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玻璃离子补牙:许多人生悲剧是从高考那天开始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2:08:42
      对于家有高三学生的中国家庭来说,六月到八月这个时间段是极其难受的,在这期间,包括高考和围绕它而来的一系列事件,左右着他们的喜怒哀乐。高考是否顺利?成绩是否满意?录取线怎么划?录取志愿怎么填?是否如愿进入到自己想要的学校和专业等?无一不牵动着学生和家长的思绪。对于许多人来说,这个酷热的夏天里,他的人生走向和命运,会因为一些无法掌控的因素而发生巨大改变。可以说,对于中国学生来说,高中期间的最后一个暑假,注定是牵肠挂肚的沉重假期,对于他们来说,这可能是命运的分水岭。
  世界其它地方的孩子们,是怎么样面对这样的人生关头的呢?他们有一考定终生的痛苦和一半靠运气一半靠实力的撞大运式的大学录取吗?他们面对的最后一个暑期,与我们的究竟有什么不一样?他们能为我们提供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呢?带着这些问题,笔者采访了国内著名教育专家卿光亚先生。
    
    
  人物简介:卿光亚,中国首家私立寄宿式学校创办者,长年与国外的高中和大学进行教学交流,具有丰富的国际教育学研究经验。近两年来,他的130名学生经国际通行的考试从高中直接进入国外各知名大学学习。
    
  笔者:作为一个长年与国外大学和中学打交道的中国教育界人士,您认为中国教育和国外教育最大的不同点在哪里?表现在学生升学方面,有什么样的差别?国外的学生们,是否有包括小升初、重点与非重点学校的选择和高考之类无处不在的生死关口让他们视教育为战争的机制?
    
  卿光亚:国内教育与国外教育的差异,是可以写厚厚一本书的。但如果要简明扼要说出二者的最大不同,就在对考试的态度上。国外学校考试的目的就相当于一种检测手段,通过考试,知道孩子们哪些知识没有掌握,从而进一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而我们的考试目的,就是将那些考得差的孩子淘汰掉,使之失去继续学习的机会,而事实上,他们才是最应该接受教育的。另外,对教育的理解上,也有差异:国外的教育,是注重培养新的人力资源,注重其包括劳动素养在内的各种与社会相处的综合素质。而国内的教育,更多的是看重于书本与做题的能力。教纲即是考纲,不考不教,不考不学,学生毕业后与社会脱节,甚至找不到工作,也是不奇怪的事情。学校其实就是一个人力资源的加工单位,如果一个学校,培养出来的孩子与社会无法接轨,就是制造了废品,浪费了社会的资源。
  除了教育理念的差异之外,我们与国外的教育条件也有巨大差别,我们目前的教育,是求大于供,每年有上千万的高中生毕业,而大学的实际容量,即使在扩招的情况下也只能解决56%,某种意义上讲,这个比例决定了我们的考试,必然要带一定的淘汰性质。而由于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平衡,城乡之间,重点与非重点之间,公立和私立之间,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上,都有一些差异。这些差异因为对应的是最后的高考,家长们产生“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也就一点都不奇怪了。所以,我们的教育,因为供求矛盾造成的缺口,而呈现悲壮的竞争格局,让很多人觉得是“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其实,教育的本义应该是快乐的。
  当然,许多国家财政对教育的补贴形式,也决定了其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以美国为例,他们的教育补贴,都是按人头跟着学生走,而不是补贴给学校,孩子选择哪所学校,补贴就跟到哪个学校,不管学校是在城市还是乡村,也不管其是公立还是私立。当然,学生如果选择私立学校,额外的费用则由自己承担。但国家补贴那一部分,却是直接进入学校的。这样的结果,决不会出现极小部分所谓重点学校占据大多数教育经费的情况,也更不会出现打破头的“小升初”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