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公务员培训哪家好:欢迎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网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6:28:29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 2010-11-11 10:56:00  来源:中国人口学会  

  近来,“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成为学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人口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促进中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建设人口均衡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专家们普遍认为,人口问题是社会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必须站在社会建设的高度来认识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最为丰富、社会抚养比最低、人口流动最为活跃的有利时机,不断完善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实现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的动态平衡,以及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努力建设人口均衡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主要理论成果如下:

  一、提出了“人口均衡型社会”的概念

  “人口均衡型社会”是指社会中实现了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之间的动态平衡,并且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人口均衡既是一种理想状态和长期目标,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受到社会制度、科技发展和认识水平等的制约。

  二、解决人口问题就是要追求人口均衡发展

  中国的人口发展一直面临着许多不同形式的问题和挑战,人口理论研究与政策探索都是围绕这些问题而展开的。虽然这些问题表现诸多,但是这些问题的实质都可以归结为一句话:人口发展的不均衡。政策虽然多样,但是归结起来却有一个共同的政策目标:纠正人口不均衡发展的态势,引导人口向均衡发展的方向转变。

  三、计划生育政策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质正是通过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改变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发展失衡的现象,使人口的发展水平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人口转变实质上是人口从高位均衡向低位均衡的转变。“高生育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是一种均衡;“低生育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也是一种均衡;计划生育政策实质上是通过对生育率的控制,引导人口向“低生育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新的均衡转变。

  四、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的必要性

  第一,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的理念是对我国多年来人口调控、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理论思考与政策实践的科学概括。70年代开始的计划生育政策是为了实现人口均衡发展;治理出生性别比失衡是为了实现人口性别结构的均衡;追求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也是为了实现人口均衡发展。因此虽然“追求人口均衡发展、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是最近出现的一个提法,但是40年来人口调控的实践就是追求人口均衡发展的实践。

  第二,有关人口均衡发展的思想与理论早已存在,并得到广泛认可。现时提出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的目标,只是将这些理论和主张更加明确化、系统化。

  第三,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均衡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内容。人口、资源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有机统一体,继提出建设“两型社会”目标后,提出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是顺理成章的,极其自然的。人口均衡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可持续发展包括四个方面的均衡,即人口的均衡、经济的均衡、资源的均衡和环境的均衡。

  第四,实现人口均衡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内容之一。人口是社会生产行为的基础和主体。如果构成社会主体的人口发展极不均衡,这个社会不可能是协调的、和谐的、可持续的。

  五、我国人口均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第一,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失衡,突出表现在老龄化加速、性别比失衡等方面。

  第二,巨大的人口规模和人口城市化对资源环境产生巨大的压力。人口增量对经济增长的压力已经减弱,但是,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却与日俱增。这种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人口规模,二是人口城市化。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情况下,用生育政策进一步压控人口规模已经几乎没有作用的空间。另一方面,在快速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拉动下,人口城市化的大潮也难以阻挡。

  第三,还存在人口地区和城乡分布不均衡、人口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

  六、人口均衡发展战略的准则

  第一,必须正确认识和尊重人口发展规律。人口变化和人口发展都有着其内在的客观规律。实现人口均衡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正确认识和尊重这些规律,并以其作为决策的客观依据。

  第二,必须具有科学的战略性思维。人口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人口变化的影响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人口变化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要求决策者必须具备科学的、综合性的战略思维。一项人口政策很可能决定着人口变化的世纪走向,任何“顾前不顾后,顾左不顾右”的政策只能导致人口问题的加剧和新人口问题的不断产生。人口均衡发展战略应该是一项长期的国家战略,战略最终目标的达成可能需要50年、10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切忌急功近利。

  第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国家的宏观人口决策中,如何在不同的选择方案中做出抉择,最终取决于决策者的立场。不同的立场会形成不同的政策,不同的原则会导致不同的权衡结果。另一方面,任何一项人口政策都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到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机会。因此,在人口均衡发展战略决策中,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保障人的权利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宗旨。

