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位引导系统:助学金助我成长gyghh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1:48:03
助学金助我成长    很荣幸拿到了国家助学金,心里有着一种无比的感激,我作为受资助的学生之一,在这里向国家、学校和学校的领导以及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    国家助学金对我们简直就是雪中送炭,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我和我的许多同学都来自偏远的贫困农村,经济底子薄,父母文化知识低,年纪较大,身体状况不好,家族经济收入不能供我们完成学业,党和国家想我们所想,急我们所急,及时向我们伸出了援助之手,一笔笔助学金送到了每个寒门学子手中,让我们倍感温馨,倍受鼓舞。    贫困生面临的最主要的是生存。国家的资助无疑解决了这个难题。作为一个贫困生,我深有体会。为了自己的学业,我利用暑假去打工,因为不甘心就此失去学业,也不愿向父辈一样永远与贫穷相伴终身,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但我的力量又是显得那么微薄,靠打工那点微薄的收入就能凑够学费?我对能否把握自己的命运感到了几分无奈,几分彷徨。面对父母体弱多病,在那漫长的岁月里,我饱尝了生活贫困的痛苦,也享受了组织关怀的温暖。在我的心灵中早已埋下了一颗知恩图报的种子,决心在有生之年,尽自己人的绵薄之力回馈社会。同学们的成功实现了我的希望,师生间的情谊更激励了我助学的热情。虽然资助同学的金额是有限的,而同学的帮助是无法从金钱来计算的。“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将是我的人生终身奋斗目标。    比我情况更糟的同学,他失去了父亲,只靠他母亲微薄的力量赚得钱能够扶养兄妹几个人吗?况且他们还在上学,他们的心理压力很大,不仅要为学费而烦忧还要想办法解决生活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差点失学。是国家助学金向他伸出援助之手,解决了目前的问题。    贫穷助长了我们的自卑心,它让我们认为很丢人,没面子,贫困是一种客观存在,帮助贫困生将自己的贫困状况遮掩起来,实则是帮助者“贫困为耻”观念的刻意强加和误导。它无异于教我们这些贫困生逃避现实,躲闪真相,欺人自欺,无异于助我们培植虚荣,追求奢华,忘本变质。羞于露穷,嫌贫爱富,将千里迢迢来探望自己的贫困母亲挡在校门外,表症在个人的病态虚荣,病根却在社会的崇奢尚富,讥贫笑困。贫困母亲的心酸,我们不去体会。    如今的我,活力四射,充满阳光。正是因为有了国家的资助,我的学习生活才能如此丰富多彩。当我从一名不懂事农村孩子成为一名中专生和学习委员时,我在想,是国家的助学政策让我自立、自强,让我的命运有了如此大的转变。助学政策就像集结号,把千万个困难学子召集在一起,让年轻的梦想得以飞翔。她吹暖的是寒门学子的心,吹响的是奋进的最强音。作为学习委员的我,积极配合并组织班级活动,为同学们的学习创造良好便利的学习和氛围,。因为我知道,接受助学金,意味着比别人付出更多,更要自强,更要有责任感。    常言道: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一份小小的助学金对我来说就像天赐的礼物,给予了我一次很好的机会,帮助我能够完成学业。我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学习呢!国家和学校给予了我们贫困生如此好的关心和照顾,我又有什么理由不心存感恩之心呢?是国家和学校让我看到了希望,是国家和学校让我走出了经济贫困的困扰,我会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完成我的学业,以积极的姿态投身社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报效自己的国家和人民,感恩国家。我会一步一步地,踏踏实实地去实现我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人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帆风顺,总会遭遇波澜与坎坷,漩涡与逆流,迂回与挫折,但我绝对不会屈服的。我只会以更加精神百倍努力拼搏。    我意识到自己虽然是社会中的一个小份子,但这一份子也是很重要的成员,我不仅在为自己,为父母努力,更是在为整个社会,整个国家而奋斗。国家培养了我,我必须为祖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我要不断努力,不断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阅历,开拓进取,珍惜年华,刻苦学习,磨砺意志,砥砺品格,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我自己的微薄的力量。国家的关爱,让我在逆境中跃身奋起,追求生命的极限。笑着面对困难与挫折。我将笑着面对爱的,穿越黑暗的脊梁。我要把国家的关爱化作动力,用感恩的心去认真学习,严格要求自己,感恩国家,感恩社会。    我感谢国家能够给予我资助,这份助学金对于我的价值不是那笔数字能够说明的,我今后一定会更加努力的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拓展自己的能力,修养自己的品行,完善自己的人格,做一名合格的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后,我会努力工作,兢兢业业完成我自己儿时的梦想,并为祖国的建设增添自己的那一抹光彩。我希望我能够用我的行动证明国家对我们进行资助的重大意义,同时我希望我能够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对我后一辈的困难学生资助,其实我更加希望能够让所有的家庭富裕起来,所有的学生不用资助就能上得起学。心中有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就是:感谢祖国的支持和培养,我不会辜负祖国的期望和寄托,我一定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作者:06计算机班朱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