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惟依三亚旅拍原版:颍州修善堂药庄--张玉龙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23:59:18
文章列表
  南怀瑾谈睡眠养生:如何才能少睡不困? 2010年08月16日 星期一 16:55

南 怀谨:根据医学和我的体验观察,一个人真正睡着觉最多只有两个钟头,其余都是浪费时间,躺在枕头上做梦。那是你赖床躺在枕头上休息的习惯养成的,并非我们 需要那么久的睡眠时间,尤其打坐做功夫的人晓得,正午只要闭眼真正睡着三分钟,等于睡两个钟头,不过要对好正午的时间。

就这个时间的学问又大了,同宇宙法则、地球法则、易经阴阳的道理有关系,而且你会感觉到,心脏下面硬是有一股力量降下来,与丹田(肾上)的力量融合,所谓“水火既济”,豁然一下,那你睡眠够了,精神百倍。

所 以失眠或真要夜里熬夜的人,正子时的时刻,哪怕二十分钟也一定要睡,睡不着也要训练自己睡着。过了正子时大约十二点半以后,你不会想睡了,这很糟糕。更严 重的,到了天快亮,四、五点钟,五、六点卯时的时候,你又困得想睡,这时如果一睡,一天都会昏头。所以想从事熬夜工作的人,正子时,即使有天大的事也要摆 下来,睡它半小时,到了卯时想睡觉千万不要睡,那一天精神就够了。

一、睡眠的规则

战国时名医文挚对齐威王说:“我的养生之道把睡眠放在头等位置,人和动物只有睡眠才生长,睡眠帮助脾胃消化食物,所以,所以睡眠是养生的第一大补,人一个晚上不睡觉,其损失一百天也难以恢复。”

晚 21点到凌晨5点为有效睡眠时间。人是动物,和植物同属于生物,白天(凌晨5点到晚上21点)活动产生能量,晚上(21点到凌晨5点)开始进行细胞分裂, 把能量转化为新生的细胞,是人体细胞休养生息、推陈出新的时间,也是人随着地球旋转到背向太阳的一面。阴主静,是人睡眠的良辰,此时休息,才会有良好的身 体和精神状态。这和睡觉多的婴儿长得胖、长得快,而爱闹觉的孩子发育不良是一样的道理。养生就是用大量的健康细胞去取代腐败的细胞,如一夜睡不着就换不了 新细胞。如果说白天消亡一百万个细胞,一晚上只补回来五十万个细胞,这时你的身体就会出现亏空,时间长了,人就糠了,像糠萝卜似的。为什么世上有百岁老人 呢?因为他们每晚都在21点钟准时睡觉。

植 物吸收阳光的能量,夜里生长,所以夜晚在农村的庄稼地里可听到拔节的声音。人类和植物同属于生物,细胞分裂的时间段大致相同,错过夜里睡觉的良辰,细胞的 新生远赶不上消亡,人就会过早的衰老或患病,人要顺其自然,就应跟着太阳走,即天醒我醒,天睡我睡。人在太阳面前小如微尘,“与太阳对着干”是愚蠢的选 择,迟早会被太阳巨大的引力催垮。这是客观真理。

睡眠不好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如肝火过盛,睡觉警觉;胃火过剩,睡觉不安;肝阴不足,睡觉劳累。

二、睡眠与疾病

现代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给人们的身体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形成“四大病”:水果病、冰箱病、电视电脑病、熬夜病。肝脏有一特点:卧则回血,坐立向外供血。

子 时(23:00—1:00),其实23点就是新的一天的开始,并不是0点开始的,这是我们犯的误识。23点胆经开了,如若不睡,大伤胆气,全身脏腑功能下 降,代谢力、免疫力纷纷下降,人体机能大大降低,易患各种精神疾病,比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强迫症、躁动症等。胆经渐旺人如不卧,胆汁更替不利,过浓而 结晶成石,久之即得胆结石,如果把胆给摘了,一摘就胆怯了,全身的免疫力下降了50%以上,所以不能摘,要用它本系统的巨大潜能把它化掉。

丑 时肝经最旺,丑时(1:00—3:00)不眠,肝无法解除掉有毒之物,产生新鲜血液,因藏血不利,面呈青色,久之易患各类肝病。肝气郁结,会易怒,头痛头 晕,眼红眼痛,耳鸣耳聋,女性月经不调,人会目倦神疲,腰膝酸软,精神恍惚,重则会晕倒在大街上。过子时不睡,会造成肝血不足,引起吐血、流鼻血、牙龈出 血等出血证状。还会出现视力模糊、老花畏光、迎风流泪等症状,还会形成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疾。还会出现筋痛麻木,屈伸困难,痉挛抽搐,易造成灰指甲,缺 钙,髌骨软化,癫痫病,骨质疏松等症。还会造成心脏供血不足,引起心慌、心颤等症状,严重的形成心脏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由于肝气太虚不能助脾胃消 化,使人脾胃消化功能不好,表现为舌苔厚,长期以来会造成中气塌陷。肝虚导致肾亏,容易造成生殖系统疾病。乙肝病毒携带者,是由于晚上经常不睡觉,人太虚 弱了,也就是说秩序太乱了,病毒已经到了细胞里了。也就是说乙肝的病毒已经到了细胞里面。当人身体处于最薄弱的时候就形成成肝炎,乙型肝炎就意味着将来 40%—— 60%的肝硬化。聪明的人是应该了解天、地、人之间的关系!

三、睡眠的方法

23 点至凌晨3点为子丑时,胆肝经最活跃的时候,肝胆要回血,“躺下去回血,站起来供血”。如果你每晚22点钟左右躺下,静静得不要说话,到23 点的时候,也就睡着了。肝胆开始回血,把有毒的血过滤掉,产生新鲜的血液,到一百岁也没有胆结石,也没有肝炎、囊肿一类的病。如果你天天熬夜到1点多,肝 回不了血,有毒的血排不掉,新鲜的血生不成,胆又无法换胆汁,所以这些人容易得胆结石、囊肿、大三阳、小三阳各种病症。

睡前半小时最好不要讲话,一说话肺经动,然后心经又动,人就容易进入兴奋状态,所以就很难入睡。

21:00—23:00为亥时。亥时三焦经旺,三焦通百脉。亥时入眠,百脉皆得濡养,故百岁老人得共同特点即21:00(亥时)之前入睡。女性若想长久的保持容颜娇好,应做到早睡早起。

睡 觉要关窗,不能开风扇、不能开空调,人生病很多都与此有关,因为人在睡眠之中,气血流通缓慢,体温下降,人体会在表面形成一种阳气层,这种阳气层它使人叫 “鬼魅不侵”,什么意思呢,阳气足的人,不做恶梦,就是这种阳气,占了上风。开空调,开风扇,情况就不一样了,开窗户,窗户走的是风,风入的是筋,如果开 空调,也有风,风入筋,寒入骨,早上起来,身上发黄,脸发黄,脖子后面那条筋发硬,骨节酸痛,甚至有人就开始发烧,这就是风和寒侵入到了筋和骨头里的缘 故,这也就是气受伤了。如果热,把房门打开,把窗户关上,效果就差了一点,但是他不至于第二天早上起来浑身乏力,后背僵硬。

所以,睡觉要尽量早睡,睡得晚,伤了少阳之气,必然第二天是疲倦无力,要关上窗户,不开空调、电扇,保护阳气。

如 果胃出现问题的时候,就会出现寝睡不安。如果这个人胃阳本来就不足,过多的喝绿茶,就会出现胃寒,胃寒的时候人是睡不好觉的,或者吃带泥沙之物过多,胃隐 隐作寒,肯定是睡不好;再一个是胃热,嘴里喘的都是热气,像这种情况也睡不好觉;再一个是胃燥,口干舌燥,胃里感觉到燥;还有一个就是胃厚,有人吃海鲜、 吃鱼、吃炖鸡,味道好鲜美,美味不可多用,不稀释它,也睡不好觉;再一个腹涨,也睡不着,翻来覆去也睡不着;再一个是胃气太虚,冒冷汗,这也睡不好觉。

睡觉时要肢暖,因为四肢是阳之本,四肢不暖,肯定是肾阳不足,应该在睡觉之前把手脚捂暖,手脚和肚脐、背后的命门都要盖好。

睡 眠法因人而异,下面介绍3种做法:1、睡觉前简单的压腿,然后在床上自然盘坐,自然呼吸,感觉全身毛孔随呼吸一张一合,若能流泪打哈欠效果最佳,到了想睡 觉时倒下便睡。2、仰卧,自然呼吸,感觉呼吸像春风,先融化大脚趾,然后是其他脚趾,接着脚、小腿、大腿逐渐融化。如还未醒着,再从头做。3、 入睡快的人可右侧卧,右手掌托右耳。右掌心为火,耳为水,二者形成水火即济,在人体中形成心肾相交。久之,养心滋肾。

睡 眠一定要早起,即使在冬天,也不可超过6点起床,春夏秋季尽量在5点之前起床,因为人在寅时(3点—5点)肺经旺的时候起床,能够使肺气得以舒展,以顺应 阳气的舒长,来完成新陈代谢,肃降浊气,使肺气清,这样有助于养肺和顺应太阳的天势升起人体阳气,使人一天阳气充足,否则,就好像发动机,过了这段好时机 就很难发动人体阳气,人体阳气淤积在人体下部不能由命门向上发动升起,会形成淫气,严重损害人的身心健康。

早晨5点至7点是人体大肠经最旺的时候,人体需要把代谢的浊物排出体外,此时如果不起床,大肠得不到充分活动,无法很好的完成排浊功能,使浊物停留而形成毒素,危害人体血液和脏腑百骸。

早 晨7点到9点人体胃经最旺,9点到11点人体脾经最旺,这时人的消化吸收运化的能力最好,如果这时还不起床,人体胃酸会严重腐蚀胃粘膜,人体在最佳吸收营 养时间得不到营养,长期以来会患脾胃疾病,造成营养不良、中气塌陷。所以千万不要赖床!赖床会造成头昏、疲惫不堪、睡眠不足的感觉,而应按时起床。另外早 起能增加工作效益,俗话说:“三天早起,一天工”。 现代医学证明,早睡早起的人精神压力较小,不易患精神类疾病。早晨不要太早出去锻炼,因为早晨在太阳没有出来之前,地下道的漳气、浊气正往上走(尤其是城 市),这些气对人体损伤是很严重的。

养 身三大事,一睡眠,二便利,三饮食,其余起居、服装等皆是辅助。三事中睡眠第一。然胃纳不和者,夜眠不安,故以通便利为第二。而饮食无节,饥饱过度者,肠 胃必受伤,而营养日减。睡以安神为主,神以心安为主,应配合年龄,壮年至多七小时至八小时,多睡则智昏头晕眼红胀,四肢疲软,童年必睡足八小时,或过九小 时勿碍,老或病人至多六小时已足。

应注意:

(一)睡眠宜早,勿过十时,老年人勿过九点。凡交十一时,为阳生时,属肾,此时失眠,肾水必亏,心肾相连,水亏则火旺,最易伤神。千万勿以安眠药片助睡。

(二)枕上切忌思索计算未来事,睡时宜一切不思,鼻息调匀,自己静听其气,由粗而细,由细而微细而息。视此身如无物,或如糖入于水,化为乌有,自然睡着。

(三)如有思想,不能安着,切勿在枕上转侧思虑,此最耗神,可坐起一时再睡。

(四)如在午时,即上午十一点至一点,为阴生之时,属心,此时如不能睡,可静坐一刻钟,闭目养神,则心气强。凡有心脏病者切宜注意,每日于此二时注意,则元气日强,无心跳腹泄或小便频速之病。

(五)夏日起宜早,冬日起宜迟

如何才能少睡不困

为 什么睡眠不能过多?因为当我们需要睡眠的时候,也就是休息状态,也就是你从睡到醒这一段时间是你的需要量。当我们醒来的时候,你这个需要量已经满足了,它 已经休息过了。再睡,那就是做梦,胡思乱想,天南海北,又飞又跑的,再醒了的时间,它就特别地疲劳,因为这个脑子的运动已经开始活跃了,不再休息,甚至有 时候比白天还累。所以说,你睡一觉就起来,睡醒就起来。

实 际上我们睡四个小时就足够用了,为什么还困?是我们的习性在困,并不是我们身体需要。多睡,则多梦、疲劳,害处很大。多睡还有个害处,对身体不好,压迫肾 脏,对五脏六腑都有个压迫现象,会导致身体各方面松弛和僵化,肌肉松弛,关节僵化,这都是害处。你要不信,你就试一下,你要躺个五个月、六个月的不怎么动 弹,最后,原先你没躺之前,你走个十里二十里、几十里地都没问题,等你躺半年以后,你连三里五里都走不了。因为什么呢?就是肌肉松弛,没有力量,关节僵 化,不能运动,迈不开了,另外呼气也软弱,心情更不好。你真正少睡,它反而不困。多睡没有智慧,脑袋昏沈。有的人可能担心:我睡少了,脑子糊涂,有时候记 不住东西。是,这面记不住东西,但你少睡和努力以后,它有智慧,智慧慢慢从心里就生出来了。本来你想把一个事情做好,你睡得挺多,你不见得把事情做得很 好;如果你能够减少睡眠,有时候你想达到的目标,没有费劲就成熟。

类别:养生 | 评论(0) | 浏览()   舌癌病 2010年08月06日 星期五 15:51

【病名】舌癌病

【拼音】suo gang zhi bing
【中医名】锁肛痔病
【西医名】肛管癌、直肠癌

【疾病别名】

【所属部位】盆腔
【系统】消化系统
【经络】

【拼音】she ai bing

【概述】舌癌为最常见的口腔癌之一。以31~60岁的男性多见。在中医文献中,“舌菌”、“舌疳”、“舌岩”、“瘰疬风”、“莲花风”等病证中有部分类似舌癌证治的记载。临床上常见有舌部肿块,溃疡伴疼痛及项颌肿块等病证。

【症状】早期多数症状不明显,初起为小硬结,渐成肿块,继之中央出现溃疡,边缘隆起,疼痛不适,经久不愈。病情发展,可出现病灶同侧的放射性耳痛,舌运动受限,继而舌固定,流涎,进食困难,语言不清。有的伴发出血,恶臭,颈部肿块等。

【病因】舌本属心,舌边属 脾。舌为心之苗,心开窍于舌。当正气先虚,外感六淫之邪乘虚而入,入里化火,火性炎上;或因内伤七情,思虑伤脾则气郁,郁甚则子病犯母,使心火上炎,恚怒 伤肝,肝郁化火,肝为心母,母伤累子,其理固然;或因长期吸烟或嗜食辛辣熏烤之品,灼津伤阴,阴虚则火自内生,均使火毒瘀结舌中,久则渐生舌癌。
临床上常见的病因病机是心火气郁,火毒炽盛,气血虚衰。临床上辨证首先辨明邪正虚实情况,分清火毒、气郁、正虚之状况,抓住肿块、溃疡、疼痛三个主证进行辨证施治。主要的治疗原则是泻心清火,解毒散结,补气养血。

