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亚第苗振忽悠人:《劝发菩提心文》讲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4:49:17
  《劝发菩提心文》讲记 《劝发菩提心文》讲记【此文极其生动感人、字字血泪,听闻者多感动落泪!】 http://www.folou.com/thread-160731-1-1.html 劝发菩提心文讲记*益西彭措堪布
在线视频1-9
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5299108/

文本  音频 视频 下载
http://www.xianmifw.com/book/newsview.php?id=134

劝 发 菩 提 心 文 讲 记


省庵大师  著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第一讲   介绍作者:

省庵大师是净土宗的第十一代祖师,在清朝康熙二十四年,也就是1686年,他诞生在江苏常熟的一个书香之家。
从小他不吃荤腥,少年时代就有出离红尘的志向。父亲很早死亡,母亲十分贤明,知道他宿有善根,就叫他出家修道。
七岁时,他礼清凉庵的容选为师。他聪慧过人,读过的经典,都能过目不忘。十五岁剃度,他也精通世间典籍,擅长写诗和书法,但是片刻没有忘记过生死大事。
有一天,他在普仁寺见到一个出家人仆在地上死去,猛然觉悟人世无常,修持也比以前更加精进。他持戒精严,不离衣钵,日中一食,常常终夜不卧,终身都没有懈怠过。
二十四岁时,听闻教法,依渠成法师听讲《法华玄义》,又跟绍昙法师学习唯识和《楞严》。昼夜精进研读方等经典,经过三年,对于性宗和相宗都完全通达透彻。
二十八岁时,在崇福寺亲近灵鹫和尚,参念佛是谁的话头,功夫绵密。只不过四个月的时间,就恍然契悟说:“我的梦已经醒了。”从那以后,辩才无碍、善说法要。灵鹫和尚想传衣钵给他,但是大师无意接受。
后来他在真寂寺闭关,白天阅览三藏,夜晚专心持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三年闭关圆满之后,大众恭请他开讲《法华经》。他升座开演,口若悬河,就像泉涌一样。从此他教化众生的事业越来越兴盛。

又过了几年,他到宁波阿育王寺瞻礼佛舍利。在二月十五佛涅槃日,集合很多的出家和在家四众,广修供养,而且他自己在舍利塔前燃指供养,发四十八大愿,感得佛舍利放光。大师作《劝发菩提心文》,激励四众弟子共同发菩提心,这篇文章极其生动感人、字字血泪,念诵的人很多都感动得流下眼泪。(所以这个《劝发菩提心文》非常有加持,而且在不可思议的大德相续当中已经完全清净圆满菩提心的修法,通过菩提心摄持下,为很多有缘者专门造了这个《劝发菩提心文》,当时以及后代人得到很多修行上的帮助。)

大师受请住持各大寺院,每到一处就使寺院清规整肃,模范一新。每天讲《法华经》、《首楞严经》等等,前来听经求教的人云集一处。
后来,大师退隐到杭州仙林寺,不出门精进修持净土。再后来受弟子祈请,住持凤山梵天讲寺。大师排除外缘,纯提净土(也就是专修净土),和大众结长期念佛会,严格制定规矩,昼夜六时互相策励。人们都说他是永明大师再来。他先后十多年住持古刹禅院,度了很多人。
雍正十一年腊月初八,大师告诉弟子说:“明年四月间我要走了。”从此以后他开始闭关,每天昼夜持念十万声佛号。
到了第二年四月十二号,大师对大众说:“我又见到了西方三圣降临,是不是我要去净土了?”说完写了一首偈,上面说:“身在花中佛现前,佛光来照紫金莲,心随诸佛往生去,无去来中事宛然。”(身在莲花之中,阿弥陀佛现前,佛光照在紫金莲上,我的心随着佛往生,在无去无来中宛然而现。)写完之后又说:“十四号我决定往生。你们集合大众念佛。”
十三号,省庵大师不再进饮食,闭目端坐。到了五更,又沐浴更衣,面向西方结跏趺坐。快到中午时,远近的弟子都集聚到大师的身边,哭着顶礼请求:“愿大师住世救度众生。”
大师睁开眼睛说了一句话:“我去了就来,生死事大,各自清净心念佛。”就这样口里念着佛号安详地圆寂了。世寿四十九岁。


全文分成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三部分来讲。
先讲序分:
分两部分:
1、恳劝听察;
2、以教理劝发菩提心。

1、恳劝听察


不肖愚下凡夫僧实贤,泣血稽颡,哀告现前大众及当世净信男女等,惟愿慈悲,少加听察。
“不肖愚下凡夫僧实贤”,这是省庵大师的谦虚之辞。“不肖”就是不像,比如父亲有学问、有道德,儿子不像父亲就叫“不肖”。“不肖”是说自己不贤,根本不像诸佛菩萨高僧大德那样,“愚下”是说自己没有智慧,“凡夫”是说自己不是圣人,“实贤”是大师的法名。
“泣血”是要把血哭出来。“颡”是额头,“稽颡”就是我把两个膝盖靠在地上,两手也按地,额头磕在地上,来给大家顶礼。这是表示以至诚恳切的心劝请大众发菩提心。
“哀告现前大众及当世净信男女等”,就是我哀痛地告诉现在在场的眼前大众,以及这个时代具有清净信心的善男信女等。
“惟愿慈悲,少加听察”:我唯一希望大家慈悲我,抽出一点时间来听听我说的话,同时也作一点思维。(“听”字后面为什么加一个“察”字呢?因为单是听不观察,只能产生闻慧,不能引起思维,也就不会重视菩提心,把菩提心作为大乘最核心的心要来时时顶戴奉行,所以要“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法华经》里有一位常不轻菩萨,对一切众生都恭恭敬敬地磕头,口中说:“我不敢轻慢你,你们皆当作佛。”这时候省庵大师的心情,就好像常不轻菩萨一样,以一片赤诚感动人心,让有缘者的大乘善根苏醒。

“泣血”,是大悲心的反应。得不到名位、财富,失去轮回中的圆满,并不值得哭泣。该悲泣的是有情本来具足大乘佛性如来藏,却从无始一直轮回到现在,受尽了辛苦还不愿回头发无上的菩提心,这样下去还要千生万劫漂泊生死。看到轮回苦海无涯无底,省庵大师不忍众生沉沦,感同身受,才泣血哀劝。
“稽颡”是顶礼诸佛,省庵大师向众生顶礼,因为众生本来有佛性,只是暂时迷乱,不知道发心。大师行常不轻菩萨行,愿意尽未来际劝导一切众生发菩提心恢复佛性。他不只劝请当时的净信男女,而且劝请未来的一切众生,一直要劝到所有的众生觉醒为止。


2、以教理劝发菩提心

为什么要依圣教和正理来劝发呢?菩提心和成佛度众生有什么关系,不发菩提心会造成哪种结果,菩提心能有什么作用?这些都是非常深奥、秘密的问题,只有依靠佛的圣教和真实的道理,才会生起认识。

尝闻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
我曾经听到经论上说:进入大乘道的最重要门径,就是发菩提心。要想修行,最紧急的事就是在心里建立大愿。

确实诸佛菩萨在经论当中都是这样说的。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唯一的补处弥勒菩萨在《宝性论》当中说:“信解大乘为种子。”寂天菩萨在《入行论》当中讲,发心的当下就已经成了佛子,诞生在佛的家族当中。密续当中也说要进入密乘,首先要发起菩提心,不发菩提心是没有资格修持密法的。阿底峡尊者说:“大小乘以发心而区别。”(也就是说没有发菩提心,只有出离心、人无我空性等等的修法,属于小乘人修小乘法而已。一旦发了菩提心,在菩提心摄持下,一切的善法都属于获得无上菩提的殊胜资粮。所以大小乘的区别是是否发无上的菩提心。)《广论》当中讲上士道,最初是抉择什么是入大乘门,认定唯一就是发菩提心。  

宗喀巴大师说:如果能通过勤修生起真实的菩提心,即使布施乌鸦一点饮食,由此摄持也属于是菩萨行。如果没有菩提心,即使把珍宝充满三千大千世界来作布施,也不能入菩萨行。像这样没有菩提心,所谓的净戒、安忍、精进、静虑、智慧以及修持本尊、气脉明点等等,都不能入于菩萨行。
再回来看“入道要门,发心为首”,这个道指的是成佛之道也就是大乘道,发心是指发菩提心,“首”是第一位的意思,也是最开始的意思。把菩提心布施、持戒乃至智慧等等的法放在一起,哪一个是进入大乘的首要的法呢?就是发菩提心,没有它,都不算是大乘。往后要入无量的波罗蜜多,要以什么为首呢?还是以菩提心为首。没有菩提心,什么波罗蜜都没有。
“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意思是修行最紧急的事,就是要发大愿。“立愿”和“发心”都是指菩提心。修大乘,大愿一定先发起来。如果不发愿,那是不可能修菩萨行的,因为你连度众生、成佛的愿都没有,能修什么大乘呢?先有了愿菩提心才有所谓的行菩提心。没有愿,不论你说修什么大乘,都是骗人的假话。

下面从正反面来说明“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先讲正面:

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

立了誓愿,众生就可以得到救度;发了菩提心,就能成就佛道。这两句蕴含的缘起道理非常深广、非常秘密。圆满的利他,是从发菩提心而出;圆满的自利,也是从发菩提心而出。所以,《入行论》当中说,“佛于多劫深思维,见此觉心最饶益”。
其实,发了菩提心或者建立大愿,这就像种子一样。后来一切的根茎枝叶花果都要从种子而出生,没有种子,什么也不可能有。那么,成佛、度众生的种子是什么呢?无量无边的波罗蜜多的种子是什么呢?佛的三身、四智、相好、净土的种子是什么呢?利益众生的事业的种子是什么呢?答案就是——菩提心。所以《华严经》当中说“菩提心犹如一切佛法种子”。

菩提心具有两种德相,就是希求利他的心和希求佛果的心,也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
具有这两种德相的菩提心一旦发起来了,就是种下了一切佛法的种子,必定会度众生成佛道。以这个誓愿的力量,会一步一步地履行诺言,去利益一切众生和成就无上的佛道。换句话说,我们发了菩提心就是一个誓言,这个誓言对于众生界有多重要呢?实际这是能带给众生无量利益、无尽利益的源泉。发心的菩萨只要不舍弃誓言,誓言就会一直起作用,以这个“愿轮常转”就可以救度众生。到了初地时,以这个愿会去度众生,到了二地还以这个愿度众生,这样一直往上,愿会越来越坚固、广大、圆满。最后从这个菩提心当中,可以圆满地出生一切修证、出生一切利他的事业。到了成佛,以往昔的本愿力在无勤作、无分别中任运地度化众生。

比如说,观世音菩萨因地发了十二大愿,这个愿在五道十地当中都在发挥作用,辗转不断地利益众生,到了成佛的果地,更是“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这都是菩提心的流现、都是大愿的作用。又比如阿弥陀佛因地发了菩提心,结成四十八大愿,祈愿成佛度众生。这四十八大愿最终确实都一一实现了。所以,心是无比微妙的,发什么心愿就会按那个方向不断发展。发了誓愿要度众生,当然就可以度众生;发了誓愿要成佛,当然就可以成佛。什么样的发心成什么样的结果
金刚经》中说:“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金刚经》的内容是,大乘修般若法门的菩萨要发无上的菩提心,度化所有的众生,度化的范围“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就是指欲界的所有众生,“若有色”就是指四禅色界天,“若无色”就是指空无边处天,“若有想”就是指识无边处天,“若无想”就是指无所有处天,“若非有想非无想”就是指非想非非想处天,为了度化这些就发无上的大愿。)由这样的菩提大愿,就可以度尽无量的众生。

反面想一想:如果不发愿,怎么能普度众生呢?因为你连度众生的愿望都没有,怎么会有行动呢?所以发愿在前,是引导行动的前提。

“发心,则佛道堪成”:发了心,那就能够成就佛道。菩提心是一个“一有则一切都有,一无则一切都无”的无上如意宝。有了这个菩提心,一切佛法自然会到菩萨手中来,(所以我们从教证、理证或者利益众生成就二利功德圆满的角度思维一下就会明白,真正想修法、真正想解脱、真正想利益众生的话,最初不发菩提心是绝对没有希望成就的。好像一个人彻底断了命根一样,拉一个尸体来做一个活生生的人的事情是不可能的。同样的道理,没有发菩提心,确确实实没有办法进入大乘道,没有办法圆满五道十地的种种功德。所以有了这个无上的菩提心,一切佛的功德法自然而然会到菩萨的手中来的。)在这个发心当来自然会出现五道十地、六度四摄,出现修证、出现成佛。如果不发心,再怎么也没有希望进入菩萨道、不可能现前一丝一毫的大乘功德。以上从正面讲了“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原因是发心是佛道的种子,立愿是利他的源泉。
  
下面再从反面观察:
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苟”是假使的意思。)

广大心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佛道无上誓愿成”的心,就像《普贤行愿品》所讲的那样,“乃至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愿乃尽,以虚空界、众生界、众生业、众生烦恼无有穷尽的缘故,我的大愿无有穷尽”。这叫广大——所缘的众生无边、所成的佛道无上、所发的愿力无尽。
坚固誓愿就是“假使热铁轮,在我顶上旋,终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即使热铁轮在自己顶上旋转,也终究不以这个苦,退失菩提心,这叫做坚固。)
为什么说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呢?这个问题严重到极点,这是没有丝毫可含糊的,缘起就是这样断定的。因为我们只求一种人天福报包括求现世的财富、功名,求后世的升天等等,这些有一个无法补救的缺陷,就是最终都会灭尽。从这个“灭”的结果来看,为求世间一切圆满,付出的努力,都是徒劳辛苦。在《四百论》的注释当中讲到一个比喻,就是愚人很努力地在山尖上堆石头,最后都在无勤当中一时全部崩溃。
轮回当中的事就是如此,劫末时一切须弥山都倒塌,地上的花草树木都烧毁,江河湖海全烧干,三禅天以下全部化为空无。这样大的灭相,不是在说明追求三有都是徒劳辛苦呢?费尽辛劳去追求一个终究会毁灭的事,这不是智者的作法。
如果我们不发起广大心、不建立坚固誓愿,最终一定会徒劳辛苦的。
想想看,没有成佛的愿望、没有度众生的愿望,剩下来就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发心,想追求的说穿了,就是轮回当中的事。这样真的能让我们得到实义吗?
比如你发心想做一个总统,总统本来是一个会破灭的法,你拼命努力追求做总统,最后总统做了也一定会没有的。这不是徒劳辛苦吗?或者,你是为了当大老板而发心,最后成是成了大老板、发也发了财,但是到来生呢?不是都没有了吗?这不是徒劳无义吗?
反面你再看,你为了成佛而发心,最后成菩提,这个会坏灭吗?这不是得到究竟的实义吗?
从不同的方面你来作观察,你为了自私自利来做,却成了衰损的根源。导致在微尘数那么多的大劫当中上上下下地轮回,到现在还是一个苦恼众生。但是你发了无上的菩提心发心做利他的事,早就成了佛果。所以不发菩提心,就是这样一个结果。
所以,寂天菩萨在《入行论》当中说:“所有世间乐,悉从利他生。一切世间苦,咸由自利成。何需更繁叙?凡愚求自利,牟尼唯利他,且观此二别。” (多说也没有必要,确确实实看一看佛和凡夫众生的差别,凡夫没有利他的心,全都是自私自利的一种发心;佛陀呢,全心全意一种利他的心推动下行持六度万行最终成佛,而且成佛以后也是常转法-轮,任运自成地度化一切一切的众生。那么想一下,大乘的佛菩萨利益众生或者转法-轮来让世间人们离苦得乐、了脱生老病死,趣向真正的解脱安乐,这一切的根源都是要靠发无上的菩提心成就的。无论是自利还是他利,一切二利圆满的功德都要依靠发菩提心才能真实成就。)

 第二讲  故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忘失尚尔,况未发乎?故知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

这里说到“故”,“故”就是由上面讲的不发广大的心、不立坚固的愿,纵然经历微尘数那么多的大劫,依然轮回;再修什么善法,都是徒然辛苦。以这个道理,在《华严经》上面说:如果忘失了菩提心,虽然修各种各样的善法,也都叫做魔业。连忘失都成了魔业,何况你还没有发菩提心呢?更是百分之百的魔业。


因此知道,你要想修学如来乘,也就是成佛的乘,一定要首先具备发菩萨愿,这个是刻不容缓的事情。(而且进入大乘的唯一的修法就是菩提心,所以菩提心就像钥匙一样,如果你没有钥匙的话,没有办法进入房子里面。我们想一下,所有的过去、未来、现在的十方世界的一切佛菩萨、一切的高僧大德全都是以菩提心作为基础,以菩提心的摄持下,才能行持大乘的种种修行。所以说,我们作为一个大乘的修行人在最初不可缺少的的的确确就是发菩提心。而且发了菩提心,应该让它坚固、让它增长、让它圆满。你忘失了菩提心的话,做什么善法,从大乘的角度来讲,根本不属于菩提的资粮,根本不属于菩萨六度万行所摄的善法,纯粹就是魔业,说直接一点,就是跟俱生我执的观点相应,或者围绕一种自己想离苦得乐的,对一个大乘的修行人来讲,完全成了一种歧途,完全偏了。所以,大乘修行人忘失菩提心,修哪一种善法都是魔业。)


这里说到“魔业”:魔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妨碍道业的法叫做魔业。也就是说,对大乘菩萨来讲,这个菩提心是时时不能忘记的。


如果“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也就是说,不管你做多少善法,都是小小的善法,为什么呢?因为你不发心成佛度化众生,都是小小的善法,长不大的。但是一旦你的相续当中有了真正的菩提心呢,因为你的相续当中有了真正成佛度化众生的大愿。忘了菩提心修这样那样的善法,就好像太子不想做国王,愿意到豆腐店磨豆腐一样,尽管他成年累月不断地磨豆腐,也是失坏太子身份的业,也是太子羞耻之处。对太子来说,这就是魔业,障碍了他治理天下、造福万民的大事。


这段《华严经》的经文就是讲,从前有一位菩萨,最初他发了无上的菩提心,后来他在世间因为忙于世间的善法,结果他就忘失了菩提心,这样修一般的善法,一般人都认为是很好,都是善法,都是有意义的、有功德的,其实就是魔业。为什么呢?因为这样忘记了菩提心,让一个菩萨从大乘道当中彻底退下来,失坏了高贵的佛子身份,变成一个贱民,没有了佛子的六度万行,没有了成佛度化众生的希望了。这就是一个最大的失败,怎么不是魔业呢?


魔业或者这样来解释,解释成着魔的业。菩提心就是念念为了度化众生而成佛的一种善心,现在这样希求的心,心里面没有了,剩下来的一定就是为了自己,追求世间,把一种没有实义的法执著为有实义的,这就是菩萨着魔。我们知道本来菩萨很有智慧,发心求证无上的菩提,这就是无上的真实义,后来没有了菩提心,虽然做了善法,只是追求毫无实义的世间利益,就像猴子捞月那样徒劳辛苦,这就是菩萨着魔的相,所作的就成了魔业。(或者说菩提心是一种利他的心,不发菩提心甚至忘记菩提心,就是一种自私自利的发心。自私自利的发心对一般的凡夫众生来讲,完全都是以萨迦耶见的执著、以萨迦耶见的习气成熟而现前的。以萨迦耶见作为根本起很多烦恼,起了烦恼决定造业的,造业了决定流转在生死轮回当中,感受三苦、八苦等等无量的诸苦。萨迦耶见的基础上修什么法,肯定是转生生死轮回的。一句话就可以断定,凡是萨迦耶见引起的、萨迦耶见所摄的、在萨迦耶见的基础上所做的行为都属于魔业。为什么这样讲呢?我们的相续当中有魔王,魔王就是内的萨迦耶见,它已经摄持,所作所行肯定属于它的。所以我们凡夫众生没有出离心,没有菩提心,没有无二慧,那这样的话,永远成就不了三乘菩提的功德。所以凡夫众生造的业百分之九十九都是着魔的业,关键就是没有菩提心、忘失了菩提心而导致的一个问题。)


“忘失尚尔,况未发乎”:连忘失无上的菩提心都成了魔业,只能在轮回里面来来回回地跑,何况并没有发起呢?所以说,想修最上乘的如来乘,最紧要的一件事就是要具备菩提大愿。当然,只是学声闻、缘觉乘,或者只是想求人天的福报,不必要发菩提心也可以成办。但是要想成佛度众生,不发菩提心,绝对没有希望。


我们凡事要遵循缘起的规律,没有正确的因、没有圆满的因,是不会有任何成果的。成佛的正因就是菩提心,有没有大乘、大乘如何是观待有没有菩提心、菩提心的成就如何。不具发菩提心而求佛果,这个就像从牛角里挤牛奶一样,经过微尘那么多的大劫也不会有任何成果的显现。


所以,这里就讲发菩提心不可缓慢。你不可以想:“等到以后再发菩提心,菩提心不是很重要,我先修点其他的法。”不能这样想。也不必要认为“不发菩提心也可以成佛,或者大概发一点点菩提心,并不需要那么投入。”(这样的想法完全是错误的。所以现在要发菩提心,不能认为不发菩提心能成佛的。而且特别需要重视菩提心。比如萨迦班智达他老人家的教言当中说到:如果有自私自利的发心,那么就没有大乘的菩提心的存在。说的非常直接。所以没有利他的菩提心的话,无论是大乘的最初还是中间以及最终成佛的种种的无量无边的功德,根本没有办法成就。所以说,菩提心非常非常地重要。)宗喀巴大师在《广论》当中也说到:这就好像是割草磨镰,如果这个菩提心宝没有达到扼要,不论经过多久努力地修善,也不会有多少进展,就像以钝镰割草木一样。相反来讲,就像首先磨镰刀暂时不割草,等到磨得锋利之后再割,在很少的时间当中就能割下很多,如果能让菩提心达到扼要,那么在这个时候每一个刹那都能速疾净治罪障、积集资粮,少许的善根也能让它增广,快要穷尽的善根也能让它无穷无尽。所以说先要精勤地修菩提心,使得自己的菩提心德相圆满,这样会有真正的大乘、清净的大乘,在菩提心的基础之上可以建立起六度万行而成佛。

所以这里就说到:“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讲得非常非常正确。


(宁玛巴的大成就者们讲三种殊胜的时候,其中第一个殊胜就是加行殊胜,加行殊胜就是要发菩提心,发大愿。所以我们的大恩上师在度化我们的过程当中,处处都是发大愿,以菩提心摄持下,做种种弘法利生的事业。比如他老人家,从小就是以大悲心、菩提心摄持下观修大乘法,这在大恩上师的传记当中讲得也比较清楚。)


(他老人家在1986年发无上的大愿,在僧众面前就是露出自己发菩提心的一种表现,日日夜夜都是大慈大悲的状态当中流眼泪,就发无上的大愿,生生世世做大乘的修行人,而且自己的相续当中,戒定慧三学功德圆满的基础上弘法利生。乃至于众生天天对他做一些损害的事业,一刹那不起舍弃菩提心的念头,大恩上师也发了不可思议的大愿。在1987年,在山西五台山殊胜清凉地也是发了不可思议的大愿,而且都是以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也就是按照《普贤行愿品》当中所讲的发不可思议的大愿,来做弘法利生的殊胜的事业。同样在后面到印度金刚座菩提树下,在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成道的地方,也是发了不可思议的大愿。而且我们在学院当中来讲,大恩上师讲经说法,处处都是发菩提心的前提下再做讲经说法,再做普皆回向的功德。每天讲经说法,前前后后都是以《普贤行愿品》的法门做根本的所依。还有每次开大法会,都是以发菩提心来修善法。)


