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宸前卫壹号酒楼:燕山大讲堂50期实录 王石 尊重的可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5:14:35
燕山大讲堂50期实录 王石 尊重的可能

燕山大讲堂50期 王石 尊重的可能——万科世博馆的故事

(预告时主题为:徘徊的灵魂,实际题为:尊重的可能——万科世博馆的故事,编者注)

嘉宾:王石(万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时间2009年11月10日( 周二)晚7点-9点

地点:中国政法大学(北三环蓟门桥校区)图书馆学术报告厅

主办: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承办:腾讯评论

主持人:杨子云

燕山大讲堂50期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冯世勇致贺辞

何兵(中国政法大学副院长):各位同学、各位网友、尊重的王石董事长,大家晚上好,今天是燕山大讲堂第50期,第一期我们请来了江平老先生做报告,而50期我们请了重量级的人物王石先生,为了对50期的工作做一个总结,有我们政法大学校长冯世勇、腾讯网的新闻总监李玉霄来到了讲堂现场,首先有请冯世勇副校长。

冯世勇(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尊敬的王石主席、尊敬的玉霄新闻总监,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由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主办,国内知名的门户网站腾讯网承办的国内具有一定影响的燕山大讲堂,今天到了第50讲,从2008年5月开始创办的这个大讲堂,尽管起步晚,但是起点高而且频率比较快,至今已经有了50讲,这个讲堂已经成为一个品牌,之所以成为品牌,我想这个不仅仅是他的主办单位是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学院,而且还有搭建这个平台的腾讯网,除此以外我想更主要的还是感谢走进我们讲堂的专家学者们,他们都是国内一流专家以及一流的企业家、实业家,还包括政府官员和社会名流,我想是大家共同讲红了这个讲堂。有人说21世纪中国的天空,企业家是其中闪烁的群星,那么今天我们就把其中一位最璀璨、最眩目的一个新星请到了燕山大讲堂,这就是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先生。王石先生有很多传奇的经历,他曾经著书,他非常地潇洒,他业余爱好有登山、有滑翔,他的业余爱好是我们可望而不可及的,他2003年第一次登上珠穆朗玛峰,并且现在又是全国登山协会的副主席,他有一大堆的头衔,各个方面被授予名誉和其他方面的称号,现在王石主席走进法大,走进燕山大讲堂给我们带来新的信息,给我们带来新的思考,也使我们中国政法大学的校园,使我们的学术生态注入新的元素和新的生机,再一次让我代表全校热烈地欢迎王石主席,同时也感谢腾讯网长期以来的合作,这个合作我们还会继续坚持下去,同时也要感谢燕山大讲堂为我们学校特别是为研究生院以及为我们社会提供了一个社会公益的一个讲台,预祝今天晚上的讲座取得圆满的成功,谢谢大家。

何兵:我们请腾讯网新闻总监李玉霄先生讲话。

李玉霄:腾讯网有一个核心的理念就是用户至上,特别强调用户的体验,今天晚上前来的各位朋友,肯定是迫不及待要听王石先生进行精彩的演讲,所以我一句废话也不多说了。

何兵:有请王石先生。

主题:尊重的可能——万科三组建筑的故事

王石(万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政法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们,晚上好,很荣幸来政法大学和学生们进行交流,我到政法大学是第一次,希望不是最后一次。

介绍我的时候有很多的头衔,实际上我就是一个头衔,概括来说就是一个运动型的企业家,说了很多的头衔,实际上没有,比如说登山,实际上登山有两种,一种靠登山来谋生,靠登山来赚钱;一种就是花钱去登山。我是第二种,职业登山家是谋生的,我不是,所以准确来说是运动型的企业家。我先放一个短片和我登山有关系的(放视频短片)。大家以为我登山就只是登山,实际上除了登山之外,也在考虑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人类的活动有什么关系,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家企业和环境变化有什么关系,我们怎么考虑和采取什么行动?

万科总部大楼的故事:对自然最低干扰、对社会开放和包容

今天晚上讲演的内容主要是讲万科的三种建筑,通过这三种建筑来表明万科对自然、社会、地球一个姿态,对未来的一个期许。(图片)这张照片万科新总部的大楼,今年9月28号入驻,地点是在深圳的大梅沙,我们看到万科新总部的大厦,中间的那个位置似乎是半围盒子的建筑,这是我们的新总部。这是万科的景色(图),这是他们田园当中一个房子,仰视拍的,这是一个立面图,看这张我们会发现这个建筑物的建筑面积是12万平方米,整体上应该是不小的建筑体,但是他的实际占地面积是6000平方米,占到9.5%。一般按照规划的要求来说,最低很难在低过40%,一般来说,都是占到55%到60%,最低是40%,但万科的这个建筑占地的面积是9.5%,85%的面积是不占地面积,当然除了建筑之外,都可以绿化,这是给出的第一个概念。建筑师用什么方法来建这个楼呢?从结构来说,并不是很复杂,用的是比较传统的技术,在房屋建筑上很少用,但在建桥上已经很成熟了,就是斜拉索技术。所不同的是这个斜拉索不是用到桥,而是把十几万吨的建筑拉到空中去,整个建筑物是悬浮在空中的,通过使用建桥的斜拉索技术;第二个概念是照明系统、空调系统的环保概念,比如他的供电,无论是取暖还是采光,都是用光来发电的,这是这个建筑的特点,看到的图片是鸟瞰拍的,看不出这是一个大厦,但看设计图(如图),他确实是一个大厦,所不同的这个大厦在上面,我们可以这样形容“躺着的摩天楼,飘浮的地平线”。为什么建成这个样子?第一我们看到悬浮在地平线上,落地的是斜拉索固定的位置,其他的空出来干什么呢?这表明了这个大厦对待自然的一个态度,它面海靠山,有海风也有山风,这样整个大厦对自然干扰、对小自然的环境的干扰最小,小的自然气候干扰最小,不阻挡山风也不阻挡海风,这是它对自然的态度。

