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普字则平 后唐 翻译:我国糖尿病“拐点”提前至30岁,成世界最重灾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9:18:45

国际糖尿病联盟数据显示,每年全球有新增的糖尿病患者达到了600万,每年有300万的人死于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中国每年新增的糖尿病患者125万左右,国际糖尿病联盟今年宣布中国的糖尿病患者达到9200万,超过印度而成为   世界第一大糖尿病重灾区。

  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正逐年增长,且增长速度惊人。“2007、2008年的全国糖尿病流行病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糖尿病患病人群增长达到了9.7%。在特别大的城市,上海、北京、广州糖尿病的患病率更是高达10%,意味着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个糖尿病病人,发病率非常高。”

  糖尿病“拐点”提前至30岁

  中国糖尿病的患病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过往资料显示,40岁是一个拐点,40岁以后,糖尿病患病率会急剧的增长。但这次新的糖尿病调查发现,这个拐点提前到30岁,30岁以后糖尿病患病率就开始急剧增长,说明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年轻化。”

  过去糖尿病患病率发达的城市明显地高于农村,但这次调查发现,农村的患病率也在急剧的增长,“农村的糖尿病前期的人群超过了城市,基层糖尿病防治任务非常严峻。”

  除了发病率高以外,我国糖尿病防治现状不容乐观,“调查显示,在患者中,知道自己有糖尿病只有四成。在已进行治疗的患者中,60%都没有达到治疗标准”。

  三成基层医生缺乏诊治知识:中华糖尿病学会关于基层医生的问卷调查显示,我国基层近三成的医生对糖尿病的知识比较缺乏,“有很多人不了解糖尿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和并发症控制的知识,有一些基层医生不能作出糖尿病症状的诊断,也不了解病因和防治的措施”。

  基层除了医疗水平偏低以外,基层患者的经济负担之重也是攻克糖尿病的“拦路虎”。“越是不发达的地区,糖尿病的治疗成本占人均收入比例越高,以至于患者不愿意接受长期和有效的治疗”。

  防治篇

  成为世界第一大糖尿病重灾区

糖尿病学分会的统计,我国约60%的糖尿病患者直到患病晚期才被发现,因此引起了神经病变、失明、肾功能衰竭、心脑血管疾病、下肢缺血性坏死等一系列并发症。建议人们应积极进行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促进糖化血红蛋白达标。

  筛查: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如今,越来越多百姓开始重视筛查糖尿病,但不少人体检的时候,只是查一查空腹血糖,他们觉得空腹血糖正常就没事了。其实,仅查空腹血糖血糖远远不够,糖化血红蛋白才是糖尿病监控的“金标准”,但是,很多人对糖化血红蛋白并不了解,以至于有超过70%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不理想,这极大增加了严重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糖尿病通常悄悄发生,悄悄进展,这使很多人对血糖的监控掉以轻心。蔡德鸿教授介绍,糖化血红蛋白能够稳定可靠地反映出检测前2—3个月内的平均血糖水平,且受抽血时间、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的影响不大。

  在我国,约6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是在糖尿病病程的进展阶段才被发现的,且很多已出现了糖尿病并发症。蔡德鸿教授强调,糖尿病高危人群应积极定期监测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有何意义

  “检测糖化血红蛋白,不仅能及时发现血糖的情况,同时,它还直接提示了糖尿病的监控情况,以及可能产生各种并发症的风险。”蔡德鸿介绍,糖化血红蛋白能够反映过去2—3个月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它不受偶尔一次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响,因此对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测定,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过去一段时间的血糖控制水平。

  我国的糖尿病指南建议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控制在6.5%以下。

(1) 当糖化血红蛋白≤7%一般认为这种情况下血糖控制比较理想;

(2) 糖化血红蛋白≥8%,则意味着需要加强血糖控制;

(3) 经常监测血糖都显示控制较好,而糖化血红蛋白偏高。此时患者需考虑是否平时监测血糖不够全面(如只测空腹血糖而忽略了餐后血糖)。

(4) 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均在6%-7%,而最近一次为8.2%,这表明以往的治疗方案已不能较好地控制血糖,需要重新调整方案。

