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龙之战套装哪里出:无知的痛——关于电影《短暂的生命》的影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3:12:06


你无知吗?还是大智若愚?抑或是虚假的谦逊?你也许真的很聪明,你有很高的学历,事业有成,你的女儿很漂亮,很乖,现在正和她一起过六一儿童节……你很幸福,因为你知道什么叫做幸福,当你做“幸福指数”问卷调查时从不会茫然,你也明白如何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即便是有过挫折,你仍旧像个人一样的活着。

你知道这世上有多少人过着非人的生活吗?他们早已习惯了痛苦,外表变得麻木,看上去和正常人差不多,因为现在的正常人不知有多少每天浑浑噩噩地活着。我们感叹于自己的无奈,怨恨现在的学业,怨恨现在的工作,怨恨现在的生活,却不知道还有人比我们更无奈。我们嘲笑这些人,打压这些人,就因为这些人败坏了社会风气?看看那些扫马路的大妈大爷,看看那些路边卖煮鸡蛋的外地人,看看那些失足妇女?他们真就那么令你感到厌恶?无知的人啊!我们的无知源自于物质生活的过度奢华,而他们呢?他们有些人可以说在精神与物质两方面都一无是处!他们可怜吗?确实是,我们理解他们吗?我们理解他们的痛苦吗?人们相互理解的时代终将到来吗?(《火影忍者》)

《短暂的生命》,题目不错,发人深思。尤其是在六一这样一个节日里,有多少留守儿童没有父母的陪伴?他们的节日幸福吗?那么你的童年幸福吗?影片中的何曦儿十一岁就被母亲错手打死,任何一个观众看了开头的介绍都会为这个女孩儿的死感到惋惜,都会认为女孩儿的生母李碧琪罪大恶极,但事实是这样吗?

李真的罪大恶极吗?她就真的想打死自己的女儿吗?她就那么不理智吗?我们说,起码我们在是否有理智这一方面没多大区别,我们的情绪可没有恒常性,我们很容易“激情”,要么狂笑不止,要么哭得死去活来,我们会忘我地做任何事情,可往往事后后悔不已。

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报道,说是十几岁的年轻妈妈亲手将自己刚出生不久的孩子溺死,原因很简单——受不了孩子吃奶时奶头的疼痛。这是原因吗,还是可笑之极?我们说,这确实是原因,但却不是一种丧失理智的行为,这的的确确是因为无知——完全不知道什么是母亲的责任。

而片中的母亲李呢?她无知吗?她不知道杀人要判刑吗?没错,她确实很无知,但却不是说她是个杀人恶魔。“女人生下来就是给男人搞的”,真是荒缪,正是这样一种儿童时期就已形成的思想孕育了之后错杀女儿的行为。为什么呢?很明显,这是一种女奴思想,她的生活在男人的支配下才有意义,她的价值只体现在男人的快感之中。她卑微,却又那么心甘情愿。无药可救的人呢!你难道还想就这样给你的孩子一个光明的未来吗?曦儿啊,曦儿,你的母亲到底给了你什么?

但,我们仍要说母亲李碧琪也很可怜,对,没说错。从小就被生父侵犯,却又不敢反抗;糊里糊涂就把自己的第一次给了一个比自己大十几岁的男人;为了得到安稳的生活,不知道跟过多少个男人,不知道换过多少个男人,不知道被玩过多少次……每天都过着如履薄冰的生活,每天都充满着渴望,希望自己的女儿过上幸福的生活。但,这一次的选择却成了女儿生命的终点。这是女儿的命吗?还是因为李的选择,仅仅归罪于无知吗?为了生存,难道一定要这样吗?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的女人就一定要被男人的承诺玩弄吗?李碧琪困于信念固着——女人生来就是给男人搞的——的牢笼,享受着虚假的幸福,也因此将女儿拉入深渊!自私吗?仅仅是为了生存吗?让女儿受到一点痛苦也是值得的吗?因为自己儿时也如此吗?无法抗争了吗?就因此让你的男友阿强任意欺凌你的女儿吗?你在蔑视自己的女儿吗?你在重温自己的命运吗?“她真傻,以为穿九条内裤就没事了……”,你以为你的女儿也和你一样无法逃离命运的安排吗?你在嘲笑她的徒劳的努力吗,在嘲笑她比你自己更无知吗?确实,曦儿的年纪太小了,她的逆来顺受只是在为自己赢得一碗饭,她什么都不知道,她完全不懂得生活的艰辛。所以,说句不好听的,也许她本该去另一个世界,她的观念(信念)——女人(我,我的母亲,所有的女人)都是这样生活的,我的幸福就在于此——悲哀的女孩儿啊,拿什么拯救你?于是,以此推论,李碧琪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女人就可想而知了。

为什么要打女儿?你的女儿不是你用来谋取幸福的“棋子”吗?打坏了怎么办?不过,这确实发生了,如何解释呢?

