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南和纳兰若水在一起:讀雷峰塔下的張愛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4:52:53

讀雷峰塔下的張愛玲

自1960至1995年死亡前,張愛玲固執地留下她人生第一個以生命書寫的英文文稿,拒絕翻成中文,與其他衣物、廉價家具、超市軟鞋,一起擱於洛杉磯公寓 裡。是的,上海給了她一切的承諾,又奪走了她一切的幻影。她終於自由了,逃脫了,丟下了那根中國老家庭釘在她身上的釘子,但這只是肉體;精神上離開上海 後,生命留給她的卻是更大的蒼涼,更大的孤寂,與更無盡的拋棄…

文◎陳文茜

打從她出生,上海就給了她一切承諾。上海的美麗與變幻,使得這個各方家世曾顯赫一時卻已逐漸沒落的家庭,遷移至上海,人人有著最後幻景。

自《小團圓》之後,張愛玲的遺產執行人又將兩本張愛玲英文書寫的自傳式小說出版問世。兩本書籍是成名極早的張愛玲,中年追夢美國,以新人之姿發表的英文小說。一寫《雷峰塔》,一寫《易經》。1955年張愛玲初抵美國,年方三十五,妳可以想像這個二十歲已聞名中國文壇的女作家,歷經二次大戰,眼見汪精衛垮台,目睹胡蘭成移情,逃出1949國共內戰,初抵美國時,擁有的過早滄桑與怡然自信。在美國,二十世紀惟一的樂土,張愛玲終於遠離了抽大煙的父親、不斷與她計較金錢的母親、崇拜她又拋棄她的丈夫,與一切看透的世道。這裡已不是戰亂孤島的上海,這裡是一大片上天賜予的樂土。張愛玲以英文,「七八個話閘子同時開唱」,一股腦六年光陰寫下如雷峰塔崩塌般的家庭故事;也在《雷峰塔》及《易經》中,張愛玲間接第一次道出自己豪門身世外,於香港等於靠人接濟的難堪。

六○年代,美國準備開啟另一波驚心動魄社會運動,張愛玲第一次以兩本英文小說向英美文壇叩關,總計三十萬字,八百頁篇幅;本為一册,由於內容太長,最終一分為二。英文書寫固然隱藏了張愛玲赤裸裸告白的猶疑,卻意外隔絕了讀者的共鳴。在那塊陌生「樂土」上,我們華人本世紀裡最傑出的才女,平生嘗到了第一次退稿「賣不掉」的滋味。美國的英文讀者,不想飛越太平洋理解清後,巨塔傾迭,惟一存留的才女寫下的叨叨絮絮。美國沒有張迷,也無法創造張迷。那裡研讀歷史的人約略知道李鴻章,因為他老代表戰敗的清朝與洋人簽降約;至於張佩綸,恐怕無人知曉。李鴻章的後代,以不夠漂亮的英文,寫下戒不掉鴉片的父親,寫下老宅子令人瞌睡,寫下骨肉手足為錢打官司,寫下歷史老師資助小女孩在香港八百元學費,小女孩討媽媽歡心交給了她,卻被母親輕易地在牌桌上給輸了的殘酷故事。隔著大海,張愛玲殘酷地看往事,一生閒惡地被撕開。她以冷酷的筆調,無情地看盡一切,小說裡母親的花轎婚禮,被描述成穿上層層衣物,「打扮的像屍體,死人的臉上覆著紅巾,……婚禮的每個細節都像活人祭」……「每一場華麗……都敲實了一根釘子,讓這不可避免的一天更加鐵證如山。」

親情愛情皆無緣

這些中國歷史家族的幽暗,對英美讀者既遙遠更不稀奇,美國人的親情本是算計的,美國人搞不懂清末貴族命運的戲劇性,美國人在六○年代的小說已是個人虛無書寫的主流,他們對鴉片中國、逃離大家庭傳統、掙脫枷鎖的中國女子故事,沒有共鳴。

於是四十歲的張愛玲,「成名趁早」的張愛玲,在一個她一直嚮往的新世界中,找不到願意和她一起憑弔「七巧」故事的讀者。美國人知道南北戰爭,知道白瑞德的瀟灑,但他們無法理解每個頭上都被釘上一根釘子的中國女人命運。於是自1960至1995年死亡前,張愛玲固執地留下她人生第一個以生命書寫的英文文稿,拒絕翻成中文,與其他衣物、廉價家具、超市軟鞋,一起擱於洛杉磯公寓裡。是的,上海給了她一切的承諾,又奪走了她一切的幻影。她終於自由了,逃脫了,丟下了那根中國老家庭釘在她身上的釘子,但這只是肉體;精神上離開上海後,生命留給她的卻是更大的蒼涼,更大的孤寂,與更無盡的拋棄。

47歲她成了寡婦,40歲起她在美國只是藉藉無名的作家,75歲死的時候她是長相醜陋的亞裔獨居老婦。上海在她身上,牢牢釘上了一根釘子,鐵證如山,她逃不出。

回顧張愛玲一生,張迷無數,懂得她的人,她不愛;一生卻永遠追尋不可得的愛,父愛、母愛,胡蘭成之愛,……這些凡人可得的愛,皆與她無緣。

而當她將之訴諸英美讀者時,那些她自小崇尚的西方,童年天津起士林嘗過的蛋糕世界子民,最終也對她無動於衷。她做不了林語堂,她始終只屬於曾允諾她一切的上海,這竟成了張愛玲的最終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