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普森一家电影完整版:初探剑、剑术及其发展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4:11:26
初探剑、剑术及其发展

    李清晨  

  剑、剑术的萌发与演变和我国先民的文明发展史是息尽相羊的。
  
  (一)
  
  剑,是我国古代重要兵器之一种,曾被誉为“神兵”“神器”“百兵之君”“诸器之帅”。
  剑的历史可追溯到远古新石器时代。那时,人们把用锋利石片嵌入兽骨两侧的利器;称为“石刃骨剑”。可以说这是我国剑器的雏形。
  随着社会的发展,氏族部落间战争的出现,坚利。的铜剑应运而生。据《史记·五帝本纪》载:“帝采首山之铜铸剑,以天文古宇题铭其上。”在《管子·数地篇》载:“昔葛天庐之山,发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以剑、铠、矛、戟,此剑之始也。”
  在 夏、商、周各代帝王中,皆有铸剑历史的记载。夏禹铸剑,藏于会嵇山;周昭王铸五剑投于五岳,铭曰“镇岳上方”。就目前我国出土最早的商代青铜短剑来看,金属剑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西周以前,车是战争的主要工具,戈,矛、戟、殳等长兵器,多在以车为主的战争中使用,剑只是少数统治者护身武器和权力的象征。到了春秋战国,战争频繁,兵种更新,剑在作战中成了主要武器。剑的品种、数量、质量有了明显变化,再加上冶铁技术的出现,一批能工巧匠大显身手。如干将、莫邪、欧冶子等吴越工匠,以高超的技术制出了质地优良、造型精美、锋利无比的剑器。据《越绝书·外传记宝剑》载:“欧冶子、干将凿茨山,泄溪水,取英软,作为铁剑三枚:一日龙渊,二曰泰阿,三日工布。”又据《拾遗记》载,“越王八剑”,有“饮誉吴越”之说。
  战国后期,钢剑取代了盛极一时的铁剑;据《列子·汤问》载:“周穆王大征西戎,西戎献昆镭之剑。期剑长尺有咫(古寸八寸为咫),炼钢赤刃,用之切玉如切泥焉。”在1967年长沙杨家山古墓出土的长38.4厘米的钢剑,就是由含碳量为0.5%的中碳钢锻造而成的,其性能远远优于铁剑。
  据史书记载,古代剑器种类和长度在不断改进,其中有单剑、双剑;有形似匕首的短剑,有70厘米或100厘米的长剑;也有140厘米双手握的最长的剑;还有靠之能合、分之能离的雄雌双剑,等等。
  总之,剑器这个具有民族特征的“百兵之君”,在经历了几千年的社会变革后臻于完美,逐渐由战争武器、搏击厮杀向防身健身、表演娱乐方面演化;由皇权象征演变为百姓装饰、镇宅和馈赠亲友的礼品。且剑器的品种、数量、质地,已与古代迥异。
  
  (二)
  
  剑术,是我国剑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通过人手执掌进行搏击格斗或习武演练来体现的一门技术。并随着剑器的逐步完善而发展着。
  早在战国后期,七雄争霸,战争频仍,剑成了主要作战武器,养士之风骤然兴起,佩剑、击剑蔚然成风,格斗相击颇为盛行。据《庄子·论剑》载:“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管子》书中说,吴王好剑,吴国习剑之风遍及朝野,百姓脸上、身上,多有留下斗剑的伤痕。在诗人屈原的《涉江》中有“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的诗句。从中不难看出,此时的剑术近似实战,较技比剑何惧流血,长铗陆离备受青睐。
  秦汉时期,剑术有了进一步发展,剑器除征战之外,逐步向竞技、表演方面转化,成了赋有审美情趣的健身、娱乐的器械。如《鸿门宴》中的项庄舞剑,就说明军中有了剑舞。又如《晋书》载:“汉时天子至百官,无不佩剑。”形成了一套严格的佩剑制度;并且出现了一批以剑术扬名天下的高手,如张仲、雷被、司马相如、东方朔等剑士文人。就连一代帝王曹丕,也是少年学剑,且剑术精良。他曾以蔗代剑与邓展将军比剑,曹丕三中邓展,邓展不服,复又较量,再中额头,充分显示了曹丕剑术技艺之高超。
  
  (三)
  
  佛、道二教的兴起,出现了宗教与剑术的结合。这与后来在我国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少林、武当、峨嵋等拳派的出现,有着渊深的联系。
  据史书载,唐宋时期,文武将相、儒道戏杂,莫不以习剑为能事。诗人李白称“十五好剑术,三十成文章”。王维云“读书复骑射,带剑游淮阴”。陆游“十年学剑勇成癖”,“少携一剑行天下”。诗圣杜甫更是以剑为侣,抒发出“酒阑拔剑肝胆露”的慨叹,还谱写了《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的精彩华章。
  民间剑术活动,在这个时期颇为盛行。据史书载,街头艺人,庶民百姓,皆有舞剑能手。杜甫在上述的精彩华章中写道:“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燯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参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青光。”又如苏轼写道:“提剑本是耕田夫,横行天下竟何事。”可见他们对民间剑术活动极为关注。
  明清时期,由于火器的出现和拳棍在武术中的风行,唯剑独尊的地位有所降温。但是在一些军事将领的著作中却占有一席之地。这在戚继光、俞大猷、何良臣等所撰写的《纪效新书》《武备志》《续武经总要》中均有论述。
  再则,武林派别兴起,侠客、剑士出现,他们对各自的剑术皆有说法。如武当派剑术讲究“乘虚蹈隙,避青人红”,“一击之间,恍若轻风不见剑;万变之中,但见剑光不见人”。又如太极剑具有“以柔解招,以刚发力,连绕进击,缠绵不断”的搏击特点。
  
  (四)
  
  现代剑术,在挖掘、整理、继承的基础上得到了长足发展,多以套路的演练形式出现。它轻盈敏捷、潇洒优美、刚柔相济、吞吐自如,有着“刀如猛虎;剑似飞凤”之美誉。它具有鲜明的武术特点,良好的健身作用和强烈的艺术魅力。其内容丰富,种类繁多,适于教学、训练和竞赛,如太极剑、武当剑、青萍剑、八卦剑、八仙剑、纯阳剑、昆仑剑、龙风剑以及长穗剑、短穗剑。还有剑术的单练、双练和集体演练等等。
  剑术的各种流派在发展的过程中,保持着各自的风格特点。有的迅捷、徐缓,有的以柔解招、以刚发力,有的起伏转折、迂回巧妙。故在众多的剑术中,由于形式不同而内容各异。所以,剑术整体美的形象有赖于体势来表现。其大概可分为工体、绵体、行体、醉体及自选体五种。
  工架规整,剑法清晰,停站顿挫,形健骨遒,是工体剑术的风格特点,如初级剑术。
  柔和蕴藉,含姿隐采,自始至终,连绵不断,是绵体剑术的风格特点,如杨式太极剑。
  走势为主,行云流水,流畅无滞,快慢相间,是行体剑术的风格特点,如八卦剑。
  如狂似颠,迭跃挥霍,乍徐乍疾,忽往复收,形如酒醉,是醉体剑术的风格特点,如醉剑、纯阳剑等。
  自选体剑术的风格特点是行站结合,行若游龙,站似金鸡,动迅静定,潇洒奔放,如一些自选剑套路。
  尽管几种体式给人们以不同的美感,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轻快敏捷,倏忽纵横,刚柔兼蓄,潇洒飘逸,给人以整体美的感受。
  潇洒飘逸的剑术,是中华剑术历史进程的产物,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硕果,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