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雷快传没了:桂东那逐渐消亡的柴码符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8:00:04

桂东那逐渐消亡的柴码符号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08日 09时38分18秒

早秋的一天,天高气爽,蔚蓝的天空中白云一朵一朵悠闲地飘着,太阳还是火辣辣地直照在头上,沤河岸边上的江风直吹着柳丝拂拂,也吹得我身上有着说不尽的愉悦清爽。乘着雅兴,我驱车来到了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桂东县普乐乡东水村。

巧  遇

东水是我老家,行至村头的小路上,有一人手捧着一本土纸订成的本子,蹲在路边独自翻阅。此人是收古董的。他见有人来了,呼过去与他认认本子上的字。天啦,这些是什么字,全是些一堆堆的符号,是甲骨文?陶文?韩文?日文?还是女书字……我看了老半天,没看出什么名堂,觉得小时候在村子里一些老屋场的墙壁上有人用火屎(木炭)写着有这种文字。于是我把有代表性的符号记了下来。

很快进入了村子里,我将记下的“〡、〢、〣、〤、〥、〦、〧、〨、〩、○”等这些图符去请教一位老先生。“下楼来,金钱卜落。问苍天,人在何方?恨王孙,一直去了。詈冤家,言去无回。悔当初,吾错失口。有上交,无下交。皂白何须问,分开不用刀,从此莫把仇人靠。千里一撇消!”老先生笑了笑,没直接回答,只吟诵一首宋代女诗人朱淑贞的《断肠词》给我听。我知道这词不但是首哀情百转的情词,也是一首谜语数字词。

好了,终于明白了,这些符号是一组从一到十数字。那人手中拿着的是一本账薄。但是,这些数字符号是从何而来的呢?很多人清楚阿拉伯数字的写法,1、2、3、4、5、6、7、8、9、0。也知道中国数字的简写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和繁体零、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萬、億的写法。但是,这种图符代替数字写法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柴  码

老先生知识渊博,他说“〡、〢、〣、〤、〥、〦、〧、〨、〩、○”在桂东民间是“商业数字”,称谓多达20种。民间俗称柴码,又名土码。屠夫曰肉码,农民曰草码,药店曰药码,菜农曰菜码,裁缝曰衣码,账房曰账码,商人曰财码等等。这种数目符总的说来应该为中华数字。

柴码数字符号在书面一直无记载,均以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承下来。柴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能在民间流传通用。普乐陶瓷匠收购烧陶器用的柴茅时或陶瓷器出售记账,全用柴码记在本子上,临时性的就用黑木炭写在墙上。乡下木匠同样在量线记数时,也用竹篾尖沾墨用柴码做记录。久而久之,各行各业中就约定俗成地使用这些柴码数字符号了。而且由于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外来文化冲击不大,所以大山里的桂东至今一直还有人在用柴码数字计账。

民国前,桂东柴码数字只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因为柴码文字其形象性很强,极容易学习掌握。后来,小贩即便是文盲,写出来也是运笔如飞的熟练,所以成为其“商业数字”。后来,桂东有人在外读书,引进了用阿拉伯数字记账,受人羡慕。这柴码符号记账就慢慢地越来越少了,时至今日,逐渐消亡。

破  译

“〡、〢、〣、〤、〥、〦、〧、〨、〩、○”,这些柴码数字符号有何奥秘?我从东水回来后,对此作过一些研究。诚然,看起来很古怪神奇的柴码符号,其实说破了就不神秘了。

我认为柴码数字是瓦窑匠在收购窑柴时发明的一种独特的记数符号,虽然我发现与外国的罗马数字符号“I、II、III、IV、V、VI、VII、VIII、IX、X”形状及其数字规律性很相象。有专家认为这类数字发端于2500多年前的楚国。这柴码符的发端年代也许还会更远一些。柴码符与3000多年前刻在龟兽骨上的甲骨文字极其相似,也可以说是“同宗连支”。

