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中医学校:《孟子》论性善 - 快乐语文 - 钟祥彬 - 和讯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3:12:59
《孟子》论性善 [引用 2010-08-22 13:32:33]  一、人性本善

  孟子以为人性本善,这性善说便是孟子学说理论的核心,其行为哲学、教育哲学及仁政学说,都是根据此性善学说推衍而来。孟子的性善说立论于人具有四种善端,这四端有如人的四肢,是生而具有的,不是后天外加的。而这四端也就是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良知”、“良能”。不过,孟子虽然主张仁、义、礼、智四端,乃人本心所固有,但人之所以不能纯然为善,甚或变而为恶,往往是因后天物欲所蔽或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而丧失了本心。因此,孟子以为人必须存养本心,扩充善端,这样才能挽救人心的陷溺,形成王道的政治。故本节选录“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口之于味也”、“性无善、无不善也”四章。

 

(一)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①。先王②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③。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④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⑤之心;非所以内交⑥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⑦于乡党⑧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⑨也。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⑩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公孙丑》上·六)

  【章旨】

  孟子勉人扩充四端,即足以保四海而王天下。

  【注释】

  ①不忍人之心怜恤别人的心情。不忍,对别人的不幸感到难过和同情。

  ②先王上古的圣明君王。如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等。

  ③运之掌上运转小物件于手掌上。比喻很容易。

  ④孺子儿童、小孩。

  ⑤怵惕恻隐惊惧、伤痛。怵,音chù。朱熹《孟子集注》:“恻,伤之切也;隐,痛之深也。”

  ⑥内交与人结交。内,音nà,今作“纳”。

  ⑦要誉追求好名声。要,音yāo,追求。

  ⑧乡党乡里、同乡的人。周制以五百家为党,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

  ⑨非恶其声而然不是因厌恶名声不好才如此。声,声誉、名声。

  ⑩端端绪。这里指人性中所具有的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观念的端绪。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仁、义、礼、智四端和四肢一样,都是与生俱来的,是固有的。四体,四肢。

  然古“燃”字。

  达流出、涌出。

  保四海指保有天下。四海,犹言天下。

  【析论】

  本章是孟子阐述“性善”基本理论的一章。他认为人性皆具有善端,人生一切善行,国家一切善政,都是此四善端扩而充之的结果。若善端尽失,则无礼无义;无礼无义,其与禽兽何异?人性的完成,道德的完备,在于后天不断的存养扩充。所以善端虽小,如能推扩充实之,以仁善之心行仁善之政,那么看到人民遭冻馁、罹灾患,必然怜恤之、拯救之、保爱之,这就是不忍人之政。世间一切有益人类的伟大功业,其起源常不外是由于心中的一点善端,只要能扩而充之,则世人并受其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涓涓之水,可以成河。这里孟子以泉、火为喻,极写扩充之后,不但足以事父母,更可以保有四海。

  至于善端的扩充,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说:就个人来说,能扩充善端,从事于个人的修养,就可以成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这是独善其身的表现。就国家来说,从事于人群的服务,就可以推行王政,功至于百姓,而保有天下。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这是兼善天下的事业。

  其实,在政治上我们固然要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在日常生活中也必须发扬恻隐的仁心,随时替人设想。众人总爱评论现今社会的各种乱象,而多所感慨,如果我们深一层探究,是不是由于大部分人都没有扩充其不忍人之心,才会造成这种现象呢?

 

(二)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①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②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尽心》上·一五)

  【章旨】

  孟子言爱亲敬长,乃人之良知良能,勉人加以扩充,而达于天下。

  【注释】

  ①良能与生俱来的能力。下句“良知”解法同此。

  ②孩提指两三岁的儿童。

  【析论】

  四端是孟子性善说的基础,是人与非人的区别所在,与四端相应的即是仁、义、礼、智四德。然则四端从何而来?依孟子所言,四端有如人的四肢,是生来就有的,不是后天加上去的。本章所说的不须经过后天学习、思虑的天赋本能(良知良能),亦即孟子性善说里的四端。这只是善的萌芽,还不是善的完成,善的完成有待后天的扩充。

  儒家肯定人与人之间必有某种适当关系,再由此界定伦理上的道德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直接的是家庭中的亲子关系与手足关系,这两种关系正是“孝”与“悌”的基础。孟子此章特别说明孝悌是每一个人的良知良能,是不经学习就能行,不经思虑就能知的。小孩子的生命经验极为单纯,完全依赖父母的照顾和兄长的呵护成长,所以等到年龄稍长,自然对父母孝爱,对兄长尊敬。

  行孝守悌,可说是十分自然的事,并不须用尽脑力去学习,有子曾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人如蒙蔽本心,不孝不悌,必然无法立身处世。反之,如果人人都能扩充良知良能,那么家庭自然和谐圆满,社会自然和谐安定。

 

(三)

  孟子曰:“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①也,四肢之于安佚②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尽心》下·二四)

