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4建筑对齐: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让品德教育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2:00:22
 

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让品德教育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灵

前几年多起学生拭师案已引发社会的思考,中国的教育是不是出了问题?教师的人格尊严、社会地位、人身安全何在? 现在的学生不好管,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身为教师我同情并理解现在教师的苦衷和无奈,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为老师喊冤。但我并不为老师开脱责任,即使是等级科不被学生重视,纵然为个别学生的表现深表气愤,但作为任课教师对自己课堂上发生的违纪行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老师当时理应及时地制止和说服教育打架的学生,我想这起悲剧就不会发生。老师究竟是“不敢管”还是“不想管”呢?这难道单单是杨老师的责任吗?“杨不管”事件是整个中国教育应该更加重视的教育环境危机的缩影。针对这起事件引发我对教育深层次的思考,谈一些浅显的看法。

一、探究事件背后的原因

1、学校领导管理不得力,班级管理存在一定问题。

就是在这所学校,半年前,一姓刘的学生用菜刀砍断了班主任的4根手指。原因仅仅是该学生上学经常迟到,班主任让其家长来说明原因。事后,这个学生因为岁数没到,没有承担刑事责任,老师仅医疗费就花了3万多元,当事学生仅赔了3000多元钱。试想,一个学生用刀砍老师,难道是偶然的吗?学生为何敢用刀砍老师?而学校在这件事情上做了那些努力?而这件事明显的结果却是,发生那事后,很多老师不愿提前到校,担心遇见学生相互打斗,如制止会惹来麻烦。可以说,是因为有刀砍教师的事情在先,然后才有课堂上打架的事情出现。也由此可见,该学校的校风是多么差。其实学生打架我感觉是没有什么奇怪的,尤其是思想还未成熟的七年级学生,但学生居然敢在上课时候,敢在老师眼皮底下打架的, 对课堂纪律的藐视到了什么程度?? 无疑透过这起事件可看出这所学校在校风建设和班级管理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校领导和班主任都有间接的责任。
2、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学生德育的迷失

       那年我担任初三班主任,有一次我的孩子整晚发高烧,丈夫在外地工作,第二天早读课我不放心学生,扔下孩子一个人在家,依旧赶往学校,原本打算待早读课结束后回家带孩子去打吊瓶,利用早读课时间我找问题学生谈心,顺便告知今天孩子发高烧生病,老师没空希望他能自觉,早点把问题解决清楚。谁料到这位学生竟然理直气壮地回答我:“你孩子发高烧关我什么事?难道天下人生病跟我都有关系?”面对自私无情的学生我无言以对。因为其他科作业没做,被班主任善意地批评了几次,在对科任教师的教学评价中部分学生就报复班主任,把班主任评定为“不合格”,完全看不到老师每天点点滴滴的辛苦和良苦用心,完全否认了老师的工作。班里有个男生,是家中几代的独苗,早读课玩手机,我收了手机并私下了对他说“再过十几天就要中考了,老师替你保管手机,待中考考完手机还你”。但该生执意要拿回手机,并恐吓我说“你不还我手机,我就不保证不会对你做出什么偏激的事情了!”面对个别学生思想品德素质极其低下的无知行为,我宽容原谅了学生,但作为教育者我的职责是要让他们懂得明辨是非,做正直的人。
         现在家庭大多都是独生子女,长辈父母的溺爱和社会种种负面的教育,使得教育显得多么的苍白无力,自私自利、虚荣、争强好胜、冷酷无情、报复心强、好吃懒做、不负责任等不良品质在一些学生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从“杨老师的事件”中我想问问,如果家长平日重视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教诲他们多听老师的话,从小在其心中灌输老师是值得尊敬的,需要听老师的教导等等观念,我想,学生不把老师放在眼里的情况应该会比大大减少的...而家长们是否也该冷静下来想想自己是否做到了对孩子思想教育的工作?如果老师们、学生们平日注重思想品德教育,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养成良好习惯,不断提升综合素养,类似课堂上打架的荒唐事件还会发生吗?
3、社会对教师的尊重还不够  

    “杨不管”事件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社会对教师的尊重还不够。现在常听到一些老师抱怨孩子越来越难管。有的老师形容说:“如今的学生犯了错误是豆腐掉在灰堆里———轻不行,重不得”,而社会对教师多要求尽责,少强调尊师;多要求奉献,少强调权益。今天有的学生和家长动不动对老师提出要求、责难、甚至是威胁,是导致出现“杨不管”、“杨难管”、“杨不敢管”的诱因之一。“不管”是一种最无奈的手段,更多的“不管”老师们,恐怕是另有苦衷的。只要求老师们来承担责任,而缺少相应的制度保障教师的安全,没有适当的惩戒方法让老师行使,这让老师如何来管?家长们嘴上说得甚好:“老师,我孩子不乖,你尽管打尽管骂。”真要是遇上问题,老师批评重了点,家长不是告就是闹,非得让老师吃不了兜着走。笔者就曾经因对学生要求严格了,责任心太强了,管得太多了,而遭致个别不理解的学生的报复。家长、学生对老师的不尊重,学校对教师缺乏合理的评价机制,纵然再有责任心,试想谁还敢抓,哪个还想管?

二、  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让品德教育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

透过“杨不管事件”,我思考的问题是“如何让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作为思想品德教师我感到我们的教育显得多么苍白无力。在平时的思品教学中我们也向学生灌输了不少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我爱我家、我与父母交朋友、同学朋友、老师伴我成长等知识,虽然我们还要面对中考的压力,但思品的课堂不能只是知识的传授,作为思品教师我们的任务更重要的还是,如何通过课堂教学结合课外实践让我们的学生心灵得到震撼、情感受到熏陶。通过学生自身的体验、探究、理解、感悟,最后升华为一种美好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我们的德育目的就达到了。我县八中这所学校对学生德育的重视程度和对德育实效性的贯彻落实,堪称全县的楷模,也着实值得我们效仿学习。学校安排校本课程课,对学生进行《弟子规》《三字经》等中华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的教育,采取学生自学阅读、观视频、写感悟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学习,以期让学生吸取学识养分,养成良好习惯,提升综合素养,真正做到“见贤思齐”。这必将使学生在学识品德的长进上有所裨益,而且能效仿先贤、大师们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内化为自身成人、成才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