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巴厘岛国际饭店:我国控烟5年面临爽约 社会效益降至负600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2:37:43

        本文导读:作为该公约的缔约方,我国承诺今年1月9日前在室内公共场所和室内工作场所实现100%禁烟。但时至今日,我国仍无一部国家级的无烟立法,且囿于相关部门政企不分、烟草涨税不涨价、烟草文化难以改变等原因,履约5年内,不仅全民吸烟率没有下降,二手烟的受害者却在3年内增加了2亿人。

今天,距离我国签署《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五周年仅余5天。


  作为该公约的缔约方,我国承诺今年1月9日前在室内公共场所和室内工作场所实现100%禁烟。但时至今日,我国仍无一部国家级的无烟立法,且囿于相关部门政企不分、烟草涨税不涨价、烟草文化难以改变等原因,履约5年内,不仅全民吸烟率没有下降,二手烟的受害者却在3年内增加了2亿人。


  中国失约,已成定局。


  烟草之患


  吸烟50年终招致肺癌


  看着护士将输液针头插入自己手背的静脉,老龙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连日来进行的穿刺前的消炎治疗,已使平生从未住过院的他习惯了疼痛,不论是来自针头的刺痛,还是病情恶化时体内的隐隐作痛。这是去年12月29日。


  “是肺癌,我知道”,老龙淡淡地说道。


  作为一名行政办公人员,不论上班还是下班,老龙都是烟不离手,烟龄至今已有50多年。在上月初的一次体检中,老龙顺便做了胸肺部的X光片检查。但当拿到诊断书时,上面清晰的“肺癌”二字如当头一棒,令自诩身体硬朗的他,一时间回不了神。


  除老龙外,宣武医院的胸外科病房内还住着40多名肺癌患者,其中九成都与吸烟有关,年龄最小的仅30多岁。虽然烟龄长短不同,年纪老幼有别,但他们入院后都做了一个相同的决定戒烟。“这时候才明白,生命的意义远大于吸烟。”


  据《2010中国控烟报告》,我国每年有100多万人死于与烟草相关的疾病。中国疾控中心控烟专家提供的数据显示,近3年内我国二手烟的受害者增加了2亿人。


  烟草之利


  社会效益降至负600亿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杨功焕表示,烟草行业是政府财政收入的纳税大户,导致政府很难对其“下手”。为此,60多位公共卫生专家、经济学家、法学家等首次联手,历时一年半对控烟与经济发展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烟草流行是中国慢性病快速上升的主要危险因素,烟草业已成为最大的健康危害型产业。


  该份名为《控烟与中国未来》的报告将于后天正式发布。报告显示,在我国,烟草导致的健康危害已使其社会经济效应呈负值,去年,其社会净效益已由1998年时的正1.5亿元骤降至负600亿元。“这意味着,由吸烟导致的包括医疗成本、劳动力损失等社会成本已经远远高于烟草行业的总成本、缴税总额、就业贡献等价值总额,而且在未来20年这种净效益还会增大”,杨功焕担忧不已。


  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吸烟导致的年死亡归因会达到300万,占25%,“这是个非常可怕的数字,而艾滋病也不过只占死亡归因的2%或3%”。

烟草之治


  控烟行动应有顶层设计


  包括杨功焕、吴宜群等在内的控烟人士均认为,目前以工信部牵头的控烟履约小组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控烟工作的开展,当务之急是将“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工信部从履约小组中“请”出去,“这样我国的控烟执行力才能有所体现,不然中国控烟就完了”。


  对此,杨功焕等众多公共卫生专家等提出建议:首先,应把控烟纳入我国的“十二五”规划,制定国家级的专项控烟行动计划;在国务院层面,做出控烟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同时,对烟草行业进行体制管理,实行政企分开。


  《控烟与中国未来》报告认为,目前,以税控烟政策既能控烟又能增加政府的税收,控烟不会危害国家和地方经济,且因人群对烟草需求的变化需要一个较长的期限,中国的控烟在未来20年完全有机会进行转型。