第二是他对社会的态度。我们一般说建筑要控制面积搞绿化,一般可以绿化到60%,但是万科总部的绿化面积是100%。有人会问“你还占9.5%,还有路呢?怎么达到100%”。楼顶上可以达到,当然不全是,楼顶上有大量的光、发电的太阳能板,他是主楼的供电系统,这个供电和市电联网,多余就卖给市电,不够的就由市电补充。整个空调的系统是晚上利用峰谷的原理,因为晚上一般不上班,工厂也不工作,所以用峰谷的谷值,那个用电非常便宜,让空调系统制冰,到白天的时候,大家用电很贵的时候,用制冰的冷气,给整个的办公环境进行空气调节。

12万平方米的装修,我们装修用的不是木材,没有一片木材。有同学说用的塑料吧,塑料就更不环保了。我们用的是竹子,为什么用竹子?因为竹子是速生的,中国南方大量生产竹子,但是竹子也一个特点,表皮非常硬,里面比较软,加工起来比较方便,中国现在虽然大量生产竹子,但把竹子应用到家具应用到室内装修,还是一个新的课题。

万科总部大楼整个12万平方米的办公室里面,门、地板、吊顶包括我董事长的办公桌,全部是竹子做的。你到现在万科的总部,会发现处处都是表现出它与自然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和社会的关系,不仅仅是提供了100%的绿化面积,更重要的是他创造了一个公共的空间,什么叫公共的空间?就是万科总部的办公楼,第一是没有围墙的,第二没有与周边分离,即使像灌木象征性地围起来也没有。他对外是开放的,设计的是一个公共的开放的空间,这就是一家上市公司对整个社会的态度,不是高高在上,而是一种包容的、开放的态度。这个建筑地下是两层,地上六层,中间十米到十五米空间提供的是公共的空间,也就是说,如果流浪汉晚上想在那过夜是没有问题的,因为他是公共的空间。这就是万科对社会的一种姿态。这是我想谈万科这三组建筑的第一组,这一组已经在投放使用,同学们若有机会去深圳,欢迎光临这座大厦。

万科东莞建筑研究中心:零碳排放

我们再介绍第二组建筑,这个概念是不需要城市供电,不需要城市供水,不向城市排放污水,不向城市排放垃圾,零碳排放,而且环境是绿树鸟语花香,环境舒适。我们一说这样的描述,就觉得是空想社会主义、空想共产主义,刚才这些描绘就是万科的东莞建筑研究中心。现在部分已经在使用,预计2011年全部完成。这里做了一个规划的片子给同学看一下(放视频短片)。这个就是万科的东莞研究中心,建成了三分之一,而且已经投放了一期,现在到了二期,三期刚刚片子里已经介绍了,2011年会全部完成,这里简单说一下。为什么可以不用城市的电,第一是用太阳能发电,第二是用风能发电,第三是用垃圾发电,不用市电,完全可以自己发电。整个研究中心,占地是13万平方米;第二它的用水完全是靠雨水,只要有雨水,已经足够使用了,但是这个系统怎么来净化,雨水怎么处理,最后进入到室内。对外,既不需要水,也不排放污水,产生的垃圾,做好分类,基本上做到65%的回收,35%的回收不了是用来发电。这个建筑在住宅环境替代能源和未来的绿色住宅上,要成为一个典范。这是万科第二种建筑。国际上最优秀的团队作出的最尖端的代表未来的,已经在用的,可能用的,可能将来用得到的技术全部用上去,为什么?因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的工地,可预见的未来10年,在国际排前十位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大部分都是中国的企业,所以我们有理由利用国际上最优秀的人才,用人类积累下来的智慧来改进中国住宅的未来。我们要积累这样的资源团队,一块来做,一块往下推进。应该说在中国,你能做到是中国的,那一定是世界的。

2049,万科世博馆的故事:尊重的可能

第三种建筑,正在建,也就是上海世博会是的万科馆,这是我今天大家重点介绍的。这个馆是临时建筑,五月份使用,十月份就要拆除。还没有建就觉得将来要拆掉挺可惜的。(图片)从外形来看就像一个谷仓?或者像热力的发电厂,散热场是下大上小,这种建筑既要上大下小,又要下大上小,为什么像谷仓,除了类型之外你会发现有表皮的质感,其实他是用麦秸干做的。为什么用麦秸干,因为他这是临时建筑,如果用钢筋混凝土半年拆了之后就会成为建筑的垃圾,而麦秸干本身可以分解,他不会成为垃圾,这是一个环保的概念。

当然,我要介绍的不是这个建筑本身,而是这六个桶里面他反映的什么东西,万科馆的主题是:尊重的可能。尊重是可能的吗?他是两个概念,一个是尊重,一个是可能。在这之前,有数字,万科馆叫做2049, 2049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会用2049?而不用3000年?实际上是广告营销学的一个概念,表达的是未来,很容易记,记住了就想到了,2049,万科馆,关键的是未来。我们给出了一个尊重的可能。