(所以让我们彻底知道,所谓的大乘首先就是发菩提心,发无上的大愿,求无上的大菩提,求弘法利生大事业的功德都是伟大的上师给我们直接显露,修大乘必须要发大愿,修持大乘的法要,然后才达到真正七种不可思议大的大乘的究竟的功德。所以大乘暂时到究竟的五道十地的一切一切的功德,都需要发大愿的前提下才能成就。或者说发了大愿作为一个前导,才能进入佛菩萨的修行境界当中。)


(所以序分当中讲的是千真万确的,而且所有大乘的三藏法脉、千经万论的精华、它的核心必须是发菩提心才能行持。所以,十方世界一切佛、一切菩萨,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以及未来,凡是属于大乘修行人,相续当中必须要有菩提心。所以在序分当中,从各种角度就描述了大乘菩提心的重要性,而且发菩提心的必要性,没有发菩提心怎么样,发了菩提心才成为真正的大乘修行人。所以从正面反面作观察,做详细的抉择。)




下面我们就讲第二个科判,也就是说正宗分。
正宗分分二:一、发心标准;二、发心因缘。

一、发心标准


然心愿差别,其相乃多,若不指陈,如何趋向?
然而人的心愿差别,有八万四千那么多的相貌。一般人都很盲目无知,如果不把这些相貌清楚地指示出来、摆给他看,又怎么能有所趣向呢?(意思就是说,怎么能向着正确的目标靠拢呢?)
今为大众,略而言之,相有其八:所谓邪、正、真、伪、大、小、偏、圆是也。
现在只是给大家大略地来讲,发心的相貌有八种,就是邪、正、真、伪、大、小、偏、圆。
云何名为邪、正、真、伪、大、小、偏、圆耶?
怎么叫做邪、正、真、伪、大、小、偏、圆呢?下面具体指示各种发心的相貌。首先就讲邪、正这一对:


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务:或求利养,或好名闻,或贪现世欲乐,或望未来果报。如是发心,名之为邪。
(这里其中说到“不究自心”,究字就是考察的意思,“不究自心”就是不详细考察自己的心是如何。“但知外务”,就是只知道追求外在的一种表相。)
整个这一段就讲,世间有这样一类修行人,他们一向修行都不会回光返照,看看自己的心是如何,只知道追求外相,有些就是追求利养,有些就是喜欢名声,有些是贪图现世五欲的享受,有些就是希望来世的人天福报。这一类的发心都叫做邪。
既不求利养名闻,又不贪欲乐果报,唯为生死,为菩提。如是发心,名之为正。
假如一个修行人,他的心里既不求别人来供养他,也不求别人赞叹宣扬他,也不追求这一生能有如何如何享受,也不贪求来世做高官、或者富豪或者升天等等的种种果报,他根本没有这些想法,他的心唯一就是想为了生死、为了大菩提来修行,这样的发心才是正!
以上“邪”、“正”一对就是从动机上指点。修行是为名闻利养、为现世享乐、为来世果报,这是动机邪。相反来讲,只为生死、为菩提,这是动机上正。我们就知道,一黑一白很清楚,正的不邪,邪的不正,无法混淆。
邪和正的走向是这样的:


我们用“动机”、“业”、“果报”这三个来衡量,就会知道缘起不错乱,邪和正是明明白白两条路。
我们分六种情况来说:
一、动机是追求现世外在五欲引起的安乐,包括名闻利养、现世享受,这样会造非福业,堕入三恶趣。
二、动机是追求来世外在五欲引起的安乐,这样会造福业,受生欲界人天。
三、动机是追求内在禅定引起的乐受,这样会造有漏不动业,受生色界一到三禅天。
四、动机就是追求内在禅定引起的舍受,这样会造下有漏不动业,受生色界四禅乃至无色界天。
五、动机就是普遍厌离三有六道,唯一为了解脱,这样身口意三门行善,能引出世间的无漏道,逐渐能远离生死、趋近涅槃。
六、动机是为了成就无上的菩提,自己的身口意三门行善,唯一成了成佛的资粮。
这样我们观察以后,就可以断定:凡是邪的动机,不论做什么修行、造多少善法、做多长时间,永远不可能得到解脱和成佛。为什么呢?因为在最初第一个念头上动机就不正,想凭这样不正大的发心获得解脱、成佛,这就像蒸沙想做出饭一样,只是愚痴的人的妄想而已。
所以我们要反省自己的修行,如果是邪的发心一定要去除。只有一心为生死、为菩提,才会有佛法上的成就。


以下继续讲真伪一对,这样说到:
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观众生难度,不生厌倦。如登万仞之山,必穷其顶;如上九层之塔,必造其巅。如是发心,名之为真。
这一段就讲发心真不真是有表现的。你的内心发心正确也有一种表现,你的内心的发心不真实也有一种表现,专门讲了这个。打个比方来讲,比如说,世间人追求财富,念念都不忘记,连梦里都在数钞票,躺在病床上面还是手机不断,这叫做念念求财,说明是真求。或者世间人追求做一个总统,尽管仕途长远,但他不放弃,排除万难也要登上总统的宝座,这就是他求做总统的心很坚固。
这个问题我们放到这里,真正发了菩提心,有什么样的表现呢?就是心心念念日日夜夜里,唯一想的就是我要成道度化众生。并且听到佛道长远需要三大阿僧祇劫圆满福慧资粮才能成就,但是不产生任何怯弱心以及退失的心理,不会想:成佛要这么长远,到哪一天才毕业呢?或者是现在我学五年不见有多大的成果,我也耐不住了,何况是三大阿僧祇劫呢?(真正发了菩提心的绝对不会这样想。看到众生无量无边而且烦恼充满、性情恶劣,也不产生厌倦心,不会想:这么多的众生我什么时候才能度完,干脆自己求解脱吧!不会有这样的想法。
所以我们需要知道,真为众生发菩提心,那就像是要登上万丈高山,一定要攀登到山顶为止;又好像是上九层的宝塔,必定要走到塔的顶端。像这样发心,绝对不半途而废,不得少为足,这叫做真正发菩提心。
就像地藏王菩萨发愿一样: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这就是真发心。又像在《宝积经》里面讲的常精进菩萨,为了救度一个众生,即使经过无量劫教化他,他仍然不接受教化,但是菩萨也不会生起一念舍弃的心,这也是真正发了菩提心的表现。
有罪不忏,有过不除,内浊外清,始勤终怠。虽有好心,多为名利之所夹杂;虽有善法,复为罪业之所染污。如是发心,名之为伪。(最后这个“伪”字就是虚假的意思。)
什么是虚伪的发心呢?就是“有罪不忏”:本来造了种种的罪业但是覆藏不发露不忏悔;“有过不除”:明明有这种过错,但是不愿意把这个过错除掉,而且找理由辩解:人都有过失,不要对我要求过高,谁没有一点习气呢!会这样说。(那我们大家想一下:一方面说我是决定要求快速成佛,那佛是什么呢?佛是一点习气都没有、一点罪过都除净的,你要成佛,有罪业不忏除有过失不改正,那这个表明你是真的有道心吗?这样来思维。)然后再看,“内浊外清”:意思就是里面都是贪嗔痴的烦恼,各种各样的嫉妒、傲慢、恶浊的思想念头。那外面呢?假装一种很清净、很高尚的样子,所以叫做“内浊外清”。然后又说到“始勤终怠”:意思就是一开始非常勇猛精进,恨不得三年就成就一样。可是到了后来,都是有始无终,心理疲厌,书也不想看了,咒子也不想念了,头也不想磕了,灯也不想供了,禅也不想参了,轮回也就不想思维痛苦了,变得麻麻木木的,一点向上的力量都没有。和上面我们一对照,确确实实一个真一个虚,有天壤之别。前面就是说“佛道长远,不生退怯。观众生难度,不生厌倦。”这里就是“开始勇猛,后面松懈。”这不是发心虚假吗?肯定是虚假。
然后我们再看“虽有好心,多为名利之所夹杂”,意思就是虽然有一点好心做一点好的事,但是这里面夹杂贪图名利的心。这也是菩提心不真、不是那么纯,一到现实当中,就堕落到名闻利养当中去了。前面是心心念念上求佛道,下化众生,那是真发心。到这里,成了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内求名、外求利,这是菩提心吗?绝对不是真实的菩提心。
然后又说到虽有善法,复为罪业之所染污”:虽然有一些善法,比如持戒修定、念佛持咒、上供下施等等,但是这里面没有真实菩提心的缘故,自己也把握不住,以贪嗔痴造很多罪业,结果善法也被染污了。如果有以上这些表现,那就是一个虚假的发心,需要断除,应当发真实的菩提心。


(未完) 第三讲 (正宗分有两个内容,第一个就是讲发心的标准,第二个就是讲发心的因缘。发心有邪正、真伪、大小、偏圆四对,以正真大圆作为发心的标准,下面就讲第三对,也就是说大小的内容。)论当中这样说到:
众生界尽,我愿方尽;菩提道成,我愿方成。如是发心,名之为大。
我们想,怎么样才叫做心愿广大呢?就是到众生界无余度尽的时候,我这个愿才停止。到菩提道五道十地的一切功德完完全全圆满成就了,我的愿才算完成。这样发心叫做大。
换一个角度来说,就是哪怕众生界当中还有一个众生没有得度,它还在做蚂蚁,或者还在无间地狱里面感受痛苦,我都不会违背我的誓言,我一定要履行我最初普度众生的发愿,尽一切的努力把他度到成佛。即使我已经证到了十地,只剩下比毫毛还细的所知障,我也不以此为满足,我是决定要成佛而后止的。这样就是发大心。
世俗菩提心的德相有两个部分,一个部分就是希求利他,一个部分就是希求成佛。这两种愿让它彻底圆满,合起来就是发心大的一种相貌。
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怨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发心,名之为小。
什么叫发心狭小呢?就是把三界六道看成就像是牢狱一样,把生死看成就像怨家一样,很着急地从牢狱里面出离,不愿意入生死海救度众生,这样只希望自己度脱生死轮回,不想救度别人,这种发心就叫做小。
总而言之,自利叫做小,利他叫做大。只求出轮回趣涅槃,这样叫做小,唯求不住轮涅二边,色身和法身双运,这叫做大。
这里我们需要简别,并不是说大乘菩萨自己的生死苦集不需要出离。生死是苦,生死因就是烦恼,这些不息灭,会像轮子一样不断地在生死轮回当中轮转,结生相续没有一个终止的。像这样自己都解脱不了,怎么救众生呢?《维摩诘经》上面也说到:“自疾不能救,而能救诸疾人?”所以和声闻缘觉相比,大乘菩萨要利益无量的众生,更应当有出离心。能体会生死苦,推己及人的方式,观察众生的生死,那么这个生死就成了大悲心的所缘。以大悲对于轮回中的众生,都发心救度而不忍心舍弃,这就是大乘菩萨对于生死众生不舍离的一种功德。
因此,舍弃自相续的轮回和不舍弃轮回众生这是两个概念,不能一概而论。声闻缘觉见生死苦,只顾自己一个人解脱,而舍弃了轮回无量无边的如母有情,这就是太狭小的一种发心;而大乘菩萨见到生死轮回的种种无量无边的苦,反而发起要度尽一切众生的悲愿,这是伟大的发心。
马鸣菩萨在《摄波罗蜜多论》当中也说:“无力引发世间利,毕竟弃舍此二乘。(意思就是修声闻缘觉乘没有力量引发一切世间有情的利益,既然以小乘自私自利发心不能救度天边无际的母亲,毕竟应当舍弃小乘的发心。)一味利他为性者,应趣佛乘由悲说。(一味以利他为天性的大乘菩萨种性者,应当直接就趣入到佛乘当中,这就是大悲世尊的教言,也是由悲的自性自然而然要这样转入的。)”(断除小的发心而入伟大的发心,这个是从小和大的角度进行抉择的。)
以下讲偏圆一对:
若于心外见有众生及以佛道,愿度愿成,功勋不忘,知见不泯。如是发心,名之为偏。(这里说到“功勋”,“功勋”就是功劳业绩的意思,也就是功德的意思。“泯”就是息灭的意思。)
这一段就讲,如果见到在自己的心外有一个个的众生以及在心外见有佛道,愿意度脱心外的众生,愿意成就心外的佛道。总不忘了一个求功德的心,认为我度了多少人、度了这个那个、什么时候度的、度的如何、我有哪些哪些的功德、哪些成就,这种对功德的执著在自己的心里去不了,有众生、有佛的知见消不了。这样发心不契合实相、不契合中道,这叫做偏。
若知自性是众生,故愿度脱;自性是佛道,故愿成就。不见一法,离心别有。以虚空之心,发虚空之愿,行虚空之行,证虚空之果,亦无虚空之相可得。如是发心,名之为圆。
这里首先说到“若知自性是众生,故愿度脱”:意思就是不是自性之外有众生,众生根本就没有离开过自性,虽然显现上有个众生,实际上他本具如来智慧的德相,只要用办法把他唤醒,他就可以彻底觉悟,所以发愿度脱众生。
“自性是佛道,故愿成就”:意思就是你知道自己心的本性就是佛,这是清湛圆明,本来具足无量无边的自性功德,而成佛就是要显露自己的自性佛,因此不在自性之外见到有佛,这自性就是佛。不是把石头这样一个东西修成佛,而是本来自性就是佛,只要开出来就可以。因此,决定要发愿成佛。
所以下面就说到“不见一法,离心别有”,也就是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心跟佛跟众生,并不是分开成三个别别的法,其实都是不二的,根本就见不到离开心另外有一个法。
后一句当中就说到“虚空”,“虚空”就是比喻,它比喻什么呢?是比喻心性广大周遍,一切一切的色法都在虚空当中,没有一个微尘在色法以外。那么我们的心性也是横遍十方、竖穷三际的,一切万法都在真心当中,都是心。这样以虚空之心,发虚空之愿,行虚空之行,证虚空之果,亦无虚空之相可得,这样的发心叫做圆。
知此八种差别,则知审察;知审察,则知去取;知去取,则可发心。(这里说到“审察”,“审察”当中的审就是详细的意思,察就是检查。意思不是马虎草率,仔仔细细地检查自己的心,这叫做审察。然后说“去取”:不好的拿掉,这就是去;好的作为目标修到,叫做取。)
这是讲到三对因果,告诉我们怎么来达到标准的发心。三对就是:第一,以知差别作为因,就有知审察的果;第二,以知审察为因,就有知去取的果;第三,以知去取为因,就可以发心。
意思就是,上面八种差别,每个都能认识它的相貌,那就知道怎么来检查自己。
知道检查自己的心,就会发现哪些是不好的发心,应该去除,哪些是好的发心,应当努力去做到。这样我们自己心里的目标就会很清楚。
知道按照这样去取,不断地修正调整,这就有希望发得到真正的菩提心。不然的话,连八种发心的差别都不知道,怎么来检查自己的心呢?一定不知道怎么检查。连自己的心都不检查,心里怎么会有明确的一种目标?说的不好听,都是糊里糊涂,不知道自己发的是什么心。或许长期都认为菩提心我早就修好了,实际上经不起检查。真正拿正法的明镜对照自己的心相续,可能大多数都是邪的、小的、假的、偏的。所以说,要客观冷静地反省,不能一直自欺,不思改正。
总而言之,我们需要知道,菩提心不只是一次性发,不只在一个阶段发,也不只是口头上发。其实,菩提心当中包含了一切的佛法,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这是大乘的一种精华,就像如心脏一般的无上大法。生生世世要在菩提心上努力,让它辗转地增上,让它彻底圆满。去掉邪的,进步为正的;去掉伪的,进步为真的;去掉小的,进步为大的;去掉偏的,进步为圆的。按照这样,在大乘道上一步步往上升进。菩提心真正成就到最圆满,也就是成佛的时候。
云何审察?谓我所发心,于此八中,为邪为正,为真为伪,为大为小,为偏为圆。
怎么叫做审察呢?就是用心眼向内观察自己的发心是邪的呢,还是正的呢?或者是真呢,是伪呢?或者是大呢,是小呢?是偏呢,是圆呢?这样自己做自己的法官,审察自己的发心到底落在哪一种的心里面,也就知道自己是什么一个状况、什么一种水平。
这样审察对自己的评价很客观、很真实,没有狂妄、没有自视过高、也没有冒充。知道努力的方向,知道在心上改正提高,所以审察也是非常重要。
云何去取?所谓去邪、去伪、去小、去偏,取正、取真、取大、取圆。如此发心,方得名为真正发菩提心也。
怎么叫去取呢?就是如果检察到自己有邪的发心,就把它拿掉,换成正的发心;有伪的发心,也把它拿掉,换成真的发心;有小的发心,也把它拿掉,换成大的发心;有偏的发心,也把它拿掉,换成圆的发心。
这样把不符合菩提心标准的发心都去掉,把符合菩提心标准的相貌都修证到,这样才叫做名符其实真正发菩提心。



二、发心因缘



此菩提心,诸善中王;必有因缘,方得发起。
这个无上菩提心是一切善心中的王,必定有因缘才能够发起,没有殊胜的因缘,永远发不起真正的菩提心。所以,特意这里讲到“菩提心,诸善中王”
首先我们要认识诸善,然后才知道菩提心是诸善中王,诸善就是指无量的世间和出世间的善法。这个“王”,可以解释成“无上”,也就是说最尊贵的意思,也可以解释成“统摄”——统摄一切的意思。无量善法我们可以分成有漏善法和无漏的善法。有漏善法当中,五戒就是人的善,十善是欲界天的善,四禅八定就是上界天的善;无漏善法当中,戒定慧、四谛、十二缘起就是声闻缘觉二乘的善,菩提心就是菩萨和佛的善,这就是诸善当中的王。
为什么是王呢?我们需要知道,因为“因”上是无上,“果”上也是无上,所以叫做王。这个问题我们简单做个抉择,以世俗菩提心来说,菩提心的心量超胜一切,所以是无上的;从时间上来讲,也是无上的,因为时间上无限,是心缘尽未来际而发;从空间上来讲,也是无上的,空间上无限,是遍缘全法界的众生而发;然后从希求上来讲,也是无上的,上是希求断证圆满的佛果,下是给予众生一切暂时和究竟的利乐,最终把每一个众生都安置在佛果位。所以说,不论从哪一个方面都达到了极致,根本不是人天和声闻缘觉的小善可以相比的。这是从因上解释王的内容。
从果上来看,有漏的善法不能解脱分段的生死,声闻缘觉二乘的无漏善能了分段的生死,但是不能了变易的生死。只有菩提心能断二种生死,成就大菩提而断证圆满,所以是最尊贵如王一样的一种善心。
我们想,大乘领域当中无量无边的修行,由什么来统摄呢?就是由菩提心来统摄,下至做一个微乎其微的善行,都由菩提心摄持。所有的就像大海那样无量无边的菩萨行,通通由菩提心来摄持,所以叫做“诸善中王”。
这个无上大菩提心,它是诸善中王,也就是超过一切世间人天、二乘声闻缘觉的善心中的王。既然是这样无上的一个善心,造就它一定要有很特殊的一种因缘,也就是说生长它的土壤是很特别的,确确实实也是这样。为什么呢?因为你以前从来没有在这些因缘上积聚,没有往这些深远、广大的方面好好用过心,所以才不能把自己的心升华成最贤善的一种菩提心。
那么我们现在就要主动进入到造就菩提心的因缘当中去,所以我们需要知道,这也是人生因缘当中最重要的、最有意义的一种因缘,应当发起稀有难得的心,把心投入到这个大冶洪炉当中,锻炼出犹如纯金一样的无上菩提心。
下面进一步讲真正发起菩提心的因缘。


今言因缘,略有十种。
现在说发菩提心的因缘,广说有无量无边,大略地说,可以讲十种。
何等为十?一者、念佛重恩故;二者、念父母恩故;三者、念师长恩故;四者、念施主恩故;五者、念众生恩故;六者、念生死苦故;七者、尊重己灵故;八者、忏悔业障故;九者、求生净土故;十者、为念正法得久住故。
我们需要知道,每一个后面都有“故”字,就是因为这样的道理、这样的因缘而发心。
比如“念佛重恩故”,就是忆念佛陀的重恩。为了报达佛陀的恩德,必须要发菩提心,不发心是难报佛恩的。或者“念生死苦故”,就是由忆念生死苦,以这个因缘,不得不发菩提心。总而言之,发心的因缘就是以十个方面如理思维。这十个因缘我们次第作解释。



