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菲事件:资本效率低下 券商急需创新模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0:28:32

资本效率低下 券商急需创新模式

2011年05月21日 00:09
来源:经济观察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张勇

虽然监管部门已给券商一定的创新业务空间,但从目前的规模和利润影响来看,券商创新业务还远未形成气候,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券商的资本效率依然不足。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证券业的净资产占GDP的比重为1.5%,但是创造的营业收入仅为GDP的0.4%。作为金融业的其中一环,证券业自身的负债杠杆几近于无,这虽然阻断了风险,却大大降低了创新能力。“长期以来,券商之间比较的并不是谁走得快,而是谁更加稳。”华泰证券[13.14 -0.30% 股吧]的一位副总裁称。

资本效率低下

中信证券[12.88 0.16% 股吧]董事长王东明不久前表示,中国证券业净资本规模占GDP的比例与美国差不多。但从资本使用效率看,我国证券业却是一个利用资本最不充分的金融行业。“金融行业的一个特点就是资本放大,这种资金密集、人才密集的行业,如果被捆绑住手脚,效率自然是不会高的。”一位券商行业研究员称,证券行业由于历史原因,监管的严格程度比其他金融业要更高,因此利用杠杆放大的尺度非常有限。

以中信证券和海通证券[9.15 0.00% 股吧]为例,截至2010年末,两家券商净资产规模分别为720.07亿元和458.29亿元,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113.38亿元和37.03亿元,净资产收益率仅为1.88%和2.59%。

相比之下,资本规模远大于证券的银行和保险的资本效率要高得多,工商银行[4.54 -0.66% 股吧]、中国银行[3.38 0.00% 股吧]、中国人寿[19.78 -0.15% 股吧]的2010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6.36%、5.06%和3.78%。

国泰君安[99.28 0.00%]的一位高管认为,金融企业能否实现利润最大化,取决于盈利的来源是否丰富多样,盈利的结构是否合理。“如果按照目前监管部门对券商的监管,券商对于资本的要求的确不高。”南方某中型券商总经理告诉本报,“开营业网点和进行承销业务能花得了多少钱呢?只有在主动的买方业务里,券商才对资金有着更大的渴望。”

但传统业务利润率并不高,导致券商对资本的使用效率不可能很高。

急需创新

海通证券研究所的数据显示,券商经纪业务、承销业务占整体收入的比例依然高达七成以上,而以集合理财、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直接投资为主的创新业务给券商提供的利润一直没有形成气候。

依靠传统业务为主的券商盈利经常不稳定,例如2007年,国元证券[11.93 0.00% 股吧]总收入近40亿元,而2008年股市暴跌,其总收入锐减为12亿元。

实际上,券商自身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一直在寻求转型。而到资本市场上直接上市融资,以及最近几年在一些创新业务上的人力、财力投入,都是券商试图改变现状的一些努力。

但是,券商众多业务的开展依然面临严格的净资本扣减问题,这或许是券商创新一直难有重大突破的一个重要原因。

即使是已经开展了一年的股指期货交易,券商在其中受到的正面影响也十分有限。虽然多数券商都已经收购了期货公司,但这些期货公司给券商带来的业务收入仅仅是几个百分点,甚至还不到1%。“如果创新业务都无法让券商感到有足够的动力,最终就会失去意义。”上述国泰君安高管表示,券商急需业务创新,但也希望创新的同时能够获得更多的空间。

王东明之前也呼吁,希望调整券商净资本的扣减比例,基于风险价值设定扣减比例,如目前的股权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均为100%扣减,建议降低到适当水平;其次,王东明还建议推动证券业综合经营,允许自主选择对子公司的控股比例(例如“一参一控”问题)。

此外,王东明还表示,目前证券公司各项业务之间有严格的隔离墙要求,建议放宽相关部分限制,以充分的信息披露、备案和辩方举证等监管方式,取其监管精神、弃其固化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