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保期内相关承诺:水木清华 人文日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05:54:16

——写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之际

本报记者 赵婀娜

《 人民日报 》( 2011年04月22日   01 版)

  一世纪沧桑砥砺,一百年春华秋实。

  在清华大学即将迎来百年华诞之际,4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来到清华园,对清华大学未来的发展提出殷切希望,为百年学府朝着更高目标迈进增添强大动力。

  百年风雨,百年征程。从诞生于中华民族灾难深重之年代的留美预备学校到独立办大学,从探索社会主义大学办学之路到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一百年来,清华大学的发展始终同祖国命运休戚相关,其发展进程伴随着中国近现代史之演变,引领着中国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

  百年岁月,百年经纬。清华园内,每一座建筑、每一方草木都饱经岁月、记录历史,最终凝聚成专属于清华的神韵与气质,钟灵毓秀,同历数不尽的学术名师与恒久流传的治学名言一道,织就成一幅丰厚的人文历史画卷。 

  100年,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100年,清华人励志笃行,创新求实。

  100年,其实很短,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仅为弹指一瞬。

  100年,却又很长,尤其是当我们把过往积淀成未来前行的镜鉴。

  今天,让我们走进清华园,伴随其百年前进的脚步,感受其精神的独特魅力。

  世纪沧桑 泱泱大风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器识其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孰介绍是,吾校之功,同仁一视,泱泱大风……”清华大学校歌,唱出了为祖国增光的远大理想,荟萃东西的博大胸怀,自强不息的实干精神

  回首清华百年历史,很难用简短的语言来准确概括。她是一所现代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发展史,也是几代中国优秀学子精勤学业、求知进取的成才史,更是一部清华人为国家富强、人类进步而不懈努力的奋斗史。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胡和平说:“百年清华、世纪沧桑,清华大学诞生于风雨飘摇、积贫积弱的年代,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由于是由‘庚子赔款’退款建立的,清华从建校伊始就有知耻后勇、明耻图强的风格和特点,形成了‘爱国奉献,追求卓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化传统”。

  刚刚建成的清华大学校史馆内,从四面八方赶回来的校友们专注地品读着一段段过往。珍贵的历史,就此翻开。

  上世纪第一个十年的一个初夏,北京侯位胡同的一间民房里,悄然成立了一个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专门向美国输送留学生的机构——游美学务处,后迁入清华园命名为“清华学堂”,之后又更名为“清华学校”,这就是清华大学的前身。诞生于中华民族内外忧患中的历史背景,注定了清华将伴随着祖国的兴衰荣辱而起落发展。

  尽管与世界诸多著名大学相比,中国的大学起步比较晚,但是起点并不低,用很短时间就完成了自身的制度建设,成功实现了与具有现代意义的西方大学的接轨,清华就是显著的一例。

  1925年“大学部”成立,确立“以在国内造就今日需用之人才为目的,不为出洋游学之预备”的办学方针,20世纪30年代中叶的清华已发展成为拥有文、理、法、工4个学院16个学系的综合性大学,不仅成为一所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独立大学,而且在风雨飘摇的时局中顽强探索着自己的育才战略,培养出王淦昌、钱钟书、王竹溪、赵九章、王铁崖、曹禺、夏鼐、季羡林、吴晗、钱三强、王大珩、林家翘、梁守槃、姚依林、宋平、蒋南翔、朱光亚等众多杰出校友,构建了一个属于自己,也属于中国高等教育的“黄金时代”。

  之后的清华,发展之路并非坦途,但每一段艰苦卓绝的历史阶段,也都会最大程度地激发出清华人的刚毅顽强: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时期,清华与北大、南开一道,书写出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8年历史,创造出战时高等教育的奇迹,维系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成为中国现代教育史和文化史的骄傲;战后,清华大学是第一个被解放和接管的“国立大学”。绝大多数清华教授都选择留下,和学生们一起迎接新时代。在这一翻天覆地的历史变革中,清华大学再次走在历史潮流的前端;1952年,国家高等教育院系调整,文、理、法等学院被调出,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清华人致力成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十年“文化大革命”,清华人在逆境中,以各种方式进行斗争,尽可能坚持开展教学和科研,高景德、钱宁、潘际銮等分别在电机理论、治理黄河粗泥沙来源区、节能逆变焊机等方面做出突出研究成果。

