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李佳跳楼图片:由“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而引发的探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5:53:11

                                                                        由“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而引发的探究

背景:

 

在进行初三化学实验复习时,涉及到有关溶液中粒子性质的探究,教师做了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演示实验,并由此实验引发了探究。

 

教学过程:

 

“通过实验同学们都观察到,氧化铜可以溶于稀硫酸中,那么,请大家思考下,是稀硫酸中的哪种粒子使氧化铜溶解的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提出假设,并设计出实验方案。”

 

同学们展开讨论,教师巡视,并参与个别小组讨论。

 

“请第二小组同学说出你们组的假设与实验设计。”

 

君毅同学回答:“稀硫酸中有H+、SO42-、H2O三种粒子,我们组的假设是H+使CuO溶解的。”(其它小组的同学频频点头,看来同学们的假设基本相同。)“实验设计为:取二支试管分别放入CuO少许,第一支试管中加入一定时的水,CuO不溶于水,可排除水的干扰;第二支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钠溶液,CuO也不溶解,排除SO42-的干扰,从而证明是H+使它溶解的。”

 

君毅同学的话音刚落,崔勇同学站起来说:“根本不需要加水,只加硫酸钠溶液就可以了,因为硫酸钠溶液中同时有SO42-和水分子。”

 

崔勇同学自信的坐下了,而二组同学却脸红了。教室里异常的安静。

 

看到这种情况,我说:“两组同学想的都非常好,要证明某种粒的性质,我们用实验方法逐一排除溶液中同时存在的另一些粒子的干扰,这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二组同学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非常好;而有时,另一些粒子会同时存在于另一种溶液中,就如刚才提到的硫酸钠溶液,同时有SO42-和水分子,使用在这道题中,步骤更为简单。所以两组同学的表现都很好,其它组有没有不同方案呢?”

 

这时,教室里气氛活跃起来,其他组同学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组任欢:“我们组为了证明是H+使之溶解的,另选两种酸,稀硝酸和稀盐酸,二者均可使氧化铜溶解,在三种溶液中都含有H+ ,所以可证明是H+使之溶解的。”

 

“三组同学找到了常用的另一种方法,我们把它称之为归纳法。”

 

“我们组是在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粒,使之充分反应后,再放入少许CuO,CuO不溶解。原因是锌粒与稀硫酸中的H+发生反应,溶液中不存在H+,所以CuO未溶解。从而证明是H+使之溶解的。”五组同学迫不及待地发表自己的设计。

 

“五组同学给我们找到了分析粒子性质的又一方法:欲擒故纵,想证明其性质,却将其转化,其余的粒子不具备它的性质,从而将其性质得以证明。”

 

听完我的话,教室里热火朝天。

 

“也可以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可以加入氧化铁等金属氧化物。”

 

……

 

看着同学们兴奋的样子,我感觉今天的课非常成功。于是我说:“同学们思维很活跃,通过这道题,我们分析出这类型题的解题方法。那么,同学们能否举出一些类似题目呢?”

 

“稀盐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什么粒子起作用的呢?”

 

“氢氧化钠溶液可以使得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是什么粒子起作用的呢?”

 

……

 

同学们不仅设计出了题目,而且用简单的方法证明了猜想,这节课的任务胜利完成。我正准备结课时,张飞飞同学说:“碳酸钠溶液有涩味,是什么粒子使它有涩味的呢?”

 

“这道题分析还是不分析,是不是放的有些太宽了呢?”我心里思索。这时,教室里已经沸腾了,同学们讨论正烈。

 

“不是水分子,因为水本身没有味道。”

 

“不是Na+,食盐中含有Na+,但没有涩味。”

 

“不是CO32-,因为我们常喝的碳酸饮料没有涩味。”

 

教室里安静下来,同学们期待的眼神看着我。

 

我想了想说:“这道题提的很好,它补充了溶液中粒子性质的探究。大多物质溶于水时,只是发生了电离,而某些物质溶于水时,却与水发生了比较复杂的化学变化。这就是为什么碳酸钠溶液有涩味,但并不是Na+、CO32-及水分子的原因。在初中阶段,只要求同学们掌握只发生电离的,而另一部分知识上高中后我们将会学到。”

 

课后反思

 

科学探究是新课标的一项内容,也是一种学习方法。本节课学生通过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较好地完成了溶液中粒子性质的探究。

 

在探究活动时,教师起指导作用,而学生则是探究的主体。只要教师作好科学合理的引导,就可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要想做好引导,在课前教师就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问题的处理和学生可能提到的问题。在这节课中,由于教师考虑不周,导致学生提出碳酸钠问题时有些措手不及。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探究活动有很多,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备课时,教师不仅要备好教材,更要备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