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红包动态图片:林格教育思想批评(第120篇):百年梅花次第开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15:24:48
                                                                         听林格教授报告有感      南京市东山外国语学校  韩海燕

3月12号我们有幸聆听了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林格教授的报告《教育的力量》,如沐春风,沁人心脾,如同读了一本蕴含着人生哲理的书,让人回味无穷。林教授深厚渊博的学识素养,让我领略到了一位兼具现代教育理念和传统文化积淀的教育大家的风范。短短一天半的时间教授用平稳得语调,新颖精炼的词语,带给我们震撼的力量,这是一次心灵的碰撞,让我领悟到教育的真谛和人生中的哲理,给自己的教学乃至人生留下了深深的感悟:

感悟一、教是为了不教

一位印度哲学家说:“当鞋合脚时,鞋就被忘记了。”也就是说,真正的教育是一种潜教育。孩子的本性是不愿意感受到有人在教育他的,因此,真正的教育在于“于无声处响惊雷”,孩子学会任何东西,最终都要通过自己的内化,最好的教育方式是无为而无所不为,不教而教。这就需要我们教育者能够学会转变角色,这也是转变教育观念的实质所在。

1、做“火柴”,不做“蜡烛”。教育者的任务不是点燃自己,去照亮孩子,而是要做一根火柴,点燃孩子心中的蜡烛,点亮孩子心中的光明。2、做“农夫”,不做“园丁”。农夫疏松土壤、兴修水利、让植物自行生长,而园丁按照要求修剪植物的枝叶,让其按照人为的需要来发展。应该像农夫那样让孩子自然生长。3、做“啦啦队”,不做“领跑着”。教育者永远无法和孩子一起跑到他的人生终点,因此,最好的选择是站在看台上,为孩子呐喊助威,起到啦啦队的作用。

感悟二、教育的本质是心灵感应

    教育之道,道在心灵,而不是被动的知识传递和技能训练。如果在教育过程中只是关注教育的内容,把学生当作知识的接受器,那么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学生将始终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那教育的真本将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许多家长和老师常常苦口婆心地教育孩子,但孩子根本不领情,顶撞逆反,让老师和家长很无赖,这样的教育根本就是无效的教育。

春雨润物,细而无声,却润得彻底,真正的教育也应该用春雨润物的方式贯穿于孩子成长的过程。不是所有的错误都需要惩戒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有时老师一句最简单的话,如果能触动孩子的心灵,那将会影响着孩子们一辈子的成长。每个学校都有需要我们帮助的孩子,虽然我们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方法教育学生会有一定的效果,但并不是最好的方法。其实只要我们老师做一件事,用我们的心灵去温暖他的心灵,感应他的心灵,进而打开孩子的心扉,输进我们自身的温度和能量,我相信“亲其师,而信其道”,一切教育都是可能的,我想这应该就是教育的本质,是教育的大智慧。

感悟三:清除杂草的最好的方法是种植大树

记得听完林教授的报告后,我和林教授交流了一个问题: 高中学校学生管理中的一个困惑,现在的高中生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从小就养成了不少不良的坏习惯,到了高中后身上的坏习惯很难矫正.林教授的说的一句话让我感受很深:清除杂草最好的办法是种大树. 仔细回味林教授的一番话,颇受启发.

突然想起了一位哲学家要他的弟子们清除旷野上的杂草故事。弟子们用了不少的办法,有的用铲子挖,有的用双手拔,有的洒上几把石灰,最终杂草都未彻底得到清除。而哲学家却在旷野上种上了庄稼,使旷野变成了丰收在望的沃土。后来,他的弟子们悟出了一个道理:除去旷野上的杂草,最好的办法就是种上庄稼。因为只有种上庄稼才能少长草,即便长出来也会因为种上庄稼的原因及时把它清除掉。其它的方法都只能暂时去掉杂草,过后还会长出来,并且还会蔓延泛滥。由此想到人生要想不荒芜,要想有所收获就必须种上“庄稼”。人的能量和地的养分是一样的。地里不长庄稼,就会长杂草。人身上不养成好习惯,必将会让坏习惯占据。

