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中心医院门诊部:孔子论君子 - 快乐语文 - 钟祥彬 - 和讯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0:49:43
孔子论君子

   在传统文化中, 君子是人们所追求的一种理想人格的化身。孔子在《论语》一书中多次提出“君子”,并对其道德内涵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的阐释:“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逊)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这些文字至今读起来仍有教育意义。

    所谓 '君子义以为质' 是说道义是人应当遵守的道德和正义原则,也是君子应具备的最基本品德。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与小人的心胸和视野则不辨自明,这也是区分君子和小人的重要准绳。君子严己宽人,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人格的完善和心灵的净化。小人只顾眼前利益,为满足个人私欲而不择手段。君子“修身以安百姓”,行义于天下,除邪扶正,济世安民,一切行为以能彰显伦理道德及作为人民表率为目标,是道义的实践者和克己的典范。

   孔子一生矢志不渝的追求真理、传播道义。一次,他的学生子路说:“象我们这样在乱世中传道,简直太难了!”孔子说:“既然要传道,就要在心中永远坚持道义,任何情况都不能动摇,任何环境也能不失去道德原则。就象那些松柏,无论天气多么寒冷,霜雪多么凌厉,都是常青不谢。”子路听了感慨的说:“原来我真的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呀。有道义才能上薄云天,有仁德才能承载一切啊!”

    礼被称为“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是天理正气所在,是人应遵守的具体行为规范、仪则和制度。孔子说:“君王象君王,臣子象臣子,父亲象父亲,儿子象儿子,各安其道,各正其位。”只有人人守礼,才能保持安定的社会秩序,实现上下和谐的社会环境。孔子曾赞美郑国贤相子产的君子风范:“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孔子还强调君子应“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和而不同”、“泰而不骄”、“矜而不争”等。

    单父县宰宓子贱是孔子的学生,他“鸣琴而治”,使单父得到大治。孔子经过单父时,听到从城中传来阵阵弹奏琴瑟、演唱诗歌的声音,孔子笑着问宓子贱:“治理县城也用礼乐教化吗?你是怎样做的?”宓子贱回答:“您给我们讲了礼乐教化之道,我当然要把它用在实践中。我以对待父亲之礼对待老人,以对待子女的心肠看待孩子们;扶危济困;招贤任能。百姓们都能和睦相处。”孔子高兴的说:“子贱真是个君子啊!遵守天命,以礼乐治世,你所治理的地方虽不大,但是你所治理的方法却很正大,可以治理天下,又何况一个县城呢?”孔子是儒家礼乐思想的奠基人,非常重视通过诗乐与礼仪的培养使德入民心。

   君子又被称为“谦谦君子”。孔子认为君子应通过修身完善自我修养,能够不断反省自己,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仁德的追求中锲而不舍,才能达到“仁”的境界。他的学生樊迟请教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爱人。”颜回问怎样才能做到“仁”,孔子说:“如果你能够战胜自己的私欲而复归于天理,那么天下人都会称赞你是个仁人。”这里孔子提出了君子应“畏天命”,即对天的敬畏和信仰,“克己复礼”等。

   只有能真正节制自己才能以仁德的胸怀面对世事,才能够达到爱他人、爱生命、爱天地万物,而成就“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普遍的仁爱。

孔子说君子能“内省不疚”。小人有错总要推诸他人或文过饰非,无法面对自己的缺失。

   孔子提出君子要讲诚信,“诚”真实无妄,乃天之道,圣人与天地同心,要做到无人欲之私、坦然无欺、恒久不怠等。信乃人立身之本,孔子强调君子“言而有信”、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一个人如果失去信用,不知道他怎么可以做人。就象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是一步也不能行走的。孔子还说“言必行,行必果”、“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即君子应恪守忠信,言行一致,不允诺则已,否则必采取行动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因为在君子看来,实现不了诺言和言行不符是最为可耻的。

    孔子非常重视诚信理念,把其列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四大科目(言、行、忠、信)”之一。一次,子贡问如何处理政事,孔子说:“使粮食充足,使军队强大,使百姓有信用。” 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去掉一项,三者之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军队。”子贡又说:“如果不得已要再去掉一项,二者之中先去掉谁?”孔子说:“ 去掉粮食,而人不讲信用就不能立足于世。”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君子是有着崇高的信念、集仁、义、礼、智、信各种高尚品质于一身的道德楷模,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推崇。他们以弘扬道义和善化民众为己任,有着谦逊的气质和宽广的胸怀,能够承担起维护真理和正义的重大使命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