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贤与曾江:林格教育思想评论(第117篇):生命,不是急匆匆的赶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16:02:25
              生命,不是急匆匆的赶路                                                                                     严增城/文 

    以前,孩子入学以前,作为一名教师,我常常以教师的角色去思考关于教育的一些问题。孩子入学以后,我的角色发生了些许变化,作为父亲的角色使我更关注我们的教育。

    其实,父母和教师,都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教育者。父母和教师的教育观念将影响孩子一生。父母和教师分别代表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大方面。如果要比较两者的重要性的话,我觉得父母所代表的家庭教育甚至要重要于教师所代表的学校教育。大凡有成就的人,其身上都能或多或少折射出成功的家庭教育的影子。成功的家庭教育来自于这一家庭良好的教育观念,而不论家庭的贫富,也不论家长的学历高低。

    良好的教育观念有那些呢?林格的《教育是没有用的》其实是在告诉我们有用的教育应该是怎么样的。“教育应当使每个人的天性得以健康发展,和种树、种庄稼时疏松土壤,兴修水利一样,让根系自然生长,而不是强迫儿童接受外来的知识与道德要求。教育就是要让人自然自由生长、主动学习。”“真正的教育是一种潜教育。”“因此,真正的教育在于‘于无声处响惊雷’,孩子学会任何东西,最终都要通过自己的内化,最好的教育方式是无为而无所不为,不教而教。”“孩子的反叛,往往因为教育者说话太多。”“好问、好说是孩子的天性,可有些老师却无情地剥夺了孩子说话的权利。学校需要教的是‘学问’,而不是‘学答’,上课更多的应该引发孩子‘问’、‘说’的兴趣,教给孩子‘问’的方法,而不是一味的灌输,只关注结论,忽视学习的体验过程。”“教育应该是一种心与心的感应,让孩子在心灵上得到温暖,在心灵的碰撞和感动中获得成长。”“教育是一种大爱,它的使命就是把精神能量传递给孩子。”“回归教育的纯真,就是以自己的平静心情,培养孩子的平和心态。”“对于教育者来说,更需要静心、收心,需要控制情绪,否则,再好的教育内容在坏情绪的作用下,都会变得令人生厌。教育者之美,不在于外貌,而在于‘平夷’的美好心情。”“如果看到某个孩子某个方面不尽如人意,应该想到这样一句话:看孩子不顺眼,是因为自己修养不够。”

