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黄山的诗句 古诗:上海流氓大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12:37:55

  杜 月 笙

★★★
還舊樓主2010年8月23日覓自《华声论坛》★★★

杜月笙是20世纪上半叶上海滩上最富有传奇性的一个人物,他从一个小瘪三混进十里洋场,成为上海最大的黑帮帮主;他文质彬彬,却心狠手辣,杀人如麻;他为虎作伥,却又有着鲜明的爱国心;他狡猾、奸诈,却又很讲义气,他出身贫民窟却又成为涉足娱乐、文化、教育、金融、新闻各业的财富大亨,他出入于红道、黑道,游刃于商界、政界,他是上海滩黑社会里最引人注目的猛汉,一生都是惊心动魄的传奇……

杜月笙是中国“三百年帮会第一人”,他曾将在上海滩呼风唤雨,但在新中国成立后,杜月笙没有留在大陆,也没有去台湾,而是选择了香港,这其中有很多隐衷。

徐悲鸿等 1924年作 杜月笙像 立轴   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align="center">
章太炎(1869年1月12日-1936年6月14日),名炳麟,字枚叔,初名学乘。后改名绛,号太炎。早年又号“膏兰室主人”、“刘子骏私淑弟子”等。中国浙江余杭人,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中国近代著名朴学大师。著名学者,研究范围涉及小学、历史、哲学、政治等等,著述甚丰。
章太炎先生何许人也?名满天下的反清革命家,满腹经纶的国学大师;杜月笙何许人也?上海滩上卖水果为生、玩命斗殴起家,投入帮会头目黄金荣门下而发迹的流氓头子、黑社会的帮会首领。此二人真可谓有天壤之别。可是,太炎先生晚年,与杜月笙居然过从甚密,甚至先生以国学大师之名望为杜月笙修订家谱。杜月笙在上海发迹之后,一直耿耿于怀的是自己出身低贱,太炎先生在为其修订家谱时,给予了杜月笙以莫大虚荣。经先生“考证”,杜月笙的祖先上溯到帝尧。“杜之先出于帝尧。夏时有刘累,及周封于社伯……其八祖皆御史大夫。”由此,杜月笙一跃而为名门之后,不过是家道中落而已,谁也不能因门第出身对杜心存不屑了。

太炎先生可谓为杜月笙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但对于太炎先生,清誉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因此而为时人和后人讥议。

太炎先生并不是个交友不慎,见钱眼开,软骨头的人。恰恰相反,早年作为革命家的太炎先生可谓“天地英雄气,千秋亦凛然”。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之门,大诟袁世凯的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七度被捕,三次入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这才是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模。”就是这样一位名满天下的志士,为什么晚年为杜月笙这样的黑社会头子笼络,而甘愿为其效力呢?推其缘由,其中过节儿确实值得我们后人深思之。

章太炎先生晚年居住苏州讲学,已不再有当年之锐气。“后来却退居于宁静的学者,用自己所手造的别人所帮造的墙,和时代隔绝了。”(引自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尽管太炎先生避世隐居,但毕竟不能与世隔绝,不食人间烟火,何况当时他的经济也并不宽裕。

一次,居住在上海法租界的侄儿,与一个颇有身份与背景的人发生房屋纠纷,相持不下,就请太炎先生帮忙。太炎先生当时虽然名满中华,但也只能算是空名垂世,在只认权势与金钱的上海租界里一筹莫展。无奈之下,先生想到了杜月笙,因为当时杜在上海确是炙手可热,神通广大。于是,只能放下名流学者的架子,给杜亲笔写去一封信,请杜帮忙。杜虽然发迹了,但大流氓自有大流氓的“远见”,他深谙结识章太炎这样的名流学者的“价值”。因此,杜见信后,心中大喜。他不仅即刻竭尽全力为章太炎侄儿排难解纷,让这场房屋纠纷得到双方都满意的解决,而且在问题解决以后,杜借此专程去苏州拜访章太炎。

章当然既高兴又感激,所以相见甚欢。杜临告辞时,还悄悄将早准备好的一张两千银元的银票压于章宅茶几上的一只茶杯底下,却不说破,作为对章的馈赠。杜既送了厚礼,又顾全了章的面子。章对杜既感激又敬佩,认为杜讲义气,重礼节,有古豪侠之风。自此以后,章杜乃始交往,杜每月都派人给章送茶水钱,章对杜另眼相看,不仅讲杜好话,而且为杜办事,一代名流,就这样与流氓大亨联系起来了。