我们一般都会强调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但是实际上,我们尊重了吗?我们对自然是掠夺性的开发。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温室效应,地球承载着人类的存在,我们对地球是一种不尊重的态度,但我们再不尊重问题就严重了,所以我们提出一个这样一个概念:尊重的可能。尊重的可能给了五个故事。我现在简单地介绍一下。

第一个金丝猴的故事,第二个水的故事,第三是沙漠化的故事,第四是白蚁的故事,第五垃圾处理的故事。

之一 金丝猴的故事

第一个金丝猴的故事,我们来看一个视频短片(放短片)。世博会万科馆有六个桶,我们用五个桶来讲故事。第一个故事是金丝猴的故事。金丝猴和人类何其相似,是我们人类的邻居,更是我们中国人的邻居,但是它们的栖息地被人类侵略了,它们的栖息地越来越少,逐渐成为濒临灭绝的物种,和大熊猫一样。有一位叫奚志农摄影家,他跟踪金丝猴拍了六年,15年前,他带着拍的资料和照片到北京有关部门呼吁要保护金丝猴,没有得到多少响应,但他得到了粱从诫先生的帮助。实际上中国的民间环保就是从粱从诫和奚志农先生开始联合起来保护金丝猴开始的。这是我们的第一馆。把中国民间对大自然的保护的故事讲给外国人和国人听。有部分国外观点认为,中国的企业家只知道赚钱,在赚钱生产的过程当中,大量的消耗能源,大量的进行碳排放。我们想通过金丝猴的故事告诉他们:中国在改革开放30年当中,中国的民间环保在行动,而他们行动起来的第一个故事就是关于金丝猴的故事。

之二 水的故事

第二个故事是水的故事(放视频短片),这是长江源头的一个地方,一年前的这个地方,我还可以用杯子盛水,一年后,这个地方已经没有水了。30年来,我们的三分之一的水源都受到了污染,黄河也已经成了季节河。如果这样继续下去,长江迟早也会有问题。我们应该关注我们水源短缺的现状。一滴水的故事是从积极意义上来说的,讲的是我们如何节约用水取得的成绩,如何搞环境保护我们中国取得的成绩。这个故事是在讲,中国政府在江泽民和朱镕基时代实行的一项政策,叫“退耕还林”。这么多年过去了,退耕还林在水土保持、环保方面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所谓的退耕还林就是一种补偿的机制,在西部一些生态脆弱的地方,告诉当地人你不要在种庄稼了,也不要再放牧了,给你补偿把种庄稼改成种树、种草,这个是中国政府最大的一次的环保行动,这个行动还在继续。依据现在国际环保组织观察的数据可证明,中国的退耕还林政策成效不错。其中有一个故事值得一提,它就是得益于退耕还林政策。

现在新疆已经大规模的运用滴灌技术,我们知道以色列在沙漠上进行滴灌技术,农作物丰收,取得骄人成绩。新疆在20年前就引用了滴灌技术,但基本上没有成功,因为他是高科技,成本高,需要操作的人员接受过高一点的教育,中国农民不具备这样一个成本上的能力,不具备这样的技术,这是当年推广不成功的原因。但由于退耕还林的这项政策,使新疆的滴灌技术得以大面积的推广。我是今年的六月去新疆,看到滴灌技术取得的成果,让我非常感动。我们知道新疆非常缺水,因为缺水,人为地滥用水源,新疆的罗布泊已经干涸了,塔里木河经常断水。新疆的生态非常脆弱。但因运用了滴灌技术,保住了原来的农田。还有原来很多不能种植的戈壁滩,现在已经可以种树,种有经济价值的树,比如说非常有经济价值的枣树。一方面可以绿化,另一方面又可以产生经济价值。(ppt页面)页面下是引用的一篇文章,谈论如何应对全球变暖,如何来改变第三世界沙漠地区人的贫困生活。他们的建议就是在撒哈拉沙漠运用滴灌技术,首先把海水变成淡水,再用淡水滴灌技术在撒哈拉沙漠进行绿化,如果没有新疆的滴灌技术的成功实践,我会认为这个现实的操作很难,认为这会是天方夜谭,但由于有新疆这样一个实际上的成功,我相信这篇文章设想的问题,是可以成功实现的。

之三 阿拉善:防治沙漠化的故事

第三个就是防治沙漠化的故事。(放视频短片)这是新疆库木库里沙漠,库木库里沙漠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沙漠,有4500米。我是今年7月份的时候穿越了库木库里沙漠,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34%面积是沙漠,如何防治沙漠化。这里讲的故事是在阿拉善的一个环保组织的故事,阿拉善是内蒙古的乌兰布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的所在地,地方叫阿拉善,阿拉善生态保护协会简称SEE,这是五年前,2004年以北京为首的一些企业家号召华人圈的企业家联手起来做防治沙漠化的一个工作,理由是首都北京的沙尘暴已经非常严重,首都是全国人民的首都,也是世界华人的首都,我们应该行动起来做这个事情。我是阿拉善发起时的会员、第二任会长。上个月的28号,我已经卸任,现在是前任会长,第三任会长是台湾的一个企业家。防治沙漠化实际上就是保护梭梭林,只要梭梭林保护住了,生物的多样性就保护住了,沙漠就不会再扩大了。如果梭梭林被破坏了,其他的植物也不能生长,沙漠化会越来越扩大。所以简单来说,我们是在保护梭梭林。过去五年保护了20万亩,那边一共有1400万亩的梭梭林,我们才保护了20万亩,而每年的退化面积是35万亩,也就是说,我们五年保护下的还不够一年的退化。怎么办?现在从保护20万亩增加到200万亩,之后努力从200万亩扩展500万亩,再扩展到800万亩,再扩展到1000万亩,我们希望扩展到1000万亩的时候,退化就打住了。如果打不住,就不能逆转了。我希望我们的工作能使这个沙漠化面积不再扩大。我非常同意这个片子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已经没有后悔的时间了,我们只有采取行动,现在的防治沙漠化就是在行动。

