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王一彤48张百度云:中美战略安全对话不会长期“寄人篱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9:51:42

这个对话应当不会‘寄人篱下’太久。这个对话的前途无非有二,要不独立成行,要不被取消。而决定其命运的最关键因素是,美方能否在涉及中国主权与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充分顾及中国的感受。

这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虽只是一次例行对话,却因增加了一个非同寻常的“项目”而格外引人关注:对话期间,首次“中美战略安全对话”将在此框架下举行,双方参与的都是军方高层人员——中方是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马晓天上将,美方则是太平洋司令部司令罗伯特·威拉德上将。显然,这是一次地道的军事与安全对话。

表面上看,这个“小对话”是寄托在战略与经济这个“大对话”的篱下,但由于后者的规格非常高,且已机制化,所以此举未尝不可以看作是双方意在使军事对话机制化的一个尝试。

近年来,中美之间涉及“战略”的对话,可谓名目繁多,花样不断翻新。最早是2005年9月举行的首次“中美战略对话”,当时美方还故作矜持,只肯承认这是“高层对话”,结果造成“一个对话,各自表述”的状况。从2006年开始,双方又增加了“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意在“从战略高度探讨双方的经贸发展”,原先的中美战略对话虽然此后依旧举行了几届,但明显被边缘化。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双方于2009年7月将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易容为“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间嵌入一个字,却把“战略”与“经济”两块内容平行地置于一个框架下。这种名称上翻来覆去、貌似玩弄文字游戏的背后,反映的是双方关系正处于转型期,各自对于对话的内容和侧重点有不同期望的现状。

从中方来说,更希望增进的是双方的政治与战略互信。这也是中方坚持把2005年的对话称为“中美战略对话”的原因。而美方则认为战略对话主要限于盟友间,中美关系的状况与此不相符。造成这种分歧的深一层的背景是,由于对中国的崛起疑虑重重,美国对华政策明显建立在“防范-抑制”的模式之上,中方则希望通过加强双方的战略互信,降低美国对华政策的抑华色彩,为自己的发展拓宽空间。

而从美方来说,眼见着中国军事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又认为中国的军事发展路径和指向不透明,因而希望在战略层面获取中国军事发展的更多信息——最好是获取中方的“战略再保证”承诺。有鉴于此,美方推动美中军事交流和对话的劲头十足。今年初,美国防长罗伯特·盖茨访华与多位中方领导人会晤时都表示,希望美中两军的接触是连续的、巩固的,不因为两国的政治事件而受到影响,并希望两军在防务安全领域建立战略对话机制。显然,此次中美战略安全对话可以看作是中方对美方表态的积极反应。

应当说,希望增进双方军事交流的愿望并无过错,但美国的问题是,一方面既迫切地希望加强两军交流,另一方面又常在安全领域无视中国的感受,甚至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侵犯中国的主权,比如高调介入南海争议、屡屡对台军售等等。这也正是造成中美军事交流一再中断,中方对建立军事对话机制信心不足的原因。

而从道理上说,作为两个制度迥异、存在着诸多潜在冲突点的顶尖级世界大国,中美在军事安全领域建立一个机制化的对话平台,无疑很有必要。白宫国家安全会议前亚洲事务主任、现任布鲁金斯学会中国中心学者的杰夫里·贝德就认为,目前美中在安全领域的对话,甚至远远落后于美国与前苏联的水平。当然,这也与中美之间虽然心存芥蒂,但军事上绝不像美苏那样处于高度紧张甚至剑拔弩张的状态有关。但无论如何,以中美两国的现状,在军事对话方面处于半真空状态是不正常的。因为俗话说得好:“话是开心的钥匙”,对话总是有益于问题的解决的。

从目前来看,双方对建立机制化的战略安全对话,仍然持谨慎态度,这次将其置于战略与经济对话这个大平台之下而非另立门户,其真实用意也是“试运行”的意思。不过,从发展趋势上看,只要不出现节外生枝事件,这个对话应当不会“寄人篱下”太久。原因有二,一是从内容上看,“战略安全对话”的重要性和敏感性足以使其另立门户;二是从形式上看,目前连环套式的对话机制多少有些不太地道。所以,这个对话的前途无非有二,要不独立成行,要不被取消。而决定其命运的最关键因素是,美方能否在涉及中国主权与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充分顾及中国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