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战术手电筒:革命前的中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6:11:07

革命前的中国

版次:RB17   版名:名家在线   稿源:南方都市报   2011-05-25 作者:许倬云 

    许倬云说历史

    清代在中国历史上,还是比较强盛与富足的一代,尤其所谓康雍乾三代,号称是盛世。不过,实际上,清代从开始,就是易于僵化的政治结构,而康熙以后,也是从盛转衰的开始。

    满清的征服皇朝,一方面继承了明代的体制,另一方面又是以战争部落的征服,对汉人地区施以暴力,强加统治。明代已经是中国传统朝代中,非常专制的一代,明太祖甚至于不许以孟子作为科举的题目,就因为孟子有“民贵君轻”的概念。明代的官学是以朱熹批注的四书五经,作为钦定的教材,考试也以此为准。王阳明心性之学,虽然曾经盛极一时,但是终于无法和朱学抗衡。明代的专制政体,皇权和依附在皇权上的宦官,弁髦人权,对于士子尤其不客气,因此,明代世风长期在压制之下,很难施展。

    明代末年,曾经有过一段时期,尤其江南一代的士大夫,思想自由,意兴风发,东林复社,都是士大夫评论时政的团体,也和皇权有剧烈的冲突。明亡之后,清初的江南,也曾经还延续着士大夫论政的习气,可是,清代以暴力压制,从此世风不竞。整个清代,一直到晚季,内外挫败,才有士大夫纵横论政的现象。

    明亡之后,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提出了类似民主政治的想法,可是在有清一代,不容在世上流传。要到清代晚期,儒家的经文学派,又再讨论寄托在古代的理想世界,而以康有为的《大同书》,最为具体,代表了一种激烈的无政府主义。这些思潮,在清代是不容讨论,因为皇朝的体制,在君臣伦理下,是不许质疑的。

    清代也有民间的大规模乱事,例如,川楚白莲教乱,就提出了另外一种理想的世界,太平天国又何尝不是挂着洋招牌的中国民间理想,寻求平均的社会。而这些民变,并不能真正颠覆皇朝。

    满清挟八旗武力,征服中国,满汉之间是两元组织,满主汉奴,是以武力镇压的征服体制。可是八旗子弟,经过几次大规模的征战,取得蒙古和回部的领土,已经消磨不少锐气,到乾隆时代,大小金川之役,八旗兵力已经如强弩之末。嘉、道川楚教乱,作战的武力已经不是八旗,而是招募汉人从军的绿营。绿营是将领统帅的私兵,作战力并不强。因此中国在嘉、道以后,可说是没有足够的国防军,太平天国起事,无论是残余的八旗,或者是绿营,都不足以平乱,而要倚赖民团性质的湘军,平定太平天国。

    从以上的背景,可以看出,清代本身的政治体制,由于官定思想的僵化,导致了统治集团成员,包括科举取士的官员们,不能应付任何变化。满清亲贵,养尊处优,纨绔多而贤能少,甚至于一般的八旗满人,也是过着悠悠岁月,造成国家负担而不是政权的资源。一个征服皇朝的武装力量,也并不保卫国家,甚至于不足以有效地维持政权。乾隆时,马戛尼使团来华,要求开放贸易,乾隆大言拒绝。这些英国人也观察了中国的实力,他们回去的报告,说中国的军队只不过是打着旗帜的仪仗队而已。于是,在鸦片战争时,中国的官员们不知外面世界的实情,贤者如林则徐,虽然有魏源提供一些国际知识,其实并不足以使其有足够的能力,判断当时情势,作适当的反应。而中国的武力,还是要以清初的红衣大炮,架设在虎门炮台,用来抵抗英国兵船的侵入。鸦片战争到英法战争一连串的挫败,因此并不是意外,而是必然的后果。

