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博润中国官网:中国国有企业的“兄弟相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2:08:26
中国国有企业的“兄弟相争”两家制药企业因争夺投资者引发口角,反映出中国国有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多,激烈程度不亚于它们与外资公司的竞争。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Shanghai Pharmaceuticals Holding Co.)是中国收入最多的上市制药企业。上周它开始为自己在香港举行首次公开募股(IPO)举行路演。它希望从投资者手中融资最高22亿美元。


但就在与投资者的会谈即将开始之时,竞争对手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Sinopharm Group Co.)瞄准同样的投资者群体启动了一场约4.4亿美元的募股行动。知情人士说,上海医药集团的管理层很气愤。一位参与上海医药IPO的人士说,他从未听到一家国有企业在竞争对手募股时挖人墙脚,也从来没有想到国药控股会如此咄咄逼人。

上海医药希望利用新募资本收购其他制药企业、扩大其分销网络并用作流动资本。

以前在中国国有企业的圈子里也不是没有竞争,多年来中国政府都鼓励企业展开这类竞争以提高效率。但投行人士说,这些公司的管理层正在越来越多地利用更加复杂的金融战术来打败对手。

摩根大通证券(亚太)有限公司(J.P. Morgan Securities (Asia-Pacific) Ltd.)中国投资银行首席执行长方方说,它们变得越来越好胜。

管理人员如果提高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份额,就有可能得到提拔,甚至坐到竞争对手的位子上去。比如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China Eastern Airlines Corp.)董事长刘绍勇,就是在任中国南方航空(China Southern Airlines Group.)董事长期间实现强劲业绩之后担任现在这个职位的。

这种竞争是有限度的,特别是在竞争有可能损害国家利益的时候。当不止一家中国公司有意收购同样的海外资产时,就会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决定让哪家公司竞标。但知悉程序的人士说,公司为了被选中,可能会使出残酷的中伤和暗算手段。

五矿资源有限公司(Minmetals Resources)行政总裁米歇尔莫尔(Andrew Michelmore)说,为获得批准,公司之间存在残酷竞争。他说,有限的银行融资也限制了国有企业对大额资产的争夺。五矿资源的最大股东是国有企业中国五矿集团公司(China Minmetals Corp.)。

以前也曾有国有企业在投资者面前展开短兵相接的争夺。去年年底,中国产能靠前的两家风电场运营商──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China Datang Corp. Renewable Power Co.)和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Huaneng Renewables Corp.)为争取投资者投资各自的IPO而竞争,最后华能新能源不得不撤销上市计划,尴尬败退。大唐新能源完成了IPO,但只融资6.42亿美元,处于定价区间的底端。

上述两家中国药企之间的这起最新的戏剧性事件还有一点特别的曲折。中国顶尖的投资银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China International Capital Corp.,简称:中金公司)为这两家药企提供顾问服务。据知情人士透露,上海医药负责IPO的相关高管非常愤怒,因中金公司在上海医药新股发售之前帮助其竞争对手国药控股向那些希望投资中国医药板块的投资人销售股票。国药控股已成功在港上市,而上海医药还未在香港上市。

中金公司正积极通过帮助企业上市赚取更多的费用。为其竞争对手工作的一位投资银行家说,中金公司凭借其在政界的关系,总能特别顺利地拿下国有企业的上市大单。中金公司首席执行长朱云来(Levin Zhu)的父亲是国务院前总理朱镕基。同时中金公司的投资银行家数量相对较多,可以服务不同的客户,以避免利益冲突。

Dealogic的数据显示,自2005年以来,中金公司在香港市场的IPO咨询服务收入排名从第一滑落至第十一位。中金公司的一位发言人说,该公司在国药控股和上海医药的上市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在国药控股的上市交易中,中金公司是负责股票销售的券商之一,也被称作配售代理(placement agent)。而在上海医药的IPO中,中金公司是联席簿记行,并担任保荐人。这两个角色均涉及股票销售。上海医药的一位发言人拒绝置评。

国药控股的一位发言人说,股票配售和首次公开募股是不同类型的交易。国药控股并没有从上海医药上市时间的内幕消息中获利,因为中金公司用两个各自独立的团队分别服务这两家企业。这位发言人说国药控股的股票配售受到投资者的热捧。

香港董事学会(Hong Kong Institute of Directors)的主席黄天佑(Kelvin Wong)说,为不同客户配备不同的团队是一家投行应当为客户提供的最基本的服务。香港董事学会是一家促进公司改进管理的团体。

黄天佑说,由于中国内地异常激烈的竞争环境,为了履行受信责任(fiduciary duty)义务,作为竞争对手的两家公司应避免雇佣同一家投行。

黄天佑说,在雇佣银行之前,他总是要问问这些银行是否为竞争对手服务(包括贷款服务)。黄天佑也是集装箱码头运营商中远太平洋有限公司(Cosco Pacific Ltd.)的董事会成员。

黄天佑说,当你明知同一家银行在另一宗交易里帮助对手对付你,你又怎能毫无保留地聘用这家银行呢?如果这样做,你永远无法通过“无罪推定”的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