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传统捕鱼视频: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关于电影《室友》的影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15:46:24

女性心理学家卡伦·霍妮认为,我们早期的基本焦虑(来自于父母的爱的缺失)导致了我们的神经症需要,概括来说有三种,亲近人、攻击人和回避人。所谓亲近人就是深感自己的无助感与自卑感而迫切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与帮助;攻击人就是一种对支配他人、利用他人,对权力、地位与声誉的需要;回避人就是独善其身、消极避世。正常人难免有这样的一些需要,但神经症患者过分偏执于其中的某种需要,并(无意识地)回避和压抑其他的需要,因为一旦他们意识到两种不同价值观的冲突,他们就很可能会使自己努力构建的理想化意象(完美的人格)崩溃;他们不知道变通,不知道用行之有效的方法走出困境,而是一味地无意识地强迫性地将冲突外化,归因于外,责备这个社会与他人,于是越是压抑,神经症越严重,一旦最终丧失了人格的完整性,就会陷入深深的不安与焦虑,甚至导致绝望。

影片中的Rebecca,在我看来就是一个神经症患者,带有强烈的强迫性,具有两极人格,既亲近人又攻击人;有着明显的精神分裂症,带有强烈的嫉妒妄想,对室友Sara进行严密地控制;同时又患有躁郁症,有时极度安静闲适,有时却敏感暴怒。

片中虽然没有明显的阐释Rebecca的病因,但这里不妨设想一下,按照精神分析的一般理论,任何精神病的发病原因都可以追溯到童年期的经验,这里当然不是绝对根据弗洛伊德的范性理论,主要还是从童年期的爱的缺失谈论。我们可以根据影片中的情节假想一下Rebecca的童年:Rebecca是一个独生女,家庭相当富裕,与父母住在一个相当大的别墅里,像当代许多中国独生子女家庭一样,Rebecca的父母可能对她过分地溺爱,什么都不用她操心,衣食无忧,而过分溺爱的方式可能是限制她的行动自由,设置宵禁,不允许她随便与小朋友一起去郊游,并自主决定她的兴趣爱好,比如绘画。这样的溺爱导致的结果可能就是培养了Rebecca的个人中心主义的人格,父母在她看来只是义工罢了;她可能儿童时期没有朋友,每天只是和自己的洋娃娃交流,或是与那个整天像个机器人般被呼来唤去的女佣一同出去散步;她可能对绘画丝毫没有兴趣,作画只是为了逃避父母的责备;她或许有着俄狄浦斯情结,她可能暗恋着自己的父亲,对母亲视而不见,甚至为了得到父亲不惜伤害母亲,这样的心理也许还持续到了成年期:影片中,当Rebecca带着Sara回家过感恩节时,只是在深夜与父亲进行了简单的交谈,说她在大学交到了朋友(似乎是在说我可以摆脱对父亲您的依赖了),而父亲却说“我和你妈都很宠你的”,这似乎是在暗示“我们”仍然需要(或是说“我”)你,但或许也是再说“孩子,你身患疾病,在家才是最安全的”。但不管怎样,Rebecca对她的母亲确实极为冷淡,比如当她的母亲用手想碰她受伤的脸时,她断然拒绝了,而且好像在家也没和母亲主动说过话。于是这样的生活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可能终于有一天,不知道什么原因,Rebecca开始厌恶自己的生活,她开始发现自己的人际交往总是失败;她想要独立,想摆脱自己的父母,但又不知道如何独立,想要与人交往,却不知道该如何交往,她陷入了深深的内心冲突;她开始羡慕那些有兄弟姐妹的孩子,因为他们在家里就有玩伴;她开始厌恶自己的父母,为什么他们不再生个弟弟或妹妹,或者干脆她自己就是那个最小的孩子,一出生就有哥哥和姐姐的照顾;她开始厌恶这个社会,因为不懂得如何与人交往的她感到的是社会的冷漠,她是那样的孤独,孤立无援;她甚至开始厌恶自己的命运,开始看不起自己,甚至以自残来获得痛苦的快感,以刺激自己的神经,证明自己的存在。她的父母给予她无微不至的爱,但却无法理解她的痛苦与忧愁,也就更不会有朋友来安慰她、鼓励她。她经常处于一种不安全的状态,她时常充满焦虑,生怕自己的言行不符合社会的规范而召来异样的眼光,同时又害怕他人干预自己的生活,总之,她已经不正常了,因为她找不到一种良性的方法来过一种安全而又幸福的生活。

我们总是在批评溺爱,确实,被溺爱的孩子根本没有爱的体验,可以说是一种爱的缺失。溺爱中的孩子认为凡事都是自然而然的,甚至是他人必须要为自己做的,有父母的付出就够了,丝毫不需要自己的一分努力;他根本就不会理解父母的苦心,也丝毫不会为此而感动。这样生活中的孩子,感情平淡,享乐主义严重,任何人都不可以违背他的意愿,他就是上帝。