  【章旨】

  孟子借性与命之辨,勉人不可以耳、目、口、鼻等嗜欲为满足,当努力追求仁、义、礼、智的圆满实践。

  【注释】

  ①臭音xiù,本义为气味,这里指芳香之气。

  ②佚逸也,安逸、不劳动。

  【析论】

  口之甘美味,目之好美色,耳之乐音声,鼻之喜芬香,四肢之思安佚,是性。但这性,并非孟子所说“性善”之性,而是“生理欲望”之性。孟子虽然承认生理官能种种欲求是人性,但他并不以为这是真正的性。因为人如果无节制地追求物欲的满足,便会让自己受物欲所役而失去常轨。再说物欲的满足,是求之在外,未必是求则得之,亦非人生价值所在,所以有德的君子,不会以生理之性为性。

  告子曰:“食、色,性也。”可见当时有人认为食、色、声、安佚等,都是人的本性,是人人都可以求得的。孟子生怕这种观念一旦漫延开来,会误导大家都去追求这生理官能的享受,而忽略善性的存养与扩充,所以特别加以分辨,以厘清正确的观念。食、色之性是属于生理欲望的性,仁、义、礼、智之性是属于淳然至善的本性,二者必须加以区隔。虽然这两种性都是与生俱来的,但是最大的区别,在于一种是可求而不必可得,一种是可求而必可得的。可求而不必可得的,这里面还牵涉到命有定分的因素在,是自己无法全面掌控的。就像食、色之类,不是自己想要就可以得到的,如果要强求,必定会走到作奸犯科的死路上去。所以孟子不认为这是性。至于仁之于父子,义之于君臣,礼之于宾主,智之于贤者,圣人之于天道,这些关系固然也有命的成分在,但是却是自己可以掌握的,因为仁、义、礼、智都是我所固有的,并非从外附加的;都是可求而必可得的。所以孟子认为这才是真正的性,这才是大家所要全力追求的。

 

(四)

  公都子①曰:“告子②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③兴,则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④;以瞽瞍⑤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⑥。’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

  孟子曰:“乃若其情⑦,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⑧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⑨,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⑩。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夷,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夷也,故好是懿德。”(《告子》上·六)

  【章旨】

  孟子辟公都子之惑,以为善性是人所固有,仁、义、礼、智,自根于心,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注释】

  ①公都子孟子弟子。复姓公都,名不详。

  ②告子姓告,名不害,兼治儒、墨,尝学于孟子。

  ③幽厉指周幽王、厉王。二人皆昏庸暴虐无道之君。幽、厉皆古之恶谥。

  ④象舜异母弟。性傲,尝与父亲瞽瞍谋杀舜,未遂。及舜为天子,封之有痹(音bì),在今湖南道县北。

  ⑤瞽瞍音gǔ sǒu,舜之父。瞽、瞍皆盲也,舜之父并未目盲,因爱后妻所生子象,而数欲杀良善之舜,与目盲相去不远。

  ⑥微子启王子比干二人为帝乙之弟,皆纣之叔父。

  ⑦乃若其情如果顺着人性本善之情。乃,如果。若,顺也。

  ⑧才材也,犹材质,言人初生之质也。

  ⑨非由外铄我也非由外在强加给我。铄,音shuò,以火销金。

  ⑩耳矣而已矣。

  或相倍蓰而无算有的人相差一倍、五倍乃至于无数倍。或,代词,相当口语“有的人”。倍,一倍;蓰,音xǐ,五倍。无算,犹言不可计数。

  诗指《诗经·大雅·烝民》篇。

  蒸民众民。蒸,《诗经》作“烝”,众也。

  有物有则凡有名物,必有法则。如父子有慈孝之心,兄弟有手足之爱。

  民之秉夷民所秉持的常性。夷,《诗经》作“彝”,常也。

  好是懿德人之情无不爱好善美之德。懿,善、美。

  【析论】

  本章旨在证成善性为人所固有。与孟子同时,讨论性的善恶问题的,除了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之外,据公都子所说,还有“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与“有性善、有性不善”两说。前者举“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为证;后者举“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为证。孟子则主张“性”本来是善的,是人人都具有的。只要存养他,就能为善;如果放弃他,就成为不善。存养与放弃,都是后天的作为,与先天的禀赋是无关的。

  他认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此“四端”是性善的本源,而“四端”所系的仁、义、礼、智,就是人在生活中具体的行为表现。有此四端,人便成其为人。有恻隐之心,便能仁爱怜恤;有羞恶之心,便知礼、义、廉、耻;有恭敬之心,便会谦让有礼;有是非之心,便晓得去取正误。假使失去这四端之心,则与禽兽无异,孟子直斥为“非人”也。

  善性虽人所固有,但人受环境的影响,在种种情况下,可能一时迷失、犯过,甚至为恶。而人世间也存在许多人为的不善,如据孟子人性本善之说来看,这是善性一时被蒙蔽了。假使人能努力存养扩充此善性,便能成圣、成贤;反之,则为盗、为奸,这不是本性有所不同,而是不能时刻警醒以尽其性的缘故。所以我们实在没理由自认无此善性而不能为善。

 

  【问题与讨论】

  1、什么是“不忍人之心”?处于今日社会,我们要如何扩充“不忍人之心”?请举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说明。

  2、请说明“四端”和仁、义、礼、智的关系。

  3、孟子认为善性是人所固有的,既然如此,为什么社会上还有为非作歹、作奸犯科的人呢?

