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香榭丽都怎么样:很喜欢一首曲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0:46:12
很喜欢一首曲子。现在这个年龄谈“喜欢”有些矫情了。让人心境澄澈的都是好曲子,只是身在江湖,很少有时间沉静下来,闭目享受一支曲子几乎成了一种奢侈。我对歌曲的欣赏是由心见性的,说不出具体的好来。但却是那种瞬间穿透自己心灵的曲子。弥漫在全曲中的旋律无疑与慧能的偈语有关: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慧能是讲究顿悟的,与神秀的“修”有些不同,神秀主张“坐禅习定”。我认为神秀的“修”源于人的“原罪”意识,通过不断的修达到本真的善。我曾写过一篇小文《回家》,是关于顿悟的,忽然之间人就开窍了,原来我本就不是俗家弟子啊。前几天与夏方进老师谈到禅,其实平常心就是道。我们没有顿悟的资质,也没有坐禅的环境,但只要有一颗平常心就够了。
这首曲子名字叫《悟》,推荐李爱英、都光源、Echo、堂珂、雪红、刘玉良、王树欣、王向民、学刚、陈骥才、夏正君、秋怡、高处不胜孤裘寒诸先生一听。http://www.aa33.cn/fy/03.wma
附:1、什么是禅;2、菩提本无树出处;3、慧能简介;4、神秀简介。
什么是禅
“禅”是从梵文的“禅那”这个词音翻译过来的,用今天的话来说,“禅”实际上是一个外来语,它的意思是“思维修”或“静虑”,属于菩萨行六度中的一度,指的是一种修行的方法。我们这里所说的“禅”是禅宗所传的禅,与六度中的“禅定”既有相同的一面,又有不同的一面。
与“禅”相联的有禅观、禅定、禅心、禅意、禅味、禅法、禅风、禅机等由禅引伸出来的禅语,真是丰富多彩,韵味无穷。
在印度,“禅定”可以说是最古老的一种修行的方式,早在佛教成立之前即已盛行,佛陀立教,把“戒、定、慧”立为基本三学,是每个佛教徒必须修持根本法门。佛教传入中国后,历代祖师和各个宗派,无不以“禅定”或“禅观”为其修行和立宗的根本。
禅宗兴起之后,它所提倡的“禅”与原来的“禅观”或“禅定”虽有其相同的一面,更有其不同的一面,对于相同的一面就不去说它,那末不同的是什么呢?
第一,禅宗的“禅”是一种认识。与其说它是六度中的“禅定度”,还不如说它是六度中的“智慧度”。
第二,禅宗在方法上重视学人与其师的直接对话,以启发学人的智慧。
第三,禅宗的目的第一步是开悟,认为只有“悟后起修”,才能事半功倍。
第四,禅宗的修行是将日常生活与人心的净化紧密结合,认为“平常心是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以出世的随神做入世的事业。
关于禅的种类,《楞伽经》中分为四种禅,一是愚夫所行禅,即执有法不空而行禅。二是观察义禅,即于定中对义谛作静虑之禅。三是攀援如禅,即圭峰宗密禅师所说“欣上厌下”之凡夫禅。四是如来禅,即自证圣智境界之禅。
圭峰宗密在其所著《禅源诸诠集都序》中分禅为五种:
谓带异计欣上厌下而修者,是凡夫禅。正信因果,亦以欣厌而修者,是凡夫禅。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禅。悟我法二空所显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禅。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清净禅,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根本,若能念念修习,自然渐得百千三昧。达摩门下,展转相传者,是此禅也。
宗密所分,是专就学理上的分类。在实际修行中,这五种禅可作为循序而进的五个阶段。在有真修实证的禅师引导下,每提高一个层次,就有一番悟境,就会在认识上来一次超越,这才是禅宗所提倡的“禅”。
