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萌混血儿:融科·檀香山-花园洋房,允许我放肆想像的闹市私领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11:43:31
花园洋房,允许我放肆想像的闹市私领地
来源:长沙晚报  时间:2009-05-15   点击量:184

融科·檀香山现场实景。均为陆兵 摄

摇曳的薰衣草。

    长沙大道598号。粟塘。这个几乎被人忘记乳名的地方,在卉木萋萋中迎来了2009年春天。

    5月初夏,一群来自重庆的园丁正在紧张施工,之前的几个月,他们静静忙碌中,创造了一个好莱坞大片式的奇迹——一大片紫色的薰衣草,在微风中迷雾般摇曳,令人心生恍惚,以为置身普罗旺斯,数十栋美国加州风格的洋房,掩映在全冠树木的青翠浓荫中……

    时光,斗转星移。多年前,这里还是水田菜地、红砖瓦房,而如今,则是一片异域风情的花园洋房。一个叫做融科·檀香山的楼盘的出现,纠结着人文与时代情节的不老记忆,在这个长久以来一直被人们称作粟塘的地方,不经意间,完成了时代赋予的新的城市理想……

    机场高速从粟塘擦身而过,体育新城缄默在林立的脚手架下,不远处,武广新火车站的施工正在紧张进行,这个春天,城市开始了遥远的想像。

    历史刻在老去的建筑里

    2006年。秋天,刘蔚和来自北京从事建筑、文化行业的几位朋友去了一趟静卧于湘江之中的橘子洲,来长沙三四年,刘蔚还是第一次来到橘子洲。在橘子洲,刘蔚和朋友们惊喜地发现,这片不大的洲上,居然保留着一些老洋房:长沙海关旧址、美孚洋行、唐生智公馆、神职人员寓所、橘洲客栈……班驳的痕迹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每栋洋房的背后,都有一个传奇。

    这让刘蔚突然想起,十几年前,他在上海同济大学上大学时,很多次走在南京路、静安寺路、淮海路上,目光穿过道路两旁高大的法国梧桐,落在写满精致、优雅的老洋房上。一时间,时光错乱,让人有些恍惚,竟然不知道身处何方。这番流年光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高度心理契合,只有穿过这些高墙,越过这些青瓦才会出现。

    这个镜头,在以后的很多时光里,都会不经意闪现。在那次橘子洲探访之后,刘蔚利用空余时间,走访了长沙很多老建筑、老洋房,在他心里逐渐形成了一张完整的长沙老洋房地图,他觉得长沙的历史不仅仅只阵列在博物馆里,也刻在这些已经老去的建筑里。“建筑是石头写成的史书”。

    寻找城市人居理想

    长沙老洋房,作为上个世纪初进入长沙的西方近现代建筑,曾引领了一个时代的潮流,为湖湘建筑元素增添了新内容,也为长沙人的居住增添了新的体验。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给这座城市注入了新的因子,影响了这座城市的性格。

    在多年轮回后,洋房开始回归,从2005年起,在长沙,标榜为洋房的住宅不断涌现,西街花园、蔚蓝海岸、南山·苏堤亚诺、郡原·居里……和上个世纪的老洋房一样,新洋房建筑形式,平面功能布局完全西化。这些洋房承袭人物精神、建筑风范、传承更高的精神诉求,以大胆创新的规划理念,为洋房树立前瞻性标准,引领一场建筑之于城市的革命,更突破性诠释着全新居住价值,显现出一个城市的人居理想。

    2008年,融科智地位于长沙体育新城一块200多亩的土地即将进入开发阶段,此时的体育新城,成为城市化的受益者,经历着一场嬗变:曾经荒芜的土地现已塔吊林立,一幢幢高楼将拔地而起。而武广客运专线,这个湖南史上最大的投资项目,建设工地热火朝天,朝着2010年通车的目标坚定前行,届时,到香港一日可实现返往。炒得沸沸扬扬的长沙地铁终于尘埃落定,2009年,2号线在此率先启动,长沙终于向国际化的大都市迈出坚实的步伐……地铁、高铁、轻轨等公共设施建设及房地产开发蔚为壮观,跃跃欲试在更广泛的空间里,构筑一种我们不曾拥有的生活,从而让这座城市的未来充满想像。