【诊断治疗】
一、辨证论治
心火气郁型
[证见]舌癌肿块如豆大,触之较硬,舌向患侧歪卷,或舌有糜烂、溃疡,久治不愈,疼痛难忍,流涎腥臭,心烦口干,溲黄短。舌质红,苔薄黄,脉细弦。
[治法]泻心清火,解毒祛瘀。
[方药]
1.主方导赤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加味
处方:生地黄20克,木通10克,生甘草梢6克,淡竹叶10克,黄连3克,山豆根10克,草河车15克,蒲公英30克,车前草30克,牡丹皮10克,麦冬12克,莲子心6克。水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舌癌各类证型皆可选用)
(1)六神丸,口服,每次10丸,每日3次,开水送服。
(2)西黄丸,口服,每日1丸,开水送服。
(3)梅花点舌丹,每服1丸,开水或陈酒送服,或用醋化开外敷,或舌下含化服用。
3.单方验方(谢文伟《中医成功治疗肿瘤一百例》)
(1)处方:北沙参12克,石斛15克,生地黄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半枝莲30克,虎杖15克,当归15克,水杨梅根30克,香谷芽30克,甘草9克。水煎服,每日1剂。
(2)处方:党参15克,黄芪30克,丹参20克,当归15克,川芎12克,半枝莲15克,山慈姑10克,炮穿山甲10克,藕节10克,陈皮15克,金银 花15克,连翘12克,蒲公英12克,黄连10克,鸡内金10克,菟丝子10克,枸杞子10克,甘草3克,砂仁6克(后下),三七6克。水煎服,每日l 剂。
火毒炽盛型
[证见]舌癌肿块不断增大,边缘不整,凸起坚硬,可见糜烂、溃疡,溃破后口臭难闻,局部易出血,疼痛不止,舌固定不灵,碍食难言。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热泻火,解毒散结。
[方药]
主方泻心汤(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味
处方:黄连10克,黄芩15克,大黄12克,山豆根15克,紫河车30克,夏枯草15克,浙贝母15克,蒲公英30克,龙葵30克,半枝莲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苦参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气血虚衰型
[证见]舌癌肿块大如泛莲,舌本短缩,不能伸舒,妨碍饮食言语,或溃疡明显,口秽恶臭,局部触之易出血,甚者透舌穿腮。项颌肿块坚硬而疼痛,面色苍白,眩晕,少气懒言,肌瘦无力。舌质淡暗,苔白腻,脉细弱。
[治法]补气养血,解毒散结。
[方药]
主方八珍汤(薛己《正体类要》)加减
处方:党参15克,茯苓15克,白术lO克,甘草5克,黄芪30克,当归15克,生地黄20克,仙鹤草30克,淡竹叶10克,山豆根15克,重楼15克,青黛(包)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若局部溃疡出血者,加紫珠草30克、白茅根30克。疼痛甚者,加鸡矢藤30克、三七末3克(冲服)。痰多黄稠者,加海浮石15克、竹茹10克。口干舌燥,心烦
失眠者,加麦冬12克、远志6克、酸枣仁10克等。
二、外治法
1.舌癌初起,用北庭丹点之:用磁针刺破舌部肿块,以北庭丹少许点上。
2.漱口方:苦参30克,五倍子30克,山豆根30克,龙葵30克,草河车30克,白茅根30克,仙鹤草30克,入冰片少许煎汤,代水含嗽,每日数次。
3.颌下肿块,初起可用锦地罗蘸醋磨浓汁敷之。溃后宜用水澄膏、米醋调浓,摊贴之;也可用独角莲捣烂外敷。
三、其他疗法
舌癌的西医治疗 手术切除和放射治疗,仍是治疗舌癌的两种最有效方法;两者综合应用常优于单独应用。舌癌多数为鳞癌,对化疗敏感性较低,故化疗常与放疗或手术治疗综合应用,也用于舌癌晚期或术后复发的姑息治疗。

【预防保健】
(1)翠衣番茄开洋汤:翠衣(西瓜皮)250克,番茄100克,开洋10克,葱几枚。将翠衣洗净,除去残留之瓜瓤,切成块状,把番茄洗净切成片状,葱切成几段。置水500毫升于锅中,放入开洋,煮沸3分钟后即放人翠衣和番茄,煮沸待熟,用适量盐、味精调味,随意饮用。
(2)竹叶鸽蛋:竹叶50克,鸽蛋10只。把竹叶置入锅内,加水300毫升后放入鸽蛋,共煮至蛋熟。把鸽蛋取出,击破其壳后再置入锅内共煮。另取少许鲜嫩竹叶用开水烫热,迅速取出置于盆子底部衬底,把鸽蛋放在上面,食用鸽蛋。
(3)生地粟米薏仁粥:生地黄30克,粟米30克,薏苡仁30克,食糖适量。先将生地黄置于400毫升水中煮沸半小时,除去生地黄残渣,滤出药液,与粟米、薏苡仁同煎成粥,最后加入糖适量即成。

类别:肿瘤 | 评论(0) | 浏览()   中医对付体虚感冒的办法 2010年08月06日 星期五 15:36

  素体虚弱之人易患感冒,且感冒反复难愈。中医体质学说的优势,使其对体虚感冒的治疗更得心应手。中医将体虚感冒分气虚、阳虚、血虚、阴虚四型。

  一、气虚感冒

  症见平素易感冒。患者恶寒,发热,或壮 热,或自觉发热但体温不高,无汗或自汗,体倦乏力,气短懒言,或有头痛头晕,两眼憋胀,或咳嗽,咯痰无力。舌淡或边有齿痕,苔薄,脉浮无力。治以益气解 表,扶正败毒。方选参苏饮、人参败毒散化裁。基本方:党参15克,苏叶10克,柴胡10克,陈皮10克,茯苓15克,半夏10克,枳壳10克,桔梗10 克,葛根10克,山豆根10克,生甘草6克。恶寒甚,加羌活;咳嗽,重用半夏,加前胡;头痛加白芷、川芎;咽干痛加夏枯草、山豆根;自汗加黄芪、浮小麦。 平时可服玉屏风散。

  二、阳虚感冒

  症见平素自汗怕冷,易感冒(天寒尤甚)。 患者恶风寒,不发热或低热,头身疼痛,甚则骨节酸楚,或头晕目胀,无汗或自汗,面色咣白,喷嚏流涕,咳嗽痰稀而白。舌淡胖,苔薄,脉沉细弱。治宜扶阳解 表,散寒疏邪。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玉屏风散化裁。基本方:麻黄10克,制附子12克,细辛5克,黄芪20克,白术10克,防风10克,川芎10克,桔梗 10克,葛根10克,羌活10克,甘草3克。头身困疼加葛根、独活;咳嗽痰多加杏仁、白芥子;恶寒甚重用附子,酌加肉桂。

  三、血虚感冒

  多见于素体血虚和产后、失血之人。症见身 热,微恶风寒,面色无泽,头晕痛,无汗或汗少,唇甲色淡,心悸多梦,气怯声微,或有咳嗽,或口渴咽干。舌淡苔少,脉细弱。女性患者平素月经量少,色淡。治 宜养血解表,疏风散寒,用葱白七味饮、荆防四物汤化裁。基本方:荆芥10克,防风10克,当归15克,熟地10克,川芎12克,白芍15克,葛根12克, 豆豉10克,甘草6克,葱白12克。热重者加银花、连翘;咳嗽加杏仁;口渴加天花粉、芦根;心悸寐差加酸枣仁;血虚甚者加太子参;纳呆加麦芽、神曲。

  四、阴虚感冒

  多见于素体阴虚,或病后失养,或纵欲伤阴 之人。症见身热微恶风寒,头痛头晕或头昏沉,汗少心烦,咳嗽,痰稠难咯,或痰中带血,咽干口渴,大便或干,或有手足心热,盗汗,舌光红或苔少,脉细或细 数。治宜滋阴解表,疏风宣肺,用加减葳蕤汤化裁。基本方:玉竹15克,桔梗10克,白薇10克,薄荷10克,豆豉10克,麦冬10克,玄参12克,葱白 12克,大枣10克。心烦加竹叶、莲子芯;口渴甚加天花粉;咽干咳嗽,咯痰不爽者加射干、牛蒡子;痰中带血加白茅根、生蒲黄;大便干燥加玄参、生地;手足 心热、盗汗加丹皮。

  需说明的是:1.以上方剂均为日1剂,水 煎,早晚分服。2.临床上,以上各型可合并出现,如气虚阳虚并见,血虚阴虚同现,气虚血虚兼杂,甚或三者并见等,应详识细辨。3.每型症状不必悉具,治疗 要注意各型特点,如气虚之体倦乏力、气短懒言,阳虚之恶风寒甚、头身痛楚,血虚之面色无泽、唇甲色淡、心悸,阴虚之汗少心烦、咽干口渴等,随证遣药。

类别:儿科 | 评论(0) | 浏览()   中药治疗鼻咽癌的偏方妙方 2010年08月06日 星期五 15:32

1,中医方剂

【辨证】阴液亏损,邪毒未尽。

【治法】滋阴清热,益气利咽。

【方名】二参三子方。

【组成】元参30克,北沙参30克,麦冬15克,知母12克,石斛25克,黄芪25克,白术25克,女贞子15克,紫草25克,卷柏15克,苍耳子15克,山豆根10克,辛夷15克,白芷5克,淮山药10克,石菖蒲10克,菟丝子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张民庆等:《肿瘤良方大全》。

2,中医方剂

【辨证】气血两虚,血瘀毒凝。

【治法】补益气血,和营解毒,软坚散结。

【方名】加减八珍汤。

【组成】黄芪30克,党参30克,淮山药30克,半枝莲30克,牡蛎30克,茯苓15克,当归15克,大小蓟15克,赤芍15克,淡海藻15克,淡昆布15克,白术10克,陈皮10克,地龙10克,仙鹤草20克,元参20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张民庆等:《肿瘤良方大全》。

3, 中医方剂

【辨证】毒热型。

【治法】清热解毒。

【方名】白英菊花饮。

【组成】白英30克,野菊花30克,臭牡丹30克,三颗针15克,苦参15克,白头翁15克,七叶一枝花15克,白花蛇舌草2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肿瘤的诊断与防治》。

4,中医方剂

【辨证】气血双亏。

【治法】补肾固本。

【方名】芪补汤。

【组成】生黄芪60克,红人参10克(党参30克),仙茅15克,仙灵脾15克,补骨脂30克,骨碎补15克,焦杜仲20克,枸杞子20克,女贞子30克,料姜石6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中医癌瘤证治学》

白花蛇舌草60克,半枝莲30克,金果榄9—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源于《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功能解毒抑癌,适用于鼻咽癌肺转移。

蜈蚣3条,炮山甲、土元、地龙、田三七各3克。将药焙干,共研细末,用米醋调成悬浊液服,每日1剂。
本方源于《抗癌中草药制剂》,功能解毒抗癌,适应于鼻咽癌。


山苦瓜10克,甘油20克,75%乙醇25克。先将山苦瓜切碎,浸泡于乙醇中,添蒸馏水50毫升,搅匀后用纱布滤除药渣,加入甘油制成滴鼻剂,每日滴鼻3--6次。
本方源于《抗癌中草药制剂》,功能解毒开窍,适用于鼻咽癌。


地黄18克,郁金9克,巴豆7.5克。各药共研细末,以醋注丸,如绿豆大小,每次2丸,2小时1次,浓茶送下,服至吐泻停止。
本方攻毒抗癌,对鼻咽癌有效。


陈葫芦250克,麝香30克,冰片30克。将葫芦炒灰存性、研末,再加入麝香,冰片混匀,把少许药粉吹入鼻咽部,每日数次。
本方源于《抗癌中草药制剂》,功能开通鼻窍,适用于鼻咽癌。


葱白、皂角各3个,鲜鹅不食草6--9克,麝香O.15一O.2克。将葱白、皂角、鲜鹅不食草捣烂绞汁,加入麝香,以棉花蘸药汁塞耳,亦可将药汁滴耳用。
本方聪耳开窍,适用于鼻咽癌。


瘦猪肉、山楂、面上柏各50克。加水1500毫升,煮熟后吃肉喝汤,每日1剂,连用7天,为1疗程,休息3天后再用,可服用10疗程。
本方扶正抗癌,适用于鼻咽癌。


马勃9克(包煎),射于15克,开金锁、七叶一枝花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源于《实用药物抗癌手册》,功能解毒利咽抗癌,适用于鼻咽癌。


五倍子粉、冰片粉、田三七粉、枯矾粉各等分。共为细末,以凡士林纱条或花生油纱条蘸药粉,塞入出血鼻孔内。
本方来源于《癌的扶正培本治疗》,功能抗痛止血,适用于鼻咽癌出血。


太子参30克,玄参、麦冬、生地、女贞子各15克,石斛10克,花粉20克。水煎服,每日1剂,开始放疗即服中药。
本方为中医李连华方,功能益气养阴,适用于鼻咽癌放疗患者。


人参3克,金银花、白花蛇舌草(或夏枯草)各20--30克。水煎服,人参单煎服,服人参当天不服其它3种中药,另3种中药水煎服,每周2次。
本方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5期,功能益气扶正,清热解毒,适用于鼻咽癌放疗期。


天冬、麦冬各12克,沙参10克,元参9克,生地10克,白茅根12克,玉竹、银花各9克,白花蛇舌草如克,白毛藤20--30克,党参12克,茯苓、白术各10克,丹参15克,甘草3克。每剂煎3次,代茶饮,可长期服用。
本方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85.5期,功能益气生津,解毒抗癌,适用于鼻咽癌。


北沙参15克,川石斛、玉竹各12克,白花蛇舌草 15克,龙葵30克,海藻12克,野菊花15克,苍耳子12克,辛黄花、焦山栀各10克,生地、赤芍各15克,白茅根30克,藕节15克,麦冬30克,象 贝母10克,玄参12克,桃仁6克,夏枯草30克,大枣7枚。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清热生津,解毒散结,适用于鼻咽癌。

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党参、玄参各15克,石斛30克,生地、熟地、麦冬各24克,连翘18克,党参15克,天冬24克,刺蒺藜18克,玉竹、山药、赤芍各12克,黄芩、白芷、山豆根各9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源于《抗癌中草药制剂》,功能养阴清肺,抗癌,适用于鼻咽癌。


蛇泡勒、丹参、钩藤、走马胎各30克,老鼠刺、铁包金、人地金牛、茜草根、刺蒺藜、穿破石、山慈菇各15克,大枣60克,细叶七星剑15克。水煎服,日1剂。
本方攻瘀抗癌,清热解毒,适用于鼻咽癌。


蛇泡勒、白茅根、野菊花,铁包金各30克,入地金牛、土鳖虫各15克,大蓟21克,甘草9克。水煎服,日1剂。
本方源于《抗癌中草药制剂》,功能解毒散结,适用于鼻咽癌。


辛夷、苍耳子各12克,白芷、川芎、黄芩各3克,连翘、蒲公英各12克,牡蛎60克,夏枯草12克,半枝莲30克,蜀羊泉15克,鹅不食草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源于《肿瘤的防治》,功能清肺开窍,解毒散结,适用于鼻咽癌。


金银花30克,连翘、天花粉各6克,当归15克,蒲公英12克,乳香15克,赤芍、黄芩各6克,桃仁15克,菊花10克,大黄15克,知母3克,薄荷6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为南昌市第一医院治疗鼻咽癌方,功能清热解毒,活血散结。


石上柏30克,苍耳子10克,草河车15克,射干10克,山慈菇15克,白茅根30克,山豆根10克,皿蒌20克,茜草根10克,胆南星、半夏、白芷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源于《中医肿瘤学》,功能清热泻肺,消炎抗癌,适用于肺热型鼻咽癌。

