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年华电影:双汇大底:56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1:35:09

双汇大底:56元

2011-04-18 17:42:00 来源: 东方早报(上海) 有0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转发到微博(0)

理财一周报见习记者/柴宗盛

因“瘦肉精”事件而停牌近一个月的双汇发展(000895),传出有望在本周复牌的消息。
    出人意料的是,在事件发生后发布的6份券商研报中,除平安证券表示“暂不评级”和华泰证券“建议观望”外,其余4份研报都给予“推荐”、“买入”和“增持”评级。
    国泰君安分析师指出,“股价如果跌到65元以下会非常有吸引力,大跌提供了买入机会。”
半个月损失超过121亿元
    “双汇万岁,万隆万岁。”一位双汇的经销商高喊道,董事长万隆连忙摆手叫停。这一幕发生在3月31日双汇集团在漯河召开的万人职工大会上。显然,万隆清楚,“万岁”对于此时的双汇发展是那么的不合时宜。
    肉类加工巨无霸双汇发展此前一直笼罩在绩优蓝筹股光环之下,但是在今年3月15日爆出“瘦肉精”丑闻之后变得面目全非。全国各地不断传出产品被卖场下架的报道;股票跌停,市值瞬间蒸发103亿元;16家生猪养殖场被关闭,涉嫌使用“瘦肉精”的生猪及134吨猪肉制品全部被封存处理,直接损失预计3000多万元;生猪检查模式改为生猪头头检查,全年预计增加检测费3亿多元;3月16日起到25日,10天时间影响销售10多亿元,相当于双汇销售额每天损失超1亿元。近日董事长万隆表示,“瘦肉精”丑闻令双汇集团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损失超过121亿元,而且这个数字每天还在增长,而双汇2009年全年的盈利也只有9亿元,仅仅填补这个窟窿就需要耗尽十数年的利润。
    同时还不断传来双汇经销商大量流失的坏消息。更糟糕的是,品牌形象遭受沉重打击,长期积累的信誉在消费者心中几乎荡然无存。理财一周报记者就双汇的具体损失数据致电双汇董秘,但未获告知。同时,原本定于3月31日发布的2010年年报,现延迟近1个月至4月29日披露。
    不仅双汇遭受严重损失,此前投资双汇的基金也遭到巨额损失。
    截至去年年底,已公布2010年年报的基金中,有145只基金持有双汇发展,共持有2.07亿股,若以3月15日开盘价86.61元和华安基金给予的双汇预估值63.14元计算,基金将损失48.58亿元。另外,市场目前还预期双汇发展原来的重组方案或将流产,资产评估、增发价格也或将面临调整。
销售渠道受损严重
    在召开职工大会时,双汇邀请各地的经销商参加,一律以奔驰车接送,销售渠道之重要可见一斑。
    双汇的零售渠道有这样几种,加盟店、直销店和超市大卖场。4月9日,记者走访了沪上数个大卖场、超市、菜市场的加盟店,除了直销店,双汇的其他零售渠道损失惨重。
    在周浦乐购的冷鲜肉柜台前,已经没有了双汇冷鲜肉的踪影。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瘦肉精”曝光后不久双汇的冷鲜肉就被撤柜了,“卖不动,问都没人问,我们换其他牌子了。”果然,柜台上已贴上一个产地在江苏品牌,标志崭新。
    在熟肉制品货架上,双汇的火腿虽然未被撤柜,但出厂日期几乎都是3月15日之前的,负责双汇火腿销售的推销员告诉记者,“虽然已经下架检查过了,但是卖得不好,连以前的三四成都不到,还有不少人来退货。”
    记者同时还走访了家乐福、大润发、文峰千家惠、卜蜂莲花等大卖场,情况大致一样。双汇冷鲜肉彻底被清场,甚至有几个卖场连双汇的火腿都遭到撤柜处理。
    自从“瘦肉精”事件以来,一直有双汇的加盟店改投竞争对手的报道。在记者走访的七个菜市场中,只发现了一家双汇的加盟店选择坚守,问及缘由,摊主告诉记者:“一个肉类品牌在一个菜场只能有一家店,在这个菜场里其他的品牌都有人在做了,没有可以换的牌子了,只有硬撑。” 据记者观察,在早上8:40至9:40一个小时里该摊位只做成2笔生意,而相邻的一个同样大小的摊位已经做成了7笔生意。摊主告诉记者:“虽然我们的肉现在受的检测最严格,没有一点问题,但生意还是难做,事情刚出来的一个多星期,一个人都没有,还有老主顾骂上门来的。现在稍好点,但还是连原来的一半都没有。”
    上午9点,在上海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上海农产品批发市场,记者看到一字排开的数家白条猪批发商,其他商家的顾客盈门,唯有双汇关门歇业。一管理员解释道:“因为批发是在夜里12点到早上6点之间,双汇的批发还在做,现在是零售时间,双汇零售卖不动,所以歇业了。”
