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营销策划方案要素:乌梅丸2 云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6:19:37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
乌梅丸
英文名称:
wumei pills
定义:
同名方约有55首,现选《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方。组成: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当归四两,附子六两(炮,去皮),蜀椒四两(出汗),桂枝六两(去皮),人参六两,黄柏六两。上药各为末,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纳臼中,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食前服,以饮送下,一日三次,稍加至二十丸。
所属学科:
中医药学(一级学科);方剂学(二级学科);方剂(三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百科名片
   乌梅丸
乌梅丸,适应于脏寒,蛔上入膈,烦闷不安,手足厥冷,得食而呕,腹痛,吐蛔,时发时止,或久利不止。主治伤寒,下痢腹痛,久痢,诸药不愈,数10年者;久疟,往来寒热,经年不愈,形体瘦弱;亦治劳疟;寒热劳疟久不愈,形体羸瘦,痰结胸堂,食饮减少,或因行远,久经劳役,患之积年不愈。
目录
乌梅丸-《伤寒论》乌梅丸-《太平圣惠方》卷十三乌梅丸-《千金》卷十五乌梅丸-《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二乌梅丸-《丹溪心法》卷三乌梅丸-《千金》卷十乌梅丸-《鸡峰》卷十四乌梅丸-《圣济总录》卷七十七乌梅丸-《医心方》卷十一引《集验方》乌梅丸-《医方类聚》引《千金月令》乌梅丸-图书内容简介图书目录
乌梅丸-《伤寒论》
乌梅丸-《太平圣惠方》卷十三
乌梅丸-《千金》卷十五
乌梅丸-《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二
乌梅丸-《丹溪心法》卷三
乌梅丸-《千金》卷十
乌梅丸-《鸡峰》卷十四
乌梅丸-《圣济总录》卷七十七
乌梅丸-《医心方》卷十一引《集验方》
乌梅丸-《医方类聚》引《千金月令》
乌梅丸-图书内容简介
图书目录
展开
编辑本段乌梅丸-《伤寒论》
【来源】《伤寒论》。
【方歌】
①乌梅丸中细辛桂,参附椒柏姜连归;蛔厥久痢皆可治,安蛔止痛次方珍。
②乌梅丸用细辛桂,人参附子椒姜继,黄连黄柏及当归,温脏安蛔寒厥剂。
【趣味歌】富贵新疆人 手支白脸美
附归辛姜人 蜀枝柏连梅
【药物】乌梅三百枚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十六两 当归四两 附子(去皮炮)六两 蜀椒四两 桂枝(去皮) 人参 黄柏各六两
【方解】本方由10味药组成。主治寒热错杂,蛔虫窜扰所致的蛔厥、久痢、厥阴头痛。方中马梅味酸,苦酒醋渍而重用,既可安蛔,又能止痛,故为主药。蛔动因于脏寒,故以干姜、附子、细辛、蜀椒、桂枝温肾暖脾,以除脏寒;且五药皆辛,李可制蛔,其中细辛、蜀椒更具杀虫之用,故又可助乌梅安蛔止痛;素病蛔疾,必损气血,故又以人参益气,当归养血,合而扶正补虚;俱为辅药。佐以黄连、黄柏苦寒清热,兼制辛热诸药,以杜绝伤阴动火之弊,且味苦兼能下蛔。诸药合用,共奏温脏安蛔之功。
【用法】以苦酒(即醋)渍乌梅一宿,去核,蒸熟,捣成泥;余药研为细末,与乌梅泥和匀,加密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9克,日三服。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功效】温脏驱蛔。
【方义】本方是寒热并用之剂,专治寒热夹杂的蛔厥症。乌梅、川椒杀虫驱蛔;黄连、黄柏清热燥湿;桂、附、姜、辛,温中散寒;人参、当归,补气和血。
【临床体验】乌梅丸对胆道蛔虫症以及部分过敏性结肠炎,疗效显著。用治胆道蛔虫症,编者将其改为汤剂,重用乌梅至30克,轻者每日一剂,分二次服,重者可一日两剂。待痛止后,即去人参、当归、附子、桂枝、黄柏,并加苦楝根皮15克,槟榔9克,续服二三剂,以善其后。至于治疗过敏性结肠炎,仍以丸剂为宜,每服6克,一日二次,开水送下。