生地15克,丹皮10克,石上柏30克,山豆根10克,钩藤15克,全蝎6克,夏枯草15克,丝瓜络10克,虎杖30克,僵蚕1克,鸡血藤30克,苍耳子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源于《中医肿瘤学》,功能清热解毒,适用于鼻咽癌合并有颅神经损害者。


青皮、陈皮、杏仁各10克,黄芩12克,瓜蒌20克,胆南星10克,制半夏20克,猪苓、土茯苓、上贝母各30克,钩藤10克,小蓟、石上柏各30克,辛夷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源于《中医肿瘤学》,功能清热化痰,解毒抗癌,适用于痰热型鼻咽癌。


青蒿、鳖甲各10克,秦艽9克,地骨皮、玄参、生地各12克,银花、天花粉各15克,丹皮10克,赤、白芍各10克,蝉衣、甘草各6克,灯草1.5克,鲜芦根30克,常山10克,黄芪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源于《贵州中医学院学报》1989.4期,功能养阴退热,适用于鼻咽癌化疗后低热。


玄参、北沙参各30克,麦冬、黄芪、女贞子、卷柏、苍耳子、辛夷、菟丝子各15克,知母12克,石斛、党参、白术各25克,山豆根、白芷、山药、石菖蒲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煎3次,分3次服。
本方为中医杨通礼方,功能益气养阴,解毒消肿,适用于鼻咽癌。


夏枯草、海藻、礞石各30克,昆布、钩藤各24克,赤芍15克,蜂房、苍术各12克,桃仁、白芷、生南星(先煎)、制远志、菖蒲、地龙、蜈蚣、全蝎各6克。先煎生南星2小时后,再放入其它药物共煎,每日1剂,分2次服。
本方为著名中医段风午治疗鼻咽癌方,功能清热解毒养阴散结。鼻咽癌

鼻咽癌临床主要症状有鼻塞、鼻腔出血,常以颈部淋巴结转移而就诊。本病的发生与遗传、病毒、环境等因素有关。中医学认为,七情损伤、正气不足是患鼻咽癌的内因,正虚之体,再遇风邪毒的浸袭,沉积于鼻腔,气血运行受阻,瘀积而成肿块,临床常用的偏方、验方主要如下。

[方一]

白花蛇舌草60克,半枝莲30克,金果榄9—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源于《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功能解毒抑癌,适用于鼻咽痛肺转移。

[方二]

蜈蚣3条,炮山甲、土元、地龙、田三七各3克。将药焙干,共研细末,用米醋调成悬浊液服,每日1剂。

本方源于《抗癌中草药制剂》,功能解毒抗癌,适应于鼻咽癌。

[方三]

山苦瓜10克,甘油20克,75%乙醇25克。先将山苦瓜切碎,浸泡于乙醇中,添蒸馏水50毫升,搅匀后用纱布滤除药渣,加入甘油制成滴鼻剂,每日滴鼻3--6次。

本方源于《抗癌中草药制剂》,功能解毒开窍,适用于鼻咽癌。

[方四]

地黄18克,郁金9克,巴豆7.5克。各药共研细末,以醋注丸,如绿豆大小,每次2丸,2小时1次,浓茶送下,服至吐泻停止。

本方攻毒抗癌,对鼻咽痼有效。

[方五]

陈葫芦250克,麝香30克,冰片30克。将葫芦炒灰存性、研末,再加入麝香,冰片混匀,把少许药粉吹人鼻咽部,每日数次。

本方源于《抗癌中草药制剂》,功能开通鼻窍,适用于鼻咽癌。

[方六]

葱白、皂角各3个,鲜鹅不食草6--9克,麝香O.15一O.2克。将葱白、皂角、鲜鹅不食草捣烂绞汁,加入麝香,以棉花蘸药汁塞耳,亦可将药汁滴耳用。

本方聪耳开窍,适用于鼻咽癌。

[方七]

瘦猪肉、山楂、面上柏各50克。加水1500毫升,煮熟后吃肉喝汤,每日1剂,连用7天,为1疗程,休息3天后再用,可服用10疗程。

本方扶正抗癌,适用于鼻咽癌。

[方八]

马勃9克(包煎),射于15克,开金锁、七叶一枝花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源于《实用药物抗癌手册》,功能解毒利咽抗癌,适用于鼻咽癌。

[方九]

五倍子粉、冰片粉、田三七粉、枯矾粉各等分。共为细末,以凡士林纱条或花生油纱条蘸药粉,塞入出血鼻孔内。

本方来源于《癌的扶正培本治疗》,功能抗痛止血,适用于鼻咽痼出血。

[方十]

太子参30克,玄参、麦冬、生地、女贞子各15克,石斛10克,花粉20克。水煎服,每日1剂,开始放疗即服中药。

本方为中医李连华方,功能益气养阴,适用于鼻咽癌放疗患者。

[方十一]

人参3克,金银花、白花蛇舌草(或夏枯草)各20--30克。水煎服,人参单煎服,服人参当天不服其它3种中药,另3种中药水煎服,每周2次。

本方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5期,功能益气扶正,清热解毒,适用于鼻咽癌放疗期。

[方十二]

天冬、麦冬各12克,沙参10克,元参9克,生地10克,白茅根12克,玉竹、银花各9克,白花蛇舌草如克,白毛藤20--30克,党参12克,茯苓、白术各10克,丹参15克,甘草3克。每剂煎3次,代茶饮,可长期服用。

本方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85.5期,功能益气生津,解毒抗癌,适用于鼻咽癌。

[方十三]

北沙参15克,川石斛、玉竹各12克,白花蛇 舌草15克,龙葵30克,海藻12克,野菊花15克,苍耳子12克,辛黄花、焦山栀各10克,生地、赤芍各15克,白茅根30克,藕节15克,麦冬30 克,象贝母10克,玄参12克,桃仁6克,夏枯草30克,大枣7枚。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清热生津,解毒散结,适用于鼻咽癌,此方源于《上海中医药杂志》1989·1期。

[方十四]

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党参、玄参各15克,石斛30克,生地、熟地、麦冬各24克,连翘18克,党参15克,天冬24克,刺蒺藜18克,玉竹、山药、赤芍各12克,黄芩、白芷、山豆根各9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源于《抗癌中草药制剂》,功能养阴清肺,抗癌,适用于鼻咽癌。

[方十五]

蛇泡勒、丹参、钩藤、走马胎各30克,老鼠刺、铁包金、人地金牛、茜草根、刺蒺藜、穿破石、山慈菇各15克,大枣60克,细叶七星剑15克。水煎服,日1剂。

本方攻瘀抗癌,清热解毒,适用于鼻咽癌。

[方十六]

蛇泡勒、白茅根、野菊花,铁包金各30克,入地金牛、土鳖虫各15克,大蓟21克,甘草9克。水煎服,日1剂。

本方源于《抗癌中草药制剂》,功能解毒散结,适用于鼻咽癌。

[方十七]

辛夷、苍耳子各12克,白芷、川芎、黄芩各3克,连翘、蒲公英各12克,牡蛎60克,夏枯草12克,半枝莲30克,蜀羊泉15克,鹅不食草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源于《肿瘤的防治》,功能清肺开窍,解毒散结,适用于鼻咽癌。

[方十八]

金银花30克,连翘、天花粉各6克,当归15克,蒲公英12克,乳香15克,赤芍、黄芩各6克,桃仁15克,菊花10克,大黄15克,知母3克,薄荷6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为南昌市第一医院治疗鼻咽癌方,功能清热解毒,活血散结。

[方十九]

石上柏30克,苍耳子10克,草河车15克,射干10克,山慈菇15克,白茅根30克,山豆根10克,皿蒌20克,茜草根10克,胆南星、半夏、白芷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源于《中医肿瘤学》,功能清热泻肺,消炎抗癌,适用于肺热型鼻咽癌。

[方二十]

生地15克,丹皮10克,石上柏30克,山豆根10克,钩藤15克,全蝎6克,夏枯草15克,丝瓜络10克,虎杖30克,僵蚕1克,鸡血藤30克,苍耳子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源于《中医肿瘤学》,功能清热解毒,适用于鼻咽癌合并有颅神经损害者。

[方二十一]

青皮、陈皮、杏仁各10克,黄芩12克,瓜蒌20克,胆南星10克,制半夏20克,猪苓、土茯苓、上贝母各30克,钩藤10克,小蓟、石上柏各30克,辛夷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源于《中医肿瘤学》,功能清热化痰,解毒抗癌,适用于痰热型鼻咽癌。

[方二十二]

青蒿、鳖甲各10克,秦艽9克,地骨皮、玄参、生地各12克,银花、天花粉各15克,丹皮10克,赤、白芍各10克,蝉衣、甘草各6克,灯草1.5克,鲜芦根30克,常山10克,黄芪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源于《贵州中医学院学报》1989.4期,功能养阴退热,适用于鼻咽癌化疗后低热。

[方二十三]

玄参、北沙参各30克,麦冬、黄芪、女贞子、卷柏、苍耳子、辛夷、菟丝子各15克,知母12克,石斛、党参、白术各25克,山豆根、白芷、山药、石菖蒲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煎3次,分3次服。

本方为中医杨通礼方,功能益气养阴,解毒消肿,适用于鼻咽癌。

[方二十四]

夏枯草、海藻、礞石各30克,昆布、钩藤各24克,赤芍15克,蜂房、苍术各12克,桃仁、白芷、生南星(先煎)、制远志、菖蒲、地龙、蜈蚣、全蝎各6克。先煎生南星2小时后,再放入其它药物共煎,每日1剂,分2次服。

本方为著名中医段风午治疗鼻咽癌方,功能清热解毒养阴散结。

银花30克。
水煎服,每天一剂。放疗开始时用,结束后可长期用。

土茯苓30克。
水煎代茶饮。


黄芪100克、白花蛇舌草100克、黄连20克、半枝莲50克。
水煎服,每天一剂。

昆布9克、海藻9克、蒲公英9克、银花9克、黄柏9克、首乌18克、花粉18克。
水煎服,每天一剂。呕吐加藿香6克;心跳不安加益智仁9克。


白花蛇舌草60克、半枝莲30克、金果榄9—12克。
水煎服,每天一剂。主治鼻咽癌远处转移。

银花30克、连翘12克、蒲公英24克、花粉15克、当归15克、白芍6克、乳香15克、黄芩12克、桃仁12克、大黄12克、知母6克、薄荷6克。
水煎服,每天一剂。

苍耳子9克、辛荑9克、龙胆草9克、白芷9克、生石决明9克、钩藤9克、蜈蚣6克、夏枯草6克、僵蚕6克、全蝎1克、牡蛎30克(先煎)。
水煎服,每天一剂。


鼻咽癌治疗方法包括放射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和化学药 物治疗,还有免疫治疗和中医药治疗。鼻咽癌对放射线有一定的敏感性,鼻咽癌原发病灶和颈淋巴结引流区可以包括在照射野内,各期鼻咽癌放射治疗的5年生存率 为50%左右。化学抗癌药物治疗鼻咽癌有一定的近期疗效,大剂量DDP及5-Fu可取得90%的缓解率。但应用化疗后还需要与放射综合治疗。  

1、放射治疗:放射治疗被公认为鼻咽癌首选治疗方法。1979年全国鼻咽癌会议提出I期鼻咽癌以放射治疗为主。鼻咽癌的放射治疗可分为根治性放射治疗和姑息性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禁忌证为:

①Karnofski分级60分以下;

②广泛远处转移者;

③放射性脑脊髓损伤者;

④其他如传染病或精神病尚未控制。

鼻咽癌应用放射治疗使肿瘤细胞得到杀灭,但正常组织或器官也不可避免受到照射而产生放射反应。放射反应与剂量大小、照射范围、照射疗程数、正常组织或器官耐受程度有密切关系。

放射反应:

1)全身放射反应: 包括乏力、头晕、胃纳减退、恶心、呕吐、口中无味或变味、失眠或嗜睡等。虽然程度不同,但经对症治疗一般都能克服,完成放射治疗疗程。

2)粘膜反应: 口咽、鼻咽、鼻腔、副鼻窦内粘膜经放射40Gy后可出现粘膜水肿或充血,渗出增加,严重时可引起点状或片状白膜。照射过程中并常有咽喉疼痛、进食困难、鼻 塞等。严重的病例应暂停照射,适当休息,待反应消退后再治疗。一般可在放疗后1年逐渐吸收、消退,但亦有少数病例在放疗后10多年仍有存在。

3)唾液腺放射反应:唾液分泌明显减少,患者口干,进干食困难。

4)皮肤和皮下组织放射反应:照射区内皮肤一般出现红斑、色素沉着、毛发脱落和干性脱皮,如照射速度快,皮肤有水肿时还继续照射,可形成水泡,融合成大片湿性脱皮,并渗液、糜烂成为湿性皮炎。

5)放射治疗的晚期放射反应: 面颈部常有皮肤及皮下组织萎缩、皮肤变薄、毛细血管扩张、色素减退等。

6)张口困难: 咀嚼肌、颞颔关节受到照射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张口困难。

7)放射性龋齿和放射性下颌骨坏死。

8)放射性皮肤及皮下组织丹毒。

9)放射性中耳炎。

10)放射性脑及脊髓损伤。

2、手术治疗:

适用对象:

1)病理类型为高分化鳞癌或腺癌以及其他对放射不敏感的癌瘤,病灶局限在顶后壁或前壁,全身无手术禁忌症者可考虑对原发病灶的切除。对Ⅱ、Ⅲ、Ⅳ期的患者均不宜手术治疗。

2)对放射治疗后鼻咽或颈部有残留或复发病灶,如局限在鼻咽顶后壁或前壁,无颅底骨破坏,一般情况好,近期作过放疗不宜再放疗者,可考虑切除病灶。

3)颈部有残留或复发时,如范围局限、活动者可考虑作颈部淋巴结清除手术。鼻咽癌放疗后颈淋巴结有残留时手术宜早,在放疗后3-6个月内及时处理,预后较好。

3、化学治疗:鼻咽癌95%以上属于低分化癌和未分化癌类型,恶性程度高、生长快,容易出现淋巴结或血道转移。鼻咽癌确诊时75%的病人已属于Ⅲ和Ⅳ期, 病期愈晚,远处转移机会愈多,预后亦愈差。放射治疗是一种局部治疗方法,不能预防远处转移,因而合并应用化学物或几种药物联合治疗,可能使肿瘤缩小或消灭 微小病灶,提高治疗效果。

主要方法:

(1)联合化疗方案:

1)CF方案:环磷酰胺与5-氟尿嘧啶均为广谱抗癌药物,对鼻咽癌有一定疗效。

2)PF方案:联合应用顺氯氨铂和5-氟尿嘧啶对鼻咽癌有较好疗效,显效快,但缺点为缓解期短。可用于放疗前使肿瘤缩小,或用于单纯化疗的患者。

3)PFA方案:顺氯氨铂和5-氟尿嘧啶以及阿霉素等。有明显缩小肿瘤的作用。

4)CBF方案:主要使用环磷酰胺、争光霉素和5-氟尿嘧啶。

(2)化疗和放射联合治疗:治疗效果比较好,5年生存率较高。

类别:肿瘤 | 评论(0) | 浏览()   补益肝肾强筋壮骨类 2010年08月06日 星期五 15:26

1.解毒养阴汤

【组成】西洋参6克(另煎兑服),南北沙参各15克,石懈15克,元参15克,佛手参15克,生黄芪15克,干生地30克丹参15克,银花30克,蒲公英15克,天门冬、麦门冬各9克、玉竹9克。

【功用】益气养阴,清热解毒。

【主治】系统性红斑狼疮、剥脱性皮炎、药疹、天疱疮等病后期。

2.养阴清肺汤(丸、膏)

【组成】生地12克,麦冬9克,甘草6克,玄参9克,川贝6克,丹皮9克,薄荷3克,白芍9克。

【功用】养阴清肺、凉血解毒。

【主治】咽痛、咳嗽、白塞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病后期证属阴分亏损.津液不足者。

【来像】《重楼玉钥》。

3.独活寄生汤

【组成】独活,克,桑寄生30克,秦艽9 克,防风6 克.细辛3克,当归12克,芍药9 克,川穹6克,生地巧克,杜仲15克、牛膝6克.党参12克.伏苓12克.甘草3克,桂心6克。

闭 【功用】益肝肾,补气血,祛风湿,止痺痛。

【主治】关节炎型银屑病、结缔组织病等,症见风寒湿痹、关节痛、膜膝酸痛、胶体麻木者。

【来源】《千金方》.

