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美白牙齿:朱玉:人物报道“一支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4:27:39

朱玉:人物报道“一支笔”

朱玉,女,新华社音视频部副主任。
  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6年进入新华社,曾任新华社国内部政文采访室主任记者,以调查性报道和人物报道见长。曾报道塑造过任长霞、郑培民、宋鱼水等多个重大典型人物,并多次参与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她执笔采写的长篇通讯《公仆本色——追记湖南省委原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培民》,获第13届中国新闻奖特别奖,2003年被推选为首届“中国记者风云人物”。
  朱玉被业内人士号称为新华社中央新闻采访中心典型人物报道的“第一支笔”,她认为,人物报道不是笔法过人,而是要观察仔细,读者看完这篇稿子,认为写的就是这个人,就是一篇成功的人物报道。
  在所有对任长霞事迹的报道中,新华社7000字的长篇通讯《警察任长霞》最为独特:文字不露悲伤,可却能让读的人几次落泪。朱玉说,记者们写任长霞,几乎把所有自然界的植物都比喻遍了,可她偏不这么写。她写任长霞,风格是站在旁边,不动声色地介绍。就像旧时说大书,说的人语气平静,听的人心情激昂。
  “任长霞是什么样的人,我要把她写成什么样的人。”朱玉说。
  她想在“任长霞”3个字前加定语,想过各种称呼,可到后来,“警察任长霞”这几个字在她脑海中挥之不去,怎么绕都绕不过。朱玉知道,找到方向了——任长霞首先是个警察,就得把警察味写出来。
  “我们采访警察,任长霞的同事们介绍她的事迹。我眯着眼睛听,其实是在观察,那些警察,有什么样的警察味。他们的眼睛都很亮。任长霞在录像里也是这样,不笑的时候,眼神很凶。这是个有男子气的女人。”
  于是,朱玉这样写出文章的开头:“任长霞5岁时就喜欢拈枪弄棒,精神头大得很。
  开始读书,任长霞喜欢读福尔摩斯探案集之类的书籍,有空就抱着啃。当时的警服上白下蓝,任长霞喜欢,大街上一看到穿这类衣服的,就盯着看。
  高中毕业,任长霞要报考警校。可她1.58米的个头,根本达不到警校女生1.60的最低录取线。这姑娘有主意,她穿上高跟鞋,再穿上能盖上鞋跟的长筒裤,昂首挺胸去体检,量身高时使劲往上拔着,恨不得把头发丝都乍起来……
  她如愿变成了警察任长霞。”
  不到200字的生平介绍,把“警察”二字凸显出来,奠定了文章的基础。
  《警察任长霞》这篇报道,多用短句,少用形容词,文句之中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有记者对朱玉说:你这报道像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
  “任长霞想让手下的民警们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
  “陈秀英一路哭着回家,不单是为自己的事有人管,而是没想到‘恁大个官对百姓恁好’。”……
  文章的语言,糅合了标准书面语和河南方言。朱玉说,这是她调动了自己对一方风俗和文化的积累。“燕赵之地多慷慨任侠之士,任长霞这个警察,就是这么一个有点粗、有点侠的女性”,朱玉说。
  这一位女性,生前把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献给了工作,献给了登封的百姓。报道是这么结尾的:“从此,从警21年的警察任长霞,与丈夫结发18年的妻子任长霞,终于可以歇在家里,陪陪丈夫了。空空的家里传出了一个男人痛彻心腑的嚎啕声。”
  朱玉说,这几句话,她什么时候想起来,什么时候就想哭。
  采访任长霞的丈夫,朱玉第一句话就是:首先向您表示慰问,希望您节哀顺变。我知道,作为一个中年男人,您为了家庭,承受了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压力和痛苦。
  对方长长叹口气,知道碰上一个理解他的人,话匣子慢慢打开。
  朱玉说,写任长霞,首先要从精神上接近她——首先以一个同龄人、以一个对事业有点追求的女性,去理解任长霞。
  这份精神上的理解,而不光是生活上的了解,直接影响文章的内涵。文章写成后,新华社河南分社一位同事打电话给朱玉:“恭喜你,你写的任长霞,就是我熟悉的那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