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营业员招聘:全力打好“十一五”中盘攻坚战——市委三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解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6:25:33
全力打好“十一五”中盘攻坚战——市委三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解读
发布时间:2008-01-07 作者: 来源:
【字体:大中小】
1月3日至6日,备受关注的市委三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在完成既定会议议程后圆满结束。在6日召开的大会上,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新实,市委副书记、市长缪瑞林分别作了题为《好字当头,后发快进,干字为本,在跨越发展主旋律中谱写工业突破新篇章》、《矢志跨越,奋力赶超,全力打好“十一五”中盘攻坚战》的报告。 两个报告对去年的工作情况进行了回顾总结,并以“好字当头,后发快进,干字为本”为指导思想和主线,明确指出了今年的工作目标、任务和实施的举措。两个报告高屋建瓴、主题鲜明,措施明确,催人奋进。
盘点2007年:辉煌成绩令人鼓舞发展势头令人振奋
刚刚过去的2007年,是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全面落实省、市党代会部署的开局之年。全市上下紧紧抓住加速工业化这个核心,牢固确立“一切为了大项目、为了大项目一切”的理念,始终以高昂的斗志拼抢大项目,务实的作风培植大产业,扎实的举措推动大创业,全市经济呈现活力迸发、持续攀升的强劲态势。预计全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0亿元、增长15.5%,比上年快0.5个百分点,比“十五”时期平均增速快2.9个百分点,创1998年以来最高水平;财政总收入61.2亿元,同比增长60.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2.9亿元,同比增长6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8.6亿元,增长17.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3亿元、增长30.9%,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20亿元、增长89.6%,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因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9468元和4880元,同比增长15.8%和15.4%。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进出口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继续保持全省第一。
亮点一:县区经济快速发展 争先进位势头更加强劲
报告点击:沭阳县围绕“全市三分总量有其一,跻身苏北前三强”的目标,大力实施“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全面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一般预算收入在苏北县市中从2005年的第8位跃升到第5位。泗阳县围绕“三个翻番,跃升十位”和“六年振兴”的目标,突出大项目突破和大产业培植,一般预算收入两年跃升了4位。泗洪县围绕“总量再翻番,进入苏北十强”的目标,扎实开展“大项目百日推进赛”等系列活动,一般预算收入在苏北县市中从第16位跃升到第14位。宿豫区围绕“总量三年翻一番、人均全面争第一”的目标,以“凝心才聚力、争先才进位、创新才有路、爱拼才会赢”的“宿豫文化”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一般预算收入两年增长1.9倍。宿城区围绕“重返全市第一方阵、成为苏北区级一流”的目标,大力弘扬“万众一心、战天斗地、攻坚克难、志在发展”的“恒力精神”,全区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一般预算收入两年增长2.35倍。
亮点二:大项目推进成效显著 产业支撑能力更加突出
报告点击:全市上下按照“强力推进大项目”的要求,大力开展“大项目推进年”、招商引资“首季开门红”和南北挂钩招商月等活动,单体项目引进规模越来越大、质态越来越好。据统计,2007年全市合同引进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55个,计划总投资495亿元。目前,已开工建设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项目34个,已竣工投产13个。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4.2亿元,同比增长69.9%,成为我市首家销售收入超20亿元的企业。随着大项目建设快速推进,传统产业不断升级,新兴产业快速崛起,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市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18家,总数达1328家。预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1.5亿元,同比增长24%,连续22个月增速位居全省第一。纺织服装、木材加工、轻工食品、玻璃建材、化工医药、金属压延等六大支柱产业实现增加值94.1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4.4%。
亮点三:园区实力迅速提升 示范带动作用更加凸显
报告点击:预计全市开发区实现业务总收入254.5亿元,同比增长66.6%;财政总收入21.2亿元,同比增长135%;工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37.8亿元,同比增长57.3%;投产企业1560家,同比增长24.6%;吸纳从业人员21.2万人,同比增长21.6%。宿迁经济开发区全年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7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6个,协议利用资金42亿元;有5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竣工投产,占全市总数的38.5%。湖滨新城开发区大力推进“五园一区”建设,全年实现财政收入3600万元,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苏宿工业园以建设“苏北一流工业园区”为目标,克服起步晚、时间短等不利因素,年内完成项目注册11个、开工建设6个,实现了财政收入零的突破。
亮点四:全民创业如火如荼 跨越发展氛围更加浓厚
报告点击:2007年,我市始终把“强势发动大创业”作为加快工业化进程、致富广大群众的重要抓手,大力弘扬“生态为归宿、创业求变迁”的城市精神,全面推广“三来一加”、创业行动村村行等创业模式,区域经济发展加速从“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全市全年新发展个体工商户29940户、私营企业3718家、新增从业人员26.2万人;形成“三来一加”专业村905个,从业人员52万人。
亮点五:重点工程进展顺利 城市功能不断提升