今年7月份我去肯尼亚内罗毕的联合国环境署的访问当中,他们非常感到惊讶,一个环境署的官员说:“中国的企业家是这样做防治沙漠化的工作的,这样做是有成效的”。我们也感到很惊讶,从环境署资料我们得知,阿拉善SEE这个组织是世界上防治沙漠化最大的NGO组织,这个月的中旬,阿拉善SEE将和联合国环境署签工作框架协议,不仅仅是联合国环境署来大力支持SEE防治沙漠化的工作,而且将推动SEE在第三世界国家如何防治沙漠化做示范。这是我想介绍的防治沙漠化的一个故事。这张照片当地的农民种的耐旱高产的小米是我们推广的耐寒高产的庄稼。

之四 白蚁的故事

第四个是白蚁的故事。(放视频短片)刚才放的片子是我今年7月份去内罗毕联合国环境署进行两个工作访问。在欧洲、北美之外,环境署的第三个办公地点在肯尼亚的内罗毕,这次访问当中发生了一个故事,我们向环境署介绍如何防治沙漠化,人类如何自律,人类不要贪婪、放肆。当时联合国副秘书长Steiner先生说,我们不仅仅是要尊重自然,而且我们应该要学习自然。比如白蚁是如何来打造白蚁洞穴的,如何建造一个高大的洞穴,还造了一个自然的通风系统,来保持温差。

我们坐在这个教室里面很舒服,因为我们有空调的系统,但是这种舒服的代价是碳排放,因为有用电,电是用煤来发电的。我们发现白蚁窝里面舒服,外面可以上40度,50度,但是利用地温的循环,蚁穴内始终保持在零上22度左右。所以我们就是受这个启发,请联合国环境署地方司的司长陪同我们一块专门参观了这栋建筑。这栋屋子里面没有空调,但是很舒服。这是仿生学的学问,学习向白蚁学习建造房子。这是白蚁的故事。

之五 垃圾袋的故事

最后一个是垃圾袋的故事。我们知道中国在迅速地经济发展,也在迅速的城市化,尽管城市有很多的弊端,有很多的问题,但从农村来的大学生比较愿意呆在城市,大部分不愿意回农村。城市一定有城市的生活方便,生活质量可以得到提高。但是,城市带来了很多城市化的问题。比如:如何进行垃圾处理,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我们有一个垃圾的故事,讲的就是如何对待处理垃圾。我们知道发达国家在这方面显得有经验,像瑞典、丹麦、芬兰、挪威他们在如何处理垃圾方面已经是用非常高科技的方法。完全是真空的管道来运输。根本不需要在户外运输、分类垃圾。他们在室内,按照不同的管道真空传送,垃圾分类、发电、资源的利用有完整的一套技术。包括亚洲的国家日本,垃圾利用再循环,在日本已经达到80%的比例,这已经做的非常极致了,但我四处考察的结果,很遗憾地说,中国没有办法学。第一,北欧的,高科技,成本太高。毕竟我们的人均GDP现在才3000美金,而他们是20000美金以上;第二是需要自律性很高的,并不是高科技的方法,日本人非常自律,他们不用真空的管道,靠人来自动分类。去年我去日本做访问,一个很大商社的会长,我们非常熟了。在非正式的谈判的时候,发现他在旁边抠这个矿泉水瓶上的塑料薄膜,一直在那里撕,我发现他的行为有点怪异,平时日本人是很讲究礼节的,怎么会这么不经心地抠这个东西。我问,董事长为什么这样做?他们告诉我,他这是在进行垃圾分类,这样一个矿泉水瓶用完了之后,垃圾分类要分三个部分,瓶体是一部分,瓶盖是一部分,完全不同的材料,要把他们分开。最难处理的就是广告宣传的这张薄纸,如果你不这样抠,就这样扔掉,在垃圾处理的过程中,增加的成本是很高的。所以现在日本已经到了家庭在扔垃圾时,就把所有的垃圾分类好,一个矿泉水瓶要分成三类。现阶段中国要做到这点,还有相当一段距离。我们看到,常常有人喝一瓶水从车窗就直接扔掉了。所以这两种方法,中国目前阶段都还学不到。万科的小区居民的素质是比较高的,我们进行分类,分类的结果,效果不错。但你会发现你分类了,垃圾收集的系统不跟你分类。你在这个小区里分好了,外面来收的时候,又混到一块去了。所以我们推广了一年就推广不下去了,放弃了。