4.六味地黄丸

【组成】熟地、山药、山芡肉、伏苓、泽泻、丹皮。

【功用】滋补肝肾。

【主治】黄褐斑、黑变病等色素性皮肤病及其他皮肤病见有肾阴虚之证者。

【 用法】每服9克,日2次。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

5.杞菊地黄丸

【组成】热地、山药、山萸肉、伏苓,丹皮、拘祀子、泽泻、菊

花。

【功用】滋肾养肝,补气明目。

【主治】结缔组织病,证见肝肾不足视力障碍者。

【用法】每服6克,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

【来源】(医级)。

6.知柏地黄丸

【组成】熟地、山药、山萸肉、伏苓、泽泻、丹皮、知母、黄柏。

【功用】滋阴泻火。

【主治】阴虚火旺引起的头晕耳鸣、口干咽痛及结缔组织病出现肾脏损害者。

【用法】每服6克,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

【来源】《医宗金鉴》

7.桂附地黄丸

【组成】熟地、山药、山芙肉、伏苓、泽泻、丹皮、肉桂附片。

【功用】滋阴益气.暖肾散寒

【主治】肾经亏损,脾胃虚寒引起的腰酸、肢冷、脐腹隐痛等。

【用法】每服6克,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

【来原】《丹澳心法》。

8.清热养阴丸

【组成】生地、玄参、麦冬、浙贝母、山豆根、白芍、丹皮桅子、生石膏、薄荷、黄连、甘草

【功用】养阴清热,消肿止痛。

【主治】严重皮肤病日久伤津耗阴而致阴虚内热诸症,及肺胃积热,肺胃津伤所致的座疮、酒渣鼻等症。

【用法】每服12克,日2次。

【来源】(中国医学大辞典》。

9.滋补肝肾丸

【组成】北沙参、麦冬各12克,当归、熟地、陈皮、五味子各9克,首乌藤、川断、女贞子、旱莲草、浮小麦各15克。、

【制法】共为细面,炼蜜为丸,每丸9克。

【功用】滋补肝肾。

【主治】结缔组织病,证见肝肾损害者‘

【用法】每服1丸,日2次。

10.木瓜丸

【组成】木瓜、牛膝、成灵仙、当归、草乌。

【功用】舒筋活血,散风止痛。

【主治】静脉炎、结节性红斑、过敏性紫癜等及结缔组织病,出现手足麻木、腿脚拘挛、筋骨无力等的辅助治疗。

【用法】每服20拉,日2次。

11.七宝美髯丹

【组成】首乌、兔丝子、牛膝、枸祀子、伏苓、补骨脂。

【功用】滋阴补肾。

【主治】斑秃、脂溢性脱发、白发等。

【用法】每服9克,日2次。

【来源】《医方集解)。

12.健身宁

【组成】当归、黄精、燕桑椹、何首乌、旱莲草、女贞子、熟地、党参、乌梅、鹿茸。

【功用】滋补肝肾.养血强身。

【主治】斑秃、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恢复期的辅助治疗。

【用法】每次1.8克,日3次。

【来源】(中药大全)。

13.稀签片

【组成】稀签草。

【功用】散风祛湿.舒筋活络。

【主治】风寒湿痹所致关节痛、肢体麻木

【用法】每次3片,日2-3次。

【来源】(景岳全书)。

类别:皮肤病 | 评论(0) | 浏览()   清热解毒杀虫类 2010年08月06日 星期五 15:22

1.解毒清热汤

【组成】蒲公英30克,野菊花30克,大青叶30克,紫花地丁15克,重楼9克,天花粉15克,赤芍9克。

【功用】清热解毒。

【主治】疖、毛囊炎、脓疱疮、丹毒等感染。

2.消痈汤

【组成】银花30克,连翘15克,蒲公英15克,赤芍9克,天花粉15克,白芷9克,贝母9克,陈皮9克,重楼9克,龙葵9克,鲜生地15克。

【功用】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活血止痛。

【主治】痈症初起、蜂窝织炎、深部脓肿等感染性皮肤病。

3.紫蓝方

【 组成】紫 15克,板蓝根15克,马齿笕 30克,生薏米30克,丹参15克,红花10克,赤芍10克,大青叶15克,木贼10克,香附10克,穿山甲10克,灵磁石30克,生龙牡各10克。

【功用】解毒消疣。

【主治】扁平疣、寻常 疣等 症。

【来源】张志礼经验方。

4.复方清黛丸

【组成】青黛、贯众、紫草、蒲公英、马齿觅、白芷、焦山楂、神曲、五味子、白鲜皮、乌梅、土伏苓、白花蛇舌草。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活血。

【主治】银屑病、玫瑰旅疹、多形红斑等。

【来源】《中药大全》

5.五福化毒丹

【组成】秸梗、生地、赤芍,牛蒡子、玄参、甘草、连翘、青黛、芒硝、黄连。

【功用】清热解毒,化滞去湿,通利大便。

【主治】鹅口疮、婴儿湿疹、汗腺炎、丘疹性寻麻疹、脓疱疮等。

【用法】每服1丸、日2次小儿酌减。

【注意事项】体弱及腹泻者慎用。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6.清肺抑火丸

【组成】黄芩、黄柏、前胡、桅子、秸梗、天花粉、知母、苦参、大黄、贝母。

【功用】清热通便,止咳化痰。

【主治】肺经实热引起的酒渣鼻、座疮等。

【用法】每服6克,日2次。

【来源】《寿世保元》。

7.连翘败毒丸丸

【组成】连翘、防风、白芷、黄连、苦参、薄荷、当归、荆芥穗、天花粉、甘草、黄琴、赤芍、柴胡、羌活、麻黄、黄柏、紫花地丁、大黄、银花。

【功用】清热解毒.散风消肿。

【主治】毛囊炎、汗腺炎、疖、脓疱疮、丹毒、足癣继发感染等感染性疾患。

【用法】每服6 克,日1-2次。

【来源】《证治准绳》。

8.当归苦参丸

【组成】当归、苦参等量。

【功用】清热凉血.散风祛湿。

【主治】座疮、酒渣鼻、脂溢性皮炎、脂溢性脱发等。

【用法】每服9克,日2次。

【来源】《古今医鉴》。

9.牛黄解毒丸

【组成】黄连、黄柏、黄芩、大黄、菊花、桔梗、生石膏、蚕砂、旋覆花、桅子、双花、连翘、蔓荆子、防风、白芷、甘草、川穹,薄荷、荆芥穗、牛黄、冰片、朱砂粉、雄黄粉。

【功用】清热解毒,散风止痛。

【主治】感染性皮肤病,并作为寻麻疹、丘疹性寻麻疹、虫咬皮炎的辅助治疗。

【用法】每次6克,日2次。

【来源】《证治准绳)。

10.牛黄清心丸

【组成】当归、川穹、甘草、黄岑、山药、白芍、麦冬、白术、神曲、蒲黄、胶枣肉、生阿胶、伏苓、人参、防风、干姜、柴胡、肉桂、白剑、桔梗、大豆黄卷、杏仁、牛黄、麝香、冰片、朱砂、雄黄、羚羊角粉。

【功用】镇惊安神,化痰息风。

【主治】毒热帜盛、热扰营血的急重症皮肤病.如结缔组织病出现的头晕、心烦、心火亢盛等症。

【用法】每服3克,日2次。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1.化毒丸

【组成】秸梗、生地、赤芍、牛芬子、玄参、连翘、甘草、青黛、芒硝、黄连。

【功用】清热化毒。

【主治】小儿脓疱疮、多发性粟粒性脓肿、婴儿湿疹、丘疹性寻麻疹继发感染者。

【用法】每服3克,日2次。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来源】(寿世保元》。

12.灭毒丹

【组成】白花蛇、蜈蚣、全虫、蜂房、龟板、雄黄、飞黄丹、辰砂、槐米、雨前细茶、麝香、孩儿茶。

【功用】散风止痒,清热解毒。

【主洽】寻常狼疮、慢性湿疹,慢性溃疡。

【用法】每次5—10粒,日2次,体弱酌减。

【注意事项】孕妇禁服。

13.六神丸

【组成】牛黄、麝香、雄黄、珍珠、蟾酥、冰片。

【功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疖、毛囊炎、咽及扁桃腺炎等。

【用法】每服10粒,日2次。

【来源】(雷氏方》。

14.消疮饮(仙方活命饮)

【组成】穿山甲、白芷、天花粉、皂刺、当归尾、赤芍、乳香、没药、防风、贝母、陈皮、银花、甘草。

【功用】清热解毒,消肿排脓,活血止痛。

【主治】疖、痈、淋巴结炎等‘

【来源】《外科发挥》。

15.痈疽消炎丸(飞龙夺命丹)

【组成」乳香1800克,铜绿600克,没药1800克,水蜗牛120克,寒水石300克,胆矾300克、蜈蚣30只,血竭300克,雄黄粉600克,麝香150克,冰片150克,朱砂粉250克,轻粉300克,蟾酥(牛乳制)600克。

【功用】消肿败毒、散痛止痛。

【主治l疖、痈、疗、淋巴结炎。

【用法l每服5 粒

[来源】〈古今医鉴》。

16.蟾酥丸

【组成】乳香、枯矾、寒水石、铜绿、没药、胆矾、生蜗牛、雄黄粉、朱砂粉、麝香、蟾酥、轻粉。

【功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疖、痈、淋巴管炎、虫咬、烫伤。

【用法1每服3粒,亦可外用。

【来源】〈外科正宗》。

17.珠黄散

【组成l大黄、槟榔、橘红、黄连、黑白丑、琥珀粉、朱砂粉、珍珠粉、牛黄、冰片。

【功用】清热导滞,镇惊安神。

【主治】内热壅盛,外感毒邪所致婴儿皮肤感染性疾患及丘疹性寻麻疹、湿疹等。

【用法】每服0.6克,日2次。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来源】(大平惠民和剂局方》。

18.导赤丹

【组成】黄连、大黄、连翘、滑石。

【功用】清热利水,导滞通便。

【主治】口腔演疡、滤泡性口炎、婴儿湿疹、丘疹性寻麻疹等。

【用法】每丸重3克,每服1丸,日2次。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

19.导赤汤加减

【组成】生地10克,木通3克,竹叶6克,陈皮6克,双花10克,生甘草3克。

【功用】清热解毒,化滞利水。

【主治】口腔粘膜縻烂、口腔炎、婴儿湿疹。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

20.消风导赤汤加减

【组成】生地10克,伏苓6克,白鲜皮6克,银花10克,薄荷1 .5克,木通3克,黄连3克,灯心草1.5克,甘草3克。

【功用】疏风清热,渗湿止痒。

【主治】急性婴儿湿疹、亚急性湿疹。

【来很】《医宗金鉴》。

21.五味消毒饮

【组成】双花15克,野菊花15克,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15克.紫背天葵10克。

【功用】清热解毒。

【主治】疗毒、痈疽、慢性丹毒。

【来源】《医宗金鉴》。

22.安宫牛黄散

【组成】郁金30克,黄连30克,生桅子30克,黄芩30克牛黄30克雄黄粉30克,麝香8克,珍珠粉15克,冰片8克朱砂粉30克。

【制法】前4味共研细末, 过箩.每120克细粉兑细料6味如上,和匀装瓶。

【功用】解热镇静.避秽通窍。

【主治】痈、疗毒邪内陷,湿毒疡热盛于内。

【用法】每服0 .6-1.2克,小儿遵医嘱服用。

【来源】《温病条辨》。

23.小败毒膏

【组成】大黄、黄柏、赤芍、蒲公英、陈皮、木鱉子、银花、乳香、甘草、当归、白芷、天花粉。

【功用】散瘟清热,消肿止痛。

【主治】疖、痈、痤疮、酒渣鼻及感染性皮肤病。

【用法】每服15克,日2次。

【来源】《寿世新编)。

24.大败毒膏

【组成】大黄、蒲公英、陈皮、木鱉子、白芷、天花粉,银花、黄柏、乳香、当归、赤芍、甘草、蛇蜕、干蟾、娱蚣、全蝎、芒硝。

【功用】清血败毒,消肿止痛。

【主治】顽固性脓皮病、梅毒、下疳。

【用法】每服15克,日服2次。

【来源】北京鸿术堂秘方。

25.马齿笕膏

【组成】鲜马齿笕。

【制法】煎煮过滤浓缩后,加等量蜂蜜。

【功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血散风。

【主治】汗腺炎。

【用法】内服每次5-1o克.每日2次。也可外敷。

【来源】(医宗金鉴)。

26.败酱草膏

【组成】败酱草。

【制法】煎煮过滤浓缩加等t蜂蜜。

【功用】清热解毒,除湿消肿。

【主治】毛囊炎、疖等化脓性皮肤病。

【用法】每服10-15克,日2次。外敷亦可。

27.梅花点舌丹

【组成】乳香、沉香、没药、血竭、白梅花、篣苈子、硼砂、生石决明、雄黄粉、蟾酥粉、牛黄、珍珠粉、冰片、麝香、朱砂、熊胆。

【功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急性淋巴管炎、蜂窝织炎、疖病、毛囊炎等感染及疖毒走黄,出现败血症时可配合汤剂服用。

【用法】每服2-3次,日2次。

【来源】《外科全生集》。

28.金莲花片

【组成】金莲花。

【功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疖、毛囊炎、滤泡性口炎、咽炎、白塞病。

【用法】每服5-8片,日2次。

29.玉枢丹(紫金锭)

【组成】山茨菇、麝香、续随子霜、雄黄、红毛大戟、朱砂、五倍子。

【功用】辟秽解毒。

【主怡】诸疮肿毒,腮肿牙痛,蝎蛰虫咬。

【用法】每服1-5块,小儿酌减,也可外敷。

【来源】《片玉心书》。

类别:皮肤病 | 评论(0) | 浏览()   温经散寒养血通络类 2010年08月06日 星期五 15:15

1.阳和汤(丸)

【组成】熟地30克,鹿角胶9 克,白芥子6 克,肉桂3川炮姜1.5克,麻黄1.5克,甘草3克。

【功用1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主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雷诺病、肢端硬化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等,证属阴寒痰湿凝结者。

