转移就业人口的职业教育与培训问题日渐突出。从这次调查中发现我省农村存在着青年对技术的渴求和技能培训偏少的矛盾。农村青年认为“现在最需要学习的内容”所选最多的三项是实用技能28%,农业科技知识26%,法律知识26%。“最想从事的职业”选择最多的是经商41%,其次是从事挣钱多的特色农业25%,而想要规规矩矩务农的只占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多的农村青年认识到了自身知识的不足。农村学生大部分初中毕业即进入劳动力市场,不具备应有的职业技能,素质状况显然与产业发展、城市化的目标有相当距离。即使到城市打工,由于不具备市场竞争力,大多也是从事最脏、最累、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这些都刺激着农村青年对知识、对技术的需求。他们自愿接受多方面的培训。在“最希望参加哪种培训”中选的最多的是电子机械技术45%和种养加工技术28%。有79%的青年认为技能培训会有助于增强他们在就业中的竞争力。
       但在“是否接受过创业就业培训”的调查中,有55%的人没受过培训,既接受过创业培训又接受过就业培训的只有16%。这种需求多和培训偏少、培训技术单一的矛盾问题日益突出,影响着新型农民的培养和新农村建设步伐。
       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广大农村为了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强化劳动技能,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各类培训。如较早的单项生产技能培训、阶段性实用技术培训,其后的绿色证书培训,以及各类党团知识、政策法规、经营管理知识教育与岗位技能培训相结合的综合培训。这些培训在几十年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中不同程度地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这些培训虽各有优势却也存在明显不足。比如单项生产技能培训与阶段性实用技术培训,其优点在于立竿见影,时效性强,但最多只是产业技术,不是产业化技术,很难形成产业规模,难于提高农民综合素质;而各类综合培训,虽然从长远角度看有利于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但缺乏时效性,无法马上解决农民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用这些培训形式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明显不足。新型最需要的是产业化技能培训,既能很快解决脱贫致富的问题,又能解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长远问题,受训者因此具备种养、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化知识及配套技能,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
       因此,政策落实和多样化、实用性的技能培训非常重要。各地要根据当地情况制订具体可行的培训实施计划,将符合条件的学员分期分批列入培训计划,各地聘请当地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培训人员承担农村青年的培训任务。另外还要充分利用县乡农业、教育、团组织现有教学设施,以县乡各示范区、示范田、示范场以及规模较大的个体农场、畜牧场作为实习基地,使学员真正学到知识和本领。
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能够多为农村青年统筹考虑,将政策向农村倾斜,进一步扩大培训对象的范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针对农村青年的就业问题,在职技能培训、就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见习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让农村青年也能享受优惠政策。
       2 、自主创业扶持
       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农村青年已不同于传统保守的农民,他们的思想受新时代的影响和召唤,萌发着创业的冲动和进取的欲望。在这次调查中,对政府对于自主创业的政策和相关措施,很多青年都表现为对政府政策的关注和了解,80%以上的人了解创业服务机构提供服务和优惠贷款扶持以及创业基金扶持等政策。而且在“认为青年人创业最需要的是什么”回答中,37%的人选择了“适合的社会环境和政策支持”,表明了农村青年对中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乐观判断,也表明了他们强烈的创业精神。那种“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的思想观念在现代的农村青年中很少。现在的农村青年不仅有积极的创业意识,而且有较强的自信心,表现出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26%的人认为青年人创业需要个人魄力和创业头脑。在调查“如果你在一次创业中失败了,你会如何选择”中,90%的人选择了“筹集资金,努力进行二次创业”和“等待实际,积累经验”,只有10%的人选择放弃。可以看出农村青年对创业有比较清醒的认识,认为创业一次失败很正常,可以接受,不会打击信心,而是积累经验,进行更好的创业成功。这种乐观、有所追求的态度和信心正是我国农村建设的希望。
       农村青年无论是已创业者还是未创业者,都具有强烈的内在的创业冲动。但是,要把这种创业冲动转化为现实,还需要其他外部条件。调研中发现,其中有些外部条件特别是资金方面的条件仅靠农村青年自己的努力是无法解决的,需要政府及相关机构给予适当的支持。调查中,26%的青年认为“创业最需要资金”。而调查“如果自主创业,大概多少资金投入是你能够承受的?”,34%的人选择2万元以内,48%选择10万元以内。相对于以往而言,目前创业所需要的资金门槛已经较高。这一资金如果全部依赖农村青年创业者自己积累,将是十分困难的。
       当前,由于农村青年还存在的这些劣势:资金短缺、经营管理能力不够、信息闭塞、法律知识贫乏、缺少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等,使得他们所缺失的东西无法从市场上得到弥补,他们唯有转向掌握着最多的政策、资金、信息、人才、技术等经济资源的政府,希望能够提供优惠的政策、容易获得的贷款、真实及时的市场信息、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和实用的科技知识。他们迫切地需要一种力量来组织他们闯荡市场、抵御风险。