1、念佛重恩故,发菩提心。

云何念佛重恩?
怎么来念佛重恩呢?下面就是教给你忆念的一种方法。你就按照这样如理思维,就完全可以生起报佛恩的一种心。
谓我释迦如来,最初发心,为我等故,行菩萨道,经无量劫,备受诸苦。
释迦如来在久远劫前最初发无上的菩提心,就是为了我们的缘故。由此修行六度四摄的菩萨道,经过无量劫,在这个期间,什么样的苦都受遍了。
从这一句思维,我们受佛恩有多久呢?应该一直追溯到佛因地发菩提心的第一刹那。那个时候,佛心中是为了法界一切有情而发了无上的菩提心,当然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佛发愿度化的对象。
从此以后,佛念念观照我们,凡是有一点一滴的善根都回向我们。就是其中回向的每一分善根都对我们有恩德,何况在长劫当中一直不断地回向,恩德更是不可思议。
我们打个比方来讲,比如我们大家现在学了大乘的深广的甘露法,自己也有一点体会,有善根的都回向一切有情,这是初发心的一点回向。那你可以想想,从最初发心到圆满成就正觉之间,佛为我们回向了多少的善根呢?这样需要思维。
为了能早日成佛救度我们,佛从最初发心开始,就精进修行菩萨道,单单是一个布施度,就曾经以不可说不可说的身命行持布施。为了求得佛法教化我们,佛曾经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像这样为了利益我们,佛在无量劫以来行持过种种难行苦行。如果我们再广大地展开来,佛持过多少戒,修过多少安忍,有过多少精进,入过多少三摩地,求证过多少智慧,确确实实是以海为墨也写不尽的。是这样有不可思议、无量无边的恩德。
我造业时,佛则哀怜,方便教化,而我愚痴,不知信受。我堕地狱,佛复悲痛,欲代我苦,而我业重,不能救拔。我生人道,佛以方便,令种善根,世世生生,随逐于我,心无暂舍。
意思就是自己应该这样努力地想:在我颠倒造恶业的时候,佛以大慈大悲心怜愍我,而且用各种各样的善巧方便来教化我,但是我愚痴不知道信受,佛的教言不能纳受在心里面。在我堕落地狱的时候,佛也没有嫌弃我,仍然悲痛,想代我受一切的痛苦,但是我的业障实在太重了,连佛也不能救拔我。我在人道的时候,佛以种种的方便,让我种下善根,佛生生世世一直跟着我,没有一念舍离过。
很多事情,我们不思维就会不知道,又不感念佛的恩德。
佛不是一般的人,佛有千百亿的化身,有任运无间的功德事业,而我们又是轮回了无量世。自从和佛结过缘之后,佛一刹那也没有舍离过我们。在漫长的轮回当中,有时候佛化现成身边的人来帮助我们,有时候佛在梦中显现让我们生信心,有时候在自己生恶念的时候忽然良心发现,这也是佛的加持。而且在做畜生的时候,佛也化成牛马来度我们。
佛是尽虚空遍法界的,就连此时此刻,虽然佛不在面前现化身,但是佛的愿力光明一直在做加持。在漫长的时间里面,佛对我们做过无数的救度。在得度的因缘到来的时候,佛没有一刹那延误。佛能对我们做的加持和帮助,佛都完全做过了。
我们再想想,比如世间的母亲深爱孩子,母亲没有一时不为孩子着想。佛的慈悲一定无数倍超过世间的母亲,经典上也说:佛的大慈心无著无碍,恒时出生而任运自成,增上充溢,遍满一切世间,遍入一切有情之心。这样就可以肯定,佛在生生世世当中没有一刹那不观照我们的,以无上的大慈大悲心一直加持我们、观照我们,这不是佛的大恩大德吗?平常一个人能这样观照,都会感念他的恩情,何况是佛的护念呢,为什么不知道佛有深恩呢?是这样需要如理地思维。
佛在累世以来,使用了一切可以使用的方便,在我们的心识田当中种下善根。佛希望以这些善根让我们开智慧花、结菩提果,这种关怀和期望不知超过世间父母多少倍。应该这样来忆念佛陀的种种不可思议的恩德。
佛初出世,我尚沈沦,今得人身,佛已灭度。何罪而生末法?何福而预出家?何障而不见金身?何幸而躬逢舍利?
在2500多年前,佛陀最初出现在世间,在那时候我还在沉沦。今世我得到了人身,佛已经灭度。是什么罪业让我转生在末法时代呢?然后又是以什么福德而在佛的教法当中出家呢?以什么业障不见释迦佛的金身?又是何等幸运能亲身遇到佛的舍利呢?这是思维佛恩之后,引起自悲、自庆的一种心理。
古德有一颂这样说:“佛出世时我沉沦,我得人身佛灭度,懊恼此生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这也是忆念佛而悲感的一种善心。
我们自己要自庆,怎么自庆呢?就是要这样想:我们名字叫做“释子”,我们穿的就是释迦佛加持过的法衣,现的就是佛的清净幢相,受的就是佛制定的戒律,念诵的就是佛的经典,如理思维的就是佛陀的圣教法义,顶礼的就是佛像,持念的就是佛的心咒和名号,观想的就是佛的相好,忆念的就是佛的功德,弘扬的就是佛陀的教法,求证的都是佛的功德,所走的就是佛因地曾经走过的菩提道路。行遍天下,受人供养,连袈裟的一小片也受到天人的恭敬。这是什么因缘、这是何等福分。佛和我们是小小的因缘吗?佛对我们没有大恩大德吗?这一切就是偶然发生的吗?(需要这样思维观察。这样就会明白,人天一切的恭敬,或者离苦得乐,增长福报、清净业障,方方面面观察,我们和佛有很大的因缘,都是佛的大恩大德加持下才成就的。包括高僧大德、传乘上师,一切佛教徒在心相续当中产生的一切戒定慧所摄的功德,或者弘扬佛法来利益众生的一切一切的根本的来源,全都靠释迦佛而成就的。所以,必须要仔细地观察、深深地思维佛陀的恩德是不可思议的,无量无边的。)
如是思惟,向使不种善根,何以得闻佛法?不闻佛法,焉知常受佛恩?此恩此德,丘山难喻。
按照这样思维,假使过去不种善根,怎么能听闻到佛法呢?假使不听闻佛法,又怎么知道常常蒙受佛恩呢?佛的这种恩德,就是以高山也难以比喻。(意思就是说,佛陀的恩德比山还高、比大海还深、比虚空还大。)
由上面对佛恩的如理思维,就会引起下面的正知见,所以继续说到:
自非发广大心,行菩萨道,建立佛法,救度众生,纵使粉身碎骨,岂能酬答?是为发菩提心第一因缘也。
要不是发广大菩提心,行菩萨道,尽心尽力建立佛法、救度众生,纵然粉身碎骨,又怎么能报答佛恩呢?这样以佛恩为缘,念恩为因,可以引发菩提心。所以说,念佛重恩是发菩提心的第一个因缘。
这里说到“发广大心”:就是发佛所发的心。“行菩萨道”:就是行佛所行的事,就是行持佛因地中所行的佛事。佛的愿望无非就是建立佛法,救度众生。而我们身为佛子,要护持佛的法业,没有佛法的地方要设法弘扬;有佛法的地方要尽心尽力护持。对于苦难的众生,尽自己的能力做帮助,哪怕在众生的相续当中播下一个善根种子,也有责任去做。这样“建立佛法、救度众生”才是善体佛的心愿,让佛彻底欢喜。
那我们想一下:自己所得到的所有佛法和利益,追溯它的根源,一定都是来自本师释迦牟尼佛。佛对我们有这样深重的恩德,如果不发佛心、不行佛事,怎么能报得到佛恩呢?单单是物质上来供养,不发菩提心、不行菩萨道,众生不度、佛法不修持、不弘扬、不建立,怎么能契合佛的本怀而报佛的恩德呢?所以说作为佛弟子要报佛恩,一定要发大心。不然,我们辜负多少佛的恩德,有什么脸面面对释迦佛呢?

在《华严经》当中说:“假使顶戴经尘劫,身为床座遍大千,若不说法度众生,毕竟不能报佛恩。”意思就是说,假如在微尘数的那么多个大劫当中以自己的头顶戴佛陀,把身体遍满三千大千的世界给佛做床座,如果你不说法救度众生,也毕竟报答不了佛陀的恩德。同样在《楞严经》当中阿难尊者发愿说:“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意思就是说,从此以后,把我的菩提心奉献给微尘数的世界,这才叫做报佛恩。)所以我们就知道,忆念佛陀的种种的恩德来发菩提心,这就是发菩提心的第一个因缘。

 第四讲   (今天我们继续讲《劝发菩提心文》正宗分的第二个部分——发心因缘,这个发心的因缘包括十种,现在就讲第二种:)
2、念父母恩发菩提心
这里是念今生父母的恩德,后面的念众生恩,就是念前世一切父母的恩德。而且前后两者的关系就是以念今生的父母恩德作为基础,才能修好念一切众生的恩德。
云何念父母恩?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十月三年,怀胎乳哺,推干去湿,咽苦吐甘
怎么来忆念父母的很多恩德呢?首先,要思维父母生养我们的种种的恩德。
这里说到“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这一句出自《诗经》。这一句的意思就是说,父母生养我多么地辛劳。“哀哀”,就是想起自己来人间带给父母多少辛劳,费尽父母多少的心血,内心很哀伤、很歉疚。两个“哀”字就是表达忆念父母的种种恩德的时候内心很痛、很哀念。
现在很多人给自己过生日,特意要营造一种快乐的气氛。按理来说,自己生日就是母亲苦难的日子,应当在这一天感念母恩,为母亲诵经、修福,做种种报恩的孝行。为什么呢?因为在这一天,母亲为了让我们平安地降生,经受了分娩的剧痛,心里想起母亲生自己的苦难,应该内心哀痛、增进孝思,才是相应佛法的做法。
这里又说到“十月三年,怀胎乳哺”:意思就是说母亲经过十月的怀胎,把我们从没有四肢、没有器官的羯罗蓝孕育为具有人形的胎儿。我们不像其他的动物产下来不久,就能自己独立生存,而是需要在出生后的三年当中都要依靠母亲乳汁的哺育,才能长成身体。通常我们说“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意思就是说我们的身体以及发肤来自于父母。是父母赐给我们做人的机会,这样深的恩德怎么能不报答呢?一定需要报达。
又说到“推干去湿,咽苦吐甘”:意思就是说小时候和母亲一起睡觉,在我们尿床时,母亲总是把我们推向干的地方,自己靠着尿湿的地方一觉到天明。在喂我们饮食的时候,母亲总是先自己品尝,发现食物苦,就咽到自己的腹当中;有甘甜好吃的,总是咀嚼了再吐给我们吃,母亲就是这样无微不至地爱护我们。
总而言之,为了我们,一切的辛苦,母亲都愿意自己代受;同样,一切的利益,母亲都愿意赐给我们。母亲就是这样无私地怜爱我们。
有一首唐诗当中就说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孩子出门,在临行的前夕,慈母手中的线一针针地密密缝着孩子的衣服,她的心里却担心孩子这一出门又不知要多久才能回来。母亲就这样挂念我们,或者说挂念我们的一种心。谁说寸草心能报答三春的暖阳呢?意思就是说,以儿女微薄的孝心,没有办法报答母亲养育的大恩。
才得成人,指望绍继门风,供承祭祀
这就是中国父母的常情。孩子长大成人了,父母指望孩子绍继门风、供承祭祀。
“绍继”就是继承的意思。按照传统的家庭观念,家族需要代代延续,不能中断香火。“门风”意思就是家风、家庭好的风范。孩子长大了,父母指望孩子成家立业,能把一脉香烟延续下去,希望孩子能继承好的门风。
“供承祭祀”:父母养儿育女指望什么呢?就是有生之年,在年老有病的时候,能有儿女在身边照顾,供养承事;百年之后,儿女能每年清明在自己的坟前祭扫,告慰在天之灵。
有一首唐先生的《亲恩歌》这样讲到:
我今未说泪先淋,难报爹娘养育恩。
自是断肠谈不得,断肠谈与众人听。
我还没有开口正式说父母的种种恩德,就止不住地流眼泪。作为一个子女的身份,很难报答父母养育的恩德。虽然一想起父母的种种的恩德,心里就肝肠寸断,悲伤得说不出话来,但是我这断肠人还是给大家讲讲。
惟有怀胎受折磨,百般魔障好难过。
莫言产育无凶吉,生死须臾可奈何。
在母亲怀孕的期间,只有遭受种种的折磨,还有各种各样的魔障好难度过。不要说生产没有什么吉凶祸福,片刻就能失去生命,母亲极有可能因为难产而离开人间。
母亲在怀我们的时候,为了不让我们受损害,她需要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论是吃喝、穿衣服,甚至行走、睡觉等等,都要时时小心注意。比如,母亲睡觉的时候,不敢乱翻身;母亲吃东西的时候,不敢吃过热或者过冷的食物;母亲走路的时候,不敢走快。总而言之,一切的行住坐卧时时要保持有利于胎儿的姿势。母亲在怀孕期间所受的折磨,用语言是难以表达的。
肚里如今痛得慌,叫人为我剪衣裳,
千生万死多难算,只靠神天作主张。
在临产的时候,母亲的肚里痛得很厉害,叫人赶紧剪开衣服。千生万死,很难预料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一切都只有靠老天爷做主了。
母亲遭受难产的痛苦,就像有一千把利刀割截我们身体一样,当时由于生产的剧痛,母亲的心识非常迷惑,分不清楚东西南北,全身都疼痛难忍。
生下儿来血奔心,牙关紧闭眼翻生,
直从剪下胞衣后,再过三朝才是人。
刚刚生下孩子来的时候,母亲血奔心脏,牙关紧闭,两只眼睛向上翻。另外自从剪下胞衣以后,要再过三天才是真正的人。
屎尿时常撒满身,腥臊臭秽不堪闻。
却无半点嫌憎意,洗换频繁极苦辛。
孩子还在婴儿的阶段,大小便不能控制,常常拉屎拉尿,撒在母亲的身上,肮脏臭秽,非常难闻。做母亲的没有半点嫌弃以及生气,在那几年当中,不断地给孩子换洗衣服,非常非常地辛苦。
听得娃儿哭一声,翻身就把手来擎。
想他岁半周年内,一觉何曾睡得成。
一听到娃娃的哭声,正在睡梦中的母亲就翻身醒来,把娃娃抱起来了,哄着他睡觉。那么想一想,在娃娃生下来到满周岁之前的这一年当中,母亲哪里睡过一次好的觉呢?
大雪纷纷腊月天,偎头偎脸抱儿眠,
只因乳是孩儿吃,彻夜开胸在外边。
到了大雪纷纷的寒冬腊月,母亲生怕孩子受凉,就用自己的头和脸紧紧地贴着孩子,抱着孩子睡。想到孩子随时要吃奶,母亲顾不上自己受冷挨冻,一整夜都把胸部露在外边。
听得孩儿出痘疮,登时吓得眼翻黄。
一从放出标来后,尽日何曾吃米汤。
磕个头来上炷香,声声只叫痘娘娘。
若还叫得娘娘应,何怕头穿出脑浆。
母亲听到孩子出痘疮,母亲顿时就吓得两眼都翻黄。自从孩子放出标来之后,整天没喝过半点汤水。为了让孩子得平安,又是磕头又是上香,声声祈求痘娘娘保佑。只要能叫得痘娘娘答应,哪怕头穿了出脑浆也心甘情愿。确实母亲对孩子有这样的一种俱生的爱心。
幸得儿生两岁零,依台傍凳自能行。
只愁跌破头和面,挂肚牵肠不放心。
好不容易,孩子长到了两岁,能够自己扶着桌椅学走路。在那个时候,母亲又担心孩子摔倒,跌破了他的头和脸,常常牵肠挂肚悬着一颗心,是这样的一种爱心就没有办法放下。
生得孩儿性气乖,任他情性使将来。
如何父母偏怜爱,还说乖乖这样乖。
即使生了性情乖戾的孩子,也随他的性子百依百顺。不论孩子是怎么样的,父母都一向看成宝贝一样怜爱,还说“乖乖,这样乖。”
儿今头发已披肩,转眼成人在面前,
痛杀亲心难割舍,不能常在膝头边。
在转眼之间,孩子已经长大成人,而且头发已经披在肩上了。在这个时候,父母想到孩子不能常常在自己身边,舍不得孩子离开,他们的心里是很疼痛的,难割难舍。
虽然挣得少田园,受怕担辛苦万千,
不是为儿还为女,自家吃得几文钱。
虽然种了一些田地果园,挣了一些钱财,这也让父母千辛万苦、担惊受怕。要不是为了儿女成家立业,两个老人自己能吃得了几文钱呢?一切想的、一切做的全都是围绕着自己的儿女成家立业的一个问题。
娘看爹来爹看娘,为何终日脸焦黄?
只因儿女将婚嫁,相对愁眉做一房。
父母两位老人家,为什么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整天脸色焦黄呢?只是因为儿女到了成家的年龄,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父母正发愁怎么来准备婚嫁。他一生当中挂念的就是自己的儿女,再也没有牵挂的一个地方。
寸寸丝丝总是恩,谁能描得半毫真,
蓼莪纵使能描画,只好依稀六七分。
(蓼莪就是指《诗经·小雅·蓼莪》,是《诗经》里的一首诗歌。前面引的“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就是出自《蓼莪》。)
这一颂就讲,像上面所说,这点点滴滴都是父母的恩德,谁能描绘出父母的恩德的半毫呢?即使是《诗经》里善于表达的《蓼莪》,也只是依稀仿佛说个六七分罢了。  
(父母的的确确恩德很大,恩德不可思议的,恩重如山的。所以,我们自己从身口意直接间接精勤地报达父母的恩德。总而言之,我们身口意所作所行都要涉及到报达父母的恩德。也就是说,我们自己身体的一切威仪也应当吻合,要寂静、要调柔,不害父母,而且精进地利益他们、报达他们的恩德;同样,口中所说的每句话也不应该轻视他们、破斥他们、讥讽他们,应当说谛实语言、悦耳之语,让父母欢喜、让父母高兴;我们的心也是同样的,如果饶益父母他们,不应该希求自己得到好处,也不应该以虚伪的调柔、威仪或者吻合语言等等手段让他们将自己看作是一个孝顺的孩子,而应该内心唯一利益父母,报达他们的恩德。而且要发愿:我生生世世不损害父母亲,乃至连一个毛孔也不损害他们,愿我生生世世报达父母的恩德,甚至一刹那也不空耗时间报达父母的恩德,唯一行持饶益他们。)
今我等既已出家,滥称释子,忝号沙门。甘旨不供,祭扫不给。生不能养其口体,死不能导其神灵。于世间则为大损,于出世又无实益,两途既失,重罪难逃
这就是针对出家人写的。这里就是说:我们现在出了家,“滥称释子”:意思就是本来不够做佛弟子的资格,却滥竽充数地自称释子,作为佛弟子需要精进地听闻佛法、思维佛法、修佛法,没有闻思修行,有名无实,这叫做滥称;“号沙门”,这个“”就是不知惭愧的意思,沙门是极为尊贵的称号,通常我们说“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是名为沙门”,戒定慧不修,贪嗔痴不灭,口称沙门,这叫做号。
这一段就说,我们出了家,名称上叫做释子和沙门,没有供养父母美味;父母年老有病,不在身边照顾;父母死的时候,也不回去;父母死后,每年清明不去坟前祭扫。父母在生的时候,没能奉养父母的色身;父母辞世后,又没有修行功德,引导父母的神灵到达安乐的处所。这样的话,在世间有大亏欠,出世间又没有修行成就,不能给予父母实际的利益,两个方面都没有尽本分。我们知道因果不虚,不孝重罪在所难逃。
同样的,窥基大师在《诫勉出家之训》上面就说:“哀哀父,哀哀母,咽苦吐甘大辛苦,就湿回干养育成,要袭门风继先祖。一旦辞亲求剃落,八十九十无依托。若不超凡越圣流,向此因循全大错。”(哀哀父母为了养育我们,吃尽了辛苦,父母总是把苦咽在自己的肚里,把甘甜吐给我们。等我们长大之后,指望能继承家风,光宗耀祖。没有想到,一旦辞别父母剃发出家之后,父母年老孤苦,无依无靠。如果不能精进修道,超越凡夫境界,越过有学道的圣流,而只是庸庸碌碌地因循度日,那么就会造下不孝的大罪。)
(对自己今生的父母、久病的患者等直接以身口意三门尽力做饶益时,会得到不可思议的功德。曾经阿底峡尊者也说过:如对远方的客人、久病的患者、年迈的父母等慈爱行舍,这个是与修空性大悲藏相同的。尤其我们需要知道,父母对儿女特别怜爱、恩重如山。所以说,在父母年迈的时候,如果刺伤他们的感情,这个罪过特别严重。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也曾经为了报达父母的恩德,而前往三十三天为母亲讲经说法。佛在经典上面也说,儿子将父母扛在左右双肩上转绕大地,也难以报达父母之恩,若是父母趣入正法,则能回报恩德。所以说,我们应当经常以自己身口意侍奉父母,想法设法让他们内心趣入正法。这样的话,才算真实报父母的恩德。所以说,当年释迦佛也是这样给我们做的教诫。)
同样的,在《心地观经》上面也说到,世间最高莫过于崇山,而母恩比须弥山还高;世间最重莫过于大地,而母恩比大地还重。又说到:如果善男子、善女人,为了报答母恩,在一劫中每天三时割自己的身肉供养父母,也不能报答一日的恩德。因为一切男女在母胎中饮食母体的血液,以及出胎之后喝过母亲的乳汁总共一百八十斛,母亲获得美味或者好衣服都是首先给自己的孩子,即使孩子愚痴下劣,母亲的爱也没有两样。同样的,在《龙王鼓音颂》上面说:大海、须弥、大地并非我的重担,不知报恩才是我的重担。(所以说,父母的恩德非常非常大,确确实实就是恩重如山的。所以我们尽自己的力量,不论是直接还是间接,自己的身口意做真正报达父母的恩德,而且这个也是从自己的内心深处发出真正的虔诚心来报达恩德,这样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心地观经》又说:“若善男子、善女人,为报母恩,经于一劫,每日三时割自身肉以养父母,而未能报一日之恩。所以者何?一切男女处于胎中,口吮乳根,饮噉母血,及出胎已幼稚之前所饮母乳百八十斛。母得上味,先与其子,珍妙衣服,亦复如是。愚痴鄙陋,情爱无二。”)
如是思惟:惟有百劫千生常行佛道,十方三世普度众生,则不惟一生父母,生生父母,俱蒙拔济;不惟一人父母,人人父母,尽可超升。是为发菩提心第二因缘也
按照这样思维,有什么方法可弥补呢?只有发大乘的菩提心,在百劫千生当中常常行持大乘菩提道,十方三世普度一切众生。而且修行者自己的心里有行愿菩提心,不但今生的父母,生生世世的父母都可以救拔,不但一个人的父母,人人的父母都能超升。就像诸佛成道之后可以普度历劫的父母那样,以大乘菩提心能圆满报答累世父母的种种恩德。这就是发菩提心的第二因缘。
3、念师长恩发菩提心
云何念师长恩?父母虽能生育我身,若无世间师长,则不知礼义;若无出世师长,则不解佛法。不知礼义,则同于异类;不解佛法,则何异俗人?
怎么忆念师长的种种恩德呢?就是时时不能忘记师长教育我的种种恩德。要想到:虽然父母生育了我的色身,但是没有世间师长的教化,那我根本不知道礼义;同样的,没有出世间师长的教化,那我也根本不会明白佛法。这里说到“不知礼义”,也就是说不知道礼节,不知道义气,就和禽兽一样,不明白佛法,(就是说皈依三宝、相信三世因果,这些就根本没有办法通达。),同样的,不知道出离心、不知道菩提心等等,而且没有戒定慧,和世间人有何差别呢?世间人他追求世间八法,你也追求世间八法,并没有高尚之处。
今我等粗知礼义,略解佛法,袈裟被体,戒品沾身,此之重恩,从师长得
现在我们粗粗地知道礼义,略略地明白佛法,并且袈裟披在身上,自己的相续当中有戒体,这是谁赐给我们的呢?这个深重恩德来自于师长。
(确确实实师长的恩德也是很大的、不可思议的,所以我们需要尽心尽力报达这个恩德,也是非常重要的事。尤其是报达出世间师长的恩德是至关重要的。为什么这样讲呢?一切的佛经续部论典当中从来没有宣说过不依止出世间的师长而成佛的例子,我们也没有看到过一个人依靠自己不必要亲近出世间的师长而成就五道十地的种种功德。所以,某一个人修行成功,他相续当中得到五道十地的种种功德,这个来自于出世间的师长,也就是说亲近善知识而真实成就的。假使如果没有亲近出世间的师长,没有依靠他,那么我们解脱和一切佛果都是没有办法成功的,就像无依无靠的盲人迷失在广阔的荒野上一样。所以说,我们得到的不论是学道的还是无学道的五道十地的种种功德,都是依靠出世间的师长而成就的。所以,他的恩德是非常非常大的。)
(通过这些方面,我们自己也要再三地思维出世间师长的种种的恩德。因为出间世的师长,他是具有一切德相的怙主,超凡入圣的一种身份,他就是具有一切德相的上师,所以犹如大船一样,能救渡众生脱离轮回的大海。确实出世间的师长恩德是很大的,让我们脱离生老病死的苦海,就是依靠他而成就的。出世间的师长犹如商主一样,能无误地开示解脱道和佛果的圣道,他给我们开导解脱道、开导菩提的真正的道路。出世间的师长犹如甘露雨一样,能息灭我们的业惑炽燃的烈火。我们每一个修行弟子相续当中息灭贪嗔痴以及种种的罪业,全都是靠上师、全都是靠出世间的师长而能成就的。同样,出世间的师长犹如日月一样,能遣除重重的无明黑暗,显出正法的光明。没有善知识大慈大悲摄受我们,没有善知识开示,没有在善知识面前闻思修佛法,那么我们对佛法一窍不通,我们相续当中根本没有办法出现正法的光明。同样的,出世间的师长犹如大地一样,能容忍弟子忧心恼生以及一切的种种的邪行,并且广泛容纳一切的见行。所以我们做错了还有个忏悔的对境,也是由出世间师长才能成办的。或者就是说,我们种种的邪行、种种的入歧途的,全部依靠出世间的师长才能彻底断除。所以,他的恩德非常大。出世间的师长犹如如意树一样,是利乐今生和来世一切功德的来源。同样的,出师间师长犹如妙瓶一样,成为不可思议善成一切因缘的保护。出世间的师长犹如如意宝一样,是随心所欲、弘法利生等种种的事业大海的源泉。出世间的师长确确实实具有大慈大悲,就像慈母一样,对无边无际的一切众生,没有亲疏,没有爱憎,有大平等慈爱的一种心,对一切众生没有任何偏袒,对无边无际的有情生起广大的大悲心。尤其是对无依无怙的众生,更是迫切悲悯。所以,他的加持力对我们相续得到息灭贪嗔痴、增长戒定慧的功德有直接的帮助。所以说,他的恩德非常非常大。)
(我们每个人都要知道,没有出世间的师长话,不论是在家的居士、还是出家的僧人,一切三乘的菩提道的功德没有办法成办的。甚至现在我们相续当中,确实相信因果或者皈依三宝,得皈依戒,得出家和在家的种种的戒,种种的修行的功德全都是来自于出世间的师长而成办的,所以恩德是不可思议的。)
若求小果,仅能自利;今为大乘,普愿利人,则世出世间二种师长,俱蒙利益。是为发菩提心第三因缘也
如果只求自己一个人解脱,那就只能利益到自己。如果发大乘的菩提心,普愿利益一切众生,那世间和出世间师长都能得到利益。所以我们为了报答师长的恩德,一定要发菩提心。这就是发菩提心的第三种因缘。

