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总裁夫人连城:关于神经症康复及心理问题打包疗法的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6:28:19

邹光宇 Zou Guangyu

【摘 要】对于心理问题、神经症的心理康复治疗,方法繁多。但是多数方法不是一个融方法和治疗结构、规划于一体的操作性良好的体系。“打包疗法”将两者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是一个开放的治疗方法或者治疗构架。主要步骤包含挣扎呈现、表层舒缓、解构成网、网我分离、缩网为包,将“问题”与“我”的分离,态度的建立; 循序渐进,具体到抽象,极具操作性地将人格成长过程融于一法,完成助人自助。为心理治疗和自我保健开拓了一个新的空间。

【Abstract A lot of methods of therapy on neurosis rehabilitation and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have been developed. The therapy structures and planning, however, had not been combined properly in the majority of the methods to make it easy in operating. The “packing therapy” is syncretized of the two sides together well, which is an open therapy structure or a method of psychotherapy. The main steps included are :struggle presenting, symptom comforting, deconstruction, obsession isolating, obsession deflating, which separate “ego” and the “obsessions”. Gradually or step by step, from material to abstract, manipulatively promotes growth of the personality in one method, and completes the helping client-self-assistance. The packing therapy creates a new space of psychotherapy and self psychological health caring.         

 

关键词:神经症、心理治疗、打包疗法。

The Keywords: Neurosis, psychotherapy, packing Therapy.

                 

问题提出:关于心理问题、神经症的心理康复治疗,方法繁多。但是多数方法不是一个融方法和治疗结构规划于一体的操作性良好的体系。有些方法更多的是一种理念,或者方法粗略的描述。缺少便于咨访双方互动、实施治疗的良好的操作性和包容性。

“打包疗法”(Packing Therapy)是本人在心理治疗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一种简明、形象和系统的治疗方法。经过三年多来的应用实践跟踪,发现不仅适合知识分子人群,尤其对于文化水准较低,或者人文科学修养不高的人群都是一个易于被求助者理解和接受的治疗方法。本办法高屋建瓴,不排斥各种技术的前提下,给出了一个开放式的、咨访双方都可以依靠的治疗架构。将“问题”与“我”的分离,循序渐进,具体到抽象,极具操作性地将人格成长过程融于一法,完成助人自助。

方法主体打包疗法的基本方法分五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 挣扎呈现。视症状轻重,做1到3节(次)咨询,每节50分钟。首先是让求助者对问题作充分的表达和宣泄,包括求助者面对的事务性困扰;此时可以充分体现人本主义特色,尽量使用内容反应技术,给与求助者足够的尊重。鼓励求助者自我探索、思考出路,但不需要点明点透。很多强迫症、抑郁症、恐惧症患者等都会表现出自我解嘲的一面。以2次咨询为宜,视不同对象也可以更多几节对症状的描述、回味,反复确认。这一阶段,可以穿插对咨询的总目标、阶段性目标的讨论。基本意图在患者内心逐步勾勒出一个“网罩”---有人会形容自己的心理困扰,犹如陷于一张巨大的网;一张漆黑的网,不见天日;也可能是一张灰色的“网”、透明的“网”;不同的人、不同性质的问题、不同的程度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除了用“网罩”,也可能是毒蛇、泥沼、陷阱或者钢筋水泥的穹隆来形容。治疗师可以加以形象诱导。这是进入第二阶段的一个标志;

 第二阶段,表层舒缓。1到2节咨询。意在减轻症状造成的直接痛苦。通常在给出初步诊断结论后,与求助者关于诊断结论的讨论,会给与鼓励和分析,患者的情绪会得以缓解。可采用的技术可以多样化。音乐支持舒缓、音乐思维、绘画投射分析,躯体放松训练、心理应对策略的初步点拨---症状局部缓解使得求助者仿佛感觉到“晃动的网”;“网”在悄然成型,求助者信心也得到增强。