【来源】《外科全生集》。

2.当归四逆汤

【组成】当归,克,桂枝9克.芍药9克,细辛3克,炙甘草6克.木通6克大枣5枚。

【功用】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主治】雷诺病、脉管炎、冻.肢端硬化症、手足青紫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

【来源】《伤寒论》。

3.温经通络汤

【组成】鸡血藤15克,海风膝15克,全丝瓜15克,川贝9克,鬼箭羽15克,路路通9克,桂枝9 克.艾叶9 克,全当归9克、赤白芍各9克。

【功用】温经通络,活血止痛‘

【主治】脉管炎、雷诺病初期、静脉曲张。

4.回阳通络丸

【组成】肉桂、附子、干姜、桂枝、当归尾、赤芍、牛膝、元参、伏苓、白术、桑寄生、独活、木瓜、续断、生黄芪、苏木、川穹

【功用】温经通络,活血祛寒。

【主治】静脉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硬皮病、雷诺病、硬红斑等,证属寒湿凝结者。

【用法】每服3-6克.日2次。

5.养血荣筋丸

【组成】党参、续断、桑寄生、伸筋草、鸡血藤、赤小豆、透骨草、赤芍各15克,白术、补骨脂各12克,木香、当归、威灵仙、陈皮、松节各9克,首乌30克。

【制法】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9克。

【功用】养血,荣筋,通络。

【主治】下肢结节性及血管炎类疾患,也可作为红斑狼疮、硬皮病、皮肌炎等病出现筋络不舒、关节疼痛时的辅助治疗。

【用法】每服9-18克.日服2次。

6.脱疽酒

【组成】大枫子、木盆子、大黄、穿山甲、甘草、苏木、黑附子、赤芍、干姜、白酒。

【功用】温经散寒,活血通络。

【主治】脉管炎、雷诺病及其他慢性皮肤病属于湿寒诸症者。

【用法】每次15毫升,每晚1次。

类别:皮肤病 | 评论(0) | 浏览()   活血破瘀软坚内消类 2010年08月06日 星期五 15:12

1.活血散瘀汤

【组成】苏木9克,赤芍9克,白芍9克,红花9克,桃仁9克,鬼箭羽15克,三棱9克,莪术9克,木香6克,陈皮9 克。

【功用】活血散瘀止痛。

【主治】气滞血瘀引起的血管炎、静脉炎、雷诺病、硬皮病、结节性疾病等。

【来源】张志礼经验方。

2.活血逐瘀汤

【组成】丹参15克,乌药6克,僵蚕9克,三棱9克,莪术9克,白芥子9克,厚朴9克,橘红9 克,土贝母9克.沉香1.5克。

【功用】活血逐瘀,软坚内消。

【主治】硬皮病、癍痕疙瘩、结节性疾病。

【来源】《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3.解毒活血汤

【组成】银花20克,生地12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当归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甘草10克。

【功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主治】结节性红斑类疾患。

【来源】《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4.银乐丸

【组成】当归15克,丹参30克,鸡血30克,首乌藤30克丹皮15克,大青叶30 克,赤白芍各15克,三棱9克,莪术9克,白花蛇舌草30克,土茯苓30克,蜂房15克,白鲜皮30克,苦参15克。

【制法】共为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

【功用】解毒润肤,活血化弃。

【主治】银屑病及角化肥厚性皮肤病。

【用法】每服6-9克,日2-3次。

【来源】张志礼经脸方。

5.活血消炎丸

【组成】乳香,没药、菖蒲、黄米、牛黄。

【功用】解毒散痈,消坚化结

【主治】急性淋巴管炎、蜂窝织炎、丹毒等感染及深部脓肿等。

【用法】每服3克,日2次,温黄酒或温开水送下。

【来源】(外科全生集)。

6.大黄遮虫丸

【组成】遮虫、干漆、生地、甘草、水蛭、赤芍、杏仁、黄芩桃仁、蟒虫螬虫、大黄。

【功用】破血化瘀,通络散结。

【主治】结节性红斑、癍痕疙瘩、脉管炎、盘状红斑狼疮、酒渣鼻后期、结节性痒疹等。

【用法】每服3克,日服1-2次.温开水送服。

【来源】《金匮要略》。

7.内消瘰疠丸

【组成】I=玄参、天花粉、甘草、青盐、白蔽、当归、海藻、

积壳、枯梗、贝母、大黄、薄荷、连翅、蛤粉、生地、a枯草、硝石.

【功用】软坚散结,活血止痛。

【主治】淋巴结核、皮肤结核、结节性红斑、硬红斑、结节性痒疹等.

【用法】每服6-9克.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

【来源】(汤医大全)。

8.内消连翘丸

【组成】连翘、夏枯草各500克,射干、泽兰、天花粉、白及、沙参、漏芦、核桃仁各240克。

【制法】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滑石为衣。

【功用】化核软坚。

【主治】同内消瘰沥丸。

【用法】每服6克,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

9.醒消丸

【组成】乳香、没药、明雄黄、麝香。

【功用】解毒*消肿.活血止痛。

【主治】琳巴结核、皮肤结核、结节性红斑、硬红斑、结节性痒疹等。

【用法】每服3克,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

【来源】(外科正宗)。

10.回阳软坚汤

【组成】上肉桂6 克,白芥子15克,炮姜10克,熟地15克,僵蚕10克,橘红10克,三梭10克.麻黄6克,莪术10克,全丝瓜15克。

【功用】回阳软坚,温化痰湿。

【主治】琳巴结核、皮肤结核、硬红斑、硬皮病等肿硬聚结的阴疽症。

11.牡砺化坚丸

【组成】元参120克,贝母、牡砺各12克。

【制法】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9克。

【功用】化坚消肿。

【主治】琳巴结核未溃者。

【用法】每服9 克,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

【来源】(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12.软皮丸

【组成】川芍、炮姜、桂枝、丹参、桃仁、木香、当归各等份。

【制法】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9 克。

【功用】通阳理气,活血化瘀。

【主治】硬皮病、瘢痕疙瘩、脉管炎、皮肤淀粉样变及其他结节性皮肤损害。

【用法】每次9克,日2次.温开水送下。

13.活血止痛散

【组成】土鳖虫、当归、乳香、自然铜、三七、冰片。

【功用】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主治】皮肤血管炎及结节性疾病。

【用法】每服1.5克.日服2次,温开水冲服。

【来源】《中国医学大辞典》.

14.夏枯草膏

【组成】夏枯草。

【功用】解郁化结.消肿止痛。

【主治】皮肤结节肿物,如淋巴结核、结节性红斑等。

【用法】每服15克.日1-z次,温开水冲服。

【来源】《证治准绳)。

15.小金丹

【组成】白胶香、草乌、五灵脂、地龙、木鳖、乳香、没药、当归、麝香、墨炭。

【制法】共研翻末糯米粉打糊为丸。

【功用】软坚散结,活血化瘀。

【主治】皮肤结节肿物及皮癌早期等。

【用法】每服3-6克,黄m或温开水送服。

【来源】(外科全生集)。

16.散结灵

【组成】白胶香、炙草乌、五灵脂、地龙、木鳖、乳香、没药、当归、香墨、菖蒲膏。

【功用】活血止痛,散结消毒。

【主治】气血凝结引起的坚硬疼痛性皮肤病,如皮肤结核、淋巴结核、结节性红斑、硬红斑、瘢痕疙瘩、结节性痒疹、硬皮病、洒渣鼻后期

【用法】每服1克,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

【来源】(外科正宗)0。

17.逐血破瘀汤

【组成】水蛭10克、蟒虫10克.地龙10克.遮虫6 克.黑丑10克,路路通30克.透骨草15克,水红花子15克,盘龙参15克.紫草15克。寒重者加紫油肉桂3-6克。

【功用】活血破瘀,通经活络。

【主治】深部栓塞性静脉炎、腹腔瘀血肿块。

18.五灵脂丸

【组成】五灵脂。

【制法】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3克。

【功用】活血破瘀,软坚化滞。

【主治】瘢痕疙瘩。

【用法】每次1.5-4.5克,日2次,温开水送下。

【注意事项】体虚及胃肠功能障碍者减t或慎服。

19活血解毒丸

【组成】乳香、没药、菖蒲膏、蜈蚣、雄黄。

【功用】解毒消肿,活血止痛。

【主治】疖痈初起、无名肿毒、乳腺炎。

【用法】每服3克.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

【来源】《外科正宗》。

20.五海丸

【组成】海带、海燕、海浮石、海螵硝、海昆布各10克,当归15 克,青皮、柴胡各12克。

【制法】共研细末,小米肠为丸如绿豆大·

【功用】化坚消肿‘

【主抬】瘰痢未破者、硬红斑、硬皮病等。

【用法】每服6克,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

类别:皮肤病 | 评论(0) | 浏览()   清热凉血泻火类 2010年08月06日 星期五 15:11

1.解毒清营汤

【组成】金银花30克,连翘15克,浦公英15克,干生地15克,白茅根30克,生玳瑁9克,丹皮,克.赤芍9克.川连6 克,绿豆衣15克.茜草根9克,生桅子9克。

【功用】清营解毒,凉血护心。

【主治】急性皮炎、药疹等.证见气营两燔,毒热偏盛者及皮肤化脓性感染所致毒血症者。

2.解毒凉血汤

【组成】生地炭15克.双花炭15克,莲子心9克,白茅根30克,天花粉15克,紫花地丁9克,生桅仁6克,种楼15克,生甘草6克.黄连,克,生石膏60克等。

【功用】清营凉血解毒。

【主治】剥脱性皮炎、药疹、重症多形红斑等,证属气血两燔,毒热炽盛者.或合并感染毒血症者。

【用法】先用生石膏煎水再煮群药,每日1剂,分2次服。

3.凉血活血汤

【组成】生槐花30 克紫草根巧克.赤芍15克,白茅根30克生地30克.丹参15克.鸡血藤30克。

【功用】清热凉血活血。

【主治】银屑病血热型、急性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皮炎、多形红斑等。

【来稼】张志礼经验方

4.凉血五花汤

【组成】红花,克,鸡冠花9克.凌霄花9克,玫瑰花9 克,野菊花15克。

【功用】凉血活血,清热解毒。

【主治】盘状红斑狼疮初期、日光性皮炎、玫瑰糠疹、酒渣鼻、多形红斑等一切红斑性皮肤病,且病变位于身体上部者。

5.凉血五根汤

【组成】白茅根30克,瓜蒌根15克,茜草根15克,紫草根30克,板蓝根15克。

【功用】凉血活血,解毒化斑。

【主治】多形红斑,结节性红斑、过敏性紫癜、下肢急性丹毒初起、银屑病等,且病变位于身体下部者。

6.枇杷清肺饮

【组成】批把叶9克,桑白皮9克,黄连6克,黄柏9克生甘草6克,人参6克(现不多用)。

【功用】清肺经热。

【主治】肺胃湿热互结所致的酒渣鼻、座疮及面部脂溢性皮炎。

【来源】(医宗金鉴)o

7.桅子金花丸

【组成】栀子、黄芩各 865克,大黄865克,黄柏、天花粉各432克,知母300克,黄连36克。

【制法】共研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

【功用】泻热润燥,生津止渴。

【主治】痤疮、酒渣鼻、疖肿、口腔溃疡等。

【用法】每次6克,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

【注意事项】忌辛辣食物,孕妇忌服。

【来源】(河间六书)。

8.黄连解毒汤

【组成】黄连9克,黄岑6克,黄柏9克,桅子9克。

【功用】清热解毒泻火。

【主治】疖、痈、过敏性紫癜、感染性疾患

【来源】《外台秘要)。

9.龙胆泻肝汤(丸)

【组成】龙胆草9克,黄芩9克,桅子6克,泽泻9克,木通6克,车前子9克,当归6克,柴胡6克,生地9克.甘草3克。

【功用】清利肝胆湿热。

【主治】带状庖疹、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药疹、传染性

湿疹样皮炎、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等,证属肝胆实热或肝胆湿热者。

【来源】(古今医方集成)。

10.龙胆合剂

【组成】龙胆草9克,连翘15克,干生地15克,车前子12克,黄等9克,生桅子3克,丹皮9克,泽泻6克,木通9克,生甘草9克。

【功用】泻肝胆火,清利湿热。

【主治】急性湿疹、带状疱疹、传染性湿疹样皮炎、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等。

【来源】《医宗金鉴》。

11.清热除湿汤

【组成】龙胆草9克,白茅根30克.生地30克,大青叶15克,车前草15克,生石膏30克,黄芩9 克,六一散15克。

【功用】清热除湿,凉血解毒。

【主治】湿热内蕴,热盛于湿所致的急性皮肤病,如急性湿疹、过敏性皮炎、药疹、带状疱疹、疱疹样皮炎、丹毒、玫瑰糠疹等。

【来源】张志礼经验方。

12.化斑解毒汤

【组成]元参15克,知母6克,生石膏15克,黄连6克,连翘9克,干生地12克,凌霄花9克,生甘草6克。

【功用】清热解毒,活血化斑。

【主治】丹毒、接触性皮炎、紫癜。

【来源】《 医宗金鉴》。

13.泻肝安神丸

【组成】生石决明、珍珠母、生地各30克,生龙骨、生牡蛎、炒枣仁各巧克,龙胆草、桅子、黄琴、白蒺藜、当归、麦冬、茯神、泽泻、柏子仁、远志、车前子各9克,甘草3克。

【功用】平肝泻火,养心安神。

【主治】瘙痒性皮肤病因肝热心神不定而头晕、耳鸣、心烦失眠者。

【用法】每晚服9 克,温开水送服。

【来源】北京中医医院经验方。

14.杭毒丸(片)

【组成】双花、连翘、紫花地丁、天花粉各60克,干生地、桔梗各”克,大青叶、板蓝根各30克,龙胆草、蒲公英各20克没药、朱砂各10克.青黛10克,寒水石15克,黄连5克,梅片、牛黄各1.5克。

【制法】共为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止痛。

【主治】疖、痈、疗等体表化脓性感染。

【用法】每次6 克,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

【来源】《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15.滴血散

【组成】生石膏、滑石、木香、升麻、元参各60克.皮硝500克。

【制法】前5味共熬汁,与皮硝合拌阴干

【功用】清热凉血。

【主治】急性皮炎、湿疹及疖、痈、疗等皮肤感染。

【用法】每服3-6克,日2次,温开水送服。

【来源」(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16.紫血散

【组成】生寒水石1500克,滑石1440克,生磁石1500克,生石膏1500克木香150克,玄参500克,沉香150克,升麻500克,丁香30克,甘草250克,玄明粉5000克,火硝1000克,羚羊角粉、朱砂粉等。

将寒水石、磁石,生石膏、滑石捣碎水煎,2日后再入木香、沉香、丁香、玄参、升麻、甘草煎煮1日滤状,再入玄明粉、火硝混匀.阴干。前药每180克兑入羚羊角粉2克、朱砂45克即成。

【功用】清热镇惊,除瘟开窍。

【主治】疗毒、疖、口舌生疮、药疹,剥脱性皮炎、红皮症等。

【用法】每服1.5-3克,温开水送下;小儿遵医嘱服用。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7.绿血散

【组成】生寒水石1500克.滑石1440克.生磁石1500克,

生石膏1500克,玄参500沉香150克,生麻500克,丁香30克,甘草250克,菖蒲150克,玄明粉5000克,火硝1000克,水牛角面、青黛、朱砂。

【制法】参见紫雪散。前药每180克兑入水牛角面3克、青贷15克、朱砂25克。

【功用】清热镇惊,降温开窍。

【主治】疔毒、疥、口舌生疮、药疹、剥脱性皮炎、红皮症等。

【用法】每服1.5-3克,温开水送下;小儿遵医嘱服用。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类别:皮肤病 | 评论(0) | 浏览()   养血润肤止痒类 2010年08月06日 星期五 15:09

1.养血解毒汤

【组成】鸡血藤30克,当归15克,土伏苓30克.生地15克,山药15克,威灵仙15克,蜂房15克。

【功用】养血润肤,除湿解毒

【主治】银屑病血燥型、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扁平苔藓等

2.当归饮子

【组成】当归15克,生地12克,白芍9克,川穹9克,何首乌15克,荆芥6克,防风6克,刺蒺藜15克,黄芪12克,甘草9克。

【功用】养血润肤.祛风止痒。

【主治】慢性寻麻疹、玫瑰糠疹、银屑病、慢性湿疹、皮肤瘙痒症等。对老年慢性瘙痒性皮肤病效果尤著。

【来源】《医宗金鉴》

3.止痒合剂

【组成】防风,克,当归9克,首乌藤30克,苦参15克,白鲜皮30克,刺蒺藜30克。

【功用】养血散风止痒‘

【主治瘙痒皮肤病。尤适于慢性寻麻疹、慢性湿疹、玫瑰糠疹、皮肤瘙痒症。

【来源】张志礼经验方。

4.润肤丸(散)

【组成】桃仁、红花、熟地、独活、防风、防己各30克,川穹、当归、丹皮各45克,芜活、生地、白鲜皮各60克。

【制法】共为细粉,水泛为丸。

【功用】活血润肤,散风止痒。

【主治】银屑病、鱼鳞病、脂溢性湿疹、皲裂性湿疹等,及其他角化性、肥厚性皮肤病。

【用法】每服3-6克,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

5.地黄饮子加减

【组成】生地15克,熟地9 克,何首乌12克.元参9 克,

当归9克刺蒺藜12克.丹皮9 克,红花3克,白僵蚕9克,生

甘草6克.