柴码符号表达很形象。有古算盘上面的一点,上档拨下一个珠子不就是个五吗?然你下档加上一(珠),不就是“〦”变成了六,加二变“〧”是七,加三变“〨”是八。当“〡 〢 〣”相遇时,又怎么办呢?123也可写成一二三,这三个符号可变成横划书写记账。如2134,可写成“〢一〣〤”,32,可写成“〣二”。柴码符号之考,“毫厘虽欲辨,体势更须完”。但是,你稍微认真也看得出,“〡 〢 〣”相遇也无妨,“〢”的前一竖必须要写得比后一竖短。“〣”的前二竖也必须写得比后一竖短,同样也不会混淆。

“〤”符号的书写也不是一个叉号。注意:一定第一笔要写成比第二笔长,写成一样长就没用,对方不承认这是“四”的柴码数。“〥”符也不能写成阿拉伯数符的8字图,起笔是挺硬朗的斜竖然再往右圆笔写下去。“〩”符是久的变写,最后一点是要写成与上一笔交叉。在桂东的柴码账薄中,专家还得从二行柴码数同时加以辨认,你才能破译出柴码所记的真实内容。还有斤两钱毫,元角分廛,十百千万的符号与换算……如此等等,就不一一赘述。

柴码文字,是中国数字文化演变的产物,是阿拉伯数字在我国广泛使用前的一种简便、快捷的记录数码,长期在民间流行。柴码是地地道道中国人发明的。柴码作为中国数字文化的一个代表,折射出“中国商用数字”作为一个独立的数字体系,虽已逐渐消亡,但它在中国数目记录历史上所起的作用,仍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研究意义 。


  • 首页
  • 管理
  • 相册
  • 标签
  • 古墨卷首(2)
  • 教学叙事(29)
  • 新课程栖息地(38)
  • 高考集节号(52)
  • 乡土文化(8)
  • 禅谈人生(33)
  • 探究与实践(13)

 

古老的记数符号——码字

真诚到永远 发表于 2009-5-5 10:37:00

——转帖自《龙湾新闻网》

在2008年龙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一种名叫“码字”的非遗项目线索引起笔者的浓厚兴趣。该码字为“〡 〢 〣 〤 〥 〦 〧 〨 〩 十”,依次分别代表汉字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据普查了解,码字曾经广泛流行于龙湾民间,是人们生产劳动和经商贸易的简便记录符号。后因阿拉伯数字的传入,码字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2009年初春,笔者因感此“码字”蕴含龙湾先民们的勤劳与智慧,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又重拾起此项目命题,试图做一些力所能及地搜访与探索,以挽留这项即将消失的非遗文化记忆。

