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主沉浮1~4部txt下载:经济观察:内外经济环境更趋复杂考验中国宏观调控能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05:04:45
新华网北京4月15日电(记者 刘欢 岳瑞芳 潘林青)“现在到超市买东西,哪怕只买全家够吃一天的肉、菜、水果等食品,少说也得100元,这至少要比去年多花十几元。”15日,正在山东济南银座超市玉函路店购物的市民崔彩华对记者说。
“我知道现在油钱涨了,运费也就跟着涨,结果就是商家上调价格。”崔彩华说,这让她现在每次采购都要精打细算一番。
同一天,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4%,创下32个月以来新高。一季度,CPI同比上涨5.0%。其中,城市上涨4.9%,农村上涨5.5%。
此间分析人士指出,面对更趋复杂的内外经济环境,如何更好地处理保增长、调结构、控通胀间的关系,是对宏观调控的一大考验。
日本野村证券分析师孙驰认为,如果决策层对通胀反应过度,投资可能会迅速疲软,从而引发经济硬着陆的风险。另一方面,过于宽松的政策或会引发资产价格泡沫,这类泡沫一旦破灭将严重冲击经济。
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的初步测算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9631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7%。这一增速与去年全年10.3%、第四季度9.8%的经济增速相比,略有下降。
“控制通胀对总需求和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开始显现,经济增速在3月份开始有所回落,这种趋势将延续至二季度中后期。但本次增速回调相对温和,持续时间也相对短暂。预计下半年通胀压力缓解,政策紧缩态势将作微调,经济增长动力随之得以恢复。”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表示。
对于通胀形势的判断,分析人士的看法不尽相同。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指出,去年宏观分析师们普遍认为CPI前高后低,结果是前高后不低。他说,根据去年基数效应,今年CPI高点应在7月。
安信证券宏观分析师高伟栋也认为,第二季度通胀压力可能比第一季度略高,高点预计出现在6、7月份。考虑到经济增长趋势,整个下半年的通胀压力未必会显著下降。
目前,许多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还有加剧趋势。从外部来看,受全球流动性充裕、西亚北非局势动荡、日本地震灾害的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升,中国能源、原材料价格“水涨船高”,向下游传导的压力加大。这一输入性通胀压力中国自身难以控制,具有很大不稳定、不确定性。
中国人民银行14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3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0447亿美元,首次突破3万亿美元关口。由于中国的外汇储备是央行在外汇市场通过投放基础货币购买的,这导致了外汇占款的大规模投放,成为通胀压力增大的一个重要因素。
此外,国内食品和住房等结构性物价上涨压力仍然很大,要素成本涨幅也在加大。今年中国劳动工资持续上涨,加上利率上调,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对物价总水平的影响不可低估。
尽管困难不少,中国稳定物价也具备不少有利条件。比如,中国粮食连续7年增产、库存充裕,当前小麦苗情长势较好,夏粮有望获得丰收,主要工业品总体供大于求,进口增速较快,政府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并全面加强价格调控和监管。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3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确指出,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中央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作出的重要决策。要处理好总量和结构的关系,抑制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关系,综合运用好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利率、汇率等多种价格和数量工具,消除通货膨胀的货币因素。
去年以来,中国央行已累计加息4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9次,公开市场操作也很活跃,都是在“消除通货膨胀的货币因素”。但是,在全球流动性趋于宽松的背景下,加息后中外利差加大吸引热钱入境套利,反而加大国内通胀压力。中国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均在控制通胀努力上面临着这样的“两难”局面。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如果主要经济体不停止量化宽松,亚洲等新兴市场就会面临持续的通胀压力。因此,货币相对收紧,也可谓不得已的政策对冲。这种收紧对于抑制输入性通胀的作用有限,但对于管理通胀预期以及防止混合型的恶性通胀是必要的。
“因为通胀压力持续存在,中国正处在漫长货币收紧周期的初始阶段。”孙驰预测,年内央行会再度加息,并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同时,政府会采取更多的行政措施来遏制食品价格上涨,并采取进一步的紧缩政策来降温房地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