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者屠魔棍:永远的父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11:39:50
         父亲是北方所有的乡村中最普通不过的农民中的一个。他一生养育了我们兄弟四人,在那个崇尚多子多福的年代里,那是父亲的骄傲。然而,将来是否真有福气降临父亲头上还是个未知数,而解决眼前四张嘴的吃穿问题才是最最现实的难题。         在那个靠挣工分养家的年代,父亲为要养活七口之家,一个人要干三个人的活,所以在我童年的记忆中,父亲几乎很少休闲在家。白天,父亲忙队里的活,或者自留地里的活;晚上,父亲还要去打井队里上夜班,这是父亲特意换成的夜班,因为这样不仅可以兼顾昼夜两班不误,还可以获得队里的晚上加餐的好处。我还清楚地记得,父亲带我到打井队吃兔肉的事儿,那天父亲分了半碗肉,几乎被我吃个精光,我抹着满是油腻的嘴巴不满足地说;“能顿顿吃上肉就好了?”父亲的同事们笑了,说我光想好事,而父亲却分明流露出了一丝歉疚之意,但还是很自信地拍了拍我的头。父亲的吃苦耐劳换来了一家人殷实的生活,赢得了亲友们夸赞。          在农村,把孩子养大挣工分盖新房娶妻生子延续后代是祖辈父辈们不变的信念。然而,父亲却改变了这种观念,他要我们兄弟几个都读书,而且都上了大学,这在当时的农村是绝无仅有的。多年之后父亲提起这件事,还颇为得意,他说:“根治海河那年,我被分到机修队,队长是邻村的一个老乡,县里的干部,他看到我还算能干,想把我留在身边,他问我想不想吃商品粮,想,我给你一个指标。我犹豫了,虽说能吃上商品粮在当时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事,但一想到家里的老小我就是放不下心来,何况靠那一个月三十斤粮票和几块钱养活自己还可以,要养活一家人那就难了,我最终谢绝了人家的好意。”我知道,父亲舍弃了自己吃商品粮的机会,却在心中萌生了供四个孩子上学,吃上商品粮的愿望。我没问过父亲当时有没有准备好将来要过一段其艰难程度不亚于万里长征的苦日子,但事实证明,父亲最终没有放弃初衷,期间所遭遇的艰难与困苦、讥讽与嘲笑、窘迫与尴尬我都能深深地体会到。父亲六十岁那年,小儿子还正在自费上大学,父亲与六十二岁的母亲仍毫不懈怠地忙碌在田间地头,从来不向他们已经参加工作的三个儿子伸手要钱,当他们把用无数血汗换来的人民币一沓一沓地交给儿子的时候,我分明看到他们眼里流露出的安慰和舒心。然而,父亲并非没有灰心的时候,当看到别人家一座座新房盖起,一房房媳妇娶到家,再看看自己正住着的低矮破旧的小平房时,当听着别人奚落自己“养儿防老你却一个个放飞”的刻薄话时,当为儿子筹学费到处借钱而又到处碰壁到处听风凉话的时候,灰心就像啮噬他的心一样难受。现在,儿子们都参加了工作,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完全有能力让父母颐养天年,可是父母仍守着几亩地自食其力,不花儿子们的钱,他说:“你们要好好地抚育孩子。”这似乎是对他一生奋斗的高度概括,又似乎在告诉我们,这接力该轮着你们了。        现在,父亲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但并没有结束,父亲还想接着续写下去:凭借二老的能力,盖一座亮堂堂的大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