与杜月笙的交往是太炎先生一生的“白圭之玷”。为什么一代名流,竟成为流氓大亨的利用对象?根本原因是杜月笙窥中了先生晚年的失落与不宽裕,却对先生敬礼有加,并在充分顾全先生面子的前提下暗施恩惠,使先生渐生感激之情,不知不觉地入其瓮中。
杜月笙年轻时照片 
           全面抗战爆发后,杜月笙以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名义组织上海市救护委员会,救护了抗日受伤军民数万人。    1937年8月13日,日寇全面进攻上海,上海守军奋起抗战。杜月笙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副会长名义,联合各团体组织上海市救护委员会,并同时成立救护队10队、急救队13队、临时救护医院24所,征集救护汽车98辆,并特约公、私医院16所收容受伤军民。据统计,杜月笙所领导的救护输送医疗工作,共救护了抗日受伤军民44398人。此后,杜月笙又筹划在松江、昆山、苏州、无锡、杭州、南京等地设立重伤医院,每年医院少则收治伤员二三百人,多则达三四千人。南京沦陷之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及各地工作人员大多撤退到汉口。杜月笙亲自乘飞机到汉口,与政府有关部门统一商定救护方针,在汉口成立临时救护委员会,设置医疗队37队,后因需要逐渐增加至178队,共有工作人员近3000人。据统计,至抗战结束,红十字会所救护的军民总数已达260万人。这一可观的成绩,与红十字会广大工作人员的努力分不开,但杜月笙在其中的领导作用不容忽视。救护工作所需的物资、车辆,许多都出于杜的号召,也不排除他自己的“毁家纾难”。在这一点上,他号召他所能影响的团体包括他的帮会组织捐助抗战,是起了很大作用的。在抗战中,他坚持在上海,包括参加抗敌后援会工作,直至11月上海沦陷,他才秘密撤退。    在上海抗战中,与戴笠共同创建了一支一万人的武装游击部队,配合正规军,参加抗战。    杜月笙在上海抗战中所办的另一件大事是与戴笠共同创办了“苏浙行动委员会别动队”参加抗战。尽管戴笠一生以与中共作斗争为己任,但在抗战中,他的思想倾向基本属于黄埔系中主战的少壮派军人阵营,在这一点上,“人之爱国,谁不如我”的杜月笙与他是一致的。两人本来即为挚友,在抗日这一点上又有共识,所以两人商定在上海建立一支1万人的武装游击部队,以帮会和工人为基础,配合正规军作战,并负责肃谍防奸等工作。杜月笙自己出钱捐赠了5000支快慢机手枪,又利用自己的影响,动员了帮会成员、工人、学生、店员、失业青年入伍。10月,这支仅以一月时间仓促成立的游击部队,在上海南市和苏州河两岸配合正规军与日寇作战,尽管作战力差,但大多成员异常英勇顽强,为中华民族抗战作出了牺牲。据事后统计:别动队战死兵共1500人以上,受伤500余人。据说,杜月笙颇为悲痛,他不是心疼钱,而是哀怜那些为国捐躯的青年,其中很多人是他的徒弟。             抗战开始后,杜月笙参加了上海各界抗敌后援会,任主席团成员兼筹募委员会主任。仅月余时间,杜月笙主持的筹募会就筹集到救国捐款150余万元,有力地支援了前方的抗战。他筹集了大量毛巾、香烟、罐头食品用以劳军。八一三抗战后期,他得知驻守在四行仓库的谢晋元团缺乏食品时,仅用了一天时间即向谢团送去了20万个饼。他主动将杜美路的私宅借给财政部“劝募委员会”作办公地点,发动与组织上海各界力量认购了救国公债7500万元,几占全部发行量的1/6。杜月笙还弄到一些军中急需的通讯器材、装甲保险车送给中共将领,并应八路军驻沪代表潘汉年的要求,将从荷兰进口的一千套防毒面具,赠送给晋北前线的八路军将士使用。    杜月笙还直接参与了部分军事行动。八一三抗战爆发后不久,戴笠奉蒋介石之命与杜月笙合谋,利用帮会组织苏浙行动委员会。在苏浙行动委员别动队的5个支队中第一、二、三支队的司令均是杜月笙的门生,支队成员中有不少是因帮会关系而被拉去参加的。上海沦陷后,蒋介石为了阻止日本海军大规模溯江西侵提出了封锁长江的计划。杜月笙顾全大局,率先指令自己的大达轮船公司开出几艘轮船行驶至江面凿沉。在杜月笙的带领下,其他轮船公司也纷起响应,凿船沉江,阻塞了长江航道,迟滞了日军的进攻。    国民革命军撤出上海前,上海市各界抗敌后援会曾召开国民对日经济绝交委员会成立大会,通电全国组织对日经济绝交执行机关。杜月笙等27人被推选为绝交委员会执行委员。10月19日上海银行业根据绝交委员会的决议通知各行庄停止对日汇兑证券交易时,杜月笙主持的中汇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等单位一体照办。    上海沦陷后,杜月笙还以市各界抗敌委员会负责人的身份仍在租界内坚持了一段时间。他曾不惜巨资买了不少中**组织设法出版的《西行漫记》、《鲁迅全集》等进步书籍,烫上“杜月笙赠”的金字送给租界内的各大图书馆,为广大市民提供抗日救亡的精神食粮。接下来,杜月笙拒绝日本人的拉拢,于1937年11月迁居香港。在香港,他利用帮会的关系,继续开展抗日救亡工作,从事情报、策划暗杀汉奸等活动。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在上海的门徒协助军统特务刀劈了大汉奸、伪上海市长傅筷庵。杜月笙主持的上海敌后工作统一委员会采取各种办法迫使上海资产阶级的头面人物虞洽卿等人离沪赴渝,制止了黄金荣公开出任伪职,并成功地策反高宗武、陶希圣脱离了汪精卫汉奸集团……     
旧上海滩  
旧上海滩  
带辈分的青帮章
        青帮(正式称清帮)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帮会,雍正四年间翁岩、钱坚及潘清三人所创。徒众昔皆以运糟为业,故称粮船帮。大江南北,入帮者颇众。青帮是清初以来流行最广、影响最深远的民间秘密结社之一。  
民国时期上海滩上青帮徽
   上海青帮字辈,是在1919年时,青帮在沪召开恳谈会时才是有记载的。当时最高的辈份为“大”字辈。那时,上海仅存“大”字辈人物17人。他们是:步章五、吴省三、高士奎、荣华亭、张蔚斋、李春利、龚谨成、梁绍棠、刘登阶、张树声、赵德成、曹幼珊、袁克文、周荩臣、李琴、阮慕白、程孝周等。上海黑社会的“三大亨”在青帮里的辈份不算高。
  
