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巴尔为什么叫天勾:阿勒泰有点冷重庆有点热-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7:12:01
阿勒泰有点冷重庆有点热作者:应学俊来源日期:2011-4-26本站发布时间:2011-4-26 10:15:42

  

 

  新疆阿勒泰地区,地处新疆北部,冷是肯定的。所以对阿勒泰之“冷”无须说什么。同样,重庆素有火炉之称,故重庆之“热”也是没啥可说的。二者皆为地理位置使然,是大自然的作品,人毕竟胜不了天。

  然笔者想说的是,本来阿勒泰和重庆是都该“热起来”的,但一个热了,另一个却依然颇“冷”,这使笔者有些费解。

  1、阿勒泰为何刚“热”即“冷”?

  从中央到地方,从正直的官员到全国人民,对官员腐败深恶痛绝,许多腐败现象已经到了令人发指或令人不堪的地步,腐败问题已经影响到国家稳定的大局,党中央已经把反腐败提到了关乎执政党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说了。但官员腐败却如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似乎越反越腐,越翻越多,令人无奈。正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不经意间,2008年新疆阿勒泰地区做出了破冰之举——出台了“官员财产申报公示制度”。尽管七成以上官员反对这项制度,但阿勒泰地区在原地位纪委书记吴伟平的力主下,坚持下来了,运作起来了。这在中国是堪称史无前例的。国内外媒体广为报道。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也发表了题为《公示官员收入是治理腐败的第一步》的文章。

  寒冷的阿勒泰似乎真的“热起来”了。

  “官员家庭财产的申报、登记和公示”制度,最早起源于瑞典(1776年),被称为行之有效的反腐败“阳光法案”,有“终端防腐”之称;120年前,英国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财产申报的较完备的法律——《净化选举防止腐败法》。从1978年,包括总统在内的25万公职人员每年要公开申报财产。意大利、芬兰、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也都先后出台了这类法规。而且这之中大多数国家都是不仅申报,而且公示,公民可以随时查看官员的家庭财产状况,以分析其财产所得是否涉嫌腐败。当然也随时可以质疑。这样的阳光制度是不是具有所谓“终端防腐”的作用呢?(点击:相关视频报道)

  笔者从国际公认的反腐败监察组织“透明国际”通过调查于2008年公布的世界180个国家“清廉度”排位获知:丹麦、瑞典、新西兰并列第1,新加坡第2、香港第12、德国第14位……美国日本并列第18……法国第23……以色列、台湾、南韩、澳门分别为第33、39、40、43……中国(大陆)第72……再说说阿勒泰阳光法案运作的情况,虽然在刚刚实施该制度时难免有不完备、缺乏经验等须改进之处,但即便如此,在该制度一运行时,新疆阿勒泰官员就主动缴纳款物76万……因为据当地相关法规,凡在首次财产申报前主动上缴全部违纪违法收入的,地区纪检委将免予处分,并建议司法机关免究刑事责任。这便是“终端防腐”的最好诠释之一(尽管有人嘲讽阿勒泰的制度多有缺陷)。

  阿勒泰官员财产申报公示制度肯定会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但能迈出这一步并切实运行,在中国大陆是史无前例的,理应获得大力褒奖和推广,很多地区尤其是全国人大乃至中央高层应予认真思考、对待,制定相关法规制度,积极试行。是的,全国人大有代表提案多年,但总是因各种理由搁置下来,名曰“等待条件成熟”,于是规范全国的“官员财产申报公示”制度十多年来总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而且,这几年来干脆连楼梯也不响了,“两会”的报道中再也听不到这方面的声音了。

  新疆阿勒泰“热”了短暂的几个月,重又归于平寂,重又“冷”了下来!然推广成功经验,号召大家学习借鉴,历来是我国的惯例,如果举例可以有几箩筐,可为何这次全国从下到上反映如此冷淡?怎不令人感到奇怪?不是都在千方百计地反腐败吗?不是说反腐败关系到执政党生死存的大事吗?难道国外两个世纪前就有的成功经验、国内阿勒泰地区已经试行并未出现什么“问题”的反腐败有效的法规、制度不值得借鉴、试行??

  阿勒泰的“冷”是正常的、应当的吗?原因究竟何在?

  无独有偶,主推新疆阿勒泰地区官员财产申报公示制度的原纪委书记吴伟平于2010年不幸51岁即因病英年早逝,壮志未酬。尽管这似乎已不可称为新闻,但作为还算比较关心时政的笔者今年才在无意中获悉,这恰恰说明吴伟平走得过于悄无声息,近乎有些凄凉了……笔者心头不禁掠过一丝悲哀。据说吴伟平直至去世前几天,还给阿勒泰地区纪委全体干部写了一封信,勉励他们提高自身精神境界,筑牢思想道德反腐倡廉的防线。哦,值得尊敬的吴伟平书记,这才是心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啊!致敬,吴伟平书记,您呕心沥血的事业必定载入中国廉政运动的史册!