[ 本帖最后由 念死无常 于 2009-8-16 13:56 编辑 ]  第五讲   (今天接着讲正宗分的第二部分——发心因缘的第四种:)
4、念施主恩发菩提心
云何念施主恩?谓我等今者,日用所资,并非己有;二时粥饭,四季衣裳,疾病所需,身口所费,此皆出自他力,将为我用
怎么忆念施主恩呢?就是想到我们日常生活所使用的资具,并不是由自己劳动得来的。早、中二时的粥、饭,春夏秋冬四季的衣服,生病医疗、吃穿的费用,样样出自众生的心力,拿来供我使用。
彼则竭力躬耕,尚难糊口;我则安坐受食,犹不称心。(“躬”是亲自的意思。“糊口”是吃粥,比喻生活困难,勉强维持。“犹”是还的意思。“称心”是符合自己的心意。)
他最努力地耕作还难以养家糊口,生活如此艰辛困难,还肯缩减自己的受用来供养我。我则什么也没做,只是安然坐着接受饮食,还不称心地挑三拣四。
彼则纺织不已,犹自艰难;我则安服有余,宁知爱惜?“不已”,就是不停、不休息的意思。“安服”,就是不需要操心,很安然地穿这个衣服。)
她纺纱织布,一年辛苦到头还度日艰辛。我却安心地穿衣服,衣服多有剩余,我哪知道爱惜施主的心血?
《朱子治家格言》说:“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唯艰。”(一碗粥一碗饭都要想到来之不易,里面有多少辛勤的汗水;半条丝半根线常想到劳作的辛苦,不能浪费。人应该知恩报恩,怎么能随便把众生的心血不当一回事呢?)有一首唐诗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在烈日下耕作,汗水滴滴答答地落在禾苗下的泥土里,农民辛勤劳作才种出粮食来,有谁知道盘中的饭粒沾满了农民的汗水。)(这些都是千真万确的。想一下,吃的东西、穿的衣服等等日常生活所用的,全都来自施主们花心血吃苦而得来的。)
彼则荜门蓬户,扰攘终身;我则广宇闲庭,悠游卒岁(“荜门蓬户”,就是用柴用茅草做门,说明住的是很简陋的茅草屋。“扰攘”,就是纷乱。“广宇”,就是很广大的屋子。“闲庭”,就是很安闲、宽敞的庭院。“悠游”,就是悠然自得的样子。“卒岁”,就是从年初到年终,一年到头的意思。)
他住的是破旧的茅草屋,一辈子在紧张、不安的环境里居住。我住的是宽广房屋,庭院闲静宽敞,一年到头悠然自得,事事不用操心。
今天,一家几口经济紧张,买不起好房子,只能住在狭小的房子里,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还肯从自己牙缝里挤出钱来,供养师父。
以彼劳而供我逸,于心安乎?将他利而润己身,于理顺乎?
扪心自问:以他的辛劳供我安逸享受,心里安吗?将他的利养养我的身体,道理上顺吗?
自非悲智双运,福慧二严,檀信沾恩,众生受赐,则粒米寸丝,酬偿有分,恶报难逃。是为发菩提心第四因缘也
如果不是发菩提心悲智双运、福慧二严(以福德和智慧庄严自己的相续),来让施主沾上恩惠,让众生得利益,那业债难逃,连享受一粒米、一寸丝都要加倍偿还,所谓“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我们出家修行,生活所需都是由施主提供的。我们要常常想到施主的恩德,只有发菩提心勤修菩萨道,才对得起施主,否则信施难消,恶报难逃。窥基大师《出家箴》说:“不蚕衣,不田食,织女耕夫污血力,为成道业施将来,道业未成争消得。”(没养蚕而有衣穿,没种田而有饭吃。这是织女、农夫的血汗,为了助你成就道业才送来供养你的,道业不成就,怎么消受呢?)
用世间的比喻来讲,比如贫穷的家庭,父母省吃俭用凑钱供孩子上大学,孩子不努力读书,吃喝玩乐,还嫌父母给的钱少,这在道理上说得通吗?如果是懂事的孩子,想到父母用心血钱来供自己读书,心会不安,会刻苦读书,报答父母恩德。同样,施主供养我们修行,我们要让施主得到真正的利益,才算报答施主的恩德,这样就非发菩提心不可。
5、念众生恩发菩提心
众生的范围极为广泛,包括十方世界里,六道种种生类、形态,四生九有、八难三途,都要平等念恩。
云何念众生恩?谓我与众生,从旷劫来,世世生生,互为父母,彼此有恩。今虽隔世昏迷,互不相识;以理推之,岂无报效?(“报效”,报是报答,效是效力。)
怎么念众生恩呢?要思维:我和众生旷劫以来,生生世世互相做过父、母,互相有恩德。虽然现在经过转世心识昏迷了,彼此不认识,但是以道理推究怎么能不报效呢?
这里的推理,是指我们不只是有这一生,从无始以来已经转生过无数次。每一次转生,都不是自己独立长成的,必定是由父母的生养才得到长大。所以,在无始以来的无量生当中,我们和众生互相作为父母,众生都真实对自己有大恩德。现在经过转世,因为住胎、出胎的苦受太强烈,让自己忘记了前世,彼此见面也互不相识。所以,除了转世而不认识之外,众生实际上对我们有恩德,既然有恩德,怎么能不报答呢?
今之披毛戴角,安知非昔为其子乎?今之蠕动蜎飞,安知不曾为我父乎?(“披毛戴角”,这是指旁生当中的飞禽走兽,旁生身上长毛,头上戴着角,叫披毛戴角。“蠕动”指没有脊椎的爬虫,蜎飞”是指飞虫。)
现在披毛戴角的,怎么知道以前不是它的孩子呢?现在蠕动蜎飞的,怎么知道不是我的父亲呢?有什么理由说这不是亲人呢?
我们没有宿命通,前世的事完全不记得了,但不记得”并不等于不存在。比如,我们无量劫中转世过无数次,虽然我们记不起,但还是存在。
每见幼离父母,长而容貌都忘,何况宿世亲缘,今则张王难记
用人间的比喻来说明。每每见到从小离开了父母,长大了连父母的容貌都忘记了,何况前世的亲缘,现在根本记不起姓张还是姓王。
这是我们应该惭愧的地方,自己作为无明凡夫,障蔽了了知宿命的智慧,把生生世世生养自己的父母忘得一干二净,怎么能以无明为理由而不作报恩呢?(这是没有道理的,应当尽心尽力报达众生的恩德。
有一首古诗说:“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小时候离家出门在外,到年老时返回故里,乡音并没有改变,两鬓却已经斑白,儿童见了不认识,天真地笑问“你从哪里来?”轮回就像这样,转世换了身体的形像,原先的至亲好友变成根本不认识的陌生人。(众生确实很可怜,现在再不能拖了,必须依如法的方式来报达众生的恩德。)
彼其号呼于地狱之下,宛转于饿鬼之中,苦痛谁知?饥虚安诉?我虽不见不闻,彼必求拯求济
这些前世父母辗转变成各种各样的众生相,其实都是自己前世父母的演变,但我们却“举目是亲不识亲”。
现在,他们正在地狱的烈火里焚烧惨叫,在饿鬼界中辗转呻吟,这样的苦痛有谁知道呢?他们的饥饿向谁诉说呢?虽然我们没有见到、听到,但他们一定在急切地求救。既然他们真正是自己有恩的父母,自己是他们的孩子,怎么能在他们无依无靠的时候置之不理只顾自己解脱呢?(这是非常不合理的。虽然按理来讲,确实众生对自己有很大恩德,必须要报。报恩,要彻底放下自己,为利有情发菩提心。真正发了菩提心,才能报达他们的恩德。)
《弟子说》说:“诸亲趣入生死海,现如沉没大水中,易生不识而弃舍,自脱无愧何过此?”(生生世世的父母亲人此时正趣入生死苦海当中,就像被涛天的洪水淹没了一样。以转世不认识为理由而舍弃父母有情,只顾自己解脱,哪里有比这更没有惭愧的人呢?)如果舍弃有恩的母亲,对下等人都不合理,何况是修大乘法的人。这样思维之后,要承担起报恩的重担。
《弟子书》说:“婴儿始产全无能,饮谁慈力授奶酪,依慈多劳此诸母,虽最下等谁乐舍?”(在我们刚刚诞生的时候没有任何能力,是喝了谁以慈爱给予我们的乳汁,才得以在人间存活。曾经凭着母爱千辛万苦把我们养育成人的前世母亲,即使最下等的人,也不愿意舍弃。)“由得谁腹而安住?由谁悲慎而取此?此母烦恼苦无依,最下众生孰乐舍?”(我们漂泊中阴无依无靠的时候,是得到谁的腹部而能安住呢?在我们刚刚落地的时候,是谁慈悲、小心地把我们抱在怀里?现在,这些母亲烦恼、痛苦、无依无靠,即使最下等的众生,谁愿意舍弃母亲,只顾自己解脱呢?)
总而言之,就像宗喀巴大师在《广论》里讲的比喻,自己的母亲失去了正念,心识狂乱、两眼失明,没有人引导,正一颠一跛地走向险恶的悬崖。在这时候,自己的孩子不去救,又能指望谁来救呢?
这里,心识狂乱是指这些前世母亲的内心被烦恼扰乱,自己无法控制而成了狂乱。双目失明是指她们没有慧眼,见不到增上生和决定胜的安乐之道。无人引导是指没有真实善知识的引导。一颠一跛是指每个刹那都造作恶业。走向悬崖就是总的走向生死悬崖,特别走向三恶趣的悬崖。这时候,母亲只有指望孩子来帮她,作为孩子义不容辞应该想方设法解救母亲的苦难。这样思维之后,就要发心把老母有情救出生死,来报答恩德。
非经不能陈此事,非佛不能道此言。彼邪见人,何足以知此?
不是佛经不能够指陈这些事实,不是佛陀不能够说出这些言语。那些邪见人并没有现见往昔宿命的智慧,他们怎么会知道呢?
佛陀现量照见众生无始以来互为亲人,在《梵网经》、《悲华经》、《地藏经》、《阿含经》、《大日经》、《心地观经》等等的经典中,明确揭示了众生互为亲人的事实。我们看了佛经才知道,一切众生都是父母亲人,都对自己有大恩德,需要感恩图报。
比如,佛在《梵网经》当中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
佛在《心地观经》当中也说:“善男子,众生恩者,即无始来,一切众生轮转五道,经百千劫,于多生中互为父母,以互为父母故,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昔生生中有大恩故,犹如现在父母之恩,等无差别。”(所谓众生恩,是指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就在五道里轮转,在百千劫的转世历程当中,多生多世互相作为父母,由互为父母的缘故,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过去生生世世中具有大恩德,和今世父母的恩德同等、没有差异。)
“如是昔恩犹未能报,或因妄业,生诸违顺,以执着故,反为其怨。何以故?无明覆障宿住智明,不了前生曾为父母所可报恩,互为饶益。无饶益者,名为不孝。以是因缘,诸众生类于一切时亦有大恩,实为难报,如是之事,名众生恩。”(按这样看,过去有恩德还没有回报,或者因为业力生起不顺心的事,以执著的缘故,亲人变成了怨家。这是以无明障覆了了知宿命的智慧,不了知前世做过自己的父母,需要报恩,互相饶益。以因果来衡量,不饶益叫做不孝。所以,种种众生任何时候都对自己有大恩德,实在难以报答,这样的事实,叫做众生恩。)
是故菩萨观于蝼蚁,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常思利益,念报其恩。是为发菩提心第五因缘也
(意思就是说,以上以理抉择一切的众生曾经做过自己的父母亲人,所以必须要报达这个恩德。)因此,大乘菩萨把蚂蚁蝼虫都看成是过去的父母、未来的诸佛,菩萨心里常常考虑我要怎样对这些父母作饶益,念念不忘报答他们的恩德。由忆念众生的恩德而发起利益安乐有情的菩提心,就是发菩提心的第五种因缘。
(这个问题我们讲个高僧大德的传记就会知道。)比如,阿底峡尊者听到众生的声音,就想这是母亲的声音,当狗在哀叫时,就想到是母亲在哀叫。
又比如上师如意宝,一生当中极为慈爱众生。每一次,上师见到有人打饿狗等旁生时,上师就会流眼泪说:“这些众生无始以来做过我们的母亲,以恶业力转成旁生,已经这样悲惨可怜,你们还忍心打它们,不如打我吧!”
在大恩上师身边有一只黑山羊,从小就跟在上师身边,形影不离,晚上也一直睡在上师的枕头旁边。上师对它非常慈悲,经常给它传授显密法要,连密法当中最深的《四心滴》、《七宝藏》,也给它念了完整的传承。后来老山羊去世之后转生到香巴拉刹土,再后来生到东方现喜刹土。
像这些大菩萨是真正把一切众生看成自己前世的父母,常常对众生作饶益。再说,一切众生都有如来藏,也就是具有大乘成佛的佛性,平等具足如来的智慧德相,知道这一点之后,就会对一切众生生起恭敬心,像佛那样恭敬。这就是把众生看成未来诸佛。

上师如意宝在《怀业时语》当中说:“三界众生皆为父母亲,当以大慈大悲平等护,勿执自族亲友他怨敌,成苦众生商主我心语。”(三界众生都是我们的父母,应当以大慈大悲平等地爱护,不要执著这是我的亲友,那是怨敌,要成为一切苦难众生的商主,把他们都引导到涅槃彼岸。)


“常思利益,念报其恩”,实际上是心里存着一颗大慈大悲心,对那些缺乏安乐的有情,心里想:怎么能让他得安乐呢?但愿让他得到安乐;我应该想方设法让他遇到安乐。对那些束缚在苦苦、坏苦、行苦当中不得解脱的有情,心里想:怎么能让他脱离这种苦呢?但愿他早日脱离苦恼;我应该想方设法让他脱离痛苦。像这样叫做“常思利益”。


(总而言之,这里所讲的“常思利益”,按大恩上师的金刚句的教言来讲,就是一颗大慈大悲心。大慈怎么修呢?就是要知道对三界六道的一切众生修大慈悲心。所以,修大慈心的对境就是三界的一切众生,并且对他们应当平等地修,也就是说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修大慈心。修大慈心,我们打个比方来讲,比如孩子小的时候被父母哺育,儿子反过来却对父母反抗。在这个时候,父母不顾自己的一切见行,只是想方设法让儿子生活得快乐、幸福、舒适,会有这样的一种心态来对待。同样,我们应当精勤寻求,让那些众生今生和来世安乐,善妙的各种方便。一切众生都希望自己快乐、幸福,唯一追求的便是自己的幸福、快乐,谁也不希望痛苦、哀伤,但是他们却不知道安乐之因——修持清净的十种善法,而行十不善行。因此,所求和所行背道而驰。我们就需要想,这些希求安乐反而受痛苦的所有众生能得到各自所求的快乐、幸福该多好啊!反复地对一切众生没有差别观察有恩德报恩的心、利益的心必须要心里生起,而且我们的身口意都不离开一种慈心引发的行为,也就是说,身口意都是对众生让他们远离痛苦、具足安乐的一种方便。口中之言也好,手中之事也好,或者起心动念都不损害其他的众生,唯一真诚慈爱他们,让他们得到真正的安乐,确确实实就是母亲对孩子有一种不可言说的、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慈爱心来对待,让他们得到真实的安乐和幸福。就那颗心一样的,对一切天下六道的众生有一种真正平等周遍的慈心就叫做真实的慈心,也可以说就是一种常时利益的修法,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个,对一切众生平等需要修大悲心。我们需要知道,大悲心的对境也是天下三界六道的一切众生,平等地要帮助他们,要利益他们。而且,自己的心有一种悲心引发,让他们远离痛苦、救拨他们的心态。所以我们就知道,缘梦里痛苦逼迫的众生,希望他们远离生死的一切痛苦,这样一种救拨的自性就是大悲的体性。这个大悲的体性我们需要思维众生的种种痛苦,或者是造种种的恶业,观察后才知道他们非常可怜。毕竟他们都是做过自己的父母,是对自己有恩德的人。在这个时候,自己的心里会生起报恩心、利他心,而且以大悲心利益他们、饶益他们。所以说,对众生修大悲心,也是非常重要,也是属于这里常时利益的一种修法。需要知道,这个修法就像要接近被杀的罪犯或者屠夫面前马上要被杀掉的旁生一样,需要想,我自己也好,或者我自己今生的父母亲也好,或者其他的六道的众生,都是凡夫众生、业力深重的众生、被无明烦恼束缚的众生,他们现在要么在善趣当中行持杀盗淫妄等等种种的罪业,要么在三恶趣当中感受苦苦等等的果报。所以,想很多方面问题再来培养自己的大悲心。在生生世世当中做过自己的父母亲,现在自己又是成了佛教徒,又是修大乘法,又遇到修菩提心的法门。在这个时候,想到自己的一切的善根、一切的安乐全部贡献给一切的六道众生,让他们时日远离六道生死的苦海,一直唯利他的一颗悲心引发再做利益,这也是成了一种“常时利益”的修法。)但是单单心里想还不够,还要发起增上意乐,就是法界一切父母有情都缺乏安乐、被种种苦难折磨,怎样才能让他们离苦得乐,我应该挺身而出、承担起这个责任,实际来做到给众生成办利乐。再进一步,为了真正实现圆满的利他,发心要成就具有无上智悲力的佛果,这就是通过念众生恩而引发菩提心。


当然,这里的报恩还应该知道,只是给予父母有情轮回的安乐,并不足够。因为三有的安乐都是欺诳、没有实义的,而且在享受的时候增长贪欲等烦恼,造成长夜漂流生死。所以所谓的饶益报恩,从究竟来说,应该把父母有情都安置在解脱和大涅槃的安乐当中。《中观心论》说:“若有于余生,慈敬及恩益,欲报其恩惠,除涅槃何有?”(如果对其他众生慈悲、恭敬、报恩饶益,想报答诸母有情的恩德,除了把他们安立在涅槃当中之外,再没有合理的方式了。)(所以需要知道,报达真正的恩德,从究竟上来说,就是发菩提心,利益他们,让他们彻底了脱生死苦海到彼岸,也就是说获得究竟的佛果才能彻底报恩,会成就功德。)