那一刻,当母亲看到床上的那一滩精液时,为什么愤怒到“眼红”了呢?她讨厌精液吗?怎么可能,女人怎会讨厌精液呢?据我分析,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启动效应。那一滩精液令她想起了自己耻辱的历史(被多个男人上),现在女儿也要被别人上(注意,压抑了太久的神经总要松弛,各种思绪、各种愤怒随之而来),她打心底地讨厌男权主义,而偏偏这个不懂事的女儿要去迎合;嫉妒。很简单,源于一种原始的儿童时期就有的冲动,自己的男友竟和自己的女儿搞,而我又算作什么呢?我老了吗,不中用了吗?“曦儿,你个不要脸的荡妇!去死吧!”;补偿感。“凭什么你活得那么无忧无虑?在那里吃着面包,喝着水,而我却要每天做饭,现在还要给你擦床单上的精液?我有多么辛苦你知道吗?(现代母亲的口头禅),你认为做爱是享受吗?我凭什么如此下贱?”将愤怒发泄在不懂事的女儿身上,以至于丧失理智的疯狂;投射。也很简单,将自己的缺陷、自己龌龊的地方放到女儿身上,女儿是恶魔(心魔),我如此讨厌她(我),恨不得杀了她(我),她(我)的存在令我感到恶心!

于是,当时清醒或是不清醒,但结果是改不了了,女儿确实死了。她后悔吗?当时应该不会,她会为自己找个借口(这就是女儿的命,也是自己的命)。由于巨大的愧疚(毕竟杀死的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她压抑住了一切,只知道是自己错杀了女儿,至于原因,那些耻于说出口的东西,完全压抑住了。也只有那最最阴狠的招数(《发条橙子》里近乎变态的“酷刑”)——被逼迫看自己女儿被凌辱的录像时,那一刻,她彻底瓦解了!原来自己的女儿遭到这样的待遇,原来自己是这样一个不称职的母亲!!(确实,我想她有点明白自己这么多年都白活了)

想到自杀了吗?确实,她那疯狂的自杀举动现在想来都是如此的可怕。可为什么要自杀呢?她以前不是再艰难都挺过来了吗?其实道理很简单——有些东西是没法承受的,比如亲手将女儿的肉体祭给恶魔,比如没有教会女儿做人的道理(虽然自己也不会,所以才更加空虚),比如杀死了自己的女儿!我们总会为自己深爱的人去死。李碧琪爱自己的女儿吗?很明显是爱的,死后重生的人真就不会说谎,她真的是想让女儿活得快乐、幸福,可自己却做不到!一个不管怎样努力却连最最起码的幸福都给不了自己女儿的人还有什么理由活在这个世上呢?她真的好累,好累,活得这么久,最后竟然进到了监狱,对女儿的承诺兑现不了了,不过现在也没必要了,因为她要到阴间去兑现!

也许是一时冲动吧!从李碧琪之后的话就可以看出来,“坏人死了,一定就下地狱吗?”。这是一种恐惧吗?我想是的,但绝不仅仅是对于“地狱”这个词的恐惧。她也许是怕如果进到地狱就没办法和女儿相见了吧!这样想的话,她是爱女儿的,也因为爱,才有了深深的愧疚。所以,那位警务处助理处长王瑞芳在听到李碧琪最后那发自肺腑的一席话后,也被感动了,她原谅了这个命运多舛的母亲。

可王瑞芳,这个高傲的女人,这个“心狠手辣”的女指挥官为什么就被感动了呢?她不是很厌恶李碧琪的吗?恨不得用尽酷刑都要撬开这个女犯人的嘴吗?但理由往往是双向的,因为她自己的女儿也被自己的丈夫侵犯过,女儿也因此得了精神方面的疾病。她既憎恨李碧琪纵容阿强侵犯曦儿的行为,也同情这个同样遭到伤害的女人。也许开始时憎恨占据着主导,但当她看到伤痕累累的李碧琪时,其实真的心软了,同样是受害者,只是现在自己的女儿还健在,而李的女儿却没了,这是一种怎样的痛苦啊!也许,刚开始王瑞芳是用警察的角色在行动,可后来确确实实是在用一个母亲的角色对话,“我连现在自己在哪儿都不是很清楚”,没错,真的是很茫然,家庭出现这么大的变故,要以怎样的的勇气才能正常生活呢?王瑞芳这个“恶”女人有那么恶吗?也无非是表面坚强,内心脆弱罢了!

影片最大的亮点,其实就是鲜明的对比了——两个女人,两个母亲。她们确实有太大的不同:一个家境富裕,一个贫困;一个住豪华公寓,一个住简陋的出租屋;一个在英国留过学,一个没收到过良好的教育;一个是理性的指挥官,一个是无知的少妇;一个女儿还有着梦想,一个女儿早已没了未来;一个女儿仍旧活在世上,一个女儿被自己亲手打死……女儿同样遭到侵犯,所不同的是,王瑞芳拿起了法律的武器,毅然反坑;而李碧琪则选择了沉默,这也许是最大的不同吧!不是因为财富,不是因为地位,不是因为权力,这些都是其次,由于知或是不知,她们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不过都是那么的令人惋惜!

珍惜吗?这是王瑞芳悟出的道理吗?她想要实现李碧琪的愿望吗——好好真爱自己的女儿!

心安了吗?以后也许不会再对犯人冷眼相看了吧!?每个人都有其脆弱的一面,不是吗?我们想要什么,就是因为自己缺什么;我们讨厌什么,就是因为自己有什么。是这样吗?抛弃偏见,追求本真吗?我们能做到吗?还是像片中仅仅以故事的形式描述事件所暗示的——我们真就把一切当作闲谈吗?我们真就这么健忘自己的信念吗?是吗?还是反面?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