报告点击:城市发展概念性规划、湖滨新城概念性规划、古黄河风光带景观规划三个国际征集方案的整合完善工作全面完成。洋河滩闸改造全面完工,新沂河整治顺利推进。市区第二饮用水源工程、南水北调截污导流工程先后开工建设。325省道宿迁南二环和泗阳绕城段、皂河船闸、宿邳一级公路相继建成,运河宿迁港、泗阳和刘老涧三线船闸等项目进展顺利。宿迁粮食物流中心、淮海建材装饰城、沭阳新世界商业广场、泗阳华东国际木业城、泗洪农机汽车大市场等重点商业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全年新开工房地产面积752万平方米,其中市区230.4万平方米。市区总人口达到40.2万人,全市城市化率达34.4%。市区新增绿化面积61.6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5.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9.9平方米,城市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增量均居全省第一。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2.7%,超出全省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完成,9家景区通过国家2A级旅游景区验收,龙王庙行宫成为全市第一家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声音:近年来,我们坚持以规划为龙头,加强建设和管理,加快推行规划的全覆盖工作,使我市从中心城市到县城、到乡村,规划已经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为提升我市规划水平,我们采取规划方案在国际上和全国范围招标的方法,大力推进重点区域的一些控制性强包括市湖滨新城在内核心区域以及濒水区域的规划,使得我们城市的规划跟国际的理念能够接轨。在加强规划的管理方面,我们建立一系列规章制度,特别是加大规划方案的评审和规划建设过程的监督,现在已逐渐形成“人人尊重规划、自觉维护规划严肃性”的良好局面。(市政府副秘书长、市规划局局长 华志明)
亮点六:高效规模农业快速发展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报告点击:新增高效农业种植面积34万亩、高效渔业面积11.7万亩,总面积分别达到163.7万亩和31.7万亩,以市为单位食用菌、花卉苗木、单体设施鲜切花面积列全省第一。全市新增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24个、绿色食品18个,总数分别达到242个和132个。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8家,总数达144家。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6个,总数达280个。2566个农村集中居住点规划编制基本完成,104个康居示范村全部启动建设。小城镇“1+4”工程新增各类建筑面积271万平方米。新建农家店、小超市280个,创建三星级为农服务社25个。农村公路新建成通车里程1018公里。完成中低产田改造27.8万亩。建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109个,整治村庄河塘2540个,疏浚县乡河道256条,建成沼气生态村56个、户用沼气池6612个,完成改厕5.5万户。大力实施“千村万户帮扶”工程,254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实现村企挂钩全覆盖,全年共投入各类帮扶资金2.78亿元,贫困村脱贫致富步伐明显加快。
声音:近年来,我们众兴镇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积极发挥区位优势,以科学的规划加快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我们通过调优产业结构,加快发展蔬菜、水产、禽畜、食用菌等特色高效农业,进一步拓宽农民持续增收渠道;通过培养农民自主创业和实用技术等方面教育培训引导农民由传统农民向现代新型农民转变。同时,我们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积极发动党员干部带头创业,目前全镇共有工业企业468家,从业人数近3万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0家,从业人数1.5万人,有效推动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为农民增收增加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强了“后劲”。
(泗阳县众兴镇党委书记 夏养育)
亮点七:财政收入快速增长 金融运行稳中趋好
报告点击:全市财政总收入突破60亿元,达到61.2亿元、净增23.2亿元,增长60.7%;一般预算收入突破30亿元,达到32.9亿元、净增12.9亿元,增长64.1%。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11.3%,同比提高了2.9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比重达到75.9%,同比提高4.3个百分点,其中市区达到78.4%。江苏银行宿迁分行挂牌营运,华泰证券公司宿迁服务部对外营业,新增市级保险公司3家。沭阳、泗阳信用联社成功改组为农村合作银行,市区信用联社改组工作进展顺利。在全省率先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全市农民已获保险赔款近2500万元。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55.7亿元,增长26.2%;贷款余额257.1亿元,增长31.5%,其中工业贷款余额45.8亿元,比年初增加22.6亿元。
声音:陇集镇原是一个人口小镇、工业零镇、财政穷镇。近两年,我们靠建自己的工业区和加快招商引资方式,特别是靠动员社会力量建设标准化厂房,恐巢引凤方式,使我镇工业发展走向腾飞之路。到2007年底,我镇规模企业由原来连续10年为零,突破到5家;工业增值税从2005年、2006年的1.48万元和47万元,到今年突破1000万元。财政收入由2005年、2006年的195万和328万,到今年实现2065万元。2008年我们将进一步动员全镇上下大抓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和全民创业,注重建设更高层次的工业区,力争2008年再引进10个以上工业项目,超亿元项目3个,确保2008年财政收入超3000万元。(沭阳县陇集镇党委书记 何杰)
亮点八:社会建设不断加强 民计民生有效改善
报告点击:市公共实训基地、宿迁高等师范、应用职业技术学校、经贸高职新校区一期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全市普职比调整到4.6:5.4。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4.7%,连续第三年位居苏北第一。高校录取人数历史最多,本科增长率居苏北首位。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政策全面落实,农村中小学“四配套”工程率先通过省级验收。在全省率先将惠民医疗服务体系建到村一级。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正式成立,全年实施星火、火炬计划38个。城乡文化体育设施不断完善,新增农村有线电视用户7万户。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65万人,2.01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新增农村劳务输出5.9万人、内转8.4万人,首次出现内转大于外输的可喜局面。各级经济开发区吸纳从业人员21.2万人、增长21.6%,全市905个“三来一加”专业村从业人员达52万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成效明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2%,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廉租房制度全面建立,全年开工经济适用房(定销房)51万平方米、竣工41万平方米。建立了城乡低保标准增长机制,形成了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农村敬老院新增床位3788个,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41%,比上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三县两区慈善总会全部成立,4000余名困难群众得到慈善救助。公职人员义工制度全面启动。残疾人、孤残儿童救助工作进一步加强,市儿童福利院开工建设。新创办“春蕾班”33个,累计达到370个,资助特困女童近2万名。“农村关爱工程”受到国家和省有关部门充分肯定,全市共新建寄宿制学生宿舍35万平方米、食堂15.6万平方米,寄宿留守儿童6.3万人,占在校留守儿童总数的68.3%。平安创建工作扎实推进。信访案件党政领导包案制度在全国推广。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取得显著成效。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目标圆满实现。荣获了“浙商(中国)最佳投资城市”特别奖,成为全国惟一连续三年获此殊荣的城市。此外,统计、物价、审计、人防、宗教、气象等各方面事业协调发展,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都有了新的进步。