 

 

  二、存养善性

  孟子认为人性有善端,而此善性,需要认真存养才能发挥功能,成为君子圣贤。本节收录“牛山之木尝美矣”、“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仁,人心也”、“钧是人也”、“人之于身也”五章,以说明孟子“存养善性”的主张。

  人有善性,要善加存养;自暴自弃的人,乃不知存养。而学问之道,最要紧的在求其放心。至于存养之道,则要养其大者,不能以小害大,因贱害贵。

 

(一)

  孟子曰:“牛山①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②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③,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④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⑤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⑥焉,此岂山之性也哉?

  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⑦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⑧,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⑨,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⑩矣。梏之反复,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

  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告子》上·八)

  【章旨】

  孟子设喻,言人皆有仁义之心;其所以为不善,由于不知操持,不知存养,以致放失梏亡其良心。

  【注释】

  ①牛山山名,一名南郊山,在齐国国都东南方,在今山东临淄县南。

  ②郊于大国邻近于都城。郊,邑外,此处作动词用,“邻近”之意。大国,指齐国都城临淄,在今山东临淄县。国,都邑。

  ③息生长。

  ④萌蘖嫩芽。萌,树木的芽。蘖,音niè,树木被砍伐的部分旁出的新枝芽。

  ⑤濯濯光洁的样子。此处指无草木。

  ⑥材木材。

  ⑦放其良心亡失本然的善心。放,放失、亡失、丢失。良心,天生的善心。

  ⑧平旦之气早晨清明之气。平旦,天刚亮的时候。平旦之气,指未与物交接时的清明之气。

  ⑨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他的所好所恶(音wù),和没有丧失本性的人相近的就那么一点。几希,微少、不多。几、希,皆少之意。几,音jī。

  ⑩有梏亡之又搅乱亡失了良心。有,音yòu,通“又”。梏亡,搅乱亡失。梏,音gù。

  夜气指夜间休养的清明之气,即平旦之气。

  违离。

  情犹“性”。

  操把持。

  乡通“向”,去向。

  【析论】

  牛山有生长存养草木的本性,这种本性时时刻刻都存在着,而且时时刻刻也都在育养草木的。

  人天生就有良心,这良心也是时时刻刻能够发生它的作用,如果人依着良心来行事,那么所言所为,就能合乎仁义。这个良心是与生俱来的,也称为仁义之心。

  牛山的树木被斧斤砍伐了,新生的嫩芽又被牛羊吃掉了,所以变成光秃秃的,这不是牛山没有生长存养树木的本性,而是外在的力量戕害了牛山育养的本性。

  人也会做出不合仁义的事情来,那是放失了良心的缘故。一个放失了良心的人,经过一夜的清静休养,也能培养出一点清明之气。有了这一点清明之气,与一般人的所好所恶,相接近的也只有那么一点,但是醒来之后,与物交接,难免又要受到物质的诱惑。如果存养本性的功夫不够强,不够坚定,这些夜里滋长出来的一些清明之气又会丧失掉,而做出不合仁义的事情来。这种情形一再地反复产生,形成了惯性,遮蔽了良心。表面看去,这个人好像没有良心,其实他能自觉良心的存在,做错事也会羞愧痛苦。无奈只是敌不住外在的诱惑,良心的力量冲不出心魔的重围,因循苟且,遂成为十足的坏人。于是大家就认为他没有仁心善性,生来就是坏人,难道人真的没有善性吗?

  所以我们要认识到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所有的恶习都是后天沾染的。譬如考试之后,成绩不够理想的人,都会自责考前不用功,这证明他有良心--善良的本性,才懂得自责与后悔。不过这种良心发现之后,便应该好好用功,加倍努力。否则一受外力影响,又会偷懒贪玩,下次考试时,成绩仍然不理想,看在大家眼里,以为这是生来就偷懒贪玩的劣根性。难道是真的没有善良的本性吗?其实不然。所以孟子告诫我们要把持本性,不要丧失良心。

 

(二)

  孟曰:“自暴①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②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③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④,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⑤也;义,人之正路⑥也。旷⑦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离娄》上·一○)

  【章旨】

  孟子哀痛暴弃仁义者自甘堕落。

  【注释】

  ①暴犹“害”,糟蹋的意思。

  ②弃拋弃。

  ③非诋毁。朱熹《孟子集注》:“非,犹毁也。”

