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超能100更新时间:毕业生“召回”:“看上去很美”下的价值追问(2011-05-10 08:28:5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10:34:49
 对那些不满就业岗位或自认为难以完美履行岗位职责的已毕业学生免费“回炉”,然后重觅工作的举措,正悄然在位于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的重庆万州三峡职业学院尝试。但据记者观察,该校的“召回”尚未形成体系,更多的是依靠有关部门、院系或教师个人的热情。(《中国青年报》5月9日)
         重庆万州三峡职业学院探索毕业生“召回”该怎么理解?此举类似于工商业对其存在缺陷的产品或商品无偿收回并实施修理、更换等挽救措施的召回制度,但正如新闻所说,“要真正建立制度,成为常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语词,也就有了毕业生“召回”制度看上去很美的论调,对此,我们该如何看待?          近年来,面对不断增加的就业压力,大学生主动“回炉再造”的现象已经不是个别现象,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不过,当学校主动探索毕业生“召回”时,就笔者的观察,恐怕是“第一个吃螃蟹的”,而由此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对教育影响都是一个值得观察的课题。             通过对现实的考察可知,早在2000年,贵州等省份就曾在技校的新生队伍中发现大学毕业生的身影,如今已经蔓延开来。时至今日,可以说,大学生毕业后“回炉”学习已经由个例发展成群体,这无疑是对高等教育的一种警示。这在笔者看来,就是重庆万州三峡职业学院探索毕业生“召回”出现的大背景,我们当然可以从就业难、市场需求、教育偏差等方面进行分析,但无论如何,毕业生召会现象都应引起关注。             笔者以为,重庆万州三峡职业学院探索毕业生“召回”既有价值回归的意义,又有对现实的拷问。现实的倒逼,让社会心理和个体习惯发生了变化,个体不在满足于一纸文凭的获得,而是在追求真正的技能,在于把所学与社会需求的有效衔接。当这种衔接无法正常实现时,“召回”或是一种必然。即使不“召回”,就笔者的观察,学生也可能通过其他的途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来适应社会的挑战。            同时,重庆万州三峡职业学院探索毕业生“召回”现象是教育缺陷的必然结果。“召回”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大学学习重理论、轻实践的偏差。长期以来,大学形成了一种重视课堂教学而轻视实际技能培养的教学模式,扩招以后,很多学校还停留在过去的教育理念上——重书本轻实践阶段,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缺乏足够的认识,教育出来的大学生动手能力很差。而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恰恰相反,各岗位更多的是需要有动手能力的实用型人才,因此,也就出现了重庆万州三峡职业学院探索毕业生“召回”现象。这是现实力量倒逼的显现。           当然,重庆万州三峡职业学院探索毕业生“召回”也是对教育的反问,也可以说,是在逼迫教育作出理念的转换。从一定程度上说,由于一部分学校专业设置不适应市场需要、专业知识陈旧、教学方式单一僵化而导致了大学生无法适应社会的挑选。长期以来,我国基本上实行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合一的体制,学生在录取时就确定了专业,完全忽视个体兴趣和现实要求,而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变化,部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脱节越来越严重。加上,部分学校过分强调与市场接轨,什么专业火就开设什么专业,而忽视了教育规律及其本身的优势专业,强行上马,以至于教学内容滞后于实践,当这些学生毕业时人才市场上已经是人满为患。如此以来,“召回”毕业生似乎成了一种必然选择。         毕业生“召回”,并不仅仅是“看上去很美”,相反,笔者以为,需要整个社会和教育界理性面对之,并对其价值进行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