    码字曾是人们生产劳动和经商贸易的简便记录符号,但如今只有极少人了解码字。图为码字传承人孙永贵在介绍码字写法。

鲜为人知的码字
    龙湾“码字”非遗项目传承人名叫甘龙锦,男,78岁,是瑶溪镇苏川村村民。正当笔者打算向甘龙锦老人作深入调查时,遗憾的是,几个月前老人不幸下世。
    后经一番访查,发现“码字”在龙湾民间还有一些上了岁数的老人知道,并且知晓书写方法。在查访中又发现“码字”没有固定名称。据沙城镇七甲88岁高龄的项延年先生说,“码字”为旧时用以记帐的数目符号,称“上帐字”。记帐方式以竖行为主。瑶溪镇黄石村81岁孙永贵先生讲,他曾经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用过此种数字符号,是用毛笔写在埕上,称“埕码”。一般埕都是装酒的,装满封口,称好斤两,用毛笔写上码字,如45,就写上“〤〥”,然后在整个码字外加“○”。也有在缸上写的,把“码字”倒写在内壁上。之后流入市场进行交易。又说,旧时永强一带用的柴爿等燃料,都要到“上山”(丽水、青田、永嘉)等地去运,成捆柴爿用蚱蜢舟(俗称梭船)沿瓯江而下入黄石浦上陆,通过“伢郎”转卖到用户。标在成捆柴爿上的斤两数字,也用此种“码字”,称“柴爿码”。
    2009年4月11日,笔者到位于永中街道北头桥西路17号的龙湾红星酿酒厂访查,据负责人何光荣说,其厂生产的老酒埕上的编码,去年还用“码字”,今年才改成了阿拉伯数字。标上的“码字”是生产的批次数,不是斤两数。厂内56岁的张成书师傅还很熟练地写出十个“码字”,及多位数的写法,如11,写为“〡一”,23写成“〢三”(〡、〢、〣并列时,第二位码字变成横写,否则容易混殽);456写成“〤〥〦”,以此类推。当问及0的写法,张师傅说自己不清楚。
    何光荣又说,他曾看过此种“码字”也应用在屠宰业。收购生猪时,称好猪的重量,师傅用剪刀把斤两“码字”剪在猪毛上,然后赶放在猪圈中,待要宰杀时,一看就知重量。
    综上所述,“码字”应该是流传在旧时龙湾民间的“商业数字”,普遍用于中医、裁缝、屠宰等经商场合及人们的交换、交易之中。据全国多处发现的相同实物内容知道,当时应是全国通行的数目符号。上海广益书局1951年版杨荫深编的《新辞典》中即收有码字,称“商码”。在电脑“字符映射表”中也可找到此十种符号。
    “码字”具有结构简单,笔画瘦且长,折笔较少,字型未定,以及书写工具简便等特点。因其形象性很强,极易学习掌握,所以即便是文盲,也可很快熟辨掌握这种符号。
原始文字活化石
    关于“码字”的历史渊源问题,笔者经过多方访问,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初步认为,文字源于记事,记事源于记数。“码字”源自我国上古结绳记事,衍于书契,发展于算筹记数。
    结绳记事是我国文字发明前,原始先民所使用的一种记事方法。据《易·系辞传下》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汉郑玄《周易注》载:“古者无文字,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即在一条绳子上打结,用以记录事件。“码字”中“〥”(五)的形状,酷似绳结,极有可能是上古结绳记事的遗留。

随着社会的发展“庶业其繁”,结绳之类有限的、直观的形式远不适应需要,于是原始先民们便开始社会化的造字,“易以书契”。东汉刘熙《释名·释书契》称:“书,庶也,记庶物也。亦言著也。著之简、纸永不灭也。”又云:“契,刻也,刻识其数也。”在我国最早的“书契”中,有一类是以数字为主体的经济记录。文字学家唐兰先生考证:“中国文字的数目字里,从一到八,本就是特殊的系统,都是直线条,可能根据契刻而来的。”(《在甲骨金文中所见的一种已经遗失的中国古代文字》)西安半坡仰韶陶器上,有原始书契刻划符号,这些符号和“码字”笔画形态颇为相似。(郭沫若《中国史稿》)这是今天确知的最古的一种具有表意作用的文字符号,可视作原始文字的祖先。也充分证明“码字”的古老。被孙诒让称为“契文”的商代甲骨文,其文字未脱陶器图画写实的影响,“码字”中则有许多酷似图画记实记号。甲骨文的大部分字可以正写、反写或倒写,而“码字”中“〡、〢、〣、〤、十”等字,也可以正写、反写或倒写。说明“码字”与甲骨文有姻亲关系,至少有一半的“码字”是与甲骨文同源共体的记数符号。
    约至春秋时期,出现算筹记数。最初是小竹棍一类的自然物,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专门的计算工具,用来记数、列式和进行加、减、乘、除、开方等各种数与式演算。其运算方式在《孙子算经》中有详细记述。

  

    上排是算筹中1至9的竖码,下排是1至9的横码。大于9的数字,则用十进制表示。“码字”中“〡 〢 〣”、“ 〦 〧 〨”和算筹码相一致;二位及以后的写法也与算筹码十进制相同,如表示231,算筹码为“”或“”;“码字”的写法采用后者作“〢 三 〡”。
    算筹一直至明代被珠算取代之前,应用在中国古代社会日常计算领域中,是中国古代社会各种重要数学发明的基础。随着社会的进步,商业的繁荣,民间市场交易日趋频繁。而发展于算筹的“码字”,便充当他们买卖交易的工具。因为在古代重文轻商社会里,民间商贩受教育机会少,而这种简便笔直,易于刻写的“码字”,即使目不认丁,也可学习掌握使用,很快就悄然流行开来,像珠瑾一样洒落在民间。
    “码字”存留至今,堪为原始文字活化石。

