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安新区25爆炸烈士:水木清华之大礼堂篇:东风袅袅泛崇光,夜色空蒙月转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10:55:13

 
清华早期“四大建筑”之一大礼堂(摄影:李睿/清华大学)

整理:宣金学

 

我曾见过楼堂庙宇,见过高山大川,也走过繁华似锦的街市,挤过摩肩接踵的人流,也在光鲜明亮的大厦办公,到过豪华惊艳的商务会馆……所有这些都可以令我得到不少的慨叹和满足,然而,让我真实面对内心反省的却是这冬日枯枝陪伴下的大礼堂,照到心底的光也竟是这样温弱散漫的灯光。我想,这就是母校的力量吧,这里的一草一石,一人一事,都在不经意间注视着每一个清华人的内心,令人梦醒。

 ——徐东(清华大学82级化工系)

 

清华大学大礼堂坐落于校园西区的中心地带,上圆下方,庄严雄伟,一直被清华师生视为自己“坚定朴实、不屈不挠”性格的象征。大礼堂始建于19179月,建成时是国内高校中最大的礼堂,其建筑面积约1840平方米,当时可容纳1200多人。大礼堂是清华大学早期建筑群的核心,与图书馆、科学馆和西体育馆合称清华早期“四大建筑”。2001年,清华大礼堂作为“清华大学早期建筑”的一部分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走进清华大礼堂

 

清华大礼堂由公顺记承建,美国茂旦洋行的建筑师墨菲(H. K. Murphy)和达纳(R. H. Dana)设计。设计师以美国19世纪典型的大学校园布局为蓝图,规划了早期的清华校园,大礼堂被建造成一座罗马式和希腊式的混合古典柱廊式建筑。



礼堂平面呈十字形,坐北朝南,南端为门厅,北端为舞台。礼堂采用古城堡的大圆顶,属古罗马拜占庭风格,圆顶四周各堆砌了一块巨大的三角顶楣,十字形的坡顶与最高处的铜面穹顶相辉映。门前四根汉白玉爱奥尼克式(一说科林斯式)石柱约两丈多高,约两人合抱宽,柱上纵向凹槽若干条,各凹槽的交接棱角上设计了部分圆面,花篮式柱头以毛莨叶作装饰,形似盛满花草,整体柱型设计圆整而细腻,充满生气且规整有致,属古希腊晚期的科林斯风格。礼堂有三个圆拱形刻有富丽精致浮雕的大铜门嵌在汉白玉的门套之中,白色的门廊和红色的砖墙形成鲜明的对比,门上部的圆拱中有粗细相间的十几根钢条拼接出的图案,在礼堂整个朴素端庄之中又添了一分生动活泼。


清华大礼堂内的“人文日新”牌匾 

 

早期的清华大礼堂里高悬着两块匾额:一块上书“寿与国同”,另一块则为“人文日新”。“寿与国同”是指于1911年清华成立同年刚刚建立的民国,然而民国命运多舛,几经起伏,在1949年后,“寿与国同”因时过境迁而被拆下另存。“人文日新”的匾额悬挂至今,每次礼堂整修时都会重新油漆这个匾额,它让清华人在不同时期缅怀清华初创时期人文的盛景,鼓励师生继承清华人文传统,延续清华人文精神。

 

清华师生集会中心

 

大礼堂是清华大学师生集会和举行大型活动的场所,刚建成时,曾是国内最大的礼堂兼讲堂,可容纳全校一切人员聚会。在清华近现代校史上,它也见证了多次反帝爱国运动在这里的酝酿出发和胜利凯旋。1949年以前,清华大礼堂是支持共产党的青年学生聚会的地方,这一派被称作“大礼堂派”;另一派是“同方部派”,指常在同方部聚会的支持国民党的青年学生一派。年深日久,大礼堂成为清华“最有光荣历史的建筑物之一”。

 
清华同方部,现为清华大学校友总会所在地

 

大礼堂还承担着丰富师生文化活动的功能。自建成以来,周末放映电影,同学自由购票观看。清华各个院系的大型活动经常在大礼堂举行,北京高校重大演出活动,也常常选址于此。礼堂正对的草坪,被认为是高校校园民谣的发生地。上个世纪90年代的学生身穿白衣,在这里抱着吉他弹唱。歌曲已经传出清华,成为一个年代的见证。像从清华校园走出的校园歌手高晓松、李健等早已广为大众熟知,他们的歌也成为许多人校园时代的记忆。