  “做公共卫生的人,是把自己的理想和希望放进去的,它(控烟)不只是个简单的专业工作”,杨功焕表示,中国控烟之路任重而道远,而此份报告不仅是控烟人士一次竭尽全力的努力,也是一块可用于检验政府是否会履行将健康危害型经济转为健康友好型经济的“试金石”。


  作者:李秋萌

 

  延伸阅读:内地全面禁烟 记者调查称袅袅烟云一时难散尽


  中广网北京1月4日消息(记者费磊)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今年1月1号起,中国开始在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其它可能的室外工作场所完全禁止吸烟。那么新政实施后的成效如何。中国之声记者在节假日进行了调查。


  医院落实最好


  节假日期间,记者先后走访医院、饭店、行政机关、商场还有学校,总的来看,新政实施以后的效果还是比较明显,在这几个地方,在场所内吸烟基本上没有看到,在宣武区一家医院门诊楼的楼道,尤其是住院楼的各层楼梯中间的部位都张贴着明显的禁烟标志,这里往往是住院者的家属在楼道之间抽烟的地方,但是2号来到医院时发现,这里的垃圾筒一个烟蒂也没有,而且禁烟的标识比以前更明显,室内吸烟现象没有发现。在一些大的餐厅里也都有明显的张贴禁烟标志,还有一些饭店专门设了吸烟区和无烟区。


  街边小店重灾区


  但是有一些小的餐馆,比如说像街边的拉面馆、小吃店这些小型餐馆在就餐的人当中有不少吸烟情况存在,在广安门附近一家拉面馆,记者进去以后拿出香烟表示要点的时候,服务员并没有阻止,而是主动递上一个烟缸,服务非常到位,但是禁烟工作不到位。在阜成门一家较大的饭店就餐的时候,服务员会主动询问,您是吸烟还是不吸烟,如吸烟的话给您安排在吸烟区,在吸烟区的时候有一个现象,就是吸烟区和无烟区之间并没有明显的隔断,而且距离也是非常近,实际上所谓吸烟区和无烟区之间是相通的,形式上是有了,但是效果并不好。另外在室外吸烟的现象是比较普遍,今天上午在送孩子上学的时候,在学校大门外就看到有很多家长在吸烟,在车站等候排队公共汽车的时候也有部分乘客在吸烟。


  力争实现目标


  北京市卫生局新闻发言人毛羽近日表示,“控烟”已列入北京卫生事业“十二五”规划,到“十二五”收官之前,即2015年底以前,力争在全市所有的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实现100%无烟目标。

  尽管这一目标,比中国政府曾经做出的承诺——2011年1月1日起,室内公共场所禁烟,时间明显推后,但卫生部门相关负责人和控烟人士均坦言,今年年初,要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完全无烟,已不现实。今年,国家卫生部和北京市卫生局提出的年内控烟目标,也只要求医疗机构率先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禁烟。


  王传言:医治“禁烟令”需多元并举


  很多人不知,济南实际上已经在15年前出台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在济南市人大代表郝纪勇眼中,无论该规定操作性如何,但这一步早已表明了济南“禁烟”的积极信号。昨天,记者采访时获悉,省城“禁烟令”面临再度修订,规定的可操作性、主管部门和监管部门的责任将进一步明晰。(1月2日 《山东商报》)


  实行了15年的“禁烟令”遭遇“软执行”,可见其是存在病根的。重新修订,仍需要多元并举,方能从根源上医治其面临的窘境。当“吸烟有害健康”还没有成为一种共识的时候,那些“烟民”屡次释放着自身的“癖好”,让无数的人沦为“二手烟”的受害者,这已经成为中国公共场所的一大公害。很多城市推出的“禁烟令”由于从惩罚的力度上不是很大,导致了目前的现状,形成一种“有法不依”的尴尬局面。


  公共场所禁烟,乃是一种更多从道德层面进行呼吁的自觉行动。但必须将这样的行动上升到法律的层面才能真正见效,那就是对于“禁烟令”必须下“猛药”才能有效。济南市的禁烟令规定“检查人员对在本单位范围内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吸烟者,应当予以制止,并可处以十元罚款。”“十元”的罚款根本不会有什么效果。香港在公共场所明确禁烟,并规定“违者最高罚款5000港币”。这样的条文方有一种心理上的震慑力,让人对于“禁烟令”望而却步。所以,对于重新修改的“禁烟令”非得下“猛药”不可,不“猛”不足以警醒那些烟中人。