【功用】养血润肤、消风止痒

【主治】银屑病血燥型、皮肤瘙痒症、慢性湿疹、阴囊湿疹。

【来源】《医宗金鉴》。

6.斩痒(止痒)丹

【组成】人参240克.苦参3Oo克,僵蚕45克,白蒺藜、石南枝、没药、乳香、红花各60克,玳瑁12克,甘草15克。

【制法】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用】益气活血,除湿止痒。

【主治】皮肤应痒症、慢性湿疹等。

【用法】每次6-9克.日服1-2次.黄酒或温开水送服。

【注意事项】孕妇慎服。

7.玉屏风散

【组成】黄芪30克,白术60克,防风30克。

【制法】上药共研末。

【功用】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虚寒型寻麻疹。

【用法】每服6克,日3次。

【来源】丹澳心法)。

类别:皮肤病 | 评论(0) | 浏览()   疏风除湿止痒类 2010年08月06日 星期五 15:07

1.麻黄方

【组成】麻黄3克,杏仁4.5克,干姜皮3克,浮萍3克,白鲜皮15克,陈皮9克,丹皮9克,白僵蚕9克,丹参15克。

【功用】祛风散寒,活血止痒。

【主治】等麻疹,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丹毒等偏于风寒者。

2.桑菊饮

【组成】桑叶9克,菊花9克,杏仁9克,枯梗9克,甘草3克,薄荷3克,连翘9克,芦根12克。

【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寻麻疹、皮肤疮疡初起,兼有表证,偏于风热者。

【来源】《温病条辨》。

3.荆防方

【组成】荆芥穗6克,防风6克、僵蚕6克,银花12克,蝉衣3克,牛旁子9克,丹皮9克,浮萍6克,生地9克,薄荷6克,黄等9克,甘草6克。

【功用】琉风解表,清热止痒。_

【主治】寻麻疹、皮肤瘙痒症、泛发性神经性皮炎、丹毒等偏于风热者,也用于血管神经性水肿。

4.全虫方

【组成】全虫6克(打),皂刺12克,猪牙皂角6克,刺蒺藜15克.炒槐花15克.威灵仙12克.苦参9克,白鲜皮15克.黄柏15克。

【功用】熄风止痒,除湿解毒。

【主治】慢性顽固瘙痒性皮肤病.如慢性湿疹、慢性阴囊湿疹、神经性皮炎、结节性痒疹、皮肤瘙痒症等。

5.浮萍丸

【组成】紫背浮萍(洗净)500克。

【制法】研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用】散风祛湿,清热解毒,调和气血。

【主治】圆形脱发、皮肤瘙痒症、白癜风、尊麻疹等。

【用法】每眼6 克,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

【来源】《医宗金鉴》。

6.防风通圣丸

【组成】防风、荆芥、连翘、麻黄、薄荷、川宆、当归、白芍、白术、桅子、大黄、芒硝各15克,石膏、黄芩、枯梗各30克,甘草60克,滑石90克。

【制法】共为细粉,水泛为丸.滑石为衣闯亮。

【功用】疏风解表,清热泻火。

【主治】荨麻疹、神经性皮炎、湿疹、过敏性皮炎、药疹及其他瘙痒性皮肤病,证见表里俱实之象者。

【用法】每次6-9克,日2次,温开水送服。

【来源】《宜明论方>。

7.痦瘟丸(片)

【组成】防风、川军、元明粉、枯梗、川穹、当归尾、薄荷各9 克,荆芥穗、白术各12克,赤芍、栀子、粉草、滑石、石膏、黄芩、苦参、苍耳子各15克,麻黄3克,连翘30克。

【制法】共为细末,水泛为丸(或制成片>。

【功用】清热除湿,散风止痒,涤清肠胃。

【主治】急性寻麻房、皮肤瘙痒症等。

【用法】每次服3-9克,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

8.疏风除湿汤

【组成】荆芥穗10克,防风10克,蝉衣6克,生薏米30克,生积壳10克,生白术10克生黄柏10克,车前子15克,车前草30克,菊花10克。

【功用】散风消肿,清热除湿。

【主治】适用于风湿侵犯上焦头面之风肿症。如血管神经性水肿、颜面部过敏性皮炎、颜面风肿、过敏性阴囊水肿初期。

9.白疕丸

【组成】苍术、白附子、桂枝、当归、秦艽、草乌、追地风、千年健、威灵仙、川穹、钩藤、菟丝子、牛膝、何首乌、川乌、知母、桅子、红花各60克,白花蛇30克,苦参、刺蒺藜、防风、小胡麻、苍耳子、黄柏、挑仁、紫草、全虫、丹皮各120克,荆芥、白鲜皮各180克。

【制法】共为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

【功用】祛风攻毒,除湿止痒。

【主治】银屑病、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

【用法】每次3一6克,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

10.消风散

【组成】荆芥、防风、当归、生地、苦参、苍术、蝉蜕、胡麻仁、牛蒡子、知母、石膏各3克,甘草、木通各1.5克

【功用】琉风消肿,清热除湿。

【主治】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

【来源】《医宗金鉴》

11.普济消毒饮

【组成】黄芩15克,黄连15克,连翘3克,元参6克,板蓝根3克,马勃3克,牛蒡子冬克,僵蚕2克,升麻2克,柴胡心7克,陈皮6克。

【功用】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主治】急性湿3i,皮炎、颜面丹毒,日光疹。

【来源】《东垣十书)。

类别:皮肤病 | 评论(0) | 浏览()   银屑病的辩证论治 2010年08月06日 星期五 15:04

银 屑病又名牛皮癣,中医称之为“白疪”,是一种常见的红斑磷屑性皮肤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严重。多年来,我对本病一直在进行研究,1974年我曾在《中 华医学杂志》(国内版、海外版)发表《200例银屑病中医辨证论治》,受到国外重视,近年来又对211例进行期银屑病的中医治疗,进行进一步的临床及实验 研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一、辩证分型

本病临床上共分为8型:

(一)一血热型

主症:此型多见于进行期皮疹发生及发展迅速,局部潮红,新

生皮疹不断出现,鳞屑不能掩盖红斑,自觉瘙痒,常伴有心慌易怒,口干舌燥,咽喉肿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症状,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象弦滑或数。

辨证:毒热蕴结,郁于血分。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活血。

方药:凉血活血汤加减。

生槐花30克,白茅根30克,生地30克,紫草根15克,茜草根15克,赤芍15克,丹参15克,鸡血藤30克,水煎服每日1剂或1 .5剂。’

加减:病变以身体上部为主者可加红花10克, 凌霄花10克; 病变以身体下部为主者可加板蓝根30克,瓜蒌根15克,风盛痒甚者加白鲜皮30克,刺蒺藜30克;若挟杂湿邪,舌质淡苔白腻,皮损浸润较深者加薏米30 克,防已10克,茵陈30克;大便燥结者可加大黄10克,桅子10克;热盛者加龙胆草10克,黄芩10克, 丹皮15克;因咽炎、扁桃腺炎诱发者加大青叶30克,山豆根6克,玄参15克;血瘀舌质暗或有瘀斑,皮疹深红者加莪术10克,红花10克。

分析:方中生槐花、白茅根、生地清热凉血,其中槐花苦微寒,入肝、大肠经,《药品化义》中说:“此凉血之功独在大肠也。大肠与肺为表里,能疏皮肤风热,是泄肺金之气也”;紫草根、茜草根、丹参、赤芍,鸡血膝凉血活血养血。

(二)血燥型

主症:此型多见于消退期病程较久,皮疹色淡,很少有新鲜皮疹出现;原有皮损部分消退,部分呈钱币状或大片融合,有明显浸润,表面鳞屑少,附着较紧,与红斑大小相当,银屑病急性期的四大特征已不明显;全身症状多不明显;舌质淡红或舌质淡舌尖红,苔少,脉缓或沉细。

辨证:血虚血燥,肌肤失养。

治法:养血活血润肤,健脾除湿。

方药:养血解毒汤。

当归10克,鸡血藤30克,丹参15克,天冬10克,麦冬10克,生地30克,土伏苓30克,白术10克,积壳10克,薏米30克。

加减:脾虚湿盛者症见大便泄、下肢浮肿、舌淡 舌体胖有齿者,可加伏苓I5克、扁豆10克、猪苓10克,若兼阴虚血热,舌红少苔者可加知母10克、地骨皮15克、槐花30克;风盛痒重者加白鲜皮30 克、刺蒺藜30克、苦参15克,血虚面色白脉沉细者可加熟地15克、白芍15克。

分析:方中当归、鸡血藤、丹参养血活血;天冬、麦冬、生地滋阴润燥;土伏苓、白术、积壳、薏米健脾除湿。

(三)血瘀型

主症:此型多见于静止期,皮损肥厚,颜色暗红,经久不退,舌质紫暗或见瘀点或瘀斑,脉涩细缓。

治法:活血化瘀软坚,除湿解毒。

方药:活血散瘀汤。

三棱15克,莪术15克,桃仁15克,红花15克,丹参15克,鸡血藤30克,鬼箭羽30克,土伏苓30克,薏米30克,陈皮10克,重楼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

加减:月经量少或有血块者加益母草;兼见肝郁气滞,情志不舒者加柴胡、积壳;阴阳失调者加当归、熟地、首乌藤、钩藤等。

分析:方中三被、莪术活血行气;桃仁、红花、丹参、鸡血藤、鬼箭羽活血化瘀软坚土伏苓、薏米、重楼、白花蛇舌草除湿解毒;佐以陈皮行气调中。

(四)湿热型

主症:此型相当于渗出型银屑病,患者皮损有糜烂渗出如湿疹样改变,多发于腋窝、下会阴等处,鳞屑较薄,呈污褐粘腻状,痒重。可伴胸腹胀满,口苦咽干,食少纳呆,白带量多、清稀

或黄臭,大便干或先干后溏,溲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辨证:湿热内蕴,郁久化火。

治法:清热利湿.凉血祛风。

方药:生白术10克,生积壳10克,生薏米30克,生芡实10克,川草解15克,赤石脂10克,车前子15克,车前草15克,泽泻15克,生黄柏10克,白鲜皮30克,苦参15克,土伏苓30克.生地15克,丹皮15克,六一散30克等。

分析:方中生白术、生积壳、生薏米、生芡实清脾除湿;萆解、赤石脂、黄柏、土伏苓解毒除湿;苦参、白鲜皮、六一散清利湿热;车前子、草和泽泻除湿利水;生地、丹皮清热凉血。

(五)热毒型

主症:急性发病,有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扁桃腺炎病史,常伴发热咽痛、全身不适,口千口苦,便秘溲赤,皮损呈泛发性点滴状或融合成片。

辨证:内有蕴热,外感毒邪。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除斑。

方药:银翘散加减。

方药:双花15克,连翘15克,蒲公英30克,败酱草30克,锦灯笼10克,山豆根10克,板蓝根30克,大青叶30克,白茅根30克,紫草15克,茜草根15克、元参10克,重楼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

加减:咽部红肿较著者可加牛劳子15克,金莲花10克金果榄10克,赤小豆30克;发热加黄芩、知母、生石膏;有红皮症倾向加羚羊角粉0.6克冲服。

分析:方中重楼、银花、连翘、玄参;山豆根、白花蛇舌草经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除杭炎作用,还有杭肿瘤的细胞毒作用,对抑制银屑病表皮细胞过度增殖有治疗效果。

(六)寒湿型

主症:此型相当于关节病型,常伴急性进行期甚至红皮病样银屑病皮损,关节症状与皮肤表现常同时加重或减轻,指趾末端关节受累最为常见,x线检查受累关节边缘肥大呈帽状改变而无普遍脱

钙和尺侧半脱位,血清类风湿因子检查阴性,可资鉴别。中医辨证

本型多系风、寒、湿毒三气杂至.痹阻经络。

1.急性期

主症:关节红肿疼病,活动受限,皮损泛发,潮红,侵润肿胀,弥漫脱屑,舌红苔黄,脉滑数。

辨证:风湿毒热侵袭肌肤。

治法:凉血解毒为主。

方药:羚羊角粉0.6克(或生玳瑁面3克)(分冲),生地15克,丹皮15克,赤芍巧克,紫草15克,白茅根30克,秦艽15克,木瓜10克,双花15克,大青叶30克,板蓝根30克,土伏苓30克,重楼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

分析:羚羊角粉或生玳瑁、生地、丹皮、赤芍、紫草、白茅根以清营凉血;秦艽、木瓜通利关节;双花、大青叶、板蓝根、土伏苓、重楼、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

2.健解期

主症:泛发的银屑病皮损或红皮样损害及关节红肿缓解,但关节疼痛较重,筋脉拘紧,活动受限。皮损干燥脱屑白屑迭起,痒甚,常伴头昏,乏力,腰酸背痛,面色萎黄,舌红苔少,脉细数.

