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情费洛蒙:寡人之于国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2:36:45
课题
寡人之于国也
新授课
一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虚词 “数、发、于、以”的义项,理解并翻译 “直……耳,是……也”“是何异于……”等几个特殊句式。
能力目标
熟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学习孟子善用比喻排比的论辩技巧
情感目标
了解并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
学习重点
一词多义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学习难点
课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预习设计
一、了解文学文化常识和写作背景
1.作家简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周游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
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逻辑严密,尖锐机智,代表着传统散文写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即“人之初,性本善。”
2.写作背景
孟子带领学生周游列国期间,在梁惠王35年(前335年)应邀来到了魏国。魏在战国初期曾是军事强国,但在梁惠王在位后期却遭到了一连串的失败,又是畏秦之甚,于31年(前339年)将首都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迁至大梁(今河南开封)。孟子到来时梁惠王曾对他说:“寡人没有才能,军队三次在国外受挫折,太子被俘,上将战死,国内因而空虚,以致使祖先的宗庙社稷受到羞辱,寡人非常惭愧。老先生屈尊亲临敝国朝廷,将用什么方法使我国得利呢?”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梁惠王邀请孟子来的目的。
二、基础知识积累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注明并注意读音。
(1)王好(hào)战(2)弃甲曳(yè)兵(3)数(cù)罟( gǔ)不入wū (洿)池  (4)谷不可胜(shēng)食也 (5) 养生丧(sāng)死无憾(6)鸡豚( tún)狗彘( zhì)之畜( xù )(7)谨庠( xiáng)序之教  (8)孝悌(tì)之义(9)然而不王(wàng)者  (10)饿莩(piǎo)
2通假字
(1)无(wú通假字,同“毋”)失其时
(2)颁( bān通假字,同“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 涂(tú通假字,同“途”)有饿莩 (piǎo 通假字,同“殍”)
3..词类活用
(1)填然鼓之:“鼓” 名词活用为动词:打鼓,击鼓进军
(2)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 名词活用为动词:穿
(3)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 名词活用为动词:为王、称王、统一天下,以仁德使天下百姓归顺
(4)王无罪岁:“罪”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归罪、归咎
(5)谨庠序之教:“谨”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认真从事
(6)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生” “死” 动词活用为名词:活着的人 ;死去的人   丧,为动用法,为……办丧事
4.古今异义
(1)河内凶。  河:(古义:黄河。今义:天然或人工的大水道)
凶:(古义:谷物收成不好,荒年。今义:1.指人或动物暴躁,心肠狠 2.不行的,不吉祥的。)
(2)弃甲曳兵而走。  走:(古义:逃跑。今义:行走)
(3)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古义:供养活着的人。今义:保养身体。)
(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然而:古义:这样却。 今义:用在后半句的开头,表示转折
5.句式
找出下面几个固定句式,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掌握其用法。
①直……耳,是……也  ②是何异于…… ③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明确:①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译文: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②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译文:这种说法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③ 这样却不能使天下百姓归顺的还从未有过(这种情况)。
6.一词多义

①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寡人之于国也》 几、若干
②数罟不入洿池 (《寡人之于国也》) cù 密、细密
③一曲红绡不知数(《琵琶行》)数目
④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 shuò 屡次

①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寡人之于国也》) 打开
②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 (《陈涉世家》) 征发、派遣
③主人忘归客不发 (《琵琶行》 出发
④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 花开
⑤百发百中 成语 发射

①寡人之于国也   对于
②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到
③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比
④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在
⑤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跟、与

①王好战,请以战喻  用,拿
②以五十步笑百步    凭借
③斧斤以时入山林   按照
④申之以孝悌之义   把,用
7.将下列句子翻译现代汉语。
(1)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认真兴办学校的教育,把孝敬长辈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
(2)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piǎo)而不知发
猪狗吃的人吃的东西而不知道设法制止,路上出现饿死的人而不知道赈济饥民。
勾画知识点,
做好积累
了解背景,把握思想
注音并准确诵读
梳理文言知识,掌握重要词语的意思
积累一词多义
准确翻译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二、出示教学目标
三、朗读课文
1.听录音,订正字音。
2.指名二人分角色朗读课文
3.学生齐读课文。
四、疏通文意
1、默读课文,并对照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标出疑难点。
2、小组讨论疏通预习学案,并记下疑点难点
3.质疑或提问学生
五、理清思路,学习技巧
1、成语“五十步笑百步”是“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或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讥笑别人”。在本文中 “五十步”和“百步”分别比喻什么内容?这种比喻说理的方法在文中还有一处,试找出来并分析。
答案要点:“五十步”比喻梁惠王“尽心焉”—— 移民移粟;“百步”比喻邻国统治者不尽心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比喻说理生动形象,用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
2、孟子在文中提出了自己“王道”主张的一些措施?孟子在论述王道主张时,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运用这种修辞手法来说理有什么好处?
明确:见课文第四、五段
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气势充沛,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六、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孟子在文中的一些看法,体现了古人的朴素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其实现代社会的许多政策也有孟子的王道主张,试联系现实生活说说你的看法。那么在社会生活中,你该做些什么呢?
参考答案:1、“不违农时……”,符合现在的可持续发展的道理。
2、“以时入山林”  尊重自然规律,认清自然等
3、孟子的“仁政”思想即“爱的政治”,包括“温饱”和“教化”两部分,相当于现在“以人为本”的政治理念,既注重“物质文明”建设也重视“精神文明”建设,非常先进;
4、开发自然资源,做到“不滥”、“不竭”,正是今天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理念,与当今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
5、“检”“发”制度,体现的是“民本”思想,这些措施对于解决当今世界粮食危机仍有重大借鉴意义。
6、孟子非常强调“老有所养”,当今社会将进入老龄社会,如何做好老年人的晚年安度工作,也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读课文理解文意
联系现实,学以致用
七、达标检测
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弃甲曳兵而走
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2.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B.弃甲曳兵而走
走:跑,这里指逃跑。
C.养生丧死无憾
养生:保养身体,增强生命力。
D.然而不王者 然而:这样却。
3.下列“以”字的意义,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请以战喻
B.树之以桑
C.斧斤以时入山林
D.申之以孝悌之义
4.下列各句中“数”字读音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①数罟不入洿池 ②数口之家 ③数见不鲜 ④媒人去数日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参考答案:1.A(B“无”通“毋”;C“颁”通“斑”;D“涂”通“途”。)
2.C(养生:供养活着的人。)  3.C(按照)
4.D(②④都读shù,“几”;①读cù,“细密”;③读shuò,“屡次”;)
八、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于国尽心 民不加多           五十步
梁惠王                                        笑
邻国不用心 民不加少          百 步            比喻
民不加多的原因   好战
虐政
养民──王道之始
孟子    民加多的措施(5~7)施仁政    富民                  排比
教民——王道之成
教后反思
素材积累
孟子语录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文】尊敬我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晚辈,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晚辈。
(2)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òu)。
【译文】减免刑罚,减轻赋税,让百姓能深耕细作,早除秽草
(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译文】百姓最为重要的,代表国家的土谷之神为次,君主是最为轻的。
(4)春秋无义战
【译文】春秋时代没有正义的战争。也泛指非正义战争。
(5)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译文】完全相信《尚书》。那么还不如没有《尚书》。 (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译文】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使天下都能这样。 (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