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是怎么排出体外的:瓷器的彩之釉下彩-瓷库中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6:55:20

 

       釉下彩:顾名思义就是釉下加彩,也是陶瓷(器)的一种主要装饰手段。它用色料在已成型晾干的素坯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罩以白色透明釉或者其他浅色釉,人窑经高温一次烧成。其特点是色彩保存完好,经久不退。
       1.青花
       青花是用含钴料在瓷坯上彩绘,施透明釉经高温焙烧,呈现白地蓝花的釉下彩绘装饰,有素雅恬静之美,最早见于唐代。成熟的青花瓷器当出自元代晚期景德镇窑工之手。元代青花多数是在白胎上画花纹,施釉烧成后,在白地上显出蓝色花纹。有为数不多的器物,则是在胎体花纹轮廓外填涂钴料,施釉烧成后,使白色花纹跃然蓝地,更为鲜明醒目。这种施彩方法最早见于宋代磁州窑白地黑花装饰中。自元代至清代,青花瓷盛烧不衰,成为我国瓷业的传统产品。
       2.哥釉青花
       哥釉青花又称“碎纹素地青花”、“纹片釉青花”,是集纹片釉与青花工艺为一体的瓷彩,特点是青花彩瓷上罩以纹片釉。由于碎片纹很像哥窑釉的开片,故名“哥釉青花”。明宣德时期御器厂仿烧哥釉瓷器时,底部用青花书写款识,可谓此品种的始创,于明代晚期较为常见。
       3.釉里红
       釉里红瓷是以铜红釉(氧化铜)在瓷胎上绘制蕴含纹,然后罩以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中烧成后,纹饰在釉下呈现红色,柔和美观。釉里红的制作是钧窑紫红斑釉窑变而来的。钧窑的紫红斑纹原为自然形态,有的像蝙蝠、有的像鱼,其后渐次为人工所控制。
       4.青花釉里红
       青花釉里红又叫青花火紫,始于元代,是青花、釉里红两色同施于一器的装饰方法。由于青花着色剂是钻,釉里红着色剂是铜,二者性质不同,烧成温度以及对窑室气氛的要求也有差异,因此两者施于一器,烧制难度较大。元代的产量不多,留传器物也很少。现存的一件标有“至元戊寅”铭款的青花釉里红瓷器,是元代釉里红流传至今的珍品。
        5.青釉釉下彩
       在瓷器的坯胎上进行彩绘装饰后,罩青色透明釉一次高温烧成。这种装饰始于三国时期,沿用到现代。唐末、五代时期以长沙窑烧制的釉下彩瓷器品种最为丰富,用氧化铁、铜为原料,在坯胎上进行彩绘,然后施青釉,在1220℃一1270℃高温下烧出青釉褐彩、绿彩和褐绿彩纹饰。晚唐时期越窑青瓷装饰由釉上彩发展成釉下褐彩,最精美的代表作是浙江临安水丘氏墓出土的青釉褐彩带盖罂和青釉褐彩云纹镂孔熏炉。
       6.窑彩
       窑彩也叫釉下五彩。其制法是将纹样绘于釉下或层中间,经高温一次烧成。其色彩比青花丰富,适宜装饰体薄质精的“高白釉”产品,色彩透明雅丽,釉面光洁滋润,纹样活泼隽秀。由于颜色在釉下,所以经久耐用、永不褪色,也无铅毒。
       7.褐彩
       以铁为主要呈色剂的彩料,施于釉中或釉下,有的任其自然流淌变化,烧成后呈现褐色花纹,始见于西晋早期,普遍使用于东晋到南朝早期。唐代四川邛窑器大多在上釉以后用含铁色料绘画,然后入窑一次烧成,谓之釉中褐彩。湖南长沙窑则用含铁色料在瓷胎上绘画,然后上釉烧成,花纹亦呈褐色,称为釉下褐彩。宋磁州窑系的褐彩多以这种方法烧制,纹饰精细。元代景德镇白釉瓷器用褐色彩斑作装饰,后施青白砷的由于氧化铁结晶斑过于浓重,致使釉面出现不均匀的现象。元代龙泉窑青瓷亦有用褐色彩斑作装饰的。
       8.墨彩  
       始见于清康熙中期,流行于雍正、乾隆时期,并一直延续至清末、民国时期。是以黑色为主,兼用矾红、本金等彩料在瓷器上描绘图案,
经彩炉烘烤而成,为五彩、珐琅彩、粉彩瓷器中常见色彩之一。浓黑如墨的彩料或深或浅、或浓或淡地与如雪的白釉相互映衬,颇有传统的水墨画效果,因此又有“彩水墨画”之美称。
       9.蓝地白花
       在通体蓝釉地色上,衬以白色花纹,再罩以透明釉高温烧成,是一种具有特殊艺术效果的装饰方法,始创于元代。明代宣德时的制品最为珍贵,装饰方法类似元代。用宝石蓝釉作地,留出空白作纹饰图案,用刻、堆、镶嵌等方法,使白花纹饰有立体感;蓝地深厚匀净,比青花更加鲜艳。常见纹饰有龙纹、葡萄、牡丹、鱼藻等。成化时期,工艺更精,多在宝石蓝色的釉地上,用浓厚的、加有粉质的白釉堆成纹饰,蓝釉鲜艳而微泛紫色,凸起的白色花纹非常清晰,具有珐华的效果。
