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丽热巴三围多少厘米:徐达内:于“朕”何干?(FT中文网 2011-5-17)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7:32:18
2011年05月17日 15:45 PM

于“朕”何干?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徐达内 【作者微博】 字号最大 较大 默认 较小 最小 背景                    评论[87条] 打印 电邮 收藏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2011年5月17日)

不肯罢休的人多的是。

虽然昨日故宫博物院针对“三重门”连发三段网络声明,检讨道歉加说明,但在今天《新闻晨报》上,头条大标题仍赫然表明立场:“故宫应给个令人信服的交代”。该报既批评故宫“怪责下属部门‘擅作主张’”的做法就像“蜥蜴急了就断尾而去”,又转载新华社时评《建福宫背后还隐藏着多少秘密》,“深喉”发布的招待贵宾照亦被放上版面,记者在探访会所无果之后写道:“建福宫真正的面貌,被挡在了重重高墙内。”

《山东商报》和《东莞时报》在这出“宫廷连续剧”中尤其活跃,今天均重点推荐那幅网络热传的“订正”版道歉声明。在这份圈圈点点、犹如老师批改作文的截图中,修改者逐一指正故宫所发声明,例如“缺少主语”云云。据《南方都市报》引述,网友的感慨是:“初中二年级以上语文及格的学生都能写出水平更高的文字”;“越解释错越多”;“这样漏洞百出的道歉信毫无诚意”。

文字之失以外,“推卸责任,呵护领导”的倾向更招致不满,人们群起指责说,这中间分明又有“临时工顶罪”的影子。《财经网》官方微博昨日当即点评为“错误全在保卫部,领导基本不知情。”《新快报》今天在版面上放一个戴着钢盔的卡通人物,笑称“他们干的,没告诉我”。在列出“锦旗颂词是谁拟的?”“副院长送旗不看字?”“既知错为何当天不认?”三连问后,附录网评讽刺:“锦旗同志,你要勇于承担责任”,以及“领导,有什么是你知道的?”

在揭发建福宫内幕中担当先锋的《新京报》,已经把报道重点转移到昨天傍晚故宫对此事的回应上。故宫重申,“建福宫花园不存在也不可能成为全球顶级富豪私人会所”,继而承认是受院委托承担花园接待服务工作的北京故宫宫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更多地考虑了企业服务支出的补偿,在未经院里审批的情况下,擅作主张,扩大服务对象、发放所谓入会协议书”,并强调“目前已经彻底停止这种不当行为,尚未有任何协议书正式签署,也未为任何人办理入会。”但根据《法制晚报》和人民网的调查报道,这家公司“注册地址不存在,‘合作伙伴’已解散11年”。于是,《羊城晚报》评论认为,“建福宫沦为会所”是更隐蔽的“故宫窃案”。

《东方早报》也认定有关建福宫的说明同样是“领导推责”的伎俩,刊发评论讥讽“故宫回应,绝对皇家范儿”:“出错别字的是保卫部门,他们没文化,还强词夺理;建福宫成会所是合资公司擅作主张,也没有跟我们打招呼。说到底,故宫方面就一个字:冤——都是‘臣子’的错,于‘朕’何干?”

在故宫所发三段微博中,“针对展品失窃案的整改措施”转发最少,网民似乎对七大漏洞、八大整改不太感兴趣。继昨日刊出评论问责故宫“三失”之后,《人民日报》今推连续报道《小毛贼躲过了专业安保》,描述“作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很不‘专业’的小贼面前,故宫严密的安保防线为何如此‘脆弱’”。文中否定了此前流传的小贼石柏魁“临时起意”之说,称其交代“在电视上看到对故宫的介绍,产生了盗窃的念头,并到案发地‘踩点’”。

《南方都市报》亦于今日推出整版《故宫安防困局》,文中主旨是:“5月8日的盗宝案暴露了故宫大修中以‘保护’还是‘展示’为主的两难局面”。

今日时评延续昨日《人民日报》评论昭示的“公共性”。新浪推荐《广州日报》所述“故宫‘三重门’最该吸取的教训”,即“故宫作为传统文化的堡垒,不能散发出商业铜臭味;作为公共文化机构,更不能沦为财富的私人会所”。凤凰网推荐《华西都市报》社评,论述“公共性失守”的恶果,斥责“一个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处却给人一副没文化的市侩相,下设‘文化公司’竟贩卖‘文化’获利,这样的故宫,到底是属于公众的博物院,还是沦为了某些人的私利‘紫禁城’呢?”。搜狐推荐自家专题,叹息“紫禁城成私人会所,人人都想做皇帝”的“富人无所不能”心态,正是导致“中国人特别仇富”的重要原因。

故宫究竟能不能“商业化运作”?有论者愿意值此探讨其间平衡。搜狐编辑在严斥“公器私用岂能如此理直气壮”的专题中,认为故宫之乱缘于“高调去商业化背后小动作频发”。腾讯再度扮演舆论骂潮中的少数派,《今日话题》反问“难道,故宫真的不能与商业挂钩吗?”,其编辑强调“博物馆引入经营是世界性趋势”,认为故宫的问题在于“政府赚钱”和“经营不规范”:“搞商业开发是没错的,但正如‘淮北为枳’的隐喻一样,故宫在引入经营进程中犯下的错误,与整个体制背景,有着莫大的关系。”

《南方都市报》刊发黎明的评论《故宫不过是个软柿子》,文中写道:“还有哪儿不‘失守’?还有哪儿不‘失明’?还有哪儿‘有文化’?贪腐动辄千万亿万,强拆夺命仍振振有词,公路设卡只为分钱,昏话假话泛滥于海内……由此可见,故宫的小贼实在小,故宫文化仍不低。不过,拣软柿子捏,这是传统的且流行的文化,而眼下这阵被宠幸的软柿子,名字就叫故宫。”

前天突发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卡恩被控强奸酒店女服务员事件是全球媒体连日焦点,中国自不例外,卡恩被带至纽约市法院的照片出现在各地的财经版、国际版乃至头版上。

在汇总各方专家对这桩“奇案”的预测分析时,《环球时报》和《参考消息》今天给出了同一个方向——“阴谋论”。前者更加上一段分析:“西方内部并非全是相互讥讽,它们也找到了站在同一道阵线的理由:卡恩性丑闻事件可能变成印度、中国等新兴国家夺取世界经济大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的‘伟大机会’”。但《21世纪经济报道》头条预测背道而驰,反而认为“中国等新兴国家争取话语权阻力增大”。

早间,凤凰网推荐由中共中央综治委副主任、中央政法委秘书长周本顺发表在《求是》杂志上的文章《社会管理不能落入“公民社会”陷阱》。文章称,所谓“公民社会”源自某些西方国家的设计,反对“过多地把政府的事情交给社会去办”和“小政府、大社会”的说法,强调将社会组织“纳入党委和政府主导的社会管理体系”。

今年以来,曾经的流行词“公民社会”已在正式媒体上逐渐绝迹。在南方,一周以来,一些媒体评论在盛赞那位阻止广州地铁翻新的“举牌哥”时,也不得不避免使用这个短语,改用其他说法,例如“期待社会与‘新生代公民’形成良性互动”(《南方都市报》),或者“少年公民难能可贵”(《羊城晚报》)。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38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