  其次,需要对设立必要的吸烟区。这对于烟民来说是一种关怀,吸烟区的存在本身是一种尊重。例如候车室、火车等公共场所都设立了吸烟区。这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那些烟瘾重的人。因为“禁烟令”只是在公共场所禁烟,并非禁绝的意思。由此可以看出,“禁烟令”也需要人性化的设计,从“猛药”加上人性化的设计,足以可以对于那些烟民构成一种新的约束线条。假如其不按照“禁烟令”不在吸烟区吸烟,便会受到“重罚”,面对这个得不偿失的后果,其自身也会权衡利弊得失,从而起到禁烟的效果。


  最后,“禁烟令”的推行必须依靠于烟草价格杠杆的调节。在中国,烟草属于专营领域,烟草行业上缴的利润占据某些省GDP的大头,而上调烟草消费税却会转嫁给消费者。种种情况,只能借助于价格的杠杆,通过提高价格来抑制消费量的上升来控制烟草的消费量。但这其中也存在烟草生产与经济发展的矛盾,需要谨慎行事。


  作者:王传言


  专家预计15年后我国每年将有约百万人死于肺癌


  北京青年报


  本报讯 在昨天召开的“第五届中国肺癌南北高峰论坛”上专家预计,到2025年,我国每年将有约100万人死于肺癌。卫生部统计数字显示,在过去的30余年间,我国肺癌死亡率上升了464%。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赵平介绍,肺癌属于基因变异病,但目前环境因素已经超过了基因的影响,吸烟是导致肺癌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急速上升。目前在大中城市因肺癌导致的死亡率已位居恶性肿瘤的首位。

体检医生漏诊肺癌 男子状告体检机构获赔15万


  半岛晨报


  体检时正常,才半年就肺癌晚期?


  患者状告体检机构漏诊获赔15万


  在单位组织的体检中,张某“双肺未见异常”。谁知,体检才过去半年,张某就被查出患上肺癌,而且还是肺癌晚期。事后证实,张某半年前所拍的胸片其实已显现明显阴影,遗憾的是,体检机构却漏诊了。张某因这次漏诊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其家人将体检机构告上法庭,最终获赔15万元。


  体检半年后查出肺癌


  张某今年68岁,今年2月起,他频繁地感到胸痛,而且咳嗽不止。3月初,他来到大连某医院就诊,检查结果犹如晴天霹雳,他竟然患上了左肺小细胞癌,而且还是晚期!张某和家人很难接受这个事实,随后又前往沈阳的一家权威医院进行检查,结果被诊断为“肺癌,肺门淋巴转移”,院方表示已没有手术必要,只能通过化疗尽量延长生命。


  在挺过了最初的震惊、悲伤和无奈之后,张某忽然想到,半年前,单位组织离退休人员体检,当时他的肺部检查还是“双肺未见异常”,可怎么才过了半年就肺癌晚期了呢?带着疑惑,张某拿出半年前体检时拍下的胸片向医生咨询,结果医生当即就从这张胸片上指出左肺部存在明显的阴影。


  诉体检机构获赔15万


  张某和家人意识到,体检机构漏诊了,而这次漏诊的结果显然是致命的。如果体检时医生能认真一些,张某的病很可能有得治。今年6月,在与体检机构协商未果的情况下,张某的家人将体检机构告上法庭,要求其支付医疗费、护理费、精神损害赔偿金等合计15万元。


  庭审中,张某的代理人,辽宁鸿海律师事务所律师田雄英认为,从体检胸片看,张某的左肺有明显阴影,这并非现有医学水平和医疗科技不能发现的问题,完全是体检机构的医生责任心不强,误读胸片,才出具“双肺未见异常”的报告,延误了张某进一步检查确诊和治疗的时机,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后果。其行为符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已构成医疗事故,因此体检机构应对其损害行为承担赔偿责任。