       10.白釉釉下褐彩
       在施有洁白化妆土的素胎上用褐彩绘画出简练的折枝花叶纹,然后罩以白色透明玻璃釉,经窑火一次烧成。是宋代西介休窑、交城窑受磁州窑系釉下彩绘影响创制的装饰方法,风格与磁州窑相近。有些器皿局部纹饰统统高出釉面,这是彩绘时用料较厚的缘故。褐彩呈色有深有浅,或桔红色或黑褐色,色调变化较大,这与晋中地区特殊的矿物质原料有关。
       11.自釉酱褐彩
       宋代磁州窑系烧造的瓷彩品种之  。其绘制、烧造方法与白釉釉下黑彩相同,很有可能是在烧白釉釉下黑彩过程中,因黑彩略薄或烧成温度不同所致。宋、辽、金、元时期庞大的磁州窑系,使用酱包或酱褐色作装饰的窑场很多,每个窑场又有与众不同的风格,使白釉酱彩的内涵更加丰富。然而,白釉酱彩的成熟产品则是明代宣德年问景德镇御器厂所烧。其与前代的明显区别是酱色填在刻好的花纹内,在低温窑火内二次焙烧而成,釉色如同未经搅拌的芝麻酱色。
       12.釉下三彩
       釉下三彩属瓷器高温装饰彩,清代康熙时期开始创烧,是以氧化钴、氧化铜、氧化铁三种元素为着色剂,集青花、釉里红、豆青三种色彩于一器的釉下彩品种。釉下三彩起源于吴末、晋初釉下褐彩,唐代长沙窑发明了釉下褐绿双彩。而明、清之际多生产釉上彩瓷,釉下彩一直局限于青花和釉里红两种色彩。清康熙时期,釉下彩工艺再度得到重视,在青花釉里红的基础上添加了豆青,三种对温度要求不同的高温彩集于一器,使釉下彩工艺更进了一步。但是,康熙釉下三彩器传世甚少,可能与当时烧造量较小有关。
       13.素三彩
       素三彩瓷的创烧年代可以追溯到明代成化年间,是彩色中不用红色的彩瓷,这和五彩瓷器以红色为主调的风格截然不同。以黄、绿、紫、白为主,有时也加进孑L雀蓝、藕荷色等。只要没有红色,均称之为素三彩。它是在唐三彩、宋三彩等低温色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只是唐、宋三彩皆为陶质胎,而明、清三彩均为瓷质胎。清代素三彩以康熙时所产的最为著名。
       14.白釉釉下黑彩
       白釉釉下黑彩又称“白地黑花”、“白地黑彩”,为宋代磁州窑系创烧特有品种之一。烧制过程为:先在成型的瓷坯上施一层洁白的化妆土,并在化妆土上用毛笔蘸细黑料描绘图案,然后上施一层薄而透明的玻璃釉人窑烧造。此种工艺将传统的中国画艺术与制瓷工艺有机地结合起来,题材多为吉祥图案,黑白形成鲜明对比,具有浓郁的笔墨情趣和醇厚的民间色彩。
       15.唐三彩
       唐代生产的彩色低温铅釉。用白色粘土作胎,用含铜、铁、钴、锰等元素的矿物作釉料着色剂,并在釉里加人大量炼铅熔渣和铅灰作助熔剂,经过约800℃的温度烧制而成。釉面呈现深绿、浅绿、翠绿、蓝、黄、白、赭、褐等多种颜色,但以黄、绿、白三彩为主。唐三彩釉料以铅的氧化物作为助熔剂,目的是降低釉料的熔融温度。在烧制过程中,各种着色金属氧化物熔于铅釉中,自然扩散和流动,于是各种颜色互相浸润,形成斑驳灿烂的釉色。铅还能增加釉面光亮度,便色彩更加美丽。
       16.宋三彩   
       宋、金时期生产的低温彩色铅釉。陶质胎体主要用刻划方法进行装饰。在第一次烧成涩胎后,按纹饰需要填入彩色釉,再经第二次烧成。釉色丰富,在唐三彩、辽三彩的基础上,除黄、绿、白、褐四种主色,还有酱色、艳红、黑色,并新创一种色泽青翠明艳的翡翠釉。与唐三彩相比较,宋三彩画面生动、填色规整,虽不见蓝釉,但是丰富的色彩、娴熟的绘画,使画面充满了生机。
       17.辽三彩
       辽代生产的低温彩色铅釉。技术上受唐三彩影响,在瓷胎上挂白粉后再施彩釉。辽三彩多用黄、绿、白三色釉。与唐三彩的区别除胎土不同外,主要是辽三彩中无蓝色,施釉不交融,釉面自然流动感稍差,缺少斑驳华丽的特点。而且,唐三彩是淋釉,靠釉子在高温中流动形成斑斓的色彩;而辽三彩却在印花纹饰上涂抹色彩,颜色稳定。
       18.绿釉釉下彩
       又称绿地黑花,宋、元时期磁州窑一些窑场生产。烧制方法:一是在烧成的白地黑花瓷器上罩一层绿釉,再经低温烧结;另一种是不上透明釉,在烧结的绘花涩胎上直接施以绿釉。河北磁县的观台窑、磁州窑和河南禹县扒村窑都生产这类产品。从器物上看,观台窑的绿釉釉层较厚润、色调翠绿、黑彩如漆。扒村窑的绿釉釉层较薄、色调蓝绿、釉下彩呈黑褐色、釉面极易剥落。
       19.浅绛彩
       仿中国山水画技法,以淡雅的黑色勾勒画的轮廓,以浅绛色,即朱砂、赭石、藤黄等天然颜料设色渲染画面,表现大自然景色意境,色调清淡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