究竟应该怎样来定义禅宗所提倡的“禅”,既是一件难事,也是一件多余的事。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禅宗是主张参“活句”的,历代禅师在接引学人时总是应病与药,精方解缚,从无死法与人。
关于禅,历代禅师和古今研究禅的学者有关论述很多。很多论述对现今修习者的心理建设,有直接或间接的感染力。
台湾耕云先生讲禅是“无念、无相、无住”。无念是心离好恶、取舍、憎爱,远离一切来自“前尘缘影”的分别想念,而非舍弃正念、正思维、无相,并不是否定外在一切事相,而是心不被外在的事物牵制。无住,是不让心停留在任何一个地方而产生执着,念起即觉,觉之即忘,活泼无染。
“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为禅。”“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着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禅宗六祖如是说。
从现代意义上来理解,禅是一种“冥想”,并用冥想的方法达到入定的境界。禅的内容,则是很难用言语文字表达的,必须亲身去体证。
对于没有修过禅的人,很难理解禅的内容,就像一个从未看过、吃过椰子的人,无论你如何形容椰子的颜色、形状、味道,他都无法领会,除非他亲自去品尝。
对于尚未进入禅门的人,禅是不能用语言文字来说明的东西,也无法依靠语言文字的说明来了解它。但语言文字却能引导或指示初学者如何去亲自体验它。因为禅的经验就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要靠自己品味。
菩提本无树出处
在南北朝的时候,佛教禅宗传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师,弘忍大师当时在湖北的黄梅开坛讲学,手下有弟子五百余人,其中翘楚者当属大弟子神秀大师。神秀也是大家公认的禅宗衣钵的继承人。弘忍渐渐的老去,于是他要在弟子中寻找一个继承人,所以他就对徒弟们说,大家都做一首偈语(有禅意的诗),看谁做得好就传衣钵给谁。这时神秀很想继承衣钵,但又怕因为出于继承衣钵的目的而去做这个偈语,违法了佛家的无为而作意境。所以他就在半夜起来,在院墙上写了一首偈语: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首偈语的意思是,要时时刻刻的去照顾自己的心灵和心境,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抗拒外面的诱惑,和种种邪魔。是一种入世的心态,强调修行的作用。而这种理解与禅宗大乘教派的顿悟是不太吻合的,所以当第二天早上大家看到这个偈语的时候,都说好,而且都猜到是神秀作的而很佩服的时候,弘忍看到了以后没有做任何的评价。因为他知道神秀还没有顿悟。
而这时,当庙里的和尚们都在谈论这首偈语的时候,被厨房里的一个火头僧—慧能禅师听到了。慧能当时就叫别人带他去看这个偈语,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慧能是个文盲,他不识字。他听别人说了这个偈语,当时就说这个人还没有领悟到真谛啊。于是他自己又做了一个偈语,央求别人写在了神秀的偈语的旁边: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有这首偈语可以看出慧能是个有大智慧的人(后世有人说他是十世比丘转世),他这个偈语很契合禅宗的顿悟的理念。是一种出世的态度,主要意思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的开悟了。