  老照片一页页翻过,老故事在轻轻讲述。走出校史馆的清华大学老校友们心绪难平:“从那时起到现在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当年内忧外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早已走上由大到强的复兴之路。从当年那间民房里脱胎而出的一所高等学府,历经百年沧桑,在中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史册上已书写出浓墨重彩的一笔。”

  站在回望清华百年的门槛上,那些曾经激励学子、唤起民众的历史回声,依然在清华园回荡,让今天的清华人激动难抑。

  听:“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那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清华学子为了救国救亡而奔走疾呼;

  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那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建设的高潮中,清华学子立下的铮铮誓言;

  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那是在改革开放号角吹响的时候,清华学子献身四化建设的实际行动;

  听:“以中华富强为己任,为民族经济做贡献。”那是上世纪90年代清华学子励志成才、振兴中华的郑重承诺;

  听:“把清华大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这将是新一代清华学子的不懈追求!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1914年,梁启超以一场题为“君子”的演讲,在清华人心中激起了层层波澜。那句选自《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勉励之词,被清华人浓缩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8个大字,成为一代代清华人取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一所大学之所以屹立不倒、之所以人才辈出,不仅是因为它有杰出的教师、优秀的学生以及举世瞩目的成果,更重要的是具有优良和坚强的精神传统,能够赋予每一个学生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清华校史展览中,有这样一段话,让参观者驻足、思索。

  是的,走进清华园,你会深深地感受到这所学校的与众不同,气质的、精神的、文化的。同清华人接触,你也会感到一种专属于清华人的“精气神”。

  早在上世纪30年代,朱自清教授曾这样说:“清华的精神是实干。”在离开母校67年之后,季羡林教授这样表述母校的精神——“清新俊逸”,他说:“什么叫‘清华精神’呢?我的理解就是:永葆青春,永远充满了生命活力,永远走向上的道路。”

  与清华同庚的刘达校长在80岁时曾满怀深情地说:“如果有人问我,你最留恋清华的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最留恋的是清华的精神!一种百折不回、追求真理的精神!一种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精神!一种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

  已在清华学习、工作、生活近一甲子,曾参与清华大学文科复建的胡显章教授用这样的语言描述清华人的气质,“清华精神就像庐山一样,气势磅礴,秀美多姿。你只能被她深深吸引,所感染、所振奋。但是,容易意会,不易言传。”

  是的,清华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以及“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精神,汇织成清华代代发展的精神内核,绵延至今、历久弥新。

  清华大学的教风有口皆碑。当年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的陈寅恪对学生要求就极为严格:“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弟子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朱自清也是追求卓越的典范,在清华执教20多年中,数十年如一日,殚精竭虑地践行着“尽自己的力量做到最好”。据《朱自清日记》记述,他有两次夜梦清华未能继续聘他为教授,理由是他在外国文学的学养上尚有不足。梦醒,全身冷汗,于是更加努力地提高自己。直到病重,体重不到39公斤的境况,依然制定“每天轮流看一本英文书和中文书,利用休息时间读诗的计划。”

  1999年9月18日,人民大会堂灯火辉煌。国家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作为受表彰的一员,王希季院士心潮难平,当年读书时,他的老师是执教清华40余载的刘仙洲,一次,刘仙洲命题考试,要求学生做题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由于当时验算主要靠计算尺,而计算尺的准确度又有限,若想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得借助笔算。王希季很快用计算尺把题做完,却忽略了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的要求。刘仙洲没有宽恕他对小数点位数的忽略,判卷时毫不留情地打了“零分”,这个零分犹如一剂清醒剂,使得王希季认识到科学来不得半点马虎,这也督促他日后时时刻刻注意在工程上保证做到“零缺陷”。 