   杜月笙:因拜过“通”字辈人物陈世昌为老头子,所以只能算是“悟”字辈。
  
   张啸林:曾投在“通”字辈人物龚谨丞为师,所以也只能算是“悟”字辈。
  
   这两个人在青帮里的“历史”比较清楚。唯有另一个大亨黄金荣,却是青帮子辈里的“不二不三”的人。黄金荣一生没有正式投过贴子,开过香堂、拜过老头子。他在青帮里没有名份,当然也就没有辈份。他是个货真价实的“空子”。照青帮里的“家规”,没有名分、字辈的认识不能收徒弟的。但黄金荣自恃权势,目空一切,照样广受门徒。只要有人送他一只红包,上首写黄金荣老师,下脚写某某门生敬拜,即可成为师徒。因此,它的徒弟不下二三千之众。就是这么一个“空子”,他居然与青帮“大”字辈人物曹幼珊、高士奎等称兄倒弟。他公开宣称:“老子要横在大字辈头上一笔,是天字辈。”由此可见,黄金荣狂妄到了何种地步。后来,曹幼珊曾劝他向做过通海镇守使的青帮“大”字辈的人物张镜湖拜为老头子,以正帮规。但黄金荣只是嘴上应了一声,实际上也没有去办。
  
   另外,上海滩上还有一个可以称得上大亨的是顾竹轩,人称“江北大亨”。此人倒是正统的青帮字辈中人。因为,他拜的老头子是青帮“大”字辈的人物刘登阶。而有人传说,顾竹轩曾是黄金荣的门生,那就有点滑稽了。            顾竹轩(1885年4月17日-1956年7月6日)上海青帮、黄包车业和苏北旅沪同乡会领袖,天蟾舞台老板,号称“江北大亨”。    顾竹轩,名如茂,家中排行第四,原籍江苏省阜宁县,因家贫举家流落至盐城县(今属建湖县)为佃农。1901年到上海谋生,在闸北天保里附近做马路工、后在德国人开设的飞星车行拉黄包车,靠勤俭小有积蓄后,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老板回国时盘下车行。1904年又拜苏北同乡、青帮大字辈刘登阶为师,为“通”字辈。由于同乡观念强烈,重义气,在苏北藉人士(人口上百万,聚居在闸北、杨树浦等地)和人力车夫群体中,获得了广泛的拥护。    顾竹轩是黑社会介入娱乐业较早的一人。1916年,位于九江路的天蟾舞台拆迁建造永安公司,顾竹轩与人合伙在福州路701号兴建新天蟾舞台,聘请京剧名角“麒麟童”周信芳。    1924年江浙战争爆发,闸北士绅成立闸北保卫团,顾竹轩担任副团长。    1949年以后,顾竹轩留在上海。由于此前他曾经多次帮助过共产党,成为昔日上海黑社会流氓大亨中惟一未被镇压,得以善终者。甚至在1949年8月,顾竹轩还被邀请为上海第一次人民代表会议代表。    1956年7月6日,顾竹轩在上海去世。  
正德堂陈---恒社同人敬赠  
        1932年11月,杜月笙在陆京士等人的策划下成立了恒社。因为到了这种时候,杜月笙觉得,青帮“开香堂”收徒弟的一套传统方式,已经不适应广收海内“英雄”的需要,也限制各式“英雄”投奔门下了。
        恒,是取义于古书上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如月之恒,如日之升”,隐隐含有以杜月笙为中心,也以他为立身处世的最高“典范”的意思。这个名字是大学者章太炎给起的。另外还制定了一个社徽,中间是一个斜月和一个大第,四周有十几个繁星环绕,“众星拱月”的含义就更清楚了。
        陆京士(国民党上海市党部候补委员)洪雁宾(宁波实业银行经理)、周孝伯(律师)、涂您棠(大华银行经理)、蔡福棠(长丰地产公司)等人任该社常务理事,唐世昌(《申报》编辑)等为该社候补常务理事。
        对于恒社组织的意义,陆京士还发表过一通议论。说:“窃以为国家民族存亡之关键,在于国民组织力之程度。……而年来国内各项组织,形式上似甚勃勃,但究其实际,都以适当之条件未备,未能发生真实雄厚之力量。所谓适当之条件者何?日有中心,有恒心而已。无中心,则滂俊无所适从,向心力不坚;无恒心则团结不久,离心力必大。唯有有中心之领袖及有恒心之分子者,始足以称为现代化,合理化之组织。”同时宣布了以下“十字炒刘宁匕”曰:
        进德修业,崇道尚义,互信互助,服务社会,效忠国家。
        恒社的成立得到了国民党政府社会部的批准,并在法租界注册登记。1933年2月25日该社举行开幕典礼时,法租界当局特派总监到场祝贺。恒社社址初设在法租界爱多亚路息庐,后因租价昂贵迁至马浪路39号。
        与一般的流氓帮会不同,恒社拒收无业流氓。社章规定,入社“须经社员二人以上之介绍,经理事会审查通过,填发社证。”审查社员资格的原则是要有一定的社会地位。
        根据1934年4月的《恒社社员录》可知,二百二十三名社员中商界有一百二十人,约占百分之五十四,其中有三星棉铁厂经理张子廉、上海棉织印染厂章荣初。警务三十人,占百分之十三。政界二十七人,占百分之十二,内有上海市社局科长张秉辉、许也夫、财政部视察员何绍芬。自由职业界二十一人,占百分之九,内有律师毛云和鄂森。军界十一人占百分之五。工界五人,占百分之二,其中有上海市总工会主席朱学范、上海市总工会委员陆机云,上海邮务工会委员张克昌、全国邮务工会委员赵树声。学界五人,占百分之二,内有上海乐华女中校长陈亚夫、沪北中学校长冯一先。党务四人,约占百分之二,除陆京士外还有上海市党部委员陈君毅、上海市党部第六区常委冯宪成和汉口市党部委员吴绍赵。这些具有公开职业和社会地位的人入社后成杜月笙借以自重的私人势力。