第三阶段,解构成网。1到2节咨询,让求助者感觉到这张“网”,使用内容表达技术、图解法、必要时,采用面质技术修正混淆的思维会有助于核心问题的澄清;促进求助者提炼困扰模型,逐步形成“网”的轮廓。这种方式对于强迫症患者具有独特的效果。了解求助者的社会文化背景,关于文化的讨论,宗教的认识,相关哲学思辨方法的讨论可以促进“网”的概念形成。关于这个“网罩”概念的形成力求透彻。

第四阶段,网我分离。所需要的咨询节数因人而异,经过前三个阶段的咨询, “网”的概念形成,标志性地形成了“我”与“网”的分离。亦即形成了一个,“我是正常的,我遇到了心理困扰问题”。这个信念的达成,焦虑会显著减轻,茫然的慌乱感消失。此时走进了实体的心理分析和治疗阶段。“网”成了“我”要解决问题。基本离开了“我不正常”的混沌茫然状态。但是求助者自我同一性可能依然偏低。

这一阶段从具体事件的讨论,分离出具体的困扰现象及其原因。求助者也许不善于言辞,但是自身发生的种种困扰却是历历在目。不避讳让求助者滔滔不绝地宣泄或者对于自我不解的表述;以帮助咨询师望闻问切。而咨询师角色此时的重要意义在于引导求助者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飞跃---直指潜意识非理性信念。

求助者建立期望的概念以后,第一感觉就是如何挣脱这张“网”。此时咨询师切不可做过度的效果承诺和盲目的鼓励。防止情绪反复和过高的期望导致求助者产生挫折感而丧失信心。这对于后续的治疗极为不利甚至可能前功尽弃。纲举目张,纲断网破的道理要做一个充分的讨论。对于非理性信念从具体到抽象要做反复的探索。求得求助者彻底的自我开放和积极探索,帮助求助者建立“面网图破网”的态度。

随着对“网纲”的围剿—不合理性念体系的意识和自我觉悟,这张网在逐步缩小,变得透明。压迫感降低。

第五阶段,缩网为包。1到2节咨询,咨询内容可以是重复性带暗示性的。对于某些敏感、暗示性强的求助者,可以采用不同深度的催眠技术。将已经弱化的“网型”落地为一个院落“围墙”—因为困扰还在,简单宣称“网”的消失是不现实的,必须要循序渐进。与“网罩”比较,“围墙”至少给了一个“开门而出”,或者翻“墙”而过的可能,甚至迈腿可越的“矮墙”。此时求助者信心已经增强许多。已能认识情绪的反复出自问题的规律;也能知道自己常常可以流连于“围墙”之外---某些时候感觉不到症状。在不同的求助者心目中这个“院墙”可以是有门的,也可以有钥匙---这把钥匙往往意味着治疗师、咨询师的帮助---依赖感。

这一阶段最关键的是,助推求助者,把院墙变成一个“包”。虽然这个“包”“我”暂时还要背着,“我”也可以放下。但是“包”对“我”是方便的,“我”把这些负面的情绪反应,不好的感觉,奇怪的念头都可以放进去“包”里去。悟性高的求助者,也许可以脱口而出,“我也可以把他理解成脸上的一颗“青春痘?”

 

对于很多求助者,次级症状往往是更大的心理压力。“我”和“问题”的分离,几乎完全消除了与“问题”相关的次级症状,对于心理压力的消除是直接的,也是事半功倍的。

最后阶段咨询师的任务在于引导求助者完成另一个飞跃,从(症状)现象改善到态度建立的真正的人格成长。这画龙点睛之笔,也是打包疗法的精髓所在。不仅仅是很好地回答了求助者什么是“我真正好了(?)”的问题。前期各个阶段的咨询铺垫使得人格基于态度改变的成长,成为顺理成章的过程。咨询师也不必陪伴求助者走到完全没有症状的状况,求助者会坦然接受咨询师的告别,背着那个暂时的“包”,一路走去,坚信那个包就像脸上的青春痘一样,迟早会化于无形。