  ④居仁由义存仁行义。居,居心、存心。由,行。

  ⑤安宅可安居的住宅。

  ⑥正路正大的道路。

  ⑦旷空。

  【析论】

  前一章“牛山濯濯”说到人心因不用不思而迷失,人生便也因心之迷失而沉沦。但什么叫做不用或不思呢?就是不顺着他自己的本性去行事、做决定。什么是本性呢?那就是仁义。

  仁是指一个人内在的真实德性,这种德性是与生俱来的“有天理自然之安,无人欲陷溺之危”。人总要经常保有它,顺着它,心才会安稳踏实,这就叫做“安宅”。义也是一个人内在真实的德性,是待人处事的准则,“乃天理之当行,无人欲之邪曲”。人必须遵此而行,才能在这世上与人和乐相处,共成一体,这就叫做“正路”。这“安宅”与“正路”是人的心原本所具有的,只要顺着去做,就能使自己的人生成为真实有意义的存在,但是却有很多人漠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情而弃之不顾,白放着人生美好的大道而弃之不行,结果徒然使自己陷溺于冲突矛盾、痛苦迷惑之境,这不是很悲哀吗?这些人就是“自暴自弃”的人。对自暴自弃的人,跟他说什么话都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不信仁义,所以也就“言非礼义”;跟他一起从事事业也不能成功,因为他不能“居仁由义”,处处都会和社会环境相冲突。像这样不能居于“安宅”、行于“正路”的人,真是可哀。其所以如此,乃是自放其良心,不能存养善性的缘故。

  人生在世,父母是我们最好的保护者,老师是我们最好的指导者,听从父母或老师的指引,就是属于“居仁由义”的事,但是有些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往往无视于仁义,到头来成为问题青少年,这不是很悲哀的事吗?读了此章,真要好好思考反省啊!

 

(三)

  孟子曰:“仁,人心也①;义,人路也②;舍其路而弗由,放③其心而不知求④,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一一)

  【章旨】

  孟子言为学之本,在求其放失的本心。

  【注释】

  ①仁人心也仁,是人人固有的爱人之心。

  ②义人路也义,是人人应该走的大路。

  ③放亡失、丢失。

  ④求寻找、找回。

  【析论】

  孔门有三千弟子,最被孔子许为好学的是颜回。颜回的成就属于德行科,可见孔子的教学最终目标除了知识的长进外,最重要的是道德的培养。孔子的道德总概念是“仁”,孟子则开展为“仁、义、礼、智”四项,四项之中,孟子尤重仁、义,认为仁、义之心是人的良心本性,一切道德的培养要依乎仁、义来发展。孟子说仁是人心,是人之安宅;义是人路,是人之正路。做学问如果不依仁、义,所学得的只是外在的知识。试看有些知识分子学问渊博,但是枉法坏纪,作奸犯科,这种学问要了又有何用?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真是一语中的。学问之道最重要的是把放失的仁、义之心找回,然后掌握住这颗心,无论进德修业,或是待人处事,都不至于有所缺失。

  “求放心”,就是求其本心,也就是仁、义之心。能守住仁、义之心,不让它放失,这是存养的学问;胡思乱想会放失仁、义之心,因而必须时时警惕谨慎,这是慎独的学问;心已放失而把它找回,这是善于反省的学问。心归于仁、义,是仁之事,而使心归于仁、义,即“求放心”,是义之事,仁、义二事相辅相成,所以朱熹说:“仁者,心之德……不可须臾失矣。”“义者,行事之宜……不可须臾舍矣。”正是这个道理。

 

(四)

  公都子问曰:“钧①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

  孟子曰:“从其大体②为大人,从其小体③为小人。”

  曰:“钧是人也,或从其大体,或从其小体,何也?”

  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④;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⑤。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⑥,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⑦,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告子》上·一五)

  【章旨】

  孟子以为心是人之大体,能先立其大者,则耳、目小体之欲,不能夺其大,此所以为大人。

  【注释】

  ①钧通“均”,同样。

  ②从其大体随着本心所具的善性行事。从,随。大体,朱熹《孟子集注》:“心也。”

  ③从其小体随着耳目之类的欲望行事。小体,朱熹《孟子集注》:“耳目之类也。”

  ④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耳目等器官,不会思想,因而易受声、色等外在事物的蒙蔽。

  ⑤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耳目等器官,由于不会思想,所以跟“物”无异。既成了“物”,一和外物接触,就会被引诱了。

  ⑥思则得之心能思想,就能得到仁、义、礼、智等义理。

  ⑦此天之所与我者这三者(耳、目、心)都是上天赐与我们的。

  【析论】

  人身有五官,所谓五官是指耳、目、口、鼻、心。耳之官职司听觉,目之官职司视觉,口之官职司味觉,鼻之官职司嗅觉,心之官则主宰人的思考。五官虽都是人体的一部分,但只有心之官能思考,孟子就把心之官视为“大体”,其余不能思考的器官视为“小体”。

  一个人如果能依照心之官的思考来行事,这就是所谓的“从其大体”,因为心之官的思考,能令人辨别是非善恶,于是能谨言慎行,进而合乎仁、义、礼、智,这样就能修养成为“大人”。反之,如果舍弃心之官的思考,完全任令耳、目等器官的嗜欲发展,耽溺声色之娱,而不辨是否合于礼、义,那就与一般动物无别,这就是所谓的“从其小体”。凡“从其小体”的人,自然成为小人。