        恒社社章规定社设有理事会,杜月笙在名义上只是名誉社长。虽说它具有社团的公开形式,成员均为资本家、官吏和知识分子,但旧式封建秘密密会的实质并无改变。在恒社圆形社徽中间是一口铜钟,钟的外壁正中为一新月。《恒社月刊》纪念号上说: “钟表示为发声之源, ‘声’字与‘笙’字同音,加上月芽,就成为‘月笙’。“恒社社员将社比作太阳系,把杜月笙比作“我们大众的太阳。诸位老前辈、老大哥,似行星般地仰承意志,在前面领导,”并强调“本社之创设与进步,为完全托命于此中心作用……欲求本社会之恒,则必须将此中心作用加以发扬。”
        恒社吸收了不少国民党军政军警人士,在政治上是倾向于国民党的。1936年10月对日是蒋介石五十岁生日,恒社为“表示吾同人拥戴领袖爱护国家之意”,经第十一次理事会和第六次常务理事会议决,于同年6月29日晚起由该社平剧组在新光大戏院演剧筹款,所得票款扣除应需开销外净余2026. 30元,于7月21日悉数解送中国航空协会,“稍作购机祝寿之用。”恒社社员郁联升撰文吹捧蒋介石“历年来在新旧军阀**外寇前后内外交相煎迫之中,镇静应付,誓死奋斗,……举凡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所有物质上精神上各种建设,靡不纲举目张,百废俱兴……蒋委员长劳苦功高,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救星,……亦为世界大同之实行家。”
        这篇祝寿文章清楚地代表了恒社亲蒋反共的立场。  
上海滩三大亨难得的合影 杜月笙(左)、张啸林(中)和黄金荣是旧上海“三大亨”   
        曾被蒋介石拜为“老头子”的黄金荣 黄金荣(1867—1953)浙江余姚人,生于江苏苏州,字锦镛小名和尚,绰号麻皮金荣。早年在上海当学徒。系旧上海赫赫有名的青帮头子,流氓“三大亨”之首(另二人是杜月笙、张啸林)。1900年在上海法租界巡捕房当巡捕。后勾结帝国主义、官僚政客发展封建帮会势力,成为上海青帮最大的头目,门徒达1000余人,操纵贩卖鸦片、赌博等罪恶勾当。1927年组织中华共进会,参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同年辞去法租界巡捕房督察长职务。1928年被蒋介石任命为国民政府少将参议、行政院参议。抗日战争时期寓居上海,拒绝出任伪职。抗日战争胜利后重新从事帮会活动,但是权势衰退,地位被杜月笙代替。建国后,曾向人民政府坦白罪行,1953年在上海病死。  
青帮骨干分子  
1951年黄金荣在上海大世界门前扫大街  
旧上海黄包车夫大都是青帮成员   
杜月笙、张啸林也是票友,他们演出《连环套天霸拜山》的剧照    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itle="" align="center">
        张啸林(1877—1940),宁波市庄桥(今属宁波市江北区)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移居杭州,并进杭州机房学习织绸。早年游手好闲,斗殴滋事,与流氓为伍,为当地地痞。后进武备学堂读书,结识张载阳。民国初,结识上海英租界流氓季云卿,随季至沪,后拜上海青帮“大”字辈樊瑾丞为“老头子”,与黄金荣、杜月笙结为把兄弟,并称“上海三大亨”。1920年,三人合股开设“三鑫公司”,贩卖鸦片,逼良为娼,横行霸道。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组织“中华共进会”,率“敢死队”冒充工人,袭击工人纠察队,旋被蒋介石委为陆海空总司令部顾问、军委会少将参议。1932年经杜月笙推荐,充任上海华商纱布交易所监事。抗战爆发后,指使徒众组织“新亚和平促进会”,收购军需物资资敌,大发国难财。1939年附逆投敌,筹建伪浙江省政府,拟出任伪省长,因遭国民党军统暗杀(未成)作罢。次年1月被军统收买的贴身保镖林怀部刺毙于上海。   
       杜月笙是近代上海青帮中最著名的人物,原名月生,后改名镛,号月笙,出生于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浦东新区)高桥南杜家宅。四岁以前,母父相继去世,先后由其继母和舅父养育。后拜青帮陈世昌为老头子。陈世昌是小东门一带的流氓头子,绰号“套签于福生”,在青帮中属“通”字辈,杜月笙按序排在“悟”字辈。由于陈世昌等人的关系,杜月笙获得机会进入黄金荣公馆,很快获得黄金荣的赏识,成为其亲信。