弘忍看到这个偈语以后,问身边的人是谁写的,边上的人说是慧能写的,于是他叫来了慧能,当着他和其他僧人的面说:写得乱七八糟,胡言乱语,并亲自擦掉了这个偈语。然后在慧能的头上打了三下就走了。这时只有慧能理解了五祖的意思,于是他在晚上三更的时候去了弘忍的禅房,在那里弘忍向他讲解了《金刚经》这部佛教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并传了衣钵给他。然后为了防止神秀的人伤害慧能,让慧能连夜逃走。于是慧能连夜远走南方,隐居10年之后在莆田少林寺创立了禅宗的南宗。而神秀在第二天知道了这件事以后,曾派人去追慧能,但没有追到。后来神秀成为梁朝的护国法师,创立了禅宗的北宗。
禅宗南宗创始人慧能
当神秀在北方弘法并受到朝廷的青睐时,慧能还在南方一隅传教,但慧能的禅法最终得到发扬光大,流传不绝,开创了中国化的佛教宗派——禅宗,后来一般所讲的禅宗,常常是专指慧能一系而言的。
慧能(638-713),俗姓卢,原籍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后因父亲谪官到岭南新州(今广东省新兴县东),生慧能,而为新州人(此据《坛经》和《神会语录》,王维的《六祖能禅师碑铭》则没有记载慧能的籍贯及出生地)。慧能又被记为“獦獠”,这二字当为对南方偏僻地居民的蔑称。《坛经》中这样记载,实际上也有其象征意义,人虽然长得难看,但佛性却与佛无异,所谓“獦獠身与和尚(指弘忍)不同,佛性有何差别?”(《坛经》敦煌本)慧能幼年丧父,与老母移居南海(今广东南海县),家境贫困,靠卖柴为生。《坛经》又记慧能不识字,可能他文化程度较低,但是否真的一字不识,却不必去穷究,这也隐含他意,表示了对专依经典权威的一种否定。据说,慧能一天在市场上卖柴时,听到有一人在读《金刚经》,心中有所觉悟,他打听到此经是从黄梅弘忍禅师处得来,于是他安顿好老母后,便到黄梅去参弘忍。这一段因缘,在王维和神会的记载中均无,记在《坛经》中(至于安顿老母之说,则在敦煌本《坛经》中没有记载)。
慧能参弘忍的时间,各种记载不一,大致为二十二岁或二十四岁。见弘忍时,慧能表达了佛性平等的思想。弘忍将慧能安排在磨房踏碓磨米达八个月。传说弘忍为了选择继承人,教弟子各呈心偈一首,以检验是否见性。神秀和慧能各呈一偈,神秀的偈体现了心性本净,客尘所染的思想和修行上的渐修。慧能的偈,强调清净本觉,无须修行。弘忍授法给了慧能。这个呈偈的故事为后人的编造无疑。《坛经》和神会记载中关于弘忍授衣于慧能,慧能得衣后南逃广东一事,也是真伪相参。慧能离开弘忍,当是另有原因,或是为逃避官府搜丁。慧能在弘忍门下时并未出家,属于流民。
慧能离开弘忍后,隐居十六年,“混农商于劳侣”,“杂居止于编人”(《六祖能禅师碑铭》)。慧能三十九岁左右,在广州法性寺遇见印宗法师,从印宗出家。后来慧能又到曹溪宝林寺传法。韶州刺史韦璩曾邀请慧能到韶州大梵寺说法,其法语被门人法海编集为《法宝坛经》,从敦煌本《坛经》来看,其中加入了慧能后来的语录。《坛经》后来衍生出多个版本,现存敦煌本、惠昕本、契嵩本、宗宝本四种,以敦煌本最接近于原本。
禅史中记载武则天和中宗曾征慧能入京,慧能不允之事,敦煌本《坛经》和神会都无辑录,《全唐文》中的《召曹溪慧能入京御札》,很可能是后人伪作。当时南宗人特别像临济一系,一般不入官,这与北宗有别。不论朝廷是否真的征召过慧能,这一记载本身也是为了渲染与北宗的区别之处。
慧能于先天二年(713)在新州去世,遗体归葬曹溪,唐宪宗时受大鉴禅师谥号。
慧能的禅法强调明心见性,顿悟成佛。佛性论是其禅法的理论基础,慧能的佛性论强调佛性平等,每个人都有个自性清净心,清净心体上,本有佛性,与生俱来,不是由任何外在的力量赋予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人都能成佛,都有成佛的内在依据和条件。但众生所以未能成佛,是由于被妄念迷住了本心,烦恼、妄念污染了本心,使佛性不能显现,众生难识自心佛性。实际上,众生和佛的区别,是在于迷悟之分,迷则佛是众生,悟则众生即佛。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众生要达到成佛的境界,关键在于明心见性,体认自心本有佛性。这种明、见的认识活动,在慧能是一种观照和亲证。众生的这种明心见性,是需要自身独立完成的,不靠外力,至多也只是大善知识指点一下,是所谓自性自度。这强化了众生的主体性精神。众生之所以能够自度,自己救自己,是因为除了本有佛性之外,众生心中还先天具有般若智慧来观照自心。
