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传奇找茬技巧:乡村散记【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01:32:20
  乡 村 散 记【原创】

 

  喜欢乡村。倒不仅仅是因为城市的压力,城市的嘈杂,城市的污染,城市的灯红酒绿、纸醉金迷。

 

  俺一直以来就以为,真真正正在卅年改革中受益的,是农村、是农民。

  中国的农村历来属于社会的底层。几千年封建旧社会,农民要交田亩税、收获税、人头税等等的税。即使在几年前,农民种粮食还要受上级的指导、指派——这一亩地种啥,那一亩地不种啥;还要交若干的公粮或是卖粮变现上交;还有各种摊派款项不一而足。但是在温总理的第二任期里,这些都取消啦!

 

  清明节之后,借着扫墓之机回了一趟阔别已久的故乡。

  一路上,黄色的迎春花、白色的梨花、粉色的桃花带着沁人的春香;大田里的绿油油的麦浪养眼;再往南还有大片大片的黄花绿色植被——那是油菜正在黄花怒放呢:)只是路过山东境内时,田野里太多的青绿色大蒜苗令俺忧心:太过盲目的闻风而动,没有自己的主见呀。去年大蒜就算是卖上了高价,也不能今年都去抢着种呀,历来的规律是,一旦大家闻风而动扎堆了,那一种作物今年肯定赔本赚吆喝,砸在手里烂掉也未可知......

 

  这与城市相类似。没有创意、没有主见的人们,总是在后面东施效颦——结局往往也不会太美妙的。就像一个赵本山后面有一堆模仿秀;一个小沈阳成了名,千百个模仿者跟上来,这怎么行?

 

 俺之所以一直以为在卅年改革中受益的是农村是农民,是因为眼见为实。

 记得几十年前被“遣返”回到老家时,那里的人们只是天天被驱赶着到大田劳作,一天十个工分,提不起劳动兴趣,一家一户养鸡养鸭养猪养羊要有严格的限数。生产能力低下造成了普遍的贫穷,大锅饭只能是“清水汤”。幸好每人还有一二分地的自留地,可以补充一点粮食,那时的粮食亩产很低很低呢。粮食不够吃,而且一年大多数时光吃红薯——红薯干、红薯面、红薯叶子,至今俺一见到这玩意就没胃口,有人可是大力推荐,拿红薯当个宝贝——养生食品呀!哼哼,俺可是嗤之以鼻。啥好东西就怕没完没了的让你吃,吃够了吃顶了还要吃!

 

   应该感谢邓小平、万里那一届领导者。他们能顶住逆风分田到户,激发起农民的劳动热情。假如你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时的在任领导者,想来你面对当时平均主义大锅饭,或说是普遍的贫穷也会耿耿于怀。所以邓小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做法没有错!当然后遗症肯定是有的:先受益的得意洋洋;正受益的心有不甘;还没受益的或是地位下降的(比如工人老大哥)呢,肯定会愤愤不平啦:)只是恐怕务实主义的邓自己也想不到的是——人心无举、胃口大开,贫富差距拉,多半受益者却欲壑难平,只知搂钱忘了帮一把穷兄弟!这是另外的议题了。

 

   毕竟农村是有了很大的变化。毕竟农民的生活与从前不可同日而语,虽然还算不上富裕——

 

   吃的好了,大米、白面如今是主食,这在若干年前不敢想象;

   不上税不叫公粮了,自给自足亩产比起以前犯了一两翻;

   没有零花钱可以卖些粮食,国家还有保护价;

   想吃无公害蔬菜自己种一些很放心,只使用农家肥即可;

   而且粮油肉蛋菜也都可以像市民一样购买,不用票证;

   干完了地里的活,也可以换上漂亮衣服新皮鞋,如今“村村通”不用走泥水路啦;

   家家都盖新房子了,多半是楼房,还有的干脆去市镇租房住,农忙时回来干活;

   以前最累的拔麦子早就有收割机——康拜因收割队代劳了;

   交通工具不再是脏臭的牛车马车毛驴,起码也换了本田铃木摩托,更有人开小汽车呢;

   文化生活也不差,有的村子闭路电视、有线上网、灯光球赛都有......

 

   尽管还有腐败的存在,但是似乎相较于城里显得要远些——眼不见心不烦呀:)农民,尤其是中国的小农,还是很知足、很自得其乐的。有些国计民生的大事情他觉得不必多想,想了也没用的——多虑伤脾呀,呵呵

                        

 ——庚寅初夏于问心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