        1927年4月,杜月笙与黄金荣、张啸林组织中华共进会,为蒋介石镇压革命运动。4月11日晚,他设计骗杀了上海工人运动领袖汪寿华,随后又指使流氓镇压工人纠察队。他因此获得蒋介石的支持。   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itle="" align="center"> 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itle="" align="center">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利用上海帮会头子黄金荣、杜月笙等雇佣一批流氓,冒充工人袭击工人纠察队队部;接着指挥国民党反动派军队借口“工人内讧”,捕杀大批共产党员和工人、学生、群众,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itle="" align="center">
        30年代的杜月笙。 “南京政府”成立后,杜月笙担任陆海空总司令部顾问,军事委员会少将参议和“行政院”参议,虽是虚衔,但有助于提高社会地位。同年9月,任法租界公董局临时华董顾问,1929年任公董局华董,这是华人在法租界最高的位置。
        抗战后,杜月笙想趁蒋介石论功行赏的机会,捞个有影响的职位,他把目光定格在上海市市长,起码当个副市长。他把这一想法透给了“军统局长”戴笠,由戴笠转达给蒋介石。  
杜月笙及张啸林(中)在杜家祠堂           1945年8月底,杜月笙回到上海。始料不及,走到半路,传来消息,蒋介石已任命钱大钧为上海市市长、吴绍澍为副市长,负责接收上海全权。
        令杜月笙沮丧的事还在后头:火车快到上海时,门徒上车报告,市政府已通知取消原定的欢迎仪式,连本已搭起的牌楼也已拆除,北火车站还贴出了“杜月笙是黑势力的代表”、“打倒杜月笙”等标语。杜月笙为避免难堪,临时改在上海西站下车。靠站时,竟没有一个要员迎接。   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itle="" align="center">
杜家祠堂
        杜月笙(1888-1951)是近代上海青帮中最著名的人物,原名月生,后改名镛,号月笙,出生于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浦东新区)高桥南杜家宅。
        1930年,杜月笙在浦东高桥乡购地50亩,聘请创新营造厂主谢秉衡承建杜家祠堂。以后又在祠堂后面由久记营造厂承建花园、藏书楼、医务楼、学校等。民国 20年(1931年)6月,杜家祠堂举行落成礼。远远地就望见一所白石牌坊,牌坊额上镌着的“杜氏宗祠”四个颜体蓝底金色大字,在斜阳下,烟烟生光,过了牌坊,便是铜门,一对张着血盆大口的石狮,雄踞两侧。
       杜家祠堂是五开间三进,第二进为正厅,第三进则为供奉杜氏列宗“神主”牌位之所,用作客厅、藏书楼和学塾,还有一栋传统风格的家庙。近代史上颇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杨度担任了落成典礼委员会的秘书。章炳麟(太炎)为杜月笙写《高桥杜氏祠堂记》
     1931年6月9日晨,法租界嵩山路、华格臬路一带,到处是各种仪仗,彩旗飘扬,金牌林立。9时,大队从杜公馆出发。最前面的仪仗大队由几十面两丈见方的特大国民党党旗和“杜”字旗作前导,每面旗由4人抬举,前后左右用100多辆自行车护卫。接着是由法租界和英租界的巡捕房派来的英、法、印、越巡捕组成的骑队,后面跟着一大群“金荣小学”的学生和几年来各处送给他的10几把“万民伞”,以及挂着蒋介石送的“孝思不匮”的金匾的匾亭,何应钦、熊式辉等人的匾亭等。还有一个上百人的乐队。紧随其后的五个大队是由公安局的保安警察大队,陆、海军的军乐队,陆军第五师和吴淞要塞司令部步兵各一营,以及缉私营、侦缉队、“工会”等组成的队伍。每队都分别配有张学良、何应钦、章太炎、吴佩孚、段祺瑞、孔祥熙、刘峙等南北军阀、新旧官僚送的匾亭,还有上万名来宾。殿后的是蒋介石送的一篇祝词彩亭。
        举行入祠典礼时,由陆海军、公安局西乐队等组成的大乐队奏乐,要塞司令部在附近鸣礼炮二十一响。首先由杨虎以国府中将参军身份代表国民政府和主席蒋介石道贺。
        公祭典礼由吴铁城、宋子文等人的代表宋子安,孔祥熙的代表许建屏,何应钦的代表何辑五等执祭,杜率儿子在旁答礼。接着是来宾道贺,其中有法国总领事甘格霖、公共租界警务部长毛鼎,还有日本总领事和日本驻军司令板西将军及许多外国客人。此外,各省主席、市长的代表,各地帮会头子,上海工商、金融界的头面人物共1万多人参加典礼。
        南北京戏第一流名角也云集上海,从10日到12日连演三天连台好戏,使上海、南京为之轰动。1万枚纪念章早已发完,临时还加添了几千张入场证。每次开饭1000桌左右,要分四五次才能开完。预先熬好的5000两鸦片膏,第二天就抽光了,又赶熬3000两,才勉强应付过去。
        杜家祠堂,现在是高炮某旅的驻地,想看也难。但正因为部队的进驻,使杜家祠堂基本保留原貌,没有被动迁和大的破坏。但上海有关部门在2003年3月19日公布的浦东新区共19处保护建筑,并没有把杜家祠堂列入其中。尽管杜月笙基本是个反面人物,但就杜家祠堂而言,它具有民国时期的建筑价值、人文历史价值,保护下来的意义更大。   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itle="" align="center">
