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政务服务大厅:水木清华之校园全景鸟瞰篇: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05:19:11

 
清华大学校园景色俯瞰图(摄影:刘旋/清华大学)

整理:宣金学

 

巍巍清华,百年沧桑;群星璀璨,桃李芬芳。从百年清华走出的俊杰英才不计其数,而留驻清华,见证校园历史变迁和兴衰起伏的,则是那些寂静无言的川石草木和一座座或典雅或雄武或美轮美奂或古色古香的经典建筑。值此水木清华百年校庆之际,作为清华大学的多年老友和合作伙伴,微软公司通过在必应首页连续一周展示的七张清华校园图片,与广大读者共同追忆百年清华的辉煌历史,并以此为清华百年华诞献礼。

 

百年清华,古朴如画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成立于1911年,当初是清政府用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一所留美预备学校。辛亥革命后更名为清华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同年开办国学研究院。19288月,正式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以求中华民族在学术上之独立发展,而完成建设新中国之使命为宗旨”。在梅贻琦校长的主持下,清华大学名师荟萃、学术繁荣、学风严谨、经费充裕,至抗战前夕,已是全国一流的高等学府。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门


1937年抗战爆发后,清华举校南迁湖南长沙,与北大、南开联合成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因战事所迫,又迁往昆明,于同年5月开学,定名为西南联大,有学生3000余人,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高等学校。在战时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师生心怀科学救国之志,发扬“刚毅坚卓”的精神,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杰出人才。自 1938年至 1946年,西南联大共有毕业生2522人,其中“两弹元勋”邓稼先、朱光亚,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党和国家领导人宋平等就是当时清华的毕业生。抗战胜利后,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北平原址复校。


19526月,全国高等院校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清华的文、理、法、农学科和部分工科被调出,成为多科性工科大学。从1949年到1966年“文革”爆发前,清华大学为国家培养了2万多名毕业生,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1978年以来,清华大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逐步恢复了理科、经济、管理和文科类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1999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目前,清华大学设有16个学院,56个系,已成为一所具有理学、工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和医学等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


水木清华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校园景色古朴雅致,如诗如画。清华地处北京西北郊繁盛的园林区,校园周围名园古迹林立,园内林木俊秀。校园西区为老校区,以美式的校园布局和众多西洋风格的砖水木清华石结构历史建筑为特色;东区校园则以上世纪50年代兴建的苏式主楼为主体,90年代开始新建了现代风格的建筑物。我们在前面一系列文章中,分别介绍了清华大学的老图书馆、紫荆公寓、西体育馆、大礼堂、二校门、荷塘等校园建筑。

 

2010年,由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评出的“全球最美大学校园”中,清华大学作为唯一上榜的亚洲院校名列其中。评审小组认为,评估一所大学校园是否漂亮,自然环境也起着重要作用。在这方面,清华大学的校园可谓得天独厚。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的校训,源于我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学者梁启超在清华的一次演讲。


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1914115日,梁启超以《君子》为题在清华发表演讲,他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完全人格,要做“真君子”。他说:“周易六十四卦,言君子者五十三。乾坤二卦所云尤为提要钩元。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推本乎此,君子之条件庶几近之矣。”又说:“乾象言,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坤象言,君子接物,度量宽厚,犹大地之博,无所不载。”他勉励学生:“清华学子,荟中西之鸿儒,集四方之俊秀,为师为友,相蹉相磨,他年遨游海外,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会,促进我政治,所谓君子人者,非清华学子,行将焉属?”“深愿及此时机,崇德修学,勉为君子,异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澜,作中流之砥柱……”梁启超引经据典,慷慨激昂,使听者为之动容。


  梁启超的演讲深深打动了清华师生,“行健自强”、“厚德载物”之语正是清华师生内心呼声的升华。之后不久,清华学校就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定为校训,以激励师生。清华校歌中亦有“自强,自强,行健不息”之语。


  校训,是学校规定的对师生有指导意义的词语,也是一个学校精神、校风的内涵体现。清华的第一个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清华精神的集中代表。清华自建校以来,一直与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自强不息,要求清华学生具有奋发图强、勇往直前、争创一流的品格;厚德载物,要求清华学生具有团结协作、严以律己、无私奉献的胸怀。在不同的时代,清华师生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八个字自励、自勉,演绎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清华校风、学风和清华文化。


1999424日清华88周年校庆之际,1958届校友捐资建立了校训壁碑,镶嵌于图书馆老馆门厅正中。在清华中央主楼大厅面壁上和东大门校牌背面也镌刻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个大字。清华的第一个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已成为清华永久的精神力量、博大的道德力量、强烈的感召力量。她历久弥新,启迪陶冶了一代代清华人,鼓舞着他们为民族振兴和国家强盛贡献力量。