第六讲  (今天继续讲劝发菩提心文正宗分当中的发心因缘,发心的因缘有十种,现在是讲第六。)
6、念生死苦发菩提心
分五:一、轮回状况;二、念地狱苦;三、念无定苦;四、念人道苦;五、念生死苦。
(1) 轮回状况
云何念生死苦?
怎么叫做忆念生死痛 苦呢?
谓我与众生,从旷劫来,常在生死,未得解脱。
(“旷劫”,“旷”是久远的意思,就是向前看,时间久远见不到边际。“旷劫来”,就是从久远劫以来,从无始劫以来。)
这一句是在讲我们在生死当中系缚的状况。
谁被系缚呢?就是自己和一切凡夫众生,所以说到“谓我与众生”。系缚了多久呢?从无始劫一直系缚到现在,所以“从旷劫来”。系缚的体性如何呢?就是“常在生死,未得解脱”,生了死死了又生,生生死死一直是这样结生相续,没有截断过,所以常在生死,未得解脱。这个“结生相续”就是一种系缚的体性。
我和一切众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一直套在生死的锁链当中不曾解脱。这就是根本的苦。
人间天上,此界他方,出没万端,升沉片刻。俄焉而天,俄焉而人,俄焉而地狱、畜生、饿鬼。(“俄焉”,是“忽而”的意思,表示时间非常短。)
“人间天上,此界他方,出没万端,升沉片刻”:就是描写轮回的状况。从人间到天上,由此界到他方,出出没没到处转生,片刻的功夫就从下界超升到上界,或者从天宫沉入地狱当中。
“俄焉而天,俄焉而人,俄焉而地狱、畜生、饿鬼”:就是忽然间升天,忽然间又做人,忽然间又堕入地狱、畜生、饿鬼。轮回就是这样不断轮转,没有安定可言。所以古德也说到:“钻马腹,入驴胎,刚从帝释殿前过,又向阎君锅里来。”(才钻进马的肚子,又入到驴胎里面。刚才还在帝释天的宫殿前走过,又掉进阎罗王的油锅里去了。)
这个问题如果从刹那来描述,所谓轮回就是虚妄分别,这个分别心时而做人、时而做天、时而缘此、时而缘彼,起起伏伏心绪万端。“善恶才分,升沉立判”,刚刚还在起善念,向上超升,一念恶心又阴沉跌落。就像这样念头不断轮转,始终停不下,这叫做轮回。
(2) 念地狱的痛苦
黑门朝出而暮还,铁窟暂离而又入。(“黑门”是指地狱的门,因为地狱黑暗没有光,所以地狱门叫做黑门。)
早上才受报完毕,从地狱的黑门出来,晚上又回来了。地狱的铁窟才离开不久又钻进去了。
这就像劳改犯屡教不改,监狱屡进屡出,一放出来,就把原先的教训忘得一干二净,继续造地狱的因,受地狱的果。所以佛在《地藏经》上说:“如鱼游网,将是长流,脱入暂出,又复遭网。”
登刀山也,则举体无完肤;攀剑树也,则方寸皆割裂。(“方寸”就是极小的部分。)
这一段就讲地狱众生登上地狱的刀山,在这个时候虚空当中有八百万亿的刀轮,非常巨大,这些刀轮在空中一个个旋转起来,就像雨点一样朝着众生挥过来,一碰到众生的身体,立即头和足就分离,这样砍得身体找不到一点完整的皮肤。
攀上剑树,树上的剑叶都尖端朝下,从各个方向割截众生的身体,全身连方寸都割得裂开。
热铁不除饥,吞之则肝肠尽烂,烊铜难疗渴,饮之则骨肉都糜。
这是讲众生掉在地狱的无极大河当中,被滚沸的灰水煎煮,好不容易出了无极大河,又被狱卒抓到,翻身倒地,面对着天。这时候狱卒过来说:“你现在想什么。”
他说:“我已经没有什么知觉了,我只是非常饥饿,我想吃东西。”
这个时候狱卒就用钳子把罪人的嘴箝开,把烧得通红的热铁丸直接塞进口里,吞进去之后,身体里面的五脏六腑马上就被烧得焦烂。
然后又问他,他说:“我口渴,想喝水。”
狱卒又是箝开口,把烊铜水灌进去,只听到一阵惨叫,烊铜水直接流下食道,身体的骨头和肉都烧得糜烂,是这样一种痛苦的状态。
利锯解之,则断而复续;巧风吹之,则死已还生。
地狱众生躺在火红的铁地上面,狱卒过来用黑绳在他身体上划成四块、八块等等,然后用锋利的锯子把身体锯解。身体锯断之后,以业力的关系,又重新接起来。然后再锯再接,一直要到业报受尽为止。
地狱众生死了之后,一阵巧风吹过来,又会活过来,还要继续不继地受地狱的痛苦。
猛火城中,忍听叫嗥之惨;煎熬盘里,但闻苦痛之声。
在那个烈火熊熊的城里边,惨不忍闻,时时传来一阵阵哭天喊地的惨叫。在那个煎熬的平锅当中,只听到苦痛的声音。
这是讲八热地狱当中的号叫地狱,众生被赶到猛火城当中,才一进去,烈火就腾起来,烧得众生不断号叫。又在烧热地狱当中,罪人被放到一个大平锅上面,就像煎鱼一样,翻过来、转过去地煎熬,是这样的痛苦不继地感受。
冰冻始凝,则状似青莲蕊结;血肉既裂,则身如红藕华开。
在寒地狱当中,冰冻才开始凝结,罪人的形状就像青莲花快要开花的花苞一样。(意思是因为特别寒冷,罪人的身体变成青色,冻得结成一团,就像青莲花欲放的花苞一样。)再冷下去,罪人的血肉开裂成八瓣、十六瓣、一百瓣,皮肤变成大红,就像红莲花绽放一样。
一夜死生,地下每经万遍;一朝苦痛,人间已过百年。
人间的一夜,地狱众生已经经历了一万遍的死生。地狱里一昼夜的苦痛,人间已经过去了百年。
所以经典上也说:“一日一夜,万死万生,求一念间,暂住不得。”和我们人相比,地狱众生受苦惨重亿万倍。他们连一念能安定的时间都得不到,在我们过一天的时候,他们已经受了一万次的生死。
包括在《俱舍论》上也说:人间五十年,四天王天一昼夜;四天王天五百年,是等活地狱一昼夜。相当于人间九百万年。所以,文中的“百年”是泛指词。
频烦狱卒疲劳,谁信阎翁教诫?受时知苦,虽悔恨以何追?脱已还忘,其作业也如故!
在地狱里,一夜之间要过一万次死生,不断地要执行这个刑罚,把狱卒累得疲惫不堪。但是又有谁真把阎罗王的教诫听进去了。受罪果报的时候知道太苦,虽然后悔当初不该造业,但是已经没办法挽回。等到一出地狱门,又忘乎所以,照样肆无忌惮地造恶。所以《地藏经》上说:“然诸众生,脱获罪报,未久之间,又堕恶道。”(众生解脱了罪报,用不了多久,又会造罪业堕落恶道当中。)“自是阎浮众生,结恶习重,旋出旋入。”(南赡部洲众生的恶习气太深重,才出恶道,很快又进去了。)所以我们就想一下,在恶道当中最可怜,痛苦最深重的最难受的就是地狱,而且有八热地狱、八寒地狱等等,这些众生确确实实就是有执著的,有痛苦的,而且痛苦的时候他非常非常悲惨的,非常可怜的状况。我们想一下,做为一个大乘修行人面对这样的众生应该发菩提心来利益他们,如果连这样的众生感受那么严重的痛苦都发不起一刹那的菩提心,或者没有想到他们离苦得乐获得无上正等正觉菩提果,没有一种利他心的话,确确实实相续当中没有办法产生大悲心和无为的菩提心,所以再三地需要忆念地狱中的痛苦,相信因果不会空耗的,这样的话自己发心清净、发菩提心的前提下自己每天所做的善法全部普皆回向,尤其是首先让地狱的众生离苦得乐,这方面一定要发菩提心来精进修法。这样的话直接间接相续当中产生一些大乘修法的功德。这样的话有力量,有一种伟大的心时时刻刻都想利益众生不会自私自利,所以忆念地狱的苦来发菩提心,也是增长大悲心和菩提心的方便。
(3) 念无定苦(忆念不决定的痛苦)
鞭驴出血,谁知吾母之悲?牵豕就屠,焉识乃翁之痛?食其子而不知,文王尚尔;啖其亲而未识,凡类皆然!
皮鞭抽下去,把驴子打得出血,谁知道自己是在打前世的母亲,把母亲打得悲哀痛哭。牵着猪到屠宰场去宰杀,怎么知道自己父亲被尖刀刺入咽喉的痛苦?口里吃着孩子的肉,连文王这样聪明有智慧的人尚且不知道。畜生都是前世亲人的转世,凡夫人都是吃前世的亲人而浑然不知。
“鞭驴出血”:事情发生在南京金耕县一户养驴的人家。这一家在孩子出生三年的时候,母亲就死了。这位母亲生前没有造善业,死后转生到这家作驴。
转眼十六年了。有一天,儿子赶驴、驮着粮食回家。驴年老走得很慢,儿子怒气冲冲用鞭子抽打,驴被打得皮破出血。
驴看着前世的儿子悲哀地痛哭,儿子根本不知道这是前世的母亲。
这天晚上,儿子梦见驴说:“我前世是你母亲,因为偷了你父亲四两银子,所以作驴还债。现在债还清,我的苦也解脱了。今后你驾驴时不能用皮鞭痛打。”
儿子惊醒之后,就把驴养起来,不敢再使用了,是这样的一个故事。所以这里也说到“鞭驴出血,谁知吾母之悲”。
“牵豕就屠”:这是讲以前在浙江黄岩县,有一个屠夫快死的时候,自己割下臀部的肉吃,肉都吃完了还断不了气,又让儿子再割一些肉,这才闭眼死去。
过了三年,这家养了一头肥猪,有两百斤重,准备第二天牵出去杀掉。这家的儿子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猪来对他说:“我是你的父亲,因为前世造了杀业才被罚作猪身。”
儿子一觉醒来,告诉母亲。这样就把猪养起来不杀。假如不是托梦,谁能知道猪是自己的父亲呢?是这样的一个故事。
“食其子而不知,文王尚尔”:周文王原来是西伯侯,修德行、行仁义,人们都归心他。诸侯痛恨商纣王残暴无道,想拥戴文王作天子。
商纣王听说这件事,就把文王囚禁在羑里这个地方。
纣王的大臣对纣王说:“文王是否是圣人,可以检验的。请杀掉他的儿子给他吃,假如他知道是自己儿子的肉,才证明是圣人。”
纣王听从了建议,把文王的儿子杀了,做成美食让文王吃。结果文王吃下去,没什么反应。纣王认为文王连儿子的肉都不知道,一定不是圣人,就这样放了他。
“啖其亲而未识”:唐代有一个韦庆植,生了个女儿,喜欢偷父母的钱,还没有长大就死了,堕落成一只羊。
有一年冬天,韦家请客准备杀家里那只青毛羊。
在请客的前一天晚上,青毛羊托梦给韦夫人说:“我是您死去的女儿。在生时偷了您的钱,所以转羊来还债。明天杀我的时候,请母亲救我一命,千万别杀我。”
夫人醒来,一大早就到羊群里去看,果然见到有一只羊,头和身体毛的颜色,像女儿生前穿的衣服和她戴的玉钗的颜色,就吩咐厨师不要杀。
韦庆植办完工回家,见还没杀羊,很不高兴,叫厨师赶紧杀了做菜。
厨师只好把羊挂在钩子上宰杀。这时候宾客都来了,大家见到钩上悬挂的不是一头羊,是一个小女孩,很像韦家的千金。
不久宴会开席,韦庆植很热情地招呼大家吃,但是没有一个人动筷子。他感到很奇怪,一问客人都说这是一个女孩的肉。
他又去问夫人,夫人把昨天晚上做的梦告诉他。当他知道杀的就是自己的女儿,在这个时候,受了刺激,因为过度悲哀而死去,所以“啖其亲而未识”。
当年恩爱,今作怨家;昔日寇仇,今成骨肉。昔为母而今为妇,旧是翁而新作夫。宿命知之,则可羞可耻;天眼视之,则可笑可怜。
当年的恩爱,今生变成了冤家;昔日的仇敌,现在成了骨肉。过去是母亲,现在作自己的妻子;曾经做过父亲,又转成自己的丈夫。有宿命通的人看来,真是可羞可耻;而且以天眼观察,又觉得可笑、又觉得可怜。
这里有个故事:
有一家富人,夫妻两个生了一个孩子。丈夫死了,这个孩子养到几岁,非常聪明,母亲很疼爱他。
这位母亲不久也去世了,转生到当地另一个富人家作女儿。长大出嫁,刚好嫁给前生的儿子作妻子。
因为前生疼爱儿子的关系,这个爱子的情不断,所以这世来了彼此作恩爱夫妻。不久也生了一个儿子,爱如手掌当中的明珠一般。
有一天,这一家杀鸡想好好吃上一顿,夫妻俩带着孩子围在一张桌子上,拿着杯子对饮,时不时地夹鸡肉给孩子吃。正当他们吃得津津有味的时候,忽然有个出家人从外面直接就进了他家。
这一对夫妻很吃惊,不客气地对出家人说:“你为什么闯入我家,岂有此理!”
出家人回答:“你岂有此理!”
夫妻俩又说:“你怎么说我无理!”
出家人指着丈夫说:“你杀父亲、奸母亲、养冤家有道理吗?”
丈夫听出家人这样无理地毁谤,马上嗔心就起来,叫仆人把这个和尚打出去。
出家人说:“我说的是事实,你为什么打我?你吃的鸡是你前世的父亲,你现前的妻子就是你母亲的转世,你这个儿子是你前世的冤家,长大了必定会杀你。你不相信的话,我可以借给你天眼和宿命通,你亲自看看再说。”
这个丈夫借神通向碗里一看,果然是前世的父亲,身边的妻子是前世的母亲,眼前的儿子是前世的冤家转生来讨债的。
所以确确实实是“宿命知之,可羞可耻;天眼视之,可笑可怜。”这就是荒唐的轮回,轮回的荒唐!是这样来观察确确实实轮回就是这样无尽地来感受很多的痛苦,非常地可怜,要帮助他们,让他们彻底地离苦得乐,获得无上正等觉果位必需要发菩提心才能成就。
 第七讲  今天我们继续讲《劝发菩提心文》,讲这个有十种因缘,其中我们在讲第六个发菩提心的因缘,也就是说忆念生死苦而发菩提心。我们分了五个科判,今天继续讲第四个念人道苦。
(4)念人道苦
粪秽丛中,十月包藏难过;脓血道里,一时倒下可怜。
这里首先说到“粪秽丛中”:就是指在母亲的子宫里,又是脓又是血,非常不干净。“十月包藏难过”:就是十个月住胎要感受各种各样的痛苦,尤其在六根长成的时候,苦受是非常强烈的。母亲喝冷一点的东西,就像冻在冰里面一样;母亲吃热一点的东西,又像被火烧一样;母亲吃得过饱,又就像泰山压顶一样压得难受;母亲饥饿,又像悬在半空当中一样;母亲走的过快的话,就像被大风吹在空中一样。总而言之,包藏在黑暗狭窄臭秽的胎中,是一种极大的痛苦。
后一句就是专门讲出胎的痛苦。说到“脓血道”:就是指母亲的产道。到了临产的时候,以业风的推动胎儿的头自然而然转动向下,从母亲的产道出来。一个几斤重的胎儿要从母亲的骨轮当中挤出来,可想而知,有多大的危险。母亲和孩子就像到鬼门关里走了一趟一样。经过一次大的挣扎,孩子头向下倒着生下来,哇哇哭叫,这叫做“一时倒下可怜”。
少也何知,东西莫辨;长而有识,贪欲便生。须臾而老病相寻,迅速而无常又至。
小的时候什么也不懂,幼稚无知,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楚。长大了开了见识,贪欲的烦恼也随着萌动起来了,正贪恋青春、追求名利、追求美色等等,转眼间衰老和疾病已经找上门来了,很快死无常又降临到身上。
人的一生就像这样,如石火电光般地匆匆走过。(所以,没有了脱生死的话,甚至做一个人也是非常非常痛苦。)
以下就是讲死苦:
风火交煎,神识于中溃乱;精血既竭,皮肉自外干枯。无一毛而不被针钻,有一窍而皆从刀割。龟之将烹,其脱壳也犹易;神之欲谢,其去体也倍难。(这里说到“神之欲谢”,“谢”就是离去的意思。)
到了死亡的时候,身体的风火交煎,神识是迷乱的,没有正常的一种知觉;精血已经枯竭的缘故,皮肉从外面一层一层地干枯。在四大分解的时候,没有一个毛孔不是像被针钻了那样痛,每一个孔窍都是就像被刀割了一样的痛。乌龟在要被油烹的时候,活活地把壳剥下来还容易一些,神识走的时候,要脱开身体比这个还要艰难。(因为太耽著,因为太恐怖,因为太不自在,所以在这个时候还是非常艰难的。
(5)念生死苦
这就是观察整个生死轮回流转的全景。
心无常主,类商贾而处处奔驰;身无定形,似房屋而频频迁徙。(这里说到“心无常主”:就是心没有能定下来的,刹那就跑了。这里说到“商贾”:就是做生意的商人。说到“身无定形”:就是身体也没有固定的一种形态,随着业变出各种各样的身相,就像戏台上的戏子一样。“频频”:就是连续不断的意思。)
这一段总的就是讲到,众生的心识没有一个常住的,就像商人到处奔驰一样,在三界六道里面处处奔驰。身体就像是房屋一样,心识就像是主人一样,随着主人不断地搬迁,换了一个又一个的身体。
大千尘点,难穷往返之身;四海波涛,孰计别离之泪?峨峨积骨,过彼崇山;莽莽横尸,多于大地!(这里说到“大千尘点”,这个“尘点”就是一个个极微尘的点。“峨峨”:就是很高耸的一种相。“莽莽”:就是很密的一种相。)
这一段就是讲了整个轮回流转的全境,一个须弥山、四洲、日月、铁围山,叫做世界;一千个世界称之为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称之为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称之为大千世界。这个大千世界中有多少极微尘呢?集中全世界所有的计算机日日夜夜也计算不清。
我们在三界六道里面来来去去的身体,以一个尘点算一个身体,就算以三千大千世界的尘点来计算也算不完;我们在轮回里和亲人离别的泪水,收集起来超过了四大海;我们每一世扔下的尸体,把这些尸骨一层一层堆起来,堆得比须弥山王还高;把这些尸体一具挨一具地逐个排开,连大地还不够铺。
同样,在《除忧经》上面说:“数于地狱中,所饮诸烊铜,虽大海中水,非有尔许量。生诸犬豕中,所食诸不净,其量极超过,须弥山王量。(在无量生当中,在地狱里喝过的烊铜水,即使大海的水也没有这么大的量。转生在猪狗当中吃过的不净粪,堆积起来的话完全超过了须弥山。)又于生死中,由离诸亲友,所泣诸泪滴,非海能为器。(又在生死轮回当中,因为和亲友离别,流下来的泪水,以海为容器也装不下。)由互相斗诤,积所截头首,如是高耸量,出过梵世间。(因为互相斗争被砍断的头颅,一个个堆积起来的话,高过梵天世界。)为虫极饥虚,所啖诸土粪,于大乳海中,充满极高盛。(做小虫的时候极度饥饿,所吃过的土粪,都能充满整个大海,都要高高地满出来。)”
所以说,无始劫以来,我们在生死轮回当中受苦是无量的。道理就是:以结生相续的缘故,生死无量;以生死无量的缘故,生死中领受的每一类痛苦都要乘以无量。这个时候才知道轮回是无涯的一种苦海,落在生死当中是何等的可悲,也才知道轮回纯粹就是一种苦的本性,在生死当中找安乐是何等的愚痴,也才知道众生“同是天涯沦落人”,要对三界六道有情平等地发大悲心,大乘菩萨的事业唯一就是尽未来际把众生救出生死。
元朝的优昙大师有首诗说:“委骸回视积如山,别泪翻成四海澜。世界到头终有坏,人生弹指有何欢。成男作女经千遍,戴角披毛历万端。不向此生生净土,投胎一错悔时难。”
向使不闻佛语,此事谁见谁闻?未睹佛经,此理焉知焉觉?
假如没有听过佛说这个轮回流转的痛苦,这件事情谁见过谁听过呢?没有看过佛经,这样的道理怎么会明白呢?也就是依靠佛菩萨、祖师大德、传乘上师的教导下,才会知道,才会明白,才会想彻底了脱生死修行这个菩提道。
意思就是凡夫人有业障只能看到眼前的一点点,除此之外整个轮回前前后后相续下来的全过程,以凡夫的眼光不能见到。所以说对凡夫来说,这完全是个盲区。
凡夫人凭自己的力量无法知道什么叫做轮回,什么是流转的缘起,器情万法是按什么规律来出生的、推演的。所以说这就是佛对我们的大恩大德,依靠佛语,我们才能得到真实的了解。
其或依前贪恋,仍旧痴迷;只恐万劫千生,一错百错。
这个“贪恋”就是十二缘起当中的爱取,这就是能引起后面生死的因缘。说到“痴迷”就是把本性是苦的轮回看成是安乐,把毫无实义的生死轮回认为是有实义的。
这里说到“一错百错”,就是一回错了造成一百回的错。“一错”就是一次走错了方向,怎么错了方向呢?就是轮回本来应该出离求解脱,才能脱离,但是自己反过来贪求轮回,这样就掉到生死里面去了。“百错”就是这一个贪念作为因,往后要接连不断地受生死的,就像一旦被水冲走了,把握不住,就会一直不断地往下漂,跟这个一样。所以说,“一错百错”也是这样需要理解。
这一句就是讲,如果仍然和以前一样,贪恋轮回当中的享受,仍然痴迷,只恐怕万劫千生,一错百错。这是重要抉择的关头,确确实实是一失足千古恨,一旦以贪恋陷入生死的漩涡当中,那就不知道何年才能跳出来。(所以说,总体忆念生死的过患,或者说忆念生死的痛苦过程当中,自自然然相续当中会生起一种真实的出离心。尤其是五六十岁左右的这些老人家,经历过很多苦行,他心里非常有数。所以,你一说到生死的种种的痛苦的时候,他就确实是想了脱生死,反正三界六道就是如此。无始以来到现在为止,从来没有得到过真正的安乐,全都是痛苦。现在一切一切的红尘世界的,包括亲朋好友也好,或者是一切一切的轮回的器情的万法,彻底放下来了,彻底看破,一心就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老人家们就这么一个事情,反正轮回的痛苦都知道,痛苦加痛苦没有必要,前一辈子这一辈子都是凡夫感受很多痛苦,下一辈子再继续感受痛苦的话,那就非常可怜。所以放下一切、看破一切红尘世界,一心转向往生净土的一种资粮。这样的话,老人家们也是确实走一种光明路的境界会现前的。所以老人家们必须一心要专注往生的一个资粮上面修法,这个非常非常重要。年轻人一方面还是仍然面对这个轮回的生死痛苦,但是相比之下,分别心很重,烦恼也很多,习气也是根深蒂固的。所以,没有通过佛法闻思修的智慧来打破这个执著的贪念,还是比较危险。真正无畏的出离心,一般年轻人在相续当中非常难以生起的。要么就是完全通达大经大论的要义,看破这个生死轮回的种种的境界,或者说完全了达四谛当中第一个苦谛的本性。否则,说出离心也是口头上,说远离世间八法也是口头禅的一个问题。所以说,这里讲的方方面面一想的时候,确确实实一错百错的问题容易在自己的身上出现,所以一定要改正,一定要忆念生死苦来引发真正的出离心和真正的无畏的大悲心和菩提心,这个非常非常地重要。)
在《华严经》上面也说到:“汝应忆念为诸欲,徒耗诸身前边际,今求菩提具禁戒,由禁于此摧诸欲。”(《华严经》的意思就是,你应当忆念往昔为了五欲,白白浪费此身之前的所有的身体。现在为了求证无上的菩提,要具足禁戒,由禁戒摧伏对生死的爱欲心。)
同样在《中观四百论》上面也说到:“未来无边际,常时为异生,如汝过去世,理应勿复尔。”(如果还贪恋世间轮回,未来还有无边无际的生死,就像你过去世常时做凡夫众生一样,所以理应不要再像过去那样痴迷贪恋。)
中峰禅师老人家也说过:“尘沙劫又尘沙劫,数尽尘沙劫末休,当念只因情未撇,无边生死自羁留。”(尘沙劫数了,还有尘沙劫;数尽了尘沙,生死的劫数还算不完。当念只因为一念没有放下贪恋,把自己扣留在无边的生死轮回当中。)(所以说,从这样的一个角度做真正的如理思维,才知道轮回纯粹就是一个痛苦。所谓的众生就是一个有漏的业惑或者有漏的痛 苦果报的体性,里里外外、上上下下根本没有一个真实安乐的东西,没有个可求的法。所以,诸佛菩萨包括阿罗汉全都了知,轮回一切一切器情万法,在每一个法上面根本不存在一丝一毫的安乐,根本没有个真实可求的东西,所以彻底放下。忆念生死苦的时候,没有这样放下,没有这样忆念轮回的过患,没有这样观察引发菩提心,那永远得不到诸佛菩萨的功德。所以说,这里讲的这些都是非常殊胜的一些教诫劝发菩提心。)
人身难得而易失,良时易往而难追。道路冥冥,别离长久;三途恶报,还自受之。痛不可言,谁当相代?兴言及此,能不寒心?
我们需要知道,人身就像昙花一现那样很不容易得到,又容易马上失去。好的时光也就是因缘具足可以修行的时候,容易一晃就会过去,一旦浪费了,你想再把好的时光追回来,这是追不回来的。人身这一离别,在那个黑暗的轮回路上分别的时候是很长、很久的,三恶趣的恶报还要自己感受,这是苦痛难言的一个事情,谁能代替你呢?说到这里谁能不寒心呢?
是故宜应断生死流,出爱欲海,自他兼济,彼岸同登。旷劫殊勋,在此一举。是为发菩提心第六因缘也。
通过上面的道理,所以说,在这一生就应当截断生死流,超出爱欲海,自己和众生一起救度,同登彼岸。旷劫以来的殊胜功勋,在此一举。(什么是“旷劫殊勋”呢?就是把自他度出生死。旷劫以来一直没有了脱的生死问题,今生把它断了,这就是旷劫的殊勋,是无始劫以来最有实义的一种事情,这叫做决定胜。)以上讲的就是发菩提心的第六种因缘。
古德也说“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时度此身”,这里的“身”就是指五取蕴,度不了这个五取蕴,还有无穷无尽的轮回,所以一定要止息有漏五取蕴。同时,推己及人,观照众生的有漏五取蕴苦,个个都是如此。从这里引发真正的大悲心,进一步发起誓愿荷担救拔一切众生的重担,这叫做增上意乐,由增上意乐推动下,就能发起誓愿成佛的真正的菩提心。所以,念生死苦就是发无上菩提心的殊胜因缘。是这样来需要了知发菩提心的第六个因缘。