至于这样的孩子长大后的情况,来看看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这本书中对被娇宠的孩子的阐述吧:“被宠坏的孩子长大以后,很可能成为我们社会中最危险的群众。他们会装出‘媚世’的容貌,以博取擅权的机会,而暗中却打击平常在日常工作事务上表现突出的人,从而严重地破坏其善良意志,其中有些人会作出更公开的反叛;当他们不再看到他们所习惯的谄媚和顺从时,他们即会觉得自己被出卖了;他们认为社会对他们充满敌意,而想要对他们所有同类施以报复,假如社会真的对他们的生活方式表示敌意,他们会拿出上述敌意作为他们被亏待的新证据。他们除了加强‘别人都反对我’的信念外,便一无所用。被宠坏的孩子无论是暗中破坏,还是公开反叛,无论是以精心策划驾驭别人,还是以暴力施行报复,他们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事实上,我们发现:许多从小受娇宠的人使用以上两种不同方法,而目标始终如一。在他们看来,生活的意义无非是独占鳌头,并借此获取心中想要的每件东西。”

当然,我在这里也只是假定Rebecca的神经症来自于儿童时期的父母的溺爱,至于影片中Rebecca所说的“在我家没什么是免费的”,也许是对于过去生活的一种厌恶而说的谎话,是想让Sara看得起她,不至于认为她就是一个被溺爱的、学不会独立的孩子。至于她现在的生活方式,也许也只是为了赢得他人的认可而学会的,也许这在正常人看来有点不可思议,但神经症患者的想法都千奇百怪,有时候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然而,也许Rebecca的神经症的病因来自于其他的方面,比如早期的创伤经历、父母关系的一度紧张、性虐待等等,而这里也只是假设了一下来自于儿童期的溺爱以及人际关系的缺失,而这一方面的猜想下面将不再赘述。

《室友》这部片子可以说将Rebecca的神经症人格展现的淋漓尽致。Rebecca极度地需要一个朋友,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这也许是为了弥补过去没有朋友的空白生活,也许是为了满足儿童时期所缺失的爱,也许是一种亲近人的倾向,也许是为了以朋友为依托,向别人展现自己还是值得他人需要的,是有价值的,“我有一个这么优秀的朋友,当然我在别人眼里也是优秀的”,而这明显是一种炫耀的心理。当她自以为对方将自己视为朋友时,就可以满足对方的任何需求,甚至是自己认为是对方的需求,她会关心对方的一切,不想让对方受到任何伤害,而这其实却又是一种施虐狂的倾向,她必须将对方完全占有,只允许对方有她这一个朋友,因为她把对方看作是唯一的朋友,所以,作为朋友,绝对不允许背叛。她想要占有的不仅仅是对方的时间、空间、兴趣,甚至还有对方的身体,这不仅仅是一种同性恋的倾向,更是想要和对方合二为一,即“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对于不知道真正的爱为何物、何谓朋友的Rebecca而言,这确实不是在营造一种正常的朋友关系,她只是在盲目而又强迫性地向对方施加关心与爱护,她其实根本就不理解朋友的感受,她只是在为自己着想,只是将自己缺失爱的缺陷强加于人,认为对方也同样需要无时无刻的爱,认为对方离不开自己就像自己离不开对方一样。她实际上是在恐惧丧失这样的一个朋友、丧失这样的一种爱的感觉,同时却又对朋友对自己的“不公”表示愤怒,而这就是一种最深层的冲突,也就是说,既关心一个人,又痛恨一个人,“她对我的关心竟然熟视无睹,但我又不想失去她”,于是Rebecca所作的一切努力既是在帮助朋友摆脱“困境”,又是在设法让朋友“回心转意”,也就是说,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了挽回朋友之间“正常的关系”。然,感情破裂只是她的幻想,她为朋友所做的事只会令朋友的处境更糟,只是在伤害朋友的生活以及朋友的人际关系,本来对方是把她当朋友的,谁说神经症患者不能有朋友,不能有美好的婚姻,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美丽心灵》不就是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吗?只是Rebecca推己及人的行为方式彻底毁灭了这段友谊,她带给Sara的只有恐惧与痛苦。当最终的疯狂尝试彻底失败后,留给Rebecca的尽是伤痛,她也许有那么一点点的回忆,但更多的是报复的心理,因为她认为朋友间的背叛是不能容忍的。于是攻击型人格彻底爆发,情绪彻底失控,伤害人变成了杀人的疯狂举动……

下面我将就影片中的一些情节来阐述我个人对于Rebecca的一些看法:

其实,RebeccaSara是可以成为好朋友的,这一点起码是在兴趣上是可以成立的,Rebecca喜欢绘画,而Sara喜欢时装设计,而这样的两人组合真的是堪称完美。

Rebecca在第一次出现时正是Sara酒醉回宿舍的时候,而为了不影响Sara睡觉,Rebecca在她呕吐后回宿舍时,就已经蒙头睡了,当然这肯定不是真睡了,而直到Sara第二天下午三点睡醒后才主动和她打招呼,并送上醒酒药,起码从这点看Rebecca还是挺善解人意的。