  本章公都子二问,孟子二答,一层深入一层,第二次问答,归根究底,最需玩味。耳目之官,不能思考,则与物类无异,一旦与其他物类相接触,如果无心官主宰,则引而与物类合流,亦即蔽于物,这是“从其小体”的原因,因此,孟子要我们时时操持涵养心志,只要能操持涵养,就不会被物类所蔽,声色所迷,这种时时操持涵养就叫“立乎其大者”。能立乎其大者,就不虞不能成为大人了。

  可见心之官虽能思考,但如果不去思考,心就不能得其用,这和前三章所谈人有与生俱来的善性,而善性需要存养才能发用,道理正是一致。

  建筑工人盖房子,总是先把四角的大柱子立好,然后再把柱子与柱子间的墙壁砌起来。先立大柱子,就像孟子所说的“立乎其大者”。大者一立,其余的枝节末端,不就很容易处理了吗?

 

(五)

  孟子曰:“人之于身也,兼所爱;兼所爱,则兼所养也。无尺寸之肤不爱焉,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所以考①其善不善者,岂有他哉?于己取之而已矣。体有贵贱,有小大②;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今有场师③,舍其梧槚④,养其棘⑤,则为贱场师焉。养其一指,而失其肩背而不知也,则为狼疾人⑥也。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饮食之人,无有失也,则口腹岂适为尺寸之肤哉!”(《告子》上·一四)

  【章旨】

  孟子教人养身,不可以小失大,因贱害贵。

  【注释】

  ①考考察、审察。

  ②体有贵贱有小大人的身体可分为贵而大与贱而小两部分,贵而大指心志,贱而小指口腹。

  ③场师治理场圃的人。

  ④梧槚两种木本植物,皆为材木之美者。梧,梧桐。槚,音jiǎ,或作榎,即楸(音qiū),叶似桐。

  ⑤棘两种木本植物,皆非美材。,音èr,酸枣。棘,小枣。

  ⑥狼疾人狼藉谬乱之人,即不知治病之人。狼疾,即狼藉、谬乱之意。

  【析论】

  告子说:“食、色,性也。”食是为了维持生命,色是为了延续生命,都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生命条件,但是生命的意义,不只是食与色而已。在孟子的生命意义中,口腹饮食,只是属于小而贱的部分,相对的,属于大而贵的部分,就是心志的培养。

  小与大、贱与贵,都是相对的概念,它们是同时存在,是一体的两面,口腹之欲与心志之养,就生命来说,是同等重要,但就生命的意义来说,就有小大贵贱的区别了。孟子曾以鱼与熊掌为例,说明舍生取义的道理。生命谁不爱惜?但为了义,可以舍弃生命,可见所欲有甚于生者。在生与义二者不可得兼时,义就显得大而贵,而生就显得小而贱了。孟子心目中,人类若只追求口腹之欲的满足,那与一般动物并无两样,所以心志之养,自然显得大而贵了,而口腹之欲,自然显得小而贱了。

  人世间,对于轻重缓急、贵贱大小的观念不清楚的人很多,譬如官吏贪图小利,接受贿赂,因而断送了百姓的福祉、国家的发展。又如学生平日不知用功,只知投机取巧,企图考试侥幸得分,这样对于自己的学问绝无帮助,而且良心也会不安,这些都是以小失大、以贱害贵的具体事例。所以必须是身心并进、灵肉一致的人,才是一个完美的人。

 

  【问题与讨论】

  1、孟子以“牛山濯濯”比喻什么?研读本章,你有什么感想?

  2、孟子所云“自暴自弃”,与现代人所认知的“自暴自弃”有何异同?请说出你的看法。

  3、孟子之“求放心”和现代人所说的“放心”,意义有无差别之处?试举实例以说明之。

  4、“操存舍亡”与“养其大者为大人,养其小者为小人”有何关联性?请说出你的看法。

 

  三、存理克欲

  仁、义之道是孟子思想的核心,而仁、义发自人的本心(良心),因此孟子主张存养本心,保持其纯然至善。本节首先编列“养心莫善于寡欲”章,说明存养本心之道在于克制口、鼻、耳、目等欲望。若能养心,自然彰显义理,而能在死、生、义、利之际,知所省察,知所抉择,因此编列“鱼我所欲也”章为第二章。人若放失本心,不择手段,惟富贵利禄是图,无耻败德,殊为可鄙,故编列“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章为第三章。实践仁义之道,必然加以扩充,修己以安人。是以君王为政治国,当依仁义而行,君臣、父子、夫妇、兄弟等人伦之际,都怀仁义以相接,然后才能“王天下”,故编列“孟子见梁惠王”章、“宋将之楚”章为第四章、第五章。虞舜时时积德为善,居天子之位,使人人各得其所。存理克欲,将仁义扩而充之,必将达此境界,故编列“鸡鸣而起”章,次于末。

 

(一)

  孟子曰:“养心①莫善于寡欲②。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③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尽心》下·三五)