        旧上海滩青帮教父杜月笙公馆。法租界的洋房,300多件1930年代古董物件,营造了独特的老上海社交名流的情调,室内装饰奢华精致。   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itle="" align="center">
杜月笙的大太太沈月英
        1946年夏,蒋介石为体现“民主政治”,下令“民选”上海市参议会议员。杜月笙信以为真,有意竞选议长席位,于是组织门徒大张旗鼓活动,摆出种种理由宣扬议长一职非杜月笙莫属,又不惜大把花钱拉票。哪知就在胜券在握时,传来蒋介石的口信:议长一席,希望由潘公展担任。杜月笙无奈何作了识时务的俊杰,在选举结果他当选议长后,马上宣读了一份辞职呈文:“上海系通都大邑,议长责任重大,本人为多病之人,不能担此重任,辜负诸公厚意,多请原谅,再予改选。”主持选举大会的市长吴国桢立即表示接受听从本意,另行重选。于是第二次投票,选出潘公展为议长。
        这些事情杜月笙与蒋介石的矛盾日益加深。     二太太陈帼英(右三)三太太孙佩豪(右四)            三大战役结束,内外交困中的蒋介石被迫下野。杜月笙知道蒋家王朝气数已尽,开始谋虑去从。为退路办了三件事:卖了杜美路上的一处公馆,得款六十万美元;改任意挥霍为量入支出,裁减雇员,紧缩开支;去了香港一次,物色准备购买的住宅。
        1949年3月下旬,杜月笙一回到上海,就被蒋介石请去南京,对他说:“上海看来是难以守住的了,杜先生应有所准备,必要时携家小去台湾,协助党国共图复兴大业。”   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itle="" align="center">
四太太姚玉兰(左一)和孟小冬
        杜月笙说:“我是准备放弃上海以后的退步了。”
        蒋介石曾听说,中共方面委托黄炎培等,劝杜月笙留在上海,他无论如何不愿杜月笙被“统战”过去,便说:“杜先生与中央合作有年,民国16年清党时,为铲除**鼎定上海立下大功,也因此与**结怨甚深。**是讲阶级讲斗争的,他们决不会放过你,切不可有丝毫的侥幸,以早日去台湾最好。”
        杜月笙说:“总裁放心,我对共产党绝无侥幸之心。”蒋介石听了当然不满意,双方不欢而散,但蒋并不就此罢休,还要设法争取,把杜月笙逼去台湾。    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itle="" align="center">
杜月笙的家庭
        1949年后,杜月笙想去法国,希望蒋介石给他办护照。老蒋说,护照可以办,先交15万美元手续费。杜月笙仰天长叹,才明白天下最狠的流氓原来不是他姓杜的。杜月笙晚年,拿出多年来别人写给他的各种欠条,全部予以烧毁,并告戒后人不得追讨余债。其中光是王新衡就欠了杜月笙500根金条,还算是少的。杜月笙去世时,只留下了10万现金,每个老婆各拿一万,儿子一万,未嫁的女儿六千,已经出嫁的四千。据其女杜美如说,杜月笙去世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没希望了,你们还有希望,中国还有希望。”   杜月笙一生共名媒正娶了五位太太:    大太太名沈月英,苏州人,没有生育。她领养一个儿子,名杜维潘,虽是养子,但此子进门后,杜月笙事事顺利,所以爱得胜过己出。后大太太因与表哥通奸被杜幽禁十年。            二太太陈帼英,上海人,原是舞女,后跳舞结识杜并嫁给杜,共生育三个儿子,即维桓,维翰,维宁。    三太太孙佩豪,苏州人,筱桂荪外甥女,十六岁嫁给杜。生育两个儿子,即维屏、维亲。    四太太姚玉兰,北京人,著名京剧演员,父亲为著名京剧丑角“七盏灯”,姚玉兰与母亲小兰英,妹妹姚玉英在上海演出时被杜看中,姐妹同一晚被杜强占,后一个星期后姚玉英病死,姚玉兰生育二子和二女,即维善、维嵩和美如、美霞。    五太太孟小冬,北京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姚玉兰师姐,先前曾经与京剧大师梅兰芳的一段爱情为世人赞叹。后随杜月笙在1949年逃往香港后,与其结婚,孟小冬的脸上也现出了笑容。毕竟他们有了女儿杜美娟。  
杜月笙和孟小冬
