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实验中学的感受:回渝散记(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0:46:29
回   

    敲下这题目,意味我的“回渝散记”收口了。

    40年前的支边离渝,注定了我一生的来来回回,更行更远。其实如果没有支边,没有历史那不可逆转的大背景,我也会出走,因为《边疆晓歌》因为《军队的女儿》……不离家怎会有回家?那种溯洄以求的渴望,那种且行且梦的低回,是我生命质感中最个人的东西。

   只是如今的回家,再不会百感交集泪盈眶,再没有归心似箭情急切,自然也没有倦鸟思归的释然 ……如今回家,如那首同名的萨克斯名曲——悠扬略有些感伤,沉淀的乡情乡音乡念如潮湧过,你突然就被那种熟悉,温暖,亲切,不顾一切的裹挟……并一直沉溺其中,且并不腻烦。

   

3月9日上午小妹与侄儿到机场接了我吃了午饭就直奔妈妈家。

        弟弟与妈妈早已等候。弟弟给我上图的手机,让我在重庆用,上面已为我存好重庆家人的所有电话……

5点左右,妹妹的车来接我去她家。放下行李,她便对我说,

已特意为我备好洗漱用具,下图是毛巾。

 

      3月10日早上,比我小两岁的妹妹一边忙上班,一边为我炖好鸡汤虫草,且端来放在床头柜上,让我喝了再睡……我在渝15天,妹妹天天如此。妹夫告诉我:三三是忍嘴待客,姐姐来了她就不喝鸡汤了……我知道土鸡汤是妹妹喜欢且相信的,一锅汤不是可以大家喝?看了他们的煲汤的煲方明白,小小的,难怪妹夫如此说。

 

 
              没有习惯在床上吃东西,餐桌上我的早点。


        3月10日早餐后到妈妈那儿,陪妈妈一起去重庆医学院看望住院的一个舅妈。

      回来坐了重庆的轻轨。和上海的轨道列车有何不同,可看出?





                   上图,妈妈在轻轨上



     在较场口轻轨站出来,我们去吃快餐。妈妈这套,19元,挺实惠的


  3月13日,妹妹开车,送我去南山,为爸爸上坟。



    南山上我的两妹妹





     我与小妹妹

  
侄儿多次陪送我们外出

 


我说想去重庆的古镇,妹妹特意为我一人安排一车。

回来时,她正好工作外出,我们同车一段。

在车内,见她一身春光,便揿下快门。


               妹夫帮我找出一些老照片,翻拍了几张。


                   妈妈与小妹(年月不详)



     妈妈、小弟与我(估计我七、八岁吧)


         我、小弟、小妹(1967——1969)

               哥哥、我、妹妹(上世纪六十年代)
        那个拿着玩具小车的女孩如今如此坚韧、练达(下图)。

想到回渝时间就半月,我冬衣回家。不想中旬有两天,气温陡然上窜。

妹妹知我没带春装,当日下班,便替我带回下图的风衣。

 


     3月22日,侄儿开车带妈妈、我、弟弟、妹妹去慈溪口古镇一游。



    中午妹妹请客在慈溪口吃饭后,本想带妈妈去歌乐山吸氧,但天空飞雨,便转战到重庆新天地喝茶聊天。





        小妹多次电话询问,是否要她陪送











     屋外的冷雨,飕飕的风都被温暖的丝绒隔断。

     家的感觉,突然收束,汇聚在午后的下午茶上……



    是晚,哥嫂在德庄请客



     临别前,拿出妹妹家钥匙,自语,别忘了就带回上海。妹夫笑说:这正好,姐姐下次回家,自己开门就进来……

    点点滴滴,细细琐琐,慢慢敲开家的记忆。我被大家呵护,有时竟无法用平和的心怀去适应大家的安排
 

    写此博时,翻拍了墙上的两张老照片。

   下图这张还没有小妹,估计拍摄时间在1962年左右。

        

           下图拍摄于1981年。

    

    人一生该有几个家?

   由上海回渝,我是回家;从重庆至上海,我是回家;坐在熟悉的书房,敲打这些文字,我知道,我在寻觅归家的路上……我的渴望与成长,我的尊严与哀愁都在回家寻求的过程中一再叠唱。

    就算在红土地的林莽间,就算在柴米油盐的腌渍间,就算有一天白发苍苍腿脚颤颤……回家,仍然对我有恒星般的光芒 ,邀我感召我牵引我——             
     回家。

   不管在什么路上走,未竟之愿,未偿之恩都在回家。

   呵,家有归路,我在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