 

                  图表1 三个典型案例对比分析

求助者

基本症状

咨询前状态

咨询后状态

治疗周期

西南G女士34岁,大本理工科毕业,职员。

被夫诉离婚,强迫思维,遇人即出现“害人”念头,艾滋病恐惧,痛苦体验超过一年半。

“愿断臂以换取强迫消失”,每天多次出现强迫思维,惶恐不安;Scl-90总 310分;强迫4.7分,人际敏感4.0分

按照案主自定焦虑度十级,多数处于0和1以下。偶尔有念头冒出来,不再抵抗和紧张。Scl-90,总分133,强迫1.9,人际敏感2.1

3个月(每月四次);

3个月(每月3次)

3个月(每月2次)。

 

华南L女士43岁,公务员,大专学历。

意外丧偶,再婚离婚,抑郁性心理障碍,轻度强迫思维,再婚后持续一年三个月“煎熬”

低落,无法忍受,不能接受离婚,以泪洗面,自卑,不能正常工作,自杀倾向。Scl90总分270分;焦虑自评: 68分;抑郁自评:74分。

已能轻松面对,不再悲哀,症状完全消失,回访谈笑风生。Scl90总132分;焦虑自评:39分;抑郁自评43分;

2个月(每月四次);

2个月(每月2次)。

 

 

华南M女27岁,未婚。高中肄业。少女时代离家,商业自雇。

三角恋挫折,历时三年,母女对立;抑郁性神经症、强迫症;自杀未遂。

痛苦低落,时常面对男友暴怒,并有欲杀之而后快的念头;频繁思虑过去,体验痛苦,不能自拔;焦虑自评:66分;抑郁自评80分;scl90总320分。

懂得需要情绪管理,改善人际关系。不再任性,能体会工作和花钱的快乐。和母亲和解。Slc90,158分,焦虑自评:47分;抑郁自评49分。

2个月(每月四次);

3个月(每月3次);

2个月(每月2次)。

 

在实际应用中,本人数十例案例的应用效果,有力支持了打包疗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列表中三个典型案例更是生动地体现了打包疗法的优势(见图表1)。

西南某市G女士顽固性的强迫症康复治疗;华南某市L女士离婚后抑郁性神经症康复治疗;华南某市M女,强迫症的康复治疗,全程按照打包疗法实施。在第三阶段,解构成网时,M女因为文化偏低,障碍模型抽象剥离遇到一些困难和反复,改以形象语言沟通,也得到顺利通过。三例求助者的治疗表现出过程的轻松性,从容性,自主性特征,效果显著。

结语:打包疗法将两者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是一个开放的治疗方法或者治疗构架。主要步骤包含挣扎呈现、表层舒缓、解构成网、网我分离、缩网为包,将“问题”与“我”的分离,循序渐进,具体到抽象,极具操作性地将人格成长过程融于一法,完成助人自助。

 

参考文献

[1] ROGERS C R. Client-centered therapy. In S. Arieti (Ed.), American handbook of psychiatry [M]. New York: Basic Books, 1966.

[2] Rogers C R. The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s of therapeutic personality change. Journal of Consulting Psychology.1957, 21(2), 95-103

 

[3] Beck  A  T. Cognitive therapy   and the emotional disorders.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1976

[4] 杨家正.解困之道[M].香港:香港大学出版社,2001.3-20,21-50.

[5] Ellis, A. Postmodern ethics for active-directive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1997,19:211-225.

[6] 陈志贤. 后现代的咨商与辅导. 辅导季刊. 1998, 34 (2):23-30

[7] White M. Deconstruction and theory. Dulwich Center Newsletter, 1994, 3:21-40

[8] 郑日昌. 心理辅导的新进展. 心理科学. 2000, 23 (5): 599-602

[9] 王岳川.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2007年10月 30日 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