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游加速器高级会员:现代中国的法治之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1:10:37
现代中国的法治之路2010年11月11日17:41腾讯公益高全喜我要评论(159) 字号:T|T

(高全喜老师在88期燕山大讲堂现场)

精彩目录:

古今之变与中西之辩哪个更根本?

古今之变对中国来说高于中西之辩。即使没有中西差别,中国也要面临着古今之变问题。我们在1840年的时候,西方文明发达到一定程度,它的殖民主义扩张接触到了一个原生态的文明,但是你没有像印第安文明、印度文明那样被彻底地消灭掉,或者彻底地被殖民化,而是激发了内部的一些变革的动因。

现代中国的三次变法

首轮先是康梁变法,晚清立宪,直到辛亥革命;第二轮就是两个共和国的立法建国,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的《共同纲领》具有宪法的意义,到1954年制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可以说立国立宪了。直到邓小平的改革开放,中国的法治国家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国共两党的宪政实践

中华民国提出了从军政、训政到宪政的社会法治变革的路线图,有一个目标了,这个目标即使到现在我们也是在朝这个目标走。台湾的宪政民主成功的转型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经验和参考、学习的要素。改革开放30年,甚至我们看1949年的《共同纲领》和1954年的宪法,以及1982年的宪法也是有很多的进步。

到底什么是法治?

第一,法治维护个人的基本权利,就是财产权、生命权、自由言论权、信仰权、言论表达权,这些是人的尊严和自由,这就涉及到了法治的价值;第二,法治要制约政府、制约公权力、制约国家、制约掌握权力机关的个人。第三,要有一个中立的司法机关,能够维护社会的基本正义。

如何把写在纸上的法律落实

我们要把中国写在纸面上的宪法法治落实到实际能够操作和起作用的层面,哪怕这个宪法、法条不一定非常的先进。让宪法或者让我们的法治真正长出铁牙来。这个牙要面向政府、面向国家、面向党,他们就应该接受这个东西的制约。

法治中国的未来前景

中国政治变革最核心的地方不在司法,司法在中国政治权力的布局中处于非常边缘的地位,把难以承受的职责放到其肩上,它是承受不了的。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党与国家、党与宪法关系的问题。同时寄希望于公民社会的培育。

主 题:现代中国的法治之路

主讲嘉宾:高全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宪与行政法中心主任)

主 办: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承 办:腾讯评论

时 间:2010年11月5日 (周五) 晚 19点-21点

地 点:中国政法大学(北三环蓟门桥校区)图书馆学术报告厅

主持人:杨子云

主持人:非常高兴各位来到第88期燕山大讲堂现场,今天的主题是“现代中国的法治之路”,嘉宾是高全喜老师,现代法治从1908年的清末立宪开始,从清末立宪到辛亥革命可能是一个转折,百年法治之中,我们的曲折比较多,高老师将从思想史的角度做一个解释。

高老师现在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主任,掌声欢迎!

高全喜:非常荣幸到燕山大讲堂就自己的一些思考给诸位做一个汇报,政法大学我来过多次也做过多场报告,燕山大讲堂是第一次。今天来讲这个题目,我感到非常高兴。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现代中国的法治之路”。现代中国从某种意义上说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如果从鸦片战争开始,到现在已经170多年了,探讨现代中国曾经走过的法治历程,对于我们理解中国当前面临的社会问题,以及展望未来的政治体制改革与宪政建设,是有启发意义的。我自己这一段时间比较关注的主要问题是:现代中国到底是这样发生的,其面临的根本性问题是什么?说到这里,我觉得构建一个自由民主的宪制国家,一百年来一直是我们未竟的事业,从法学的角度看,这就是一个现代法治的问题,一个宪法学的问题。如果要明确我们的法治宪政事业,有必要回到历史,回到中国的近现代史,寻找其根源和内在的精神。为此,我认为我们需要了解和探讨几个背景性的和理论性的前提问题。

现代化与现代性

博源基金会的理事长秦晓,曾经主持了一个与《读书》杂志合办的会议,就“当代中国问题:现代化还是现代性”这样一个主题展开讨论,我也参加了,《读书》杂志刊发了会议的发言纪要,后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了一本书,叫《当代中国问题:现代化和现代性》,把秦晓的文章还有当时会议的一些文章汇总在一起出了这本书。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秦晓是一个经济学家,他关注中国现代转型的过程。他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要用现代性取代现代化。按照他的理解,到底什么是现代化?什么是现代性?这个问题在不同的学科中含义是不同的,尤其是现代性,可能在我们人文社会科学当中,对现代性的理解到底是怎么理解? 现代化从传统的社会学、历史学对现代化也有一套解释。秦晓的主要观点认为,现代化基本上是一个工业化社会学的概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西方的语境中它是一个器物、制度层面的,与经济发展、工业发展有关,比如说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这样一个转变的过程,以及到现在的信息社会,他是从这样一个角度来谈现代化的。而现代性按照他的理解,基本上涉及到一个价值层面的,一个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变背后的民主制度、法治制度以及正义、自由、民主、法治等普世性的价值,他用他的概念来说是现代性,这是他的理解。

假如说自由主义比较地道的版本,我个人主张的理论基本上是英美的自由主义。大家读英美自由主义思想家的著作,他们不是太谈现代性的问题。他们觉得现代性问题不是他们考虑的中心,一谈到现代性就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与负面价值相关联,所以他们不太用这个话语。基本上看,哈耶克、奥地利经济学、苏格兰启蒙思想,甚至像辉格党的政治理论、经济理论,他们不太谈现代性问题。他们赞同一个社会的主体的缓慢的演进。现代性意味着什么呢?有一个终结,有一个开始,有诸如此类的理论预测在里头。但是英美的自由主义基本上是经验论的,不太考虑所谓的古今大断裂,然后有一个开始,有一个终结。历史的终结,现代政治或者现代社会的开始,英美的自由主义相对来说不太探讨这些问题。我觉得哈贝马斯不能代表地道的自由主义,关于现代性的价值,关于社会演变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哈贝马斯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英美的叙述不搭界,我比较崇尚英美,所以对这个不太给予关注。

如果我们不放思想史上的深入研究,一般来说,我也还是接受这个现代性问题的。谈现代性,把现代性视为古典社会到现代社会转型中的制度演变,以及制度演变中所内涵的价值,尤其现代性所包含的普世价值,这个方面也倒值得肯定。我们看到西方的一些左派基本上对现代性还是持批判态度的。我们要是站在这个角度来说,谈现代性也是可以谈的。我接受中国语境下甚至哈贝马斯的现代性命题,我不去过多追究自由主义内部的分化,谈中国从古典社会到现代社会的演变,谈法治进程中的理论路径以及演变的模式,以及经历的阶段和背后所隐含的制度与价值,要从这个层面来说,也是可以说的通的,也是值的做的。

欢迎点击进入:燕山大讲堂首页

注: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腾讯评论“燕山大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