  【章旨】

  孟子强调存养本心之道,莫善于寡欲。

  【注释】

  ①心指人类本有的善心。

  ②寡欲减少私欲。寡,少,此处作动词用。欲,口、鼻、耳、目……等的欲望。

  ③不存焉者本性不存于心的情况。焉,代词,指“心”。者,代词,指“情况”。

  【析论】

  人类的嘴巴喜爱尝可口的滋味,鼻子喜爱闻芬芳的气息,耳朵喜爱听悦耳的音乐,眼睛喜爱看美丽的景观……只要口、鼻、耳、目、四肢与外在的事物相接触,就会产生形形色色的欲望。这些属于生理作用层次的欲望,往往使人陷溺其中,不能自拔。于是本有的善心就坠入人欲之海,载沉载浮;若不及时援救,必将沉沦灭没!

  面对人欲横流的危机,孟子提出了解决之道。孟子主张人类应该减少欲望,节制私欲。寡欲的效果,在于减少外物的诱惑,更进而彰显善良的本心,使我们的生命超越生理的层次,提升到义理的境界。孟子相当含蓄地指点:一个人要是能寡欲,就算有“义理不存于本心”的情况,恐怕也是很少吧!反之,一个人要是多欲,必然深陷物质欲望之海,无法自拔;在这样困绝的地步,还能保持本心,也是很少的。如果丧失了本心,试问人和禽兽又有什么不同呢?

  当代科技急速发展,人类的生活水准日增月进;而各种物质的享乐,更是花样翻新,诱惑世人!人心为之陷溺,良知因而蒙蔽,乱象纷呈,罪孽横行,比比皆是。比方说,汽、机车原是用以便利交通的,却成了某些人飙车的工具,为的只是满足一时的快感!电脑原是研究学术、改善生活的利器,却成了某些人巧取豪夺、经济犯罪的工具,为的只是满足个人的私欲!如果人人都能节制欲望,存养本心,必能以此善心,妙运科技,福国淑世,对人类有深远的贡献。

 

(二)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①,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②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③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④食,一豆羹⑤,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嘑尔⑥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⑦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⑧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⑨与?乡⑩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告子》上·一○)

  【章旨】

  孟子论人之所欲、所恶,有甚于生、死,但是生与死应以义为取舍标准,勿因一己私欲而失其本心。

  【注释】

  ①熊掌熊的脚掌,又名熊蹯(fán),滋味肥美,属珍贵的食品。

  ②苟得苟且求生。

  ③辟音bì,通“避”。

  ④箪音dān,盛饭的圆形竹器。

  ⑤一豆羮一碗羹汤。豆,古代木制的盛器。

  ⑥嘑尔大声吆喝的样子。嘑,音hū,通“呼”。尔,词尾。

  ⑦蹴尔用脚拨移的样子,蹴,音cù,蹋、践踏。“蹴尔”的文法结构和“嘑尔”相同。

  ⑧万钟指丰厚的俸禄。钟,量器名,容六斛四斗。

  ⑨得我即德我,对我感恩怀德。

  ⑩乡音xiàng,通 “向”,曩昔、以前。

  【析论】

  孟子认为“义”的言行准则是从“羞恶之心”发展出来的,而“羞恶之心”发自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良心。有良心的人,就能分辨什么是公义、节操,什么是小利、私欲。生死事小,良心事大。一般人的良心常不免被私欲蒙蔽,于是见利忘义,巧取豪夺!然而,贤人君子持守义理,存养本心,不以私欲、小利为利,而以公义、天理为利,所以能养成高尚的节操和完美的人格。孟子认为人是“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的,他举了两个例子说明这样的道理:

  一、鱼与熊掌的取舍熊掌和鱼都是自己所喜爱的佳肴,但是熊掌的滋味尤胜于鱼。假使在这两道佳肴中只能择一而食,绝大多数的人必然会选择更美味、更珍贵的熊掌。这个例子说明每个人都希望追求更好的事物,生与死的取舍亦复如是。

  二、箪食豆羹与万钟之禄的取舍每个人都爱生恶死。假使不吃这箪食、豆羹,就会饿死。但是当别人“嘑尔、蹴尔而与之”的时候,绝大多数的人就宁死而不愿接受它了。什么道理呢?没有尊严嘛!

  人都是喜爱富有,厌恶贫穷的。一旦万钟之禄当前,许多人就心花怒放,头脑不清了;人性的尊严、礼义的价值都忘得一干二净!为了财货权势,什么肮脏的、不道德的勾当都做得出来!

  面对生死的抉择时,接受箪食、豆羹,都要明辨礼义;为什么没有生死的逼迫时,对于高官厚禄反而不讲求辞受取与的分际呢?这不是相矛盾吗?