  清华大学淳朴严谨的学风也由来已久。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老清华,学校秩序井然、纪律严明,学生违反校规,需挂牌思过。从1985年初开始,清华大学开始在全校进行保持和发扬“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的教育并一直持续至今。“严谨、勤奋、求实、创新”是清华学风,要求清华学生摈弃浮躁、懒惰、粗枝大叶、墨守成规等陋习,塑造了清华学生行动与思辨、学习与创造、务实与求新的作风,成为清华毕业生在国家各个岗位取得公认的良好声誉的坚实基础。也因此在社会上有了“学在清华”的赞誉。

  或许,很多不了解清华的人,都会在内心提出这样的疑问,“到底是何缘由,让这方土地如此出类拔萃、与众不同?”今天,回望百年,当我们对“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与“行胜于言”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份疑问,也就自然消解了。

  “自强不息”,要求清华学生具有愤发图强、勇往直前、争创一流的品格。“厚德载物”,要求清华学生具有团结协作、严以律己、无私奉献的胸怀。“行胜于言”,镌刻于大礼堂前的日晷基座上,鞭策一代代清华人严谨务实,不畏艰难,拼搏向上。

  历经百年所积淀的清华精神,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渗透于清华人为学做事之中,鼓舞着清华人在为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不懈奋斗。

  清芬挺秀 华夏增辉

  1981年,时值清华大学70周年庆,全体返校校友赠与母校一块“灵石”,迄今,该石静静地安放在清华大学丙所北苑,正面镌刻八字——“清芬挺秀,华夏增辉”

  水木清华滋润莘莘学子。在100年的历史中,清华在教育、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都曾为祖国为人民做出过许多贡献,但是,最令清华人骄傲的是,遍布各地的17余万名清华校友。其中包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4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6人,中国科学院院士33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44人,共和国将军96人,大学校长、党委书记逾240人,重要企业、科学院所、设计院主要领导和总工程师逾800人。

  从清华园走出的杰出人才无法胜数。他们中,有虚怀若谷的一代名师,有我们耳熟能详的老一辈知名学者,有功勋卓著的“两弹一星”的贡献者,有为中国航天事业立下汗马功劳的科学家;他们中,有从海外归来的科学大师,有继往开来的后起之秀,还有响应国家号召,扎根基层、扎根西部的21世纪的青年学子。

  清华人自强不息、不辱使命,他们让自己奋斗的步伐同国家前进的脚步一致:从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到获得联合国“世界人居奖”的北京菊儿胡同工程;从我国自行研究设计的第一座屏蔽实验核反应堆,到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座投入运行的5兆瓦低温核供热堆,以及世界领先的、具有固有安全性能的高温气冷堆;从北京密云水库的设计、黄河泥沙治理,到世界最高的新疆石河子碾压混凝土薄拱坝下闸蓄水;从第一台数控机床的研制成功,到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获得美国工程师协会的“大学领先奖”;从建设全国第一个电视实验室,到率先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下一代互联网络;从核燃料的成功萃取为两弹一星研制作出贡献,到航天清华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从自行研制成功我国高校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到高速并行计算机“探索108”的诞生;从核探测技术的开创性成果,到大型集装箱检查系统在世界各地顺利运行;以及在纳米材料、生物芯片、高温超导等领域一些突破性的进展……清华人的身影随处可见。

  正如清华大学原校长王大中所说:“清华人就像生命力很强的种子,无论撒在天南还是地北,都能生根,都能做出无愧于祖国和人民的成绩。”

  “清芬挺秀,华夏增辉”。从清华园走出的一位位学术大师、兴业英才、治国栋梁,共同组成了一个闪耀的星群,他们将同2011年4月18日那颗正式被命名为“清华大学星”的小行星一样,永挂苍穹,熠熠生辉。

  人文日新 争创一流

  在1920年落成的清华大礼堂南墙正上方悬挂着一面“人文日新”的金字牌匾,清华园西湖游泳池东北隅护栏外,也有一方书写“人文日新”的大型石碑。清华人十分钟爱“人文日新”的精神,并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

  100年弹指一瞬,清华人的步伐未曾停歇。如今的清华大学,正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继续奋进!