辨证:肝肾阴虚,寒湿痹阻。

治法:滋补肝肾,温经通络。

方药:独活寄生汤与地黄汤加减。

秦艽15克,乌梢蛇10克,全蝎10克,天仙藤15克,鸡血藤30克,络石藤10克,木瓜10克,桂枝10克,桑枝10克,独活10克,羌活10克,桑寄生15克,生熟地各10克,麦冬15克,黄茂15克,丹参15克,红花10克。

分析:秦艽、乌梢蛇、全蝎、鸡血藤、天仙藤,络石藤、木瓜、桂枝、桑枝、独活、羌活、桑寄生等温经活络,通利关节,生熟地、麦冬、黄芪、丹参、红花滋阴养血。(注意此方通络破瘀止痛疗效虽好,但可加重银屑病皮损,故血热之象未除时不宜服用)。

加减:皮屑多时可加重养血药如当归、赤白芍、首乌藤等以润肤止痒也可配合秦艽丸内服。

(七)脓毒型

主症:此型相当于脓疱型,在银屑病基本损害上出现密集的栗粒状脓疱,部分融合呈脓糊状。病情多呈周期性复发,皮肤潮红掀热,脓疙聚集,伴发热,心烦急,口干口渴,大便秘结,小使短赤,舌红苔黄或少苔呈沟状纹舌,脉弦滑数。

辨证:湿热蕴久,兼感毒邪,郁火流窜,入于营血,燕灼肌肤而致毒热炽盛,气血两燔。

治法:清热凉血.解毒除湿。

方药:解毒凉血汤加减。

羚羊角粉0.6克(冲服),生地15克,丹皮 15克,白茅根30克,紫草15克,板蓝根30克,土获等30克,银花15克,连翘15克,大青叶30克,薏米30克,苦参15克,白鲜皮30克,生石膏 15克(先煎)。若病程迁延,病久伤阴,出现口干舌操、便干尿黄,舌红无苔或沟纹舌,镜面舌,应注意凉血护阴,养阴益气,清解余毒。方用解毒养阴汤加减: 南北沙参、石解、元参、黄芪、生地、银花、蒲公英、赤芍、薏米、土伏苓、板蓝根、重楼、白花蛇舌草。

(八)毒热型

主症:此型相当于红皮病型,急性期症见全身皮肤潮红锨热、肿胀、大量脱屑、毛发爪甲也可脱落,常伴发热烦躁、形寒身热、口干口渴、便秘溲赤。

辨证:毒热炽盛,郁火流窜,入于营血,以致蒸灼肌肤,血热血燥,皮红脱屑。

治法:清营解毒,凉血护阴。

方药:生玳瑁10克或羚羊角粉0.6克(冲服),生扼子10克,川连面6克(冲服),银花30克,连翘15克,蒲公英30克,败酱草30克,紫草根15克,板蓝根30克,白茅根30克,生地30克,丹皮15克,车前草30克,生石膏30克,石解15克,麦冬15克。

分析:紫草根、白茅根、生地、丹皮清热凉血;桅子、川连、生石膏清三焦实火;双花、连翘、蒲公英、败酱草、板蓝根清热解毒;车前草清利湿热;因热入营血,故用羚羊角粉、生玳瑁加强清热镇惊之功。

后期热势渐退,阴液亏耗,气阴两伤,肌肤失养,以致肌肤甲错层层剥落。治宜养血滋阴润操,清解余毒。投以当归10克,白芍10克,首乌藤30克,生地15克,丹参15克,鸡血藤30克以滋阴凉血养血润肤,活血润燥,以收全功。

二、临床疗效

1.疗效判定标准

为了客观地评定疗效,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下述标准。

(1)临床痊愈症状与皮损全部消失,仅残留色素沉着斑或色

素脱失斑,无新生皮疹发生。

(2)基本痊愈症状与皮损基本消失,或残留个别顽固皮损仍

有轻度浸润。

(3)显效治疗满2个月,皮损消退在80%以上。

(4)无效治疗满2个月皮损消退不足50%者。

2.治疗结果

(1)1974年总结200例,本组病例中,男146例(73.0%),女54例(27.0%)。年龄最小9岁,最大65岁。20-50岁166例(83.0%)。病程最短10天,最长30年,10年以上83例

(41.5%)0住院治疗177例。200例中除25例在发病后未经任何治疗外,其余175例均经多次及多种疗法,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病例从发病以来未曾治愈过。

治疗结果:根据上述疗效评定标准,本组有126例(63.0%)临床痊愈,71例(35.5%)塞本痊愈,3例(1.5%)显效,未发现无效病例。其中治 疗12日者78例(39%),30日者50例(25%),40日者37例(18.5%),50日者19例(9.5%),60日以上者16例(8%)。最长 者83日,平均为38.5日。对临床治愈的42例患者进行了4-18个月的随访观察,有21例在半年内复发,其中在2个月以内复发的5例,3个月复发的2 例,4-6个月复发的14例。平均复发时间为135天。较内服白血宁及外用牛皮癣素疗法的复发率低,复发时间亦有所延长。

(2)1999年又总结进行期银屑病211例。用凉血活血汤治疗者,全部为住院患者,男135例,女76例;年龄11-75岁,平均39.19岁;病程 5-47天,小于1年者71例(33.65%),1一10年者68例(32.23%),大于10年者72例(34.12%)。

治疗结果:211例中痊血114例(54.03%),显效69例(32.70%),有效23例(10.90%),无效5例(2.37%),总显效率为86.73%,总有效率为97.63%0

(3) 1998年总结红皮病型113例,其中男91例,女22例;年龄13-84岁,平均46.06岁。病程25天至26年,其中复发69例.既往有皮质类固醇激索(简称激索)或免皮抑制剂用药史者82例。

治疗结果:113例中,痊愈81例(71.68%),好转32例(28.32%)0

三、体会

我在数十年临床实践中体会到,对急性泛发型点滴状银屑病,特别是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腺炎病史者,采用清热解毒药疗效很好,单纯服药即可消退皮损;对大面积斑块状肥厚授润型银屑病,使用活血化痕药效果好;对皮损色淡、基底浸润较薄者

以散风养血润肤药效果好;对皮损基底淡红,舌 淡体胖嫩有齿痕,或妇女白带多者,以除湿健脾药治疗效果好;对有红皮症倾向,皮损潮红,舌质红绛者,则以凉血活血解毒为主。总之,还是辩证论治效果好,而 单方验方疗效低且不稳定。实践证明,单纯西药治疗虽然近期疗效尚可,但药物毒副作用严重,容易复发.而且复发后再治更加困难。而中医中药治愈者,复发时间 明显延迟,有的可巩固多年不复发。

类别:皮肤病 | 评论(0) | 浏览()   中医治疗银屑病经验方选录 2010年08月06日 星期五 15:03 内服方剂

(1)克银一方:(中医杂志4:22,1981)

药物组成:土茯苓30克,忍冬藤15克,北豆根10克,草河车15克,白藓皮15克,威灵仙10克,板蓝根15克,生甘草6克。

功用:清热解毒。

主治: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

(2)克银二方:(中医杂志4:22,1981)

药物组成:生地30克,丹参15克,元参15克,麻仁10克,大青叶15克,北豆根10克,白藓皮15克,草河车15克,连翘10克。

功效:养血润燥,清热解毒。

主治:血虚风燥型银屑病。

(1) 土茯苓丸:(《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药物组成:土茯苓310克,白藓皮125克,山豆根250克,草河车250克,黄药子125克,夏枯草250克。

制用法:上药研成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6克。

功用:清热解毒。

主治:银屑病进行期。

用法:每日服2次,每次3丸,温开水送服。

(2) 山白草丸:(《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药物组成:山豆根40克;白藓皮90克,草河车9Q克,夏枯草45克,鱼腥草90克,炒三棱45克,炒莪术45克,王不留行45克,大青叶45克。

制用法:上药研成细末,加蜂蜜为丸,每丸重9克。

功用:清热解毒,散风软坚。

主治:银屑病静止期,皮损较厚者。

(3) 白疕1:(《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药物组成:生槐花30克,紫草根15克,赤芍15克,白茅根30克,大生地30克,丹参15克,鸡血藤30克。

功用:清热凉血活血。

主治:银屑病进行期。

(4) 白疕2:(《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药物组成:鸡血藤30克,土茯苓30克,当归15克,干生地15克,威灵仙15克,蜂房15克。

功用:养血润肤,活血散风。

主治:银屑病静止期。

(5) 白疕I号方:(辽宁中医杂志8:20,1984)

药物组成:防风10克,威灵仙15克,白茅根60克,白藓皮20克,苦参15克,草河车15克,丹皮15克,土茯苓30克,忍冬藤30克,地肤子20克,甘草10克。

功用:凉血解毒,疏风清热。

主治: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

(6) 白疕号方:(辽宁中医杂志8:20,1984)

药物组成:生地30克,当归15克,土茯苓25克,赤芍15克,丹参20克,地丁20克,连翘15克,元参20克,麻仁15克,白藓皮20克。

功用:滋阴润燥,解毒化疹。

主治:寻常型银屑病血虚证。

(7) 银屑病I号方:(山东中医学院学报4:49,1980)

药物组成:双花30克,槐花15克,蚕衣6克,蝉蜕9克,柴胡15克,黄芩15克,防风9克,白芷9克,丹参30克,赤芍30克,紫草30克。

功用:祛风清热,凉血活血。

主治:寻常型银屑病风热证。

(8) 银屑病号方:(山东中医学院学报4:47,1980)

药物组成:生地30克,乌梢蛇9克,蜂房9克,土茯苓30克,白藓皮15克,白蒺藜9克。

功用:养血润燥,活血通络。

主治:寻常型银屑病血燥证。

(9) 消银二汤:(辽宁中医杂志6:29,1983)

药物组成:龙胆草10克,炒山栀10克,盐黄柏10克,蚤休25克,银花30克,赤芍12克,生地30克,白藓皮30克,苦参10克,土茯苓30克,泽泻15克。

功用: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主治:寻常型银屑病湿热证。

(10)消银三汤:(辽宁中医杂志6:29,1983)

药物组成:生地30克,元参20克,花粉30克,当归15克,丹参20~30克,蚤休25克,银花25~30克,白茅根30克,白藓皮20克,威灵仙12克,蜂房15克。

功用:养阴润燥,清热解毒。

主治:寻常型银屑病血燥证。

(11)银屑片:(中医杂志10:28,1984)

药物组成:苦参10克,泽泻10克,茯苓10克,当归10克,白术10克,知母10克,羌独活各10克,茵陈5克,防己5克,猪苓5克,制川军5克,防风15克,黄芩15克,黄芪15克,甘草12.5克。

制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制成糖衣片,每片0.5克,成人每次7片(儿童减半),每日3次。

功用:祛风利湿,清热解毒。

主治:寻常型银屑病。

(12)复方银屑汤:(中医杂志5:27.19861)

药物组成:生地3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川芎l(克,丹皮10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苦参15克,白藓皮3克,蝉衣10克,大青叶15克,牛蒡子15克。

功用:清热凉血,祛风止痒。

主治:寻常型银屑病。

疗效:共治84例,临床痊愈40例,好转30例,无效14例。痊愈率为47.6%,总有效率为83.3%。

(13)复方土茯苓汤:(辽宁中医杂志10:38.1981)

药物组成:土茯苓25克,补骨脂25克,莪术25克,牛蒡子25克,山楂25克,丹参25克,乌蛇25克。

加减:血热型者加白藓皮25克,血燥者加何首乌25克,头部及上肢加白芷15克,蒿本25克,下肢加独活25克。

功用:清热解毒,活血通络,养血润肤,祛风消斑。

主治:寻常型银屑病。

疗效:共治200例,基本治愈105例,经5年随诊,据不完全统计,复发者6例,复发时间在2个月后1例,2年后1例,3年后2例,4年后1例。

(14)复方抗银剂:(中华皮肤科杂志2:108.19821)

药物组成:金刚藤30克,板蓝根15克,半枝莲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合欢皮9克,白术15克,莪术9克,三棱9克,丹参9克,红花9克。

制用法:制成冲服剂,每日1剂,30剂为1疗程,可连续服用,儿童剂量酌减。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活血。

主治:寻常型银屑病。

疗效:共治50例,痊愈38例,显效10例,无效2例。

类别:皮肤病 | 评论(0) | 浏览()   张志礼医案选析 2010年08月06日 星期五 15:01 例1 李某,女,豁辜禁蓝年10月7日初疹。

病史: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身起皮疹,瘙起白屑,逐渐加重曾于外院予以激素类药膏疗效不明显。现身起皮疹自觉瘙痒.咽部不适,纳可.二便可。

诊查:躯干、四肢散在高粱米大红色丘疹,表面覆盖银白色鳞屑.舌红苔白,脉数。

西医诊断:银屑病(进行期)

中医诊断:白疕(血热型)。

治法:凉血活血,清热解毒。

处方:紫草15克,茜草15克,板蓝根30克,大青叶30克,土茯苓30克,槐花30克,山豆根10克,元参15克,锦灯笼10克,天花粉15克,自鲜皮30克,干生地15克,赤芍15克,双花15克,生苡米30克,羚羊角粉0.6克(分冲)。

二诊:上方连服21剂,皮损全部消退.遗留色素减退斑.无咽部不适,续服14剂巩固疗效。

按语:银屑病又称牛皮癣.与中医学文献记载的“白疕”相类似。该病治疗困难,容易反复,西医学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笔者总结数十年临床经验所创制的凉血 活血汤在治疗血热型银屑病方面有很好的疗效,并经实验证实有抑制银屑病患者淋巴细胞促角朊细胞增生的作用,且能降低银屑病患者异常增高的血清白介素一8水 平。

本例治疗即为凉血活血汤治疗血热型银屑病获显效的案例。患者新起皮疹,咽部不适,自觉瘙痒,舌红脉数均为血热内盛之象。治疗当以凉血活血,清热解毒为法。 方以紫草、茜草、生地、赤芍凉血活血,板蓝根、大育叶、槐花、山豆根、锦灯笼、双花清热解毒;元参、天花粉利咽解毒;土茯苓、生苡米除湿解毒,配以羚羊角 粉凉血安神。诸药配合,功专力宏,故而收到良好效果。

例2 阮某,男,17岁,1998年3月10日初诊。

病史:3年前患者身起皮疹,搔起白屑,屡治不愈,皮疹逐渐

增多。咽部不适,容易感冒, 纳可.二便可。

诊查:躯干、四肢散在淡红色钱币状侵润斑块,上覆银白色鳞

屑。背部、臂部、双大褪皮疹较多。舌质淡,苔薄白.脉沉。

西医诊断:银屑病(静止期)。

中医诊断:白疕(血燥型)。

治法:养血活血,清热解毒。

处方:生熟地各15克,赤白芍各15克.当归10克,川芍10克,红花10克,板蓝根30克,大青叶30克,紫草根15克,茜草根15克,山豆根10克元参15克.天花粉15克,土茯苓30克.薏米30克,首乌藤30克。

外用普连膏。

二诊:连服14剂,无自觉不适,少许皮损出现中心消退趋势。原方续服42剂,皮疹全部消退,遗留色索减退斑。

按语:血澡型白疕多见于静止期或级解期银屑病, 病程迁延难治。皮报色多淡红,瘙痒不剧烈,舌淡苔白脉沉均为血燥之象。我治疗此型白疕多以养血活血,洽热解毒为法。在本例治疗中以四物汤配合红花、紫草、 茜草、首乌麟养血活血;板蓝根、大青叶清热解毒;山豆根、元参、天花粉为治疗咽部不适的要药.对于反复感冒、咽痛、咽干的白疕患者;用之每获良效。再配合 土伏苓、薏米除湿解毒,使邪有出路。首诊见效之后,守方不变,连续服用.终使顽疾得愈。