  吴伟平书记带着深深的遗憾走了。笔者不禁登录阿勒泰廉政网看了看,还好,网站还在运行,官员财产申报公示制度还没有废止,不管制度运行的实际状况究竟如何,吴伟平书记可以稍稍安息片刻了。不论是吴伟平悄无声息的离开人世还是阿勒泰反腐的破冰之举趋于平寂和“冷遇”,都再次告诉我们:追求真理必须甘于寂寞。吴伟平书记,您一路走好!阿勒泰地区的“官员财产申报公示”制度,望能坚持、完善,今天的星星之火,必有燎原的一天!

  2、该“热”的重庆“热”了,如何持久,如何使重庆经验更具可推广性,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以“打黑唱红”为标志、以“五个重庆”为高度概括的重庆经验现在是“热”了,可以说炙手可热。笔者以为,为人民的平安、幸福打击黑恶势力,创造一个平安重庆、幸福重庆、飞速发展的重庆,这样的经验该“热”。许多经验也值得推广。但是,尽管薄熙来书记说“打黑唱红”不怕别人“说三道四”——固然,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这是名言警句。但是,是否凡发表了一些不同意见的都是所谓“说三道四”呢?“打黑唱红”本身肯定不错,尤其“打黑”更是必须,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就没有值得思考和纠正、完善的地方吗?在“运动式打黑”过程中怎样更好地落实“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难道不值得认真反思和总结吗?李庄案的沸沸扬扬、反反复复这其中究竟蕴含着什么难道不应当好好总结吗?中央以及重庆等各地反腐倡廉的制度、法规并不是没有,而为何如重庆等地黑恶势力能够发展到如此猖獗的地步以致需要空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级别的领导自带公安局长前往打黑才能成功呢?为何重庆“打黑”前官员腐败面和成都如此之大、之深呢?这难道不正说明实践检验我们的反腐败制度的信度、效度有明显的问题吗?难道空降高级别的外地或高层干部到一个地方去“打黑”这可以成为一种“经验”吗?

  诚然,重庆也出台了防止腐败的一些新制度,但类似的法规已经很多,未必奏效,总是制定“三令五申”的一类法规有用吗?今日(2011.4.25)获悉:重庆市将在市直机关内部实行公务接待费用、公务用车里程、公务学习考察内容和领导干部职务消费的内部公示制度——这似乎是有了点进步;但为什么不能对外公示呢?为什么人民政府不能接受人民、纳税人的公开监督呢?为什么不能借鉴国内外行之有效的“阳光的”具有“终端防腐”效果的“官员财产申报公示”制度呢?为什么不能让官员财产每年申报、公示呢?为什么不能让百姓随时可以查询官员的家庭财产状况呢?官员属于“公仆”,属于“公众人员”,难道他们的家庭财产状况是“个人隐私”吗?如果都是合法财产合法收入,公示了又怎么样呢?俄罗斯政要的收入已经公示了,我们还要为官员的财产“隐私”保密到何年何月呢?从曾经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克杰到最高法院副院长黄松有等一系列腐败案件来看,从重庆原公安系统等政府机构大面积溃烂的触目惊心的状况来看,我们在“终端防腐”方面还要心慈手软、瞻前顾后吗?4月25日点击重庆市纪检委和监察局网站,除首页外,其它各栏皆为空白,不知何故?刚建立的?在改版?不得而知,困惑……(点击:4月25日该网页)

  所以,窃以为:让该“热”的重庆和阿勒泰都“热”起来,这才是有积极意义的。而不论何地,在“热”的同时更多一些“冷思考”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该“热”的重庆“热”了,如何持久,如何使重庆经验更具科学性、规范性以及根本性、可借鉴性等。

  3、“热”与“冷”的困惑

  阿勒泰、重庆,同是改革中具有重要积极推动作用的经验,缘何一“冷”一“热”?这使笔者有些困惑。况且,阿勒泰还是破解反腐败难题史无前例的破冰之举;而重庆的“打黑唱红”等举措也只是加大了力度更加彻底一些,不同程度的“打黑”和“唱红”在各地也都曾经和正在进行着,类似“五个重庆”等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改革要素也都在其它地区逐步实施着。

  重庆的做法、经验该“热”,但“热”得有些令人出乎意料——不仅媒体多时以来曝光率极高,而且中央政治局好几位常委、国家副主席、国务委员先后莅临考察,高调肯定。比如李源潮说,重庆的改革发展,创造了很多很好的经验,对于破解中国科学发展面临的难题,非常有启示性。但想在网络上搜索中央领导对阿勒泰反腐败或“官员财产申报公示制度”的评论,却一条也找不到。何故?难道阿勒泰的“官员财产申报公示”制度真的毫无价值?在申报初期即有一些领导干部主动上缴违规所得76万款物,这难道不是很有“启示性的很好的经验”?这怎能不使人感到大惑不解呢?

  呜呼,阿勒泰有点“冷”,重庆有点“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