  从第一个例子可知,人都是要追求更好的事物、更高的境界。从第二个例子可知人性的尊严、礼义的价值,人类的良心是比生死来得更重要的。因此,即使是万钟之禄当前,也应该“不为苟得”,因为还有高于万钟之禄的价值在。即使是面临死亡,也不应放在眼里,因为尊严的丧失、人格的破产,比死亡还要令人憎恶。

  为什么有这样的道德感呢?因为人都有羞恶之心,都有与生俱来的良心。而这良心是要善加存养的,必须如此,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才能确立。必须如此,人的社会才能和谐而有条理,才不致沦为禽兽之域。历史上许多贰臣,卖国求荣,像宋代的秦桧、明末的洪承畴,之所以遗臭万年,就是因为“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试问那不义的高官厚禄对他们的人格气节“又何所加焉”呢?

 

(三)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①出,则必餍②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③来。吾将④良人之所之⑤也。”蚤⑥起,施从⑦良人之所之,遍国中⑧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⑨,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⑩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离娄》下·三三)

  【章旨】

  孟子引述齐人乞食墦间、骄其妻妾的故事,以比喻不择手段,追求富贵利达而骄人之可耻。

  【注释】

  ①良人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②餍音yàn,饱。

  ③显者富贵的人。

  ④音jiàn,窥视。

  ⑤所之即所往,指前往的地方。

  ⑥蚤音zǎo,通“早”。

  ⑦施从躲躲藏藏地跟着。施,音yí,通“迤(yí)”,斜行。

  ⑧国中都城之中。

  ⑨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最后走向东门城外坟墓间那些祭坟的人。卒,最后。郭,外城。墦,音fán,坟墓。“之东郭”的“之”是动词,“往”的意思。

  ⑩讪音shàn,埋怨责骂。

  中庭即庭中、堂阶前。

  而良人未之知也可是丈夫还不知道这件事呢。“未之知”即“未知之”,不知此事。

  施施音shī shī,喜悦自得的样子。

  【析论】

  孟子经常讲述小故事,说明大道理。引证譬喻,适切中肯。他曾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告诉梁惠王治国之要,在于推行王道政治,才能深得民心的道理(《梁惠王》上·三);也曾用“一傅众咻(xiū)”的故事告诉戴不胜环境对人影响的深远(《滕文公》下·六)。像这样隽永的篇章,在《孟子》书中,几乎触目即是,不可一二数。本章第一段“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就是一则生动的故事,孟子借这个故事警惕世人要有羞耻心,有羞耻心才足以修身崇德,振家昌国。

  妻子心目中的“良人”,本应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志节,肯吃苦耐劳,愿打拚(pàn)上进,以建立幸福的家庭,开创美满的人生。这样的“良人”,才足以“仰望而终身”。然而孟子口中这个“齐人”,竟然那么没出息!他竟日乞食墦间,酒醉肉饱,回到家中之后,还不知羞耻地“骄其妻妾”,骗她们说某某富人、某某显宦请他吃饭。这个“齐人”一则用子虚乌有的虚荣“欺”其妻妾,一则大言不惭地“骄”其妻妾,有这两项恶劣的行径,尚且沾沾自喜,不自以为非,真是不知“羞耻”为何物!“良人”不良,一至于此!孟子冷隽幽默的讽刺,诚然足以发人深省。

  社会上有些人只是谄媚逢迎,巧取豪夺,图谋富贵以骄人;有些人一味作奸犯科,杀人越货,以谋取财富,向人夸耀;另有好色之徒,专事骗情、骗色,以向人炫耀……这类无耻、败德之徒,套句孟子的话:“其家人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顾炎武曾经痛心地说:“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知识分子或人民的公仆要是恬不知耻,只是追求个人的富贵,那么国家的前途就让人担忧了。

 

(四)

  孟子见梁惠王①。王曰:“叟②!不远千里③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④?’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⑤,而国危矣。万乘之国⑥,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⑦。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⑧。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⑨,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⑩。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梁惠王》上·一)

  【章旨】

  孟子劝梁惠王倡行仁义,勿使上下交征利而危及国家。

  【注释】

  ①梁惠王即魏惠王。姓魏,名罂(yīng)。“惠”为谥号。旧都安邑(今河南安邑县),后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故称梁惠王。

  ②叟音sǒu,长老之称。

  ③不远千里不以千里路途为远。

  ④何以利吾家如何有利我的家。家,大夫之家。

  ⑤上下交征利上下相互征取财货利益。征,取。

  ⑥万乘之国拥有万辆兵车的诸侯国。乘,音shèng,一车四马为乘。

  ⑦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在万乘之国中获得了千乘兵车,在千乘之国中获得了百乘兵车,不能说不多了。

  ⑧餍音yàn,满足。

  ⑨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没有一个有仁德的人会遗弃他的父母啊!

  ⑩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没有一个讲道义的人会把他的国君拋在脑后啊!