        杜月笙对孟小冬的情分也早在1925年就开始了。1929年他虽然娶了名须生姚玉兰,但对孟小冬依旧念念不忘,希图找机会接近她。    1936年孟小冬应杜月笙的邀请为黄金大戏院揭幕剪彩,其后在此演出20余日。因为孟小冬是杜之四夫人姚玉兰腻友,演出期间理所当然地住在姚玉兰处--18层公寓(今锦江饭店)。这样孟杜的接触就频繁起来了。    抗日战争中,杜月笙移居香港。    由于杜对孟念念不忘,自然对孟小冬的情况就分外留心。在日寇铁蹄蹂躏下的北平,孟小冬凭着坚韧的意志,非凡的才气和对艺术执著的追求,终于执余派之牛耳。杜月笙对其钦佩爱慕之余,尤怜惜其个中的甘苦。因而1946年,已返回沪上的杜月笙,又让总账房黄国栋写信给孟,催其南下。孟小冬由于想念腻友,也就不再推托。姚玉兰的嘘寒问暖,杜月笙不露声色的敬重体恤,使她感到数年来未曾有的温暖,她那孤苦无依的心灵又找到了依托。孟小冬感于杜月笙数年来的情深意重,加上姚玉兰的一再撮合,此次赴沪不久,终于以身相许,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孟小冬随杜一家迁居香港。    此时的杜月笙已非盛年,而是年逾花甲一病翁,孟自入杜门后,就自然地挑起了侍奉杜月笙的担子。而侍疾也似乎成了她不可卸掉的责任,因为她的相伴已经成了病入膏肓的杜月笙不可缺少的安慰。    自入杜公馆以来,孟小冬一直沉默寡言,对一切看不惯、听不得、受不了的事情都漠然置之。但1950年的某一天,傲岸的她却迫不得已,淡淡地说了句至关重要的话。那天,杜月笙当着家人的面,掐指计算迁法需要多少张护照。当他算好了需要27张时,孟小冬淡然的声音突然飘了过来:“我跟着去,算丫头呢还是算女朋友呀。”一语道破实情。杜月笙一愣,当即宣布尽快与孟小冬成婚。那一晚,杜月笙下了他那几乎离不开的病榻,由人搀扶着,充当新郎;孟小冬的脸上也现出了笑容。毕竟他们有了女儿杜美娟,杜月笙有责任承担起了孟小冬的义务,给她一个名分。一生傲岸的孟小冬,最终也只能屈从于命运的摆布了。   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itle="" align="center">
孟小冬和杜月笙
        晚年的杜月笙在香港惟一带喜气的事,是和著名京剧演员孟小冬结婚。孟小冬是杜月笙的第五房太太,也是最后一房。
        进入1951年夏,杜月笙已经病入膏肓,该立遗嘱处置遗产了,外人均很好奇这位最盛时仅为其一人服务的仆人就达97名的“大亨”到底有多少财产留给家人,结果杜月笙报了数:11万美元。这笔钱原为十万美元,是他早先寄存于宋子文的弟弟宋子良处,宋子良代为投资,略有盈余,现在这11万美元就是曾经挥金如土、钟鸣鼎食的杜月笙的全部遗产。据其女杜美如回忆,分配大致如下:每个太太拿一万,长子拿一万,没出嫁的女儿拿六千,出嫁的拿四千。在此前,杜月笙销毁了历年别人写给他的所有借据,他对子女说:“我不希望我死后你们到处要债。”
        分配完遗产,杜月笙把所有事务都交给得意门生陆京士处理,自己安心等死。1951年8月16日下午,63岁的杜月笙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他的骨灰葬在台湾,而他的遗愿是在故乡浦东高桥入土,至今没有实现。  
招商局常董杜月笙與徐學禹總經理等  
上海滩闻人的聚会   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itle="" align="center">
        1949年4月,杜月笙赴香港。担任过新界青山酒店董事、中国航联保险公司香港分公司董事长,1951年8月16日在香港去世,遺體由家屬於1952年10月遷葬於台北汐止大尖山下,墓地並有蔣介石題字「義節聿昭」,而墓地旁邊則為台北縣秀峰國小。   
        这是30年代,上海青帮教父杜月笙的公馆,是杜月笙、黄金荣、金廷荪等人合股的三鑫公司。    
循着杜墓指示牌拾级而上,最先看见的是“杜墓界”碑,歪斜在路边,倾诉着沧桑。   
这就是杜墓。不算精雕细琢,但还是讲派头的。  
墓碑上写著:“显考杜公月笙府君之墓“。  
        在中国,史上第一场选美大赛发生在1946年的上海滩,它的主办者则是当时的青帮老大、有上海皇帝之称的杜月笙(1888年——1951年)。   
1946年上海选秀  
        当满山的杜鹃花又一次盛开的时候,张瑞芳和金山结婚了,杜月笙是他们的证婚人,因为金山早年孤身闯上海的时候,被杜月笙收为弟子。后来金山成了电影、戏剧界的明星,杜月笙非常得意,更加赏识这个明星弟子。
        1950年初春,北京成立了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不久,张瑞芳从北京电影制片厂调到了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当演员,1953年金、张二人参加了苏联话剧《保尔·柯察金》的排练演出。这个剧的导演是孙维世。金山在剧中扮演保尔?柯察金,张瑞芳扮演冬妮娅。谁也想不到,在演出《保尔·柯察金》的时候,金山和导演孙维世相爱了。他们爱得那么大胆,那么炽热,那么意外而又自然。
  丈夫的背叛对张瑞芳是个沉重的打击,可她又是个开朗、刚强又有理智的人,既然金山和孙维世相爱了,她便立刻和金山办理了离婚手续  
杜月笙用芙蓉石印章(一对)   
杜月笙的水果刀手枪        
上海皇帝杜月笙之股票  
签署红十字会指令      
梅兰芳为杜月笙庆寿所作            
  • 杜月笙经典语录  
  • 1.不要怕被别人利用,人家利用你说明你还有用。