       农村青年们选择了致富的门路,开始往往会遇到缺资金、少设备、无原料等实际问题,基层团组织应该积极地为他们穿针引线、铺路搭桥,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及时地为青年人排忧解难。
       四、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即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这是党中央从全局出发,总结经济社会发展经验,分析农村改革形势,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要求,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做出的战略决策,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当前我们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概念。
       1、农村青年对建设新农村的政策的认知层面上,普遍清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但对建设新农村真正内涵的理解还是有差异的。调查中可以看到,农村青年充分认识到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这是中央的政策导向,也是新农村的物质基础,更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在“您认为当前农民最盼望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调查中,34%选择“减少生产成本,增加收入”,24%选择“发展生产,提高产业化水平”。“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他们希望开辟各种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在“认为当前农村社会保障的重点应是什么”的调查中,35%的人选择了“建立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以往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之本,但近几年土地负担越来越重,农作物投入成本大但收入价格却低,这就导致了土地的保障功能持续下降,青年农民积极谋求其他生存方式,外出打工越来越成为主要收入来源,收入的多样化更加削弱了他们对土地的依赖,使土地养老保障功能进一步弱化形成对传统土地养老方式的冲击,促使青年农民接受社会养老,这样就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持续发展有了前提。
       2、“乡风文明”的建设,将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建立文明的生活方式。繁荣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乡风文明程度,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障。乡风文明建设能否搞好,直接关系到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关系到农村的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在调查青年对“乡风文明”的认识时,50%以上的人选应该“家庭和睦、邻里友好,尊老爱幼”;40%以上的人选还应有“良好的治安状况、管理民主”等,31%的人认为应“没有黄赌毒”。
在农村,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单调。许多县图书馆、文化馆和乡镇文化站由于面积狭小、设施陈旧落后、活动器材和设备奇缺,无法开展相应的文化活动,服务能力逐渐弱化。在问及“你们村有组织集体性文化活动吗?”,有27%选择“从没组织过”,54%选择“偶尔组织”。在农闲时期,农民更多倾向于收看电视节目。但有些地区由于电视收播受限,这些活动也会受到限制。但农村青年正是渴求知识和进行社交的年龄,对文化活动和文娱活动的需求很大,调查中有63%的青年希望“参加文化、科学知识学习,农业技术培训和副业技术培训”,有32%的人希望参加“体育比赛和唱歌、跳舞等文娱活动”,只有11%的人选择“打牌、打麻将”。
但由于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贫乏,有些地方赌博风气抬头。尤其是逢年过节或红白喜事等人气旺时,农民三五成群地邀约在一起搓麻将、打扑克。赌风的形成与蔓延,已成为当前农村的一大公害,因赌博引起的家庭成员之间的纠纷,社会成员之间的争吵、斗殴、盗窃、抢劫、杀人等违法犯罪时有发生。这些现象与乡风文明格格不入,要坚决抵制这些丑恶现象和不良风气,保障文明乡风,让现代文明渗透到乡村的每个角落,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农村青年是建设乡风文明的主体,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开展农村文明创建活动,都离不开广大的农村青年。一方面他们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需要业余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他们生活在农村,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生活,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各地政府要根据本地资源优势和传统文化风俗,可以村、镇为单位,利用农闲或节假日,在农民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中注入现代文艺样式和内容,举办群众乐于参与的各种文化节庆活动。积极扶持热心文化公益事业的农户组建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等,允许其以市场运作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以满足农民自演自赏、自娱自乐、自我发展的精神追求。
        3、通过“村容整洁”能够改善农村的生存状态,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在村容整洁的调查中,大多数对现在居住村庄的情况比较满意,只有16%的人对“居住地绿化情况”不满意,有21%认为“居住的村庄规划不合理”。另外还要实行“管理民主”健全村民自治制度,广大农村青年迫切希望提高干部带动农民致富的积极性,为本地经济发展创造条件,担负起社会管理的职责,为乡村提供公共服务。