  【析论】

  本章是《孟子》全书开宗明义的一章。梁惠王问孟子“何以利吾国”,他所说的“利”,是指“富国强兵,以报仇雪恨”这一类的功利之事。这种逞一己之私欲、不恤民命的念头和行径,完全不合孟子居仁由义的思想。因此孟子斩截明快地反诘道:“王何必曰利?”然则要谈什么呢?孟子紧接着说“亦有仁义而已矣”。“仁义”与“功利”的分辨,就是本章的核心议题。

  孟子经常把“仁”、“义”并称。恻隐之心是仁的发端,行为适宜是义的表现。恻隐之心就是“不忍人之心”,孟子认为当政者应以“不忍人之心”,推行“不忍人之政”。换言之,推行政务时,应该善待人民,不可让人民受到任何伤害。施行仁政,还要用“义”来节制,才能使得事事物物的轻重本末都合宜适中,恰到好处。如此一来,即使是追求富国强兵,也将完全符合仁义的要求;也不至于为了逞一己之私欲,不恤民命,穷兵黩武,侵伐邻国了。这应是孟子对梁惠王强调“亦有仁义而已矣”的原因。

  孟子顺着梁惠王的功利思想,从负面推论,指出一味“征利”的严重后果。假如国君、卿、大夫、士、庶人等社会各阶层的人都各自谋取私利,惟利是图,到头来必然无耻狡诈,巧取豪夺,不完全夺取他人的权势财利是不会甘心的。于是社会必然失序,国家必然危殆,试问覆巢之下还有完卵吗?身陷乱世还能安享私利吗?不遵仁义,只求功利,其短视、其灾祸有如此者!

  严正的批判之后,孟子再用简明扼要的言词作心理建设:“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因此居上位者若倡导仁义,鄙弃功利,臣民自能风行草偃,崇仁尚义,而爱亲敬长,勤勉为国了。孟子的结论是:“仁义”才是治国的至德要道。

 

(五)

  宋①将之楚,孟子过于石丘②,曰:“先生将何之?”曰:“吾闻秦、楚构兵③,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二王我将有所遇④焉。”

  曰:“轲也请无问其详,愿闻其指⑤。说之将何如?”曰:“我将言其不利也。”

  曰:“先生之志则大矣,先生之号⑥则不可。先生以利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利,以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先生以仁义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仁义,而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仁义也。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告子》下·四)

  【章旨】

  孟子指出君王治国要怀仁义而去私利,才能王天下。注释

  ①宋战国时宋国有名的学者,属墨家。,音kēng。

  ②石丘宋国地名。

  ③秦楚构兵秦、楚两国交兵。构,交也。楚怀王十七年,楚与秦战于丹阳(今河南丹水县南),秦大败楚军。

  ④遇契合。

  ⑤指通“旨”,大意。

  ⑥号用以号召的名义。

  【析论】

  楚怀王十六年,秦、楚交恶,一场恶战正要开打。在大战前夕,宋要说服秦、楚之君不要打仗,这是一件很伟大的事。但是在孟子看来,宋的手段、说辞却不大高明。因为宋打算用利害来劝服秦、楚之君,这会让秦、楚两国趋向唯利是图,最后必然导致亡国。孟子劝宋要以仁义来说服秦、楚之君,让秦、楚两国都趋向仁义,最后必然能够完成王业。

  战国时代,各国诸侯穷兵黩武,侵略邻国,并其土地,虏其人民,而秦国最为称霸。秦自秦孝公变法,一百五十余年后,吞灭六国,统一天下。秦始皇雄心勃勃,传位万世,但是不仁不义,残民以逞,导致上下交征利,结果传国仅十五年就被灭亡了。

  近世以来,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先后掀起两次世界大战,当他们为了私利,用飞机大炮、军舰、战车来进攻别国;当他们杀人盈野、破城亡国的时候,气焰是多么地高涨!但是没有多少年,德、意、日战败投降了,徒然留下历史的喟叹而已。这就说明了“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六)

  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①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②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闲③也。”(《尽心》上·二五)

  【章旨】

  孟子指出舜和跖的差别,只在于追求善与利的不同而已。

  【注释】

  ①孳孳勤勉不怠。本作“孜孜”。

  ②跖音zhí,相传为柳下惠的弟弟,春秋时代的大盗,有九千名手下,横行天下,侵暴诸侯,驱人牛马,取人妇女。

  ③闲音jiān,间隙也。今作“间”。

  【析论】

  人的本性原本相去不远,后来的发展所以不同,往往是因为后天的修为不同的缘故。如果每天起来都努力行善,久而久之,心中充满了仁义慈惠,就跟舜是同类的人。相反的,每天起来想的都是牟利,久而久之,心中充满了利害猜忌,就跟盗跖没有什么分别了。

  儒家认为,一个人心中的存念非常重要,只要心中存念为善,纵然平时没有表现出来,但是一遇到行善的机会,自然而然的就会表现出来。心中只想到牟利,纵然有再多行善的机会,也不肯去做。本章的孳孳为善与为利,我们应该从存心来解释,不能太拘泥。

 

  【问题与讨论】

  1、孟子主张养心寡欲,但发展经济必须刺激消费,如何在寡欲和消费之间取得平衡呢?

  2、孟子说:“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孟子只是强调杀身成仁吗?对于这个问题,请提出你的看法。

  3、孟子讲述“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这个故事,有什么含义?请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