NGO组织在台北进行访问的时候,意外地发现了台北的垃圾分类做得非常好。恰好就是在马英九当台北市市长的时候推广了垃圾分类,我纳闷他是从哪里学的。了解到是从韩国首尔学的。再追溯,首尔是从哪里学的,是从东京学的?东京—首尔—台北,我说台北能够做到,上海也能做到,上海能做到,北京也能做到,北京能做到,深圳也能做到,我相信这样的故事。所以我们这个垃圾的故事,讲的就是台北的垃圾分类。这是万科馆的五个故事。

我们讲这五个故事来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的态度和我们的焦虑,我们焦虑的未来是怎么样?它是不确定的。如果我总结改革开放过去的30年。用三个字来概括:想不到。作为个人发展、公司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我只有用“想不到”来概括。在未来的30年怎么样?我也用三个字来概括“不确定”。有各种的可能,我们希望是一种尊重,一种尊重自然、尊重社会、尊重我们自己。但能不能做到,我不知道。但是不确定是一回事,不是说我们的行为不确定,我们的行为很确定。万科已经走了25五年的道路,秉承的是:开放、透明、规范、责任.。而且我们将来还是坚持这样的一种态度,恰好这三种建筑,就表明了万科对未来的一种态度,对未来的一种期许,也是我们对未来的一种希望,这就是我今天跟同学们交流的三种建筑,最后结束时用万科的一句广告语:让建筑赞美生命。谢谢。

互动交流阶段

主持人:非常感谢王总。在 10月28号刚刚结束的阿拉善SEE换届选举会议上,当时卸任的王石会长说:“我是快乐地来,快乐地走”,在他的发言时间里,他请了两个比较重要的人来说话,一是致力于在中国推广罗伯特议事规则的专家袁天鹏,第二位请来了华大基因研究院的院长汪建,在阿拉善做沙漠化防治的时候,他一直秉承两种精神,一种是科学精神,一种是规则精神或者说民主程序。王石先生对科学和规则的尊重,不仅仅是在阿拉善这一个机构,在万科的发展历程中,一直秉承下来。今天所讲的这些建筑的故事,是给人带来希望的故事,现在是自由提问时间,我希望每一位网友都能够比较精确简短地提问,每个人的提问不要超过两分钟。

万汇楼可以说间接地解决了农民的住宅问题

提问1:王总,您好,我看您刚才说的建筑,理念必须超前,自然和谐,技术比较高端,万科有没有这样的想法,中国大部分人还在农村,万科有没有针对农村的建筑,性价比较高的,农民可以住的?

王石:这个问题提的很好,但是也很尖锐。万科在介绍自己的是时候,我们对自己的定位非常明确,万科是中国城市建筑开发商。农村我们没有涉猎。就中国的城市来说,中国一共大概有600个城市,那目前我们进入的城市有多少呢?我们进入的有35个城市。仅按照城市来讲,我们占的比例是非常小的。这35城市主要在什么地方呢?主要是在沿海和内地的一些中心城市,在经济比较发达、人口比较密集的城市。西部的有些城市也邀请万科去。我基本是这样表态的:我们在东部赚钱,在西部做公益。不是说西部没有赚钱的机会,因为中国太大,无论是兰州、银川,作为城市来说,个体都非常大,也有不少赚钱的机会。从建筑来说,应该在农村应该建节能环保、节材的比较适合现代生活的住宅。我们目前正在针对城市的低收入人群住宅解决方案进行实践,希望把这种实践经验共享给社会。目前我们的实验是在广州,建立了一栋万汇楼,完全是给外来打工者居住的,这种实验我们叫万汇楼一号,万汇楼二号,我希望盖到100号。当然要做这种公益项目要通过万科的股东大会批准的,利用万科做公益活动的钱来建。这些打工者多是来自农村,可以说间接地解决了农民的住宅问题。

消费者不会买单

提问2:王先生您好,我有一个问题,现在的房子的价格已经很高了,您所推出的这三种房子我想他是有一定的成本在里面,在市场上您的房子会比其他房地产公司开发的房子会贵一些,您不担心在市场上您的房子卖不出去吗?

王石:你们会看到我刚才放的三种建筑,你们都有一点意外,有人说,这应该是建筑科学院的,他们提这个概念,包括发改委下面的描写未来,或者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或者联合国环境署来提出,怎么会是一个房地产开发商来提这些概念?万科过去的25年,我们的经营理念过去这样做,将来也会这样做,当然我们过去没有像现在这样来展开,我们始终坚持的:透明、开放、规范、责任,这是我们的一个底线。25年我们做到现在,将来也会发现,全球变暖是全球必须面对的,中国政府也必须面对的。在刚才最短的视频短片,在巴厘岛会议上,中国政府对外承诺我们五年之后,我们要碳减排20%。