    这些观点,给了我莫大的启发。据统计,平常家长说得频率最高的话是“快点”!是啊,父母总觉得要是不“快点”的话,很多事情就会赶不上了。因此,什么事情都要求孩子快点完成。孩子的成长,变成了一种紧紧张张的赶路。孩子还小的时候,家长赶着孩子学一技之长,赶着孩子完成作业,赶着孩子吃饭、睡觉。孩子大一点了,又赶着孩子参加各种考试,如各种技能证书考试,中考、高考、就业的招聘考试,就业了还要参加各类的检查评比,生命就在这种“赶”的状态中展开。想到赶路,我联想到了旅游。我们在旅游的时候,有一句话“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这句话意思应该是提醒我们,走路的时候就好好走路,路边风景好的时候,就该好好停下来欣赏。料想这个道理,谁都知道。旅游,主要目的当然是看风景而不是赶路,可是走路却是旅程必不可少的,不走路,你那里能看到景呢?但如果这个旅程我们总在赶路,一个景点还没品味完呢,又得赶往下一个景点。你想,这个旅程该是多么索然无味啊?现实中,我们很多人的生命旅程,却是这种只有赶路,没有停下好好欣赏风景的旅程。你看,我们的孩子的生活,不就是是从周一到周六的日夜兼职,甚至是一周七天的赶路吗?因为赶路,我们的孩子错过了太多太多。成长的同伴和同伴间的游戏——本是童年最真实的生活;郊野泥土、树木、花草的味道——才是生命的原味;一条小溪,一处山林——本都是孩子的乐园;一阵秋风洒下落叶,一阵春吹绿原野——原都是人生应该欣赏的风景……现在都显得那么珍贵和缺乏。因为赶路,我们的孩子错过与书本交友的机会。书本,现在就只有课本这一样了。原来应该是生命中一道美妙的风景线的阅读,几乎是成了新一项赶路的内容罢了,因为缺少生命体验的阅读,并不能算是真正的阅读。就好象我的一年级的孩子读到有关“柳树”的诗句时,我问他你见过柳树吗?他说没有。我的心中顿然有一种感伤。在我的印象中,要要我帮他回忆他生活范围中可能出现柳树的地点也不是很容易的。所以,我相信,他可能是真的没有看过,也可能是有见过一两次,只是不认识罢了。他对课本上画的那有柔柔枝条的柳树,在形象上几乎是没有感性认识,更不要说知道,当柳枝上吐出的新芽从嫩绿到深绿的变化中,带给我们生命的惊喜是什么样的了。春天,对于现在的孩子,可能感受最深的是下雨天湿漉漉的烦躁和季节变化带来的困顿了。如果缺乏对老树发新枝的直观感受,那还有什么能唤起对生命的惊叹和对自然的折服呢?如果不能保持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那一个无限放大的“人”又有什么用呢?正直、自信、爱心、勇敢,这些优秀的品质,在孩子赶路的过程中被边缘化,甚至被直接删除。孩子由分数和等级简单地描述,如果分数高,就是好孩子,如果分数低,就是坏孩子。表面上,我们不直接叫坏孩子,叫做待进生或后进生之类的,这其实无非是一种文字游戏而已,但对这些孩子的看法,其实还是那样分个三六九等。“待进生”在“待进”的阶段,如果教师和家长的眼光中依然只有分数和等级,对一些不良的习惯没有重视和耐心地转化,有如何谈得上有什么转化的可能。就算转化了,不也只是增加了一个统一的教育标准和出口制造出来的产品而已。

    孩子在赶的是什么路呢?可以这样说,目前大部分人追求的是知识的量,而不是追求获得知识的方法和创造知识的能力,也就是,我们紧抓紧赶的是增长知识的路,但事实证明,比这更有意义的事情是创造知识。或许有人认为,没有一定的积累,那能创造知识呢?是的,这句话是没有错的,但“一定的积累”这里面有个度的问题。人类现已掌握的知识总量,一个人来学,估计几辈子都学不完。人的贡献的大小,是跟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成正向比例的,而不跟他的知识总量成比例。另外,对于人类来说,如何正确地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实际上也是悠关人类存亡的大事。讲到知识运用的问题,有一个南太平洋小岛上的悲剧或许可以告诉我们一些道理。这个小岛屿上的几个部落,为了争相显示自己部落的强大,互相攀比,雕刻了许多巨大人像,组成巨人阵,矗立在海岸边,看谁的更大更气派。可是不久,因为这些浩大工程的原因,岛上的树木被砍伐怠尽,一个美丽的小岛转瞬变成了不适宜居住的地方,这个小岛上的人类差点全部灭亡。这就是复活节岛的故事。现在的地球不正是那个被妄自尊大的人类所破坏的“复活节岛”吗?因此,对于孩子来说,成长中学少一些知识并非是可怕的,但如果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丧失了对知识的好奇心,丧失了对自己和整个社会的责任感,那才是最可怕的。我们知道,在赶路的时候,停下来看看周遭的风景,放松下一身体,收拾好心情,下一程可能走得更好。所以,宽容一点对待我们的孩子吧。我们在要求他们学习知识的同时,也给以充足的时间,让他们整理整理人生的行囊,往里面装上正直、自信、爱心和勇敢吧,跟那些只知道往人生背囊装上知识的孩子相比,或许他的人生会更加精彩!

   后记:利用三月七日到惠来的八国风情园的机会,我从一棵柳树上采下一条嫩枝,拿给我的儿子“你看,这就是‘不知细叶谁裁出’中的细叶”!他看了一眼,没显得有多在意。在这种偶尔才有的、走马观花式的与自然的接近中,我们的孩子对自然显得如此生疏。现在的生活中,如果成绩成为孩子生活的全部,那真的很多东西都只能沦为点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