7、尊重己灵故发菩提心


云何尊重己灵?
怎么说由尊重己灵而发无上的菩提心呢?
“己灵”:就是自己的性灵,也叫做佛性,也叫做如来藏。它不像土石那样冥顽不灵,是很灵明的一种觉性,所以叫做性灵。这个就是自性住种性、是成佛的本源,所以要很尊重、很爱护。
谛闲大师的讲义解释得很好:尊就是尊崇,重就是郑重。世间人不知道自己的心性是佛,一味向外驰求,自暴自弃。现在这里省庵大师提出“尊重”这两个字,意思就是让人归到一念,不要东奔西驰,不要东想西想,收在一处,一心不乱,此心当下和释迦如来都是平等无二的。所以就是说“尊重己灵”,是这样来需要理解。
谓我现前一心,直下与释迦如来无二无别,云何世尊无量劫来早成正觉,而我等昏迷颠倒,尚做凡夫?又佛世尊则具有无量神通、智慧、功德庄严,而我等则但有无量业系、烦恼、生死缠缚。心性是一,迷悟天渊,静言思之,岂不可耻?
这里首先说到“现前一心”:就是现前这一念心性,不是过去、不是未来、也不是在外面寻找,所以说现前一心。这一念心性,在凡夫不减、在圣者不增,所以“直下和释迦如来无二无别”。
“但有无量业系、烦恼、生死缠缚”:这里“但”字说得好,就是凡夫人只有三种杂染,就是业杂染、烦恼杂染、生杂染。从果上来说,就是生死缠缚,生生死死始终跳不出这个生死轮回的圈,这叫做缠缚;从因上来说,生死的因就是业和烦恼,这个业和烦恼跟绳子一样绑得紧紧的,这就是业系烦恼。这三种叫做业障、烦恼障以及报障。
讲到这里有人会问:“怎么是只有业、烦恼、生死缠缚呢?不是本具和佛有同等的心性吗?”
我们就如理作回答:心性虽然有,但是没有显发,凡夫都是迷乱的一种现相。从现相来说,只有业、烦恼和生死,就这么一种内容。这样了解,完全可以断除疑惑。
总而言之,这一段教我们这样思维:我这现前一念的心性,当下直接就和释迦如来无二无别。为什么世尊无量劫来早已成就正觉,而我一直到现在都还沉迷不醒、颠三倒四?这样思维。而且从显现上来衡量,佛具有无量的神通、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功德庄严,而我们只有无量的业、烦恼和生死的缠缚。静下心来想一下,同样是佛性,一迷一悟,有天和地那样大的差距,怎么不可耻呢?
譬如无价宝珠,没在淤泥,视同瓦砾,不加爱重。
这就像无价的宝珠陷没在淤泥当中,把它看成破砖烂瓦一样,不对它爱惜尊重。(这里说到“无价宝珠”比喻一念心性。“淤泥”比喻烦恼。“瓦砾”比喻八识。)
意思就是,对自己的佛性不知道尊重,反而随着迷乱的因缘,起贪、嗔、痴,造杀、盗、淫,让自己的性灵显现成这样生老病死、烦恼不自在的一个凡夫相。这样甘于沉沦,就是辜负了自己的性灵。
是故宜应以无量善法,对治烦恼。修德有功,则性德方显。
既然知道心中有颗如意宝珠,就要好好爱护把它显发出来。怎么显发呢?就要以无量的善法对治烦恼,在修德有功的时候,自性的功德才能显露出来。
所以,《彻悟禅师语录》当中也说到:“生佛不二,平等共有者,唯此现前离念灵知耳。(众生和佛都是不二的、平等共有的唯独就是现前离念的灵知。)诸佛以随悟净因缘,悟之又悟,净之又净,悟净之极,故其灵知横遍竖穷,广大无外。(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诸佛因为随顺觉悟、清净的因缘,觉悟又觉悟,清净又清净,悟净到了极点,所以灵知横遍十方、竖穷三际,广大无外,遍照一切万法。)众生以随迷染因缘,迷之又迷,染之又染,故其灵知局然促然,介尔微劣也。(众生因为随顺迷乱染污的因缘,迷乱又迷乱,染污又染污,导致灵知狭小短促,微小下劣。)然即此介尔灵知,与诸佛广大灵知,觌体不二,毫发无差,使其得随悟净之缘,业尽情空。则此介尔之灵知,当下转为广大无外之灵知矣。(这里说“介尔”就是微小的意思。整个教证意思就是这样的。然而就是这个微小的灵知和诸佛广大的灵知,本体本来就是无二无别的,没有一丝一毫的差异。假使能随顺觉悟、清净的因缘,把业尽了、把情空了,那么这个微小的灵知,当下转为广大无外的灵知。)
这样我们就知道,一定要多做好事,行无量的善法,以这个清净的缘起,能帮助你显发自性;如果造恶起烦恼,随染污的缘起,就会障蔽你的性灵。所以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而且发无上的大菩提心,以无量善法对治种种的烦恼,在这上面一定要谨慎取舍,而且行广大的善行来让自性显发出来,这才是尊重你的灵性。如果随意造恶,确确实实是把自己的佛性封在五蕴山当中,这是作贱自己。
如珠被濯,悬在高幢,洞达光明,映蔽一切。可谓不孤佛化,不负己灵。是为发菩提心第七因缘也。(这里说到“被濯”,“濯”就是洗涤的意思。)
就像宝珠埋在淤泥里面,应当用方法把它取出来,再以清水洗涤清净,高悬在胜利的幢上面,内外透彻、放大光明,胜伏一切。宝珠有这样的功能,宝珠有这样的特色。一旦有了真正的如意宝珠的话,它就是遣除黑暗带来光明、遣除贫穷带来真正的安乐,而且会成就胜利的不共的功德。“宝珠”比喻心性,“被清洗”比喻以无量善法对治的修德,“洞达光明、映蔽一切”比喻性德显露。这才称得上不辜负佛的教化、不辜负自己的性灵。
这里说到这也是发菩提心的第七因缘,也就是尊重自己的佛性,发起一定要成佛的心。
总而言之,佛在了义的经典当中讲了一切众生都平等具有法界如来藏,听闻之后,我们知道自己的自性现前就是无上的大菩提,因此而发起苦行修道的勇悍心。这就是由尊重自己的佛性、尊重自己的如来藏、尊重自己的性灵而发起现证菩提的心。


8、忏悔业障故发菩提心


云何忏悔业障?
怎么说由忏悔业障的缘故,应当发菩提心呢?
经言犯一吉罗,如四天王寿五百岁堕泥犁中。吉罗小罪,尚获此报,何况重罪,其报难言!(这里说到“吉罗”:就是突吉罗,翻作恶作罪。是犯比丘戒当中最轻的一种罪。这里说到“泥犁”:就是地狱的梵音。)
这是以小罪果报推知重罪的果报。意思就是连最轻的罪报都这样漫长、惨重,何况更重的罪报呢?
这一段就说,经当中说犯一个恶作罪,堕在地狱受苦的时间等于四天王天五百岁,相当于人间九百万年。
由最轻的恶作罪,都要受这样漫长难忍的罪报,何况比这个更严重的犯僧残罪、他胜罪等等的罪业,果报更是让人触目惊心,难以形容。所以说因果可畏,造一点点小的罪就有很大的果报,不能不谨慎。
今我等日用之中,一举一动,恒违戒律;一餐一水,频犯尸罗。一日所犯,亦应无量,何况终身历劫,所起之罪,更不可言矣。(这里说到“尸罗”,就是戒律的梵语。)
这一句就是讲以短时间推知长时间。就是首先观察自己一天造多少犯戒的罪业,就能衡量自己一生乃至多生累劫,造下多少罪业。
就是检查自己:现在我们在日常的行为当中,一举一动常常都违犯戒律,连吃一餐饭、喝一口水都在不断地犯戒。不如法地吃一餐饭也好,喝一口水都在不断地犯戒。我们对戒律尊重得不够,并没有按照戒律的要求认真去做。这样统计下来,短短一天当中就有数不清的犯戒过失,何况一生所造的罪业,更何况无始劫以来所经历的漫长时劫当中所造的种种罪业,更不知道有多少了!
所以说,我们凡夫人就像《普贤行愿品》所说一样,假使罪业有体相的话,尽虚空界是无法容纳的。
且以五戒言之,十人九犯,少露多藏。五戒名为优婆塞戒,尚不具足,何况沙弥、比丘、菩萨等戒,又不必言矣。问其名,则曰我比丘也;问其实,则尚不足为优婆塞也,岂不可愧哉!
这一句就是以粗的戒推知细的戒。就是首先观察自己最粗的戒持得如何,如果粗戒都不够资格,那么微细的戒就可想而知了。
我们不谈很高的戒,单单以最低的最粗分的五戒来说,十个人里面就有九个人犯戒,犯了之后,很少坦白发露、多半都覆藏在心里,让别人不知道。五戒叫优婆塞戒,是居士持的戒,这个都还不具足,何况是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等等,更不必说了。意思就是说,违犯的地方、没有好好发露忏悔的地方,一定是非常非常多的。
问起你是什么身份,都说我是一个比丘。以戒的标准真正衡量,实际连做一个满分优婆塞的资格都不具足,怎么不惭愧呢!
当知佛戒不受则已,受则不可毁犯;不犯则已,犯则终必堕落。
你应当需要知道,佛制的戒律你不受则已,受了就不可以毁犯;你不犯则已,犯了最终决定要堕落恶趣。这是以无欺的因果的规律所决定的,并不以某一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这样衡量下来,我们的业障非常非常严重,每天都犯多少个戒,一生乃至生生世世共犯多少个罪;连五戒都持不圆满,所受的三乘戒又犯多少;一个小小的恶作罪都要感受这样漫长的、惨重的果报,那我们所犯的所有罪业,又要感受多长、多重的果报呢?
所以这样严重的罪业,还不忏悔吗?如果不忏悔,决定要受报。但是以小小的对治法,到哪一天才能忏净呢?所以一定要发无上的菩提心,才能把罪业掀翻,否则是前途很不乐观的。
若非自愍愍他,自伤伤他,身口并切,声泪俱下,普与众生求哀忏悔,则千生万劫恶报难逃。是为发菩提心第八因缘也。
这里说到“自愍愍他,自伤伤他”:就是哀愍自己犯戒,悲伤自己的同时,对所有造罪的众生同病相怜,对他们也哀愍、也悲伤。又说到“身口并切”:就是忏悔的时候,身也恳切、口也恳切。“声泪俱下”:就是一边发露一边哭泣。“普与众生”:就是愿意和一切一切众生一起忏悔,代一切众生做如法的忏悔。
如果不是有很大的追悔心和断相续心,哀愍自他犯戒的罪苦,身口并切、声泪俱下,和一切众生一起求哀忏悔,来摧伏犯戒罪业的种子,那千生万劫的恶报是没有地方可以逃避的。一旦罪业成熟,决定只有泪流满面地下地狱去承受。
所以说,犯戒的罪垢,不发菩提心是难以清净的。必须要发菩提心,借菩提心的威力才能忏除犯戒的种种罪垢。就像《入行论》所说:“菩提心如劫末火,刹那能毁诸重罪。”(这样我们就完全理解菩提心是非常非常殊胜的一个修法,而且自他需要消业障的话,也是发菩提心才能清净的。否则的话,作为一个出家人,受了三乘的戒,每天所犯的戒的过失都是非常严重的。所以不发菩提心的话,大家都知道因果的规律,而且这是无欺的、自作自受的,远离痛苦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我们就知道,发菩提心也是消业障的最殊胜的善巧方便。)