攻坚2008年:好字当头 矢志跨 越后发快进 奋力赶超 干字为本 加速突破
今年全市工业经济发展主要奋斗目标——持续开展“大项目推进年”活动,竣工投产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项目60个,开工建设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80个,洽谈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00个;
——新引进开工建设13个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当年投入4亿元的大项目,并对此项目标完成情况实行“一票否决”;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650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以上,增速继续保持全省第一;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0%以上,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占50%以上;
——所有乡镇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户以上,50%以上乡镇财政收入超千万元;
——万元GDP能耗下降5.6%,COD、SO2排放总量在2005年基础上分别削减5.1%和1.8%;
——财政总收入增长35%以上,占全省的比重提高到1.4%,一般预算收入增长40%以上,其中税收收入达75%以上;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双双增长12%以上。
工作指导思想
好字当头——坚持顺势而为、科学发展
后发快进——坚持能快则快、好中求进
干字为本——坚持干事创业、务实苦干
重点工作及举措
关键词一:工业经济
解析:工业是突破全局的最重要抓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突破工业的最现实选择。大项目牵一发而动全身,是解决问题的“脊梁骨”、未来发展的支撑点、后发快进的生命线。一个大项目顶上一打小项目,怎么提都不过分,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应该说,谁抓住了大项目,谁就抓住了区域竞争的主动权;哪个区域集聚了一批大项目,哪里就有跨越发展的强劲动力。
措施一:坚持招大引强,全力扩张工业经济总量
思路:牢固确立大项目带动战略不动摇,深入开展“大项目推进年”活动,以大项目调优经济结构,以大项目增强发展后劲,以大项目实现裂变式增长,全力构建结构更优、规模更大、质态更好的新型工业体系。
任务:全市确保完成竣工投产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项目60个、开工建设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80个、洽谈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00个,三县五区累计新引进开工建设计划投资10亿元以上、当年投资4亿元以上的项目13个。
重点:提升招引层次。坚持有所侧重、有所取舍,积极引进一批高投入量、高技术含量、高成长性的旗舰项目和优质项目。今年,三县五区要力争在招引1亿美元的外资大项目上实现突破。
拓展招引领域。继续按照“主攻浙江、提升苏沪、拓展港台、突破日韩”的思路,锁定目标,主动出击,招大商、引巨资;全面加强与世界500强、国内500强、行业100强以及国内外上市公司的联系与合作;根据国家和全省产业发展导向,积极向上争取重大项目布点。
依靠大项目催生大产业。引进高端前沿大项目,加强现有企业上下游配套,提高科技含量,提升产业内在质量,形成相互联系、整体发展的产业集群。
创新招引方式。继续坚持全员招商和专业招商并举;推行协作组招商和产业招商并重;坚持政府推动和企业招商相结合;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地区商会、中介组织的作用。
加快建设步伐。加快构建大项目招引与建设分工协作机制,做到每个项目都有工地帮办人员,力争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达效。
措施二:着力培大育强,提升工业经济发展质态
思路:坚持招大引强与培大育强并举,加大对本土重点骨干企业、外来竣工投产企业扶持力度,促进裂变扩张、做大做强。
重点:培植龙头企业。大力实施“规模企业上台阶”和“微小企业进规模”工程,进一步加大对全市50强的扶持力度,促进企业做大规模、做强实力、做优质态。年内,确保全市新增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20家,其中超10亿元企业4家。鼓励本土企业和引进投产企业增资扩股,新增部分享受招商引资同等优惠政策。
加快管理创新。积极引导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等内部管理制度,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鼓励企业加快推进股份制改造,积极创新组织形式,实现投入多元化、风险社会化、动力群体化。
突出技术创新。支持企业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作为自主创新的主渠道,吸引更多的创新要素集聚,促使更多的创新成果转化。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工作站等研发机构建设,确保新建市级以上技术中心5家,实施星火、火炬项目50个。加快主导产业研发中心建设,最大效能地整合技术资源,促进主导产业加速发展。重点培育一批有核心技术、有自主品牌、有优势产品、有发展潜力的“四有”成长型科技企业,确保年内培育25家,“十一五”末建成100家。
加快品牌创建。坚持“政府积极推动、企业主动参与、社会普遍关注”,进一步完善品牌培育规划,走出一条“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城市”的发展路子,实现企业品牌与区域品牌联动发展。引导企业加大“三级名牌”和“三名商标”的创建力度,进一步壮大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群体。年内,要争创中国名牌产品1个、省级名牌产品10个,中国驰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10件。
声音:为加快企业做大做强,全市经贸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扶持政策,鼓励规模企业的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工作,加快促进规模企业实现快速发展;对50强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以推动企业做大做强步伐,促进企业能在短期内迅速实现扩张,同时对确定的500家微小企业进行重点培育,采取行政推动、政策激励、资金支持等各项扶持措施,推动这些企业能在“十一五”末全部进入规模企业行列。(市经贸委主任、国资委主任 郑亚军)
措施三:增强园区实力,打造工业经济最佳平台
思路:积极应对宏观环境变化的新特征和园区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发展模式,全力加快建设,全面提升综合实力。