五、对团组织在农村青年中发挥作用的建议
在这次对农村青年基本情况的调查中,在问到“参加最多的是哪些组织、团体活动”中,35%的青年选的是“共产党和共青团”组织,由此可见,发挥团组织在农村青年中的影响作用,提高团组织在青年中的凝聚力、号召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1、做好农村青年的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为他们掌握科学文化技术创造条件。
目前,农村青年为求富而求知的欲望空前高涨,这就需要团组织发挥文化智力优势,为他们掌握科学文化技术创造条件。培训是就业的基础,要组织好对农村青年的培训,使他们拥有一技之长,了解城市竞争与生活规则,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增强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只有如此,才有可能使他们在城市中稳定就业,和城市的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另外,做好农村无业青年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是一项社会的系统工程,不仅在于预防犯罪,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健康成长,为社会做出一定贡献。共青团如果能把农村闲散青年的教育管理工作主动抓起来,抓出实效,自然而然就会有青年凝聚在团组织的周围,就能赢得更大、更高的社会地位。团组织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不仅要团结培养先进青年,同时也要做好弱势青少年群体的凝聚和服务工作,进一步扩大团组织的覆盖面和工作领域,巩固党的青少年群众基础,从而提高团组织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地位。
       2、鼓励农村青年自主创业,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共青团组织应该利用其在青年中的广泛影响力和号召力,一方面要培养农村青年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鼓励那些有一技之长或有一定打工积蓄的农村青年要敢闯敢拼,大胆创业,实现自我价值,为自己和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利用自身的组织优势,帮助农村基层团组织与大中专高等院校团组织建立广泛而持久的互助关系,扩大处于较低文化层次的农村青年与大学生的交流,动员和组织广大青年科技人员及青年大学生深入农村,为农村青年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另外,建设一个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农村基层共青团组织,把那些热爱团的工作、能广泛联系群众、有一定科技文化水平、有较强市场意识和组织能力的团员、年轻党员充实到组织中去,带领青年农民开展各种学习活动。党团组织要加强青年农民教育文化生活的阵地建兴办图书室、阅览室、夜校、培训班等,组织各种读书协会、农业科技协会、法律协会等群众性社团组织,引导青年农民学习科技文化法律知识。引导和支持青年农民自我创业,实现自我价值。
       3、加强团组织队伍建设,发挥农村团员青年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先锋作用。
        农村青年的思想主流是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有着较高的个人道德水平、社会正义感和责任心,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但是,也存在着政治素质不高、信仰观念淡薄、文化水平不高、缺乏致富能力等问题。团员青年作为农村青年的中坚力量,他们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是农村中的知识分子,是农业实用技术的运用者和创造者,科教兴农的重担最终落在他们的肩上。因此必须加强农村团组织对他们的领导和教育,充分发挥他们在科教兴农中的先锋作用,促进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要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优化团干队伍,切实保证把那些有热心、肯负责、素质优良的优秀青年,选拔吸收到团的上作岗位上来,通过他们自身的行动,去影响、引导、带领农村青年勤劳致富,活跃农村团组织工作。
      切实帮助解决团员青年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把科技培训、科技兴农与自身价值追求和利益追求结合起来,让团员青年在依靠科技、依靠团组织中体会到自身价值实现与良好社会效益都丰收的荣誉感和成就感,重振团组织在青年人中的形象和地位。其次要让农村青年掌握致富的科技本领,通过实用科技培训,扶持青年能人,建立青年服务中心,让我们青年团员及广大的农村青年在科技兴农、科技致富,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带头作用、示范作用,让青年人富得起,稳得住,从而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再次,要在青年中抓典型,树榜样,吸收先进青年入团,壮大团员队伍,增强团组织力量。
我国农村劳动力中,青年数量占其中的一半。他们思想活跃,勇于开辟各种致富门路。团支部组织青年更广泛地参加勤劳致富的实践,必将促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繁荣、振兴,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总之,农村基层团组织应该与农村青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党的现行农村政策出发,立足于当地资源,积极引导农村青年,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逐步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本文来自】:诺贝尔论文网(http://www.lwenwang.cn)
【详细参考】:原文地址-http://www.lwenwang.cn/news_list.asp?id=20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