至于你提的问题“价格会卖的高吗?怎么来保持竞争力”?我告诉你,价格是卖不高的,你不能说你是环保的,消费者就愿意买单。消费者也会不买单,比如说现在的通用汽车,通用汽车他生产一种已经代表未来的车型,氢燃料,我试驾过,表面上看和传统的车没有什么差别,但是就是贵;第二个,即使他便宜了,也很难推广,因为他的加氢站就像一个小型的原子弹一样,非常危险。爆炸起来就不得了,从安全性来讲,我相信在五十年之内是很难推广的。所以他不能说我的贵,我的代表未来,就让消费者买单,消费者是不会买单的。这是一个例子。另一个例子,我们看丰田推广油电混合车,丰田推出油电混合车,市场很好,订单接不过来,但是他们非常矛盾,因为卖得越多,他的利润越少,因为他的成本比传统的成本高得多,但是卖价卖不过。现在他们想通了,油电混合节能环保,另一方面能源在涨价,这代表未来,所以忍痛地压着传统的生产线。我举这个例子,就是告诉你万科是什么心态,万科的管理层是什么心态,我们搞住宅产业化,是2007年投入市场的,消费者不买单,他只按照你传统上生产的卖价一样,但是我们施工成本、建设的成本至少要高20%,卖价高20%,那就是减少利润了。我们把握节奏,比如说2007年我们投放市场,只是5万平方米,2008年投放20万平方米,今年投放是市场是80万平方米,预计明年投放市场是150万平方米。效果是什么?不会构成消费者买单,但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丰田这样下令,虽然减少了,但是它代表了未来,最后都要用这种油电混合车。代表了未来,他有竞争力,尽管在短时间内受到影响。万科也把握着节奏,谢谢。

在不确定中,我宁可保守一些

提问3:王先生您好,非常感谢您精彩讲座,我的问题是:中国的房地产还会不会有拐点,什么时候会出现,或者什么情况下会再出现?

王石:呵呵,又想让我做算卦的事情啊。其实,拐点论是2007年12月出现,争论一直到去年9月,到年底的时候,已经非常明确了,想不到王石这么有预见性;第二是想不到万科执行得这么坚决。我想这个事情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已经是一片赞扬声。我很不好意思,因为我习惯了被你们指责。这是到了去年12月份的情况,不言而喻,万科从2008年的市场占率能说明问题,我们从2.1%增加2.4%,市场整体在萎缩,而万科在大幅地增加。现在到了2009年,如果没有金融海啸,2009年房地产三分之一是过不去的,因为2008年的金融海啸之后,中央的金融是从紧缩到放宽的这样一个四万亿的政策,显然市场发生了变化。有的人评价就说“万科踏空了”。所谓的“踏空”就是你看,房子卖出去。我们都赚了两套房子的钱,虽然你去年卖得很好,但是你赚钱没有我赚的多,这是一种论调;有一种论调是万科踏空,这个时候是拼命地买地,而万科的行动不明显,不但不明显,在这个时候我出来讲话了,我讲了两个观点,第一万科不拿地王、不囤地、不捂盘。第二我们绝对不做房价上升的领头人,因为万科把自己确定为行业的领跑者,但是我们知道万科控制不了这样一个行业。我这里要讲一个观点:我宁可踏空半步,在市场不确定当中,我宁可保守一些。所以对于未来不确定的情况下,我们宁可保守一些。

至于对房地产行业的看法,我2007年底,因为说了一个拐点论,我难受了一年。因为实际上我的影响力没有那么大,媒体的炒作,放大了影响。所以我一年不说话了,不说话了就很平静。所以这个同学提的问题,你是希望我2010年平静呢?现在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不平衡,东南西北中有很大的差别。中国现在的市场有没有泡沫,总体来看,应该还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但是显然个别的城市,房屋价格上升的速度非常快,上升30%—40%,这个再发展下去对行业健康是不利的。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政府已经掌握了如何控制房地产健康发展的方法,就是货币政策的调整。我还是那句话,当中产阶层买不起房子的时候,不是你的问题,是市场的问题。是市场的问题市场会调整,调整当中,政府会在中国特别国情下对金融政策进行调控,以保证行业的健康发展,这是我想说的,谢谢。

改革开放重要的一个里程碑是有了《物权法》

提问4:王总,您好,我非常地崇拜您,我想问的是,您对国进民退有什么看法。第二个问题是房地产企业面对危机事件的时候您听取律师的意见吗?您认为律师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您才会满意?

王石:第一个问题就不回答了,我直接回答你更关心的问题。我们对法律咨询对律师事什么态度。改革开放重要的一个里程碑就是有了《物权法》,从法律的角度来看,《物权法》解决了房地产很特殊的情况。比如说我们的土地是国家所有,没有《物权法》出现之前,应该30年后,70年后,这房子是谁的,都不确定。因为土地要收回去,那土地上的附着物是谁的,不清楚。如果这样再继续下去,是非常复杂的问题。从某种角度我们承认私有权,但是在固定的资产上,是很难获得的。但是我们都知道,很大一部分私有权都是在固定的资产上,《物权法》非常明确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讲得非常清楚,土地你可收回,但是土地上东西是私人所有的,是他原来房产所有人所有的,非常清楚,你可以再续土地使用权的年限。我觉得这对中国的市场经济是非常重要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如果我们最大的私有财产——房子这种固定资产都不能确定,这是谁的?这个问题就大了,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所谓市场经济他就是一个法治化的过程。没有法治化,其他都是空谈,所以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各方面都法治化,这是很大的进步。万科还是国营公司时,我们就聘请外资会计事务所,聘请外资的律师事务所。当时这些外资都不理解,因为我们是国营的公司,不像中外合资法一样,必须要聘请会计事务所的人。那个时候我们还是财政局负责管,财政局的系统更不需要聘请法律顾问。我们看到在美国很多总统的出身都是律师出身,我们知道马英九是学法律的,陈水扁也是一位律师。中国的国家领导,现在更多的还是工程师出身,学技术出身的,如果从改革的成熟角度来讲,这些学技术的领导人应该向学法律、历史、人文的过渡,这样一个国家就显得成熟了。

提问5:王总您好,您是否考虑过对一般的环境维权律师做一些资金支持?