重点:明确产业定位。对内,高度重视园区的功能分区,做到同种行业、同类企业相对集中,便于资源的高效流动、隔墙配套;对外,牢固确立全市“一盘棋”和“大开发区”的理念,加快市区各园区规划、基础设施的有效对接,加快市县园区之间沟通协调,政策整合,明确定位,培育优势,形成特色鲜明的块状经济。继续按照“大项目进经济开发区,小项目进标准厂房和乡镇工业集中区”的要求,为园区产业配套招引项目,提高乡镇工业集中区发展水平,确保年内涌现5个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的乡镇工业集中区。
实现“二次创业”。围绕建设国家级开发区目标,按照“集约开发、集合能量、集聚产业”的要求,集中力量主攻大项目,着力打造优势产业,提升园区的要素集聚力、项目聚合力和效益产出力。围绕产业链条,着眼“闭路循环”,发展循环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建立符合发展要求的产业体系。鼓励企业增资扩股,加快技术创新,逐步规范劳动用工管理、提高劳动者社会保障水平。
增强发展活力。按照“应放尽放,能放快放”的原则,进一步加大授权范围,建立更加灵活的发展机制。认真研究新体制下促进开发区发展的办法,有针对性地做好服务和指导工作,真正使开发区成为“三最四低”的创业园区。
完善功能配套。加快园区邻里中心、蓝领公寓和经济适用房建设,健全和完善廉租房制度,吸引农民进企业、外地人进开发区,来了就租得了房、买得起房。年内,确保全市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竣工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积极开展开发区职工和居民的教育、医疗、体育、社区服务等工作,使员工招得进、留得住。
认真算好“四笔账”。一是算好土地指标账。严格项目供地标准和条件,凡进入省级开发区的项目原则上投资规模不得低于1亿元,投资强度不得低于120万元/亩。对投资规模1亿元以下,或者与大项目密切相关的配套项目,鼓励进入标准厂房或乡镇工业集中区,形成省级开发区、乡镇工业集中区联动发展的格局。二是算好环境容量账。坚持把总量减排指标作为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坚决拒绝破坏生态环境的重污染项目,凡是进区项目都要按照环保“三同时”原则启动建设,积极创建环保示范区和省级工业生态示范区。三是算好财政贡献账。凡进入省级开发区的项目税收贡献不得低于20万元/亩。努力打造附加值高、见效快、税收贡献大的特色专业园区,宿迁经济开发区年内确保获批“食品产业园”和“机械电子产业园”两块牌子,其他开发区力争获批一个以上的“省”字头特色专业园区。四是算好用工需求账。强化开发区用工信息宣传和中介服务,积极帮助企业招工,引导企业以良好的环境和待遇吸引人、留住人。今年确保实现“431”目标,即全市各级开发区新增本地就业4万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3万人、外来劳动力就业1万人,新增就业总数8万人以上。
关键词二:城镇建设
解析:城市是推动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近年来,我市中心城市和三个县城人气、商气日益聚集,主要得益于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并进,必须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加快城镇、重大基础设施等载体建设,迅速提升区域经济的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力。
措施一:加快城市化进程
思路:围绕建成90万人口现代中等城市的目标,加快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让城市更好地为外来投资企业的生产生活环境配套,真正成为信息交流的平台、物流商贸的通道。
重点:加快沭阳、泗阳、泗洪三个县城建设,着力打造功能完善、设施领先、苏北一流的现代中等城市。加快房地产开发建设,降低老百姓进城入居的门槛;加快各类市场建设,降低老百姓进城入市的门槛;加快开发区建设,降低老百姓进厂就业的门槛。稳妥控制房价,进一步集聚人气商气。
声音:2008年,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下大决心,使大力气,用硬举措,全力加快城市重点工程建设步伐,打造“新宿迁的新浦东”。首先,是抓规划的高起点,请知名院校、高资质单位,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吸取现代科学理念进行规划设计,体现“实用、经济、新颖、特色”,使每幢建筑都是不朽的凝固的艺术作品。其次,是抓建设的高质量,按照公开、公平、公正规范的要求,选择资质高、业绩好、实力强的公司、企业实施工程建设,既注重质量、安全、速度、标准,更注意细节、亮点、品位、风格,使每幢建筑都是永不拆迁的千秋万代工程。最后,是抓管理的高水平,按照规范、严格、严肃的要求,完善城市管理、体制、体系,加大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推进力度,把城管执法、服务和城市亮化、美化、净化、绿化、洁化的实施监督有机地统一起来,切实做到全面覆盖不留死角、精心精细不留遗憾,使宿豫城市美、人文明、百业旺,把宿豫打造成耀眼的“东方明珠”、现化的“宿迁浦东”。
(宿豫区委常委、副区长 刘金山)
措施二: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
思路:健全的服务业体系,对于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繁荣市域经济,加快工业化进程,具有强大的拉动作用。积极发展旅游、休闲、娱乐、商贸等现代生活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于企业的现代物流、信息、科技等生产性服务业。
重点:因地制宜地发展各类流通业态,重点加快欧中广场、新世界商业广场、华东国际木业城、丰泰环球机电城、泗洪农机大市场、宏利达建材市场、义乌商贸城二期、淮海建材装饰城、宿豫汽配城、江苏品牌服装城、华夏酒都商贸城、宿城汽配城等专业市场建设。进一步加快进口保税仓库、海关和商检大楼建设,积极创造条件设立出口加工区,更好地为国际贸易、境外投资提供优质服务,打通对外经济通道。强化促进服务业外包发展的政策落实,加强各类高新区、软件园等载体的规划建设,加大服务外包企业的引进扶持力度,加快规模扩张和集聚发展步伐。年内,确保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
措施三:强力推进重点工程建设
思路: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是城市化建设的核心问题。要进一步提升城市规划理念,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重点工程,更好地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发展质量,增强中心城市和县城的辐射带动作用。
重点:一是功能提升工程。进一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要素集散功能。刘老涧船闸、泗阳船闸确保年内完工;运河宿迁港、245国道沭阳段、325省道泗阳城区至开发区大道、330二级公路、宿洪路改造按计划推进;宿新高速确保上半年开工建设,宿宿淮铁路宿迁段年内开工;大力推进城区道路桥梁建设改造,黄河三号桥改造年内完成主体工程。进一步加快商业设施建设,增强商贸流通功能。金柏年广场、大润发超市年底前投入运营;宿迁义乌国际商贸城精品街工程年内开工15万平方米、建成10万平方米;中央商城、凯林瑞·巴黎都市、金田国际广场、温州家具城确保年内开工建设;泗洪苏皖边界服装大市场和中国水产品批发市场加快启动实施。进一步加强水、电、气以及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供应保障功能。年内,湖滨新城20万吨工业供水项目确保完工,市区饮水安全保障工程完成工程量的70%;城区供气管线、国电宿迁热电公司供热及管道工程确保建成;市区电网改造等工程实现竣工投产。加快推进宿迁长江热电公司等能源项目建设,培育新兴能源点;电信交换机以及移动、联通基站等6项通讯工程确保年底前完成。进一步完善各类文化、娱乐、医疗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设施,增强城市的公共服务功能。