  第四,必须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由于受历史条件的制约,人口发展一般是不会在理想状态下实现的。因此,我们应该着重解决那些具有基础性意义和广泛、长期影响的人口问题。由于人口现象(问题)之间的关联性,我们必须在决策上做出合理的权衡,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第五,必须超越人口手段。人口问题是社会问题,因此,人口问题的解决不能单纯地依靠人口手段,而是需要更多地依靠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方面的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我们积极应对各种人口问题的挑战提供了更多的工具选择,也为实现人口均衡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七、人口均衡发展的路径与手段

  在人口手段、社会经济手段、科学技术手段这三种手段中,后两种更为重要。社会经济手段和科学技术手段可以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对人口变化的影响来促进人口的内部均衡,即人口手段也是以社会经济手段和科学技术手段为基础的;社会经济手段和科学技术手段可以直接调节人口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系统之间的关系,促进人口的外部均衡。这三个手段的运用要彼此协调、相互支持、相互补充,形成统一的合力。

  八、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的提出具有重大理论意义

  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的战略构想具有重大的政策意义。人口均衡发展不仅仅是一种理论上的理想人口状态,而且是我国人口、社会、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现实的迫切要求。应该从国家战略高度制定人口均衡发展的目标、政策和执行方案,使我国的人口走上均衡发展之路。

  人口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无所作为。只要我们尊重人口发展的客观规律,尊重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客观规律,尊重人口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关系的客观规律,科学地规划人口发展,就可以更快、更早地实现人口均衡型社会,保持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九、以人口均衡发展理念重新审视人口老龄化问题

  第一,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人口老龄化是预期寿命延长、生育率下降的结果。任何国家与地区概莫能外,差别只在出现的早晚或进程的快慢。就全球而言,目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10%的国家有77个,2050年预计达到165个,就中国而言,31个省(区、市)中超过10%的已有28个。就全球而言,老年人口增长率年均2%,不仅高于同时期的整体人口增长率,而且超出其他各年龄组的增长速度,这种状况预计将至少持续25年。就中国而言,从2010年到2032,中国老年人口比例预计翻番,且平均每2年提高1个百分点,预计2050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将达到31%,2050-2055年以后的人口老龄化速度会有所放慢,到2100年将提高到34%。

  第二,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变动的基本规律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所谓的“问题”源于人类社会对这种变化缺乏必要和及时的反应、适应和调整。因此可以通过人口政策的适度调整来延缓老龄化的速度,赢得应对老龄化问题的时间,更需要通过调整或重构公共政策来协调这种老化的人口年龄结构与现有社会架构之间的矛盾。老龄化问题不只是老年人的问题,无法通过仅仅调整老年人的公共政策而解决。老年个体之间、老年群体之间存有显著的异质性。

  第三,要在三个层面建立健康老龄化的正确理念。微观层面(个人和家庭),要建立毕生健康理念。中观层面,要建立终身参与社会发展理念。宏观层面,要善用人口红利。利用老龄化程度的地区差异,采取错位发展策略,延长人口机会窗口的开启总时,将已收获的“人口红利”更多地投资于教育、卫生和福利等直接关乎未来人口劳动生产率的部门。

  十、初步提出建立衡量“人口均衡型社会”建设的指标体系

  把人口增长、生育率、计划生育率、老龄化、性别比、人口分布、人口素质、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等因素等纳入指标体系的内容。

  十一、提出了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的具体举措

  采取调控人口总量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持续偏高问题、建立老年保障体系、缩小城乡差距、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促进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等措施,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

 

欢迎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网站 欢迎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网站 欢迎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武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网站 北京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北京计划生育委员会-《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读本》第五讲 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制建设 北京计划生育委员会-《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读本》第六讲 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 北京计划生育委员会-《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读本》第九讲 人口和计划生育国际交流与合作 北京计划生育委员会-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读本》第四讲 中国特色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道路 嘉峪关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2010) 北京计划生育委员会-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读本》第十讲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时期... 当今政坛名人简历(32.1)----国务院外交部、发改委、国家民委、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欢迎来到江湖 欢迎来到现代教育技术教研室 欢迎来到老年纪元 欢迎来到大学 欢迎来到“旧天堂” 王铁同志在全市干部作风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新闻动态_罗山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欢迎来到华西医院院长办公室::: 欢迎来到东方威尼斯-武汉市! 欢迎来到东海龙网! 欢迎来到合肥市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