 

清华大礼堂还迎来一位又一位的政坛风云人物、商界领袖、文学大家,以及诺贝尔奖获得者前来做演讲和报告,其中不乏像前国家总理朱镕基、法国总统萨科齐、微软总裁公司主席比尔·盖茨,现任微软公司CEO史蒂夫·鲍尔默、文化学者李敖等政、商、学各界名流。

 

修缮后再现光芒

 

已经有90多年历史的清华大学大礼堂不仅经历了战争和地震的破坏,还数次被改建,建筑物室内外已多处破损。年久失修的大礼堂大厅地面破损严重,需要重新进行结构加固。大礼堂的舞台规模过小,座位尺寸也不大,室内布局和设施设备已经不适于现代大学举办大型文娱集会活动。另外,从建成之日起,清华大学大礼堂就一直存在着声场分布不均的问题,收不到理想的观演效果。鉴于这些问题,清华大学于20104月份开始对大礼堂进行保护性修缮,同时也是为迎接清华百年校庆的到来。

 
正在进行修缮的大礼堂内部

 

此次清华大学大礼堂修缮工程除了对结构进行加固外,还将对室内外进行装修。室外装修将保持建筑物原貌,门窗等部分的建筑物构配件将按照原样整体更换。室内装修分为地下和地上两部分,地下部分主要包括拆除原有观众厅、舞台的部分顶板,地下架空层支撑短墙和支撑柱,重新设计结构体系,增建地下室和设备机房等。地上部分主要包括加设观众厅底板、舞台、夹层结构后台、化妆间和休息室等,改善其使用功能。

 

截至今年4月初,经过清华校方与施工方的共同努力,清华大学大礼堂的修缮工作业已完成。拥有近百年历史的清华大礼堂在修缮之后重新焕发了青春,并于48日迎来装修后的首场演出: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交响乐团与清华教师合唱团进行合作演出,向清华百年校庆献礼。

 
慕尼黑工大交响乐团与清华教师合唱团合作演出

 

修缮一新的大礼堂将百年历史的积淀与现代设施完美地融为一体。一千零一个带活动小桌的座椅整齐地排列在礼堂的两层,全新的音响系统、灯光设备将使大礼堂在举行音乐会等文艺演出方面游刃有余,50平米的电子屏幕将大大方便以后在此举行报告会等活动,人性化的空调设备和卫生间设施使观众们拥有更舒适的体验。

 

校庆标志以大礼堂为造型

 

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标志在经过一年多的征集和遴选之后,于20099月份发布。校庆标志的主体造型是以学校大礼堂的造型结合阿拉伯数字“100”同构而成,同时辅以阿拉伯数字“1911-2011”,象征着百年学府深厚的历史积淀与浓厚的人文精神。

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标志

 

标志上方礼堂圆顶的造型,它预示着清华虽然即将迎来百年华诞,但就好像是初升的太阳,闪耀着活力的光芒,散发着青春的气息,朝气蓬勃,生机盎然,充满活力。百年校庆标志中间三角形的拱沿呈金字塔形,象征了清华大学雄踞学术之巅、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这一神圣的历史使命。同时,也充分地表明清华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坚强决心。

 

在色彩方面,校庆标志没有采用寓意“大红色”,而是采用了源自于大礼堂建筑的砖红色,不但具有欢快喜庆的特征,更符合清华自身的个性特征。同时,砖红色的“砖红”,也暗合了清华办学特色中的“又红又专”之意。1980年邓小平同志谈到清华大学办学经验时曾经说过:又红又专,那个红是永远不能丢的。

 

整体来说,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标志造型简洁庄重、寓意明确、识别力强,准确地体现了清华文化和百年校庆的主题。

 

(注:文中所用图片与资料编辑均来自网络)

 

相关阅读

水木清华之西区体育馆篇: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水木清华之紫荆公寓篇:风吹紫荆树,色与春庭暮

水木清华之图书馆篇: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

 

                                                                                

 

欢迎关注

微软亚洲研究院人人网主页:http://page.renren.com/600674137

微软亚洲研究院微博:http://t.sina.com.cn/ms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