 

名师荟萃,英杰辈出


1)“四大导师”的盖世传奇


1925年,清华设立大学部,开办国学研究院,学贯中西的“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皆为我国近代杰出的学者。由他们倡导形成的“会通古今,会通中西,会通文理”的清华学派,在学术界声名鹊起。

 


陈丹青油画作品《国学研究院》。从左到右分别为赵元任、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吴宓。


梁启超是我国杰出的学者,1925年担任清华国学研究院教授,早年从事政治活动,曾和康有为一起发动变法维新。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他的一次演讲。王国维,我国杰出的古文字学家、哲学家和文艺理论家,1925年担任清华教职,他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治学境界之说脍炙人口;赵元任,1920年起在清华任职,语言学大师、著名音乐学家,被誉为“中国语言学之父”。陈寅恪是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被誉为20世纪最有学问和成就的历史学家。


2)“三钱”:清华走出的科学巨人


提起“三钱”——这个最初由毛泽东主席喊出的“别号”,人们便会肃然起敬地想到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中国力学之父钱伟长、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1956年钱学森、钱伟长和钱三强三人一起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次十二年科学规划,被周恩来总理亲切称为中国科技界的“三钱”。“三钱”是中国科坛的杰出人物,也是世界顶尖的科学大家。


从左至右依次是: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


而“三钱”都与清华有着不解之缘。钱学森1934年被清华大学选派为留美学生,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创办工程力学研究班和自动化进修班,为之后的航天事业的发展准备了充分的师资力量。钱三强1936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赴法国留学,学成后回国,主持建立了中国原子能研究所并任所长,主持并制成了共和国第一个核装置――原子能反应堆。而钱伟长的故事更具有传奇性。钱伟长以中文历史双百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历史系,但是他的物理和数学加起来20分不到,英语为0分。九一八事变之后,这个热血青年以国家的需要作为自己的第一选择,执意攻读物理。后来他出国留学,又义无反顾地放弃高薪待遇,回到清华教书。可以说“三钱”是中国在重工业建设时期的清华杰出校友的代表。


3)两位诺贝尔奖获得

 


科学家李政道与杨振宁共同获得当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7年,李政道与杨振宁因“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观念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其中李政道于1944-1946年先后就读于浙江大学、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师从物理学大师费米教授。他在中国极力提倡重视基础研究,促成中美在高能物理领域的合作,帮助建成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杨振宁于1938年考入西南联大,1942年大学毕业,旋即进入西南联大研究院。两年后,他获得硕士学位并考上公费留美生,于1945年赴美进芝加哥大学,1948年获博士学位。他于1954年提出的规范场理论,则于70年代发展成为统合与了解基本粒子强、弱、电磁等三种相互作用力的基础;此外并曾在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数学物理等领域做出多项卓越的重大贡献。

 

4)英杰代出,不胜枚举


钱钟书、曹禺、赵元任、钱三强、钱学森、钱伟长、李政道、杨振宁……我们这一水木清华系列文章中提到的一个个灿若星辰的名字足以令人肃然起敬。而在清华的天空中,那些让我们引以为豪的学术大师、兴业之士和治国之才远不止这些。

 

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清华先后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学术大师,他们中的代表人物还有李济、陈岱孙、季羡林、闻一多、梁实秋、李健吾、夏鼐、杨绛、金岳霖、潘光旦、费孝通、徐仲舒、高亨、王力、姜亮夫、谢国桢、吴晗、张荫麟、何炳棣、杨联升、李学勤、许国璋、王铁崖、英若诚、端木蕻良、胡乔木、乔冠华、于光远等等。在自然科学方面,清华培养的人才同样是济济多士,他们中还有竺可桢、叶企孙、吴有训、周培源、王淦昌、王大珩、赵九章、熊庆来、华罗庚、邓稼先、林家翘、周光召、高士其、姜立夫、段学复、张子高、杨石先、梁思成、杨廷宝、吴仲华、林宗棠、张光斗等等。除此之外,清华还为国家输送了大批治国之才。

 

(注:文中所用图片与资料编辑均来自网络)

 

必应中文首页水木清华系列图片展播:

水木清华之荷塘篇:槛外山光非凡境,窗中云影是仙居

水木清华之二校门篇: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水木清华之大礼堂篇:东风袅袅泛崇光,夜色空蒙月转廊

水木清华之西区体育馆篇: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水木清华之紫荆公寓篇:风吹紫荆树,色与春庭暮

水木清华之图书馆篇: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