通过观照,明心见性之后,众生得悟,与佛无异,成佛了。这种观照,是一刹那完成的,不需要有渐进的过程,慧能称之为顿,顿悟成佛,所谓“一念若悟,即众生是佛。”(《坛经》敦煌本)这种顿悟不需要以渐修作基础,“闻其顿教,不假外修”(同上)。所以慧能对神秀的看心看净并不赞成,他讲,如果说看心,心原是妄,是空幻,也无所看,没什么可看的。如果说看净,人性本清净,看净是执著于净,是净妄。他反对北宗的坐禅,认为如果说有坐禅或禅定之修的话,那么以外离一切境界为坐,见本性不乱为禅;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慧能应此种方法,实际上是无修之修,或顿修。慧能在谈到自己的无修之修时,提出了无念、无相、无住的三原则,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念,于念而不念,不念一切境,不念一切法,无内外二相之念,唯念真如法性。无住,念念相续,不停止于任何一法,不受任何一法系缚。无相,离一切事相,只要离相,就能使性体清净无污。
这种顿悟实际上是悟修一体的,所谓顿修顿悟,顿悟顿修。慧能把这一悟修合一的顿悟称为定慧等学。定与慧是一体无二的,没有先后之分,“即定是慧体,即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同上)定慧相互含容,但从实际倾向看,慧能的定慧等学是要否定北宗所推崇的坐禅的。
通过顿悟,众生顿超佛地而得解脱,进入自由的境界。这种自由并非是政治性的概念,而是指精神的自由,内心的清净无染,是对一切事相的超越,对自我的超越。这种超越通过内心的观照而顿时完成,因而也叫内在超越。这种解脱正是永恒的自由,再也不会回到以往的迷执之地,一悟而永逸。解脱的境界,也是无所得的,从迷到悟,并未真正得到什么,所悟到的佛性,原本就在自己心中,本来具有,因而是无得之得,得而无得。
慧能在中国佛教史上是十分重要的一位历史人物,在中国禅宗史中的地位尤为突出。在中国佛教各宗派中,最具中国特色的是禅宗,准确地讲是禅宗慧能南派(南宗)。在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中,慧能走出了关键性的一步。禅宗中出现这么一个出身贫贱,大字不识的精神领袖,本身在中国社会中就是很有感召性的,再则慧能的禅法,更注重几个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心态相统一,这就有了更广泛的信仰基础。举要而言,慧能大力强调的即心即佛,众生与佛平等无二的观点,指示了众生的成佛的理想,也适应了中国人追求平等的要求。慧能提出的自主的成佛方法,否认外在的偶像和权威,迎合了中国人渴望自作主宰,反对外力压迫的愿望。顿悟成佛,不假渐修的简易快捷的成佛道路,受到喜简厌繁的具有功利性信仰的大众的欢迎。慧能看出不必去西方求佛,不必出家修行,不必在理想境界成佛,只需在日常的现世生活中成佛,使禅具有平民化、世俗化的特征,使禅成为一种人生哲学。慧能指出的成佛的自由境界,与传统的庄学相吻合,实际上是融入了庄学中的思想。
慧能的弟子,敦煌本《坛经》中列有十人,《祖堂集》列有八人,《景德传灯录》载有四十三人。最著名的有青原行思、南岳怀让、荷泽神会、南阳慧忠、永嘉玄觉五人。神会为慧能禅法争正统,行思和怀让门下弘传最盛,形成青原系和南岳系。青原系下有曹洞、云门、法眼三宗的分派,南岳系有临济、沩仰二宗的分派,其中又以临济一系延续最久。诸家的禅理并无多大差别,只是宗风各异。