    2.吃是实功,赌是对冲,嫖是落空。

    3.花一文钱要收到十文钱的效果,这才是花钱能手。

    4.做事要做到刀切豆腐两面光。

    5.做人有三碗面最难吃: 人面 场面 情面。

    6.对人必须诚恳,即使有人欺瞒我于一时,我总能以诚字来感动他,使他心悦诚服。我的处世之道,尽在一个诚字,你们举一反三,方始可以谈交友。

    7.杜先生还曾经对一个有文化的朋友说过:你原来是一条鲤鱼,修行了500年跳了龙门变成龙了,而我呢原来是条泥鳅,先修炼了1000年变成了鲤鱼;然后在修炼500年才跳了龙门,倘若我们俩一起失败那你还是一条鲤鱼而我可就变成泥鳅拉你说我做事情怎么能不谨慎呢?

    8.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 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 末等人,没本事,大脾气。

    9.杜月笙有句挂在嘴上的话:小心得天下,大意失荆州。

    10.人活在世上要靠两样东西,胆识和智慧。

    11.锦上添花的事情让别人去做,我只做雪中送炭的事情。

    12.钱财用的完,交情吃不光。所以别人存钱,我存交情。存钱再多不过金山银海,交情用起来好比天地难量!

    13.每月存款折上多几个零不算你有多少钱,花出去多少钱才算你有多少钱。

    14.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别人。

    15.君子我不怕,毛贼我不惹!

    16.事不要做绝,要留有余地。 
  歡迎進入還舊樓個人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