二是内涵提升工程。全面启动生态市建设,深入开展国家级园林城市、卫生城市、环保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创建活动。积极稳妥地推进东大街区保护与开发。加快启动“宿迁1897”(幸福路特色商业街)建设,搞好道生碱店周边的保护性开发。大运河水利博物馆确保年内投入使用,明城墙修复移建工程年内完工,项里公园、乾隆行宫扩建工程年内启动。积极推进运河文化遗产普查及保护,年底前完成保护规划设计。加快运河沿线企业搬迁及综合改造,及时启动土地开发。高标准搞好中运河风光带和市区园林绿化景观提升工程建设,年内确保中心城市人均公共绿地等主要绿化指标达到国家级园林城市标准。加快打造“数字宿迁”,重点抓好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全面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力争年内投入试运行。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抓手,强化旅游项目招商,加快精品景区景点建设,年内创建国家2A级以上旅游景区5家。
三是环境提升工程。大力推进环境与节能减排设施建设,下大力气削减生活COD的排放,努力为工业发展腾出环境容量空间。加快城区污水管网配套工程建设,古黄河、马陵河截污工程确保上半年完成,宿城经济开发区污水管网配套工程上半年投入运行,中运河幸福片区、矿山片区截污工程年内完工,南水北调截污导流工程年底前完成工程量的70%。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湖滨新城工业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及生活污水处理厂确保年内完工,苏宿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完成主体工程,沭阳污水处理厂、泗阳污水处理厂以及泗洪、宿豫污水处理厂一期二步工程年内投入运行,宿迁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上半年完成一期工程、年底前完成二期主体工程及配套管网建设。实施河滨污水处理站改造提升工程。加快国电洋北电厂、江苏玻璃集团脱硫设施建设,确保年底前投入正常运行。进一步完善市区环卫设施,环卫车辆停车场、生活垃圾发酵仓、宿豫垃圾压缩站、湖滨新城垃圾中转站确保在年底前建成使用。不断深化精品城市创建,打造精品街区、精品路段,维护良好城市形象。
四是特色提升工程。以湖滨新城为重点,科学有序推进城市滨水区域开发,打造现代滨水城市。加快推进湖滨新城开发区商务大厦、渔文化商贸特色风情街区、迎宾馆、徽秘堂、半岛度假村等项目建设,加快建设骆马湖环湖生态湿地、嶂山森林公园天和塔、农业园艺园、园林植物引种基地等旅游观光项目,规划并启动建设省第七届园博会博览园。加快推进小轮车赛场建设,确保上半年建成并争取承办全国锦标赛。加快职业教育集聚区建设,宿迁高等师范学校、应用职业技术学校二期工程和卫校新校区一期工程年内完工,市体校年内建成使用,现代农艺中等学校年内启动建设。加快启动古黄河滨水核心区开发建设,努力打造体现宿迁滨水风貌的“城市客厅”。
措施四: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
思路:始终用工业化的思维抓农业、城镇化的方式建设新农村、现代化的进程转变农民,促进城市生产要素向农村拓展、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重点:坚持以工带农,以工促农,进一步加大农业招商力度,像抓工业一样抓高效农业,着力引进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力争早日建成10个年产值超10亿元的高效外向农业产业带,进一步加快高效农业现代化进程。以土地流转为重点,大力发展高效农业,为工业提供更多的生产原料;以人口向城镇集中为重点,加快城镇化进程,为开发区和乡镇工业集中区提供大量劳动力;以加快康居示范村集中为重点,加大土地复垦开发力度,为工业化提供更多土地置换指标。
关键词三 新农村建设
解析: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本是大力推进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要按照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路,鼓励资金、技术、人才向农村流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措施一:不断加快高效规模农业发展
思路:围绕10大高效农业产业发展目标,强化区域发展规划衔接,提高高效规模农业发展水平。
重点:围绕“四个一批”下功夫。一是建成一批规模生产基地。全力建设京沪、宁宿、盐徐、宿沭、宿邳高等级公路沿线高效农业产业带,促进沭阳吴集、泗阳王集、宿豫曹集、泗洪四河的设施蔬菜以及沭阳刘集食用菌、泗洪西南岗奶牛、宿城区古黄河现代农业示范园进一步扩大规模,形成像工业集聚区那样的高效农业产业集聚区。二是引进一批大型龙头企业。全年确保引进规模以上农业项目资金23亿元,其中利用外资4000万美元,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20家以上,每个县(区)至少引进1个投资额超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三是打造一批知名农业品牌。加快推广普及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全过程监管。确保全年新增无公害农产品10个、绿色食品10个。有目的地选择1-2个基础较好的品牌进行重点培育,今年每个县(区)至少创建1个省级名牌农产品。四是配套一批技术服务设施。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动物疫病防控中心、种子检测中心三位一体综合楼确保年内启动建设。尤其要适应畜禽规模养殖发展趋势,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切实保障畜牧业安全健康发展。
措施二:稳步推进镇村开发建设
思路:继续高质量推进镇村规划全覆盖,力争年内完成所有乡镇控制性规划的编制完善工作。积极优化农村集中居住点规划,着力深化市、县(区)两级康居示范村和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的建设规划,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重点:突出抓好全市15个重点康居示范村建设,确保上半年分别新增入住农户100户以上、年底前新增200户以上,真正成为全市乃至周边范围内农村集中居住点建设的样板。其他示范村年底前也要新增入住农户100户以上。妥善引导广大农民改善居住条件的合理需求,确保所有新建住房都建到规划的集中居住点上,鼓励有实力的群众到城市、城镇购房。巩固小城镇“1+4”工程建设成效,有重点地引导小城镇由线状开发向创建精品街区转变,繁荣乡镇市场,集聚乡镇人气,不断增强小城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带动作用。
措施三: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重点:围绕流域治理、灾后重建、防汛岁修、农村水利等重点环节,年内全面完成新沂河整治、淮北大堤加固、怀洪新河影响处理和洪泽湖周边灾后重建工程建设,完成中运河及骆马湖堤防加固、黄墩湖滞洪区安全、众程灌区和船行灌区续建配套等水务工程年度任务。实施农村“二次改水”,年内确保解决45万名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加强农业资源开发,全年改造中低产田20万亩以上。加大新型农机具推广力度,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完成561公里道路、11个客运站、400个站亭的建设任务。加快完善农村公路养护体制,巩固和维护农村公路建设成果。继续推进县乡河道疏浚、村庄河塘整治,确保完成252条1010公里县乡河道、336个行政村2168处河塘的疏浚整治任务。抓好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化处理示范工程建设,年内完成210个村的环境综合整治任务,争取建成省级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5个以上。加强以沼气为主的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年内新建户用沼气池4000个,建成畜禽养殖场沼气治理工程5个,完成改厕3.5万户。加快农村商品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年内确保新增农家店、小超市250家,创建三星级为农服务社30个以上。