    从此以后,中国节节挫败,丧权失地,最严重的当然是甲午之败,中国将台湾割让给日本,庚子拳乱,八国联军打入北京,慈禧和光绪狼狈西奔,中国以巨额赔款才换得和平。这是一个已经腐朽的大厦,禁不起一点风吹草动,更何况是狂风暴雨的西潮,挟着船坚炮利和巨大的工业生产力,一锤锤地打到古老中国的头上,中国焉得不败。当时,几乎同时溃败的古老帝国,还有奥斯曼和莫卧儿,两个大帝国也在西潮之下瓦解。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还不知道自己的实力,完全不足以应付强大的外力侵略。有些人以为一些冲突是局部的,例如,林则徐禁烟之举,其它省份以为这是广东的事,跟他无关。林则徐自己,也以为冲突的关键是在英国要求进城,而中国不容许他们进入中国的城市。三元里的民团,一时曾经拦截侵入内河的英国小兵船,于是朝野都以为中国大胜。另外一批人,例如,倭仁以为中国可以用精神力量抵抗外敌,以礼义作为抗敌的甲兵;叶名琛在英军侵犯时,不和不战不守,不死不降不走,被英国俘虏,终于客死于印度,还自以为是海上苏武。这些迂腐的观念和做法,正是反映满清帝国已没有力量应付逼人而来的新情势。

    多次挫败以后,中国以为可以用买来的坚船利炮,整军经武,重建中国的力量,但是,甲午之战,中国多年经营的北洋舰队,一败涂地。日本在中国人心目中,本是东方小国,而他们明治维新之后,居然可以一举击败天朝上国,对中国人是极大的刺激,这才感觉到要更进一步的努力,甚至改变政府的结构,以求自强。可是,戊戌维新失败,新党人物或死,或逃亡。即使他们成功,成立一些新的政府单位,并不代表中国有能力,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力,八国联军侵华,中国溃败了,这才有准备立宪的打算,当然时不我予,不到几年时间,武昌枪声一响,辛亥革命终于推翻了满清政权。

    从乾隆到辛亥,中国从自大走到麻木,又从麻木走到惊慌,从惊慌要在军备上有所更新,然后再想到西学为用、中学为体,最后才走到准备全盘革新。这整个过程,正如人生病,病入膏肓了,可是病人自己不知道,还以为小小治疗就可以解决问题,孰不知,已经支离破碎的身体,实在不能撑下去。

    对外的不平等条约,在中国领土上,造出了一些租界,而沿海的几个港口,尤其已经割让给英国的香港,和葡萄人长期据有的澳门,都变成了中国人了解世界情势的窗口。传教士的外文书刊,和中文的出版品,提供给中国有识之士许多新的知识。在这些地方的城市生活,也是中国过去从来没有过的经验,城市之中,有新的工商业、也有新的文化,甚至于新的衣食住行的方式,对中国都是刺激,使得中国人理解到,这里一切的改变,都不是可以从中央改变一些政策,可以做到的。中国必须要彻底地全盘改变,才能对付外面已经改变了的世界。

    回顾当时,奥斯曼和莫卧儿两个帝国,都没有时间作任何改革或者更新,就一败涂地。至今,中东局势,正如最近发生的一连串事故,反映着这个地区,二百多年来,没有重新整顿自己的机会。印度到今天,还是分化的国家,有西化的上层,凌驾在一般没有太多改变的印度普通庶民之上。印度有非常现代的事物,例如,他们的印度理工学院,程度之高,不下于麻省理工学院,又譬如说,印度的工业,有非常精致的现代工业,但是另外一方面,印度的农村,还保留着几千年来未变的面目。这两大帝国,没有机会保持自己完整的国家,一垮之后,分崩离析。相对言之,中国倒是败而未散,超过一个半世纪,中国屡次挫败,却并不放弃努力,蹒跚其行,不断挣扎,居然还保持了一个中国。这也是历史上的异数。另一方面,辛亥革命以后,套用孙中山的话,“革命尚未成功”,到今天,中国的工业革命还正在进行,文化革命在被动状态,自己还在找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辛亥革命已经一百年了,回顾来时路,风雨不断,没有几天晴朗。咀嚼苏东坡的词句,我们还不配有那份潇洒和淡泊

    下面几节,我们会讨论辛亥革命时期有关的社会力量,和他们的参与方式。再由此,讨论辛亥本身的成败和历史意义。

    ● 许倬云口述

    陈佩馨 陈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