  日前,在法院主持调解下,某体检机构最终与张某达成调解协议,一次性赔偿张某医疗费、后期治疗费、精神损害赔偿金等各项经济损失合计15万元。


  记者李仪


  专家:肺癌成北京市民“第一杀手”


  人民日报


  只要是没风的日子,北京的市民就可能遭遇这样的天气:早起出门,楼房、道路罩上了一层灰色的薄纱,模模糊糊的看不清楚。人们呼吸起来带着丝丝的不顺畅,有呼吸道疾病的人甚至会感到难受。这就是经常缠绕在我们城市身边的梦魇——灰霾。

  灰霾 缠绕城市的梦魇


  ——气候专家谈中国城市灰霾现象


  9月7日,天空中带着些许阴沉,家住北京大望路的李先生边走边抱怨说:”我有鼻炎,今天一出门就觉得鼻子不舒服。这个雾气绝对不干净,你看看头顶上,像个灰色锅盖。”其实,让李先生身体不适、情绪不佳的不是雾,而是霾。


  根据中国气象局的定义,霾是指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0km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霾使远处光亮物体微带黄、红色,使黑暗物体微带蓝色。我国部分地区也将受到人类活动显著影响的霾称为灰霾,香港天文台和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称霾为烟霞。


  “如果出门觉得湿漉漉的,望过去颜色发白就是雾。但是如果没有湿润的感觉,颜色带点灰黄的就是霾。”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庚辰形象地说,从内核来看,雾是由水滴构成的,接着地面则为雾,悬浮起来就叫云。而形成霾的主要是干气溶胶粒子,它的成分十分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颗粒物。其中有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如矿物颗粒物、海盐、硫酸盐、硝酸盐、有机气溶胶粒子等。


  从今年6月1日起,中国气象局发布的《霾的观测和预报等级》正式实施,使对“灰霾”的判别、监测和预报有了正式统一的标准。


  中国气象局的王强教授解释说:“目前国家行业标准对霾的判识条件有三个:能见度、空气湿度和大气成分,分别都有一定限值。比如,能见度为小于10.0km,排除降水、沙尘暴、扬沙、浮尘、烟幕、吹雪、雪暴等天气现象造成的视程障碍,湿度小于80%,可判识为霾。但霾的问题非常复杂,不是一个界限能分清的,如果湿度大于80%,还需要综合分析,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判断。”


  灰霾为何如影随形


  “当今的霾已经不是一种完全的自然现象,人为排放的大量气溶胶成为重要影响因素。”


  王强说,造成霾的人为因素,主要是工业排放、建筑灰尘、扬尘、生活排放等。他强调,工业排放、汽车尾气、挥发性有机物等通过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的小粒子,已成为灰霾的主要成分。


  “细粒子污染物被我们称为二次污染物。”王强说,它不是直接排放到空气中的,而是主要来自工业和汽车尾气排放的4种污染物:颗粒物、碳氢、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它们经过一系列光化学反应形成二次气溶胶细粒子。这种细粒子的直径小于2.5微米,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对人体伤害更大。


  不仅是闹市区,一些车流量大的高速公路也会形成高浓度的霾。“比如说,京石高速公路就是一个巨大的污染源。当大气处于稳定的逆温状态时,京石以及京津唐、京沈高速公路入口经常会被灰霾笼罩,交通枢纽成了重污染区。”王强告诉我们。


  现在灰霾在城市中愈演愈烈,还与静风现象越来越多有关。如今城市里大楼越建越高、房子越盖越密,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低层大气压中静风现象增多。这样就不利于大气污染物向城区外围扩展稀释,容易在城区内积累高浓度污染。


  此外,逆温现象也会加重灰霾。王强说,在正常气象条件下,污染物从气温高的低空向气温低的高空扩散,逐渐循环排放到大气中去。但像北京这样三面环山的城市,容易产生逆温现象,即低空的气温反而更低,导致污染物的滞留,不能及时排放出去,致使灰霾像锅盖一样笼罩在城市上空,不易散去。“过去的污染物主要是沙尘,可能就沉淀下去了。但现在都是细粒子,会长时间悬浮在半空中,而且会越积累越浓。”