措施四:切实增强扶贫开发成效
重点:加大“千村万户帮扶”工程实施力度,进一步深化“五个一”帮扶机制,力争今年经济薄弱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当地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20%以上贫困户实现脱贫。进一步推进富村结对帮扶和主导产业带动帮扶,争取20%的经济薄弱村与苏南富裕镇村实现结对、80%的经济薄弱村建立主导产业。加大泗洪西南岗扶贫攻坚力度,完成60%水源工程建设和6.1万亩中低产田改造任务,加快畜禽、蔬菜、蚕桑、林果等高效农业发展。结合村企挂钩活动,积极探索建立激励机制,调动企业的帮扶积极性。认真组织做好扶贫小额贷款发放和扶贫培训工作,全年落实扶贫小额贷款1.6亿元以上,培训转移贫困劳动力1.5万人以上。
声音:这次市委扩大会观摩,尤其是看到宿城区的快速发展,让我感触很深。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制定新的标准来狠抓落实,深入推进农村“八大创建”、“三来一加”发展,加快推进康居示范村、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大千家万户帮扶力度,切实抓好扶贫工作,让所有的贫困户个个有项目、人人有事做,早日脱贫致富。同时,要加快我市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加大土地流转力度,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市委农工办主任、市扶贫办主任 杨彩林)
关键词四:和谐 民生
解析: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各级党委、政府的最基本职责,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所在。要围绕十七大提出的“五有”目标,把更多的力量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让广大群众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
措施一:千方百计促进就业
重点:大力弘扬创业文化,全面落实鼓励全民创业政策,发挥创业发展基金引导作用,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加强“三来一加”、“创业行动村村行”等创业载体建设,以实干行动增添发展活力,以创业带动就业。全年新增个体工商户2.5万户、私营企业3500家。
更加有效地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技能培训,支持外出打工经商农民返乡创业,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规范完善“培训券”制度,发展符合求职者意愿和企业需求的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全年完成职业技能培训6万人、各类创业培训1万人以上。
认真落实税费减免、社保补贴、培训补贴、职业介绍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就业援助等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积极开展“充分就业社区”和“充分转移乡镇(村)”创建活动,着力帮助“4050”人员、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就业,对“零就业家庭”高校毕业生实行政府保底就业,给被征地农民与城镇失业人员同样的就业扶持。年内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8000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声音:我们将按照这次市委工作会议的部署,继续紧紧围绕沭阳县“一体两冀”的战略,切实招引大项目,发动大创业,推动沭阳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在强势推动全民创业的过程中,我们将重点做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以切实提高创业者的素质为着眼点,解决创业“无能”的问题;二是从切实降低初始创业的门槛入手,解决创业“无本”的问题;三是从构建建立、健全创业指导培训体系,着力解决创业“无门”的问题;四是以优化创业环境为立足点,解决创业“无助”的问题。(沭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刘扬)
措施二:努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重点: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重点引导和督促开发区企业、非公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养老保险,确保年内全市开发区企业职工参保率不低于30%,全市养老、失业、医疗保险扩面分别净增5000人、3000人和1.5万人。切实抓好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为主体的农村社会保险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年内各县(区)都要拿出具体可行的试点方案。规范完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逐步提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待遇和覆盖面。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标准、补偿比例,扩大补偿范围,确保参合率稳定在96%以上。大力推动高风险行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加快实现全覆盖。
认真落实城乡低保标准增长机制,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实现城乡困难群众每人每天生活费不低于1美元。全面启动实施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工作,对无固定收入重残人员按低保标准给予生活救助。
加快发展老龄事业,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事业,年底全市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到50%以上,市社会福利中心创建成“全国爱心护理工程试点单位”。积极发展慈善事业,开展“慈善助孤”、“阳光助学”、“春蕾计划”等活动。组织实施残疾人“康复工程”,加快残疾人康复中心、市儿童福利院建设。
把经济适用房、拆迁安置房、定销商品房、廉租房、蓝领公寓建设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其中市区开工总面积130万平方米、竣工111万平方米,确保8000户拆迁户按政策享受安置房或定销商品房、2500户住房困难户住进经济适用房、180户“低保”家庭住进廉租房,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蓝领公寓2800套。
声音:全市民政部门将通过积极开展慈善救助活动,着力在党和政府最关心、困难群众最需要的问题上下功夫,在具有长效救助机制的项目上多下功夫,在解决贫困群众生活困难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加快“慈善助孤”、“助医行动”、“阳光助学”等项目的实施以及儿童福利院、残疾人康复中心等工程的建设,全力推动我市慈善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充分发挥慈善事业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补充作用,为构建和谐宿迁做出积极贡献。(市民政局局长 仲林)