一、发现杂草及时清除

种过地的人知道,杂草的生命力很强,趁草还比较小、刚露头的时候最好锄。如果不及时予以清除,那么地里可能会杂草丛生,很难下锄,并且很容易伤害庄稼。当杂草比庄稼还高时,那这块地就该荒芜了。

同样的道理学生要养成一个好习惯不容易,但要养个坏习惯,却很容易,一学就会,一带就坏。当老师发现学生的一些不好的苗头,我们要及时给予教育,清除他心中的杂草,把他的情感和精力更好地集中到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事上来。如果错过最佳时机,等到错误毛病严重时,我们再去管理时难度很大,费上很大的功夫可能效果也不是很明显,并且可能会出现对抗情况,损伤他原有的一些积极因素,因此对学生的教育一定要做到经常化,及时化。

二、善于借力,增强除草的功效

在阴雨连绵的时节,是除草最难能的时候,而晴空万里时清除杂草效果会更加好一些。有经验的教师会配合学校的一些教育活动来清除学生的一些错误思想和坏习惯。因为有大气候的配合,教育起来效果更好。如果没有大气候的配合那难度就会增大。就像在阴雨连绵的时候去除草一样,又累人效果又不佳。

三、种植大树,清除根深蒂固的杂草.

有些地里是不怕长草的,因为他里面种的是树。因为杂草,是不能阻止大树的生长。一个学生如果能够树立远大的理想,所以一些外来的坏习惯是不会对他有多少影响的。由此可见,要想让学生不犯错少犯错就好的办法是让他立长远之志,并确立对此奋斗的决心。所以学校通过抓养成教育选准突破口,种下养成教育这棵大树,并精心培植好这棵大树,让其枝繁叶茂,让杂草没有生存的空间和条件,最终清除掉杂草。

有一个毕业多年的学生对我说,当初在我的班上读书时,他很调皮好动好说,是个公认的坏学生,但他每次自习课想违纪时,他总不好意思,因为班级的太安静了,大家都在学习.慢慢地好动好说的坏习惯渐渐地收敛了很多,这正是因为大树让杂草没有了生存的空间。

感悟四:让快乐冲淡痛苦

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些伤心事、苦恼事,有时会使人痛苦不堪。如果此时你能正确对待,从不幸中寻找,挖掘出积极因素,让快乐来冲淡痛苦,就能开拓出一片新的天地,从“山穷水尽”转入“柳暗花明”。当我们面对一件事时,学会如何保持乐观豁达的心境而避免自寻烦恼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很多情况下,人们的痛苦与欢乐,并不是客观环境的优劣决定的,而是由自己的心态决定的。遇到同一件事,有人感受到痛苦,有人却感到快乐,这是因为完全不同的心情作怪。生活中只要我们多添加些快乐之水去稀释痛苦,快乐就会与我们形影相随。

我经常和高三的老师们说,高三的工作很辛苦,压力很大,但我们要辛苦并快乐着,这样我们就不会感觉到太苦;如果我们辛苦而痛苦着,那才是真的苦了。 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拥有一颗快乐之心,并把快乐带给我们周围的人,让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快乐的工作和学习。其实教育者需要深厚的积淀,需要教育的智慧,更需要一份淡定的态度和快乐的心态。

感悟五:拥有上善若水的情怀,唤醒一个人内心的自觉

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超过它。“上善若水”,是一种境界,一种情怀,应该也是我们每个教育人的道德理想。如果我们努力去追求,一定能感受这份唯美。

在工作中,我们如能怀有这份上善若水的情怀,也就会更多地理解我们的同事,理解我们的领导,就不会因为小事而斤斤计较,不会因为他人的烦、怒,而迁怒于自己,你心底的这份淡定,这份温存,这份宽容,会让我们更善于和他人合作,更能够得到他人的肯定,让我们一路收获教育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