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穿过范冰冰人皮面具:金融政策已经殃及实体经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2:12:23

金融政策已经殃及实体经济

                                             朱大鸣    (2011-04-14)

 

由于靠印刷纸币过日子,西方诸国已经将全球资源价格抬高,这些副作用也输入我国。空前严厉房地产调控和压制物价上涨的货币政策,已经开始产生明显的负效用,现行金融政策已经给社会生产和生活都带来严重的影响。

现在银行又开始朝南坐了,因为受到调控控制,大量中小企业贷款者和刚性需求的房贷者已经告贷无门。中小企业即使贷到了款项,利率也大幅度上浮,似乎在“稳健的货币政策”下,贷款又回到久远的年代,需要拉关系和批条子或有可能得到所需,资本融资成本,也随着货币政策的紧张而大幅度提高。

一方面银行目前日子不好过,银监局派专员做扎在到各大银行,进行调查监控,大力限制银行放贷。现在造成的局面是中小企业贷款更难,即使得到了贷款,其利息成本一般都要在基准利率上浮30%,有些地方上的农村商业银行利率更高达100%。在这轮调控,中小实体企业受冲击最严重。另一方面,受惠的是银行,虽然银行业务量大大萎缩,但得到的利差更大、更丰厚。

实际上,货币流通是整个经济运行的血脉,也是生产扩大的必要条件。正常的信贷供应量,是实体经济所必须的。当前稀缺性和需求的矛盾,已经不是社会发展的主要约束,很多产品和资源,由于过剩已经产生闲置。如今最重要的是,不能让实体经济的货币流转体系断了线。如果是市场流量不足,将会引致经济衰退。

由于信贷结构性失衡导致资本使用费用大幅度提高,大量实业企业和百姓告贷无门,有时候有需要货币进行生产和生活,在这种情况下,就为大量的“资本家”提供了高利贷复活的形式。现在民间月息4分已是底限,6分是正常要价,高者达到月息1毛5(年利率180%),窜高的数字不停地刷新民间借贷利率的峰值。正如笔者多年前早已指出的那样,信贷资本,成为高利贷复活的重要工具。银行,已变成这个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既无形中沦为高利贷资金的提供者,又成为项目融资的接盘者。而企业真实的负债率,也在满足审贷标准的表象下,被深度掩埋。

从温州低下金融市场镜像中,我们或许窥见这种可怕的金融现象正在吞噬着什么?据了解,近期温州的民间借贷市场,利率水平已超过历史最高值,有的甚至高达月息15分,就是150%。浙江银监局的一位处长表示,2008年银监局曾经做过一个调研,当时最高的借贷年利率曾达到130%。随着2009年国家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特别是4万亿元投资背景下,民间借贷的利率一度下滑,在2009年4月,最低的年利率只有15%左右。

实际上,在2008年货币政策从紧的过程中,就有众多中小企业因为资金链断裂而中道夭折。很多房地产项目,没有挺过来的,很多公司就是被高利贷吞噬。挺过来的,将巨额资本使用费转嫁到购房者身上,导致随后的2009年和2010年房价爆炸性的反弹。如果这样的高的资金使用代价,等待转嫁到价格之上,我们不知道会产生什么后果。从紧的货币政策本意是遏制价格上涨,但现实却是爆发性的反弹。

更何况那些本来就受到人民币升值和成本上涨掏空而利润微薄的实体企业呢?他们更是经不住高利贷资本的袭击,在高利贷资本扩张的过程中,是一个个事关每一个就业者利益的实体企业的消亡。

高利贷吞噬了社会的经济基础,形成错综复杂的食利阶层,大量的资本不思进取,只是热衷于以钱生钱的游戏,地下金融公司往往又与黑势力勾结,影响社会安定,高利贷的盛行还会快速加剧社会贫富两极的分化,因此历朝历代无不将高利贷视为最大的仇敌。问题的关键不是在这里,而是为什么会产生地下钱庄这样的高利贷资本形式,主要是因为我国金融机构改革滞后,私人资本没有办法进入金融业。如今我国正在进行改革,比如一些村镇银行的成立,就是能够将民间资本规范化。

还有,当前最该关注的是,如何真正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因为当前世界经济随时都能逆转,最大的危险是主权债务危机很可能再次诱发经济大地震。而这场大地震来临之前,但愿我们不要像2008年九月后,连续让存款准备金和利率大跳水。不断紧张的金融关系,已经严重影响到实业企业的运行,我们希望这场货币政策紧缩措施,不要成为大量企业的催命符,如此生民幸甚,经济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