2007年,伴随着宿城新区的快速建设与发展,我们双庄镇总体拆迁量达到1900多户,整体实现了零死亡、零强拆、零上访的目标。目前,双庄镇多元化投资格局已经形成,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和完善措施,确保征地、拆迁的稳定,重点解决失地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结合“平安创建”、“文化建设”和“软环境建设”,从制度上、机制上把方方面面的利益矛盾问题消化掉。同时,紧紧抓住区域优势,在加快我镇的工业化、城市化建设的同时,鼓励失地农民拿征地款、拆迁款自主创业。(宿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双庄镇党委书记唐 元凯)
措施三: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重点:以提高执政能力、保持先进性为主线,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大力弘扬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深入实施“强基工程”,全面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的为民意识和富民能力。
启动实施村级“三民工程”,创新村民自治方式,推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扎实开展。抓住沭阳县、宿城区被列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试验县(区)”的机遇,扎实推进村改社区试点。
加快繁荣和发展文化事业,认真组织实施“文艺广场周周乐”和农村“三送”工程,丰富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确保年底前每个乡镇都建有标准文化站,有线电视乡镇联网达到100%、通村率达到80%,新增农村用户5.5万户。
深入开展和谐村庄、和谐社区、文明家庭等主题创建活动,坚持开展公职人员义工活动,营造健康文明的社会文化氛围。深入实施“农村关爱工程”,更好地为农村劳务输出人员家庭的儿童、老人和妇女提供各方面帮助。坚持依法治育,千方百计稳定低生育水平,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计划生育率达到95%。
措施四:全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重点:继续开展“法治江苏合格县”创建活动,积极推进“平安宿迁”、“法治宿迁”建设。实施“科技强警”战略,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遵法守法意识。进一步完善大信访工作格局,健全无理上访听证终结、党政领导包保疑难突出信访问题等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创建信访工作“四无”县(区)、“四无”乡镇活动,实行“阳光信访”服务。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双拥创建成果。扎实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县(区)”创建活动,大力整顿规范食品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非法行医和虚假违法医药广告。强化安全生产监管,严肃查处各类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确保全年安全生产执法检查覆盖面在30%以上,其中高危行业执法检查覆盖面在80%以上。针对春节前后生产任务重、道路交通流量大、公共场所人员密集的特点,加大重点行业和场所的检查整治力度,保护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加快各级应急管理机构建设,确保年底前实现应急预案全覆盖。
关键词五:改革创新
解析:改革才有出路,创新才能突破。要进一步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以更周密的设计和安排,使改革的举措更加符合科学发展的方向和广大群众的意愿。
措施一:不断完善教育卫生配套改革措施
重点:进一步调整高中招生结构,加快突破职业教育,确保全年职教招生5万人以上,普职比达到4.5:5.5。继续支持和鼓励民办教育发展,深入实施“三引进”工程,确保全年引进民间教育投入2亿元以上、市外生源5000人以上、紧缺型教师100人以上。不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确保入学率保持在100%、义务教育巩固率在99.4%以上。认真组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化解工作,确保年内全部化解。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实行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费提供课本,确保所有考上大学的学生不因贫辍学。继续强化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引导乡镇卫生院、医院向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型,年内完成50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基础设施改造,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在90%以上。全面推进惠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全市选择58家以上二级医院、各县(区)分别选择30%以上乡镇(街道)进行试点,按照基本药物制度指定目录备足备齐基本药物,满足广大群众基本用药需求,减轻群众看病负担。
措施二:积极推进金融财政改革创新
重点:大力支持江苏银行宿迁分行设置分支机构、拓展业务范围,使其在支持宿迁发展的同时加快自身发展。继续吸引股份制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进驻宿迁,引进战略投资者参股我市农村合作银行,推动市区联社年内组建为农村合作银行,争取邮政储蓄银行尽快挂牌。认真抓好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加快沭阳村镇银行挂牌运营,依法规范小额贷款组织运行。加快推进金融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全年举办银企洽谈活动不少于3次,达成协议贷款40亿元以上。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提高赔付率,调动农民参保积极性。加强担保机构建设,年内全市资本金规模亿元以上的担保机构达到3家。大力建设“诚信宿迁”,积极创建“金融生态县”,为金融业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深化部门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强化预算执行监督,维护部门预算的严肃性。