禅宗北派的创始人神秀
神秀,是中国禅宗北派的开创者。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县)人,早年博览经史,唐武德八年(625)在洛阳天宫寺受具足戒。五十岁时,至蕲州黄梅县双峰东山寺(在湖北黄梅县东北三十里)参谒弘忍(602-674),从事打柴汲水等劳役以求法。如此六年,深为弘忍所器重。弘忍有一天令门弟子各作一偈呈解所悟,来决定付以衣法的人。神秀作了一偈,弘忍看见此偈,只说依此修行也有大利益,但不许可他见自本性,终于把衣法另外付给慧能。弘忍圆寂后,他去江陵当阳山(今湖北当阳县东南)玉泉寺,住在寺东七里的山上,大开禅法,二十余年中,四面八方从他就学的徒众很多。武后则天听到他的盛名,于久视元年(700)遣使迎请,当时神秀已年过九十(见宋之问《为洛下诸僧请法事迎秀禅师表》)。第二年(大足元年,701)他到了东京洛阳,住于内道场,受到特殊的礼遇。武后时时向他问道,並命于当阳置度门寺、于尉氏置报恩寺,表彰他的道德。到中宗即位(705),更受礼重。神秀住东京六年,于神龙二年(706)在天宫寺示寂,谥大通禅师。他这时候已经有一百多岁了,但他自己向来不说年龄,所以人们不知其详(见张说撰碑文)。《楞伽师资记》的作者净觉说神秀并没有什么著作,但秀门共传他所作的《大乘五方便》(一作《北宗五方便门》,又作《大乘无生方便门》),晚近在敦煌石窟发现它的写本(巴黎图书馆藏有两本);又有《观心论》一卷,亦于敦煌发现残本。他的嗣法弟子有十九人,其中嵩山普寂(651-739)、西京义福(658-736),又继续领众,受宫廷与佛徒的崇敬,不下于神秀。普寂的弟子道璇还把北宗禅传到日本。
神秀的根本思想,从他所作示众偈说:“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将心外求,舍父逃走”(见《景德传灯录》卷四),可见一斑。他纯是继承道信以来的东山法门,以“心体清净,体与佛同”立说的。神秀因此主张“坐禅习定”,以“住心看净”,为一种观行方便。《坛经》记载慧能问神秀的弟子志诚,神秀如何示众,志诚说:“常指诲大众:住心观净,常坐不卧”。他的门人张说也说他的“开法大略,则忘念以息想,极力以摄心。其入也品均凡圣;其到也行无先后。趣定之前,万缘皆闭;发慧之后,一切皆如”(张说撰《大通禅师碑》)。这都是说明神秀的禅风。后来他的弟子普寂、降魔藏更发展为“凝心入定,住心看净,起心外照,摄心内证”之说。
神秀继承了道信、弘忍以心为宗的禅法,故“特奉《楞伽》,递为心要”(见张说《碑》文),楞伽宗也立他为第七祖(此以《楞伽》译者求那跋陀罗为第一祖、达磨为第二祖、慧可为第三祖、僧璨为第四祖、道信为第五祖、弘忍为第六祖,而神秀为第七祖,见《楞伽师资记》)。但此宗从道信以来,即并重《般若》,而提倡一行三昧。神秀更扩大其方便,涉及多种经论。其门下相传有五方便门,即是:一、总彰佛体门,亦称离念门,依《起信论》说心体离念;二、开智慧门,亦称不动门,依《法华经》说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三、显不思议解脱门,依《维摩经》说无思无想为解脱;四、明诸法正性门,依《思益经》说心不起离自性为正性;五、见不异门,依《华严经》说见诸法无异,自然无碍解脱。由这五门依经论而又沟通其义,故后人称为方便经(见宗密《圆觉经大疏钞》卷三之下)。
神秀寂后,普寂、义福两大弟子在帝王的支持之下,继续阐扬他的宗风,盛极一时,有“两京之间皆宗神秀”之概。普寂并以神秀为达磨一宗的正统法嗣,立为第六祖而自称为第七祖。其慧能一系,在慧能寂后荷泽神会出而论定是非,指出达磨宗的正统法嗣不是神秀而是慧能,并以神秀之禅由方便入为渐门,不如慧能之顿悟,于是有南顿北渐之分。南顿适应当时佛徒舍繁趋简之要求,日见其盛,神秀的门庭遂日见寂寞,传了几代,法脉就断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