    刘蔚称,在对这块土地进行规划时,他们曾提出很多种方案。但最终,刘蔚决定,盖花园洋房。两年来,刘蔚在长沙一直萦绕的情愫,终于找到了释放契合。

    在超越中保持人文情怀

    越来越多的市场人士认为,时代不断前进,而作为建筑,只有创新,才能历久弥新。

    刘蔚坦言,在这块寸土寸金的土地上盖洋房,所获得的直接收益,可能不会高于其他形态的物业,但是这其间对未来蕴藏着的价值不可估量。

    在融科·檀香山实景样板区,记者看到,新洋房将现代人居科技成果,如电梯、地板采暖引入洋房;为了打造洋房社区整体空间的艺术质感,让所有车辆停入地下车库,使其外部空间更加纯粹,增加洋房的外部景观资源,营造出不同于人工痕迹过重的景观风格。优雅的入户花园,奢侈的宽景露台,以及洋房独有的地下室,通过电梯与住所相连,成为一个专属领地,这里是私家的电影院、藏书馆、健身房、酒吧……半地下室与庭院融为一体,将景观引入半地下室,个性化的前庭后庭、中庭环庭、上院下院、大院小院,营造出阳光三叠的盎然情趣;俯仰之间,带来景观环庭的格调。

    刘蔚感慨,当生活从不同的院落迁移至千篇一律,千城一面的高楼大厦时,已经没有一个城市可以理直气壮地找出完全属于自己的面孔。而长沙的城市特色和个性,就存于这些建筑之中,这是一个城市弥足珍贵的文化读本。若干年后,它们将成为这座城市宝贵的人文财富。

    记者观察

让城市建筑成为一本书

    1904年,长沙开埠,洋行,外侨蜂拥而至,一栋栋洋房出现,加之沪、苏等沿海地区商人入湘,长沙民居逐步融入了西方的建筑元素。据1909年《长沙日报》载:长沙马太生绸庄“今夏改造新式样楼门面”,钧和绸庄“仿造洋楼”,湘南京帽靴庄建“以合新式洋楼门面”。可见,民众开始模仿洋式建筑的一些手法。

    但纯粹的西式建设在长沙很少见,只是造就了许多中西合璧的公馆。

    这些老洋房完美糅合了中国住宅的人文向往与西式住宅的建筑精华,固守舒适本真,以自由艺术的外部空间,错落灵动的内部结构,延展出个性化的审美趣味,在当时可谓开一时风气之先。

    长沙这些老洋房,绝大部分都集中在黄兴路、人民路、蔡锷路、中山路等繁华路段,与周边流光溢彩的高楼大厦形成鲜明反差。年代已经久远,有些老洋房无力与岁月抗争,时间的磨砺,已变得破烂不堪,无从想象当年的动人颜容。有些已销声匿迹,静静走进历史,只留给后人深深叹息。2006年5月,德国规划学专家哈森普鲁格教授在长沙访问期间,说“最好的城市规划不应该是让旧景象全部消失,更不主张把居住者集体迁走,再把建筑物大手笔改头换面。而应该整体上保持一种渐进演化,让城市建筑成为一本书,能用它本身的存在形态讲述故事,把旧的记忆、时光、生活方式全部留在一砖一瓦之上。”

    但毕竟还有些老建筑是幸运的,不仅依然实现着自己作为建筑物的价值,还让人们在现实中触摸到历史。如建于20世纪30年代的李觉公馆,目前还是周南中学老楼区的办公楼……今天,我们也更加懂得了这些老建筑的价值,很多老建筑已列入到文物保护名单,开始以有尊严的姿态,面对后来的敬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