但是,当Sara的朋友随便改变她的名字的叫法时,Rebecca说了句“我就喜欢叫Rebecca”,而这一句话看似很平常,可结合影片接下来的发展,很明显可以看出,打心底地不希望除她朋友外的任何人去改变她,甚至是她的名字,这或许是因为她认为这是一种低级的玩笑,或是借此机会去向旁人展示自己的冷淡与强势,她讨厌与自己不喜欢的人建立关系。

随后,我们看到了Rebecca的“可怕”之处。她的衣服很多,似乎意味着她每天都想成为一个新的自己,归根到底是厌恶现实的自己;她要占用Sara的衣柜,可见她有着强烈的占有欲;她讨厌去party,并且极度厌恶Sara的那位爱泡吧的朋友,足见她的逃避型人格,并且希望Sara不要去参加派对,而这似乎是Rebecca完美型人格的一部分;她很喜欢去参观画展,并对Sara表现出的“喜欢”表示极度的满足,而这正是一种主观的投射;她会因Sara喜欢某部电影而特意去买那部电影的海报,以博取Sara的欢心;她会记住Sara的课程安排,以便在Sara下课时送上甜美的coffee;“看上去她真的想帮你”——那幅画中的女孩的眼睛正反映了Rebecca的心意;

Rebecca千方百计地想要Sara留在她的身边,于是就会义无反顾地满足Sara的需要,甚至是她自认为的Sara的需要:当Sara的朋友爽约后,她会半夜起来接了Sara的电话之后去与Sara聚餐,之后又去教训Sara的朋友,恐吓她不要再去接近Sara;她会在Sara遭到服装设计老师性侵扰后,不惜色诱那位老师录下那段桃色的对话,以迫使那位老师离校;她会为了与Sara去看时装展时戴上Sara赠与的耳环忍痛将自己的耳朵穿透,并露出愉悦的笑容……而这一切就是在迎合Sara的需要,并在自以为是地保护Sara,归根到底是想维持这段友谊。

总之,Rebecca为了可以与Sara在一起,可以让Sara作为她唯一的朋友,真的是做了很大的牺牲。比如故意将Sara的狗弄死,然后自残让Sara认为是她在帮忙找狗时被陌生人伤害了,就是为了换取同情,就是为了可以在Sara得心中有一定的价值感与存在感,就是为了感恩节可以带Sara回家过节;比如Sara的姐姐死后为了纪念在胸前刺上了姐姐的名字,而Rebecca最后为了挽留住她与Sara的感情,竟然在自己的胸前刺上了Sara姐姐的名字,并说“你能把我当做你的姐姐”“如果你想的话可以叫我Emily”(Sara的姐姐叫Emily),这里我们可以推测出Rebecca的心理 “既然Sara失去了姐姐,而我又一直想要个姐姐,那么我刺上她姐姐的名字,即可以弥补Sara的痛苦,又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因为我的就是她的,她的就是我的,我们是朋友”。当然Sara在知道Rebecca患病后其实是没有厌恶她的,当看到这一幕后,我想Sara肯定是彻底地崩溃了,以至于毅然决然地搬出去住了。而Rebecca呢,则彻底疯狂了。

由于Rebecca的神经症倾向,她是不可能处理好朋友之间的关系的,即便能处理好也是盲目的,她只是一心想要维持友谊罢了,她似乎只是在乎自己的感受,并用这种感受去猜测Sara的感受。她总是担心Sara会抛弃她,总是在Sara不在身边时给Sara打电话,总是在问“我能做什么?”“我们之间有问题吗?”“你生我气了?”Rebecca对于“朋友”一词过于敏感,当她感到朋友对自己的“不公”后,又会自暴自弃,而不愿意向朋友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她会去找女同,就是为了用这种方式报复朋友,从而也使自己的心里感到好受,进而压抑住内心的不安,再与朋友一起生活。

Rebecca在处理朋友的关系时陷得太深,对Sara的关心逐渐转化为一种爱,一种只有异性之间才存在的爱,她逐渐感觉与Sara合为一体,她会在接听Sara前男友电话时身临其境地把自己当作是Sara进行手淫,而具有悲剧意味的是此时Sara正与现男友做爱。

Rebecca的生命真的是一个悲剧,不知道如何去爱,偏执地爱着Sara这个唯一的朋友,却没有其他的朋友。直到最后,Rebecca死前似乎还不知道什么才叫作是真正的朋友,她想杀死Sara的朋友以便与Sara永远在一起,可她又如何明白Sara怎么可能看着朋友在自己的眼前死去?既然你珍惜自己的朋友,难道你不明白你的朋友也同样珍惜她的朋友吗?关键在于Rebecca过于偏执,“you were never my friend”,这句也许听过好多次的话从Sara嘴里讲出Rebecca在死之前真正明白了吗?也许明白,也许没有,只是唯一不变的是Rebecca真的是希望可以和Sara永远在一起。

Sara真的是一个善良的女孩,当男友建议告诉校方Rebecca的情况时,被Sara断然拒绝了,她也许也为Rebecca感到悲哀与痛苦,她真的是真心关心Rebecca的,只是Rebecca一直不明白这一点,一直陷在深深的对于恐惧丧失这段友谊的焦虑之中,她真的的是多虑了,真的是,何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