编辑本段乌梅丸-《太平圣惠方》卷十三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十三。
【组成】乌梅肉22克(微炒) 黄连22克(去须,微炒) 当归22克(锉,微炒) 诃黎勒皮22克(煨微黄) 阿胶15克(捣碎,炒令黄燥) 干姜7.5克(炮裂,锉)
【用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以粥饮调下,不计时候。
编辑本段乌梅丸-《千金》卷十五
【组成】乌梅肉4两,当归3两,桂心2两,黄连4两,吴茱萸4两,干姜4两,蜀椒1两半。
【来源】《千金》卷十五。
【功效】消谷,下气,补虚。
【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食后服10丸,1日3次。
编辑本段乌梅丸-《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二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二。
【组成】乌梅30克(微炒) 鳖甲60克(涂醋,炙令黄,去裙襕) 川升麻30克 柴胡45克(去苗) 甘草20克(生用) 麦门冬30克(去心,焙) 虎头骨60克(涂酥,炙令黄) 天灵盖30克(涂酥,炙令黄) 川大黄30克(锉碎,微炒) 桃仁30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用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绿豆大。每于空腹时以粥饮下20丸。
编辑本段乌梅丸-《丹溪心法》卷三
【组成】乌梅1斤,半夏8两,白矾8两,生姜1斤,神曲4两,麦芽4两,陈皮4两,青皮4两,莪术4两,枳壳4两,丁皮4两,大腹子4两。
【来源】《丹溪心法》卷三。
【功效】消食化痰。
【用法】先将前4味同为细末,新瓦两片夹定,火上焙3日3夜;次入后8味,用酒糊为丸。每服40-50丸,姜汤送下。
编辑本段乌梅丸-《千金》卷十
【药物组成】乌梅肉1合,豆豉1合,升麻1两,地骨皮1两,柴胡1两,鳖甲1两,恒山1两,前胡1两,肉苁蓉半两,玄参半两,百合半两,蜀漆半两,桂心半两,人参半两,知母半两,桃仁81枚。
【处方来源】《千金》卷十。
【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煎细茶送下,1日2次。
编辑本段乌梅丸-《鸡峰》卷十四
【药物组成】乌梅肉2两,黄连3两,吴茱萸1两,当归1两,酸石榴皮2两。
【处方来源】《鸡峰》卷十四。
【方剂主治】痢下纯血,脐腹绞痛,脉急大而散者;脓血痢,食入即注下不安。
【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米饮送下。
编辑本段乌梅丸-《圣济总录》卷七十七
【药物组成】乌梅肉(炒)1两,猪肝1大叶(以醋煮令烂,研如糊),草豆蔻(去皮)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甘草(炙,锉)1分,当归(切,焙)3分,干姜(炮)3分,荜茇3分,肉豆蔻(去壳)3分,诃黎勒皮(炒)3分,桂(去粗皮)半两。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七十七。
【方剂主治】气痢不愈,疲劣,变成冷劳痢。
【制备方法】上11味,捣罗10味为末,用猪肝煎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米饮送下;陈曲汤亦得。
编辑本段乌梅丸-《医心方》卷十一引《集验方》
【来源】《医心方》卷十一引《集验方》。
【组成】乌梅360枚(去核,熬令可捣),附子4两(炮),黄连12两,干姜4两。
【主治】久新寒冷下利,腹内不安,食辄注下者。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10丸,饮送下,1日2次。
编辑本段乌梅丸-《医方类聚》引《千金月令》
【来源】《医方类聚》卷一二一引《千金月令》。
【组成】乌梅8分(熬),肉苁蓉6分,恒山6分,甘草6分,杏仁(熬,去皮尖)、桂心、知母、鳖甲(炙)、桃仁49枚(熬,去皮尖)。
【主治】疟疾,久不愈者。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用法】每服25丸,空腹饮送下,加至35丸。
