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生堂敏感话题:大罗山游记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9:03:35

大罗山游记一
(一)
     度登大罗山,路线是从茶山上,经天河水库,登大罗山主峰百家尖,从仙岩线下山,游览雷响潭和梅雨潭。
     大罗山——在我早年的记忆里是个神秘的地带,我曾听到有关强盗的传闻,印象中是地域广阔荒凉。青少年时代,大罗山的外围景点,我都先后去过。好像在上小学时,我就去过朱自清描写的仙岩梅雨潭,中小学时去过茶山。青年时去过瑶溪和天柱寺,但都未深入过大罗山。
     大概是1986年,我作为温州日报记者随行市科协组织的大罗山考察队,用了两天的时间走大罗山。第一天是去瑶溪和龙湾炮台一带,夜宿天柱寺。第二天一大早从天柱寺经天河水库、金河水库、化成洞(千年茶花所在地)到仙岩,傍晚抵达仙岩时,受到区政府的晚餐接待。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从天柱寺到天河水库时花了近一个早上的时间,穿越了一条数公里长的峡谷。峡谷中有古道,古道侧树木高大,浓荫匝地。但古道外则岩壁秃秃,荒芜散漫。向导指着岩壁上的一、二处洞,说这是“盗洞”,是强盗栖伏之所,可见“大罗山的强盗”的传闻是有一定的根据。
(二)
    从茶山上去,我以前走的最多的五美园左侧的“红岩殿”一线,途经“罗胜村”。4月17日我们走的是五美园右侧的那条,挥汗在几无穷尽的石阶路上,直指“秀垟水库”。
     我依稀记得,我十来岁时,我那家住帆游的表姊嫁给茶山。表姊洒泪告别娘亲,与我们一同上了小船。同行的共有三只小船,船上装了好多大萝,上面摆上红纱绸布类东西。小船驶在田畴间的河汊中,把浆的是她自家兄弟。“欸乃一声山水绿”...
       茶山有一个童谣:
娘,娘,你不要把女儿嫁茶山,
茶山茶山脚,攀上攀下真难攀。
一朝花轿抬来怎么办?
家具破,尿盘漏....
(三)
大罗山的水库就像天然湖泊,沿岸细软的平沙,光洁的形态各异的花岗岩大小山头紧搂着碧蓝碧绿的湖水。
     读初中时,我约同班十来个同学登我最熟悉的茶山。从最高山头翻过去,突然发现一镜湖泊。它是那样的美,恍如我们在电影里看到的仙境,顿时都傻了眼。那不是七仙女下凡的沐浴之地吗?大家欣喜万分地扑向水面,6-7米远,依然是齐腰深,但再远点,就深不可测了。潜水能看见同伴晃动的大腿,憋不住了,可以喝一口水,因为水里也有氧气呢。上岸后,我们好几个都抽脚筋,大概是水太冷的关系。水库周围一带没见个人,下山后,我们打听水库名称,有人告诉我是“秀垟水库”。
    “文革”后期,掀起了个“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我父母怕我去黑龙江,要我在茶山的亲戚能不能在茶山打通关系,就在那里插队落户。我在茶山一呆十几天,奢望能当个新时代的农民或山民。坐等无聊,我安排自己每天登山顶,四个山顶都等了个遍。奇怪的是,我居然找不到那个游泳过的湖泊,它消失了吗?
(四)
4月17日我最大的收获是登顶百家尖。从水库算起,它大概百多米高吧,通向顶峰有新砌的石阶路。但在离峰顶40米距离处斜坡有六七米没有石阶路,仅在岩石上凿出尺把来长一公分深的痕迹。因两米外是悬崖,清风说有恐高症的不要上来呀,本来有十几个准备登顶的一听这话,大部分就不上来了。爬过这险处,还有一道,悬壁外仅一米可走,无护栏或岩壁特别可抓处,下临无地。清风在一侧护卫,我胆战心惊地通过,说实话没清风在那里,我是不敢过的。顶部面积还算宽大,可容百人。我在上面由“海阔天空”拍了个照,举着登山杖,做了个唯一在驴行中的夸张的亮相动作。
     86年我们那次考察也来到了百家尖。同行的邮电局的黄兴龙和我最年轻力壮和胆大妄为。黄曾在温州日报上发表四五篇游记,写的很不错。我听说他曾多次在温州附近山区独自登山与探洞。他与我绕着看百家尖山势,说总有攀爬之处。后来他看中了一处爬了上去,我跟随在后。当我们攀到六七米高处,山下的那班人大叫要我们下来,说你们再爬上去,就下不来了。现在回想来,真的危险,哈哈!
(五)

     从天河水库往仙岩方向走,有一条约两小时行程的石阶路,几乎无叉路。顺着下山的惯性,很容易一直走到景区外的“圣寿禅寺”。同行的几个散驴告诉我,他们已经两次就这样走到底,这第三次可要免费游仙岩景区。后来在清风的引领下终于发现了一条不十分明显拐路,顺利地来到了景区的“雷响潭”。
   “雷响潭”中叠满了沙石,陆地部分占了整个潭的三分之二,人很容易亲近瀑布,这与20年前的光景迥异。
     当年正值夏季,我与“老大”等五位朋友冒着烈日烤灸,挥汗来到“雷响潭”底部入口。进入弧形峡谷,迎面一幽潭水,雷声隆隆,细雾迷茫。大家马上入水游泳、嬉水,上岸吸烟,那个清爽,自不待言。飞漱的瀑布后面的岩石时隐时现,不知谁说,谁敢第一个游到瀑布后面就是英雄。我一听就第一个冒着鞭打一样的瀑布率先游到昏暗的瀑布后,眼睛都眨巴不开。“老大”他们见状也都游过来,弄得瀑布后的滑腻的岩壁站不住这么多人,大家又“哗”的一声游出瀑布。
     但现在,“雷响潭”已无法游泳。
     从“雷响潭”出来,我径往“梅雨潭”走,并在“朱自清亭”小歇片刻,因朱自清的“绿”已把它的景象写绝了,我也不再多费笔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