例3 胡某,49岁,女,1999年,月22日初诊。

病史:18年前患者头部起疹,上覆银白色鳞屑,曾诊为“银屑病,经治未效,皮疹逐渐增多.渐及全身,自觉瘙痒。遂来求诊。

诊查:头部银白色鳞屑,腰背部,双大腿大片肥厚斑块,色暗红。舌紫暗,苔白,脉沉缓。

西医诊断:银屑病。

中医诊断:白疕(血瘀型)。

治法:活血化瘀,除湿解毒。

处方:桃仁10克,红花10克,三梭10克,莪术10克,紫草15克,茜草巧克,板蓝根30克,大青叶30克,土伏苓30克,槐花30克.生地15克,白鲜皮30克,苦参15克。

外用5%水杨酸软膏。

二诊:服药28剂后,皮损较前变薄,部分肥厚斑块内出现“钉突”状丘疹,鳞屑较前减少。上方加苡米30克、积壳10克。

三诊:再服药28剂,大片皮损消退,遗留炎症后色素沉着斑,继续服药,巩固治疗。

按语:血瘀型白疕多见于顽固性银屑病病例。本例患者病史长达18年,皮损肥厚浸润,舌质紫暗。肥厚性皮损多由湿聚,血瘀引起。故治疗当以活血化瘀,除湿解 毒为法。在本例治疗中以桃仁、红花、三棱、莪术、紫草、茜草、生地、槐花活血凉血化瘀;土获等、白鲜皮、苦参除湿;板蓝根、大青叶清热解毒,连服药4周 后,皮损散开变薄。再加苡米、积壳除湿和胃,使药祛邪而不伤正。也体现了笔者在治疗顽固难治性疾患中保胃气的治疗原则。诸药配合,使十余年顽疾基本治愈。 说明活血祛瘀,除湿解毒这一治疗法则在对血瘀型白疕的治疗中确实有好的疗效。

例4 杨某,女,31岁,1990年4月21日初诊。

病史:近半年头皮、躯干、四肢先后起红疹,上覆白色鳞屑,曾诊为“银屑病”。平素月经不调,每逢经期有新疹且自觉瘙痒,口苦咽干,食少纳呆,四肢无力,白带多而清稀,食生冷时尤重。

诊查:头皮、躯干、四肢散在粟粒至黄豆大红色斑丘疹,表面覆银白色鳞屑。头皮发际皮疹密集,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

西医诊断:银屑病。

中医诊断:白疕。

辨证:湿热内蕴,冲任不调

治法:健脾除湿,调和冲任。

处方:丹参15克,赤芍15克,当归10克,香附10克.坤草10克,生白术10克,生积壳10克,生苡米30克,赤石脂30克,厚朴10克,土伏苓30克,紫草15克,板蓝根30克。

外用侧柏叶100克,苦参80克,褚实子50克,皂角25克煎汤沐浴后以5%黑豆馏油膏与5%水杨酸软膏交替外用。

二诊:服药14剂,白带明显减少,未起新疹,瘙痒减轻。再服14剂,皮疹色变淡,浸润变薄,鳞屑消失。白带少,月经来潮较前规律食纳改替,腹胀乏力缓解。去赤石脂,加桃仁10克,红花10克,首乌藤30克,鸡血藤15克。

三诊:服上方1个月,皮疹全消。

按语:本例湿热型白疕,相当于渗出型银屑病。皮损糜烂渗出如湿疹样改变,多发于皱摺部位,鳞屑较薄,痒重。此型患者可伴有脚腹胀满,口苦咽干.食少纳呆, 白带量多清稀或黄臭。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方中生白术、生积壳、生改米、土伏苓、赤石脂清脾除银解毒;紫草、板蓝根凉血解毒,因本患者皮损常于月经 期更甚,故方中又用当归、香附、坤草、丹参、赤芍等调理经血。收到良好疗效。

例5 李某,男,42岁,1987年9月6日初诊。

病史,患者11年前双肘、膝散在出现皮疹,表面白屑,于外院诊为“银屑病“间断治疗无好转,皮疹渐多,波及头皮躯干。3年前又出现关节痛.以指趾关节为 重。曾服用双酮嗪、布洛芬等药物,1月前又因肝功异常、白细胞减少停用。2天后出现高热,体温39.7℃,全身皮肤潮红肿胀,大量脱屑,关节红肿疼痛加 重,不能端碗持物,口干舌操,不思饮食,大便干操小溲黄赤,又加服双酮嗪仍无好转.来我院收入治疗。

诊查:全身情况差,急性重病容。体温38.9C,脉搏120次/分。全身皮肤弥漫潮红.肿胀,表面大t污垢脱屑。双手、足、小腿高度肿胀,远端指趾关节肿 胀崎形屈曲困难。双腋下、腹股沟琳巴结肿大伴压痛。舌红绛,无苔,脉弦滑数。化验血沉94毫米/小时,肝功异常,关节X线拍片示双指趾远端关节骨质破坏, 关节间隙变窄可见相状改变及远端骨质侵蚀。

西医诊断:关节型红皮病型银屑病。

辨证:寒湿瘀阻经络,郁久化热,毒热炽盛。

治法:清热凉血解毒,活血通络。

处方:羚羊角粉0.6克(冲),生地30克,丹皮15克,赤芍15克,紫草15克,白茅根30克,忍冬藤30克,板蓝根30克,大青叶30克,重楼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丹参15克,鸡血藤30克,天仙藤15克。

外用普连膏。继续维持入院前巳服的双酮嗪每日0.4克。体温高于38.5℃时给消炎痛栓50毫克纳人肛内。其他采用对症处理。

二诊服药5剂后体温正常,精神食纳好转,大便正常,关节疼疼痛减轻。皮疹转暗,潮红肿胀减轻,自觉瘙痒。前方去忍冬藤、天仙藤,加车前子15克,白鲜皮30克。

三诊:服药21剂,皮肤潮红肿胀基本消退,但关节疼痛较重,尤以展起受凉时为著。诊查见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缓。此为毒热已解,寒湿之.邢盛,经脉阻隔,气血瘀滞之象。治当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络,佐以除湿解毒。

处方:制川草乌各6克,秦艽15克,乌梢蛇10克,鸡血藤30克,夭仙藤10克,络石藤10克,首乌藤30克,丹参15克,忍冬藤30克,紫草15克,土伏苓30克,苡米30克,重楼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

四诊:服上方14剂,关节红肿减,疼痛减轻,已不需解热镇痛药。血沉43毫米/小时。躯干、下肢红斑仍浸润肥厚,有多层银白色鳞屑。加强养血活血润肤之品。

处方:三棱10克,莪术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丹参15克,赤自芍各15克.当归10克,首乌藤30克,鸡血藤30克,天仙藤10克,秦艽15克,土伏苓30克,苡米30克,重楼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

五诊:服药28例,全身皮损已退,仅小腿残留小片皮疹,关节疼痛缓解。以双酮嗪0.2克每日维持,出院巩固治疗。

按语:银屑病性关节炎中医辨证多系风、寒、湿、毒之气杂至,痹阻经络。急性期多为风湿毒热。本例患者初诊时皮损弥漫潮红,关节红肿疼痛,舌红绛,脉弦滑。 为寒湿之邪郁久化热,毒热炽盛,故初诊治法以清热凉血解毒,活血通络。急则治标,先清解毒热。方中以羚羊角粉、生地、丹皮、赤芍、紫草、白茅根清营凉血; 丹参、鸡血藤、天仙藤、忍冬藤活血通络;板蓝根、大青叶、重楼、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诸药配合,使毒热外透。服药5剂,体温即降至正常。至3诊时皮肤潮红 肿胀基本消退,毒热渐清,寒湿本象显露,舌淡苔白脉沉缓。属寒湿邪盛.经脉阻隔,气血瘀滞。又以制川草乌、秦艽、乌梢蛇、鸡血藤、天仙藤、络石藤、首乌藤 等温热之品温经散寒,活血通络,佐以紫草,土伏苓、苡米、重楼、白花蛇舌草除湿解毒,使药味不致过于燥烈。14剂后,关节疼痛明显减轻,但皮损部浸润肥 厚,又投以大剂养血活血润肤之品,终收显效。

例6 李某,男,50岁,1987年3月23日初诊。

病史:患者12年前出现甲下脓疱,皮疹渐及四肢,于当地医院诊为“脓疱型银屑病”。1987年1月酒后受凉高热,脓疱泛发全身,先后于多家医院就诊,服用 布洛芬、氯灭痛、消炎痛、地塞米松、氨苯砜、甲砜霉素、沽霉素等治疗。口服地塞米松6片/日已3个月。半月来突然高热烦躁,神昏澹语,心烦口渴,恶心纳 差,消瘦乏力,脓疱泛发全身并有全身皮肤红肿,卧床不起,极度衰竭,大便数日未行,小溲短赤,急诊送入病房。

诊查:一般情况差,体温39.7℃,脉搏120次/分,神志模糊,精神萎靡。全身皮肤弥漫潮红肿胀,躯干四肢密布粟粒状脓疱,部分融合成脓糊,指趾甲大部 脱落,可见甲床积脓。毛发稀疏呈束状。化验检查白细胞总数2 x 10'0/L,中性85%,尿搪〔+十+)。舌质红绛无苔,有沟状裂纹,脉弦数。

西医诊断: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红皮症、继发类固醇性糖尿病。

辨证:毒热炽盛,气血两燔,有伤阴之象。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护阴,利水消肿。

处方:羚羊角粉0.6克(冲),白茅根30克,紫草30克,大青叶30克,板蓝根30克,败酱草30克,重楼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生地30克,丹皮 15克,赤芍15克.沙参15克,元参15克,冬瓜皮15克,桑白皮15克,车前子15克。外用1%氯氧油,根据细菌培养药敏结果改用0.08%庆大霉素 腋浸泡手、足。激素维持原量,配合对症治疗。

二诊,服药7 剂,体温降至37.5℃,新发脓疱减少,又服14剂,精神食纳好转,心烦口渴,症状明显缓解,尿糖(+)。皮肤燔红肿胀明显减轻。仍有低热乏力,手足心热,口苦咽干,动则大汗。于上方去羚羊角粉、冬瓜皮,加地骨皮15克,西洋参6克( 另煎饮)。

继续综合治疗。

三诊:上方14剂,体温恢复正常,精神好转,可下床活动。红皮变暗,躯干脓疱基本消退,四肢脓疱部分融合呈片状。舌红,沟状纹无苔,脉细数无力,两尺尤甚。证见毒热伤阴,气血两虚。拟养阴益气,凉血解毒,清解余热。

处方:南北沙参各15克,石解15克,元参15克,生地15克,地骨皮15克,生芪15克,紫草15克,茜草15克,板蓝根30克,大青叶30克,蒲公英30克,苡米30克,重楼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

激素开始减量,对局限干枯的脓疱性皮损改用普连膏与化毒散膏混匀外用。同时口服新清宁,并继续其他综合治疗。

四诊:服药28荆皮疹全消。激素减至维持量,临床治愈出院。

按语:本例患者属白疕脓毒型。本型病情多呈周期性复发,皮肤掀热,脓疱聚集,伴发热,心烦急,口干渴,大便秘结,小溲短赤。舌红绛无苔呈构状纹舌,脉弦滑 数。证属湿热蕴久,兼感毒邪,郁火流窜,入于营血,蒸灼肌肤而致毒热炽盛,气血两燔。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护阴,利水消肿。在本例中以羚羊角粉、白茅根、紫 草根、大青叶、板蓝根、重楼、白花蛇舌草大剂清热解毒;生地、丹皮、赤芍、元参凉血护阴,再配合冬瓜皮、桑白皮、车前子利水消肿.诸药配合,使体温下降, 新发脓疱减少,皮肤潮红肿胀明显减轻。二诊时虽无高热,但表现出毒热伤阴之象,故于二诊中加入地骨皮、西洋参以益气养阴。三诊时体温正常,但舌红苔,沟状 纹,脉细数无力,气血两虚之象更为明显。即着手养阴热,免使余烬复燃。以沙参、石解、元参、生地、地骨皮养限热; 生芪益气,配以解毒除湿之品,终使皮疹全消。

类别:名医验方 | 评论(0) | 浏览()   山豆根治疗牛皮癣 2010年08月06日 星期五 14:58 山豆根是双子叶植物药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清火,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最近,很多牛皮癣患者都在咨询有关山豆根治疗牛皮癣的问题,下面牛皮癣全国客服中心就做简单说明。
    山豆根是治疗牛皮癣的中药,它分布我国南部。临床上,山豆根主要用于治疗喉痈,喉风,喉痹,牙龈肿痛,喘满热咳,黄疸,下痢,痔疾,热肿,秃疮,疥癣, 蛇、虫、犬咬伤等疾病。山豆根治疗牛皮癣,能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它与其它中药共同作用,对牛皮癣的治疗能起到良好的疗效。
    药方一:山豆根(10克)、草河车(30克)、土茯苓(30克)、白藓皮(30克);用水煎服。这种山豆根治疗牛皮癣的药方适用与血热风燥型,证见基底鲜 红或暗红,脱屑发痒,搔破有出血点,大便干,大便黄或有咽痛、口渴等症,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数,具有清热解毒、滋阴养血润燥之功效。
    药方二:山豆根(10克)、犀牛皮(10克),苦参(10克),防风(10克),蜈蚣(3条),全蝎(5克),白藓皮(15克),炮穿山甲(15克),赤 芍(15克),蚤休(20克)。用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这种山豆根治疗牛皮癣的药方能活血搜风,清热解毒。
    专家认为,牛皮癣的治疗需遵循“三分治七分养”的原则,患者不能盲目的去用药,以免耽误病情。
类别:中药 | 评论(0) | 浏览()             文章分类
  默认分类(531)   名医(200)   方剂(177)   火神派(29)   医案(36)   经典(149)   针灸(237)   经验(72)   笔记(62)   中药(276)   疾病(350)   养生(262)   脉诊(58)   诊断(98)   操作(10)   网站(63)   杂谈(113)   九宫八卦(2)   气功(19)   推拿(53)   秘方(245)   药膳(37)   拔罐(2)   电脑(15)   浴足(8)   面相术(8)   中医基础知识(215)   妇科(52)   儿科(19)   美容(58)   骨伤(29)   常识(7)   视屏(3)   西药(9)   生活常识(5)   男科(9)   药酒(4)   皮肤病(18)   五官科(17)   心脏病(12)   胃病(2)   肿瘤(7)   脑病(6)   失眠(3)   高血压(6)   肾病(3)   名医验方(5)   消化道疾病(2)   过敏治疗(1)   经方新用(1)   中药药理研究(2)   疾病个人杂谈(10)   猪流感方剂(5)   外治疗法(7)   肝病(34)   医院导航(1)   外科手术(1)   膏方杂谈(1)   医学考试(107)   减肥(2)   戒毒(2)   医学视频(6)           文章存档   2010年     08月(22)     07月(16)     06月(28)     05月(6)     04月(2)     03月(85)     02月(34)     01月(10)   2009年     12月(90)     11月(30)     10月(12)     09月(125)     08月(383)     07月(2101)     06月(743)     05月(48)     04月(48)           最新文章评论     大雁养生俱乐部
[表情]   张玉龙dragon
回复朝鲜族中医:谢谢!!欢迎多来交流!!   张玉龙dragon
回复dhuds:杜绝广告,欢迎交流医学知识!   张玉龙dragon
回复我——工藤新一:呵呵,欢迎随时交流   张玉龙dragon
回复hlz271100:很好   更多评论>>         什么是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