王石:我明白你的问题。目前我们没有,做环保、做生态,目标一定要非常明确。目前我们没有,但是我很尊重你提出的这个问题。

房产业不是暴利行业

提问6:刚才也看了这个片子,万科是一个很有社会责任感的房地产企业,而且是一个龙头企业。现在中国的高房价,在很大程度上是个别官员的腐败和黑箱造成的。我想问的是万科,能不能真正把房地产的内幕或者说成本的构成公开一下,把房地产很多的潜规则给揭示出来。

王石:万科是一家上市的公司,我们不仅有A股还有B股,我们请的会计事务所,每个季度都要给我们一个财务报告。万科也只有一本帐,所以万科的任何成本都有公布的,不存在万科再来公布一下,这个是非常清楚的。上市公司目前在中国上海和深圳的两家交易所中,有关房地产目前大概是一百家,根据上市事务所公布的资料,都不是假账,都是很透明的。你说其中有个别的是不是在作假?我不敢保证,但我想大多数是不可能做假账的。根据上市公司房地产这一科的统计,公开透明的资料来显示房产业不是一个暴利行业。房产业净资产回报远远低于很多行业,比如说电力、通信,我们的净资产回报率从来没有超过17%。只有两家非常明显,超过30%—50%,一家是上海陆家嘴,一家是北京的金融街。你再研究这两家,你会发现他们不是房产公司,是地产公司,地产公司的利润,他们通过国有调拨、整合之后卖地才能够得到那么高利润。但是你说个别拿很便宜的地卖很高的房价,可能是有的。但根据上市的一百家房地产公司,从法律角度来说,是没有实证的数据。谢谢。

徘徊的灵魂

提问7:王先生您好,今天讲座的主题是徘徊的灵魂。回到这个主题,我想知道,像您这样的成功人士,您在徘徊些什么?您能给我们在场的青年人提一些人生建议吗?

王石:一共是两个问题,一个是灵魂的问题,一个徘徊。实际上,这牵涉到宗教,我是无神论者,对宗教无论是一神论还是多神论,都是不相信的,甚至我们这些五、六十年代培养出来的人,对宗教不但不相信而且还是排斥,那是麻醉。

改革开放到现在,完全没有自私、贪欲,实现共产主义,这一套已经不被人相信了。好在改革开放实现的是你的创造,你自己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未来怎么样那个时候你也跟不上。你一直在创业,赚钱,突然把你确定为很成功的企业家,无论你愿不愿意,你会发现你承担的责任更大,就这样一直做下去是不行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你朋友平静地告诉你,“我皈依了”,意味着他信佛了。你认为他和你是一样的,绝对不会信教的,但他告诉你说,“我们有一个聚会,你来一下,是一个远离都市的地方”。我去了以后他们就动员我加入基督教,我记得很清楚,请我也是做一次讲演,10点钟到了,三个人坐着谈,就是想动员我加入基督教,到了第二天早晨四点钟,还一直动员我,因为我一直不答应,他们说服不了我。最后我小心翼翼地说了一句话“是不是让我睡一会儿”。我这个经历我感到很奇特,回来之后,跟我青岛的朋友讲我这个经历,我这个朋友用非常放光的眼睛看着我,说“这是我几年前就想跟你说话的话,一直没说,我非常佩服我那些弟兄,他们说出了我想说出的话,你不信不要紧,那是主的恩宠还没到”。所以你会发现和他们没法对话,没有对话不在于你信不信教,而在于你了不了解,基督教到底是怎么回事,伊斯兰教是怎么回事,对于佛教的教义故事我们多少还有一点了解,因为是本土化的。但作为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你根本不清楚,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在这个社会当中,显然我们现在人性解放,一个市场的多元化,你不信有很多人会信。你管理的下属很可能他就是一位教徒,如果你还是像过去那种对基督教伊斯兰教一点都不了解,那么,一点对话都没有。虽然宗教信仰是自由,但是你都不了解他,你怎么能知道他心里想什么?你怎么知道如何防治像马加爵一样的极端事件呢?所以要更多从心理学上、从社会学上了解这个社会和对象,所以《徘徊的灵魂》是这么来的。你了解了之后,会很容易明白,不明白怎么办,还得了解。你看到责任大了,而且创造物质财富最基本的物质生活解决之后,反而要思索一个我们到底要到哪里去的问题。一方面我们的财务增长,我们的外汇排世界第一,另外我们的贫富悬殊越来越大。我们再这样下去会怎么样?如果盲目地为GDP,这是有问题的。但是不是已经找到答案了呢?没有找到,所以才叫徘徊。徘徊就是你还得去追问,还得思索,就是这样。