【禁忌】忌菘菜、人苋、生葱、油腻、热面。
编辑本段乌梅丸-图书
书 名: 乌梅丸
  
作 者:徐进秀丛书:巩昌镇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1月
ISBN: 9787506739702
开本: 16开
定价: 35.00 元内容简介
《乌梅丸》从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方面阐述乌梅丸。上篇理论研究,主要综述乌梅丸的来源、组成、用法、组方特点以及古今医家的论述。中篇临床研究,主要叙述内科、外科、男科、妇产科、儿科、皮肤科、眼科、耳鼻喉科各种常见病和疑难病症应用乌梅丸及其加减方的临床经验与病案。下篇实验研究,主要介绍乌梅丸制剂研究、组成中药的药理研究和全方药理研究。《乌梅丸》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适合广大中医临床医生参考。图书目录
上篇 理论研究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乌梅丸的来源
第二节 乌梅丸的组成、用法及组方特点
第三节 乌梅丸的功效与主治
一、方中药物的功效与主治
二、乌梅丸的功效与主治
第四节 乌梅丸的临床应用
第二章 古今医家的论述
中篇 临床研究
第一章 内科病证
第一节消化系统疾病
一、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二、肠易激综合征
三、慢性胆囊炎
四、慢性萎缩性胃炎
五、十二指肠壅积症
六、滴虫性肠炎
七、克隆病(Crohn病)
八、胆道蛔虫症
九、慢性腹泻
十、虫臌
十一、吞酸
十二、胃脘痛
十三、糖尿病性胃轻瘫
十四、腹胀
十五、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十六、上消化道出血
十七、便血
十八、肝癌疼痛
十九、过敏性结肠综合征
二十、小肠功能紊乱
二十一、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二十二、肝、肾综合征
二十三、慢性痢疾
二十四、呃逆
第二节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一、心血管神经症
二、帕金森病
三、偏头痛
四、神经性头痛
五、血管神经性头痛
六、抑郁症
七、精神性烦渴
八、奔豚气
九、痉病
十、癔病
十一、面神经瘫痪
十二、肋间神经痛
第三节呼吸系统疾病
一、激素依赖型哮喘
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三、慢性呼吸衰竭合并肺部念珠菌感染
第四节泌尿系统疾病
一、泌尿系结石
二、慢性肾功能衰竭
三、慢性肾炎
四、泌尿系感染
五、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炎
六、乳糜尿
第五节 心血管疾病
一、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二、隐性心衰
三、晕厥
四、风心病水肿
五、心绞痛
六、高血压
第六节 内科其他疾病
一、胆囊术后胁下痛
二、雷诺病
三、发热
第二章 男科病证
一、慢性前列腺炎
二、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第三章 妇产科病证
一、滴虫性阴道炎
二、慢性盆腔炎
三、带下病
四、痛经
五、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六、围绝经期综合征
七、不孕症
第四章 儿科病证
一、小儿胆道蛔虫症
二、迁延性腹泻
三、胃炎
四、肝硬化腹水
五、小儿癫痫
六、小儿惊风
七、小儿盗汗
第五章 皮肤科病证
一、荨麻疹
二、带状疱疹
第六章 口腔科病证
一、复发性口腔溃疡
二、牙痛
第七章 眼科病证
一、慢性角膜炎、角膜溃疡
二、风火眼
第八章 耳鼻喉科病证
一、化脓性中耳炎
二、梅尼埃病
三、链霉素中毒
四、癔病性失音
第九章 外科病证
一、脊髓内血吸虫病术后
二、术后粘连性肠梗阻
下篇 实验研究
第一章 乌梅丸制剂研究
第二章 乌梅丸组成中药的药理研究
一、乌梅
二、黄连
三、干姜
四、当归
五、人参
六、附子
七、细辛
八、肉桂
九、黄柏
十、花椒
第三章 乌梅丸全方药理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