第八讲  今天继续讲劝发菩提心文的正宗分,包括发心的相貌和发心因缘的两个部分,现在讲发心因缘的第九种。

9、求生净土故发菩提心

云何求生净土?
怎么说求生西方净土而发菩提心呢?
谓在此土修行,其进道也难;彼土往生,其成佛也易。易故一生可致,难故累劫未成。
这一句是讲求生西方净土的原因:在娑婆世界修行进步很难,难的缘故,无始以来到现在经历了累劫还没有真实成功。而在西方极乐世界修行成佛很容易,容易的缘故一生就可以成办。所以我们就知道有这样大的差别。
宋代慈云大师比较西方极乐世界和娑婆世界两土修行的难易,归纳了十条:
一、此土有不常值佛苦,彼土但受花开见佛、常得亲近之乐。(在娑婆世界有不能常遇佛陀的苦恼,在西方极乐世界但受花开见佛,时时都能亲近佛陀的安乐。)
二、此土有不闻说法苦,彼土但受水鸟树木、皆宣妙法之乐。(在娑婆世界有不能听闻说法的苦恼,而在西方净土连水鸟树木都宣演妙法,享受时时听闻妙法的安乐。)
三、此土有恶友牵缠苦,彼土但受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之乐。(在娑婆世界有各种恶友牵缠的苦恼,而在西方净土,都是和诸上善人在一处聚会,享受和诸上善人聚会一处的安乐。)
四、此土有群魔恼乱苦,彼土但受诸佛护念、远离魔事之乐。(在娑婆世界有各种内外群魔恼乱的苦恼,而在西方净土受到诸佛护念远离一切魔事,享受这样安宁的快乐。)
五、此土有轮回不息苦,彼土但受横截生死、永脱轮回之乐。(在娑婆世界有漏五取蕴没有止息,就有不断轮回生死的苦恼,而在西方净土莲花化生不受生死,永远脱离轮回。)
六、此土有难免三途苦,彼土但受恶道永离、名且不闻之乐。(在娑婆世界有难免堕落三恶趣的苦恼,而在西方净土永离恶道,连恶道的名称都听不到,享受这样没有恶趣怖畏的安乐。)
七、此土有尘缘障道苦,彼土但受受用自然、不俟经营之乐。(在娑婆世界处在世间有尘缘障道的苦恼,在西方净土一切一切受用自然,不必要费力经营,没有任何生活负担。)
八、此土有寿命短促苦,彼土但受寿与佛同、更无限量之乐。(在娑婆世界人寿不满一百年,有寿命短促的苦恼,而在西方净土和佛一样寿命没有限量,享受寿命无量的安乐。)
九、此土有修行退失苦,彼土但有入正定聚、永无退转之乐。(在娑婆世界有修行退失的苦恼,而在西方净土入正定聚、修行永远不退转。)
十、此土有佛道难成苦,彼土但有一生行满、所作成办之乐。(在娑婆世界有佛道难以成就的苦恼,而在西方净土一生就能圆满修行,所作都能成办。)
(上师云:这以上就讲了十条,这十条就描述了极乐世界和娑婆世界确确实实有很大的差别,在娑婆世界修行没有进步,在极乐世界修行确实很爱容易成功。我们就明白在娑婆世界修行的顺缘不具足,或者违缘特别多,而在西方极乐世界没有障碍,没有违缘,修行都是顺顺利利能够成办的。)
同时需要知道,净土修行没有内外障碍,烦恼毕竟不起。它的理由就是:在《瑜伽师地论》当中讲烦恼生起有六种因缘,就是:一、烦恼随眠(烦恼的种子);二、引生烦恼的对境;三、猥杂;四、言论;五、串习;六、非理作意。凡夫带业往生,烦恼种子并没有断,但在西方净土没有生烦恼的对境,包括水鸟树木宣演法音,六尘清净都能引生善心,佛光照触身心柔软,增益菩提心,所以没有生贪嗔痴的对境;在加上导师是阿弥陀佛,眷属是清净大海众菩萨、多有一生补处菩萨,时时听闻佛法忆念正道,所以没有恶友的猥杂和邪师的言论;串习大乘甚深广大的妙法,不可能作非理作意,所以没有烦恼的串习和非理作意。这样以圣教量和正理观察就能决定,在西方净土使烦恼现行的因缘,一微尘许也没有,所以烦恼不会现行。
一生西方净土以佛力加持,莲花化生,永远解脱了有漏五取蕴的苦器。通常我们就说“今生不向此身度,更待何生度此身”。这个身就是指有漏五取蕴,息灭五取蕴才能真实解脱,怎么来息灭呢?一生西方莲花化生,得到清净之身修行上只有进步没有退失的,又是寿命无量,当然就是一生成就。
龙树菩萨在《十住毗婆沙论》当中说:“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菩萨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进,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佛法有无量的门径,就像世间道路有难行和易行的差别一样。走陆地的道路步行就辛苦,以水路乘船就安乐。大乘菩萨道也是如此,也有法门勤行精进,也有以信心为方便,容易修行而快速到达不退转的。)在佛法当中,以信愿往生西方净土登不退地,就是属于易行道。是这样需要了知娑婆世界修行没有进步,在西方净土方面来地来讲,确确实实能够成就,因为它的道是易行道。
是以往圣前贤,人人趣向;千经万论,处处指归。末世修行,无越于此。
以这个原因,以往的菩萨祖师大德居士,人人都趣向西方净土。千经万论,处处指归就是这个净土法门。尤其是在末法时代修行,没有比往生净土之法更紧要、更应机的。确确实实净土法门是最精要的,最应机的一个法门。
首先看“往圣前贤,人人趣向”。圣者菩萨方面讲,文殊菩萨愿往生偈:“愿我命终时,灭除诸障碍,面见弥陀佛,往生安乐刹。”在《普贤行愿品》当中普贤菩萨有同样的发愿文:“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当中开示最殊胜方便时也说到:“专意念佛,即得往生,终无有退。”佛在《楞伽经》当中告诉大慧菩萨:“大名德比丘,厥号为龙树,得初欢喜地,往生安乐国。”(有大名称、有大功德的比丘,名号是龙树,他在证得大乘初地欢喜地之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世亲菩萨造《往生论》发愿往生,论中一开始就说:“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在末尾当中也说到:“我作论说偈,愿见弥陀佛,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所以,世亲菩萨也是发愿和众生一道往生西方净土,见阿弥陀佛。这以上就讲到是以往圣前贤,人人趣向的内容。
这个问题以汉地各宗祖师来说明一下:
晋朝慧远大师了悟摩诃般若的深旨,号称东方护法菩萨,他老人家六时都是念佛,在十一年当中三次目睹圣像。
其中最后一次就是刚起定时候,见到阿弥陀佛身相遍满虚空,在圆光当中有许许多多化身佛,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在两边站立,而且见到水流光明,分十四支,上下回流,演说苦空无常无我的法音。
佛告诉他:我以本愿力的缘故来安慰你,你在七天之后往生我的佛国。到了这一天,慧远大师果然端坐往生。
天台宗智者大师,在他母亲怀孕时梦见有五彩的烟云萦绕怀抱。等到智者大师诞生时候,房间里洞然一片光明。
智者大师他老人家生时眼睛有双重瞳孔,睡觉的时候一定双手合掌,端坐时一定面向西方。大师再长大一些时,见佛像就礼拜,遇到僧人就恭敬。
十八岁出家诵《法华经》,兼通律藏,因为他天性喜爱禅悦,就到光州大苏山拜见慧思禅师。
禅师一见面就说:昔日我们同在灵山会上听受《法华》,宿缘牵引,今天又来相聚。当时给他指示普贤道场,宣说四安乐行。
智者大师在这个山上修习法华三昧,才到第三天晚上,念诵到《药王菩萨本事品》“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的时候,身心豁然,寂然入定,通达真相。从此创立一家教观,成为万代宗祖。曾经撰造《净土十疑论》、注疏《十六观经》极谈净土法门。
大师化缘已毕,就到石城寺,对弟子们说:我要在这里往生。叫人施设床座朝向西方,专称阿弥陀佛、般若观音。又叫人多燃香火,唱念《无量寿经》和《观经》的经题,然后赞叹说:“四十八愿,庄严净土。花池宝树,易往无人。火车相现,一念改悔者,尚得往生。况戒慧熏修,圣行道力,功不唐捐。”(阿弥陀佛以四十八大愿庄严西方净土。西方花池宝树的殊胜境界,具缚的凡夫容易去,却没有人去。地狱的火车相显现时一念真诚改悔还能够往生,何况以戒律智慧熏修的道力,必定功不唐捐,不可能空耗。)大师又说:“我的师友现在跟随观世音和大势至菩萨都来迎接我。”
说完端坐,像入定一样安祥往生。
唐代百丈大师是马祖禅师的传道嫡子,天下丛林共同宗仰。他所制定的祈祷病僧、化送亡僧,都归向净土。
比如百丈禅师为病僧制定的念诵仪轨上说:“集众同声,举扬一偈,称赞阿弥陀佛。再同声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或百声、或千声。最后回向伏愿说诸缘未尽,早遂轻安。大命难逃,径归安养。”(意思是,如果这一生的因缘还没有尽,那就尽早身体康复。如果死缘已经到了大命难逃,那就直接归于西方净土。)从这些句子来说,都是指归净土。再看丛林出家人去世,津送亡僧的时候,大众念诵回向伏愿说:“神超净域,业谢尘劳。莲开上品之花,佛授一生之记。”(意思是心识超升清净佛国,远离尘劳苦恼。上品莲花开敷,得到往生的最高成就;花开见佛,得蒙阿弥陀佛一生成佛的殊胜授记。)看这个祈愿的文句,也明显是指归西方净土。至于在荼毗的时候,其它也不作,只是规定维那师引声高唱“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这样十唱,大众跟着念十声。念完之后,再回向说:“上来称扬十念,资助往生。”这不也是明显指归西方净土吗?从唐代百丈禅师制定清规之后,到现在一千多年,汉地丛林都是依照这个规矩来津送亡僧。所以,有人也以这个根据说:“合五家的宗派,尽天下的禅僧,没有一个不归向净土。”这也是有根据的,说得非常正确。
唐代清凉国师绍继华严祖位,世称文殊菩萨的化身,他指示阿弥陀佛即是卢舍那佛,同时注疏《观经》,弘扬净土法门。
宋代永明禅师参天台的韶国师发明心要。曾经在国清寺修法华忏,在禅观当中直接见到观世音菩萨用甘露灌入他口中,从此得到无碍辩才。
他因为宿愿没有决定,亲自登上智者禅院,作了两个阄,其中一个阄上面写了“一心禅定”,另一个阄上面写了“万行庄严净土”。精诚一心地祈祷,结果七次都拈到净土阄。以这个因缘,也就是以这个缘起从此一心修持净业。平时他老人家每天要作一百零八种佛事,夜晚到别的山峰上行道念佛,附近的人时常听到海螺天乐的妙音。他一生总共诵《法华经》一万三千部,时常给大众授菩萨戒,施食鬼神,买放生命,这些功德全都回向西方净土。而且曾经撰著《万善同归集》,在集当中指归净土处最为切要,又作《四料简》特别赞叹净土法门。
大师七十二岁的某一天,早上起来焚香告诉大众之后,结跏趺坐化去。后来有一位来自临川的出家人,经年右绕永明大师的遗塔。别人问他这是什么缘故,他说:我生病到了冥府,见到阎王殿的左边供奉了一幅僧像,阎王精勤地对像礼拜。我私下询问,得知这是杭州永明延寿禅师,已经往生西方上上品。阎王敬重禅师的道德,所以供奉画像殷勤礼敬。
宋代圆照宗本禅师,他出家之后参天衣怀禅师开悟。平时他是密修净土。当时有一位法师神游净土,见到一处庄严殊丽的宫殿,佛国的人告诉他:这是等圆照禅师来。
还有一位大德到了慧林寺,就向圆照禅师顶礼供养。问他是什么缘故,他说:我在定中见到金莲花,有人说这是等待慧林寺的圆照禅师。
禅师晚年住在苏州灵岩寺。在他即将圆寂的时候,沐浴更衣,弟子都围绕在旁边,请禅师留一首偈。
禅师说:我平常都懒得作偈,今天作什么偈子。平常我要躺下就躺下,今天也不必特地来端坐。说完拿笔交待好后事之后,笔一扔就走了,好像熟睡的样子。
中峰禅师,得法高峰老人,学者尊仰如泰山北斗,他说:“禅者,净土之禅。净土者,禅之净土。”写有一百首《怀净土诗》,劝人念佛。
以上介绍了汉地祖师归向净土的事迹,其他修净土的尊宿和法师、律师不计其数。
另外从藏传佛教再看,很多藏传的高僧大德也是圆寂的时候都示现往生极乐世界,也是很多很多的。
“千经万论处处指归”:释迦牟尼佛演说《华严经》、《宝积经》、《无量寿经》、《十六观经》、《阿弥陀经》、《文殊问般若经》、《法华经》、《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等等,都是归宿西方净土。龙猛菩萨造《大智度论》和《十住毗婆沙论》、马鸣菩萨造《大乘起信论》、世亲菩萨造《往生论》等等,也无不崇尚西方净土。
这以上就讲了往生西方净土是易行道的缘故,往前贤人人趋向,千经万论处处指归。尤其是在末法时代修行,对普遍大众来说,这个净土法门最简易最方便,最契合时机。
下面再看,怎么来达到往生呢?
然经称少善不生,多福乃致。言多福,则莫若执持名号;言多善,则莫若发广大心。是以暂持圣号,胜于布施百年;一发大心,超过修行历劫。
然而在《阿弥陀经》当中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所以“少善根不生净土,多福德乃能成办”。说到多福德,最好就是执持名号;说到多善根,最好就是发广大心也就是发无上的菩提心。因此,这里讲两个要点,一、暂时执持圣号已经超胜布施一百年的福德;二、发起菩提心就超过修行历劫的善根。
再进一步首先以圣言讲解“多福莫若执持名号,所以暂持圣号,超胜布施百年。”全知麦彭仁波切在《随念三宝经的注释》当中说:“如来名号是无量福德无穷无尽的源泉,以法性、缘起、大愿、三摩地、善根不可思议的力量,成就诸佛名号,在世间显然是利乐根本。”
《游心安乐集》当中说:“诸佛名号,总万德成。但能一念念佛名者,即一念中,总念万德。”(诸佛的名号是由万德成就的,所以只要能够一念持念佛的万德洪名,就是在一念当中总的忆念佛的万德。)
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当中多次讲到这个“以名召德”的重要意义。比如讲到:“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令信愿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所摄的无量大愿作为众生多善根的因,以如海的六度万行作为众生多福德之缘。阿弥陀佛经过历劫修行,成佛之后,由大愿大行成就了阿弥陀佛这个就像如意宝珠一样的名号,因此让信愿持名的众生,每一念每一念都成就如是如是的功德。)
在《弥陀要解》上又说:“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议,故名号亦不可思议,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故使散称为佛种,执持登不退也。”(以名号召来万德,佛功德不可思议的缘故,佛的名号也就不可思议;佛名号功德不可思议的缘故,即使散乱念佛也是成佛种子,如果能以信愿执持,那就可以直接登上不退地。)
佛在经当中还讲到,至心称念阿弥陀佛名号,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正是因为阿弥陀佛以万德成就了名号,而持名能够召来佛的万德,“全摄佛功德成为自功德”,而且这是成佛之因,可以直接登不退地,所以执持圣号远远超过一般布施的世间福德。
佛在经上这样说:“若人执持佛名号,心中具信不弃舍,善胜日日供诸佛,满十方刹恒沙宝。”(如果执持佛的名号,并且心里有信心不舍弃,比起每天以充满十方世界的恒河沙数的七宝供养诸佛,这个持名的善根还要殊胜。)
在《涅槃经》当中说到:假使一个月常常以衣食供养恭敬一切众生,不如有人一念念佛所得功德的十六分之一。
以上讲了以信愿持名就能积累广大福德。
为什么说积累多善根莫若发广大菩提心?又想:发菩提心到底有多大的善根呢?以下我们根据佛菩萨的经论来说:
在《勇授问经》上说:“菩提心福德,假设若有色,遍满虚空界,福尤过于彼。若人以诸宝,遍满恒沙数,诸佛刹土中,供养世间依。若有敬合掌,心敬礼菩提,此供最殊胜,此福无边际。”(如果菩提心的大乘菩萨的福德有形相的话,连虚空作容器也容纳不下。如果有人以七宝充满恒河沙数的佛刹供养佛,又有人双手合掌敬礼无上的大菩提,后者这个供养是最殊胜的,这个福德是无边际的。)
在《般若经》上说:“若菩萨但舍财宝七珍,不发心成佛救度一切众生。虽经恒河沙劫,得福犹少。”经中又说:“若菩萨布施时能回向无上菩提,救度十方一切。虽少行施,获福无量。”(《般若经》当中说:如果大乘菩萨只是施舍七宝珍财,而不发心成佛救度众生,那么即使经过恒河沙数的大劫行持财布施,所得的福德还是不算多。但是如果大乘菩萨布施的时候能回向无上的大菩提,救度十方一切众生,即使作少许布施,也能获得无量福德。)
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上说:“若仅思疗愈,有情诸头疾,具此饶益心,获福无穷尽。况欲除有情,无量不安乐,乃至欲成就,有情无量德。”(《入行论》当中说:仅仅是心里想:要治疗一切有情头疼的病,有这样的饶益心,都能得到无穷无尽的福德。何况是发大心想遣除一切有情无量的苦恼,以及想成就有情无量的功德。善根更是比虚空还广大。)“其余善行如芭蕉,果实生已终枯槁,菩提心树恒生果,非仅不尽反增茂。”(没有菩提心所摄持其余的善行就像芭蕉树一样,出生一次果实之后就会穷尽,发菩提心的善根恒时不会穷尽,而且不断增长。)
以上讲了“多善根莫若发广大心”,正是这个缘故,最初才发起无上大菩提心就已经超过了声闻缘觉行者和世间人修行历劫的善根。这个问题讲一个真实可靠的公案就会明白。
在《大智度论》当中说:过去有一个证得六种神通的阿罗汉,带了一个小沙弥跟在他后面给他背着装衣钵的行囊。
小沙弥心里想:我应当精勤地求证无上的佛果。
阿罗汉马上把他的行囊取过来自己背。
过了不久沙弥又想:佛道那么久远,难以成就,不如自己求证声闻果,早一点得解脱。
阿罗汉又把行囊背在他肩上,让他在后面跟着。
这样反复再三。小沙弥说:老和尚你是不是有点颠三倒四,为什么让我一下在前面一下在后面。”
阿罗汉说:“我不是老糊涂,前面你发心求证无上佛果,是菩萨中人,地位比我高,所以我应当自己背行囊,跟在你后面。后来你又忽然希求小乘声闻果,不再发度化众生的心,比我的地位低,当然应当跟在我后面为我背行囊。
沙弥听了大吃一惊,从此志向坚定,精勤地求证无上的佛果。
在这个公案当中小沙弥只是发心,还谈不上修证,但是已经超过了具足了六种神通的阿罗汉,原因就是他的相续里已经发了愿菩提心,这是成佛的种子,就像太子刚生下来虽然还在襁褓当中,但他是未来国王的种性,所以连功勋卓著的老臣都要向他恭敬礼拜。
在《菩提心论》当中说:“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诸佛功德法故。若修证出现,则为一切导师。若归本则是密严土。不起于座,能成一切佛事。”(大乘菩提心能含藏一切诸佛功德法的缘故,如果修证出现,则成为一切众生的导师。如果归于本,则是密严刹土。不起座能成办一切佛陀身口意的事业。)又赞叹菩提心说:“若人求佛慧,通达菩提心,父母所生身,速证大觉位。”(如果有人求证佛智慧,通达菩提心,那么以父母所生的身体就能快速证得大觉佛位。)
盖念佛本期作佛,大心不发,则虽念奚为?发心原为修行,净土不生,则虽发易退。
总的来说念佛本来是期望作佛,如果不发菩提心,你念佛是为什么呢?(意思是,菩提心是成佛的种子,不发菩提心等于没有种子,没有因就不能得果,所以说“虽念何为”。)发菩提心原本是为了修习六度万行,但是如果不往生净土,那虽然发了心,但中途容易退。
总的这一句讲了两层意思:第一、念佛必须发心,不然不发菩提心就没有成佛的种子以及没有成就净土的种子,这样就不可能有果。第二、发心必须往生,不往生容易退转,不能究竟。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主要原因是凡夫没有得到无生忍力,在苦海当中救度众生,很没有保障。所以要依仗佛力住持,首先往生净土成就无生忍,就像婴儿不能离开母亲,弱小的雏鸟首先要依靠枝头一样。所以世亲菩萨在《往生论》当中说:“欲游戏地狱门者,必生彼土,得无生忍已,还入生死,救苦众生。”(有志想在地狱当中游戏的人,必须要往生西方净土,往生之后得到无生法忍,再回入生死当中救度苦难众生。)
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当中说:“无量寿经三辈往生中,虽行有优劣,莫不皆发无上菩提之心。(在《无量寿经》的三辈往生当中,虽然净业行者在行持方面有优劣的差别,但是没有不发无上菩提心的。)此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即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心。(这个无上菩提心,就是愿作佛的心,这样就简别不是想求小乘阿罗汉果的心,也不是求人天福报的心。再说,愿作佛心就是度化众生的清净心,成佛是为了什么呢?就是要度众生。再看,度众生心,就是摄取众生生到佛国的心。这就是说,一般的众生没有成就之前,就像小鸟刚飞不能离开树枝一样。所以度化众生,就是把众生摄取到有佛的国土,让他们有依靠处。)是故愿生彼安乐净土者,要发无上菩提心也。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但闻彼国土受乐无间,为乐故愿生,亦当不得往生也。(通过上面的根据,所以,有愿要生极乐世界的人,要发无上菩提心。如果不发无上大菩提心,只是听到西方净土恒时享乐安乐,为了享乐而愿往生,这样也不得往生,所以,一定要发菩提心,这样才和佛果相应,才和阿弥陀佛摄取众生成佛的大愿相应,才和净土相应。为了往生净土,要发无上的菩提心。)”
唐代朝鲜国的元晓大师在《宗要》当中说:“此心果报虽在菩提,而其花报,在于净土。所以然者,菩提心量,广大无边,长远无限,故能感得广大无际依报净土,长远无量正报寿命。除菩提心,无能当此。”(无上菩提心的果报虽然是在佛果菩提,它的花报是在净土。什么缘故呢?因为菩提心的心量广大无边限,长远没有限量,因和果相应,所以会感得广大无边际的依报净土,长远无限量的正报寿量。除了大乘菩提心之外,没有其它法能够充当广大无际的净土和长远无量寿命的正因。)确确实实是这样的,这样我们就明白发无上的菩提心就是善根当中最殊胜,最广大的,最圆满的一种修法,所以,论当中说到“多善根莫若发广大心”。
是则下菩提种,耕以念佛之犁,道果自然增长;乘大愿船,入于净土之海,西方决定往生。是为发菩提心第九因缘也。
通过上面的根据,因此,首先要发菩提心播下菩提种子,有了种子之后,再以念佛的犁精勤耕耘,这样有种子有助缘,无上菩提的道果自然而然会增长。乘着阿弥陀佛的大愿船,入到净土的大海,一定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发菩提心的第九因缘。
我们的眼光要看得长远一点,不仅仅为了这一生往生西方净土要发无上的菩提心,而且为了往生之后,能够快速实现证得无生法忍力、分身无量世界普度众生这个极深远、极广大的目的,我们也一定要先发菩提心作为正因。首先要注重因地,因大果就大,因圆满果就圆满,因强果就能速证。所以现在为了往生净土发起菩提心,将来一生西方就能成满无尽的大愿。
以这个原因,以普贤行愿回向净土极为关键。这是成就净土的极重要的因,由此得到的成就也是不可思议。
《普贤行愿品》当中讲,以普贤大愿王的引导,行者命终一刹那当中,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到净土之后,就见到阿弥陀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等等。这位行者见到自己在莲花当中出生,得到佛的授记,在这之后经过无数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普遍到十方不可说不可说的世界,以智慧力随众生的意乐作种种的利益。不久在菩提道场降伏魔军成就无上大菩提,转妙法-轮,能够让佛刹极微尘数世界的众生发菩提心,随顺他们的根性教化成熟,乃至穷尽未来如海的大劫,广能利益一切众生。
从果知因,为果修因,为了得到往生净土的最大成就,现在必须发无上菩提心、必须发普贤大愿。

  第九讲
10、令正法久住故发菩提心

云何令正法久住?

怎么是令正法久住发菩提心呢?这要思考佛法住世的状况和佛法对于世间的利益,不忍心圣教衰残,为了护持佛法才发起誓愿成佛的菩提心。
在《瑜伽师地论·菩萨地》当中讲了发心的四种缘,其中一个因缘,就是不忍圣教衰微。也就是大乘菩萨深切地认识到如果圣教不灭,就能让无量众生脱离大苦难,为了让正法久住,自己发心要求证佛的智慧,让正法永久住持世间。下面讲的内容基本上和《菩萨地》的说法一致。
谓我世尊,无量劫来,为我等故,修菩提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因圆果满,遂致成佛。既成佛已,化缘周讫,入于涅槃。正法像法,皆已灭尽,仅存末法,
这一期佛法的由来,追到源头,应当是我们的世尊释迦牟尼佛远在无量劫前,为了我们发了无上的菩提心,从此在多生累劫当中,修持浩瀚如海的菩萨行,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福慧资粮圆满而成就无上正觉。
世尊成佛之后最根本的大事就是转法-轮度众生,这样娑婆世界才出现了佛法。等到把应度的众生都度完之后,佛就示现趣入涅槃。在这之后又经历了两千多年,佛教的正法和像法都已经灭尽,到现在只剩下末法,就是佛法只剩下一点点枝末,到了快要灭尽的边边上。意思就是经律论的教法和戒定慧的证法都快要从人心当中消失。
以下再看末法时代佛教的衰残状况:
有教无人。邪正不分,是非莫辨,竞争人我,尽逐利名。举目滔滔,天下皆是。不知佛是何人?法是何义?僧是何名?
“有教无人”:就是单有文字的教法,没有住持佛法的人,没有修行证果的人,没有弘扬佛法开显经论涵义的人。千经万论,尘封大藏,没人发心去讲闻、阅读,没人按照经论以及高僧大德的语录去修行,也没人去开演弘扬,最后只是变成一个供养境,谁也不去理会里面到底在讲些什么。
“邪正不分,是非莫辨”:既然没有人按照圣教闻思修,人们心头只有一团无明,分不清邪正,辨不明是非,颠倒愚痴,邪法误认为正法,非道执著是正道,邪恶看成正直,假相看成实义,污染视为清净,烦恼狂乱视为自在解脱,慢幢高树视为庄严体面,放逸视为洒脱,名利视为成就,苟且偷生视为出离,人情视为慈悲,耽著生死视为利益世间。(是这样颠倒的,人们的心相续全都是迷乱的“邪正不分,是非莫辩”。)
“竞争人我,尽逐利名”:表面说是修行,实际上都是在追逐世间八法。“竞争人我”,就是和人竞争攀比,他有多少徒弟、修建了多大的寺院、有多少头衔,我徒弟要更多、供养要更多、寺院要更大、知名度要更高。或者居士团体里面,也是互相竞争名利,我是大居士,我的队伍更壮大,我做的功德更多。很难见到有人真正修出离心、菩提心、修般若行,不是向内反省自己、修正自己的身口意,都是口谈修行实际在向外追逐名利。其实,这些和佛法有什么关系呢?这些是世间八法,在这上面竞争人我,只会堕落恶趣。(所以这里就讲“竞争人我,尽逐利名”。这些都是没有弘扬佛法、没有闻思修佛法导致的一些情况。)
“举目滔滔,天下皆是”:“滔滔”就是发大水的时候,到处是水,比喻以上这些末法时代的恶相遍地都是。睁开眼看看,全世界都在这样的状况中。
“不知佛是何人,法是何义,僧是何名”:连三宝名称的涵义都愚昧不知,不知道佛是什么人,不知道圣法是什么涵义,不知道僧是哪种称呼。
世亲菩萨在《俱舍论》当中说:“佛正法有二,谓教证为体,有持说行者,此便住世间。”(佛的正法总的分成教法和证法两种。对于教法和证法,有人受持、演说、修行,佛法就安住在世间。以这条标准观察,现在对于佛的教证二法,真正受持、演说、修行的人很少,所以佛教正进入衰落的末法时期。)
衰残至此,殆不忍言,每一思及,不觉泪下!我为佛子,不能报恩。内无益于己,外无益于人;生无益于时,死无益于后。天虽高,不能覆我;地虽厚,不能载我。极重罪人,非我而谁?(“殆”是几乎的意思。)
佛法已经衰残到这种状况,几乎都不忍心再说了。每次一想起来,自己就忍不住伤心地掉眼泪。身为佛子,一切现前、究竟的利乐都是佛给的,连名字都叫释子,可是不能报答佛的大恩,不能振兴圣教。往内看,对自己的身心没有做到利益;往外看,对众生也没做到实际的利益。活着的时候不能挽救这个时代,不能利益社会和国家;死了之后对于后来的人类也没有利益。天虽然崇高,却覆盖不住我;地虽然厚重,却承载不起我。天地难容的极重罪人,不是我又是谁呢?
由是痛不可忍,计无所出,顿忘鄙陋,忽发大心,虽不能挽回末运于此时,决当图护持正法于来世。
由此我痛心无法忍受、也不知道该怎么是好,也就在这时候顿时忘记自己的鄙陋,忘记自己是如何下劣丑陋,为了佛法为了众生,忽然发起大菩提心,虽然以自己的力量不能在此时挽回末法时代佛教的气数,但是怀着永不舍弃的护教大愿,我决志要在来世护持佛的正法。
是故偕诸善友,同到道场,述为忏摩,建兹法会。发四十八之大愿,愿愿度生;期百千劫之深心,心心作佛。
正是以这个护教愿心的推动,我偕同道友来到道场建立这个涅槃法会,礼忏修法。效仿阿弥陀佛发起四十八大愿,每一愿都是发心救度众生,期望以百千劫的深心心心做佛,就是以极深的愿心发愿在百千劫那么长的时间当中,心心念念都立志做佛。
从于今日,尽未来际,毕此一形,誓归安养,既登九品,回入娑婆。俾得佛日重辉,法门再阐,僧海澄清于此界,人民被化于东方,劫运为之更延,正法得以久住。
那么,发菩提心建立大愿之后,我们就从今天开始,尽未来际奉行自己的大愿,这一生尽这一个身体决志生到西方净土。在彼土莲开九品,面见阿弥陀佛证得无生法忍之后,再回到娑婆世界,让佛日重放光辉、让法门再度阐扬,让此方世界如海的僧众都远离垢染重归清净,让全世界的人民都受到佛法的教化,崇尚仁义,持戒修善,让佛法的劫运延迟转变,让正法长久安住世间。
此则区区真实苦心。是为发菩提心第十因缘也。
这是我的微不足道的真实苦心。是为发菩提心的第十因缘。
为什么为了让正法久住,在这一生结束,先要求得往生极乐世界呢?我们用全知麦彭仁波切《净土教言》当中的话来解释:“以一切所知中具有无与伦比的功德者,获得佛果的因,即是行持无量菩萨行。想要修学菩萨行并欲救度一切众生摆脱危难、具有大悲心的人……令他们轻而易举便可圆满一切普贤行愿的殊胜方便,即是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其原因为:依靠佛陀的愿力和智慧力,仅以信心希求心便能往生极乐世界,往生后无勤而获得信力等胜妙功德,不会退转,将圆满一切普贤行。佛彻见此理后,在《普贤行愿品》中说:‘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剎,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全知麦彭仁波切金刚句也做了殊胜的抉择。确确实实我们就明白,为了正法久住、为了普度众生,在这一生结束的时候,要求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样的话,发愿的功德、而且做弘法利生各个方面圆圆满满能够成就的。所以这样一个殊胜的道理,我们就明白,为了正法久住、为了普度众生,要求得往生极乐世界。)

  
上面讲完了正宗分。下面是流通分:


三、流通分


如是十缘备识,八法周知,则趣向有门,开发有地。
“十缘备识”:“念佛恩故、念父母恩故……”等的十种发心因缘都完备地认识了。“八法周知”:发心的八种相貌也完整地了解了。这样就“趋向有门,开发有地”,要发菩提心,再不是糊里糊涂、不知道该怎么修,已经指示了门径可以趋向,开示了方法可以开发,剩下来就看自己努力修了!
相与得此人身,居于华夏,六根无恙,四大轻安,具有信心,幸无魔障。况今我等,又得出家,又受具戒,又遇道场,又闻佛法,又瞻舍利,又修忏法,又值善友,又具胜缘,不于今日发此大心,更待何日?
发菩提心需要具备身心、内外各方面的条件,这又是人生当中意义最大、最深远的一件大事。不具备因缘,不能发菩提心,当然是可怜。具备因缘,不愿意发心,那就更可惜。省庵大师在这里苦劝与会大众及时发起大菩提心,不必等待。
大师说:我们都共同得到宝贵的人身,生长在佛法住世的中国,六根健康无病、四大调和轻安,对佛法僧三宝又具有信心,也没有魔障干扰,这已经是极为幸运的人,况且又能出家,又能受具足戒,又能遇到殊胜道场,又能听闻到难闻的佛法,又能瞻仰世尊的灵骨舍利,又能修习忏法悔除罪业,又能值遇善友,又具有内外殊胜法缘,这真是胜缘中的胜缘。千千万万个人当中,有几个人有这样的福份呢?那么在这样万缘俱备、千载难逢的时候,不发大菩提心,还等到哪一天再发呢?
难得的因缘聚会的时刻,应当为了一切众生发菩提心,这在亿亿事当中是关系自己慧命、关系一切众生利益的最重大的事。前面说“心发则佛道堪成,愿立则众生可度”,为了众生为了无上佛道,有佛性的人应当发无上的菩提心。
惟愿大众,愍我愚诚,怜我苦志,同立此愿,同发是心。未发者今发,已发者增长,已增长者,今令相续。
这是省庵大师再次苦口婆心地劝发,大师说:我但愿大家哀愍我的一腔愚诚,可怜我的一番苦志,和我一起来建立大愿,共同发起菩提心。没有发起菩提心的现在应当发起来;已经发起菩提心,要让发心进一步增长;已经增长的,让它相续不断。
就像我们一天也不能离开饮食,发菩提心需要年年发、月月发、日日发、时时发,所谓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须臾也不可离。《发心仪轨》当中说:菩提心妙宝,未生者当生,已生勿退失,辗转益增长。发菩提心是我们大乘修行人每天不可缺少的功课,这不是最初略略口里念念就能完成的事。应当从最初入大乘门开始一直到成佛之间,时时坚持、辗转不断地增长圆满。
以一个比喻来说明,我们人活着,要靠心脏的搏动,心脏停止跳动,生命就会终止。菩提心就像心脏搏动一样,什么时候能离开呢?舍离了菩提心,大乘菩萨的慧命就会从此中断,菩萨行持一切六度万行,菩提心就是所依,就是菩萨行的动力源泉,所以这有多么重要呢?(所以我们要三番五次地考虑、再三地观察,相续当中要么就是以改造的方式相似的菩提心、要么真实无畏的菩提心乃至相续当中没有生起之前,通过很多的途径积资净障,要祈祷佛菩萨,尤其要祈祷诸佛菩萨和传乘上师,相续当中生起菩提心、增长菩提心、圆满菩提心,以菩提心摄持下,自己的身口意直接间接做弘法利生的事业。这样再再祈祷、再再观想皈依及发愿,然后积资净障的方式做一些修行,最终回向唯一生起佛菩萨传讲八万四千法门核心的一个菩提心的功德。这样,相续当中串习大乘菩提心的功德。
勿畏难而退怯,勿视易而轻浮,勿欲速而不久长,勿懈怠而无勇猛,勿委靡而不振起,勿因循而更期待,勿因愚钝而一向无心,勿以根浅而自鄙无分。
“勿畏难而退怯”:不要害怕众生难度、菩提难成而退缩怯弱。如果我们畏难而退失菩提心,那会失坏暂时和究竟的大利益,可以说是大乘菩萨最大的衰损。应当这样想:诸佛因地也和我一样,是业障深重的凡夫,甚至做过下劣的恶趣众生,但是因为有勇气承当,精进不退,最终圆满了一切菩萨万行究竟成佛。既然诸佛是从凡夫做成的,我也不必退怯,只要努力,随着修行的提高,一切菩萨的难行都能逐渐做到。
“勿视易而轻浮”:不要把这件事看得容易而轻浮躁动,真正肩负救度众生、成就佛道的重担,要有稳固、坚定的菩提心作为支点,这不是以轻心、慢心、躁心就可以承担的,所以菩提心要殷重地修炼。处处历炼,百折不挠,在苦难中发起菩提心,在行持六度万行当中不断坚固菩提心。轻躁浮动,浮在表面上,决定深入不了,很快就会失败。
“勿欲速而不久长”:古人说“欲速则不达”,发菩提心需要有长远心,就算要经过百千劫才能让一个众生相续当中生起一个刹那的善心,也终究不退失发心。如果只求速成而不愿意长久地行持,那只能说是心力薄弱,这样中间遇到一点挫折就容易退掉。所以不能只发露水道心,而要发金刚一样的菩提心。何况发菩提心利益众生本来是最安乐的事情,为什么要怕时间长呢?地藏菩萨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弥勒菩萨在《大乘庄严经论》当中说:“久劫行上勤,利物心无退,令生一念善,况欲善无量。”意思是,大乘菩萨为了利益有情,没有丝毫的退转心和满足心,见到能让某个众生生起一刹那的清净善心,为了做到这一点,菩萨即使要在百万劫当中精进,也不会感到疲厌。如果不发这样长远的心,一旦到了实际当中见到众生难度、佛法难行,能心甘情愿百折不挠地去做吗?肯定不会做的。 多半时间一长都没有心力趣入,觉得还是只顾自己算了。以这样的心态怎么能速成佛道呢?所以,菩提心坚固长久,才能快速成佛。

“勿懈怠而无勇猛”:不要懈怠懒惰而没有勇猛的心。
“勿委靡而不振起”:“委靡”就是精神不振作,颓丧消沉。这是说,不要委靡不振,应当振作精神,发菩提心行菩萨道。
“勿因循而更期待”:“因循”就是照老样子不改。“期待”就是今天等明天,明天等后天。不可以因循苟且,找理由说:我现在还有事没有了结,等我都安排好了,我再来发菩提心修菩萨道。在这个大问题上不能拖泥带水,应当当机立断,不然这一耽误,要延迟多少劫的时间在轮回里面吃苦头,一直以一个狭窄的心态没有办法开出自己的如来藏。所以,现在开始就要发菩提心,以菩提心来要求自己。(这就是大乘行人决定要发的,决定要做的,决定要下功夫行菩萨道的。)
“勿因愚钝而一向无心”:不要以自己禀性愚钝而一向无心进修,愚钝就是过去自私自利造恶障蔽了心灵,现在只有发菩提心才能逐渐消除业障,所以越愚钝越应当发菩提心,发菩提心多做利益众生的好事,才能消除障碍,把心结打开,(让心流通无碍的。)
“勿以根浅而自鄙无分”:也不要以自己根机浅薄,就看轻自己认为自己无分。这个自卑心一定要消除。(而且,大乘的大经大论、了义的这样的法门当中处处说到,)大地众生都有佛性,“人皆可以为尧舜,人皆可以成佛”,世上没有天生的释迦、自然的弥勒,只要肯用功按佛法修行,浅根栽培长久就成了深根,何必妄自菲薄、轻视自己呢?
以上讲了发菩提心需要远离八种不正的心态,就是畏难心、轻浮心、求速心、懈怠心、委靡不振心、因循期待心、无动于衷心、自卑心。我们应当反思,把每一句都反到自己身心上检查,自己有哪种不良心态,就要尽量改正。相反的方面,要让自己具足八种德相,就是无畏心、殷重心、长远心、勇猛心、振奋心、果断心、一向有心、尊重己灵心,这样就能成为大乘法器,真正踏上自利利他的菩萨道。
下面再以比喻劝勉后进,不必妄自菲薄、自暴自弃,丧失发心的极好因缘。
譬诸种树,种久则根浅而日深;又如磨刀,磨久则刀钝而成利。
比如说种树,最开始根也很浮浅,但只要假以时日,不断浇灌培植,根就会越扎越深、越长越坚实,最后根深蒂固,根本以外缘动摇不了。又好比是磨一把钝刀,久久磨砺,钝刀也会变得极其锋利。
所以,浅深、利钝都是相对来说的,并没有固定不变的自性。自己能多栽培多磨炼,浅的会变成深的,钝的会变成利的。在这一点上应当要有足够的自信心。(这个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就知道,只要按如理如法串习,或者就是按大乘的经论的教言那样修行,久而久之,相续当中决定产生大乘殊胜的功德,而且成了利根者,成了善根者,成了真正救度众生的怙主。)
岂可因浅勿种,任其自枯?因钝弗磨,置之无用?
怎么可以因为根浅而不种,让它自己枯死;怎么可以因为刀钝而不磨,放在一边让它无用?(这些都是根本没有道理的。)
每个人都不能自暴自弃,知道自己根机浅,更应当自强不息。人贵在有向上的恒心,心一发就会有转机。不然无动于衷,机不转,那就会永远沦为下劣的一种身份。其实一念回心,就已经开始在从钝转利、从浅转深,长久坚持,效果会越来越显著。古人说“勤能补拙”,别人付出一分努力能达到的,我付出十分努力也一定能达到。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事情都是人做出来的,不必要退缩、怯弱。
又若以修行为苦,则不知懈怠尤苦。修行则勤劳暂时,安乐永劫;懈怠则偷安一世,受苦多生。
又如果以修行为苦,受不了闻思修的辛苦,岂不知懈怠更苦。修行只是一时勤苦,换来的却是永久的安乐,懈怠虽然这一生暂时得一点安逸,但来世要在多少生当中受苦。
所以,深明大义的人为了自他究竟、长远的利益,会舍弃暂时的一点享乐。如果只求眼前一点享乐,对后世、对解脱、对众生、对成佛什么都不去想,这和旁生有什么两样呢?
常常要想:眼前暂时吃一点苦,能灭除无量劫的大苦,得到最永久的安乐,应当刻苦发奋修行。世间人为了五欲的享乐都能吃苦耐劳,我们要成道度众生,更应当有百倍的精进才行。
《大乘庄严经论》当中说:“荷负众生担,懈怠丑非胜,为解自他缚,精进应百倍。”这是说,菩萨为了利益有情发了菩提心,荷负了利生的事业重担,那就应当遵守承诺,为了证到大菩提果地,必须行持六度万行。如果不实际勇猛精进地修行,反而懈怠,那是极丑陋、极不庄严的事。声闻为了自己断除业惑,都知道要像钻木取火一样不能松懈,何况大乘菩萨要断除自他相续的一切业和烦恼,更应当百倍地精进。(这是非常合理的,而且对大乘的上根修行来讲,这个是必须要行持的。对他来讲,这是非常勇悍心推动下精进修持的。)
以下再消除恐怕发心之后退转和菩萨行难行的顾虑。
况乎以净土为舟航,则何愁退转?又得无生为忍力,则何虑艰难?
况且以净土作为舟航,一生净土就成为不退转菩萨,位不退不堕生死,行不退不堕小乘,念不退念念流入一切智海,根本没有退堕的危险性。而且往生西方,花开见佛悟无生,具有无生法忍的力量,可以分身尘刹自在地度化众生,何必顾虑度众生艰难呢?(所以讲的非常正确,我们想,只要以利他的发菩提心的基础上去积资净障、求往生,一旦往生以后,这些自然而然成就。确确实实感觉到,任运自成的方式可以做弘法利生的事业。所以,发不仅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对娑婆世界上上下下的根基共同重视的一个殊胜法门,也应该要听闻、要思维、要修、要弘扬这样的法门,护持这样的法门来度化众生。这就是大乘菩萨唯一让大家相续产生菩提心的一种方便。)
没有净土这样的胜妙方便,中下凡夫确实也有发心之后退转或者度生不堪能等等的情况,对发心难免犹豫不决,现在有净土这样的易行道,有阿弥陀佛的大愿做保障,这一生能往生西方就可以真正圆满菩提心,成满菩提大愿,不应当有畏难的心理。
当知地狱罪人,尚发菩提于往劫;岂可人伦佛子,不立大愿于今生?
要知道堕落地狱的罪人还能在往劫发菩提心,怎么可以得人身成为佛子,还不在今生建立大愿呢?
我们有幸做人,贵为万物之灵,又皈依佛门成为人中尊贵的佛子,怎么能甘居下流不立大志?地狱众生罪业那么深重、受苦那么惨烈,都还能发心向上,而我们现在具备这样殊胜的福德因缘,发菩提心有极好的身心所依,为什么不发大心呢?《入行论》说:“暇满人生极难得,既得能办人生利,倘若今生利未办,后世怎得此圆满。”能发菩提心,才算不辜负这一期得到人身。
无始昏迷,往者既不可谏;而今觉悟,将来犹尚可追。然迷而未悟,固可哀怜;苟知而不行,尤为痛惜。
无始以来昏迷颠倒,无意义地虚度了无量生,时光不会倒流,过去的就算过去了。今天觉悟发大心,未来无限长远,还有美好的前途。然而,痴迷不悟固然值得怜悯;明知而不实行,更让人觉得可惜。
人生就这么一条大道,这是能真正实现生命大义、究竟成佛、利益无限的大好事,为什么还不幡然醒悟?就像饥逢王膳宁可饿死也不吃,渴遇河水宁可渴死也不喝,这样也太顽固不化了!(确确实实我们这样想,这些教言非常深奥、非常有价值。我们得到了最殊胜的人身宝,我们明明知道我们得到了暇满人身宝,明明知道依止了大乘的善知识,也遇到了大乘的显密殊胜的甚深广大的妙法,都知道的。而且都知道,人人都有佛性,一切垢障都是忽然的一种客尘的障垢,一切众生都当过自己的母亲,这一切一切知道而不发菩提心,这是非常可惜的一个事情。)
若惧地狱之苦,则精进自生;若念无常之速,则懈怠不起。
如果我们能时常想到地狱痛苦,自然会生起精进。想想无始以来造了多少罪业,一口气不来,就成为地狱烈火当中的炭灰,趁着一息尚存还有机会,只有精进修行,才能救自己。净土在前,地狱在后,精进修就能往生净土,了结无量劫的轮回,懈怠放逸,一定会堕入恶趣深渊。
常常忆念无常迅速,这一生像石火电光,稍微一放就会流走,人生这样宝贵,怎么能让它无意义空耗呢?想到这里,有一刻光阴就要做一刻修行,不能浪费时间。(所以这里就说到“若惧地狱之苦,则精进自生;若念无常之速,则懈怠不起。”这是非常殊胜的一个教言。)
又须以佛法为鞭策,善为提携,造次离,终身依赖,则无退失之虞矣。(“造次”,是短暂的意思。“虞”,是忧虑、忧患的意思。)
又需要以佛法作为鞭策,在这颗心安于逸乐不愿上进的时候,要像用鞭子抽打马匹让马前进一样,以佛法来鞭策自己进步。而且要依止好的道友互相提醒、帮助,在修行上携手共进。这样造次不离佛法和善友、终身依赖佛法和善友,那就不会有退失的忧患。
言一念轻微,勿谓虚无益;心真事实,愿广则行深。虚空非大,心王为大;金刚非坚力最坚。
不要说一念轻微,不要认为虚愿没有利益。发心真切就是事实,愿力广大行持就深。虚空不算大,菩提心最大;金刚不算坚,愿力才最坚。(这个问题我们逐渐作抉择。)
怎么不能说“一念轻微,虚愿无益”,经中说:“诸法依缘生,住于意乐上,何者发何愿,将获如是果。”一切缘起原本只在我们心上,心作心是,丝毫不爽。是心作地狱,是心是地狱;是心作人天,是心是人天;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升沉迷悟,趋祸趋福,全在这一念,所以一念关系极大,不能说轻微。所以省庵大师说“勿言一念轻微”。
再说有愿必满,并不是“虚愿无益”。按照彻悟禅师语录当中举的一些公案来讲:过去有个郁头蓝弗,在水边林下修习非想非非想定,每次快要修成禅定时,有鱼和鸟来干扰让他心里惊动,他就发愿以后做飞狸入林吃鸟入水吃鱼。后来修成非想非非想定,往生天上安住了八万劫。受完天报之后,果然堕落为飞狸,吞食鱼鸟。发恶愿还有这样大的力用,八万劫之后还能满愿,何况称性发起菩提大愿,怎么会没有利益?(决定有殊胜的利益。)
《神僧传》当中有一个公案,过去有个僧人在石佛像前面开玩笑发愿说:如果今生不能了生死,愿我来生做威武大臣。后来果然变成一名大将军。戏发的愿都会实现,何况以至诚心发菩提心,这个种子播在心田当中,怎么空耗得了呢?(绝对不会空耗的。)
《神僧传》还讲到有一位出家人,博通经论,但没人请他讲法。有个僧人对他说:“你学佛法没有因缘,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来为你代办。”然后问他:“你有什么积蓄?”
他说:“我只剩一件衣料。”
那个僧人说:“这就足够了。”这样,就帮他把这件衣料变卖得到钱,买了一些食物,带着他到一个幽深的树林里,找到一块虫鸟多的地方。然后把食物放在地上,教他发愿,之后嘱咐说:“二十年之后,你才可以开法。”
僧人遵照嘱咐,到二十年以后才开法,结果多年受他教化的都是那些受过施食的昆虫鸟类。
别人代为发愿都能摄受虫鸟脱离旁生做人,现在自己发愿怎么不能自利利他?所以,发愿的作用不可思议。(我们在学习《百业经》里发现了很多公案,)在《百业经》里可以看到往昔有无数修行者,因为多劫前在三宝前发殊胜的愿,以后都以无欺的缘起力一一实现。这些都显示了我们的心不可思议!缘起力不可思议!(所以,发大心、发大愿、发大乘的菩提心,这就是真正一切功德的源泉。)
“心真则事实”:一切事相由心造,心真切,事就不虚。
“愿广则行深”,这是讲愿和行的关系。有愿就能引导自己的行为,愿越广大,行就会做得越深。
在我们的想像当中,虚空应当是最广大无边的!十方无量无边的世界都在虚空当中,无论从哪个方向延伸出去,都不见有边际可得,而且虚空不会变易,这是一种横遍十方、竖穷三际的广大的相。但是和菩提心比起来,虚空也可以忽略不计。
(这个我们以胜义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可以作抉择。)以胜义菩提心也就是妙明真心来说,《楞严经》上有这样几句:“十方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十方的虚空生在你的真心之中,就像一片云点缀在太虚空里,何况诸世界在虚空当中呢?更是微不足道了。)这个菩提心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以“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的缘故,所以说“虚空非大,心王为大”。当然,世俗菩提心是证入胜义菩提心的方便,在发心的相状上看,以大悲遍缘一切十方世界的众生,以智慧遍缘一切无上佛果,广大没有限量,从这个无量的角度,也是“心王为大”。
再讲“金刚非坚,愿力最坚。”《大智度论》上讲,世间的金刚放在牛角上可以摧破。或者,金刚再坚固,也只是有为法的物质,到了劫末仍然会化为乌有,而愿力是无法摧毁的,即使须弥山可以崩溃、四大海可以枯竭、日月可以坠落,愿力终究不可能被四大的灾害破坏。只要自己守持不舍弃,愿力永远不会消失,一定会在无穷无尽的时间长河当中不断地发挥它的殊胜作用。
《普贤行愿品》有一段经文说,一个人到了临终最后一刹那,什么法都保不住——身体的诸根要散坏、一切亲属要舍离、一切威势都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一切都带不走,只有大愿王不相舍离,在一切时候引导其前,一刹那当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所以什么都会坏灭,唯有大愿王不相舍离,愿王在自己的相续里,即使受生轮回当中,也不会失坏。
大众能不弃我语,则菩提眷属从此联姻,宗盟自今好。(“联姻”,就是结成亲戚。“缔”,就是连结在一起解不开。)
大众真能不舍弃我的话语,那今天相聚,因缘非同小可,从此我们已经结成菩提道上的亲友,成为生生世世不分离的菩提眷属,而且彼此结成莲社,共同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多么好的菩提因缘!(确确实实上师三宝殊胜的加持力、自己的善根,这样殊胜的因缘和合的前提下,能发菩提心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生生世世做度化众生的一种修行人,这是多么好的因缘啊!)
所愿同生净土,同见弥陀,同化众生,同成正觉,
大师又说:我的所愿是我们大家一起往生我们的故乡极乐世界,一起面见我们的慈父阿弥陀佛,然后一起教化众生,一起成就佛道。这是我们向往而且共同行持的一条成佛之道。
这里讲的是生净土、见弥陀、化众生、成佛道的大众共同的心愿,实际上是选择一条成佛之路,也就是选择今生往生净土,径登不退而成道度众生的菩提之路。(确确实实这样做了殊胜的教诫。)
则安知未来三十二相,百福庄严,不从今日发心立而始也。
我们怎么知道,将来成佛得到三十二相、百福庄严,不是从今天发菩提心、立菩提愿开始的呢?
所以《华严经》当中也说到“菩提心犹如一切佛法种子”,应当说,未来圆满成佛都是从今天发心立愿作为起点的。这是何等殊胜而甚深的因缘!正像《菩提心义》当中所说:“菩提之心,成佛之本。大事因缘,莫过于此。”菩提心是成佛的根本,没有超过发菩提心的大事因缘。
愿与大众共勉之!幸甚!幸甚!
我愿意和大家共同勉励来发无上的菩提心。这是值得庆幸的胜事!真是很幸运的!
以上我们讲完了《劝发菩提心文》。为什么要讲这篇文章呢?因为汉地有成千上万的道友修持净土,求生极乐世界,但也有相当多的人并不知道发菩提心的重要性,不知道发菩提心是成就净土极重要的正因。这次选讲这篇净土宗祖师的《劝发菩提心文》,也就是提醒大家要大力弘扬菩提心的教法,努力实修菩提心。像这样好的文章,五、六次就能讲一遍,也应当多演讲、多弘扬,让人人心中都知道菩提心,都向往发起菩提心。
当然,在藏传佛教当中,有很完善、很完美、很清净的菩提心的实修教授,单单以世俗菩提心方面来说,像宁玛派全知无垢光尊者的《心性休息大车疏》、华智仁波切的《普贤上师言教》、格鲁派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等等当中,都有极殊胜的菩提心实修教授。印度寂天菩萨的《入行论》是开示如何进入菩提心、菩萨行的重要大论。如果能摒除门户之见,深入学习这些教典,我相信在菩提心方面,不论从认识还是从修行,都可以得到很大的利益。(以这样的一种发心,这次辅导讲殊胜的《劝发菩提心文》。)
最后把这次讲闻的善根,回向未来全世界佛教的复兴!

------------------------------------------------------------------------------------------------------------------------------- 菩提心学修
【推荐】到底什么是菩提心?——为了一切众生而发愿成佛,即是菩提心!
http://www.folou.com/viewthread.php?tid=65146
  
一开始发的菩提心,可能比较假,可是不要怕,慢慢就真了
http://www.folou.com/viewthread.php?tid=159314

智悲佛网 入菩萨行论 学习专栏
http://www.zhibeifw.com/study.htm
菩提心的修法:彻底放下自私的心 慈诚罗珠堪布
http://www.folou.com/thread-15362-1-1.html

电子书

修心八颂略释
大乘菩萨律仪的修行窍诀
http://www.zhibeifw.com/ebook/xiuxinbsls.chm

入菩萨行广释
菩提心未生者令生起,已生者不退且增长
http://www.zhibeifw.com/ebook/rupusaxgs.chm
入行论释·善说海  
怎样生起殊胜的大乘菩提心?
http://www.zhibeifw.com/ebook/rxls-ssh.chm

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
自宗宁玛巴的菩提道次第论
http://www.zhibeifw.com/ebook/dymxxxxdcs.chm

《修心七要》耳传略释
菩提心的实修窍诀
http://www.zhibeifw.com/ebook/xxqyezls.chm
音频 http://www.zhibeifw.com/media/xiuxinqy.htm

轮回是战场,菩萨是勇敢的战士
宗萨钦哲仁波切妙趣横生的开示录
http://www.folou.com/thread-18628-1-1.html

[ 本帖最后由 念死无常 于 2009-8-16 14:24 编辑 ]