政府补贴低碳建筑:对万科是最好的鼓励

提问8:王总您好,非常感谢您精彩的讲座,刚才您说的低碳建筑的问题,我想问低碳建筑未来的发展会遇到什么障碍?或是有什么机遇,作为房地产商的您是怎么看的。

王石:低碳问题已经不是一个科学的问题,也不是一个经济问题,更不是一个政治问题,它就是一个人类未来必须面对的。我们非常喜欢的两个片子,一个是戈尔的《不得不说的真相》;另外一个法国的片子《家园》,我更喜欢。说我们已经没有时间后悔,我们只有采取行动。对于发展商来说,我们假定我们必须全球动员起来,你只有低碳经济才是出路。对中国来说,尤其政府现在积极的行动,万科感到很兴奋。现在中国政府采取的行动速度之快,之坚决,对企业来说是最好的鼓励。也恰好来说,万科孤军奋战这么多年做的住宅产业化,低碳经济的探讨,现在都开始获益。比如说替代能源,我们介绍万科的总部,用的是光辐玻璃,我们刚才介绍的那个不用电力供应的建设研究中心,我们不惜工本进行投资,来进行主要的光辐玻璃的发电,就是今年的政策。突然发现,我们无论用哪种发电,尤其用这种光电转换的发电,政府补贴一半。现在建设部的三步节能法。因为现在很多企业还是在第一步,在徘徊,质量问题、政府监督不力等问题怎么办。但是我相信,政府对低碳经济无非两种方法,鼓励你,从光辐复玻璃来说,他鼓励你,给你补贴;再一个是惩罚,你达不到不让你生产。万科是突然发现过去的坚持都是值得的。

相信十年后,中国的NGO在国际上会让人刮目相看

提问9:王先生您好,在推动环保时,NGO组织应该怎么做,以及NGO怎么来处理他与政府、企业、以及企业之间的关系。谢谢。

王石:民间NGO的环保行动是粱从诫老先生发动的,正因为他独特的身份,他的祖父是梁启超,中国近代到现代的国家变革当中,一个仁人志士。他的父辈梁思成又是中国现代建筑的教育家,正因为这样的特殊身份,他来从事民间环保,是有别于一般人更大的一种保护,家族余荫保护着他,当然不是靠保护他就无所为了,他是非常努力地做,他的家族对近代和现代的作用很大。

两三年前,中国的NGO还是蛮艰难的,显然这几年开始发展变化。尤其是汶川大地震之后,政府看到了民间NGO这样一个积极正面的作用,现在给NGO更多的鼓励。

中国的民间NGO,第一是缺乏资金,第二缺乏专业的人员,第三缺乏组织能力。但最缺乏的还不是资金,而是专业的人员,实际上作为阿拉善SEE我们不仅仅是在治沙,因为他是100位企业家来做的,我们和美国的一个组织,叫大自然保护国际,简称TNC,两年一次地对中国民间NGO进行一种奖励,对奖励的项目进行资助,两年一次,已经做了三次。而且现在很重要的一个就是培训项目,绿色领导力的培训,培训NGO的官员。中国现在的NGO蓬勃开展起来,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和西方相差太远。但现在的80后、90后,都有意识做环保民间的NGO,所以我相信,在十年左右的时间,中国的NGO在国际上会让人刮目相看。

主持人:燕山大讲堂的时间该结束了,我们请何兵老师说几句。

何兵(中国政法大学副院长):非常感谢王石主席,我没有想到王总用建筑讲他的主题:徘徊灵魂。实际上,一个企业的主席,灵魂如果徘徊的话,那反映出来就是徘徊的企业。从王石主席讲的主题来看,万科一直是很坚定的,与自然和谐,与社会和谐。但是有很多的企业在徘徊着,其实徘徊企业的背后还有一个徘徊的政府。一方面迅速提高油价,一方面搞车辆促销,他这个政策是矛盾的,这就是我们徘徊的政府。还是王总总结的好:徘徊的灵魂。人应该怎么活着,不知道人怎么活着的话,企业也没有办法,那人应该怎么活着。从某种意义上,中国是从物质消费到文化消费到消遣消费。你打网游可以,一天坐八个小时,那可能对环境影响比较小,如果不了解民族物质消费这种趋势,30年后,王总那个答案是不确定,我觉得那是很确定的。如果不改变人类的思想方式、行为方式和消费方式,就会很麻烦。30年前,我记得我们家的村子里面,有老鹰抓小鸡,我估计30年之后,可能连麻雀都看不见了,这是很真实的问题。我一直在说这个是因为我很着急。感谢有这样的企业家,承担一些社会责任,做各种理念的传播,今天我深深感谢王石主席,感谢这样负责任的企业家,他给我们带来一个非常精美的精神大餐。谢谢。

主持人:非常感谢各位在这个大雪天的夜晚光临燕山大讲堂,我个人对王石以及万科这个企业,内心有特别的情感,看《道路与梦想》时,我觉得这不仅仅是王石和万科的梦想,而应该是所有中国人的梦想。《道路与梦想》讲述的是一个黄金时代,是万科的坎坷成长,也是万科对于这个外部世界的理想的宣言。但是到《让灵魂跟上脚步》、到现在《徘徊的灵魂》的时候,可能是时代气质的一种转变,感觉到王石先生更侧重于对内部世界、心灵世界的探寻。这本书有一些非常有意思的小细节,尤其讲万科历年的利润增长与一个很神秘的斐波那契数列吻合。这会使人不得不去思索一种神秘的力量,去终极追问到精神的源头。感谢这样的一本书给我们带来这样一种思考,可能每一个人到了一定的年龄都会忍不住有点惶恐,当我们已经有了一个房子安顿肉体的家,却不知道精神的家,到底在哪里。

王石:我补充一句,原来的这个书名叫《彷徨的灵魂》,但是出版社说这个太消沉了,才改成《徘徊的灵魂》。

主持人:今天的讲堂到此结束,我们这个讲堂文字实录和视频实录,都会放到腾讯网燕山大讲堂的专门网页。谢谢大家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