  “糖化血红蛋白每下降1%,在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中,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分别下降12%和14%;周围血管疾病导致的截肢或死亡率下降43%。一旦糖化血红蛋白超过7%,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就增加50%以上,因此,控制糖化血红蛋白达标是早期干预其并发症改善糖尿病的关键。对于那些需要改变治疗方案、血糖控制状态不稳定者以及正在进行胰岛素治疗者,应每3个月进行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即使血糖控制已达标,且比较平稳,患者每年也应至少接受2次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维持良好生活方式是首要措施

  这部分患者并不是不接受治疗,可为什么血糖还不达标呢?糖尿病不是单纯依靠药物所能控制的,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良好生活的方式。

  在饮食控制上,很多人要么是忌口过严,什么都不敢吃,要么就满不在乎,什么都敢吃,这两做法对血糖的稳定都是不利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所有的五谷杂粮、蔬菜、鱼肉奶蛋都能吃,但要控制摄入量,在保持总热量不变的情况下,凡增加一种食物应同时减去另一种食物;忌食油炸、油煎食物,限盐,严格限制各种甜食(低血糖时除外);多食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保持大便通畅;多喝水,以白开水为好;严格戒烟戒酒。

  适当的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改善血糖和血脂代谢紊乱,还可减轻病人的压力和紧张情绪,使人心情舒畅。但多数人不以为然,认为生病就应该休息。也有部分患者治病心切,空腹或超负荷运动,结果导致低血糖,诱发心率失常等病症。专家建议,糖尿病患者比较适宜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运动项目,最安全的是散步,每日早晚若能坚持30—40分钟的散步,持之以恒,将会对稳定血糖大有裨益。

  精神因素对稳定血糖起着重要作用。保持充足睡眠不但使人精神饱满,也会令心态趋于平和。此外,糖尿病患者还需避免大喜大悲,凡事想得开。

  治疗是否正确也对血糖有影响

因为糖尿病目前还没有能根治的方法,可以说是终身性疾病,必须坚持长期治疗。但随便停药、换药或滥用药物的现象却层出不穷。“不规范治疗,只会使糖尿病病情越发加重,甚至导致肝、肾功能等并发症损害。”糖尿病患者应坚持按医嘱用药,只要把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就能和正常人一样工作学习。

心理篇

  糖尿病人不但要承受生理不适,精神和情绪亦因病受到困扰,香港中文大学一项调查显示,每10名病人中便有3人有情绪病,其中1人更有自杀倾向。

  长期患病情绪困扰

  目前的现状是,医生明知部分长期患病的患者有心理问题,但因病人太多而无时间处理。调查显示,约1/3糖尿病患者受情绪困扰,病人的情绪波动较大。在身心方面常出现以下症状:例如头痛、失眠、觉得自己无用、觉得将来没有希望等。

  有病人乘车时因受血糖影响,短暂昏厥,令他以后不敢一个人搭车;亦有病人不与朋友出外吃饭,担心要戒口令朋友扫兴,这些均对病者造成压力和困扰。

  一项调查显示,近70%认为糖尿病带来生活上的压力,包括46%的患者觉得工作受影响,42%的患者认为社交生活受阻,32%的患者承认糖尿病影响性生活,6%的患者害怕独自乘搭交通工具。而在30%有情绪病的受访者中,属严重抑郁的占31.7%,受上述情况困扰的比率更高,包括40%感到性生活受影响,近60%感到社交受影响,46%不敢独自到人多的地方。糖尿病患者比一般人群患心理疾病的机会高出70%。

  情绪差影响治疗

  糖尿病加上心理疾病,对病情有更大影响,因为很多有心理疾病的糖尿病人,容易灰心而放弃治疗,以至于血糖骤然上升,令病人进一步痛苦和灰心。在这种恶性循环下,病情只会愈来愈严重,故须同时处理身体疾病和心理疾病,才可以有效控制病情。

  糖尿病可以说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慢刀”,它先把你和你的亲友隔开,再把你和希望隔开……因此,医院和社会团体建立“病友会”,让病友彼此坚强地继续求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互助精神,让人感到温暖和希望。让他们互相关心,彼此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