     上海广益书局1951年出版杨荫深编的《新辞典》中收录有码字,称“商码”。
传入及留存价值
    那么,“码字”是何时传入龙湾永嘉场一带呢?笔者据有关资料,提出粗浅想法。永嘉场在宋时,以濒海故业盐。宋乾道水灾后,各地移民纷入,至明初,尽占籍为灶,盐业迅速发展。盐的高产出,除去国家征收盐课外,余下的盐就进入市场交易。于是盐民把盐“贮之仓场,俟商人执引”,“给商任其到场买盐”(《万历温州府志》卷五《食货·盐课》)。这些从事盐业买卖的商人,民间称之“盐贩”,来自全国各地,他们已掌握了一整套商业经验,包括“码字”的使用。而永嘉场从事盐业的灶民,大部分均教育程度偏低。于是,理所当然的把外地传入的极易学会的“码字”应用到民间交易及其日常生活中。因“码字”只流传在民间,在古代官学和私塾等举子业中均未曾涉及学习,故以举子业出身的文人士大夫们编撰的历代温州、永嘉府、县志书及有关文献资料,未见这种“码字”符号记载,就不足为怪。

至二十世纪初,我国推行新政,吸收和引进国外数学的成就,通过日本的影响,阿拉伯数字在全国推广使用。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提倡规范文字,普及义务教育,“码字”逐渐被阿拉伯数字所取代,至今仅留存于曾使用者的记忆中。
    “码字”是具有鲜明的原始社会特征的文化现象,在龙湾境内得以留存下来,而没有被历史长河湮没,实在是一个奇迹。我们额手庆幸龙湾现在还有人知道使用。可能有人认为,当今科学技术发达,关注这种古老“码字”已无现实意义。笔者并没有提倡现代人去学习和掌握这种“码字”的使用方法,“码字”作为龙湾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它的存留,有助于本土人对自身、对自身与环境关系的理解。历史文化遗产最本质的意义是人类所做事情的记忆,关注“码字”,就是通过恢复龙湾社会过去的记忆而服务于现在。
    近年来,龙湾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历史文化遗产(物质的、非物质的)在迅速消亡,境内历史文化遗产越来越成为往昔的东西,成为“古董”。“码字”此种不可再生的非遗历史文化项目,其不可替代的文化的与社会的价值,正亟待抢救与保护啊。

阅读全文(438) | 回复(0) | 引用通告(0) | 鲜花(今0昨0周1共1) | 编辑
  • 上一篇:“岙”字地名考证
  • 下一篇:四个老婆

 

【英雄会】名家符号 - 新散文 - 东湖社区

 非主流特殊符号闪动标点符爱情成语号大全SB非主流的符_网络流行词库

斤的表示符号 - 已解决 - 搜搜问问

非主流音乐符号大全,周杰伦为什么叫周董? - 娱乐明星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特殊标点符号-非主流明星

记账_百度百科

高中周记四篇,400字左右--|qq飞车名字怎么打符号_UU社区—UU知天下

汉语符号系统的优越性?好看的字母符号 - 明星俱乐部 - mingxingc...

室内陈设的符号学意义初探_is符号组成的图案

量子场论中的符号系统问题--给初学者--来自二期客栈zz_holi军刀_...

生日密码之摩羯座-生日斤两算命 - 虎年运势中心

听高金英报告有感-软实力中国文化符号调查报告 - 入党范文网

桂东那逐渐消亡的柴码符号2010年11月24日 - 谜语大全

老若的杂记 - 老若 - 网易博客

记账是什么、意思、资料、攻略 记账知识大全 - 诱舞坊 - Www.QQYw...

如约而至,夫妻西行文字记行来了.)_不断更新中 帕拉丁车友会 帕拉...

找到相关结果约1,150个 相关搜索 解放前 一夜回到解放前 解放前四后四 回到解放前 解放前的中国 解放前四后六 解放前 图片 一朝回到解放前 解放前的英雄 解放前 斤两 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