    记者就销售渠道流失致电东吴证券分析师姜飞,他认为渠道流失对双汇短期内影响严重,后续的情况要视双汇的公关应对,“就上海市场来说,竞争激烈,各个品牌势在必得。所以双汇要重建渠道,只能给经销商一些补贴或优惠,这势必要影响到它的盈利。关键还是要尽快挽回消费者的信心。”天相投顾的食品研究组研究员表示:“双汇的冷鲜肉销售渠道损失很大,高温肉制品的销售渠道受到的影响没那么大。”据2010年三季报,双汇的高温肉生产能力80万吨,冷鲜肉生产能力30万吨。记者就双汇对代理商补贴事宜求证双汇集团,但未获明确答复。
56元是大底
    “三聚氰胺后伊利、蒙牛的股价表现也给投资者提供了比较好的历史参照。” 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胡春霞表示。2008年9月16日,伊利被爆出三聚氰胺的丑闻之后,股票出现了大幅下跌,伊利股份(600887)一个月内跌幅达到50%,但是经过两年的恢复,伊利股份咸鱼翻身,从2008年11月2日最低点的6.45元上涨到2010年11月30日的46.10元。于是很多人开始憧憬,经过恐慌性暴跌的双汇,也能复制伊利那样的一波恢复行情。
    2008年光明、伊利、蒙牛三大奶企都卷入了三聚氰胺丑闻之中,整个行业集体遭受深度打击。但是,此次“瘦肉精”事件只有双汇一家落水,当双汇在漩涡中挣扎时,其他的品牌却在大肆抢占双汇的销售渠道、市场份额。对此,姜飞认为双汇销售渠道受到竞争者的吞噬,势必会加大双汇复苏的难度。长期来看,猪肉消费将恢复平稳,甚至由于饲料价格上涨将维持供不应求的状态,有助于双汇的恢复,但是消费者对双汇品牌的信任一时难以恢复,这为其他肉食品加工企业扩大市场份额提供了机会。双汇的经营规模庞大,但现在的营业额大幅滑落,同时还要应对危机,营业成本会大幅推高。
    天相投顾的分析师认为,虽然“瘦肉精”没有像三聚氰胺那样造成人员伤亡,但市场肯定会受到同行业对手的激烈争夺,整体上市的前景不乐观。
    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胡春霞研究报告对双汇给出“增持”评级,记者电话采访了胡春霞,她说:“猪肉是必需品,影响并没有此前预想的那么严重。”在该分析报告中她指出:“从博弈的角度来讲,当存在事件冲击导致股价大跌后能再涨回来的预期时,下跌也就不会那么深,更何况‘瘦肉精’的影响还弱于三聚氰胺事件对行业和公司的冲击。总体上来看,股价如果跌到65元以下(以2011年业绩算,21.7倍市盈率)会非常有吸引力,大跌提供了买入机会,维持增持评级,按照2011年每股3元的业绩预测,给予30倍左右的估值,目标价90元。” 该报告还指出,“根据2010年双汇要约收购报告书摘要所披露的内容,本次实际控制人变更与双汇发展重大资产重组同时推进,但二者独立操作,并不互为前提,要约收购价56元/股。虽然现在来看资产注入的事实并不会有所更改,只是时间或有推后,但即使按照最最悲观的情况下假设资产注入不做了,此前公告披露的实际控制人变更所触发的要约收购依然有效。”
    东吴证券的姜飞也认为56元是双汇跌不破的大底,双汇股价在50元的时候,有很多资金进入,而且停牌大半年也是在这个点位,很可能跌不到这个位置。关于后市操作,他说:“刚开始一定还会有连续大跌,跑也是跑不掉的,在两三个跌停板后若能企稳,同时成交量有效放大,就是反转的信号。情况复杂,走一步看一步,可能会有部分资金抄底。”
    另外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认为,“肉制品市场的生态环境已经改变,双汇将遭受更激烈的竞争,双汇的资产注入可能会有变化,若资产注入生变,一定会跌破56元。”
    截至4月12日,在6家券商就双汇“瘦肉精”事件给出的研究报告中,国泰君安、银河证券、华泰联合证券、东莞证券、兴业证券均给出“推荐”或“看好”评级,仅平安证券和华泰证券给出了“不做评级”和“观望(下调)”评级。
    国泰君安的研报同时指出,预计双汇本周复牌。双汇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双汇很快将复牌,具体时间还未确定。”

链接
双汇“瘦肉精”
事件影响

 

股票跌停,市值瞬间蒸发103亿元;
    16家生猪养殖场被关闭,涉嫌使用“瘦肉精”的生猪及134吨猪肉制品全部被封存处理,直接损失预计3000多万元;
    生猪检查模式改为生猪头头检查,全年预计增加检测费3亿多元;
    3月15日起到25日,10天时间影响销售10多亿元,相当于双汇销售额每天损失超1亿元。
董事长万隆表示:“瘦肉精”丑闻令双汇集团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损失超过121亿元,而且这个数字每天还在增长,而双汇2009年全年的盈利也只有9亿,仅仅填补这个窟窿就需要耗尽十数年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