  灰霾危害不可小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珠三角城市笼罩在灰霾下。去年珠三角平均3天中至少有一天是灰霾天气。地处长三角的杭州2009年灰霾天数为160天,南京为211天,情况更严重。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是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特大城市灰霾严重,南昌、宁波、合肥、长沙、桂林、厦门等越来越多的二线城市也加入到了“灰名单”中。


  9月5日,是武汉大学新生入学报到的日子,车辆排成长龙拥堵在校园内,阴沉闷热的天气笼罩着行色匆匆的学生和家长。在校门口迎了一整天新生的小周,此时此刻已经完全蔫了下来。“吃了一天的灰,郁闷死了。”她恹恹地说。“灰霾天气下,人们容易出现压抑、焦虑、悲观等情绪,需要及时调控。”王庚辰对此表示理解。


  “灰霾加大了城市遭受光化学烟雾污染的可能性。这些含大量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的气体在阳光和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光化学烟雾,对人体刺激性极大。”王庚辰说,“现在的细粒子已经不是老百姓以前认为的灰尘粒子,而是对人体有毒、可以进入到人体内部的复杂污染物。”


  这些细粒子污染物能直接进入并黏附在人体上、下呼吸道和肺叶,分别沉积于上、下呼吸道和肺泡中,引起鼻炎、支气管炎等病症,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


  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宣传部部长、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支修益教授表示,近10年来,北京市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居众癌之首,北京居民肺癌发病率超过万分之五,已成为北京市民的“第一杀手”,这不能说与灰霾污染无关。


  如何应对灰霾


  随着灰霾越来越严重地污染着中国城市的形象,危害着城市人口的健康,社会各界要求治理灰霾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要减缓灰霾现象,最根本的是要减少排放,特别是减少机动车的排放,以减少大气中颗粒物的形成。”王庚辰说。


  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副司长刘志全最近表示,目前全国约1/5的城市大气污染严重,113个重点城市中1/3以上空气质量达不到国家二级标准,机动车排放成为部分大中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他指出,国内一些区域出现灰霾现象,能见度明显下降,研究表明这与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存在明显的关系。


  为加强机动车的排放控制,刘志全表示,“十二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提高机动车排放水平,严格实施国家机动车排放标准。同时要加快车用燃油清洁化进程,并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北京市从今年6月起已实行新的排放细则,并准备将2008年实施的国四标准提高为更加严格的国五标准。


  其次,城市灰霾的治理,不能靠一个城市的孤立行动,必须实行区域化的联防联控。由于我国正经历城镇化的高速发展阶段,城市越来越大,卫星城越来越多,并形成城市群。每一个城市都是一个污染源,污染物在城市间自由流动、跨界输送,形成区域性的灰霾,而各个区域的灰霾还呈现出渐渐融合的趋势。


  王强说:“以前香港的空气是不错的,但是现在广州、深圳、珠海城市经济发展起来以后,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现在香港也受到了影响。”为此,目前广东专门成立了珠三角空气保障领导小组,启动了珠三角九个城市的联合治霾行动,采取了包括加强机动车的控制、加油站的油气回收以及对重点污染源的监管等措施。


  此外,王强认为,动态的调控方法也是一种较为理想和有效的灰霾应对措施。比如说,如果大气扩散空间较大、污染物浓度较低的话,政府可以允许工厂按标准排放,因为影响大气质量的是污染物浓度而不是排放总量。但如果某一时段大气扩散能力差、污染物浓度高,则一定要严格减排。前提是反应机制一定要快,预报后马上执行,才能取得实在的效果。


  具体到每一个人的身上,如果气象预报明天扩散空间小、污染物浓度高,你就别开车,坐公交。假若每个城市市民都有这个责任感,也能大大减轻环境的压力。


  “城市在灾害面前越来越脆弱,必须形成应对机制。”王强疾呼,“气象条件问题具有短时性、突发性、局地性的特征,必须马上反应,高效处理,否则错过时机也就没用了。”(林晶晶)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