  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清华大学瞄准“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人才培养目标,推进教育教学的各项重大改革。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前提,调整专业学科结构,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体系和内容,完善教学管理体制,逐步形成了以“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为特色,以“研究型学习、高水平科研、多样化交流”为内容的创新性实践教育模式。在十几年实践探索的基础上,2009年,清华大学推出“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进一步探索将学校各方面的办学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势,为有志于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优秀学子创造良好的成长成才环境。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清华大学开始了综合性学科的新布局:从改革开放后,清华就开始逐步恢复和建设文科、理科,1984年成立经济管理学院,1985年恢复理学院,1999年原中央工艺美院并入清华成立美术学院,到2011年在原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的基础上成立环境学院,清华大学的综合性学科布局已经形成。目前,全校共有16个学院、56个系。清华大学已经是一所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

  按照“顶天、立地、树人”的科研理念,清华大学不断加强基础研究,大力开展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攻关,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科研综合实力显著提高,服务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日益增强。科研综合实力显著提高:清华大学承担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51项,立项数和首席科学家人数居国内高校首位。依托清华建设的国家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2个,占全国的5%,其中被评为优秀的实验室比例55%,远远超出全国20%的优秀率。截至2010年,清华大学累计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419项,居全国高校首位;基础研究取得重大进展:薛其坤院士研究团队对拓扑绝缘体的研究取得创新性成果,施一公教授研究团队对重要膜蛋白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卢强院士等对电力大系统非线性控制学的研究,解决了长期困扰电力控制界的难题,使中国在电力系统控制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同时,重大科技攻关也取得显著成果:康克军教授等对大型装备缺陷辐射检测项目的研究解决了“在大型设备中检测极其微小缺陷”的核心问题;范维澄院士等研制的“应急平台体系”在我国汶川玉树地震、低温雨雪冰冻及“甲流”等灾害和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中,发挥了突出作用;在“神五”、“神六”、“神七”载人飞船研制和“嫦娥二号”探月工程中,都有清华的科研贡献……

  和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一样,服务社会也是大学的职责所在。截至2010年底,清华大学已与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80余个地区、市签订了科研开发、人才培养等全面合作协议;通过联合建立地方研究院、产学研合作办公室、科技成果合作基金等多种合作模式,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学校设立的“清华大学与企业合作委员会”,与国内外190余家知名大型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成员企业涵盖电力、石油、冶金、化工、信息、机械等国家重点发展领域,与学校的科研合作项目达数百个。

  面向新的百年,清华大学将致力于在核心知识领域创造知识,并在此过程中涵养和培育人才,到2020年要争取全面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

  ——实施“一流”战略,始终以建设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为目标,培养一流人才,创造一流成果,作出一流贡献;

  ——实施“人才”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把各种办学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大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实施“创新”战略,大力提倡人文日新,创新体制机制,不断解放和发展学校的先进“生产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出思想、理论和知识贡献;

  ——实施“开放”战略,面向现代化建设提高社会服务能力,面向世界加强国际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参与全球竞争的优秀人才,促进人类和谐文明进步。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说:“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长期奋斗、不断发展的过程。我们坚信,有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和重点支持,有社会和人民高度关注和热情帮助,有全校师生员工的辛勤努力和不懈奋斗,我们一定能够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执著的努力,不断推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

  清华大学百年奋斗的历程,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强国梦。我们坚信,在清华新百年的历程中,这一梦想必将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