措施三: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重点:严格按照省里出台的改革政策和批准的改革方案,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科学设置机构、核定编制、确定岗位,妥善分流人员,履行好发展农村经济、强化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职能。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民参与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积极开展农民土地合作社试点,使土地变资本、农民变股东,让农民更多地分享土地经营的收益。今年每个县(区)都要选择2个以上村进行试点,并逐步引导目前已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向土地股份合作转变。积极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全力争取周转指标,结合农民集中居住点和康居示范村建设,科学编制规划,积极组织实施。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化建设,大力开展有组织制度、有合作手段、有较大规模、有明显效益的“四有”创建活动,全年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少于40家。
措施四:大力推进管理创新
重点:积极推进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改革,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项目,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完善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强化中心驻场监察,提高服务质量。改革综合性招标投标大市场运作模式,规范和完善工程建设招投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招拍挂和政府采购等制度。积极推进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实现项目建设和使用建管分离,提高建设管理水平和政府投资效益。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政府常务会,充分发挥市委、市政府规划顾问、经济顾问、法律顾问等专家在决策中的智囊作用,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办好“网上宿迁”公众交互平台、“12345”政府服务热线,及时听取群众意见。加强“电子政务”建设,逐步推进网上受理、网上审批,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强化政务公开,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努力打造透明政府、阳光政务。加强政府对公用事业单位的监管,不断完善公用事业派驻特派员制度,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实行检察机关参与督查市委、市政府重大工作部署制度,进一步强化工作查办督办机制。
关键词六干字为本
解析:当前,宿迁正处在过坎爬坡的关键时期,正处于跨越发展的攻坚阶段,面临实现更大突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既需要以“好字当头”的理念来引领,也需要用“后发快进”的主题来要求,更需要靠“干字为本”的作风来推动。新一年度的工作思路已经确立,目标任务已经明确。能否确保各项工作部署付诸行动、取得实效,关键在干部,根本靠实干。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坚持走在前面,干在前头,以身作则抓好工作落实。
重点:一是领导干部带头抓落实。首先要带头承担责任,特别是对重点工作、重大问题要敢于拍板,敢于负责,真正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职、尽其责;核心要带头攻坚克难,把突破难点问题、推进重点工作作为做好全局工作的总抓手,以难点突破之利谋求全局成功之道,以重点突破之功取得整体推进之效;根本在带头务实苦干,真正把心思用在事业上,把精力用在工作上,把劲头用在发展上,以鲜明特质培育拼搏精神,以廉洁奉公的良好形象取信于民。
二是以帮办服务锻打最优品牌。要牢固确立“帮办服务也是招商”的理念,坚持客商不在帮办在,客商有事帮办上,主动服务在全部过程,超前服务在重点环节,精心服务在关键部位,为招商引资企业的建设与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全面实施帮办服务终身制,优化帮办服务内容,拓展帮办服务空间,延伸帮办服务内涵,提升帮办服务档次,让“宿迁帮办”成为招商引资的最佳优势,成为宿迁最叫得响的品牌。
三是精塑发展软环境。进一步强化行政投入产出观念,深入持久开展效能革命,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办事效率,以优质服务赢得投资者感情、调动创业者激情、保护引资者热情。坚持从投资者和人民群众反映最集中的问题抓起,从关键岗位的关键人员查起,重拳整治不作为、整肃乱作为、整顿慢作为,彻底斩断伸向企业的“黑手”,坚决端掉破坏软环境人员的“乌纱”。
四是严格督查考核。今年,市委、市政府将进一步改进考核方式,调整考核体系,坚持既考核固定资产投资又考核注册资金,既考核存量又考核增量。重点考核三县五区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大项目的引进个数和实际投资额;对现有企业增资扩股部分达到考核标准的,视同招商引资实绩。同时,还将进一步完善风险抵押金制度,切实加大奖惩力度,既要把招商引资有功人员用起来、富起来,也要让帮办有功人员被重用、得实惠。
(本报记者 葛明 王国康 陈军)
全力打好“十一五”中盘攻坚战——市委三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解读 强力推进大项目 强势发动大创业 为宿迁实现更大突破而拼搏——市委三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解读 矢志跨越 奋力赶超——缪瑞林在市委三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全力打好春运攻坚战 张新实 在市委三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缪瑞林 在市委三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结束时的讲话 缪瑞林在市委三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县委十一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报告解读 市委三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隆重召开 白城市总工会_中共白城市委副书记綦远方在市总工会三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许兆君在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11 在昆明市委九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 宿迁 市委二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胜利闭幕 2005年12月28日 中共宿迁市委三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 2011年5月14日 抢占“制高点” 打好“攻坚战” 在中共宜良县委十一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结束时的讲话 在中共宜良县委十一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 在中共宜良县委十一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0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全面建设“三区一高地”-在区委五届十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 张秋波同志在市委四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分时图盘口要诀(5)——中盘出击 盘口要诀(5)—中盘出击 市政府第五次全体(扩大)会议 36.云南省敲响了“十一五”扶贫开发攻坚战战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